专家教你掌握正确煎煮中药方法

合集下载

中药熬制和煎煮的正确方法

中药熬制和煎煮的正确方法

中药熬制和煎煮的正确方法一、中药熬制的正确方法中药熬制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疗法,旨在提取草药中的有效成分,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正确的熬制方法可以确保中药良好的疗效,并降低对人体的不良反应。

下面将介绍中药熬制的正确方法。

1. 材料准备:首先要做好材料准备工作。

选用新鲜优质的中草药,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去除杂质和腐败部分。

同时,选择合适尺寸和结构的容器,如玻璃容器或不锈钢锅等。

2. 水质选择:水质对中药熬制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采用纯净水或者泉水效果较好。

市面上购买到的自来水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和微生物,而这些可能会影响中草药有效成分释放和保持。

3. 烹调时间与温度:根据不同的草药材料特点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温度进行熬制。

通常情况下利用小火进行慢慢加热并持续一段时间可确保有效成分的提取,但不应将草药过度加热造成损失。

4. 合理搭配与使用:不同中草药之间可能会存在相互制约或协同作用。

正确的搭配和使用可以增强中草药的疗效。

中医方剂常采用多种材料组合而成,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最好在遵循医生建议下进行操作。

5. 熬制后处理:完成熬制后,应将煎煮得到的液体过滤出来去除残留的固体颗粒,并适时取用。

若暂时没有使用需求,则可将其保存在密封容器内放入冰箱储存以保持新鲜度。

二、中药煎煮的正确方法中药煎煮是一种通过加水和温度处理中草药以提取有效成分的常见方法。

下面将介绍中药煎煮的正确方法。

1. 材料准备与处理:首先选择需要使用的各类中草药,并进行必要处理如洗净或切碎等。

为了保证较好的效果,建议选用质地柔软且无损伤、蛀虫等情况发生的新鲜中草药。

2. 水质选择和准备:中草药煎煮需要使用适量的清水。

与中药熬制一样,然而不同的是这里的水量通常较多。

建议选择纯净水或泉水,并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使用的水量,以免过度稀释中药效果。

3. 烹饪时间与温度控制:根据不同材料特性和要求可以合理设置煎煮的时间和温度。

有些材料要求长时间焖煮以便提取出有效成分,而有些则要求快速高温沸腾后立即停火。

三个步骤教你正确煎煮中药

三个步骤教你正确煎煮中药

三个步骤教你正确煎煮中药中药煎煮是有很多讲究的,如果方法错误不仅会影响到药效,还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今天,想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在自行煎煮中药时不得不注意的几点,那么如何正确煎煮中药呢?快来一起了解了解吧。

熬中药的正确方法正确的熬中药能够发挥中药的最大功效,如果熬错一步,就会影响到中药的药效了,严重的话还会严重的损失中药药效,最后导致疗效减小。

那么中药该如何熬呢?1、容器的选择煎煮容器以陶瓷、砂锅为最好,其次为不锈钢锅、搪瓷锅以及耐高温的玻璃器皿,因为这些容器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不易与所煎中药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一定忌用铁锅、铜锅和铝锅,因为这些元素可与中药中的某些成分起化学反应,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2、预处理第一步:“看”。

煎煮中药前首先要查看中药的质量,如发现有虫蛀、霉变等问题时应及时进行处理;其次是查看有无需特殊处理的中药,如有应另置并按特殊方法处理。

第二步:“泡”。

将药店拿回的中药饮片加适量水浸泡20~30min,轻质的中药、气温较高时浸泡时间宜短,重质中药、气温较低时浸泡时间宜长,目的是为了使中药湿润变软,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3、煎煮煎煮用水:一般情况下只要不使用有污染的自来水就行了,千万不要反复用煮过的水或者隔夜水熬中药。

加水量:经验加水量是超过药物表面3~5cm;理论计算是按每1g 中药加水10mL计算,将总水量的70%用于头煎,剩下的30%用于第二煎。

煎煮用火:一般应遵循“先武火后文火”的原则,也就是说沸前用武火,使水很快沸腾,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煎煮时间:煎煮时间从沸腾后计算,一般解表药头煎10~15min,二煎10min;滋补药头煎30~40min,二煎25~30min。

控制煎煮时间是因为长时间高温煎煮,会使植物细胞遭到破坏,使药液中不溶性的无效成分增加。

而且长时间煎煮还有将药煎焦煳底的危险。

煎煮次数:一般情况下熬两到三次就可以了,这样就能够熬出中药所含成分的80%~90%的中药成分。

煎煮中药的正确方法

煎煮中药的正确方法

煎煮中药的正确方法煎煮中药是中医疗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煎药的方法和技巧直接关系到中药的药效和疗效。

以下将介绍中药煎煮的正确方法。

1. 初选中草药:首先要根据疾病的症状和体质,选择合适的中草药。

选药时要确保草药的品质,选择有药性明确、无霉变、无虫蛀、无异味的草药。

2. 深入了解草药:在煎药之前,了解每种中草药的功效、药理作用、药味、药效和注意事项非常重要,这样可以选择合适搭配使用的草药,并在煎药过程中避免因不了解草药而产生的问题。

3. 清洗处理:将选购的中草药放入容器中,用清水洗净,去除杂质、沙土等。

对于根茎类、果皮、皮皮类的中草药,在清洗前最好先稍微敲击,以松开其中的污垢。

同时,要注意不同中草药之间的清洗不要混在一起,以免染色或药性相互影响。

清洗完后,将中草药放入锅中备用。

4. 水量酌定:在煎药开始时,要根据中草药的质量、用量、性味等因素,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煎药。

一般来说,水量要比中药的总重量大约10倍,以保证煎药后的浓度适宜。

5. 早、晚煮药不同:根据中草药的特性和要达到的药效,早晚煮药方法略有不同。

早上起床后饭前煮药一般要早煮,即煮至沸腾后立即关火;晚上睡前或饭后煮药一般要晚煮,即煮药至水将殆尽后再关火。

早煮以提高药品的水溶性,晚煮以提高药品的油溶性。

6. 中火煎药:煎药的过程中,一定要用中火进行煮煮。

过高的火候会破坏药材的有效成分,影响药性;而过低的火候则无法充分提取草药的药效。

7. 搅拌煎煮:为了将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在水中,防止粘在锅底或药渣中,需要不断搅拌。

最好选择木质或瓷质的匙搅拌,以免金属材质和中草药发生反应。

8. 煮药时间掌握:一般来说,中草药的煎煮时间要根据草药的性味、功效、使用部位等因素进行掌握。

通常情况下,水煎要煮沸约10分钟,然后炖煮30分钟至1小时,提取草药的有效成分。

具体时间应根据临床需要和医师的指导来掌握。

9. 热药冷放:草药煎煮成的汤剂,在煮药过程中需要保持温热状态。

专家教你掌握正确煎煮中药方法

专家教你掌握正确煎煮中药方法

专家教你掌握正确煎煮中药方法煎煮中草药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正确的煎煮方法可以发挥中草药的最大功效,但是不少人在煎煮中草药时经常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药物煎煮时间过短、火候不足或者过火,都会使药效降低或者药效发挥不稳定。

那么,如何才能掌握正确的煎煮中草药方法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几点专家建议:一、药材选择二、熟知中药特性在煎煮中药前,需要了解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作用、煎煮方法等基本知识。

比如,寒热药物应当分开煎煮,避免互相影响;同时,煎煮中药的时间也会根据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作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煎煮时间。

三、正确的煎煮方法1.煎煮器具选择煎煮中药可以使用砂锅、瓷罐、陶罐等材质的容器,建议选择保温性好、煎煮效果稳定的砂锅进行煎煮。

2.煎煮水量在煎煮中药的时候,需要根据煎煮的时间和用量来确定水量。

一般情况下,煎煮量大的中药水量要稍多一些,以确保中药能够充分浸透。

3.煎煮火候在煎煮中药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作用等特点,掌握合适的火候。

煎煮中药时一般选择小火煮开后再改成慢火煎煮,保持煎煮的温度稳定,避免过热或火候不足。

4.煎煮时间煎煮中药的时间是保证中药煎出有效成分的关键。

一般情况下,中药的煎煮时间为30分钟至1小时左右,具体时间根据中药的药性、用量等因素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5.煎煮次数有些中药需要多次煎煮才能充分释放药效,比如有些中药需要分次煎煮2-3次。

在第一次煎煮后,将煎煮好的药渣倒掉,加入适量水再次进行煎煮,可提高中药的药效。

通过以上几点专家建议,相信大家对如何掌握正确的煎煮中草药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日常煎煮中药的过程中,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中药知识,掌握科学的煎煮方法,提高中草药的疗效,为中医治病保健起到更好的作用。

祝愿大家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正确熬中药的方法步骤

正确熬中药的方法步骤

正确熬中药的方法步骤熬制中药是中医药疗法的重要环节之一,它通过将草药加热浸泡,提取出其中的有效成分,利用中药的独特药性治疗疾病。

正确熬制中药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下面将详细介绍正确熬制中药的步骤。

第一步:准备工作熬制中药前,首先需要准备好一些常用的工具和器具,包括药材、砂锅或不锈钢锅、耐热玻璃容器、滤网、过滤纸、量杯、天然纯净水等。

这些工具要注意保持清洁和干燥,以免影响中药的品质。

第二步:煎煮药材1.洗净药材:将草药用清水洗净,去除杂质和表面的污垢。

2.切割药材:对于一些大块的药材,可以使用刀具将其切成小块,以方便药物成分的释放和溶解。

3.处理药材:对于一些有毒的草药或者硬质的植物块茎,需要进行一定的预处理,如去皮、去脏、去核等,以防止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

4.浸泡药材:根据不同的药材,有时需要事先将其浸泡在水中,以增加药材的渗透性和提取的效果。

5.添加适量水:将处理好的药材放入砂锅或不锈钢锅中,根据药材的种类和使用量,加入适量的天然纯净水。

6.加热煎煮:将药材和水一同放入锅中,将火力调至中小火,让其缓慢升温并保持沸腾状态。

第三步:控制煎煮时间根据不同的草药和配方,煎煮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通常情况下,中草药的煎煮时间为20分钟至1小时不等。

这个时间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但过长或过短都可能影响到中草药的有效成分提取和药效的发挥。

煎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还有以下几点:1.定时检查:煎煮过程中要时刻观察,定时检查药液的颜色和浓度变化,以判断是否达到煎煮的要求。

2.补充水分:因为煎煮的过程中会有蒸发,所以需要根据需要适量补充水分,以保证药液的浓度和煎煮的效果。

3.控制火候:火候的控制直接关系到中草药的煎煮质量,一般来说,中小火的火候是较为适宜的。

第四步:过滤药液在药物煎煮完毕后,需要将药渣从药液中分离出来,以获得纯净的中药液。

具体步骤如下:1.用滤网过滤:将药液倒入滤网中,利用滤网过滤出药渣,保留药液。

怎么熬中药正确方法

怎么熬中药正确方法

怎么熬中药正确方法
熬中药的正确方法如下:
1. 准备好所需的中药材和煎药器具。

首先,根据医生的处方准确称量中药材的用量,将其放入干净的药罐或煎药袋中备用。

然后,准备好煎药锅、搅拌棒、火源等煎药器具。

2. 充分准备好煎药水。

一般来说,煎药水的用量在500毫升到1000毫升之间,具体用量可根据医嘱调整。

将清水加入煎药
锅中,大概是药材的2-3倍量为宜。

然后将火源点燃,加热至
水沸腾。

3. 入药材煎药。

将准备好的中药材放入加热的煎药水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使药材充分接触煎药水。

此时,需要调整火力,保持水的沸腾状态,但不要猛烈煮沸,以免煎药溢出。

4. 控制煎药时间。

根据中药方剂的要求,控制煎药时间一般为30分钟至1小时之间。

在煎药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水位,及时
添加热水以保持煎药水量稳定。

5. 煎药结束。

当煎药时间到达后,将煎药锅从火源上取下,并放置在防滑垫上待凉。

凉至适宜温度后,用细布、纱布等过滤掉渣渣,以得到纯净的中药液。

6. 将煎药液装瓶保存。

将煎药液倒入干净、无菌的容器中,密封保存。

最好分成几份装瓶,每次使用时取出一份,以免反复开启导致药液的污染。

以上就是熬中药的正确方法。

在整个熬制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和药材的正确量取,严格按医嘱时间和用药要求进行操作,避免煎药过程中的交叉污染。

中药材的煎煮技巧正确操作方能发挥功效

中药材的煎煮技巧正确操作方能发挥功效

中药材的煎煮技巧正确操作方能发挥功效中药作为传统的药物治疗方式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中煎煮是中药制剂的常见方式。

正确的煎煮技巧可以确保中药材发挥最佳的功效,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容器:煎煮容器应该选择能够适应中药材数量的容器,保证药材可以充分地受热。

2.洗净煎煮器具:在开始煮药前,应该彻底清洗煎煮器具,确保没有污垢和异味。

二、煎煮方法1.正确的水药比:根据中药材的特点和处方要求,掌握好水药比的比例。

一般来说,常用的水药比为10:1,即10倍的水与中药材的重量。

但也会有例外,根据中医师的要求进行调整。

2.先水后药的顺序:在煎煮过程中,首先将水加入到煎煮容器中,然后再加入中药材。

这样可以确保药材受热均匀,充分释放药效。

3.材料浸泡:在水材比和顺序确认后,将中药材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确保药材能够充分地吸收水分。

4.冷水、热水两次煎:将浸泡后的药材隔水加热,煮至沸腾后,可以根据处方要求进行冷水、热水两次煎的方法。

这样可以充分提取中药材的有效成分。

5.火候控制:在进行煮药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火候。

一般来说,首次加热时采用大火煮沸,然后改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煮药的时间和火候根据处方要求进行控制。

6.过滤煎汁:煮药完成后,需要将药渣过滤掉,只保留煎汁。

可以使用纱布或细网过滤器进行过滤,确保药汁干净透明。

三、注意事项1.遵照中医师的处方:中药煎煮的操作方式和火候都有可能因处方的不同而有所调整,因此,应该遵照中医师的处方要求进行操作。

2.药材质量检查:在进行煎煮前,一定要对中药材的质量进行检查,确保没有受潮、发霉或者有害物质等情况。

3.避免受潮:中药材在煎煮过程中容易受潮,应该避免受潮。

可以事先用纱布包好,避免接触水气。

4.避免过度煎煮:煎煮的时间过长会导致有效成分的损失,因此,要根据处方要求控制煎煮时间,避免过度煎煮。

正确的中药煎煮技巧可以确保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并在服药过程中发挥最佳功效。

正确煎中药的方法是什么

正确煎中药的方法是什么

正确煎中药的方法是什么正确煎制中药的方法在中医药学中被认为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正确煎制中药的步骤和技巧。

一、准备工作1.药材选择:选择新鲜、干燥、无虫蛀的中药材。

2.工具准备:准备好砂锅或药瓦、灶台、筛网、漏斗、量杯、蒸馏水和杯子。

二、洗净药材1.清洗:将干燥的药材放在盛有蒸馏水的容器中浸泡30分钟,使药材充分吸水后取出。

2.清洗杂质:用清水将药材反复漂洗,除去药杂质和灰尘。

三、处理药材1.切碎:将药材切碎或研磨成粉末,使其更易于溶解和提取有效成分。

2.炒制:一些中药材需要炒制,以提高药效。

炒制过程中要控制火候,不要过度焦炙。

四、配料和配量根据中医理论和处方的配方,选取适量的配料。

通常按照1份药材和水的比例为1:10。

五、煎药步骤1.水煎:将准备好的药材放入煎药锅中(最好选用砂锅或药瓦),加入适量的清水。

水量应稍多于药材的体积,以确保药材的充分提取。

2.浸泡:在加热之前,先将药材浸泡15分钟,以便药物充分吸水。

3.大火煮沸:将煎药锅放在大火上加热,使药水快速沸腾。

4.转小火熬煮:当水滚沸腾后,转小火熬煮。

根据处方中的指示,熬煮的时间可以有所不同。

一般煮20分钟至1小时不等。

5.加入水:在煮沸的过程中,适时加入开水,以补充蒸发的水分。

6.隔沥渣:将煎药锅中的药渣用筛网捞出,将药汁滤出,通常用漏斗和纱布来过滤。

7.药汁收集:将药汁收集到容器中,并避免遗漏。

8.药渣再煮:再次将药渣加入煎药锅中,再次加水煮沸,熬煮约15-30分钟,以提取剩余的有效成分。

9.再次滤出:再次将药渣滤出并与之前的药汁混合,以充分提取药效。

10.药汁保存:药汁需保存在密封容器中,避免阳光直射和异味污染。

六、须知和技巧1.火候掌握:火候掌握好,不要过度煎煮。

火要大而短,尽量避免长时间煮药过多,以免失去药性。

2.水量控制:水量要掌握好,不要过多或过少。

过多会导致药效稀释,过少则提取不全。

3.煎药次数:可以根据处方中的要求进行两次或多次煎药,以充分提取有效成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家教你掌握正确煎煮中药方法
2011-05-04 来源:中国中医编辑:静超评论( 0) 阅读( 193) 字号:小中大
热点关注:肝癌小儿癫痫脂肪肝子宫癌卵巢囊肿宫颈癌牛皮癣尖锐湿疣腰间盘突出
[导语]中药煎煮过程中要发生两种变化:一是药物有效成份的溶出;二是药物中各种生理活性成份进行化合反应。

因此,汤剂的煎制方法有许多特殊的讲究。

1.清洗:
中草药大都是生药,在出售之前一般都进行了加工炮制,煎煮之前一般没有必要淘洗。

如果的确觉得草药有些脏,可在浸泡前迅速用水漂洗一下,切勿浸泡冲洗,以防易溶于水的有效成份大量丢失,从而影响中药疗效。

2.器具:
煎药器具以砂锅为好,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份发生化学反应,导热均匀,热力缓和,锅周保温性强,水分蒸发小,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但砂锅孔隙较多易“串味”,且易破碎。

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具有抗酸耐碱的性能,可以避免与中药成份发生反应,大量制备时多选用。

铜、铁质煎器虽传热快但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在煎煮药时能与中药中多种成份发生化学反应而影响质量,不能使用用铜、铁、铝锅、锡等器具,铝锅虽传热快、化学性质较稳定,但铝锅不耐强酸强碱,对酸碱性不很强的药可以选用,但不是理想的煎药用具。

3.浸泡
中药饮片煎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份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成份耗损、破坏过多。

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把药物倒入药锅内摊平,然后加常温水--室温水浸泡60分钟,轻压药材时水高出药平面约2厘米。

以药材浸透为原则。

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冬季可以长些。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浸泡中药绝对不能用沸水浸泡。

4.用水
煎药用水必须无异味、洁净澄清,含矿物质及杂质少。

一般来说,凡人们在生活上可作饮用的水都可用来煎煮中药。

一般可用清澈的泉水、河水及自来水,井水则须选择水质较好的。

水最好采用经过净化和软化的饮用水,以减少杂质混入,防止水中钙、镁等离子与药材成份发生沉淀反应。

加水多少:按理论推算,加水量应为饮片吸水量、煎煮过程中蒸发量及煎煮后所需药液量的总和。

虽然实际操作时加水很难做到十分精确,但至少应根据饮片质地疏密、吸水性能及煎煮时间长短确定加水多少。

水的用量一般为:第一遍煎煮时为药材量的5-8倍,或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厘米为宜。

第二遍用水量可少一些。

头煎结束后,将药汁滤出,重新加水至高出药平面约0.5-1厘米,继续武火煎煮至沸腾后改为文火煎煮15-20分钟即可。

质地坚硬、粘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质地疏松,或有效成份容易挥发,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则液面淹没药物即可。

一般如果方中草、花、叶类药物较多,吸水量较大,煎煮前应补充加水,可以多放一点水。

很多中药说明是三碗水煮成大半碗。

其实这是笼统的说法而已。

碗有大小之分,药物有多少之别,药材质地亦有所不同,不能简单以三碗煎煮成大半碗而论。

5.方法
5.1煎煮中药应注意火候与煎煮时间。

火候指火力大小与火势急慢(大火、急火称武火,小火、慢火为文火)。

一般未沸前用武火,沸后用文火--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减慢水份蒸发,有利于有效成份的溶出。

至于火候和时间的控制,则主要取决于不同药物的性质和质地,在煎煮过程中,尽量少开锅盖,以免药味挥发。

5.2煎煮次数与方法
中药煎煮一般要煎煮2~3次,最少应煎两次。

煎煮次数太少,提取不完全,药材损失大;煎煮次数太多,不仅耗工和燃料,而且煎出液中杂质增多。

一般而言,一副中药在煎煮两次后所含的有效成份已大为降低,故以煎煮两遍为佳。

但对于药量较大的处方,在两次煎煮后可能存留的有效成份较多,可再煎第三遍,改为一日3次服用,以节约中药资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疗效。

因为煎药时药物有效成份首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然后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

到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份就不再溶出了。

这时,只有将药液滤出,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份才能继续溶出。

为了充分利用药材,避免浪费,一剂药最好煎煮两次或三次。

治疗一般疾病的中药煎煮以2次为宜,一般先用急火煮沸,水沸后计算煎煮时间,一般为头煎20~30分钟,二煎10~20分钟。

用于治疗感冒的解表中药或清热药宜用武火,时间宜短,煮沸时间为l0~20分钟即可,,并趁热服用。

用于治疗体虚的滋补中药以3次为宜,头煎为40~50分钟,二煎为20~30
分钟,三煎为l0~20分钟。

有效成份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甲壳类药及补益药,一般宜文火久煎,使用效成份充分溶出。

以上煎煮过程中需要经常搅拌。

煎煮好的中药要趁热滤出,免得有效成份沉淀在药渣上;如果不小心把药物煮干煮焦了,则此药不能服用,因为此时产生很多有毒物质,服用对身体有害。

5.3煎煮榨渣取汁
汤剂煎完后应榨渣取汁。

因为一般药物加水煎煎煮后都会吸附一定药液。

其次主药液中的有效成份可能被药渣再吸附。

如药渣不经压榨取汁就抛弃,会造成有效成份损失,尤其是一些遇高热有效成份容易损失而不宜久煎或煎两次的药物,药渣中所含有效成份所占比例会更大,榨渣取汁的意义就更大。

一般在最后一次煎煮时,趁热将药液滤出后,要将药渣用双层纱布包好,绞取药渣内剩余药液。

有研究表明绞取药渣内的药液可增加药液成份的l5%~25%。

中药煎后所取得的药液成人一般每次150毫升,学龄期儿童100毫升,婴幼儿50毫升为宜。

按一日2次服用,,成人每剂300毫升日服2次,学龄期儿童200毫升日服2次,婴幼儿100毫升日服2次为宜。

6.服法
服用中药,许多人的习惯是一剂中药煎两次,分头汁和二汁分别服用。

其实,这种服法是不科学的。

因为中药中易溶的甙类、多糖类、挥发油等有效成份在头煎中含量较多,其它难溶有效成份则煎出较少;而在第二次煎煮时,易溶的有效成份可能含量已很低,难溶有效成份则煎出较多,故两次煎出的有效成份不一致,药效也差异很大。

所以,服用中药一般应将煎煮2次或3次的中药液体合并,搅拌均匀后分为2份或3份,分别于早晚或早中晚服用才能发挥药效至最佳程度。

一般来说,病情缓和者可每日口服2~3次;而病情较重、较急者,可根据医师的指示,每隔4小时左右服药一次,夜晚也不停止,以使药力持续,有利于更快地缓解症状、减轻病情。

幼儿或呕吐病人因为服用药物有困难则可以分多次服完。

服药时间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药物的作用来决定,一般的药最好在饭后1小时服,补养药品宜空腹服,易吸收。

健胃药或对胃肠有刺激的汤药以进食稍后再服为好,以助疗效并减轻对胃的刺激。

服用清热解表药后,不宜吹风,并观察有无出汗和体温、脉搏的变化;润肠的泻药空腹服,易使积滞物泻出。

驱虫药在空腹时服,应在早上空腹服。

能提高杀虫效果,服后注意大便变化;调经药应在经前服用。

中老年人用于滋补身体的补益中药最好是在饭前服用,特别是早晨空腹时服,有利于滋补成份的吸收。

药汁冷了,应热一下再服用。

大多数中药宜乘温服下,发汗药须热服以助药力,而清热中药最好放凉后服用。

一般而言,补益药和泻下通便的药物宜饭前空腹服用;治疗外感疾病及头面部疾病的药物宜饭后服用;安神的药物宜临睡前服用;通下大便的药物宜在清晨和白天服用,避免睡前和夜间服食。

对肠胃有刺激的中药,也宜饭后服用。

饭后服用的时间一般为进食后半小时左右。

7.机煎中药
中药煎煮机是一种带有电控装置的全封闭微压容器,利用水煎沸及其产生的蒸气一次性使药物的成份充分地煎出,其煎药方便,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保证中药疗效,更符合卫生学要求,不易霉变。

机煎中药,服用比较方便。

一般情况下,机煎中药都是包装在医用塑胶袋中,包装过程也在全封闭无菌状态下进行的。

这种袋装药液抗挤压、不易破损,每包药液可在常温下,能保存10天左右,无论居家还是外出携带都非常方便。

服药时,只需将药包放进热水内浸泡约10~20分钟即可饮用。

微波炉加热后的机煎袋装中药不会影响药效的发挥,可以放心服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