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H原理简答题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sdh原理简介资料

sdh原理简介资料
它是SDH网络中最具特色和应用最广的 设备。在环型应用时,它具有自愈能力。
24
ADM的构成
在ADM设备中,包括了TM,DXC和REG设 备的功能,它大致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群路端口(电口或光口)
–支路端口 –交叉连接矩阵
A D M 1 /1 O E O
O p t. Agg.
O p t. A gg.
13
SDH 复用帧结构图
X
STM-N N
X1
AUG
AU-4
VC-4
C-4
139264kbit /s
X3 X1
TUG-3
TU-3
VC-3
X7
C-3
TUG-2
X3
指针调整
复用
TU-12
VC-12
C-12
调整
映射
VC-12 VC-12
注:在干线上采用34Mb/s时,应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44736kbit/ s 34968kbit/ s
果网络层上人为的错误,软件故障,电脑病毒侵
入等,就可能导致网络的瘫痪.这就需要选用高
可 及加靠强性管的理网和络拓提扑高维和护对软和件操进作行人严员格的的素测质试. ,以
7
SDH的速率
STM-1 STM-4 STM-16 STM-64
155Mb/s 622Mb/s 2.5Gb/s
10Gb/s
光/电 140/34 34/8
8/34 34/140 电/光
8/2
2/8
4
SDH的基本概念
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SDH网络是一些由网络单元(例如复用器,交叉连
接设备DXC)等组成的,在光纤上进行同步信息 传输,复用和交叉连接的网络.其关键是: 具有全世界统一的网络节点接口(NNI). 有一套标准化的信息结构等级,称为同步传送 模块STM-1,STM-4和STM-16 其帧结构中具有丰富的用于维护管理的比特, 因而具有强大的网络管理能力. 所有网络单元都有标准的光接口,因而可以在 光路上实现互通.

SDH原理教程

SDH原理教程

SDH原理教程SDH原理是指同步数字体系的工作原理,用于在光纤传输中实现高速、长距离、大容量的信号传输。

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是一种同步传输技术,其核心思想是基于时间分割多路复用。

下面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SDH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同步传输。

在传统的通信方式中,信号是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发送的,存在时延不一致的问题。

而同步传输则要求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时钟信号保持同步,这样可以在接收方正确恢复发送方的数据。

SDH采用的是层次化的传输结构,分为四个层次:光传输层(OTN)、路径层(Path)、逻辑传输层(Tributary Unit)和容错传输层(Section)。

光传输层是最底层,用于承载所有的传输层次,提供光纤传输所需的信号调整和光纤信号传输。

路径层负责处理数据的复用和解复用,将多条低速通道合并为一条高速通道。

逻辑传输层负责传输上层应用所需的数据流,比如语音通话和数据传输等。

容错传输层则负责检测和恢复光纤中的错误。

SDH通过将低速通道合并为高速通道来实现高速传输。

在传输过程中,SDH将数据分割成固定长度的标准帧,每个标准帧包含了传输数据的有效部分和一些控制信息。

这些标准帧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发送,接收方按照同样的时间间隔接收,并通过时钟同步使得数据能够准确恢复。

为了保证数据能够正确恢复,SDH在传输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错误检测和纠正措施。

首先,SDH在每个标准帧中添加了一些校验位,用于检测数据是否有错。

如果检测到数据有错,SDH可以使用冗余数据进行纠正,恢复原始数据。

此外,SDH还采用了自适应等化技术,可以在光纤中补偿传输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失真和衰减。

总的来说,SDH原理通过将低速通道合并为高速通道,并保持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时钟同步,实现了高速、长距离、大容量的信号传输。

它通过添加校验位、纠错技术和自适应等化技术,确保传输过程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SDH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信网络、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等领域,为我们的通信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sdh原理

sdh原理

sdh原理SDH原理 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中文为同步数字层次结构,是国际标准ITU-T G. 709所定义的一种时分复用技术,是一套用于数字通信网络和公用电话网络的标准化技术。

它为传输信号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时间基准,并且使得信号流可以被分割成不同的数据单元,这些数据单元之间可以相互独立地传输、控制和管理。

SDH基于一种层次结构,有较大的带宽,可以传输多种不同类型的信号,如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PDH(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等,可以大大提高网络的传输能力。

SDH的层次结构有三个主要层次,分别是VC(Virtual Container)、TU(Tributary Unit)和AU (Administrative Unit)。

VC是最底层的层次,它将多路信号进行分割,然后将它们封装在一起,形成一个虚拟容器,也就是VC。

VC的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2.5Gbps,8Gbps,10Gbps或者更高。

TU(Tributary Unit)是VC的上层,它将VC中封装的信号进行重新封装,封装成不同的TU形式,以便传输更高速率的信号。

TU的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55Mbps,622Mbps或者更高。

AU(Administrative Unit)是TU的上层,它可以将TU中封装的信号进一步封装,形成不同的AU形式,以便传输更高速率的信号。

AU的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2.4Gbps,9.6Gbps,10Gbps或者更高。

SDH的层次结构中,每一层都有一个特定的功能,可以实现对信号进行封装、传输、控制和管理。

在SDH传输中,VC层次主要负责封装信号,TU层次主要负责传输信号,而AU层次则负责控制和管理信号。

SDH的优势在于,它使得网络更加可靠,网络中的信号传输速率也可以得到极大的提升,它可以提供灵活的信号传输方式,同时还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信号,使得网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sdh原理

sdh原理

sdh原理SDH原理。

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是一种同步数字传输体系结构,它是一种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标准。

SDH原理是基于同步传输技术,它将低速率的数字信号通过多路复用技术组合成高速率的数字信号,然后通过光纤传输。

SDH原理的核心是同步传输和多路复用技术,下面将就SDH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SDH原理中的同步传输技术是指在传输过程中,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时钟是同步的。

这种同步传输技术可以保证传输过程中的时钟同步,从而避免了由于时钟不同步而导致的传输错误。

同步传输技术是SDH原理的基础,它保证了数字信号的可靠传输。

其次,SDH原理中的多路复用技术是指将多个低速率的数字信号通过多路复用器组合成一个高速率的数字信号进行传输。

多路复用技术可以充分利用传输介质的带宽,提高传输效率,同时也可以减少传输成本。

SDH原理中的多路复用技术可以将不同速率的数字信号进行有效地整合和传输。

另外,SDH原理中的光纤传输技术是指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进行数字信号的传输。

光纤传输技术具有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可以满足大容量、高速率的数字信号传输需求。

SDH原理中的光纤传输技术是实现高速率数字信号传输的重要手段。

总之,SDH原理是基于同步传输、多路复用和光纤传输技术的一种数字传输体系结构。

它具有传输速度快、传输容量大、传输可靠等优点,可以满足高速率数字信号传输的需求。

SDH原理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了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主流传输标准。

以上就是关于SDH原理的介绍,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您对SDH原理还有其他疑问,可以继续深入了解,相信会对您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SDH原理简答题名词解释

SDH原理简答题名词解释

SDH原理简答题(答案)二、名词解释1、异步复用方式和同步复用,字节间插复用异步复用方式:利用固定位置的比特塞入指示来显示塞入的比特是否载有信号数据,允许被复用的净负荷有较大的速率差异。

同步复用方式:利用低速信号在高速信号中的特殊位置来携带低速同步信号,要求低速信号和高速信号同步。

字节间插复用:SDH复用工程中通过字节交错间插方式把TU组织进高阶VC或把AU组织进STM-N的过程,同步复用的一种。

2、异步映射和字节同步映射异步映射:对映射结构无任何限制,无需网同步,利用码速调整将信号适配进VCde映射方式。

字节同步映射:字节同步映射是一种要求映射信号具有字节为单位的块状帧结构,并与网同步,无需任何速率调整即可将字节装入VC内规定位置的映射方式。

3、浮动模式映射和锁定模式映射浮动模式映射:VC净负荷在TU内的位置不固定,由TU-PTR指示VC起点的一种工作方式。

锁定模式映射:一种净负荷与网同步并处于TU帧内的固定位置。

4、一致路由和分离路由一致路由:正负向业务路由相同的称为一致路由,如双向链或双向复用段环的业务;分离路由:正负向业务路由不同的称为分离路由,如单向通道环或单向复用段环的业务。

5、1+1和1:1保护1+1:发端在主备两个信道上发同样的信息(双发),收端在正常情况下收主信道上的业务,当主信道损坏时,切换选收备用信道,又叫单端倒换(仅收端切换),往往是非恢复式的。

1:1:正常时,主用信道发主要业务,备用信道发额外业务(低级别业务),收端从主用信道收主要业务,备用信道收额外业务;当主用信道损坏时,发端将主业务切换到备用信道上,收端切换从备用通道收主用业务,此时额外业务中断,主用业务恢复,属于双端倒换,1:1 模式是恢复式的。

6、接收过载功率接受光功率高于结束灵敏度时,接收机进入非线性工作区,BER下降,定义为达到1E-10的BER值所需的平均接受光功率的最大值。

7、主从同步和伪同步主从同步:网内设一时钟主局,配有高精度时钟,网内各局均受控于该全局,并且逐级下控,直到网络的末端网元--终端局。

SDH原理名词解释

SDH原理名词解释

SDH原理名词解释SDH发展历史:1984年美国贝尔通信研究所首先开始了光传输体系的研究,1985年美国国家标准协会根据贝尔研究所提出的建立全同步网的构想,制定了美国国家标准,并命令为同步光网络,即SONET。

SONET最初的目标是使各个供应商生产的设备有统一的光接口,以便使不同厂商的光设备能在光路上互通,后来的发展大大的超出了这个目标,形成了全新的传送网体制。

国际电信联盟ITU-T于1988年接受了SONET的概念,并重新命令为同步数字传输体制,即SDH。

使其成为不仅适用于光纤也适用于微波和卫星通信的通用传输体制,从1988年-1999年,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组织共完成了有关SDH的30多个标准。

NRZ码:mBnB码:字节间插复用:在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中复用是指将低阶通道层信号适配进高阶通道,或将多个高阶通道层信号适配进复用段的过程。

我们知道SDH复用有标准化的复用结构,但每个国家或地区仅有一种复用路线图,由硬件和软件结合来实现,灵活方便。

而字节间插复用(BIDM,Byte Intertexture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SDH中低级别的同步传送模块(STM, Synchronous Transport Module)向高级别同步传送模块复用的一种方式,高级别的STM是低级别STM的4倍。

4个STM-1字节间插复用进STM-4的示意图,当然4个STM-4字节间插复用进STM-16也一样,其余等级的同步传送模块以此类推。

这里的字节间插是指有规律地分别从4个STM-1中抽出1个字节放进STM-4中。

进行字节间插复用,一是体现了SDH同步复用的设计思想;二是由AU-PTR(管理单元指针)的值,再通过字节间插的规律性,就可以定位低速信号在高速信号中的位置,使低速信号可以方便地分出或插入高速信号,这也是SDH与PDH相比较的优势之一,由于PDH低速信号在高速信号中位置的无规律性,从而高速信号插/分低速信号要一级一级进行复用/解复用,因为复用/解复用会增加信号的损伤,不利于大容量传输。

SDH原理

SDH原理

SDH原理一、SDH基本概念(什么是SDH?)在讲SDH传输体制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SDH到底是什么。

那么SDH是什么呢?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全称叫做同步数字传输体制,由此可见SDH 是一种传输的体制(协议),就象PDH(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准同步数字传输体制一样,SDH这种传输体制规范了数字信号的帧结构、复用方式、传输数速等级,接口码型等特性。

1、SDH的含义:是一套可进行同步数字传输,复用和交叉连接的标准化数字信号的等级结构,SDH传输网所传送的信号由不同等级的同步传输模块(STM-N)所组成。

(插入PDH含义:对瞬时速率在一定容差范围内的低码速支路进行正码速调整后再进行同步复接的过程称为准同步数字复接.30/32路PCM系列都是采用准同步数字复接,简称PDH)2、SDH和PDH的比较ⅰ) 与SDH相比,PDH主要缺点有二点:1)PDH考虑的主要业务对象是普通的传统电话业务,它在很多方面已不能适应现代通信向业务多样化和宽带化发展的要求(例:用户数据业务、广播电视、视频电报、专用电视、可视通信等)。

2)PDH主要应用于点对点连接、缺乏网络拓扑的灵活性。

ⅱ)SDH作为一种新的技术体制,必然有其不足之处。

1)频带利用率不如PDH系统,PDH的140Mbit/s可收容64*2Mbit/s或4*34Mbit/s,而SDH的155Mbit/s只能收容63*2Mbit/s或3*34Mbit/s。

2)指针调整机理,增加了设备的复杂性。

3)软件几乎可以控制网络中所有复用设备和交叉连接设备。

这样,网络层上的人为错误,软件故障,乃至计算机病毒都可能导致网络重大故障,甚至造成全网瘫痪。

ⅲ)与PDH相比SDH有哪些优势既然SDH传输体制是PDH传输体制进化而来的,因此它具有PDH体制所无可比拟的优点,它是不同于PDH体制的全新的一代传输体制,与PDH相比在技术体制上进行了根本的变革。

sdh设备原理

sdh设备原理

sdh设备原理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是一种同步数字层次结构的传输技术,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

SDH设备是实现SDH传输功能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对信号进行多路复用、分配和交换,实现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

一、SDH设备的基本原理SDH设备的基本原理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多路复用、分配和交换。

1. 多路复用:SDH设备通过将多个低速信号复用到单个高速光纤通道上,提高了传输效率。

它将不同速率的数据流转换为统一的光纤传输速率,并通过分配器将这些信号组合在一起发送。

2. 分配:SDH设备通过分配器将多路信号分配到不同的传输通道上,使得不同的信号可以同时传输,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分配器根据输入信号的速率,将其分配到对应的光纤通道上,确保各个信号在传输中不会相互干扰。

3. 交换:SDH设备具有交换功能,可以根据需求实时调度信号的传输路径,从而实现动态路由和资源共享。

它通过交换机将传入的信号转发到目标设备,确保信号能够准确地到达目的地。

二、SDH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SDH设备由多个核心组件组成,包括光收发器、光接口模块、多路复用器、解复用器、交叉连接器和时钟同步模块等。

1. 光收发器:光收发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或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关键部件。

它负责将输入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通过光纤进行传输。

同时,它也可以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以供后续处理和解码。

2. 光接口模块:光接口模块负责光纤与SDH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

它将光纤分割成适合SDH设备传输的光信号单元,并将其输入或输出到SDH设备中。

3. 多路复用器和解复用器:多路复用器将多个低速信号复用为单个高速信号,并将其输入到SDH设备中。

解复用器将高速信号分解为多个低速信号,并将其输出到相应的接收设备。

4. 交叉连接器:交叉连接器用于实现信号的动态路由和路径选择。

它根据需求将输入信号转发到指定的输出端口,从而实现灵活的传输路径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DH原理简答题(答案)二、名词解释1、异步复用方式和同步复用,字节间插复用异步复用方式:利用固定位置的比特塞入指示来显示塞入的比特是否载有信号数据,允许被复用的净负荷有较大的速率差异。

同步复用方式:利用低速信号在高速信号中的特殊位置来携带低速同步信号,要求低速信号和高速信号同步。

字节间插复用:SDH复用工程中通过字节交错间插方式把TU组织进高阶VC或把AU组织进STM-N的过程,同步复用的一种。

2、异步映射和字节同步映射异步映射:对映射结构无任何限制,无需网同步,利用码速调整将信号适配进VCde映射方式。

字节同步映射:字节同步映射是一种要求映射信号具有字节为单位的块状帧结构,并与网同步,无需任何速率调整即可将字节装入VC内规定位置的映射方式。

3、浮动模式映射和锁定模式映射浮动模式映射:VC净负荷在TU内的位置不固定,由TU-PTR指示VC起点的一种工作方式。

锁定模式映射:一种净负荷与网同步并处于TU帧内的固定位置。

4、一致路由和分离路由一致路由:正负向业务路由相同的称为一致路由,如双向链或双向复用段环的业务;分离路由:正负向业务路由不同的称为分离路由,如单向通道环或单向复用段环的业务。

5、1+1和1:1保护1+1:发端在主备两个信道上发同样的信息(双发),收端在正常情况下收主信道上的业务,当主信道损坏时,切换选收备用信道,又叫单端倒换(仅收端切换),往往是非恢复式的。

1:1:正常时,主用信道发主要业务,备用信道发额外业务(低级别业务),收端从主用信道收主要业务,备用信道收额外业务;当主用信道损坏时,发端将主业务切换到备用信道上,收端切换从备用通道收主用业务,此时额外业务中断,主用业务恢复,属于双端倒换,1:1 模式是恢复式的。

6、接收过载功率接受光功率高于结束灵敏度时,接收机进入非线性工作区,BER下降,定义为达到1E-10的BER值所需的平均接受光功率的最大值。

7、主从同步和伪同步主从同步:网内设一时钟主局,配有高精度时钟,网内各局均受控于该全局,并且逐级下控,直到网络的末端网元--终端局。

伪同步:指数字交换网中各数字交换局在时钟上相互独立,毫无关联,而各数字交换局的时钟都具有极高的精度和稳定度,一般用铯时钟。

由于时钟精度高,网内各局时钟虽不完全相同(频率和相位),但误差很小,接近同步,于是称之为伪同步。

8、误块秒和严重误块秒误码秒:当某一秒中发现1个或多个误码块时称该秒为误码秒;严重误码秒:当一秒包含不少于30%的误码或者至少出现一个严重扰动期(SDP)时认为该秒为严重误码秒。

9、不可用时间和可用时间传输系统任一个传输方向的数字信号连续10秒期间每秒的误码率均劣于1E-3时,从这10秒的第一秒起就认为进入了不可用时间(UAT)。

可用时间:传输系统任一个传输方向的数字信号连续10秒期间每秒的误码率均优于1E-3时,从这10秒的第一秒起就认为进入了可用时间。

10、背景误块背景误码:扣除不可用时间和SES期间出现的误码称之为背景误码(BBE).11、抖动和漂移抖动和漂移与系统的定时特性有关。

定时抖动(抖动)是指数字信号的特定时刻(例如最佳抽样时刻)相对其理想时间位置的短时间偏离。

所谓短时间偏离是指变化频率高于10Hz的相位变化。

而漂移指数字信号的特定时刻相对其理想时间位置的长时间的偏离,所谓长时间是指变化频率低于10Hz的相位变化。

12、输入抖动容限输入抖动容限分为PDH输入口的(支路口)和STM-N输入口(线路口)的两种输入抖动容限。

对于PDH输入口则是在使设备不产生误码的情况下,该输口所能承受的最大输入抖动值。

由于PDH网和SDH网的长期共存,使传输网中有SDH网元上PDH业务的需要,要满足这个需求则必须该SDH网元的支路输入口,能包容PDH支路信号的最大抖动,即该支路口的抖动容限能承受得了所上PDH信号的抖动。

线路口(STM-N)输入抖动容限定义为能使光设备产生1dB光功率代价的正弦峰—峰抖动值。

这参数是用来规范当SDH网元互连在一起接传输STM-N信号时,本级网元的输入抖动容限应能包容上级网元产生的输出抖动。

13、光功率代价由抖动、漂移和光纤色散等原因引起的系统信噪比降低导致误码增大的情况,可以通过加大发送机的发光功率得以弥补,也就是说由于抖动、漂移和色散等原因使系统的性能指标劣化到某一特定的指标以下,为使系统指标达到这一特定指标,可以通过增加发光功率的方法得以解决,而此增加的光功率就是系统为满足特定指标而需的光功率代价。

1dB光功率代价是系统最大可以容忍的数值。

14、映射抖动映射抖动指在SDH设备的PDH支路端口处输入不同频偏的PDH信号,在STM-N信号未发生指针调整时,设备的PDH支路端口处输出PDH支路信号的最大抖动。

三、简述题、针对PDH的哪些弱点发展出SDH?SDH的缺点有哪些?1. 接口方面1)只有地区性的电接口规范,不存在世界性标准2)没有世界性标准的光接口规范2. 复用方式1)从高速信号中分/插出低速信事情要一级一级的进行2)由于低速信号分/插到高速信号要通过层层的复用和解复用过程,这样就会使信号在复用/解复用过程中产生的损伤加大,使传输性能劣化,在大容量传输时,此种缺点是不能容忍的。

3. 运行维护方面PDH信号的帧结构里用于运行维护工作(OAM)的开销字节不多,对完成传输网的分层管理、性能监控、业务的实时调度、传输带宽的控制、告警的分析定位是很不利的。

4. 没有统一的网管接口SDH 的缺点:1. 频带利用率低2. 指针调整机理复杂3. 软件的大量使用对系统安全性的影响2、为什么PDH从高速信号中分出低速信号要一级一级进行,而SDH信号能直接从高速信号中分出低速信号?由于PDH采用异步复用方式,那么就导致当低速信号复用到高速信号时,其在高速信号的帧结构中的位置没规律性和固定性。

SDH采用字节间插的同步复用方式,低速信号在高速信号中的位置确定。

3、STM-N的块状帧在线路上是怎样进行传输的?传完一帧STM-N信号需要多长的时间?帧结构中的字节(8bit)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一个字节一个字节(一个比特一个比特)的传输,传完一行再传下一行,传完一帧再传下一帧。

传完一帧STM-N信号需要:125us4、在SOH中,为什么STM-1和STM-4的B1字节数相同(都只有一个),而STM-4的B2数(12个B2)是STM-1(3个B2)的4倍?段开销的复用规则是N个STM-1帧以字节间插复用成STM-N帧时,4个STM-1以字节交错间插方式复用成STM-4时,开销的复用并非简单的交错间插,除段开销中的A1、A2、B2字节、指针和净负荷按字节交错间插复用进行STM-4外,各STM-1中的其它开销字节经过终结处理,再重新插入STM-4相应的开销字节中。

5、SDH信号在光路上传输时要经过扰码,主要是为了什么?是否对STM-N信号的所有字节都进行扰码?为什么?STM-N信号在线路上传输要经过扰码,主要是为了便于收端能提取线路定时信号,但又为了在收端能正确的定位帧头A1、A2,又不能将A1、A2扰码。

为兼顾这两种需求,于是STM-N信号对段开销第一行的所有字节上:1行×9N列(不仅包括A1、A2字节)不扰码,而进行透明传输,STM-N帧中的其余字节进行扰码后再上线路传输。

这样又便于提取STM-N信号的定时,又便于收端分离STM-N信号。

6、简述N个STM-1帧复用成一个STM-N帧的过程。

字节间插复用时各STM-1帧的AU-PTR和payload的所有字节原封不动的按字节间插复用方式复用,而段开销的复用方式就有所区别。

段开销的复用规则是N个STM-1帧以字节间插复用成STM-N帧时,4个STM-1以字节交错间插方式复用成STM-4时,开销的复用并非简单的交错间插,除段开销中的A1、A2、B2字节、指针和净负荷按字节交错间插复用进行STM-4外,各STM-1中的其它开销字节经过终结处理,再重新插入STM-4相应的开销字节中7、指针调整的作用有哪些?TU或AU指针可以为VC在TU或AU帧内的定位提供了一种灵活、动态的方法。

因为TU或AU 指针不仅能够容纳VC和SDH在相位上的差别,而且能够容纳帧速率上的差别,从而始终保证指针值准确指示VC帧起点位置。

对VC4,AU-PTR指的是J1字节的位置;对于VC12,TU-PTR指的是V5字节的位置。

12、本站2M支路信号无输入,在功能模块PPI中检测出上行信号丢失,于是上报TA-LOS告警,同时下插全1信号。

此全1信号经过交叉连接到线路,再经过线路传到对端站,在对端站下到支路时,对端站是否会检测到下行信号有TU-AIS告警?为什么?(其余一切正常)因为在PPI下插的全1信号经过LPA适配成C-12,再经过LPT加入开销、HPA加入指针,此过程是正常的,LPT、HPA将此全1信号当成是净荷对待。

到对端站下支路时,对端站下行信号检测支路指针正常,开销正常。

因为TU-AIS的上报条件为V1、V2的值为全1,而此时的V1、V2正常,故此不会上报TU-AIS告警。

13、简述两纤单向通道保护环的原理。

二纤通道保护环由两根光纤组成两个环,其中一个为主环——S1;一个为备环——P1。

两环的业务流向一定要相反,通道保护环的保护功能是通过网元支路板的“并发选收”功能来实现的,也就是支路板将支路上环业务“并发”到主环S1、备环P1上,两环上业务完全一样且流向相反,平时网元支路板“选收”主环下支路的业务,如图5-4(a)所示。

若环网中网元A与C互通业务,网元A和C都将上环的支路业务“并发”到环S1和P1上,S1和P1上的所传业务相同且流向相反——S1逆时针,P1为顺时针。

在网络正常时,网元A和C 都选收主环S1上的业务。

那么A与C业务互通的方式是A到C的业务经过网元D穿通,由S1光纤传到C(主环业务);由P1光纤经过网元B穿通传到C(备环业务)。

在网元C支路板“选收”主环S1上的A→C业务,完成网元A到网元C的业务传输。

网元C到网元A的业务传输与此类似。

图1图5-4(a) 二纤单向通道倒换环当BC光缆段的光纤同时被切断,注意此时网元支路板的并发功能没有改变,也就是此时S1环和P1环上的业务还是一样的。

如图5-4(b)所示。

图2图5-4(b) 二纤单向通道倒换环我们看看这时网元A与网元C之间的业务如何被保护。

网元A到网元C的业务由网元A的支路板并发到S1和P1光纤上,其中S1业务经光纤由网元D穿通传至网元C,P1光纤的业务经网元B穿通,由于B—C间光缆断,所以光纤P1上的业务无法传到网元C,不过由于网元C默认选收主环S1上的业务,这时网元A到网C的业务并未中断,网元C的支路板不进行保护倒换。

网元C的支路板将到网元A的业务并发到S1环和P1环上,其中P1环上的C到A业务经网元D穿通传到网元A,S1环上的C到A业务,由于B—C间光纤断所以无法传到网元A,网元A默认是选收主环S1上的业务,此时由于S1环上的C→A的业务传不过来,A网元线路w侧产生R-LOS 告警,所以往下插全“1”—AIS,这时网元A的支路板就会收到S1环上TU-AIS告警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