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与治法 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年)方剂学ppt课件完整版

(2024年)方剂学ppt课件完整版
主要用于治疗里寒证,如理中丸、四逆汤等。
补益剂
主要用于治疗虚证,如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等 。
2024/3/26
8
常见方剂类型介绍
消导剂
主要用于治疗食积证,如保和丸、枳实导滞丸 等。
理气剂
主要用于治疗气滞证,如越鞠丸、柴胡疏肝散 等。
2024/3/26
理血剂
主要用于治疗血瘀证和出血证,如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等。
34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与发扬
继承经典名方
学习并掌握历代医家留下的经典方剂 ,如麻黄汤、桂枝汤等。
发掘民间验方
收集并整理民间流传的有效验方,加 以研究利用。
师承名医经验
跟随名老中医学习,传承其独特的诊 疗经验和方剂运用心得。
2024/3/26
35
创新发展,提高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
将现代医学知识与传统中医理论相结合, 创新方剂研发思路。
痹症
独活寄生汤、羌活胜湿汤等,以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为主,适用于 风寒湿痹型痹症。
26
05
方剂制备工艺及质量 控制
2024/3/26
27
传统制备工艺简介
手工炮制
如炒、炙、煅、蒸、煮等传统炮制方法。
2024/3/26
水提醇沉
用于去除杂质、保留有效成分。
粉碎与过筛
将药材粉碎成适当粒度,便于制剂和服用。
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 使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灶的药物;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
2024/3/26
5
方剂分类方法
如汤剂、丸剂、散剂等。
如麻黄汤类方、桂枝汤类 方等。

方剂基础理论演示文档

方剂基础理论演示文档


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 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治法概述
2、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方剂是祖国医学中理、法、方、药的 重要组成部分。
从辨证论治看
治法是组方的依据, 方剂是治法的体现, 即“方从法出”, “法随证立”, “方即是法”。
以法组方 以法遣方 以法类方 以法释方
以法统方
3、常用治法
1、方剂的剂型
▪ 根据病情的需要及药物自身 的特性,药物制成符合医疗 需求、充分发挥药效的一种 形态。
▪ 传统:汤剂、散剂、丸剂、膏剂、酒剂、丹 剂、搽剂,等。
▪ 现代:颗粒剂(冲剂)、丸剂(滴丸)、片 剂、口服液、胶囊剂、糖浆剂、注射剂、膜 剂,等。
2、方剂的用法
▪ 1)煎煮法 ▪ 煎药用具:一般以瓦罐、砂锅为好,搪瓷器具或铝
气虚、血虚、 阴虚、阳虚 等虚证
二、方剂的组成
方剂的组成目的
1.增强药力
2.产生协同作用

3.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作用 的发挥方向

4.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
病情
5.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
减 毒
方剂的基本结构



使






使
君药
针对主病或主证 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说明:a.数量:原则上不宜多
b.用量:一般宜大,超过常量 c.君药必不可少(不可加减) d.有些君药就表现在方名中 e.选择君药的原则:标缓时针对主病,
标急时针对主症
臣药
• 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 • 对重要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说明:
a.数量不宜多 b.与君药的配伍表现为相须或相使 c.不同的臣药决定君药不同的作用趋势。

(2024年)方剂学电子课件pptx

(2024年)方剂学电子课件pptx

2024/3/26
11
现代研究与应用进展
方剂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方剂配伍规律研究
通过现代分离和分析技术,研究方剂中的 药效物质基础,阐明方剂的药效作用机制 。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方剂配伍规律进行 深入研究,揭示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
方剂制剂工艺与质量控制研究
方剂临床应用研究
采用先进的制剂技术和质量控制方法,提 高方剂的制剂水平和质量控制水平。
通过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评价方剂的临 床疗效和安全性,为方剂的临床应用提供 科学依据。
2024/3/26
12
03
CATALOGUE
常见疾病治疗方剂举例
2024/3/26
13
感冒类疾病治疗方剂
麻黄汤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主治外感风寒表实 证。
桂枝汤
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主治外感风 寒表虚证。
方剂学电子课件pptx
2024/3/26
1
CATALOGUE
目 录
2024/3/26
• 方剂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 药物组成及功效解析 • 常见疾病治疗方剂举例 • 中药配伍禁忌与注意事项 • 方剂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2
01
CATALOGUE
方剂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2024/3/26
药物性味
指药物具有的四气五味,反映药物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2024/3/26
药物归经
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 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
功效关系
药物的性味归经与其功效密切相关,不同性味归经的药物具有不 同的功效。
9
药物配伍变化规律探讨

中医学(第9版)PPT课件 中篇 第二章 方剂

中医学(第9版)PPT课件 中篇 第二章 方剂
则会使全方的功效发生根本变化。
中医学(第9版)
二、方剂的组成及变化
(二)组成变化
2. 增减药量
➢ 方剂的药物组成虽然相同,但其用量各异,致使方剂的配伍关系及功用、
主治亦不相同。
中医学(第9版)
二、方剂的组成及变化
(二)组成变化
3. 剂型变化
➢ 同一方剂,若剂型不同,其作用亦有大小与缓峻之别,在主治病情上亦有
肠胃不和等证的方剂,称为和解剂。
➢ 分类及适应证
和解少阳剂——邪在少阳 调和肝脾剂——肝气郁结,肝脾失调 调和脾胃剂——肠胃气和失调
中医学(第9版)
五、和解剂
主治 辨证要点
病机
小柴胡汤、逍遥散
小柴胡汤
逍遥散
少阳证
肝气郁结,血虚脾弱之月经不调证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两胁作痛,目弦,食少体倦,舌淡, 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 脉弦细而虚 薄白,脉弦
白芍 养血敛阴,柔肝缓急
经要药
佐:白术、茯苓 健脾益气,资营血生化又
佐:半夏、生姜 和胃降逆止呕
实土以御木乘
人参、大枣 益气健脾,扶正祛邪
薄荷 疏达肝气,助柴胡以解肝郁
使:炙甘草 助参、枣扶正,并调和诸药
烧生姜 温胃和中
使:炙甘草 配白芍以养阴缓急止痛;益气
和中调药
中医学(第9版)
六、消导剂
➢ 概念:凡以消食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食健脾,除痞化积等作用,以治疗食积停滞的
中医学(第9版)
三、祛湿剂
➢ 概念:凡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作用,治疗水湿为病的方
剂,称祛湿剂。
➢ 分类及适应证
芳香化湿剂——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证 苦温燥湿剂——湿困脾胃之证 淡渗利湿剂——水湿停留水肿等证 清热化湿剂——湿热俱盛或湿从热化之证 温阳化湿剂——湿从寒化,阳不化水之证

方剂学课件最新完整版pptx

方剂学课件最新完整版pptx

THANKS
制剂质量标准
对制剂的外观、性状、含量、微生物限度等进行规定。
检测方法标准
制定中药及其制剂的检测方法,如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等。
06
方剂学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概 述
国内外方剂学研究现状比较
研究方法
国内注重传统经验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国外则更侧重于临床试验和 数据分析。
研究领域
国内在中药复方、经典名方等领域研究深入,国外则关注于植物药 、天然药物等领域。
三仁汤
杏仁、白蔻仁、薏苡仁等,用于湿 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
03 经典名方解析与临床应用探讨
麻黄汤类方解析及临床运用
麻黄汤的组成与功效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麻黄汤的适应症与禁忌
外感风寒表实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 、舌苔薄白、脉浮紧。禁忌症包括体虚外感、表虚自汗及 失血者。
对于胆囊炎引起的胁痛、 腹胀、恶心等症状,四逆 散可疏肝理气,缓解症状 。
胃溃疡
四逆散可用于治疗胃溃疡 ,能促进胃黏膜修复,缓 解胃痛、胃酸过多等症状 。
血府逐瘀汤现代应用举例
冠心病心绞痛
01
血府逐瘀汤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改善心肌缺血,缓解
胸痛、胸闷等症状。
脑外伤后遗症
02
对于脑外伤后遗症引起的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血府逐瘀
桂枝汤
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用 于外感风寒表虚证
银翘散
金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穗等,用 于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
清热药性能特点及应用举例
性能特点 苦寒清泄,主入气分或血分
能清解里热、湿热、热毒等
清热药性能特点及应用举例

常用方剂知识PPT课件

常用方剂知识PPT课件
• 【用法】水煎服。 • 【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 【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下肢痿 废,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苔白,舌暗淡, 脉缓无力。
补阳还五汤
• 【治证机理】本方为益气活血的代表方,治疗中 风后遗症的常用方剂。正气虚亏,气虚血滞,脉络 瘀阻。
• 脉络瘀阻,经遂不通,气不能行,故见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血不能荣,筋脉肌肉失养;气虚血滞, 舌本失养,约束无力——故语言蹇涩,口角流涎; 气虚不能固摄,气化失司——小便频数或遗尿不 禁。
• 苔白、脉缓——气虚之象。 • 综上,本方病机为气虚血滞,脉络瘀阻。
补阳还五汤
• 【方解】本病因虚致瘀,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治以补气为主,活血 为辅。
• 君药:生黄芪(重用)——补益元气而起废,

使气旺能行血,
• 臣药:当归尾——活血祛瘀,兼以养血,

使祛瘀而不伤好血
• 佐药: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
使药
有两种意义。一是引经药, 即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 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 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 使药的药力较小,用量亦 轻。
方剂的变化
药味增减的变化 药物配伍的变化 药量增减的变化
数方合并 剂型的变化 药物的替代
药味增减的变化
佐使药 的加减
主证不变, 兼证不同。
臣药的 加减
改变了方 剂的功效
• 说明:异功散功效与四君子汤基本相同。惟陈皮 理气和胃,姜枣调脾胃,和营卫。是方重视胃气, 以裕营卫生化之源,其功更著。
四君子汤化裁方
• (2)六君子汤(《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 即四君子 汤加陈皮、半夏各一钱。若中气虚寒假热,误服寒凉克伐, 以致四肢发热,口干舌燥,呕吐,此因寒气隔阳 于外,须更加姜、桂。不应,急加附子。功用: 益气健脾,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不 思饮食,恶心呕吐,胸脘痞闷,大便不实,或咳 嗽痰多色白等。

中药方剂学-ppt课件精选全文

中药方剂学-ppt课件精选全文
❖ 根据证的不同,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 扶正解表。
❖ 禁忌症: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性水肿,吐泻失 水,热病后期津液亏损
❖ 解表剂不宜久煎,服药发汗后注意避风寒。
第一节 辛温解表剂
❖ 麻黄汤 ❖ 麻黄9克 桂枝6克 杏仁6克 甘草3克 ❖ 用法:先煎麻黄去沫,再与余药同煎,温服 ❖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发热恶寒,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 (三)下法:通过泻下通便以祛除里实 病邪的方法,适用于实邪积滞胃肠,大 便不通,燥屎内结,以及痰饮、瘀血、 积水等邪正俱实之证。
❖ 方解:
❖ 君药:香薷—辛温芳香,既能散肌表寒 邪,又能宣肺利水
❖ 臣药:厚朴—苦温,除湿散满而解胸闷 ❖ 佐药:扁豆—祛暑和脾化湿,升清降浊,
治吐泻
可使表邪解而寒湿除,气机畅则腹痛消, 升降调则吐泻止
第二节 辛凉解表剂
❖ 适用于外感风热,邪在卫分 ❖ 桑菊饮
❖ 冬桑叶9克 菊花6克 杏仁6克 ❖ 桔梗6克 甘草3克 薄荷3克(后下) ❖ 连翘6克 芦根12克
❖ (六)重剂:用重镇之品,治疗心神浮 越、惊悸不宁证
❖ (七)滑剂:用滑利之品,治疗膀胱、 尿道结石
❖ (八)涩剂:用收涩之品,治疗自汗、 盗汗、遗精、遗尿、泻泄、崩漏带下等 久病滑脱之证
❖ (九)燥剂:用燥湿之品,治疗水肿腹 胀、小便不利等水湿内停之证

眼病治法与方剂PPT课件

眼病治法与方剂PPT课件

第七章 眼病的治法与方剂
七、理血法
2、活血止血法 本治法充分体现“止血不瘀”的方针,为内眼出血之 眼科血证最常用,但应注意“止”与“活”的轻重比 例。 生蒲黄汤《中医眼科六经法要》 功能:止血活血 生蒲黄止血活血; 生地、丹皮凉血止血活血 荆芥炭收涩止血; 旱莲草养阴止血; 丹参、郁金、川芎活血化瘀。
第七章 眼病的治法与方剂
(三)祛风通络法
适用于风邪滞留经络所致之眼病 本法主要针对外风而设
代表方:正容汤、牵正散、小续命汤
第七章 眼病的治法与方剂
(三)祛风通络法
1、正容汤《审视瑶函》
功效:通络解痉,祛风化痰 主治:风痰阻络之上睑下垂、风牵偏视、口眼歪斜 “祛风以羌、防;化痰须星、夏;生甘草清热;秦艽荣筋; 面部需白附、僵蚕;筋舒需资木瓜、松节;姜散风邪,酒行 药势。” 白附子有毒,宜先煎久煎
第七章 眼病的治法与方剂
(一)祛风清热法:
鉴别
三方均俱疏风清热之效 羌活散长于祛风而止痛 消风除湿汤长于清热泻火; 风热头痛方长于止痛,
第七章 眼病的治法与方剂
(一)祛风清热法:
8、还阴救苦汤《原机启微》
功效:祛风清热,泻火解毒 。 主治:(1)、火疳 (2)白睛青蓝 “方以升麻、苍术、甘草培元气为君,为损者温之也;以柴胡、 羌活、细辛、藁本诸升阳化滞为臣,为结者散之;以川芎、桔 梗、红花、当归尾行血脉为佐,为留者行之也;以黄连、黄芩、 黄柏、知母、连翘、生地黄、龙胆草诸去热除邪为使,为客者 除之也”。
第七章 眼病的治法与方剂
(一)益气补血法
2、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 补脾益气,升清举陷
人参、黄芪、甘草:甘温之品,甘者中之味,温者中之 气,气味皆中,故足以利中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疗疾病的总体原则。 治疗大法:具有一定概括性的、针对某一类证候(病机)
共性所确立的治法。
※狭义治法
针对具体证候(病机)所确定的治疗方案。
ppt课件
16
※治法具有多层次的特点
治则:防治疾病的总体原则。 治疗大法:针对某一类证候(病机)共性所确立 的治法。 具体治法:针对具体证候(病机)所确定的治法。
中层次——病机:表证、热证、寒证
治疗大法:汗法、清法、温法
低层次——病机:风寒束表,肺气失宣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平喘
病机与治法的形成有一个由高到低的过程
ppt课件
21
(三)、多体系性
病机的多体系特点决定了治法的多体系特点
脏腑辨证--脏腑治法体系 六经辨证--六经治法体系 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治法体系 气血津液辨证辨证--气血津液辨证治法体系
2、副作用:中药取自天然,副作用相对较小,但是由于 成分复杂,有很多是至今不明的;而西药由于成分单一, 相对容易研究,所以副作用的标示较明显;
3、疗效:至于疗效快慢与好坏,完全在于用药的合理 性与不同疾病的用药选择;用得好,感冒用中药治疗,疗 效一样快,也一样能快速治标和治本(标本兼治);
ppt课件
机 四
病位:表、里、脏腑、经络
要 病性 虚实:邪正斗争的力量对比

寒热:阴阳盛衰的程度估汁
病势:疾病的传变与转归
ppt课件
20
二、病机与治法的关系
(一)、对应性
治法针对病机(不是病名)——法随证立
(二)、多层次性
病机的多层次特点决定了治法的多层次特点
高层次——病机:邪正斗争、阴阳失调
治则:祛邪扶正、协调阴阳
就是依据治法进 行合理的恰当的 组方或选方。
就是选用适当的 药物组合成方。
法随证立
方从法出
方以药成
ppt课件
14
一、治法的含义
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
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ppt课件
15
※广义治法
治病方法:治疗疾病的方法与手段。 治疗原则: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总结出的预防和治
10
中药和西药的区别
4、中药的特点和优势:不易产生耐药性,反复使用依 然有疗效,不易产生过敏现象;缺点是,经常有异味,服 用不是很方便,如大蜜丸,但往往是大蜜丸疗效较佳。
5、西药的特点和优势:由于成分单一,研究透彻,故应 用研究比较全面,可以很方便地做成注射剂等,使疗效 较快发生,并能采用一定技术掩盖药物本身的气味,服 用方便;缺点是,耐药性问题突出,经常用同一种药易产 生耐药性,所以同样的疾病,往往要加大用量或使用不 同种类的药品才能起效。还经常易产生过敏现象。
ppt课件
11
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辨证立法,依法统方
方剂是中医学中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ppt课件
12
就是依据中医理论进行辨证

论理,凭借四诊所得资料,辨别 疾病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机、
病性、病位、病情。
就是依据辨证所得的综合判

断,提出相应的治疗原则和 具体的治疗方法。
ppt课件
13


复习
方剂与中成药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中药、方剂、中成药的关系? 中成ppt课件
1
* 方剂是中医根据临床病证的特点,在辨证审因、确 定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选择具有特定疗效 的药物加以组合,并酌定剂量、剂型及用法而成。
*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中药材按照规定 处方和标准制成随时可以取用,具有一定剂型的成 品药。
*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生产的药品,多以天然植物、
动物、矿物为原料,按照组方原则,经炮制、制剂加工而成的
中药制品。将中药材按照规定处方和标准制成随时可以取
用,具有一定剂型的成品药。针对“证”进行调整,即以药物
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达到“阴平阳秘”的目的。
ppt课件
9
中药和西药的区别
1、组成:中药多由数味中药组成,有效成分大部分不 清晰;西药一般是单一成分或是几种明确的组方化学 成分;
ppt课件
7
方剂、中成药、中药的关系
方以药成
中药
临床
方之既成,能使药 各全其性,亦能使 药各失其性。
方剂
中成药
集其所长,避其所短,减毒增效
并存互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中医理论和中药理论的高度统一
ppt课件
8
中成药、西药的关系
均属成品制剂
* 西药是在西医药理论指导下生产的药品,多为有机化学药品、 无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针对“病”进行“对抗”治疗, 以消灭“病灶”为目的。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ppt课件
24
八法学习要求
1、定义 2、适应病证 3、常用分类 4、使用注意
ppt课件
18
二、病机与治法的关系
治法在理、法、方、药体系中的地位
辨证与论治的关系 辨证——目的:捕捉病机 论治——目的:确定治法,遣药组方
病机——是指病变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致病机理,是对四诊所 获材料进行理性分析,综合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得出的 结论。
ppt课件
19
病 病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不内外因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方剂与中成药均是中医运用中药防治疾病的主要形 式,但二者是有区别的。
ppt课件
治法概述22
三、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从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论:治法源于方剂 从辨证论治看: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
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以法组方
以法统方
以法遣方 以法类方
以法释方
ppt课件
23
四、常用治法
八法的产生
清代程钟龄将诸多治法概括“八法”。 《医学心 悟•医门八法》: “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 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 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 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