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2019)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一、位置: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经纬度位置:81°N ~ 11°S(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 26°E ~ 170°W二、范围: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440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的1/3)、跨纬度最广(跨北寒、北温、热带)、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按方位分为6个地区:东亚、西亚、北亚、南亚、东南亚、中亚三、地形地势特点: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多为高原、山地),四周低(多为平原)四、河流特点: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入周边海洋。
五、气候特点:1、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3、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六、大洲分界线:亚洲、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世界之最:1、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长山脉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山系科迪勒拉山系2、世界陆地最高点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湖面低于海平面415米)3、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世界面积最大高原巴西高原4、世界最大咸水湖里海;世界最大淡水湖苏必利尔湖5、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7、世界最长河流:尼罗河(非洲·埃及)世界第二长河,但水量最大,流域最广的河流:亚马孙河(南美洲·巴西)8、世界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群岛马来群岛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 东京)一、位置: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海陆位置:西濒日本海,东临太平洋隔日本海相望的国家: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二、范围: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一些小岛组成三、地形特点:山地、丘陵广布(最高峰:富士山)沿海平原狭小(最大平原:关东平原,位于本州岛)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四、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五、日本工业: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经济对外依赖严重,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依靠科学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对进口原料进行加工,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人教七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2019

地理复习参考(七年级下册)牙克石市教研培训中心2019年3月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一、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读下面两幅图分析)1.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亚洲绝大部分位于0°——80°N之间,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
3.海陆位置: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面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是印度洋。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二、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1.地形特点: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
(读P7“亚洲地形图”)2.河流特点:受地形影响,河流大都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读P7“亚洲地形图”)3.气候特点:(1)气候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著;(3)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读P10“亚洲气候类型图”分析)形成原因: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
纬度位置: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
海陆位置:中西面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
地形:地势起伏很大,地形复杂多样。
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冬冷夏热,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
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是降水很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例一:P3活动1、2、3;P8活动1、2;P12活动1、2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二节东南亚一、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1.位置与范围:东南亚位于亚州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 2.位置重要性: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所以说,东南亚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直接打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复习核心知识点提纲
![[直接打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复习核心知识点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2dabe2d183c4bb4cf7ecd1ed.png)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复习核心知识点提纲6 亚洲一、地理位置与范围1、经纬度位置(1)26°E——170°W,81°N——11°S(2)被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穿过,大部分位于北温带,部分位于热带、北寒带2、半球位置(1)地跨南北、东西半球(2)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3、海陆位置(1)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2)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西隔乌、里、大、黑、土与欧洲相邻南:大洋洲4、范围:东亚、南亚、东南亚、西亚、北亚、中亚二、自然环境1、地形地势(1)地势起伏很大(2)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中部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四周地形多平原(3)沿30°N纬线,地势呈“低-高-低”变化2、河流(1)特点:发源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2)水系外流河太平洋:长江、黄河、湄公河……印度洋:印度河、恒河……北冰洋:叶尼塞河、勒拿河……内流河:塔里木河……3、气候特点(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2)大陆性气候分布广(3)季风气候显著4、亚洲世界之最①青藏高原:世界最高高原,“世界屋脊”②喜马拉雅山脉:最高山脉③珠穆朗玛峰:最高峰,8844m④阿拉伯半岛:最大半岛⑤马来群岛:最大群岛⑥里海:世界最大湖,咸水湖⑦死海:陆地最低点,—415m,盐度高⑧贝加尔湖:最深,淡水储量最丰富7.1日本一、位置与组成1、经纬度位置(1)30°N——45°N 北温带中纬度(2)130°E——145°E2、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3、海陆位置(1)位于太平洋西北部(2)亚欧大陆(亚洲)东部,(3)与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隔海相望4、组成(1)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岛及附近小岛组成(“岛国”)(2)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二、自然环境1、地形地势(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沿海平原,面积狭小(2)活火山,日本最高山——富士山(3)火山、地震频发(温泉)原因: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应对地震,日本采取哪些措施?民居多使用质地较轻材料,防灾演习我国也是多地震,应该向日本学习什么?①加强防灾演习,教育②建立自然灾害预警机制③提高建筑抗震标准2、气候(1)类型: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气候(2)特点:海洋性特征明显3、河流特点: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丰富4、自然资源(1)矿产资源、能源缺乏,例:煤、铁、石油……(2)森林资源丰富(3)水能资源丰富(4)渔业资源丰富“北海道渔场”三、社会经济1、经济:发达国家2、工业(1)特点:加工贸易型(“进口—加工—出口”型)对外依赖严重,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制成品,电子、电器、汽车……(2)分布:太平洋沿岸(3)原因:沿海平原集中,港口条件优越,靠近码头交通便利城市人口集中,靠近消费地2、人口(1)1亿多,人口密度大,地狭人稠,自然增长率较低(2)大和民族为主,民族构成较单一(3)黄色人种,日语,神道教、佛教3、东西方交融的文化和食与西餐和服与西装和屋与西式建筑4、交通以海运为主7.2 东南亚一、地理位置及组成1、经纬度位置(1)赤道、北回归线穿过,大部分位于热带(2)120°E经过2、半球位置:东半球,大部分北半球3、海陆位置(1)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2)北临中国,南临澳大利亚(大洋洲)(3)位置重要性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复习提纲复习有利于提高听地理课的效率。
这是店铺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复习提纲,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复习提纲(一)欧洲西部欧洲西部地区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本区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欧洲联盟(欧盟)。
1.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海陆位置:位于亚洲西面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是亚欧大陆向大西洋伸出的一个大半岛;纬度位置:大部分在35N-60N,属北温带欧洲海岸线曲折多港湾,主要内海有南部的地中海和北部的波罗的海;(2)主要的海峡:有西南端的直布罗陀海峡和西部的英吉利海峡(能在地图上填注)(3)欧洲主要半岛:有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南部的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4)主要岛屿:有大西洋中的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和冰岛,南部的西西里岛和撒丁岛。
(5)地形:特点:地势低平,以平原、山地为主,南北多山,中部平原广大。
两大平原:以莱茵河为界,以西是西欧平原,以东是波德平原,占全洲面积的2/3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6)主要的山地:山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半岛上。
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东部喀尔巴阡山。
西南比利牛斯山。
南部亚平宁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呈东西走向,有利于大西洋暖湿流深入内陆。
(7)主要河流: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多瑙河是欧洲的第二大河,也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性河流,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2.气候:书63页图8.22西欧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向东过渡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欧洲为典型的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冬暖夏凉,全年降水均匀。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⑴大部分地区位于35°N-60°N之间属温带气候;⑵西临大西洋,深受海洋影响,大陆轮廓破碎(为海岸线最曲折的大洲),各地距海近,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⑶中部为平原,阿尔卑斯山脉东西延伸有利于海洋温和湿润气候自西部海洋向东深入内陆;⑷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增温和增湿作用3.欧洲西部的工业——制造业为主(制造业是指将原料进行加工,制造成各种各样产品的工业部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1. 人口与城市
1.1 人口与人口流动
- 人口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 人口变动的主要原因
- 人口流动的类型和原因
1.2 城市与城市化
- 城市的概念与特点
- 城市化进程与影响因素
- 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2. 水资源与利用
2.1 水资源的分布与特点
- 全球水资源分布及各州大洲的水资源分布特点- 水资源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2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 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技术
- 水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策略
3. 气候与天气
3.1 气候的形成与分布
- 气候的概念与要素
- 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
- 不同地区气候类型的分布
3.2 天气与天气预报
- 天气的概念与要素
- 天气变化与气象预报
- 天气现象的影响和应对策略
4. 农业与农村发展
4.1 农业的类型与发展
- 不同类型农业的特点和分布
- 农业生产的技术与现代农业发展趋势4.2 农村发展问题与对策
- 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综合开发5. 旅游与交通
5.1 旅游资源与发展
- 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地理分布
- 旅游对地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5.2 交通发展与交通方式选择
- 交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主要交通方式的特点与适用条件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的复习提纲,总结了各章节的核心内容和重点知识点。
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含必背知识点)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含必背知识点)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一、世界第一大洲1、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濒临海洋:亚洲北部为北冰洋,东部为太平洋,南部是印度洋。
3、相临大洲及分界线: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州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4、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也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5、亚洲分区:按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6、中国位于东亚,东亚还包括朝鲜、韩国、日本、蒙古。
7、中国北邻北亚,西邻西亚和中亚,西南邻南亚,南邻东南亚。
二、地形和河流1、亚洲地形特点:地面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2、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位于亚洲中部,被称为“世界屋脊”;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亚洲北部,是亚洲最大的平原;3、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黄河、长江、湄公河流入太平洋,恒河注入印度洋。
4、河流分布特点: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原因是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5、湖泊: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贝加尔湖~~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死海~~世界陆地的最低点。
三、复杂的气候1、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2、气候影响因素:纬度因素~~亚洲跨热带、温带、寒带,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海陆因素~~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海洋,降水东部、南部多,中部、西部少;地形因素~~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因为海拔高,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3、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寒带气候。
4、温带大陆性气候:它是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它覆盖了亚洲的中、西部,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暂,降水少且集中分布在夏季,气温年温差大5、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受夏季风强弱的影响,易发生旱涝灾害。
2019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地理知识清单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一、雄居东方的大洲1. 地理位置:①半球位置:绝大部分位于_半球和_半球。
②海陆位置:北临__洋,东临洋,南临__洋;东北以__海峡与北美洲为界,东南隔海与_洲相望,西南以__运河与非洲为界,西北以__山脉、__河、、、和与欧洲为界。
③纬度位置:11°S--81°N,跨带、_带、带,大部分属于__带。
二、世界第一大洲:、_最广、最长的洲。
3. 亚洲按照地理方位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6个地区。
4. 会解释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的生活差异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自然环境一、地形和河流1. 地形特点:_ ,以_、_为主;地势特点:,、。
2. 河流特点:大多发源于中部_ 、_,呈_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注入__的河流: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__的河流:长江、黄河、黑龙江、湄公河等;注入__的河流:恒河、印度河等;这些河流的流向都受__的影响。
亚洲的中部多内流河如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最终不入海而是消失在沙漠中或注入内陆湖泊,原因是因为那里距海洋远,降水少。
3. 亚洲的地理之最:_山脉——世界最高大的山脉;_峰——世界最高峰;__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有“__”之称;——世界最大的湖泊;__——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_——世界陆地最低点;_半岛——世界最大半岛;_群岛——世界最大群岛。
_平原——亚洲最大的平原;——亚洲最长河流;湄公河——亚洲__最多的河流。
二、复杂的气候1. 气候特点:①__②__③__2. 形成亚洲气候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①__位置: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②_位置: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西面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③__因素: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大。
3.亚洲_和_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4. 夏季风和冬季风的差异:5. 季风气候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有利影响:__,对农业生产有利。
2019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记清楚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要能够不看图脑海中有图。
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半球图片全貌图片西半球东半球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一一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1、亚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周边的海洋:东一太平洋、北一北冰洋、南一印度洋(要结合图)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3、大洲分界线(结合图):亚欧分界线 __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分界线一一苏伊士运河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一一白令海峡南、北美洲分界线一一巴拿马运河4、亚洲6个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第二节自然环境1、亚洲地势特点 __亚洲地形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
亚洲河流特点__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2、亚洲之最:喜马拉雅山脉一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珠穆朗玛峰一世界最高峰;青藏高原一世界最高的高原,誉为“世界屋脊”(区别于世界最大的高原一巴西高原);贝加尔湖一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里海(咸水湖)一世界最大的湖泊(区分于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一一苏比利尔湖);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马来群岛一世界最大的群岛3、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各个气候的特点: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东岸-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季和雨季三种-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季风一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少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1、周边的海洋:a—日本海、b—太平洋、c—濑户内海组成:A —北海道、B —本州岛、C —九州岛、D—四国岛2、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基础知识:(要求熟记于心)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记清楚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要能够不看图脑海中有图。
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半球图片全貌图片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1、亚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周边的海洋:东—太平洋、北—北冰洋、南—印度洋(不能死记,要结合图)2、亚洲面积约为4400万平方千米,几乎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是世界第一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3、大洲分界线(结合图,通过读图寻找的方法结合口决记忆):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4、亚洲6个分区:看课本P4图6.5 “亚洲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着重了解不同分区的一些主要国家,如东亚:中国、日本等第二节自然环境1、亚洲地势特点——亚洲地形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
亚洲河流特点——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2、亚洲之最: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誉为“世界屋脊”(区别于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区别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里海(咸水湖)—世界最大的湖泊(区分于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比利尔湖);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湄公河(在我国叫澜沧江)3、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各个气候的特点: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季和雨季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少 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亚洲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但要记住其特点: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暖湿润(或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注意区别于热带季分气候的特点)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 日本1、周边的海洋:a —日本海、b —太平洋、c —濑户内海组成: A —北海道岛、B —本州岛、C —九州岛、D —四国岛 2、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 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3、日本多火山、地震,原因: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相互交界的地方,地壳活动频繁。
防震减灾方面有关的知识(会判断某些做法的对错)4、日本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产生的背景: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有优良港口方便运输,所以形成了 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欧洲、美国、东亚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工业分布: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工业分布的原因:①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 ②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 ③产品主要出口 ④ 沿海多平原 ⑤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消费地。
5、其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为主,具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首都是东京。
第二节 东南亚1、东南亚在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如图:A —中南半岛、B —马来群岛、D —太平洋、E —印度洋海陆位置:东南亚是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Hx —马六甲海峡(位于a 马来半岛和b 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重要的海上通道。
2、东南亚人口稠密,高温多雨,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也是 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橡胶、油棕、 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P24 图7.24)4、中南半岛的地形: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中南半岛的大城市的分布:主要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5、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新加坡比重最大。
第三节 印度东岸三种季风1、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仅次于中国;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2、印度地形: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平原(恒河平原),南部高原(德干高原占印度半岛的大部分)3、印度主要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特点是全年高温,分为旱雨两季(如图中孟买的气温和降水图,要能看图归纳气候特点)。
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极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
(印度降水主要由西南季风带来,但其极不稳定,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盛发生水灾,来得晚退得早,风力不足发生旱灾)记清两种季风的对比(风向是指风的来向):图一图二风向由何地吹来性质时期图一东北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干冷旱季(每年10月—次年5月)图二西南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暖湿雨季(每年6月—9月)4、印度的农业: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绿色革命”是为了解决印度的粮食问题。
5、印度的工业: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其中,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被形象的称为“世界办公室”。
6、印度的首都:新德里第四节俄罗斯1、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一个地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2、周围的海洋:北A2—北冰洋、东A3—太平洋、西A1—波罗的海(结合地图)俄罗斯主要地形区:B1—东欧平原、B2—西西伯利亚平原、B3—中西伯利亚高原、B4—东西伯利亚山地。
(叶尼塞河为界,以西以平原为主,以东是高原和山地,结合地图记忆)主要分界线:C6—乌拉尔山、C2、叶尼塞河、C3—勒拿河(结合地图)C1—伏尔加河,欧洲第一长河,实现了五海(哪五海?)通航,航运价值高。
3、俄罗斯主要位于北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
奥伊米亚康—北半球的“寒极”4、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重工业发达。
其中,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四个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5、俄罗斯的铁路:欧洲部分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亚洲部分比较稀疏,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跨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被称为亚欧大陆桥(西起莫斯科,东至符拉迪沃斯托克)。
6、客运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货运主要以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主,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铁路和管道运输。
7、城市和港口:莫斯科(首都);圣彼得堡(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 中东1、 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中东处在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
(五海:红地黑里阿,其中里海是最大的咸水湖,并不是海)2、 丰富的石油资源: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绝大部分运往东亚、欧洲西部和北美洲。
能够说出波斯湾石油外运A 、B 、C 三条航线说经过的海洋、海峡、运河和所到达的国家和地区(参考P53图8.6,记忆步骤:先记该区五海位置,后记航线,记熟后再参考上面的右图进行检测)。
3、 匮乏的水资源:中东气候干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河流稀少。
4、 文化差异: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把耶路撒冷看作圣城。
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这些国家被叫做阿拉伯国家。
犹太人集中分布在以色列,主要信仰犹太教。
第二节 欧洲西部1、 本地区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本区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欧洲联盟(欧盟)。
2、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
3、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南北高中间低,南北多山地,中部平原面积广阔,平原主要分布在波罗地海和北海沿岸,主要有西欧平原和波德平原。
最大山脉:(买个棒棒糖就知道了),最高峰:勃朗峰;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3、欧洲西部的农业——畜牧业为主。
畜牧业发展的条件:(附: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全年温和湿润;平原为主的地形——中部有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5、 欧洲西部旅游业,知道一些国家的特色旅游资源,例如:英国伦敦白金汉宫、荷兰风车、挪威峡湾风光、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意大利罗马古斗兽场等。
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的地理位置温带海洋性气候 以平原为主的地形多汁牧草 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原因二(为石油而战) 丰富的石油资源原因一(东西方交通要道)二洋三洲五海之地原因四(宗教纷争)文化差异原因三(为水而战) 匮乏的水资源 长期的热点地区—中东AC B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本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本区的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撒哈拉以南的地形以高原为主。
90%以上是黑人,是黑种人的故乡。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C—热带沙漠气候2、快速发展的经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矿产资源的宝库,种类多,储量大。
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进入21世纪,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3、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①人口问题: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②粮食问题:粮食增长的速度远低于人口增长的速度。
③环境问题: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使得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第四节澳大利亚1、“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特有动物有袋鼠、考拉、鸭嘴兽、鸸鹋等。
有很多古老生物的原因:①几千万年前就同其他大陆分离,孤立存在,演化缓慢;②无豺狼虎豹等大型食肉动物;③气候温和,生存条件没有大的改变;④人类开发晚,人口稀疏。
2、“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除此之外,还出口牛肉和小麦。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耗用劳动力很少。
澳大利亚地形:西部广阔的低矮高原,中部广阔的平原(大自流盆地)和东部低矮的山地(大分水岭)。
3、“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主要的矿产品出口国之一。
4、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堪培拉(首都),悉尼(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1、美国共有50个州,其中本土48个州(北温带),还有北极圈附近的阿拉斯加州和北回归线附近的夏威夷州。
美国本土西临①—太平洋,东临②—大西洋,南临③—墨西哥湾,本土主要位于北温带。
本土以北是加拿大,以南是墨西哥。
2、民族大熔炉:白色人种—欧洲(殖民者);黑色人种—非洲(奴隶贩卖);土著居民—印第安人。
经过长期民族融合,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CA B②③①3、2010年,美国总人口3.1亿,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4、农业特点:机械化、专业化、效率高、产量大、商品率高,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地区专业化的好处: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利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