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防护技术

合集下载

静电防护技术

静电防护技术

4、增湿
增湿适用于绝缘体上静电的消除。但增湿主要是增强静电沿绝缘 体表面的泄漏,而不是增加通过空气的泄漏。因此,增湿对于表 面容易形成水膜或表面容易被水润湿的绝缘体有效,如醋酸纤维、 硝酸纤维素、纸张、橡胶等。而对于表面不能形成水膜、表面水 分蒸发极快的绝缘体或孤立的带静电绝缘体,增湿也是无效的。 从消除静电危害的角度考虑,保持相对湿度在70%以上较为好。
(4)改变灌注方式 往油箱、油罐注油时,应从底部压入。从顶部往油箱、油罐注油 时,可改变管的形状或将注油管插道底部。 (5)清除油罐或管道内的杂质或积水,以利于减少静电. (6)合理选用防爆设备和装设松弛容器。 接地是消除静电危害最常见的方法,它主要是消除导体上的静电。 静电接地方式: 直接接地。直接接地就是电气接地,即用金属导线把带电体直接 和接地干线连接起来。 间接接地。间接接地就是使金属以外的物体进行静电接地,将其 表面的全部或局部与接地体紧密相接的一种接地方式。或者说, 通过具有一定电阻值的静电导体将带电体和接地体连接起来。 化工生产中,以下工艺设备应采取接地措施:
(1)感应式静电消除器 感应式静电消除器是用一根或多根接地金属针作为离子极,将针尖对准 带电体并距其表面1~2cm。由于带电体的静电感应,针尖会出现相反电 荷,在附近形成强电场,并将气体电离。所产生的正、负离子在电场作 用下,分别向带电体和针尖移动。与带电体电性相反的离子抵达带电体 表面时,即与静电中和;而移到针尖的离子通过接地线把电荷导人大地。 (2)高压静电消除器 高压静电消除器是利用外接电源的高电压,在消除器针尖与接地极之间 形成强电场,使空气电离。外接电源是直流的消除器,将产生与带电体 电性相反的离子,直接中和带电体的静电。如果外接电源是交流装置, 则在带电体周围由等量的正、负离子形成导电层,使带电体表面电荷传 导出去。 (3)放射线式静电消除器 放射线静电消除器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使空气电离,从而中和带电体上 的静电。 (4)离子流式静电消除器 离子流式静电消除器就工作原理属于外接电源式静电消除器。所不同的 是利用干净的压缩空气通过离子极喷向带电体,把离子极产生的离子不 断带到带电体表面,达到消除静电的效果。 从适用性出发,自感应式、放射线式静电消除器原则上适于任何级别的 场合。但放射线式静电消除器,在有良好的放射性防护时,方能使用。

化工过程安全管理之静电防护技术介绍课件

化工过程安全管理之静电防护技术介绍课件
和安全
静电防护的重要性
静电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 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A
静电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导致 产品不合格和客户投诉
C
B
静电可能损坏电子设备,导 致生产中断和设备损坏
D
静电可能影响工作环境,导致 员工工作效率降低和健康受损
接地和屏蔽技术
接地技术:将设备或人体连 接到大地,以消除静电电荷
接地和屏蔽技术的结合:将接 地和屏蔽技术相结合,提高静
智能控制技术:根据 监测数据,自动调整 防护措施
智能管理系统:实现 静电防护的全流程管 理和优化
静电防护技术的绿色化
1
环保型材料:使 用环保型材料, 减少对环境的影

3
绿色设计:在设 计过程中,考虑 环保因素,减少
废弃物的产生
2
节能技术:采用 节能技术,降低 能耗,减少碳排

4
可持续发展:关 注可持续发展, 提高资源的利用
04
静电刷:通过接触物体表面 来消除静电
05
静电接地:将设备接地,使 静电通过地线释放
06
静电屏蔽:使用屏蔽材料来 防止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静电消除器技术
静电消除器原理:利用高压电场产生电晕放电, 使空气电离,产生大量正负离子
静电消除器类型:有源式和无源式,有源式需 要外部电源,无源式利用空气流动产生电离
率,减少浪费
静电防护技术的集成化
01
集成化静电防护技术 是将多种静电防护措 施集成到一个系统中, 提高防护效果。
02
集成化静电防护技术 可以降低成本,提高 生产效率。
03
集成化静电防护技术 可以实现实时监控和 自动控制,提高生产 安全性。
04

ESD静电防护基础技术

ESD静电防护基础技术

ESD静电防护的重要性
保障人体安全
防止静电对人体造成电击或电损伤。
提高设备可靠性
避免静电对敏感电子设备造成干扰或损坏。
ESD静电防护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ESD静电防护始于20世纪初,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ESD静电防护越来越受到重视。
发展
ESD静电防护技术不断发展,从基本的防静电手腕带、防静电工作台到复杂的防静电系统,为电子制 造、存储和运输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03
详细描述
航空航天制造企业需要从产品设计、材料选择、生产工艺和设备等方
面采取全面的静电防护措施,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ESD静电防护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一
总结词
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静电防护是确保产 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总结词
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静电防护是确保安全生 产的重要环节。
详细描述
汽车制造企业需要建立严格的防静电管理体系, 包括制定防静电工作规范、使用防静电设备和工 具、培训员工等,以确保汽车生产过程中的静电 得到有效控制。
详细描述
化工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静电防护措施,包括 建立防静电工作区、使用防静电设备和工具、培 训员工等,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静电得到有效控 制,防止因静电引发的事故。
接触放电法
通过接触测试对象并对其进行静电放电,以评估其接触放电的敏感 性和耐受性。
ESD静电防护标准与评估指标
ESD防护等级标准
根据国际标准,将静电防护等级分为1至10级,其中1级为最低 ,10级为最高。
ESD敏感度等级标准
根据国际标准,将静电敏感度等级分为A、B、C三个等级,其中 A级为最高,C级为最低。
esd静电防护基础 技术
2023-11-07

静电防护技术

静电防护技术
在石油化工行业中,静电防护可以有效减少事故风险,避免 因静电引起的火灾、爆炸等安全问题。
医疗设备行业
医疗设备行业中的静电防护措施包括:使用防静电材料、 搭设防静电接地系统、实施人员接地和防静电工作区等。
静电防护对于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尤其 是对于高精度的医疗设备,如手术器械、呼吸机等。
一些新型静电防护技术成本较高,制 约了其在广大领域的应用。
03
静电防护意识不足
很多企业和员工对静电的危害和静电 防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静电防 护措施不到位。
提高静电防护效果的建议
加强培训与宣传
加强对企业和员工的静电 防护培训,提高静电防护 意识,确保静电防护措施 的有效实施。
选择合适的材料
根据应用场景和静电特性 ,选择合适的静电防护材 料,并确保其质量可靠。
防止火灾和爆炸
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引起 火灾和爆炸,静电防护技术可以 有效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保障 工厂和员工的安全。
静电防护技术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加强技术研发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静电防 护技术也需要不断加强技术研 发,提高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
性。
拓展应用领域
静电防护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 越广泛,例如在医药、化工、 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应用,未 来静电防护技术将会在更多领
静电防护在电子制造业中具有 重要作用,因为静电放电可能 导致电子元器件的损坏和产品
不良率增加。
静电防护措施包括使用防静电 材料、设计静电放电电路、实 施人员接地和防静电工作区等

电子制造业中的静电防护重点 在于保护半导体器件、集成电 路和电子线路等核心元件。
石油化工行业
石油化工行业中的静电防护措施主要包括:使用防静电材料 和设备、搭设防静电接地系统、设置防静电装置和操作规程 等。

静电防护技术

静电防护技术

静电防护技术静电防护1、环境危险程度的控制为了防止静电的危害,可采取以下控制所在环境爆炸和火灾危险性的措施。

⑴取代易燃介质。

例如,用三氯乙烯、四氯化碳、苛性碱或苛性钠代替汽油、煤油作洗涤剂,能够具有良好的防爆效果。

⑵降低爆炸气体、蒸汽混合物的浓度。

在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采用机械通风装置及时排出爆炸性危险物质。

⑶减少氧化剂含量。

充填氮、二氧化碳或其他不活泼的气体,减少爆炸性气体、蒸气或爆炸性粉尘中氧的含量,以消除燃烧条件。

混合物中氧含量不超过8%时即不会引起燃烧。

2.工艺控制工艺控制是消除静电危害的重要方法。

主要是从工艺上采取适当的措施,限制和避免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1)材料的选用在存在摩擦而且容易产生静电的工艺环节,生产设备宜使用与生产物料相同的材料,或采用位于静电序列中段的金属材料制成生产设备,以减轻静电的危害。

(2)限制物料的运动速度为了限制产生危险的静电,汽车罐车采用顶部装油时,装油导管应深入到槽罐的底部200mm。

油罐装油时,注油管出口应尽可能接近油罐底部,对于电导率低于50pS/m的液体石油产品,初始流速不应大于1m/s,当注入口浸没200mm后,可逐步提高流速,但最大流速不应超过7m/s。

灌装铁路罐车时,烃类液体在鹤管内的容许流速按式(2――2)计算。

式中V(单位:m/s)为烃类液体流速,D(单位:m)为鹤管内径的数值;灌装汽车罐车时,烃类液体在鹤管内的容许流速按式(2――3)计算。

VD≤0.8(2――2)VD≤0.5(2――3)(3)加大静电消散过程在输送工艺过程中,在管道的末端加装一个直径较大的缓和器,可大大降低液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积累的静电。

例如,液体石油产品从精细过滤器出口到储器应留有30s的缓和时间。

为了防止静电放电,在液体灌装、循环或搅拌过程中不得进行取样、检测或测温操作。

进行上述操作前,应使液体静置一定的时间,使静电得到足够的消散或松弛。

采用位于静电序列中段的金属材料制成生产设备,以减轻静电的危害。

静电防护原理与技术

静电防护原理与技术

目录•静电防护概述•静电防护原理•静电防护技术•静电防护应用与实例•总结与展望静电防护概述静电场当电荷不平衡时,物体周围会形成静电场,表现为电势差和电场强度。

电荷不平衡静电现象是指物体表面带电,导致电荷不平衡的现象。

静电现象定义01摩擦带电物体之间摩擦时,电子会转移,使得一个物体带负电,另一个物体带正电。

02接触带电物体之间接触后分离,也会发生电荷转移,导致物体带电。

03感应带电当一个带电物体靠近另一个不带电物体时,后者会因为电场作用而产生电荷分布,从而带电。

静电产生原因安全保障:静电可能导致电击、火灾等事故,采取静电防护措施能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防止设备故障:静电放电会对设备造成干扰甚至损坏,加强静电防护能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可靠性。

以上是对静电防护的概述,包括静电现象的定义、产生原因以及静电防护的意义。

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静电防护措施,以减少静电带来的不良影响。

提高产品质量:静电会对电子产品、精密仪器等造成损害,静电防护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成品率。

静电防护意义静电防护原理电荷平衡原理电荷平衡概念静电防护中的电荷平衡原理指的是通过消除或中和物体表面的静电电荷,使得物体表面电荷达到平衡状态,从而防止静电放电现象的发生。

电荷平衡方法实现电荷平衡的方法包括接地、离子中和、导电涂层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物体表面的静电电荷,避免电荷积累引起的静电放电。

绝缘与导电原理在静电防护中,绝缘材料的使用可以防止静电电荷的泄漏和传导。

良好的绝缘体能够阻止电荷的移动,从而避免静电放电的产生。

导电原理导电材料则能够将静电电荷迅速导地,以维持物体表面电荷平衡。

通过导电涂层、接地线等导电手段,可以有效地消除静电电荷,确保物体表面的电荷安全。

湿度与静电关系湿度是影响静电电荷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环境湿度较低时,物体表面的水分蒸发会导致电荷的积累,增加静电放电的风险。

湿度控制方法为了控制静电电荷,需要维持适当的湿度水平。

静电防护技术操作

静电防护技术操作

工作台应配备防静电接地线,确保工作台与地面可靠连接。
工作台上应放置防静电垫,以便放置电子元件等物品。
工作台附近应避免放置易产生静电的物品,如塑料制品、化纤衣物等。
人员防静电措施
穿着防静电工作服
佩戴防静电手环
避免接触静电敏感设备
定期检查防静电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静电防护技术操作注意事项
PART 03
防静电工作区标识设置
静电防护技术操作应用场景
PART 04
电子制造行业
静电防护技术在电子制造过程中的重要性
静电防护技术在电子制造行业中的应用
静电对电子元器件的影响
静电防护技术在电子制造行业中的发展趋势
制药行业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静电防护技术可以减少药品生产过程中的静电干扰
药品生产过程中,静电可能导致药品污染和失效
静电防护技术的重要性:静电防护技术操作是保障石油化工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其他行业
航空航天行业:飞机制造、航天器制造、卫星发射等环节
医药行业:药品生产、药品包装、药品储存等环节
电子行业:电子产品生产、组装、测试等环节
石油化工行业:石油开采、炼油、化工生产等环节
静电防护技术操作案例分析
PART 05
设备电源线必须使用防静电电源线,避免产生静电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鞋,避免产生静电
防静电工作区环境要求
工作人员着装:穿着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鞋
设备接地:确保所有设备接地良好
工作台面:使用防静电工作台或防静电垫
地面材料:使用防静电地板或防静电地垫
温度控制:20℃-25℃
保持环境湿度:40%-60%

静电防护原理与技术

静电防护原理与技术
电子元器件
电子行业
生产线上的设备、传输带和工作人员都可能产生静电,静电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防止静电对生产线的影响。
生产线
电子产品的存储和运输过程中也需要注意静电防护,防止静电对产品造成损伤。
存储和运输
石油化工原料
石油化工原料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静电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防止静电引起的燃烧和爆炸等安全事故。
静电中和原理
通过将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将电子设备表面的静电荷导入大地,从而防止静电荷对电子设备的干扰。
静电接地
利用金属材料的导电性,将电子设备表面的静电荷导入大地,从而防止静电荷对电子设备的干扰。同时,静电接地还可以防止雷电等强电场对电子设备的干扰。静电接地的原理静电接源自原理静电防护技术要点三
加强静电防护意识
加强人们对静电防护的认识,提高静电防护意识,预防静电荷的产生。
要点一
要点二
研发新型防静电材料
研发新型防静电材料,提高防静电材料的性能,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自动化静电防护
利用自动化技术进行静电防护,实现静电荷的实时监测和防护自动化。
要点三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2023
静电防护原理与技术
静电防护概述静电防护原理静电防护技术静电防护应用静电防护总结
contents
目录
静电防护概述
01
1
静电危害
2
3
由于材料之间的摩擦和感应,会产生静电荷,当静电荷积累到一定量时,会通过放电对电子设备产生干扰或损害。
静电放电
当带电物体接近不带电物体时,不带电物体上会产生静电感应,使得电子设备误动作或损坏。
静电感应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会被吸引到导体表面,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尼纶
聚苯乙烯
聚丙烯
聚乙烯
-
聚氯乙烯 聚四氟乙烯
规律: 两物体接触分离或摩擦后,排在 前面的带正电,后面的带负电; 距离越远,摩擦电压越高;
实际应用: 人类认识的不足:不同列表有所 差异;循环现象;反向现象; 应用时不可作为硬标准。
13
静电的“产生”
2、感应带电:
+ + +
+ ++
+ +
接近
• 可理解为最恶劣的HBM情况 • 由日本开创制定
避免MM最有效的方法是确保设备、工作台、运输工具等接地。
20
静电放电模型
带电器件模式(charged Device Model, CDM) : 描述器件带静电后接触一个接地的导体发生放电的情况。
器件带电可能因摩擦或传导直接带电,也可能因感应而带电。 如是后者,其放电过程可能分两次进行。
21
静电放电模型
带电器件模式(charged Device Model, CDM) :
CDM的防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避免器件因包装和周转容器材料的原因摩擦产生静电; 避免器件周围有静电源而产生感应带电; 与器件接触的材料使用耗散型材料。
22
静电放电模型
1kV放电CDM, HBM 及MM 放电比较
以下两种情况容易产生较高的静电:
+ +
I.吸真空负压的接触分离;
+
II.反复接触分离动作。
10
静电的“产生”
1、摩擦带电
摩擦通常被认为反复的接触分离,容易产生 较高的静电,需要特别注意。 工作中的人体走动,取放物品都会产生静电 设备中的运动也有摩擦或接触分离的动作, 因此也会产生静电 移动的设备如推车,也会因摩擦产生静电
静电传递
++ +
+ ++
+ +
接地
离开
+ ++
+ +
导体的周边出现静电场时,导体会因电场感应而带静电。
14
静电的“产生” 2、感应带电:
感应带电往往会让电子器件带电,从而造成损坏,因此在敏感器 件的操作区要严格地控制静电场水平。我公司控制的要求为静电 压小于0±200V。
15
静电的“产生”
3、电容效应
7
静电的“产生”
静电的产生有四个途径。。。 1、接触分离 (最常见的‘摩擦’) 2、电感应 3、电容效应 4、压电效应
8
静电的“产生”
‘摩擦’ 主要来源:接触 + 或 + 分离
压力
‘摩擦’生电
9
静电的“产生”
1、接触分离带电
理论上讲,不同物质接触分离都会产 生静电,只是静电压高低的问题。
+ + +
C = o r A / d
o = 8.85 X 10 -12 F/m r = 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
1,000 volts !!!
V=Q/C
d
10 votls
dV
静电压并非固定值!
电容效应只增加静电破坏的风险程度,并没有改变电荷量 !
16
目录 Contents
1 静电基本知识 2 静电放电模型 3 静电防护原理 4 静电防护用品 5 静电测试设备
50
A
40
CDM (30pf Test Module)
30
20
HBM (0.66A Peak)
10
0 0
-10
50
100
-20
-30
MM
150
•CDM 只有HBM和 MM放电时间的百分之一 •峰值电流比HBM高40倍
23
200
ns
静电放电模型
静电敏感度分档的目的:
• 不同的敏感度需要不同的控制做法 • 太多的管制增加成本以及操作困难 • 必须在成本、可操作性和效率之间取得平衡
避免HBM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人体接地,减少人体带电的情况。
19
静电放电模型
机器放电模式(Machine Model, MM): 描述设备、机器等金属物体带了静电后接触处于接地的器件, 发生放电的情况。 由于设备通常比人体电容大,所带静电荷多,且阻值小,并 有电感效应存在,MM造成的ESD损伤比同等电压下HBM严重很 多。
20000
600
18000
1500
12000
1500
16000 8000 15000
3000 1000 5000
6
静电与电的区别
现象 放电时间
能量 人体感觉
静电
直、交流电
静止的电荷
流动的电荷
瞬间放电(皮秒~微秒) 持续放电
通常情况下能量很小 能量大
不易感觉,通常情况下 36V以上的电压即 2000V以上才能被感觉 可对人体构成危害
17
静电放电模型
建立模型的目的: 1、针对不同的模型寻找防止不同ESD的方法; 2、知道器件敏感不同放电方式下的耐受能力(静电敏感度)
业界在对发生ESD的三类普遍的情况总结后形成了三个典型的 ESD模型:
• 人体放电模式 • 机器放电模式 • 带电器件模式
18
静电放电模型
人体放电模式(Human Body Model, HBM) : 描述人体带了静电后接触处于接地的器件,发生放电的情况。
Hear 4500V
操作
在聚乙烯地面行走 合成纤维地毯上行走 坐在泡沫填充的椅子上 拿起聚乙烯塑袋 在普通工作台上滑动塑料盒 移除PCB上的MYLAR胶 带 PCB上的收缩膜 使用真空吸锡器 用氟利昂喷洒电路
人体静电位(V)
相对湿度 20%
相对湿度80%
12000
250
35000
1500
18000
1500
11
静电的“产生” 1、剥离带电
物质原有的电荷平衡被打破,两边带上相反的电荷
+
+ +
同种物质的剥离和不同物质间的剥离都会产生静电
通常会产生强烈的静电,需要使用离子风机消除
典型的静电源: 1)不干胶贴 2)静电膜 3)标签
12
静电的“产生”
静电序列表
+
玻璃 有机玻璃
尼龙
羊毛
丝绸棉织品纸 Nhomakorabea金属
黑橡胶
涤纶
4
常见的静电放电现象
1、雷电:电压高达数亿伏; 2、严寒的冬天,当您脱下暖和的毛衣,您会听到哔哔啪啪声; 3、干燥的冷天,当伸手去开车门或窗户,会感到触电的感觉; 4、用手去抚摸家里的猫,您会发现猫竟然怒发冲冠……
5
人们对静电的感知
See 5000V
Touch 2000V
Component Damage 15-30V
静电防护技术
1
课程目标 1、了解ESD的基本知识、放电模式; 2、了解防静电系统的构成; 3、熟悉现场使用到的防静电用品和测试设备。
2
目录 Contents
1 静电基本知识 2 静电放电模型 3 静电防护原理 4 静电防护用品 5 静电测试设备
3
静电基本知识
静电:静止未流动的电荷。能够长时间停留在某些物料上。 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 静电放电 因为电子产品生产中静电放电是静电危害最主要的部分, 所以ESD成为静电的防护代名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