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化学结课论文汇总

合集下载

化学建材结课论文

化学建材结课论文

化学建材装饰材料概述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姓名:学号:20年4月24日指导老师:装饰材料装饰材料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室外材料,一部分为室内材料。

室内材料再分为实材,板材、片材、型材、线材五个类型。

实材也就是原材,上要是指原木制成。

常用的原木有红松、榆木、水曲柳,香樟、椴木,比较贵重的有花梨木、榉木、橡木等。

在装修中所用木方主要由杉木制成,其他木材主要用于配套家具和雕花配件。

装修各类土木建筑物以提高使用功能和美观,保护主体结构在各种环境因素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建筑材料及其制品,又称装饰材料。

主要有草、木、石、砂、砖、瓦、水泥、石膏、石棉、石灰、玻璃、马赛克、软瓷、陶瓷、油漆涂料、纸、生态木、金属、塑料、织物等,以及各种复合制品。

按主要用途分为3大类:地面装饰材料常用的有:水泥砂浆地面,耐磨性能好,使用最广,但有隔声差、无弹性、热导率大等缺点。

大理石地面,纹理清晰美观,常用于高级宾馆等公共活动场所。

水磨石地面,有很好的耐磨性,光亮美观,可按设计做成各种花饰图案。

木地板,富有弹性,热导率小,给人以温暖柔和的感觉,拼花硬木地板还铺成席纹、人字形图案,经久耐用,多用于体育馆、排练厅、舞台、宴会厅。

新型的地面装饰材料有木纤维地板、塑料地板、软瓷外墙砖、陶瓷锦砖等。

陶瓷锦砖质地坚硬、耐酸、耐碱、耐磨、不渗水、易清洗,除作为地砖外,还可作内外墙饰面。

内墙装饰材料传统的作法是刷石灰水或墙粉,但容易污染,不能用湿法擦洗,多用于一般建筑。

较高级的建筑多用平光调和漆,色泽丰富,不易污染,但掺入的有机溶剂挥发量大,污染大气,影响施工人员的健康,随着科学的发展,有机合成树脂原料广泛地用于油漆,使油漆产品面貌发生根本变化而被称为涂料,成为一类重要的内外墙装饰材料。

用纸裱糊室内墙面和顶棚有悠久的历史,但已被塑料壁纸和玻璃纤维贴墙布所替代。

石膏板有防火、隔声、隔热、轻质高强、施工方便等特点,主要用于墙面和平顶;作平顶时,可打成各种花纹的孔,以提高吸声和装饰效果。

材料化学研究方法结课论文

材料化学研究方法结课论文

目录引言一、形状记忆材料的概念二、形状记忆材料的分类三、形状记忆材料的发展史1、神奇的合金——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 ,SMA)发现过程:记忆合金的记忆过程:形状记忆合金机理:2、形状记忆高聚物材料形状记忆机理:形状记忆效应:工业应用:一个流程图:3、形状记忆陶瓷氧化锆陶瓷的基本结构与相变:氧化锆陶瓷的形状记忆效应:四、分析、总结和感想五、参考文献注:行文附若干“随时思考”,是我对每一次进展与科学研究或材料化学研究方法之关系的思考。

其中:楷体是引用内容,宋体是自己叙述的内容。

引言在这学期的研究性教学中,我进行了形状记忆材料的自学。

通过查阅,我发现现在对形状记忆材料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性文献资料可谓凤毛菱角,大多数资料只是针对形状记忆合金的介绍,鲜少涉及形状记忆高分子和形状记忆陶瓷。

很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甚至把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和形状记忆合金相混淆。

通过材料化学研究方法这门课的学习,我认识到:科学已不只是事实或规律的知识单元,而是由这些知识单元形成的一个多层次体系。

整理知识和创造知识是不可分割的,都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不仅应该是知识的发现者,更应该是知识的综合者。

因此我决定尽己所能,借由这次课的机会,以收集到的文献和一些著作为基础,对形状记忆材料的相关知识进行体系内的浅层次归纳总结,以供初学者和专业外感兴趣人士的参阅学习。

同时通过人们发现、深入研究、广泛应用形状记忆材料的过程来揭示它的每一次进展与材料化学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

自上个世纪以来,形状记忆材料独特的性能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由于形状记忆材料具有形状记忆效应、高回复形变、良好的抗震性和适应性等优异性能,它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什么是形状记忆材料,它的大类有哪些,它的形变机理和效应是什么,它到底是怎么被人们一步步研究利用的?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了自己对形状记忆材料的探索和归纳。

一、形状记忆材料的概念形状记忆材料(shape memory materials,简称SMM)是指具有一定初始形状的材料经形变并固定成另一种形状后,通过热、光、电等物理剌激或化学剌激的处理又可恢复成初始形状的材料。

材料化学毕业论文

材料化学毕业论文

材料化学毕业论文羟基功能化离子液体萃取氨基酸研究专业:材料化学摘要目前 ,对离子液体用于萃取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这些都限制了离子液体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但是 ,离子液体的出现给传统的分离科学注入了新的内容、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除此之外,离子液体具有独特的性质 ,使其在有机物萃取分离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未来的目标是设计和合成出更多的粘度低、高效、专一性好的离子液体 ,以便满足各种分离的需要;并且从离子液体结构性能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得出整套的物性和结构方面的参数 ,如综合毒性数据、热力学数据及动力学数据等[2,3]。

离子液体作为环境友好型溶剂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应用离子液体从水溶液萃取有机物最大的困难在于离子液体的流失,无论离子液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多小,萃取过程都会造成一部分离子液体进入到水相中。

由于离子液体的高昂价格及其对环境的未知毒性使萃取过程目前无法大规模工业应用。

但应用离子液体对某些有机物的高萃取性,用其富集环境中的有机物用于分析化学则可以肯定的说前景是乐观的[6-7]。

氨基酸的萃取分离是目前氨基酸生产环节的难题之一。

故,本项目拟制备羟基功能化的离子液体,增强氨基酸和离子液体之间的亲和力,提高离子液体对氨基酸的萃取富集能力。

关键词:离子液体萃取氨基酸烷基咪唑ABSTRACTAt present, ionic liquids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in the extraction process; these are limiting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onic liquids.However, the emergence of ionic liquids to the traditional separation of science into a new and opened up a new areas of research. The unique properties of ionic liquids to have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the organic extraction separation of areas. The future goal is to design and synthesize lesser viscosity, high efficiency, good specificity ofionic liquids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a variety of separation;and from the ionic liquid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in-depth study, obtained the whole set of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structural parameters, such as comprehensive toxicity data, thermodynamic data and kinetic data.Ionic liquids a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solvents have been widely used, a difficul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ionic liquid in extraction of organics from aqueous solutions is their loss in water.No matter the solubility of ionic liquids in the water more small, extraction process can create part of ionic liquid into the water phase, due to the high price of ionic liquids and its effect on the environment of unknown toxicity makes the extraction process can not be large-scale industrial applications.But the application of ionic liquids for some organic high extraction, and use from the enriched environment of organic matter for the analysis of chemical,you can say the outlook is optimistic.The amino acid extraction separation is one of the problems of the amino acid production processes. Therefore, this project was to prepare hydroxyl function of ionic liquids ionic liquid, to enhance the affinity between the amino acids and the ionic liquid to improve the ionic liquid extraction enrichment capability of amino acids.Key words:Ionic liquids、Extraction、amino acid、alkyl imidazole目录摘要 (2)1引言 (4)1.1 概论 (4)1.2 离子液体的种类 (6)1.3 离子液体的特性 (6)1.4 离子液体在萃取方面的应用 (7)1.5 离子液体化学的科学问题 (8)1.6 研究的展望 (9)2 实验部分 (10)2.1 试验材料 (10)2.1.1 主要实验仪器和测试设备 (10)2.1.2 化学试剂与药品 (11)2.2 实验原理 (11)2.3 实验方法 (12)2.3.1 离子液体1-丁基-3-(1-己醇基)-咪唑盐合成 (12)2.3.2 萃取过程 (13)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14)3.1 结构表征 (14)3.1.1产物的1H—NMR分析 (14)3.1.2 产物的FT—IR分析 (16)3.2结果与讨论: (17)3.2.1 pH的影响 (17)3.2.2 萃取时间的影响: (17)3.2.3 离子液体阴离子类型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18)3.2.4 水相体积与离子液体相体积比对萃取的影响 (19)3.3 与文献方法比较 (19)致谢 (21)参考文献 (22)1引言1.1 概论离子液体是指主要由有机阳离子和无机或有机阴离子构成、并在100℃下呈液态的熔盐体系[1]。

化学毕业论文精选范文

化学毕业论文精选范文

化学毕业论文范文一:材料化学工程方向研究生教学探析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与信息、能源并称为社会文明的三大支柱。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以材料为主要标志的。

从人类以石头为工具的旧石器时代到对石器进行加工进入新石器时代,再到后来的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钢铁时代,人类的发展历程可以说就是材料的发展史。

现代社会,材料已成为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化学工程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本学科以化学、化工、物理学为基础,系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表征、性能检测及其应用等方面的新兴学科,是一门交叉性与工程技术密不可分的应用科学。

但随着社会进步,旧的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示出来。

本文基于材料化学工程的特点,分析了现今研究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1存在的问题1.1内容广,概念多材料化学工程是以化学和化工基础,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工程领域。

研修的主要课程包括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力学、材料工艺、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

在基础课程中概念多、公式多,如在物理化学中的热熔、积分溶解热、积分稀释热等,有些概念相似如果不仔细区分容易混淆。

在诸如高分子材料这类介绍性的课程中名称特别多,如聚丙烯、聚氯乙烯、环氧树脂等,这些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接触。

但通过学习很多学生还是不能识别基本的材料,掌握它们的基本制备工艺和用途。

1.2叙述性的内容多关于三大材料的学习主要是叙述性的内容多,比较抽象。

例如,金属加工中热处理的四把火:退火、正火、淬火、回火,退火又分好几个种类,每种钢材根据用途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工艺条件。

但是只通过课本的叙述,对于很多材料依旧没有直观的认识。

虽然很多同学有参加过金工实习课,但是时间不长,很难做到全面深入的了解,对一些材料的性质、加工方法感到陌生,从而逐渐丧失学习兴趣。

材料化学论文《聚碳酸酯》

材料化学论文《聚碳酸酯》

其他应用:
• 其他的还有:用于包装领域;用于光盘的基础材料;用于光学透镜领 域;用于电子电器领域等。 • 近年来,随着信息产业的倔起,由光学级聚碳酸酯制成的光盘作为新 一代音像信息存储介质,正在以极快的速度迅猛发展。聚碳酸酯以其 优良的性能特点因而成为世界光盘制造业的主要原料。目前世界光盘 制造业所耗聚碳酸酯量已超过聚碳酸酯整体消费量的20%,其年均增 长速度超过10%。我国光盘产量增长迅速,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 的数字,2002年全国共有光盘生产线748条,年耗光学级聚碳酸酯约 8万吨,且全部进口。因而聚碳酸酯在光盘制造领域的应用前景是极 为广阔的。
聚碳酸酯
聚碳酸酯也叫聚碳酸脂(Polycarbonate)常用缩写 PC。是一种强韧的热塑性树脂,通常是由双酚A 和光气生产的,并已在20世纪60年代初实现工业 化,90年代末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现在是产 量仅次于聚酰胺的第二大工程塑料。其名称来源 于其内部的CO3基团。 其合成方法由最初的双酚A+光气法至今已演变了许 多,如今已发明出了用三光气代替光气的方法
聚碳酸酯的应用
• 聚碳酸酯的应用开 发是向高复合、高功 能、专用化、系列化 方向发展,目前已推 出了光盘、汽车、办 公设备、箱体、包装、 医药、照明、薄膜等 多种产品各自专用的 品级牌号。现在是产 量仅次于聚酰胺的第 二大工程塑料,所以 它的应用非常广泛
建材行业
• 聚碳酸 酯板材具 有良好的 透光性, 抗冲击性, 耐紫外线 辐射及其 制品的尺 寸稳定性 和良好的 成型加工 性能,使 其比建筑 业传统使 用的无机 玻璃具有 明显的技 术性能优 势
• 如动物实验表明,BPA具有神经毒性作用,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 能。研究发现全25umoFL时,体外培养的胎鼠脑多巴胺神经元凋亡比 例显著增加,细胞活性随剂量增加而降低。多项动物实验的神经行为 学研究表明,围生期双酚A暴露会引起子代行为学改包括多动症、对 新环境的探索适应能力降低、痛觉反应改变及攻击性行为等。大鼠围 生期摄入BPA,其子代成熟后用孔板和迷宫测试,发现雄性和雌性的 行为分别受到不同影响:雄鼠的索动力和躁动感减退,雌鼠的运动活力 和探索动力减弱,可见环境雌激素还可影响哺乳动物行为和精神运动 等。妊娠期和哺乳期母鼠给予40m留k留dBPA,可使子代雄性鼠自卫 行为加,性潜伏期延长,性交次数减少;子代雌鼠性动机和接受性交行 ; 为增加。 • 体外研究发现双酚A可与雌激素受体结合,促使人类子宫内膜癌细胞 和MCF一7细胞[70]上的孕酮受体水平升高

材料化学总结文案范文

材料化学总结文案范文

时光荏苒,转眼间,本年度的材料化学学习已接近尾声。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深入了解了材料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以及应用领域,不仅拓宽了知识面,也提高了实践能力。

以下是我对材料化学学习的一些总结:一、基本概念1. 材料化学:研究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涉及材料的设计、合成、表征、测试、应用等方面。

2. 材料分类:根据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3. 材料性能:主要包括力学性能、热性能、电性能、磁性能、光学性能、生物相容性等。

二、研究方法1. 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室合成、表征、测试等方法,探索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2. 理论研究: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等理论,研究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

3. 计算机模拟: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预测材料的行为。

三、应用领域1. 新能源:如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

2. 生物医学:如组织工程、药物载体、生物传感器等。

3. 电子信息:如半导体材料、光学材料、显示材料等。

4. 环境保护:如催化剂、吸附剂、环境修复材料等。

四、个人收获1. 知识储备:通过学习,我对材料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应用领域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2. 实践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我掌握了合成、表征、测试等基本技能,提高了动手能力。

3. 创新意识:在学习过程中,我不断思考材料化学的创新发展,为我国材料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 团队合作:在实验和课题研究中,我与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培养了良好的团队精神。

总之,材料化学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我国材料化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此,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感谢同学们的陪伴与支持!。

材料化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材料化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材料化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材料化学作为一个交叉学科,研究的是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以及制备方法等方面。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是对相关领域中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的重要部分。

本文将从材料化学的研究领域、新材料的合成方法以及材料性能的改善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材料化学的研究领域1. 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有机光电材料是近年来材料化学中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

通过合成具有特定结构的有机分子,并研究其光电性能,可以应用于有机电子器件的制备,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太阳能电池(OPV)等。

前沿研究主要集中在改善有机材料的光电转换效率、提高器件的稳定性以及探索新型有机分子的合成方法等方面。

2. 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纳米材料具有较小的粒径和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催化剂、传感器、电子器件等领域。

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繁多,包括溶液法、气相法、高能球磨法等。

针对不同应用需求,可利用不同方法制备出具有特定形貌和组成的纳米材料。

在纳米材料领域,近年来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发展高效的合成方法、探索纳米材料的性能以及改善纳米材料的稳定性等方面。

二、新材料的合成方法1. 水热合成法水热合成法是一种常用的合成方法,通过在高温高压水环境下,将溶液中的原料反应生成需要的材料。

这种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可控性好等特点。

在材料合成领域,水热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无机纳米材料、无机有机杂化材料以及柔性电子器件的制备等方面。

2.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通过在溶液中制备胶体颗粒并进行凝胶反应生成材料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可控性和可扩展性,适用于无机非晶材料、多组分复合材料、光学玻璃等的合成。

近期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改善溶胶-凝胶法的制备工艺、提高材料的性能以及实现大规模生产等方面。

三、材料性能的改善1. 功能化改性通过在材料中引入特定的功能基团或添加剂,可以实现对材料性能的改善。

例如,通过在聚合物材料中引入交联剂或掺杂剂,可以提高材料的力学强度、导电性能等。

材料化学心得总结范文

材料化学心得总结范文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材料化学的学习道路上已经走过了几个春秋。

这段时间里,我对材料化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材料化学学习的心得总结。

一、材料化学的重要性材料化学是一门研究材料性质、制备、加工、应用及相互关系的学科。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材料化学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作为一名材料化学专业的学生,我深刻认识到,掌握材料化学知识对于我国材料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习方法1.打好基础:材料化学涉及众多学科,如物理、化学、数学等。

因此,在深入学习材料化学之前,首先要打好基础,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材料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课堂上要积极参与实验,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同时,通过阅读教材、文献等,了解材料化学的理论知识。

3.关注前沿动态:材料化学领域发展迅速,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

关注前沿动态,有助于拓宽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4.积极参与课题研究: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材料化学的科研方法,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三、学习心得1.材料化学的广泛性:材料化学涉及众多领域,如生物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等。

学习材料化学,有助于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实验操作的重要性:实验是材料化学学习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创新意识:材料化学的发展离不开创新。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勇于尝试新方法、新工艺。

4.团队合作:材料化学研究往往需要团队合作。

在课题研究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展望未来随着我国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材料化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材料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材料化学是一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学科。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我国材料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可降解材料聚乳酸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我国在各方面都进入了高科技和新型功能材料的领域。

比如说在功能材料应用这方面,我国已经引进并且也自己研发了许多新型功能材料,使我们的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得到了实惠,也为我们提供了诸多方便。

功能材料是指那些具有优良的电学、磁学、光学、热学、声学、力学、化学、生物医学功能,特殊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效应,能完成功能相互转化,主要用来制造各种功能元器件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高科技领域的高新技术材料。

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型可降解材料——聚乳酸的两种合成方法、基本性能、降解机理以及如何延长其使用寿命和前景展望。

关键词:聚乳酸;合成;降解;使用寿命
聚乳酸(PLA)是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经发酵制得乳酸,再经聚合而制成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

PLA可像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热塑性塑料那样加工成各种产品,如薄膜、包装袋、包装盒、食品容器、一次性快餐盒、饮料用瓶、药物缓释包装剂等。

1 聚乳酸的生产方法
聚乳酸的合成有两种方法,即乳酸直接聚合法和环丙交酯开聚合法。

1.1直接缩聚法
直接缩聚法是乳酸的直接脱水缩聚,其聚合工艺短,对聚合单体的要求与普通缩聚单体的要求一致,但所得聚乳酸分子量小,且产品性能差,易分解,实用价值小。

1.2间接聚合法
间接聚合法因为是环状二聚体的开环聚合,不同于一般的缩聚,没有小分子水生成,所以不需要进行抽真空排除小分子,聚合设备简单,此法所得聚乳酸分
子量高达数万乃至数百万,机械强度高。

近年来,为便于工业化生产,主要集中在开环聚合的高效催化体系,新型结构和组成的共聚物的合成等方面的研究,以制备更高分子量的聚乳酸。

2 聚乳酸的基本性能
聚乳酸是其中一种研究较多和性能较好的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

乳酸有非常好的透明性,可在牛物体内分解、吸收,同时其力学性能可和通用塑料媲美。

聚乳酸制品废弃后在土壤或水中,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随后在太阳光合作用下它们又会成为淀粉的起始原料,对人体无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聚乳酸现已成为生物降解医用材料领域中最受重视的材料之一。

目前,聚乳酸已被广泛应用于药物控制释放材料、免拆手术缝合线和注射用微胶囊、埋植剂、骨材料、眼科材料等。

此外,聚乳酸还可用于农业、包装材料、日用杂品等领域。

3 聚乳酸的降解
乳酸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生物降解材料,能被酸、碱、生物酶等降解,降解的最终产物是CO2和H2O,对环境无污染。

早已公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医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3.1聚乳酸的降解机理
PLA作为聚酯类材料,其降解分为简单水解降解和酶催化降解。

简单水解降解是酯化反应的逆反应,起始于水的吸收,小分子的水移至样品的表面,扩散进入酯键或亲水基团的周围。

在介质中酸、碱的作用下,酯键发生自由水解断裂,样品的数均分子量缓慢降低,当分子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样品开始溶解,生成可溶的降解产物。

3.2 影响聚乳酸降解的因素
聚乳酸所处环境对其降解有很大关系,凡是能引起酯键断裂的因素都可以使聚乳酸发生降解,主要的因素有微生物、酶、聚合结构,此外如氧的存在与否、pH值、温度、湿度等也对其有影响。

(1)微生物微生物降解是聚乳酸在自然界中最普遍存在的降解方式,聚乳酸可以被多种微生物降解。

研究结果表明,镰刀酶念珠菌、青霉菌都可以完全吸收D,L-乳酸,部分还可以吸收可溶的聚乳酸低聚物。

聚乳酸的生物降解过程是间接的,是通过主链上不稳定的键水解而成低聚物。

然后在酶的作用下进一步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其中也包含大分子在链端开始的酶的同化作用。

PLA的酯键水解在整个聚合物内发生,但是如果微生物不能到达聚合物内部,则进一步的降解只能在聚合物的表面发生。

(2)酶聚乳酸由于在主链上含有酯键,可以被酯酶加速降解。

研究表明在根霉属菌脂肪酶、猪胰腺脂肪酶、猪肝脏的羧基酯酶这几种酶中,根霉属菌脂肪酶对聚乳酸的降解能力最强。

降解的程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在无定形区域21天后可完全降解,而在结晶区域却降解得很慢,21天后降解30%左右。

这是由于在结晶区域分子结构排列紧密,酶分子很难进入到聚乳酸分子内部,因此降解速度很慢。

(3)聚合结构对于聚乳酸的降解速度,聚乳酸的聚合结构对其影响很大,包括化学结构、物理结构、表面结构等,由于聚酯类高分子含有易水解的化学键,有较快的降解速度。

但当其固态结构不同时,不同聚集态的降解速度为:橡胶态>玻璃态>结晶态。

聚乳酸材料一般是在固体状态下应用的,同态的聚乳酸是部分结晶的高分子,结晶区的分子链堆积得非常紧密,对聚乳酸的降解速率有很大的影响。

另外影响聚乳酸降解的因素还有分子量。

4提高其使用寿命的主要方法
影响聚乳酸高分子降解的因素繁多,但主要可分为材料特性和水解条件两大类。

4.1 加入抗氧化剂
无论是简单的有机分子,还是高分子或者生物体内进行的氧化,大多是自由基过程,一旦体系中生成自由基,经过自由基链式反应,氧化便可很快地进行下去。

这些物质被氧化后失去了原有的有益属性。

防止有机物氧化的方法很多,但加入抗氧剂则是有效和方便的方法。

所谓抗氧剂是指那些能防止或阻缓有机材料氧化的化合物,它可以捕获活性游离基生成非活性的游离基,从而使连锁反应终止;或者能够分解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氢过氧化物生成稳定的非活性产物,从而中断连锁反应。

4.2硝酸表面处理
在复合材料的降解过程中界面降解是导致材料性能下降的重要因素通过碳纤维的硝酸处理并以化学键结合的方式可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状况使其综合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经硝酸处理后的PLA高分子材料初期降解很缓慢其横向剪切强度在前5d内仅降低了1.7%而后期则降解速度加快考虑到酯键的键能及其亚稳定性可以认为它是处于基体与增强体之间的具有自愈能力的化学键而且这种化学键一直处于不断形成和断裂的动态平衡状态中。

这样不仅阻止了水等低分子物的破坏作用而且由于这些低分子物的存在起到了松弛界面局部应力的作用。

因此,经硝酸处理的PLA高分子材料初期的降解速度极为缓慢但当这种自愈能力的动态平衡被破坏后,界面降解就会以较快的速度进行反映到横向剪切强度曲线上,其后期下降加快。

4.3酸性和干燥的环境
马晓妍等的研究发现聚乳酸在去离子水、0.0lmol/L盐酸溶液、PH=7.4磷酸缓冲液、0.0lmoL/L氢氧化钠溶液四种降解介质中的降解速率如下递减:碱液>酸液>去离子水>缓冲液。

在碱液中的降解速率最快.是因为聚乳酸水解生成的羧酸产物与碱中和,促进了水解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聚乳酸在磷酸缓冲液中的降解.虽然生成羧基使溶液酸性增加.但是由于磷酸缓冲液可以保持溶液的pH在一个恒定的范围内。

因此降解较慢。

而在去离子水中,由于聚乳酸水解产生的羧基可以催化和加速醣键的水解.所以聚乳酸在去离子水中的降解比在磷酸缓冲液中快。

钱以宏等专门对聚乳酸在不同湿度下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相对湿度为88%时的降解速度是相对湿度20%时的降解速度的3倍以上。

环境湿度越大,温度越高,水解就越快,降解时间便越短。

4.4改变PLA的分子结构
分子结构是影响聚乳酸类材料特性的重要因素。

端基的种类对PLA的降解也有重要的影响。

S.H.Lee等合成了不同端基(胺基、氯酰基、羧基和羟基)的聚乳酸并对其降解性进行了研究,发现NH2—PLA、Cl—PLA比COOH—PLA、OH—PLA的降解速度较
慢,说明NH2—PLA和Cl—PLA有一定的抗水解性能。

可能由于Cl和NH2的极性比OH-的小,导致较低的降解情况。

5.结语
在日益重视环保和能源的2l世纪,由于聚乳酸以淀粉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并可完全生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属于绿色环保材料,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因而日益受到重视。

因其具有优良的应用特性,且极易改性以满足各种需要,应用面日益拓宽,涵盖了医用材料、包装材料、日用塑料制品、纺织面料、农用地膜、地毯、家用装饰品等。

随着对聚乳酸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克服生产规模小、规格品种不全、价格较贵的问题。

同时能够自主地控制聚乳酸的降解速度,提高其使用寿命,使得聚乳酸高分子材料的前景更加光明。

参考文献
[1] 王哲;倪宏哲;刘喜品生物降解高分子——聚乳酸的合成[期刊论文]-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5(03)
[2] 邢逑欣,林建强,殷永泉,周向军,周海霞绿色环保材料聚乳酸[J].德州学院学报,2006
22(6):107-109.
[3] 刘磊,吴若峰.聚乳酸类材料的水解特征[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06,35(1):44-48
[4] 王刚,王鉴,王立娟等,抗氧剂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06年
第35卷第2期:38-42
[5] 杜慧玲齐锦刚庞洪涛等;表面处理对碳纤维增强聚乳酸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j];材料
保护,2003,36(2):16
[6] 马晓妍,石淑先,夏字正,等.聚乳酸及其共聚物的制备和降解性能[J].北京化工大学
学报。

2004,31(1):5l-5
[7] 钱以宏.聚乳酸酯及其降解特征[J].纺织导报,2004,(4):38-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