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碳的单质和氧化物

合集下载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

碳和碳的氧化物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下面是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知识点总结:碳的单质:碳的单质有石墨、金刚石和富勒烯等。

它们都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且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碳的化学性质: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它可以与许多元素发生反应,如氧气、氮气、氢气等。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它可以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金属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它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也可以与氢氧化钠等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通过呼吸色素吸收氧气,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碳酸盐是由金属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类,如碳酸钠、碳酸钙等。

碳酸氢盐是由金属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组成的盐类,如碳酸氢钠、碳酸氢钙等。

它们在水中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酸和碱。

《碳单质的多样性》碳和碳的氧化物PPT课件(第1课时)

《碳单质的多样性》碳和碳的氧化物PPT课件(第1课时)

木炭
活性炭
碳单质+杂质
炭黑
焦炭
探究新知
木炭和活性炭都是由石墨的微小晶粒和少量杂质构成的。
木炭的用途
高性能木炭填充的枕头
木炭做成 的小盆饰 木炭燃烧取暖
活性炭的用途


净水器滤芯



防毒面具
食 品


探究新知 木炭和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
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木炭结构
如果将1 cm3的木炭的表面积平铺开来,约有 一个标准足球场那样大。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第1课时 常见的碳单质
思维导图
学习目标
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知道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3.懂得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导入新课
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 O2 、 P 、C 、 Fe、 Cu 、H2 、 N2 同一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吗?
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结构
决定
决定
性质
用途
课堂总结
碳的单质
⒈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 不同的物质。 如: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和C60分子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 的单质。
课堂总结
石墨
C60分子
金刚石
课后作业
完成 练习与应用 1~4题。
探究新知
讨论:你认为吸附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还是化学变化呢?
你的根据是什么?
探究新知
结合金刚石、石墨、木炭及活性炭的性质和用途, 讨论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
性质
决定
用途
探究新知
问题思考

湖北省各地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13碳和碳的氧化物②

湖北省各地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13碳和碳的氧化物②

湖北省各地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13碳和碳的氧化物②一、单选题1.(2022·湖北孝感·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

其中第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丙、丁都属于化合物B.反应生成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22:3 D.该反应为缓解温室效应提供了新途径2.(2022·湖北·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CO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因此大气中CO2的含量越少越好B.碳的单质有多种,用途各不相同,是因为它们的物理性质各不相同C.CO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D.焦炭在工业上用于冶炼金属,在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3.(2022·湖北·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中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表示反应可以一步实现(反应条件已省略),下表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符合图示转化关系的是选项甲乙丙A CuCl2Cu CuOB CO2Na2CO3CaCO3C CaO Ca(OH)2CaCl2D Fe Fe2(SO4)3Fe(OH)3A.A B.B C.C D.DA.A B.B C.C D.D二、实验题10.(2022·湖北·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B装置中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下列气体既能用C装置收集又能用D装置收集的是______。

(填序号)①H2②O2③CO211.(2022·湖北黄石·统考中考真题)球形干燥管在填充了干燥剂后可以对气体进行干燥。

请根据下列两个实验回答相关问题:实验(Ⅰ)(图1)(1)球形干燥管内应填充______。

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题(含答案)经典1

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题(含答案)经典1

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题(含答案)经典1一、碳和碳的氧化物选择题1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二者物理性质完全相同B.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都能还原氧化铜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有毒D.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单质,其化学性质相似,但是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一氧化碳、碳均有还原性,可以还原氧化铜,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不能还原氧化铜,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无毒,而一氧化碳有毒,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其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和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故选D2 .金刚石、石墨和C6。

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A.金刚石、石墨和Go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C.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D.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因为构成金刚石、石墨、C6。

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3 .关于CO2与CO的比较,正确的是A.组成:都是由碳和氧元素组成,但C02比CO多一个氧元素B.性质:都能溶于水;C02不能燃烧,CO有可燃性C.用途: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O用于冶炼金属D.危害:都有毒性,C02还会造成温室效应【答案】C【解析】A、组成:都是由碳和氧元素组成,但CO?比CO多一个氧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元素只有种类没有个数,故A错误;B、性质:C02能溶于水,CO不溶于水,C02不能燃烧,CO有可燃性,故B错误;C、用途: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CO具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故C正确:D、危害:CO有毒性,C02还会造成温室效应,故D错误。

《碳单质的多样性》碳和碳的氧化物PPT课件(第2课时)

《碳单质的多样性》碳和碳的氧化物PPT课件(第2课时)
碳化学性质不活泼?
木质电线杆需碳化处理
文件签字需要用碳素笔
探究新知 请你画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并从微观角度分
析碳在常温时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
+6 2 4
碳原子得失电子都比较困难,所以在常温下, 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探究新知
2.碳的可燃性。 说一说 在温度升高时,碳的化学性质又如何呢?
探究新知
(1)氧气充足时,碳充分燃烧: 点燃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第2课时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学习目标
1.结合所学知识及演示实验,掌握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2.通过分析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理解什么叫还原反应。
探究新知
1.碳的稳定性。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
探究新知
说一说 生活中,哪些实例或应用体现了常温下
C + O2 ==== CO2 (2)氧气不足时,碳不充分燃烧:
点燃 2C + O2 ==== 2CO
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
探究新知 煤不充分燃烧生成CO,会引起煤气中毒。
探究新知
3.碳的还原性。 说一说 碳能得其它氧化物中的氧吗?
探究新知 实验6-2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石灰水变浑浊。
探究新知
2CuO
+
C
高温
====
2Cu
+
CO2↑
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
上述反应说明,在高温下木炭能使氧化铜还原为 铜。木炭具有还原性,被称为还原剂。
探究新知 用途:冶炼金属。 利用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
探究新知
写一写: ①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
高温
2Fe2O3 + 3C ═══ 4Fe + 3CO2↑ ②碳与四氧化三铁在高温下反应: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

2023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专题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一、单选题1.“碳家族”的成员很多,用途很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不具有导电性B.C60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D.金刚石和石墨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2.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①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①CO被还原为CO2①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①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3.石墨烯可用机械剥离法从石墨中剥离制得。

它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如图),图中每一个小球代表一个碳原子。

它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

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

关于石墨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墨烯和金刚石都由碳元素组成B.石墨烯的导电性比银强C.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为三个六元环共用D.从石墨中剥离出石墨烯属于物理变化4.石墨烯是一种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由碳元素组成,化学性质和石墨相似,还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

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A.可作散热材料B.是一种新型化合物C.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可作新型电池的电极5.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相似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一定是二氧化碳C.CO2灭火既利用了CO2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其化学性质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6.某工业尾气中可能含有H2、CO和CO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检验其成分,小明同学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时,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实验现象得出尾气的组成情况可能有A.2种B.3种C.4种D.5种7.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石墨导电性好可作电池电极B.活性炭吸附性强可作冰箱除味剂C.金刚石硬度大可制作铅笔芯D.炭黑常温化学性质稳定可制墨汁8.取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ag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相关量的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点对应的固体物质只有两种B.N点对应的固体为黑色C.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a-b)gD.0~t2min内,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9.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有可燃性B.都是无色固体C.硬度都很大D.都能导电10.海洋酸化与全球气候变暖并称“邪恶双子”。

2023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突破--碳单质【附答案及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突破--碳单质【附答案及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突破--碳单质一、单选题1.下列与碳和碳的氧化物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炉上放一盆水可防止CO中毒B.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CO2显酸性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用墨绘制的古画经久不变色,说明碳不与任何物质反应2.日常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

根据你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作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木炭除冰箱异味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C.将用过的铁锅洗净擦干以防生锈D.经常将用过的铝锅或铝壶擦拭得光亮如新3.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A.石墨做电池电极﹣导电性B.一氧化碳冶炼金属﹣可燃性C.金刚石切割玻璃﹣硬度大D.活性炭除异味﹣吸附性4.下列关于碳的几种单质的组成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A.璀璨夺目的天然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B.长期未用而难开启的铁锁,可在锁孔中加入少量铅笔芯末作润滑剂C.铅笔芯是用铅和少量碳粉制成的D.活性炭可作防毒面具的滤毒剂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铝制品很耐腐蚀,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稳定B.厨房洗涤剂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C.暖水瓶中的水垢可以用食醋除去D.制糖工业中常常利用活性炭来脱色制白糖6.下列关于碳及碳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B.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形成酸雨C.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石蕊紫花变色D.煤炉上放一壶水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7.下列选项中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B.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C.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约为2:1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8.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2021年“世界水日”主题是“Valuing Water”(珍惜水、爱护水)。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C.冰水共存物仍属于纯净物D.含有较多Ca2+、Mg2+的水叫做硬水9.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都能还原氧化铜B.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C.木炭和一氧化碳都能作燃料D.碳粉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10.关于碳的单质的组成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铅笔芯的粉末可以使锁的开启变的灵活B.璀璨夺目的天然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C.活性炭可用作防毒面具的滤毒剂D.铅笔芯主要用铅和少量碳粉制成11.下列对相关物质性质或性能的描述或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B.CO与C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质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结构不同D.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氧气浓度不同1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古代用墨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化学性质不活泼B.二氧化碳使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扶贫工作组在某村利用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二、填空题13.(1)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①下列各组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填字母序号)a.Na、Clb.O、Sc.F、Cld.Cl、Ar②氖原子(Ne)的核内质子数为,写出一条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1 碳的单质:金刚石C 、石墨C 、C 60⒉木炭、活性炭★⑴木炭:有吸附作用,用于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吸附有异味的物质。

★⑵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作用,用于防毒面具、冰箱的除臭剂。

⒊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

考点2 碳的化学性质★⒈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碳原子最外层有4 个电子)应用:解释古代字画为什么经历几千年而不变色?档案资料为什么要求用碳素墨水书写? ★⒉碳的可燃性(相同的反应物,因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不同)充分燃烧 ★2放热 不充分燃烧 ★ ===== 2CO⒊碳的还原性(以木炭还原CuO 为例)——用于冶炼金属 ⑴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⑵化学方程式★:2↑★ C + CO 考点3 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⒈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⒉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得氧的物质叫还原剂。

⒊还原性:在化学反应中,物质夺取氧的性质叫还原性。

考点4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⒈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⒉原理:★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O + CO 2↑★注意:⑴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使制得的CO 2不纯(混有氯化氢气体);⑵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稀硫酸与CaCO 3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⑶不能用Na 2CO 3 或CaCO 3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因为Na 2CO 3与稀盐酸的反应速度太快,不便于收集。

⒊发生装置:固 + 液——不加热型⒋收集装置:只用向上排空气法(因为CO 2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⒌★CO 2的检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为CO 2。

化学方程式:CO 2 + Ca (OH )2 == CaCO 3↓+ H 2O⒍★CO 2的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已充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3碳的单质和氧化物一、中考复习要求:1、知道金刚石、石墨和几种无定形炭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碳的化学性质。

2、知道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强化环保意识,掌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了解一氧化碳的用途。

3、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用途,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牢记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原理和实验装置,会制取、收集、检验二氧化碳的操作。

二、基础知识回顾:1、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单质;无定形碳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 和活性炭等四种存在形式,它们都是由 ___________ 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

((2)无定形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__________ ,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大大增强,在高温或点燃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a | 充分燃烧生成CO,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可燃性1 不充分燃烧生成CQ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为____________ 色,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为___________ 色。

,②与氧化铜反应:木炭在高温条件下与CuQ反应生成 _____ 和______,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高温条件下还能与FaQ等某些金属氧化物发生上述类似反应。

△Fe 2Q + C =2、一氧化碳:「物理性质:_______ 色 ______ 味气体, ______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________ 。

f可燃性:CQ + 02=燃火焰的颜色:在空气中________________,在氧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与CuQ等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CQ + CuQ = 现象____________毒性:co 易与人体内的 _________ 结合,便 ______ 失去输送氧的能力。

用途:①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二氧化碳物理性质: _____ 色 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_________ ,_溶于水,固体CO 俗称 ___________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支持呼吸,无毒。

f 与灼热的炭反应:CQ+ C =与水反应:溶于水的 CO 少部分与水反应生成 HCO CO 2 + H 2O = 化学性质{ (因此,CO 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卜2CO 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H 2CO = CO 2 + H 2O )'与碱反应:CQ + Ca (OH”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 _________CO2+ NaOH =△『工业制法:高温加热石灰石(大理石) CaCQ =厂 药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原理:CaCO+ 2HCl = 发生装置: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的装置i 实验室制法*操作步骤:同氢气实验室制法。

收集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 ,集满CO 的集气瓶正放在桌上。

验满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注意事项:a.药品选用 ________________ , b.操作 _____________ 。

① 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三、重点疑点讨论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为什么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别?由石墨制取金刚石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2、“碳”和“炭”有什么不同?3、人处在含10%CO 或含1%CO 勺空气中,都会死亡,其原因是否相同?为什么?4、冬天家庭中用煤炉做饭时,煤炉中发生了哪些反应 ?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为 避免发生煤气中毒,应采取什么措施?有人说“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煤气重毒”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5、为防止有毒的 CO 向空气中扩散,在进行 CO 还原CuO 实验时,可以采取哪些措6、实验室制取 CQ 时,能否用稀硫酸或浓盐酸代替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 制法 用途:?能否用N Q CO代替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说明理由。

7、CQ的“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变暖”,这会给人类带来很多灾难,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控制大气中CQ的含量?完全除去空气中的CO可以吗?为什么?四、解题方法指导:例题1当CuO中混有少量炭粉时,提纯的方法是( )A、隔绝空气加热B、在氢气流中加热C、在氧气流中加热D、加足量水过滤思考:提纯物质的原则是除去原有的杂质,不引进新的杂质。

例题2、在通风良好,燃烧正旺的煤炉中,下列反应最不易发生的是( )A、C + O2 = CO2B、2CO + O2 = CO2C、CO + C = 2COD、2C + O 2 = 2CO例题3、为了制得纯净的CO,某同学设计了一套制取和净化 (除去少量水蒸汽和一氧化碳杂质)二氧化碳的装置如右下图所示。

(1) 对图中装置和药品有不适当和错误的地方在原处加以改正。

(2) 写出改正后的A、C两个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B容器中浓硫酸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思考:首先要考虑所选的药品能否达到制取某物质的目的;其次考虑发生反应的仪器选择和连接是否符合要求;然后再考虑产物的收集方式是否合适。

五、知识能力训练巩固知识1、在天然物质里 ______ 硬度最大。

在碳的几种单质中_____________ 有优良的导电性,吸附作用最强的是 _______ ,能用来制墨的是 _________ ,能用于冶炼钢铁的是_________ 。

2、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化学式为C6o的分子,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_ 个碳原子, 相对分子质量为 _______ ,它与金刚石、石墨均是由__________ 元素组成的_______ 。

3 、煤炭火炉产生CO有两种情况:(1 )当_____________ 时产生CO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当___________ 时产生CO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下列叙述中,与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稳定性无关的是()A、将木桩埋入地下的一段用火烤焦 B 、档案材料一般用碳素墨水填写C 、古代用墨书写绘制的字画,年深日久不褪色D、用石墨制铅笔芯5、防毒面具中用来除去毒气的是()A 、焦炭B、炭黑C、活性炭D、石墨6 、下列物质中不能夺取某些含氧化合物中氧的是()A 、木炭B、一氧化碳C、氢气D 、二氧化碳7 、下列物质中不能与CQ发生反应的是()A 、石灰水B 、石蕊试液C、灼热的焦炭D、氧气8 、下列过程中不会产生CO的是()A 、植物的光合作用B 、人体的呼吸C 、木炭燃烧D 、灼烧石灰石9 、家用热水瓶,时间长了会在瓶胆内结一层水垢,可用来除去水垢的药品是()A 、石灰水B、稀盐酸C、水D、氢氧化钠溶液10、抹在墙壁上的石灰浆能变坚硬的原因是()A、石灰浆失去水分B、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碳酸C生成生石灰 D 、吸收空气中的CO生成CaCO提高能力11、一种无色气体X,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另一种无色气体Y, Y和灼热的炭反应又只生成气体X,则X是()A、QB、H2C、CHD、CO12、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和铜粉混合物,置于一个敞中容器中,加热煅烧使其完全反应,发现反应前后容器内固体质量没有改变。

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钙与铜粉的质量比()A、4 : 11 B 、14 : 20 C 、16 : 25 D 、25 : 4413、在CC和CO的一种混合气体中,含氧元素为64%将该混合气体5g,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可得到白色沉淀物()A、2.8g B 、3g C 、4g D 、5g14、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有等质量的木炭和氧气,高温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的物质是()A、COB、CO和QC、CO和木炭D、CO15、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该物质不可能是()A、混合物 B 、纯净物C 、单质D、化合物16、在右图所示的装置的锥形瓶中已充满CQ气体,由分液漏斗向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 H溶液,随即将分液漏斗的活塞关闭,充分振荡锥形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附有一层白色物质,这是什么物质?怎样形成的?如何洗去?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8、实验室可用右图进行斗活塞)(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 口瓶(甲)中盛有过量的 _________________广口瓶(乙)中盛有 _________ ,分液漏斗(丙)中 —般盛有 ________ 。

(2) 先分离出 CQ 关闭_,打开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再分离CQ ,关闭_,打开_,发 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9、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 石蕊试液有什么变化?把所得溶液分成两份,一份加热,另一份加入几块活性炭振荡,这两份溶液有什么变化?变化的本质相同吗?20、实验室用 CQ 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Q )样品3.0g ,反应后生成的 CQ 通入到过量的石灰水中,可生成4.0g 白色沉淀。

求赤铁矿石中Fe2Q 的质量分数。

CQ 和CQ 的分离和干燥(其中A 为橡胶管夹,B 为分液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