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评审意见的报告
建筑技术质量评估的工作报告

建筑技术质量评估的工作报告一、引言建筑技术质量评估是我们团队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所进行的工作,通过对建筑工程的技术细节和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旨在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本报告将对我们的评估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二、评估方法1. 资料收集我们首先对建筑工程的设计资料、施工图纸、合同文件等进行了全面收集,以了解项目的背景信息和有关约定。
2. 现场勘察我们通过对工程施工现场的实地勘察,了解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包括土地利用、地基情况、建筑材料及设备使用情况等。
3. 技术检测我们通过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和工具,对建筑工程进行了各项技术指标的测量与检测,包括但不限于土壤压力、结构稳定性、材料韧性等。
4. 文件分析我们对各类文件资料进行仔细分析,包括设计文件、施工记录、验收报告等,以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
三、评估结果1. 技术细节评估我们对建筑工程的技术细节进行了全面评估,包括设计的合理性、施工中的操作规范以及使用的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状况等方面。
2. 施工过程评估我们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了评估,包括施工组织、工期进度控制、质量验收等方面,以确定是否存在违规操作或其他潜在问题。
3. 质量风险评估我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风险进行了评估,包括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可靠性以及使用后的安全性等方面,以预测可能的风险和隐患。
四、问题与建议1. 设计问题经评估发现,部分建筑工程存在设计问题,包括结构安全系数不足、规划不合理等。
建议在后续工作中重新评估设计,并作出相应的修改和调整。
2. 施工操作问题部分施工操作存在不规范和不合理之处,建议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 材料质量问题在评估中还发现部分材料质量不达标,建议加强对材料的检测和质量控制,选用符合标准的材料,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4. 施工进度问题部分项目存在施工进度滞后或延误的情况,建议加强项目管理,严格按照工期要求进行施工,以保证工程进度。
技术分析报告专家评审意见

技术分析报告专家评审意见摘要本文是对技术分析报告的评审意见。
该报告提供了对某项技术方案的详细分析,其中包括数据收集、分析方法和结果解读。
经过仔细研究和评估,我认为该报告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和完善。
评审意见1. 数据收集方法不完善:在报告中,数据收集的方法描述不够明确,并缺乏详细的数据来源和采集过程的说明。
建议在报告中添加实际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数据来源、数据采集工具和采集时间等。
数据收集方法不完善:在报告中,数据收集的方法描述不够明确,并缺乏详细的数据来源和采集过程的说明。
建议在报告中添加实际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数据来源、数据采集工具和采集时间等。
2. 分析方法说明不足:报告中对于使用的分析方法的说明较为简单,没有提供足够的细节和理论依据。
建议在报告中详细说明使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其原理、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等。
分析方法说明不足:报告中对于使用的分析方法的说明较为简单,没有提供足够的细节和理论依据。
建议在报告中详细说明使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其原理、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等。
3. 结果解读不清晰:报告对于分析结果的解读缺乏清晰的说明和推理过程,使得读者难以理解分析结论的依据。
建议在报告中提供更详细的结果解读,包括与前期预期的对比分析和对结果的合理解释。
结果解读不清晰:报告对于分析结果的解读缺乏清晰的说明和推理过程,使得读者难以理解分析结论的依据。
建议在报告中提供更详细的结果解读,包括与前期预期的对比分析和对结果的合理解释。
4. 图表展示不够直观:报告中使用的图表展示方式较为繁琐,难以一目了然地呈现数据和结果。
建议优化图表展示方式,采用更简洁、清晰的图表设计,以增强读者对数据和结果的理解和分析。
图表展示不够直观:报告中使用的图表展示方式较为繁琐,难以一目了然地呈现数据和结果。
建议优化图表展示方式,采用更简洁、清晰的图表设计,以增强读者对数据和结果的理解和分析。
总结综上所述,虽然该技术分析报告提供了详尽的数据和一些有价值的分析结果,但仍需在数据收集方法、分析方法说明、结果解读和图表展示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技术评审意见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矿业分公司段村铝土矿一期开采工程(40×104t/a)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评审意见受建设单位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矿业分公司的委托,河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于2007年7月4日在郑州市主持会议,对三门峡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编制完成的《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矿业分公司段村铝土矿一期开采工程(40×104t/a)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进行技术评审。
河南省环保局、三门峡市环保局、渑池县环保局、建设单位、评价单位和设计单位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及会议邀请的专家共19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成立了专家组(名单附后),负责该报告书的技术评审工作。
与会人员听取了建设单位、评价单位对工程情况的介绍和报告书内容的详细汇报,经过认真讨论和评议,形成如下技术评审意见。
一、工程概况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矿业分公司段村铝土矿一期开采工程位于河南省渑池县仁村乡,矿区东西走向长7.0km,南北宽400—1500m,矿区面积6.2698km2。
矿区保有储量455.65万吨,设计利用资源储量417.94万吨。
工程设计规模40×104t/a,服务年限9.17a,工程采用立井开拓方式。
工程由二个提升立井、三个风立井、矿井辅助设施、废石场、矿井排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道路、炸药库等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和公用工程组成,工程总投资35066.04万元。
二、报告书的总体评价报告书编制规范、内容全面、专题设置齐全、工程情况介绍清楚、环境现状和生态调查符合实际,所提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恢复措施原则可行,基本上完成了环评大纲及其批复的有关要求,评价结论基本可信,经补充完善后可以上报审批。
三、报告书应补充完善的内容1、补充工程项目立项批复文件,说明工程建设规模变化的合理性和依据。
2、完善工程分析内容,分施工期、营运期、闭矿期开展污染影响因素识别,分别明确各期污染源强。
在明确和分析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评价建议和完善意见。
本评审意见书

本评审意见书尊敬的各位评审专家:根据您们提交的评审材料,我仔细研究了评审报告,并对所评内容进行了认真分析与综合评价。
根据我个人对该项目的研究和评估,我在此提出以下评审意见。
首先,该项目在技术方案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根据评审报告中的描述,项目团队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在当前市场上是相对独特的,并且能够解决一定的社会问题。
技术方案中所涉及的核心技术和设计理念也比较先进和有潜力。
同时,项目团队在技术指标和技术路线上也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和规划,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其次,尽管项目在技术方案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在实施计划和团队组织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评审报告中提到项目团队的核心成员在相关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能力,但是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和沟通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此外,项目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节点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具体。
项目团队应该制定相应的里程碑和工作计划,以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再次,项目所处的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也需要进一步考虑和优化。
评审报告中指出该项目所面临的竞争和市场环境较为激烈,项目团队需要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优势与劣势,以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市场推广策略。
此外,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和盈利模式也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最后,项目的风险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也需要引起重视。
评审报告中提到项目在技术可行性和市场可行性方面的风险相对较低,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
项目团队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时制定和调整风险应对策略,以确保项目在风险面前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
此外,项目团队还应该从长远角度考虑,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和战略,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该项目在技术方案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可行性,但是在实施计划、团队组织、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希望项目团队能够进一步完善项目计划和组织架构,明确项目目标和时间节点;同时,加强市场调研和商业模式设计,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此外,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发展规划,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长江铜陵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崩岸治理部分)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意见

签发人:朱党生水总环[2021)336号(沈凤生已阅)水规总院关于报送长江铜陵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崩岸治理部分)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审查意见的报告水利部:根据水利部安排,我院于2021年11月9日组织召开会议,对铜陵市水利局以铜水利(2021)38号文报送水利部的《长江铜陵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崩岸治理部分)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进行了审查。
经审查,基本同意该报告书。
现将审查意见报上,请核批。
(此页无正文)水规总院2021年11月22日长江铜陵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崩岸治理部分)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审查意见长江铜陵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崩岸治理部分)治理范围为安徽省境内长江铜陵河段,上起羊山矶,下迄荻港镇,河道全长59.90公里,涉及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郊区和铜官区。
工程建设任务是在已建护岸工程的基础上,对铜陵河段的险工险段进行防护治理,维持河势和岸线稳定,保障防洪安全。
工程建设内容包括16段护岸工程,总长度39.05公里,其中新建水上护坡工程36.89公里,新建水下护脚工程35.84公里,加固水下护脚工程1.59公里。
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11622万立方米(自然方,下同),回填总量116.22万立方米;工程征占地面积113.80公顷,其中永久征地33.39公顷,临时占地80.41公顷,无搬迁安置人口;工程总工期22个月;工程总投资9.32亿元,其中土建投资707亿项目区地貌类型属冲积、湖积平原地貌;气候类型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1404.5毫米,多年平均气温16.2摄氏度,多年平均风速2.8米每秒;土壤类型主要为潮土和水稻±,植被类型属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林草覆盖率约30.2%o项目区属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类型以轻度水力侵蚀为主。
根据《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国函(2015)160号)和《安徽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皖政秘[2017)94号),本项目不涉及国家级和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治理区。
专题研究报告评审意见

专题研究报告评审意见
专题研究报告评审意见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报告内容和评审要求来撰写,以下是一个示例供您参考:
该专题研究报告对XXX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了台适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取得了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在评审过程中,我们认为该报告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研究问题明确。
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得当,数据分析和解释合理。
2.对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人工作进行了充分的梳理和评述,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3.创新性较强,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研究思路,对该领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4.报告撰写规范。
语言流畅,图表清晰,易于阅读和理解。
同时。
我们也注意到该报告存在以下几个不足之处:
1.在某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例如XXX方面的机理和影响因素等。
2.部分实验数据和结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验证和确认。
3.对于一些关键问题和难点的解决方案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基于以上评审意见,我们建议该报告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1.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深入研究和补充实验,以完善研究内容和结论。
2.对实验数据和结论进行更加严格的验证和确认,以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对关键问题和难点的解决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和改进,以提高研究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该专题研究报告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我们建议作者认真对待评审意见,积极进行修改和完善,以便更好地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可研报告专家评审意见

可研报告专家评审意见
尊敬的评审专家:
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对本次可研报告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
我们对您的评审意见非常重视,现将对您提出的问题进行逐一回答和解释。
首先,关于可研报告的整体结构和逻辑性,您指出需要进一步优化、
调整和补充。
我们认同您的观点,确实在整理报告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够严
密和连贯的地方。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报告的组织结构,确保逻辑性和连贯性。
另外,您对报告中的SWOT分析部分提出了一些建议。
对此我们表示
感谢,并将根据您的建议进一步完善和深化SWOT分析,提高分析的准确
性和实用性。
最后,您对报告中的技术评估部分的内容提出了一些建议。
我们将认
真考虑您的意见,并考虑增加具体技术指标的分析和评估,以及与行业现
状的对比,提高报告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总结以上,我们非常感谢您对本次可研报告的评审和意见,您的建议
对我们完善和提高报告质量非常有帮助。
我们将结合您的意见,进一步优
化报告的结构、数据的准确性、分析的深度和操作性。
再次感谢您的评审和宝贵意见,希望在接下来的修订中能够对您提出
的问题有一定的满足。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或建议,欢迎随时提出,我们
将虚心接受并积极改进。
再次感谢您!
敬启。
饮用水水资源保护区划定技术报告专家评审意见

题目:深度评述饮用水水资源保护区划定技术报告专家评审意见1. 导言饮用水水资源保护区划定技术报告的专家评审意见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步骤,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饮用水水资源保护区划定技术报告的专家评审意见应该是全面的、深入的、有建设性的,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制定有效的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政策。
本文将对饮用水水资源保护区划定技术报告的专家评审意见进行全面评估,并就其意义和实施提出个人观点和建议。
2. 饮用水水资源保护区划定技术报告的专家评审意见的重要性饮用水水资源保护区划定技术报告的专家评审意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通过专家的评审意见,才能保证饮用水水资源保护区划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专家评审意见的全面性和专业性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对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任的表现。
3. 饮用水水资源保护区划定技术报告的专家评审意见的内容要求在进行专家评审时,应该重点关注饮用水水资源保护区划定技术报告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专家们应该就报告中所涉及的重要技术问题和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难点给出建设性意见,提出改进建议,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科学支持。
4. 饮用水水资源保护区划定技术报告的专家评审意见的实施专家评审意见不仅要求专家具有专业的水资源、环境保护知识,还要求专家能对饮用水供应工程建设和环境规划等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专家评审的过程应该公开透明,确保专家评审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最大限度地保障饮用水水资源保护区划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5. 个人观点和建议饮用水水资源保护区划定技术报告的专家评审意见是饮用水水资源保护的重要举措,应该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加强专家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专家的素质和水平;也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协作,使饮用水水资源保护区划定的专家评审意见能够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6. 总结饮用水水资源保护区划定技术报告的专家评审意见对饮用水水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其全面、深入和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是政府部门决策的重要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保监方案〔2017〕15号 签发人:沈雪建关于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托克逊黑山露天煤矿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技术评审意见的报告
水利部:
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托克逊黑山露天煤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托克逊县西北部,设计生产规模1000万吨/年,服务年限99年,于2013年5月开工,计划于2018年12月完工。
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已对项目建设单位违法行为进行了处理。
2017年6~7月,我中心对《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托克逊黑山露天煤矿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进行了技术评审,基本同意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现将技术评审意见报部。
附件: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托克逊黑山露天煤矿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技术评审意见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2017年7月21日
附件:
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托克逊
黑山露天煤矿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报告书技术评审意见
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托克逊黑山露天煤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托克逊县西北部,矿区范围45.46平方公里,设计可采储量105352万吨,设计生产能力1000万吨/年,服务年限为99年,属特大型露天煤矿。
首采区位于矿区中部,面积5.64平方公里,可采储量10329万吨,服务年限为11年。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采掘场、外排土场、工业场地、地面生产系统、防洪排水工程、地面运输系统、供排水工程和供电线路等。
矿井划分为4个采区和1个备用区,主要开采工艺为单斗-卡车+半移动式破碎站-带式输送机半连续开采。
主体设计单位共设计3个外排土场,其中北部卡车排土场于2013年开始使用,最终排弃量为8195.8万立方米;南部卡车排土场计划排弃量为57720万立方米,设计水平年排弃量为9887万立方米;北部排土机排土场于方案设计水平年2019年后启用,因此相关内容不纳入本方案。
工业场地包括东部工业场地、西部工业场地、选煤厂、临时储煤场和其他场地,东部工业场地主要布置行政福利设施、配水厂和加油站等,采用台阶式竖向布置;西部工业场地主要布置综合材料库、变电所、疏干水处理站等生产设施,采用平坡式竖向布置;
选煤厂规模为1000万吨/年,主要包括原煤仓、筛分破碎车间、主厂房和矸石仓等,采用平坡式竖向布置;临时储煤场位于采掘场东侧的进出口,主要用于临时堆放产品煤;其他场地包括高位水池、爆破材料库、蓄水池等辅助生产设施,分散布置。
地面生产系统包括剥离生产系统和煤生产系统,剥离生产系统两条带式输送机长分别为4.03公里和3.6公里;煤生产系统带式输送机长5.17公里。
地面运输系统包括矿区道路、带式输送机维修道路和供水管线进场道路,矿区道路包括3条联络道路和4条剥离干线,总长27.82公里,带式输送机维修道路长3公里,供水管线进场道路长6.3公里。
供排水工程包括地表水供水工程、水源井供水工程和疏干水工程,主供水水源为迪汗吉勒嘎汉沟地表水,地下水源为临时供水水源,疏干排水及坑内排水、生活污废水经深度处理后用于降尘洒水及绿化。
地表水供水管线为迪汗吉勒嘎汉沟至水源井集水池的管线,长9.3公里;地下水供水管线包括水源井至集水池、集水池至工业场地、工业场地至生活驻地的管线,总长23.9公里;疏干水管线从处理间至工业场地的管线,长8.43公里。
供电电源为黑山110千伏变电站,需建设10公里供电线路,矿区内供电线路总长68.2公里;施工电源为距首采区2公里的变电站,建设一回10千伏供电线路。
通讯线路和供电线路同杆架设。
至方案设计水平年工程总占地1406.57公顷,其中永久占地
1314.35公顷,临时占地92.22公顷;建设期土石方挖填总量18926.47万立方米,其中挖方18505.84万立方米、填方420.63万立方米,产生弃方18085.21万立方米(弃于北部卡车排土场和南部卡车排土场)。
生产期年排土量6700~8500万立方米,计划于2030年开始内排。
工程估算总投资25.67亿元;工程于2013年5月开工,2015年9月基建工程停工,计划2017年6月恢复施工,2018年12月完工,总工期67个月。
项目区地貌类型主要为天山高山盆地;气候类型属暖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年降水量201毫米,年蒸发量3744毫米,年均风速3.5米/秒;土壤类型主要为栗钙土;植被类型主要为高山、亚高山草甸草原,林草覆盖率约30%,水土流失以轻度风力侵蚀和水力侵蚀为主,项目区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2017年6月21~22日,我中心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对该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进行了现场评审。
参加现场评审工作的有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委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吐鲁番市水利局、托克逊县水利局,建设单位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主体设计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及6名水土保持方案评审专家。
代表和专家查看了项目现场,听取了建设单位关于项目进展情况、主体设计单位关于项目设计概况和水土保持方
案编制单位关于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内容的汇报。
经评议,建议通过技术评审。
经我中心主任专题会议研究,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基本符合水土保持技术标准及有关文件的规定,基本同意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现提出技术评审意见如下:
一、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一)同意主体工程选址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的分析与评价。
本项目涉及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基本同意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中提出的优化施工工艺、提高防治标准、减少地表扰动和植被损坏范围的措施。
(二)同意对工程占地、土石方平衡、施工工艺与方法的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三)基本同意外排土场选址和排弃方案的分析评价。
下一阶段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根据排弃容量和查明的地质条件,进一步深化外排土场防护措施设计,确保工程安全。
(四)基本同意对主体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评价和界定。
二、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基本同意设计水平年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1406.57公顷。
三、水土流失预测
同意水土流失预测内容和方法。
经预测,本工程建设可能造成新增水土流失量39.51万吨。
采掘场、外排土场和地面运输系统为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域。
四、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鉴于项目区涉及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同意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执行建设生产类项目二级标准。
基本同意设计水平年项目完工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值为:扰动土地整治率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85%、土壤流失控制比0.8、拦渣率96%、林草植被恢复率95%、结合项目区自然特点确定林草覆盖率10%。
五、防治分区及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
(一)同意将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分为采掘场区、外排土场区、工业场地区、地面生产系统区、防洪排水工程区、地面运输系统区、供排水工程区和供电线路区8个区。
(二)基本同意水土流失防治总体布局和措施体系。
六、分区防治措施布设
基本同意分区防治措施布设及各项防治措施的等级与标准。
(一)采掘场区
基本同意施工期的表土剥离措施以及施工场地的洒水降尘措施。
(二)外排土场区
基本同意南部卡车排土场施工期的表土剥离及其保护利用措施和洒水降尘措施,主体设计提出的拦挡、截排水措施,以及洒水结皮、边坡和平台撒播草籽及配套的灌溉措施。
(三)工业场地区
基本同意施工期的表土剥离及其保护利用措施和洒水降尘措施,主体设计提出的场内外截排水措施,以及空地植乔灌草及配套的灌溉措施。
(四)地面生产系统区
基本同意施工期的表土剥离及其保护利用措施和洒水降尘措施,施工结束后的土地整治和洒水结皮措施。
(五)地面运输系统区
基本同意未开工区域施工期的表土剥离及其保护利用措施和洒水降尘措施,主体设计提出的道路两侧排水沟措施,以及施工结束后的土地整治和边坡撒播草籽防护措施及配套的灌溉措施。
(六)供排水工程区
基本同意施工期的表土剥离及其保护利用措施和洒水降尘措施,施工结束后的土地整治、洒水结皮和撒播草籽及配套的灌溉措施。
(七)供电线路区
基本同意施工期的临时堆土防护措施和洒水降尘措施,施工
结束后的土地整治、洒水结皮和砾石压盖措施。
七、施工组织
基本同意水土保持施工组织和进度安排。
八、水土保持监测
基本同意水土保持监测时段、内容和方法。
本项目主要采用地面监测、调查监测和遥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
监测重点区域为采掘场、外排土场和地面运输系统。
九、水土保持投资估算
同意水土保持投资估算编制依据、方法和成果。
基本同意建设期水土保持补偿费703.29万元。
十、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基本同意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建设区水土流失可基本得到控制,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恢复。
本技术评审意见仅限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范畴。
因之发生的相关赔偿、补偿,由生产建设项目法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