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语文图文转换教学设计+专项练习含答案

语文图文转换教学设计+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把握图文转换题的类型2、掌握关于图文转换题的命题特点3、掌握图文转换题的答题技巧【重点难点】掌握图文转换题的答题技巧【教学过程】▲考点解说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较强的题型,要求考生能准确地概括表中的信息、描述图中展示的画面,或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

▲图文转化的类型:表文转化、图文转化、画文转化一、表文转换例题:(年江苏卷)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

⑴用一句话概括作家发表处女作与代表作的年龄特征。

(35字以内)(2分)⑵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3分)学习活动:1、先独立思考,形成个体答案。

然后可在组内交流,形成团体答案。

2、推荐代表发言。

要求:①展示答案并说明你的答题过程。

②说说完成这类题需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要求先独立思考,是避免懒于动脑,剽窃答案;要求组内适当交流,是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问题,进而思考;要求说明答题过程,目在了解真实学情;提醒学生思考答题注意点,是源于学生答题中可能会出现如下情况:未能纵横比较,未能注意语言表述的准确、字数上的限制。

【答案】⑴作家发表处女作主要集中在20岁前至30岁,发表代表作主要集中在26岁至40岁。

⑵大多数作家需要十年左右的创作积累,才能进入创作成熟期。

学习小结:把握考题要求—明确考题要求,有的放矢答题注重整体阅读—整体把握主题,搜索有效信息注意图表细节—表题表头注释,处处提示答题重视数据变化—纵向有所变化,横向有所比较讲究方法表达—进行纵横比较,数字化为文字简要归纳概括—注意字数限制,准确回答问题当堂练习:下列图表是对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

请仔细阅读,完成文后题目。

A.从图中汉字“书写”的现状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要求:不出现数字,字数在10~20)(2分)B.针对这一现状,请从社会和学校角度指出其产生的原因。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教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教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教案征等手法,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解题方法如下:1)整体把握漫画内容,注意漫画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等。

2)分析漫画的细节,如人物表情、身体语言、背景细节等,以及漫画中隐藏的信息和意义。

3)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根据漫画内容推断作者的意图和立场。

4)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避免出现语病和表达不清的情况。

总之,图文转换题是考查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一种形式,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图表或漫画的内容,并能够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整体把握、细节分析、归纳概括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学生还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以避免出现语病和表达不清的情况。

寓意揭示出来。

本幅漫画揭示了当下人们过度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的现实。

大鸭子代表网络,小鸭子代表人们。

人们跟随网络的引领,无法自拔。

而另外一只鸭子的叫声对小鸭子毫无吸引力,提醒人们应该放下手机,回到现实中来。

漫画通过生动的形象,呼吁人们珍惜现实生活,不要被虚拟的网络世界所迷惑。

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

答案】整本书阅读教学包括预、阅读、交流、总结四个环节,预时学生了解书籍背景和作者生平;阅读时学生注重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等;交流时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理解;总结时学生进行思考和归纳总结,提高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将流程图转换成文字,根据流程图的箭头指向,按照顺序进行表述。

本题难点在于如何简明扼要地表述每个环节的内容。

答案中对每个环节进行了简要概括,表述准确,语言连贯。

故答案为:整本书阅读教学包括预、阅读、交流、总结四个环节,预时学生了解书籍背景和作者生平;阅读时学生注重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等;交流时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理解;总结时学生进行思考和归纳总结,提高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

点评】图文转换题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图表中的内容,准确地表述出来,并且要注意语言的简洁、连贯和准确性。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图文转换教案1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图文转换教案1

图文转换【学习目标】1.掌握图文转换题目的解题步骤。

2.根据题干要求把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整合, 连词成句。

3.掌握图文转换题的三种类型。

【重点难点】能准确解读并表述图文转换类题目的相关信息。

【学习方法】大量补充实例, 加强训练, 归纳掌握不同题型规律和方法。

【知识链接】一. 考点解读所谓图文转换是指把图表内容转化成文字表述。

这是一种较新的题型。

图文题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 分析有关材料, 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信息, 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

图文解答题就是要求考生具备对图表的理解概括能力, 能将图表中包含的信息用适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说到底仍是在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综合能力。

《考试说明》对本考点虽然暂时还没有具体要求, 但新课程标准却早已对图表知识作了相应的要求, 即“能理解并解释图表提供的信息”, 可传达图表所蕴涵的信息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实际上近三年高考都涉及到这一内容的考查, 因此, 也应该列入语文备考的范围之内。

二. 命题规律(一)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 1.表格文字转换题 2.图文转换题 3.漫画文字转换题(二)从表达角度分为: 直接表述图表信息题和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题两种【教学过程】一、方法点拨图文转换题解题的基本流程: 图表(源信息)—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达。

要综合分析三个维度: 横向角度、纵向角度、斜向角度(主要是数据变化)。

二、解题步骤第一步, 同解压缩语段一样, 首先也要分析题干, 了解要求解说的内容及有无字数限制, 分析所给图表, 运用对比的方法, 结合题干的要求, 找出图表要传达的侧重点, 作为最重要的信息。

例1: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和数据, 用比较的方法在横线上填上一个恰当的句子。

(不超过20个字)表一你认为网上讲真话重要吗?重要67.4%不重要8.5%无所谓24.1%表二你上网聊天都讲真话吗?是22.2%不是66.8%不回答11%从这两组数据对照中我们可以发现: 上网聊天应该讲真话是网友美好的愿望, 网上聊天之言又令人难辨真假。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教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教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教案图表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的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

这类题型属于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查。

一、图文转换的类型:1.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两种:①表(格)文(字)转换题。

?②图(“徽标类”“漫画类”)文转换题。

2.从表达角度分为两种:①直接表述图表信息。

②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

二、表文转换题解题方法:第一、整体认读图表内容。

关注图标题目、表头,把握图表大主题或方向。

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

第二、归纳认读结果,注意:①重视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标的关键处,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②注意图表细节。

图表下“注”等细节起提示作用。

③把握考题要求。

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

比较题目要求和图标信息,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④简要归纳概括。

解答前,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按题目要求(句式、字数) 归纳概括,就符合简答要求了。

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

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

如表明增长趋势的,可用的词语有“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但其后不能用倍数。

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近一半(约50%左右)”“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

三、徽标类转换题解题方法:(1)宏观把握会徽(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

高中语文_图文转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图文转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图文转换【教学目的】:1.了解图文转换题的三种类型。

2.掌握图文转换题目的解题步骤。

【教学重点】:掌握图文转换三种类型题目的做题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答题更规范。

【教学方法】:点拨法、讨论法、练习法。

讲练结合,在练习中使学生掌握各种图文的特点和解题思路。

先用例题点拨,继而课堂演练引导学生讨论,最后用课后练习巩固知识点。

教学过程:(一)命题探讨总结近年来的高考命题形式,大致有以下类型1.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两种:(1)表(表格)文转换题(2)图文转换题(图又分为“标志图”和“示意图”)(3)画文转换题(画即“漫画”)(二)从表达角度分为两种:1.直接表述图表信息;2.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二)表文转换题解题方法点拨1.例题分析(1)直接表述图表信息题例1.表格:从表中数据的纵向对比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条带有普遍意义的识记规律,即(20个字以内)如何读表;如何表达。

(2)推断总结题例2.坐标图:某地几所学校开展课外读书活动的时间不等,其时间为偶尔一次,两月一次,一月两次,每周两次,学生阅读能力值分别为2、4、6、8,这表明:如何读表;如何表达。

2.课堂演练练1.2004年广东卷。

附答案3.总结表文转换的一般思路。

(三)图文转换题解题方法点拨1.例题分析(1)标志图例3、会徽:下面是北京2008年残奥运会会徽“天地人”的图形(上面图形的颜色由上而下分别是红蓝绿色),试根据这一会徽,完成下列题目: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说明画面:2、请描述该会徽所表达的含义。

(指出其中一点即可)如何读图;如何表达。

(2)示意图例4.流程图如何读图;如何表达。

例5.方位图如何读图;如何表达。

2.课堂演练练2.“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标识”图,附答案3.总结图文转换题的一般思路。

(四)画文转换题解题方法点拨1. 例题分析(1)画面描述题例6.2005年天津卷如何读表;如何表达。

(2)揭示寓意题例7.2005年湖北卷第一问如何明意;如何表达。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教学设计+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教学设计+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把握图文转换题的类型2、掌握关于图文转换题的命题特点3、掌握图文转换题的答题技巧【重点难点】掌握图文转换题的答题技巧【教学过程】▲考点解说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较强的题型,要求考生能准确地概括表中的信息、描述图中展示的画面,或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

▲图文转化的类型:表文转化、图文转化、画文转化一、表文转换例题:(年江苏卷)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

⑴用一句话概括作家发表处女作与代表作的年龄特征。

(35字以内)(2分)⑵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3分)学习活动:1、先独立思考,形成个体答案。

然后可在组内交流,形成团体答案。

2、推荐代表发言。

要求:①展示答案并说明你的答题过程。

②说说完成这类题需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要求先独立思考,是避免懒于动脑,剽窃答案;要求组内适当交流,是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问题,进而思考;要求说明答题过程,目在了解真实学情;提醒学生思考答题注意点,是源于学生答题中可能会出现如下情况:未能纵横比较,未能注意语言表述的准确、字数上的限制。

【答案】⑴作家发表处女作主要集中在20岁前至30岁,发表代表作主要集中在26岁至40岁。

⑵大多数作家需要十年左右的创作积累,才能进入创作成熟期。

学习小结:把握考题要求—明确考题要求,有的放矢答题注重整体阅读—整体把握主题,搜索有效信息注意图表细节—表题表头注释,处处提示答题重视数据变化—纵向有所变化,横向有所比较讲究方法表达—进行纵横比较,数字化为文字简要归纳概括—注意字数限制,准确回答问题当堂练习:下列图表是对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

请仔细阅读,完成文后题目。

A.从图中汉字“书写”的现状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要求:不出现数字,字数在10~20)(2分)B.针对这一现状,请从社会和学校角度指出其产生的原因。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教案(1)+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教案(1)+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教案(1)一、教学目的:1、了解图文转换题的三种类型。

表(格)文(字)转换题;图文转换题;(漫)画文(字)转换。

2、掌握图文转换题目的解题步骤。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教学方法:讲述、讨论、点拨三、课件: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一、图文转换综合考查对材料的的分析能力,要求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

“图文转换”类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

它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图文转换”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实际上,它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说到底这类题是在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正因为它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所以,成为近年来高考题中的新宠。

因此,要引起足够重视。

考点阐释二、考查类型(一)从表达角度分为两种:1、表(格)文(字)转换题;2、图文转换题;3、(漫)画文(字)转换。

(二)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两种:1、表(格)文(字)转换题2、图(又分为“徽标类”和“漫画类”)文转换三、表文转换1、表文概述在媒体信息交流和传递中,图表是一种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它能直观鲜明、简洁明了地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或作者观点态度。

常见的图表形式有公司单位的报表、企业厂家生产增长图、工艺生产流程图、实验研究变化曲线图等。

简洁的图表包含着大量的文字和数字信息,涉及到不同的知识领域。

2、解读图表的流程:源信息(图表)→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达。

3、图文转换题主要有:文字转换题:把图表信息直接表述为文字;信息推断题: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

四、文字转换题1、标志性词语有:“上图显示”“用文字表述出来”“确切表述图表的内容”等。

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要直接客观地反映图表包含的信息。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教学设计+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教学设计+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把握图文转换题的类型2、掌握关于图文转换题的命题特点3、掌握图文转换题的答题技巧【重点难点】掌握图文转换题的答题技巧【教学过程】▲考点解说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较强的题型,要求考生能准确地概括表中的信息、描述图中展示的画面,或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

▲图文转化的类型:表文转化、图文转化、画文转化一、表文转换例题:(年江苏卷)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

⑴用一句话概括作家发表处女作与代表作的年龄特征。

(35字以内)(2分)⑵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3分)学习活动:1、先独立思考,形成个体答案。

然后可在组内交流,形成团体答案。

2、推荐代表发言。

要求:①展示答案并说明你的答题过程。

②说说完成这类题需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要求先独立思考,是避免懒于动脑,剽窃答案;要求组内适当交流,是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问题,进而思考;要求说明答题过程,目在了解真实学情;提醒学生思考答题注意点,是源于学生答题中可能会出现如下情况:未能纵横比较,未能注意语言表述的准确、字数上的限制。

【答案】⑴作家发表处女作主要集中在20岁前至30岁,发表代表作主要集中在26岁至40岁。

⑵大多数作家需要十年左右的创作积累,才能进入创作成熟期。

学习小结:把握考题要求—明确考题要求,有的放矢答题注重整体阅读—整体把握主题,搜索有效信息注意图表细节—表题表头注释,处处提示答题重视数据变化—纵向有所变化,横向有所比较讲究方法表达—进行纵横比较,数字化为文字简要归纳概括—注意字数限制,准确回答问题当堂练习:下列图表是对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

请仔细阅读,完成文后题目。

A.从图中汉字“书写”的现状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要求:不出现数字,字数在10~20)(2分)B.针对这一现状,请从社会和学校角度指出其产生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把握图文转换题的类型2、掌握关于图文转换题的命题特点3、掌握图文转换题的答题技巧【重点难点】掌握图文转换题的答题技巧【教学过程】▲考点解说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较强的题型,要求考生能准确地概括表中的信息、描述图中展示的画面,或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

▲图文转化的类型:表文转化、图文转化、画文转化一、表文转换例题:(年江苏卷)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

⑴用一句话概括作家发表处女作与代表作的年龄特征。

(35字以内)(2分)⑵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3分)学习活动:1、先独立思考,形成个体答案。

然后可在组内交流,形成团体答案。

2、推荐代表发言。

要求:①展示答案并说明你的答题过程。

②说说完成这类题需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要求先独立思考,是避免懒于动脑,剽窃答案;要求组内适当交流,是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问题,进而思考;要求说明答题过程,目在了解真实学情;提醒学生思考答题注意点,是源于学生答题中可能会出现如下情况:未能纵横比较,未能注意语言表述的准确、字数上的限制。

【答案】⑴作家发表处女作主要集中在20岁前至30岁,发表代表作主要集中在26岁至40岁。

⑵大多数作家需要十年左右的创作积累,才能进入创作成熟期。

学习小结:把握考题要求—明确考题要求,有的放矢答题注重整体阅读—整体把握主题,搜索有效信息注意图表细节—表题表头注释,处处提示答题重视数据变化—纵向有所变化,横向有所比较讲究方法表达—进行纵横比较,数字化为文字简要归纳概括—注意字数限制,准确回答问题当堂练习:下列图表是对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

请仔细阅读,完成文后题目。

A.从图中汉字“书写”的现状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要求:不出现数字,字数在10~20)(2分)B.针对这一现状,请从社会和学校角度指出其产生的原因。

(字数分别在10~20)①社会:(2分)②学校:(2分)【答案】A.结论:写字机会少,提笔忘字多,书写能力堪忧。

B. 原因。

①社会:(2分)电脑的普及、急功近利的意识及对书写的不重视。

②学校:(2分)缺少重视书写的意识,教师要求低,学生得过且过。

二、图文转换徽标,即徽记、标志,它不是一般的图标,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练,蕴涵着丰富的寓意。

因此,解读徽标,一定要透过现象,挖掘本质,才能真正把握其内涵。

该类题型常以“说明构成要素”“鉴赏徽标创意”等为考查点。

例题: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下图是“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标志,试根据这一标志,完成下列题目: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标志。

2、请描述该标志所象征的寓意。

学习活动一:1、说说你从这副图表中看到了哪些图像。

(由内到外看构成,发挥想象,找出相像物)2、描述这副标志。

(要按一定的顺序,如由总到分,由内到外等,将你看到的图片连缀成画面)(一)、描述画面内容注意顺序:由总到分描述:“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的构图,总体上是一个“心”的图形。

(1分)“心”中间有一个既似手、又似鸽子的图案,(1分)大拇指像鸽头,其余四指像鸽翅。

(1分)学习活动二:3、说说图标的寓意。

方法指点:①想象图标各构成部分的象征意义,依据说明对象和目的选择含义。

②由分到总加以表述。

(二)、揭示寓意寓意:“心”象征着爱心,“手”象征着援助,“鸽子”象征着美好。

(2分)整个图案寓意为:伸出援助之手,把爱心献给世界,将美好撒满人间。

(1分)助人为乐,扶贫济困。

学习小结:观察画面构成,围绕特点联想扣住行业特点,理解内容寓意【理解应以画面为主,结合注释(文字、符号)】抓住特征说明,遵循一定顺序。

当堂训练:(年新课标卷2)下面是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5分)【答案】示例:图标由水滴、手掌和圆形组成。

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水能保护地球生态;手掌托着水滴,象征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掌又像一条河流,象征滴水成河。

(5分。

答出三个构图要素,给I分;每答出一种寓意给1分;语句通顺,给1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画文转换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

多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多以讽刺为主)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漫画一般主要有标题、画面、寓意三部分组成,标题和画面是显性的信息,而寓意则是隐性的信息。

根据这一特点,结合语言表达的考查要求,命题一般会从以下几个角度:(1)画面描述(2)揭示寓意(3)拟写标题(4)编拟公益广告例题:(·江苏卷)阅读下面漫画,说说漫画的内容并指出漫画的寓意。

学习活动:1、描述画面。

方法指点:看清画面构成,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先画面后文字),采用描述性语言。

(一)描述画面一位父亲怀抱一个哭闹的孩子,右脚踩在“是”字上,左脚迈在“非”字上。

画面右左上角分别写着“我要……”“好好,爸听你的!”文字。

学习活动:2、指出画面寓意。

方法指点:⑴做到“四看”:一看标题。

标题是漫画的眼睛,可洞察整幅画的主题。

二看画面。

漫画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说明某种观点。

三看画中字。

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语言文字。

四看夸张处。

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⑵联系现实展开想像,揣摩画外音。

(二)指出寓意从画面内容看,孩子提出了要求,家长忙不迭地答应,浑然不知对孩子的允诺已经超越了是非的界限。

家长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而反思其错误的原因即答题要点。

即家长在满足孩子的要求时,不能越过是非的底线。

学习小结:仔细观察,看清画面组成抓住细节,不放夸张之处理解寓意,借助标题文字组织表达,讲究说明顺序当堂训练:1、仔细阅读右边这幅漫画,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温馨提示:(1)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主题;(2)要紧扣寓意,选择角度拟题:从讽刺主体角度命名;从呼吁主体角度命名;从两者关系角度命名;从寓意角度命名;(3)注意标题的要求:观点鲜明、醒目,新颖生动,简洁,注意字数要求。

【答案】从讽刺主体命名:“溺爱”“沉重的爱”“扭曲的爱”;从呼吁主体命名:“妈妈,请给我阳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从两者关系命名:“爱与碍”“庇护与妨碍”;从寓意的角度:“溺爱之下难成材”“大树之下难以成材”“成长需要足够的空间”。

2、仔细阅读这幅漫画,在理解寓意的基础上,为漫画拟一则公益广告。

(不过10个字)温馨提示:广告语的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创意独特,语言简洁,惯用修辞。

【答案】1、毒品就是焚尸炉!2、一次沾染,危害终生——毒品!3、毒品是生命的陷阱,请勿尝试”!4、不想白骨一堆,就请远离毒品!二、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2.阅读下面由某校团委学生会制定的“活动举办流程图”,回答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份活动流程图,不超过80字。

(2)从确保活动质量角度,概括这份活动流程图的两个特点。

【答案】(1)①策划部门写好活动策划书,部长审阅通过后交给对应分管部门负责人审核;②审核通过再递交给主席团审阅;③如可行,则交给对应部门部长与分管负责人,由他们共同找团委书记落实活动举办。

(2)①分工明确,权限清楚;②三层把关,严格审查【解析】【分析】(1)这是由某校团委学生会制定的“活动举办流程图”,图中由总到分形成2级信息,“部门策划书的形成和审核” “ 活动举办”,每一步过程都有相关要求。

限于题干所要求的字数,在用文字表达的时候,无法写出全部可能的细节,只能把所给信息用连贯的话语连缀起来表达。

所以,首先可写出一级信息内容,也就是“策划书的制定和审核”相关的内容,注意哪个部门完成,表述清楚,可以表述为“策划部门写好活动策划书,部长审阅通过后交给对应分管部门负责人审核;审核通过再递交给主席团审阅”,与活动举办相关的信息可以表述为“如可行,则交给对应部门部长与分管负责人,由他们共同找团委书记落实活动举办”。

文字叙述中要避免遗漏信息,还要注意语句的准确以及表达的连贯性。

(2)流程图的特点直观、清晰、更易理解,分工明确,权限清楚,三层把关,严格审查。

故答案为:⑴①策划部门写好活动策划书,部长审阅通过后交给对应分管部门负责人审核;②审核通过再递交给主席团审阅;③如可行,则交给对应部门部长与分管负责人,由他们共同找团委书记落实活动举办。

⑵①分工明确,权限清楚;②三层把关,严格审查。

【点评】⑴解答本题需明确题目要求,注意对画面中的内容概括全面,然后理清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要素有:提前策划、提交策划书、对应分管部门负责人、主席团依次审核、通过后、举办活动、没通过即淘汰;最后运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⑵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目,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图片类,图片有解说和描述,解说注意照顾到图片中的所有的内容,然后理清各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描述图片注意抓住题干要求的重心,重点描述图片中的对象的特征,内涵等,同时注意一些修辞的要求,此题属于描述图片类的题目,注意注意对画面中的内容概括全面,然后理清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3.阅读以下图文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一些人喜爱皮草,因为它温暖而奢侈。

为了满足人类的欲望,每年都有大量无辜的动物被宰杀,它们的皮毛被制成各种衣服。

【注】XL,S代表衣服的尺码。

(1)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设计一句放在画面上方的广告宣传语,形成一则完整的公益广告。

要求:鲜明地表达广告主旨,有号召力;不超过20个字。

(2)从这则公益广告的图文特点出发,简要评析它的创意。

【答案】(1)你追求的是时髦,我们失去的是生命。

(2)构图简洁,图片与文字搭配巧妙,能激发人们的联想——豹子的脊背上标有代表衣服尺码的S和XL符号,意味着这两条生命即将逝去,它们的毛皮将成为人们的衣服,从而激起人们对这种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惜杀害无辜动物的行为的愤慨。

【解析】【分析】⑴根据画面内容,结合材料内容“每年都有大量无辜的动物被宰杀,它们的皮毛被制成各种衣服”分析可知,抓住保护动物这一中心作答即可。

⑵结合【注】的内容“XL、S代表衣服的尺码”分析可知,要认识到作者用简洁的符号代表衣服,从而激发读者想象力,引发人们对两只豹子命运的担心。

故答案为:⑴你追求的是时髦,我们失去的是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