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探究ppt课件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探究教学课件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探究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科学探究”的3.1节和3.2节。
详细内容包括: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以及如何设计实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探究中。
2. 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能独立设计简单的科学实验。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科学探究过程的设计和实验操作。
教学重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过程及实验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烧杯、试管、温度计等)。
2. 学具:实验报告单、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实践情景,如“为什么冰块会融化?”引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并举例说明。
3. 探究过程:a.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科学探究。
b. 讲解:介绍科学探究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c. 例题讲解:以“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为例,讲解如何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和分析论证。
d.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如“探究水的沸腾现象”。
4.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六、板书设计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
2. 科学探究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3. 实验设计注意事项:控制变量、重复实验、数据分析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关于“光的传播”的科学实验,包括实验步骤、所需材料和预期结果。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情况,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更多科学探究活动,如观察植物的生长、调查周围的环境问题等,提高科学素养。
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探究》课件13

2、课时(kèshí)导航第七节
12/12/2021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页。
再见(zàijiàn)
12/12/2021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页。
? 怎样发现(fāxiàn)问题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fāxiàn)问题.
例如: a.为什么铅笔放在水里会变弯?
b.动物(dòngwù)们是怎样生活的?
水中的位置变化
12/12/2021
第十八页,共三十页。
通过实验 我 (shíyàn)
们想……
检验 假设是 (jiǎnyàn) 否正确
12/12/2021
第十九页,共三十页。
作出解 所以 我们 (suǒyǐ)
释鱼在水中的沉浮与鳔
的大小 有关 (dàxiǎo)
12/12/2021
第二十页,共三十页。
12/12/2021
第十二页,共三十页。
提出 问 (tí chū) 题
建立 假 (jiànlì) 设
制定(zhìdìng) 计划 12/12/2021
或许人得过一次天花以后就 会产生免疫力。可以抵抗病 毒的入侵。那我一定要好好 想一下(yīxià),如果可以让人 们像挤奶女工那样先感染牛 痘,就不会得天花,那该多 好啊!我该怎么实验呢?这 是个很难做的决定。沒有任 何人会让我拿他们的孩子做 页,共三十页。
12/12/2021
我是一名挤 奶 女工 (jǐ nǎi)
其实牛也会得天花,患病 的牛身上 会出现很 (shēn shɑng) 多牛痘,我们因此也会感 染小脓包,但很快就好了, 更奇怪的是我们以后再也 不会得天花了。
第六页,共三十页。
或许人得过一次天花以后就 会产生免疫力。可以抵抗病 毒的入侵。那我一定要好好 想一下,如果可以让人们像 挤奶女工那样先感染(gǎnrǎn)牛 痘,就不会得天花,那该多 好啊!我该怎么实验呢?这 是个很难做的决定。沒有任 何人会让我拿他们的孩子做 实验 。
华东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走进科学1探索奇妙的自然界课件

课堂练习
4、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各项活动中属 于观察的是( C ) A.上网搜索资料 B.去图书馆查阅书刊 C.用放大镜看蚂蚁 D.进行人口普查
课堂练习
5、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各项活动中属 于观察的是( D ) A.用直尺测量肾厥的高度 B.用金鱼藻来研究植物在光下产生氧气 C.调查校园内的种子植物 D.用放大镜观察葫芦藓孢蒴里的孢子
如,燃烧时,我们会观察到剧烈燃烧、产生光或火焰、 产生大量的热、生成某颜色的固体、闻到刺激性气味等等现 象。
观察
观察能使我们获得有关自然现象的信息。 观察是我们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观察与思考
1、手持一张明信片,使它平面处于竖直面内。 想一想:松手后,明信片会怎样运动?
明信片可能会直接向下掉落地面。
1、为什么树上熟透了的苹果会往下落,而天上的月 亮不落向地球,不飞向外空?
大自然的奥秘
2、蝙蝠是黑暗中的飞翔能手,科学家曾将它的又眼 蒙住,但它仍能在纵横交叉的细线间穿梭飞行,而 不会碰上细线。是什么原因它具有都有迁徙的习性,哪怕是历经万里飞行,也 能准确无误地返回自己的“故乡”。是什么原因使它们 能历经万里而不迷失方向?又是什么原因使它们形成
做一做:观察并描述现象。
明信片会转动着下落。
议一议:是什么因素影响明信片的运动?
明信片会转动着下落是由于重力作用和空气阻力的影响造成的。
2、在倾斜的轨道(开口一头大一头小)上放一个滚动体。 猜一猜:释放以后它会往哪个方向运动?
向开口小处滚动。
做一做:观察并描述现象。 向开口大处滚,且速度越来越快。
课堂练习
6、下列实验器材的选用错误的是( D ) A.用毛笔挑选切下的叶薄片放在载玻片上 B.用放大镜观察桃花结构中的胚珠 C.用镊子夹几根水绵置于载玻片的水滴中 D.用显微镜观察葫芦藓植株的高度
+3.1+认识地球+课件-2024-2025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2、历史上第一个率船队环球航行成功的人是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 ;
第一个从太空目睹地球的人是 苏联宇航员加加林 ;
3、历史上第一个确立“地球”概念并用几何学方法测定地球周长的的
人是 古希腊埃拉托色尼
;
4、现代科学技术表明地球是一个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的球体,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 6378km ;两极方向的半径约为 6357km ;
新知讲解
3、地球仪上的地轴和两极:
(1)地轴:地轴是一根假想轴,转动地球仪,地球仪的球面就 可以绕着地轴旋转;
(2)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极点。其中,对着 北极星方向的一极,叫做北极(N),另一极叫南极(S);
新知讲解
4、地球仪上的赤道:
(1)赤道: 地球仪上,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叫做赤道。
探究实践:通过借助地球仪,认识经纬线和经纬度;通过观察 地球仪,了解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东西经和南北纬的划分 界线;
态度责任:感受建模的意义,体会建模思想在科学学习中的重 要性;通过中国科技的迅速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
复习巩固
1、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地球是球体猜想的人是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
第一个通过观察月食推断地球为球体的人是 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
(2)南、北半球的划分: 赤道将地球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分别叫作南半球和北半球。
我国位于半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新知讲解
5、地球仪上的经纬网:
(1)纬线: ①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圈线,叫纬线; ②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③纬线上标注的度数,称为纬度。赤道的纬度为0°,南、北两极
的纬度为90°。从赤道到两极,纬度从0°增加到90°。赤道以北称为 北纬(N),赤道以南为南纬(S)。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

地球的四季变化
解释四季变化的原因,以 及如何影响地球的气候和 生态环境。
天文地理
天文学基础知识
介绍天文学的基本概念、 天体的分类和特点,以及 天文观测的方法和技术。
地理学基础知识
介绍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地球的地理特征和地貌类 型,以及地理学的研究方 向和应用领域。
天文地理学的应用
阐述天文地理学在科学研 究、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 中应用的重要性和意义。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定义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平衡破坏的问题,这些 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环境问题的分类
环境问题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原生环境问题,指由于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如地 震、火山爆发等;另一类是次生环境问题,指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 、水体污染等。
实验原理
阐述实验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依 据,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可靠
性。
实验步骤
详细描述实验的操作流程和步 骤,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实验材料
列出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确保实验的可行性。
数据收集与分析
数据记录
准确、客观地记录实验数据,确保数据的真 实性和可靠性。
数据可视化
将数据以图表、图像等形式呈现,便于观察 和解释。
科学是一种探究过程
科学探究是科学的核心,它包括提出问题、设计 实验、观察和测量、分析和解释数据、得出结论 等步骤。
科学是一种思维方式
科学方法论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它强调实证、推 理和批判性思维,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 世界。
科学的历史
古代科学的起源
现代科学的进步
古代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现 象进行了初步的观察和思考,形成了 早期的科学知识。
七年级科学上册1.1科学并不神秘 (共24张PPT)

归 纳
学好科学,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对我们 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学会科学的思 考方法,正确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为 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课堂练习:
产生 、 1、科学要研究 各种自然现象 、寻找它们_____ 发展 原因和规律 。 _____的___________
2. 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 D ) A.仔细观察 B.积极实验 C.认真思考 D.以上都是
利用机器人扫地
袁隆平杂交水稻技术 为世界粮食生产作出 了贡献
CT检查能发现我们身 体内某些微小的变化
想一想
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1.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方便、舒适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 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 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约11时 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 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 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 会对接。并于2012年6月29日10 点00分安全返回 。
种子长成幼苗
昆虫蜕皮
流星
是种子的萌发
是外骨骼限制了它的生长 是固体与大气层的摩擦
1.科学的定义:
科学要研究各种 自然现象 , 寻找它们产生、 发展的 原因和 规律。 见课本第2页,会背!
壮观的火山爆发
破壳而出的小鸟
铅笔在水中被“折断”
种子长成幼苗 昆虫蜕皮
流星
想一想 同学们,你能举出更多的自然现象吗?
新版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课件系列
第一章 科学入门
第1节 科学并不神秘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各种现象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 你想知道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吗?
壮观的火山爆发
破壳而出的小鸟
铅笔在水中被“折断”
七年级科学上册 1.5 科学探究课件 浙教版

温度
萌发
不萌发
实验结果 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必要外界条
实验结论 件
4.实验结论: 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 必要外界条件。
5.合作与交流:
写出科学探究报告,展示科学研究的成 果,进行交流合作。
√ √ √ √ √
萌发
√
√ √
萌发√
阳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外界条件
(2)假设条件:土壤
编号 条件
水 阳光 空气 土壤 温度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1号瓶
2号瓶
√
√
√
√
√
√
√ √
萌发
√ 萌发
土壤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外界条件
(3)假设条件:水
编号 条件
水 阳光 空气 土壤 温度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1号瓶
2号瓶
6交流
5检验假设
4收集事实证据
1提出问题 我们这里蛋鸡大量死亡。我家也死了10只。一
天,我发现鸡群中有几只鸡特别有精神,一点儿也不打 蔫。我暗下决心要认真观2假察设其和中预的测究竟。从这天起,我 就寻找这几只鸡,发现它们经常到韭菜地里觅食,韭菜 有鸡啄过的痕迹。难道韭菜对预防和治疗3制鸡定瘟实有验作方案 用?……我就从菜园里割回一小把韭菜,定时定量给病 鸡早喂上韭,菜发。现开 鸡始 略几 微天有4,了收鸡一集的些事病精实状神证,没据这有坚什定么了变我化的。信第心四。天 继续喂上3天,病鸡竟活泼了。于是,我根据鸡的病情 定量喂药,结果病鸡痊愈了。这说明韭菜确实能治鸡瘟。 乡亲们都按我的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效果也很好。
用磁铁吸一吸, 判断物体有没有 磁性。
掂一掂,估 计物体的质 量。
翻一翻,判断 物体的形状。
发现 问题
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力 弹力》PPT

“我不知道世 人会怎样看我,不 过,我觉得自己好 象是一个在海边玩 耍的孩子,有幸拾 到美丽的贝壳,而 真理的大海,我还 是没有发现。”
返回
探究:头发的强度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建立假设: 猜想一:头发的强度可能与性别有关
猜想二:头发的强度可能与年龄有关
猜想三:头发的强度可能……
检验假设:
检验猜想一:取同年龄段的不同性别的人的头发测量
A、4.2N B、4N C、3.8N D、无法确定
3 、用两只手同时用5N的力分别向两侧拉一个弹簧测 C 力计的秤钩和秤环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 A、0N B、 2.5N C、5N D、10N
4、使用弹簧秤测量之前,如果 零点没有校正,指针指在零点 的上方,则测量力的大小的读 数比真实值将 ( ) A、偏大 B、不变 C、偏小 D、无法确定
检验猜想二:取同性别的不同年龄段的人的头发测量
力的单位: 牛顿,字母 N 表示
测量力的工具: 测力计
实验室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
1、观察弹簧秤的面板:辨认指针、零刻度线、 量程、最小刻度。 ①弹簧秤上的单位是 牛 。
②指针有没有对准零刻度? ③量程是 牛,最小刻度为 牛。
2、用手拉弹簧秤的秤钩,使指针对准1牛 处,感受1 牛力的大小,注意弹簧的长度。
形变越大,这个力______
弹力发生的条件: 物体发生形变
弹力产生的原因: 物体反抗形变
①有弹力的作用,物体一定发生了形变。( √
)
②物体发生了形变就一定产生弹力。(× )
③只要接触的物体,一定会有弹力。( × )
你能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弹力的例子吗?
讨论: 试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弹力的实例。
例如:
拉力、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某小组同学用实验小车去撞击同一木块来研究小车的动能与小车的 质量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利用了DIS装置精确地测出了小车撞击 木块时的速度,小车撞击木块后与木块一起向前滑动,记录的实验数据 如下表所示。为了进一步探究动能与所测物理量间的数值关系,他们进 行了适量的运算,将结果记录在表中后四列中。
(1) 该小组研究的问题是 影▲响马铃。薯生长发育有哪些因素? (2) 1,3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 ▲温度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3) 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存在缺陷?请说明理由 ▲ 。
每个花盆只种一块马铃薯,实验存在较大的偶然性
5、某校实验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提出了下列假设: 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大小有关; 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运动速度大小有关。
都有一个芽眼。将这6块马铃薯分别埋进6个小花盆的沙土中5 cm深。 ③把6个花盆按照下表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花盆编号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培养条件 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 低温(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室温(20℃),光照较暗,适量浇水 室温(20℃),光照较暗,大量浇水,将盆底的排水孔堵死 室温(20℃),光照较暗,不浇水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3)小玲查阅资料后知道作圆周运动的小球受到的拉力与小球的运动 速度、小球的质量以及圆周的半径有关。据此,小玲认为用橡皮筋代替 绳子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请说出理由 ▲ 。实验中存在两个不同变量
4、某课外生物科技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6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并编号。 ②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大致相同的6块,每块马铃薯上
。
(2)某同学认为该实验应按照表2所示的设计方案去做: 表2 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
项目 组别
A B C D
水源
水量(ml)水温(℃)蛙卵数
池塘水
500
25
200
池塘水
500
13
200
自来水
500
25
200
自来水
500
13
200
孵出蝌蚪 数
—— —— —— ——
结果预测与分析: ①A组与B组相比,C组与D组相比,如果A、C组的孵化率高,说明:
维生素C含量(mg/100g) 温度
低温 常温 高温
第l组 0剂量 32.0 27.7 19.2
第2组 低剂量 31.0 27.2 12.6
第3组 中剂量 25.5 25.4 3.22
第4组 高剂量 25.8 24.8 2.28
(1)在辐射剂量不同的四组中,作为实验对照组的是第 1 组; (2)综合考虑上述信息,你认为如何处理柑橘,既能防止霉变,又能 较好地保持营养成分? ;低温低剂量的放射线处理
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认为与小球的运动速度有关。于是他用一根
橡皮筋连接一个小球,让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一定速度作圆周
运动(如图所示)。改变小球的运动速度,做几次实验,记录现象如
下表。
小球
橡皮筋
·
小球质 量/克
小球速度
橡皮筋长度/ 厘米
15
慢
10
15
较快
15
15
很快
18
(长(1就2))越从小▲表明格用。的橡长数皮据筋可替以代看绳出子:进小行球实的验运的动目速的度是越▲大橡皮,。筋那长么度橡能皮反筋应的出伸拉力大小
蛙卵的孵化率与水温有关
②A组与C组相比,B组与D组相比,如果A、B组的孵化率高,说明:
蛙卵的孵化率与水源有关
10.利用放射线辐射农产品能起到抑制发芽、杀虫杀菌、防止霉变等 作用。但是,农产品经辐射后,营养成分是否受到影响呢?小亮与同学 们以柑橘为研究对象,以维生素C含量为指标,开展了探究。他们将实 验所用的柑橘分为四组,辐射不同剂量的放射线后, 将它们置于不同 温度下贮藏10天,测量结果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小车质量m(千克)
0.20 0.40 0.60 0.20 0.40 0.60 0.20 0.40 0.60
小车速度v(米/秒) 木块滑动距离s(米)
0.7071
0.2
0.5000
0.2
0.4083
0.2
1.0000
0.4
0.7071
0.4
0.5773
0.4
1.225
❖ 初中科学课本中: ❖ 1、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的有关; ❖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 3、种子萌发的与哪些因素有关
控制变量法
1、为了研究种子萌发条件,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
如下A、B、C、D四个实验装置,并把它们放在阳光下。
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通过A装置和B装置的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 (2)探究种子萌发跟光照的关系应选择 BD▲ 两个装置,
45.3
2.3
(1)从本次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由__摆__长___ ___决定;
(2)实验发现,小球只能摆动一段时间。你认为造成小球停下来的原因可能 是__受_ 到摩擦力的_作__用__;
同学们下课啦
授课老师:xxx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教师课堂用语在学科专业方面重在进行“引”与“导”,通过点拨、搭桥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得出结论,而不是和盘托 出,灌输告知。一般可分为:启发类、赏识类、表扬类、提醒类、劝诫类、鼓励类、反思类。
0.6
0.8660
0.6
0.7071
0.6
(1)分析比较实验次数 1、4、7 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小 车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速度越大,小车的动能就越大。
(2)分析比较实验次数1、5、9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在小车速度相同的情况下,质量越大,小车的动能就越。大。
(3)该同学借用 木块滑动距离
小王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在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实 验数据如右图所示,表中数据可以验证猜想__B__▲_(填序号), 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摩_擦_力_的_大_小。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
次数 1 2 3
木块运动快慢 较快 慢 较慢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8 1.8 1.8
7.某医院对志愿者进行了如下研究:18名志愿者服用了等量的一种镇 静剂,经过3小时测得志愿者血液及尿液中镇静剂的含量,数据见图。 某人分析数据后得出下列结论,你认为错误的是 ( B )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1、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2、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4、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5、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6、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7、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8、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9、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10、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11、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12、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13、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14、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15、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16、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17、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18、××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19、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0、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21、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22、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 23、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24、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25、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
来反映小车动能的大小,
9.表1是某校生物课外科技小组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方案记录表 (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等量的水,孵化时间相同)。请回答:
表1 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
项目 组别
A
B
水源
水量 (ml)
水温 (℃)
蛙卵数
孵出蝌蚪 数
池塘水 500
25
200
175
自来水 500
13
200
115
(1)B组孵化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 水源或▲水温
实验 小球到固 序号 定点距离
l(摆长)/米
小球 摆动 小球往返 小球往返 质量/ 幅度/ 摆动20次 摆动一次 克 米 的时间/秒 的时间/秒
1
0.720 0.05来自33.21.7
2
1.0
20 0.08
39.7
2.0
3
1.0
30 0.05
39.8
2.0
4
1.0
30 0.08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