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TF16949数据分析与评价程序
IATF16949问题解决程序

IATF16949问题解决程序背景IATF标准是指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国际认证标准。
在实施IATF标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问题解决程序来应对。
目的本文档旨在为组织提供一套清晰的指南,以便在发现和处理与IATF标准相关的问题时能够迅速而有效地解决。
问题解决程序1. 问题识别任何与IATF标准相关的问题都应该被及时识别和记录。
问题可以通过内部审核、外部审核、内部投诉、客户反馈等方式被发现。
2. 问题评估一旦问题被识别,应进行详细的评估,确定问题的性质、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这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文件和证据来完成。
3. 问题分析在问题评估的基础上,应进行问题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可以使用质量工具如因果分析、5W1H分析、鱼骨图等来辅助分析过程。
4. 制定解决方案一旦问题的根本原因被确定,需要制定一个解决方案来根除问题。
解决方案应该是可行的、可持续的,并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要求。
5. 实施解决方案制定解决方案后,应进行合理的计划和资源安排,确保解决方案的有效实施。
这可能涉及到培训、流程改进、设备维修等方面的工作。
6. 跟踪和评估解决方案的实施后,应对其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
可以通过监测相关指标、进行再次审核或抽样检验等方式来确定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7. 文件记录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应保留相关的文件和记录,包括问题识别、评估、分析、解决方案、实施、跟踪和评估的记录等。
这些文件和记录应按要求进行存档并可供查阅。
总结通过建立和执行这样一套问题解决程序,组织可以更好地应对与IATF16949标准相关的问题,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客户满意度。
这也有助于组织持续改进,达到符合标准要求的质量管理水平。
IATF16949绩效分析和评价过程程序文件

IATF16949绩效分析和评价过程程序文件1.引言本程序文件旨在定义和规范组织内的绩效分析和评价过程。
这个过程将帮助组织全面了解其绩效表现,并识别改进机会,以确保其持续改进和达到制定的目标。
2.范围3.定义3.1绩效:组织达成设定目标和期望的程度。
3.2绩效分析:对组织的目标和期望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以确定达成程度。
3.3绩效评价:对绩效分析结果的解读和评估,以确定改进机会。
4.绩效分析4.1目标和期望设定组织应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期望,以指导和衡量其绩效。
这些目标和期望应与组织的使命和战略一致,并包括关键绩效指标(KPIs)。
4.2数据收集和测量组织应收集和测量与目标和期望相关的数据。
数据可以包括销售额、产品质量、交货时间、客户满意度等。
收集的数据应准确、可靠,并具备可比性。
4.3绩效分析方法4.4绩效分析报告组织应生成绩效分析报告,对数据进行解读和分析,并与设定的目标和期望进行对比。
报告应包括绩效趋势、关键绩效指标的表现和对绩效的评价。
5.绩效评价5.1绩效评价方法根据绩效分析的结果,组织需要评价其绩效,以确定改进机会。
评价方法可以包括SWOT分析、根本原因分析、BSC等。
评价应基于数据和事实,并涵盖各个方面,包括质量、效率、创新等。
5.2改进机会识别5.3改进措施实施组织应制定和实施改进措施,以解决绩效偏差和实现改进目标。
改进措施可以包括流程重组、技术创新、设备升级等。
5.4绩效再评价经过一段时间的改进措施实施后,组织应再次对其绩效进行评价,以确定改进效果和持续改进的需要。
这个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以持续提升组织的整体绩效。
6.文件控制该文件应由绩效管理负责人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其与组织的实际情况和要求保持一致。
所有相关人员应知悉和理解该文件,并按照其要求执行和实施。
监视、测量、分析与评价管理程序-IATF16949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 QP090100 文件版本: 1.0发布日期: 2022.1.01 生效日期: 2022.1.01制定单位:管理部(品质保证)分发单位管理部创造部日本帝都总经理修订记录版次3.0 修订日期2022.1.01修订内容依据 IATF16949:2022 版本要求,体系重新策划提升登录者核准/日期审核/日期制定/日期受控章受控体 系文件名称 IATF16949 质量体系 监视、 测量、 分析与评价管理程序 页 数 文件编号1/6 QP0901001. 目的:通过采集、分析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有关数据信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运行有效性进行分析评价,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不断满足顾客要求。
2.范围:合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
3.定义:3.1 数据:是指能够客观地反映事实的数字、文字、图片等信息。
4.流程:流程 权责单位 相关说明 使用表单识别监视和测量需求 各部门 依 5.2 项规定之内容实施数据采集各统计部门 效/指标评价项目表]数据分析各责任部门 依 5.4 项规定之内容实施数据评价 改进措施实施各责任部门依 5.5 项规定之内容实施 [管理绩效统计与差异比较表]处理、改进和反馈 管各理责者任代部表门依 5.6 项规定之内容实施[管理绩效异常分析与 管理部(品质保证)5.内容:5.1 绩效、测量、分析和评价策划及总体要求:5.1.1 对于绩效、测量、分析和评价应满足如下各项要求:5.1.1.1 需要监视和测量的对象;5.1.1.2 确保有效结果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方法; 5.1.1.3 实施监视和测量的时机;5.1.1.4 分析和评价监视和测量结果的时机。
上述要求的具体实施依据如下条款 5.1、5.2、5.3、5.4 所述。
5.1.2 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
依据《内部审核管理过程》和《管理评审过程》进行。
5.1.3 组织应保留适当的形成文件的信息,作为结果的证据;依据[活动结果的证据总览表]进行。
IATF16949绩效分析和评价过程文件(参考)

各相关部门 行政部
6.3 数据 分6.3析.1 为了寻 找6.3数.1据.1对变于化顾 客6.3满.1意.2对度产、品 的监视和列测 图,排出取影相 应6.3的.1纠.3根正据和产 品类别及直对方 图6.3、.2排统列计图技 术6.3实.2施.1正要确使 用6.3统.2计.2当技应用 统计技术分过 析6.3,.3采各取部相门依据相关文件规定直接收集并传递日常数据,对存在的及潜在的不合格,执行
体系运行要求 持续改进要求
决策要求
决策要求
Process 数据分类
数据收集 数据分析
Output 内部过程绩效 外部供方数据 外部顾客信息 KPI考核数据统 计表
KPI考核数据统 计表 各类数据统计 表单
KPI合同
过程绩效分析 和评价月度监 控表
文件名 Owner
各相关部门 行政部
绩效分析和评价过程文件
总经理 营销部 生产部 开发部
评审组 行政部 PMC部 质量部 财务部
发布日期: 签字审批受控
创建者:
批准:
5.0 缩写及术语/Abbreviations And Terms 5.1 持续改进:不间断的改变旧有情况,使结果更优化或质的提升。
LOGO 6.0 程序 /Procedure
Input 内部数据 外部数据
6.5 绩效监控 6.5.1 行政部每月收集汇总各部门提交的过程目标指标形成《过程绩效分析和评价月度监控
表》,每月10日前提交至管理层审批确认。 6.5.1 行政部负责统计过程目标指标统计达成率,并汇总至《过程绩效分析和评价月度监控
表》。若有绩效指标不达标的情况,行政部应组织相关责任部门进行改善分析并形成 改善措施报告。
过程目标指标 统计达成率
IATF16949-2025整套程序文件

1 目的推动全面绩效评价,旨在通过落实和改进以下各项,实现公司的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
a)实现公司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与部门、班组、个人绩效追求的一样性,促进公司全体成员树立并增加全局意识、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相识并理解如何为公司绩效作出贡献。
b)落实并强化管理与执行责任,促进全体成员相识并理解“过程”对最终绩效的影响,确保过程运行的符合性。
c)促进全体成员提升工作实力,合理有效应用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认清实绩与目标的差距和缘由,并有清楚的改进方向、目标和对策。
2 适用范围公司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各部门,各区域和场所,各项策划、运行、支持和管理活动(包括各类事务性活动)的绩效监视、测量、分析、评价与考核。
3 定义3.1 管理体系建立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并通过指挥和限制以实现管理目标的体系。
公司的管理体系全面整合各项经营管理过程的要求,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平安管理体系的要求,平安生产标准化的要求,顾客的要求,法定的要求,覆盖公司各个部门、各级人员的各项活动。
3.2 管理方针由总经理正式发布的关于公司全面质量经营的全部意图和方向。
包括了经营方针、质量方针、环境方针、职业健康平安方针等各项。
3.3 管理目标公司全面质量经营所追求的目的等同于考核用绩效指标。
包括了公司和部门不同层级、不同职能的经营目标、质量目标、环境目标、职业健康平安目标等。
3.4 绩效公司全面质量经营管理体系各项活动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结果。
3.5 关键绩效管理目标及管理体系标精确定的重点和主要活动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结果。
3.6 关键绩效指标关键绩效的预期值。
公司管理目标应作为关键绩效指标,缩写为KPI。
3.7 绩效监测综合运用视察、估量、测量、检验、试验、验证、确认、鉴定、评审等各种检查手段和内部审核,结合外部的审核、监测、监察和检查,以及调查、统计等适当的方式,获得支持绩效或证明绩效真实性的数据。
注:绩效监测覆盖全部层级与职能的管理目标暨KPI,对象包括管理体系的全部过程、公司供应的产品和服务、外部供方供应的产品和服务、顾客满足度等。
9.1.3 分析和评价-IATF16949条款解读

9 绩效评价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3分析和评价(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组织应分析和评价通过监视和测量获得的适当的数据和信息。
应利用分析结果评价:a)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b)顾客满意程度;c)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d)策划是否得到有效实施;e)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f)外部供方的绩效;g)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需求。
注:数据分析的方法可包括统计技术。
9 Performance evaluation9. 1 Monitoring, measurement, analysis and evaluation9.1 .3 Analysis and evaluation(ISO 9001:2015 requirements)The organization shall analyse and evaluate appropriatedata and information arising from monitoring andmeasurement.The results of analysis shall be used to evaluate:a)conformity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b)the degree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c)the performa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qualitymanagement system;d)if planning has been implemented effectively;e)the effectiveness of actions taken to address risks andopportunities;f)the performance of external providers;g)The need for improvements to the quality managementsystem.Note: Methods to analyse data can include statistical techniques.(1)公司应对过程绩效指标进行统计、评价并与目标值比对。
IATF16949顾客满意度评价程序(含表格)

顾客满意度评价程序(IATF16949:2016)1、范围1.1 为了提高企业声誉、持续改进产品质量、确保顾客及员工对企业的充分信任,特制定本程序。
1.2 本程序规定了满意度调查内容、方法及其处理等要求。
1.3 本程序适用于对顾客及员工满意度调研的管理。
2、术语本程序引用IATF16949:2016标准中的有关定义。
3、职责3.1 生产科为本程序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外部顾客满意的调查及问题的分析处理。
3.2 办公室负责内部顾客满意的调查及问题的分析处理。
3.2 各相关部门负责参与对顾客满意度不合格项的分析及处理。
3.3 工作流程定期征询顾客意见顾客意见反馈内部质量情况监控满意程度分析纠正和改进措施实施纠正和改进措施验证报公司管理评审4、控制程序4.1外部顾客满意度调查及处理4.1.1外部顾客满意度信息的收集4.1.1.1生产科将接到的顾客投诉、意见登记在“质量问题反馈处理单”中。
要求本企业进行服务的,生产科及时安排人员前往解决,以便最大程度的让顾客满意。
4.1.1.2生产科根据顾客质量工作会议,订货会、行业信息等渠道收集竞争对手的质量、成本、服务及市场占有率等信息,以便改善本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提高顾客满意程度。
4.1.1.3生产科相关人员每半年,向顾客发放"顾客满意度调查表"收集顾客对我企业的产品质量、包装、产品的交付和服务等方面的意见。
并请顾客填写对竞争对手的评价。
4.1.1.4对交付质量的监控生产科对交付质量进行监控:包括已交付零件的质量状况、对顾客造成的生产中断、市场退货、超额运费记录、是否100%交付等。
对供货情况进行记录,以作为评价顾客满意度的依据。
4.1.2外部顾客满意度的计算4.1.2.1对顾客满意度调查表的计算4.1.2.1.1根据“顾客满意度调查表”收集到的材料,生产科负责对顾客满意度进行评定。
并填写“顾客满意度评定表”。
调查表的回收率必须大于50%,否则本次调查无效。
IATF16949管理评审程序

1.目的:为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系统的评价3.权责:3.1 总经理:为经营负责人,负责主持管理评审,决定整体管理方向。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管理审查会议召开之安排、会议记录之整理、协调与督导决议事项之执行推展、进度管制并追踪实施之成效。
3.3各部门主管:为管理审查成员,须以独立、公正、谨慎、客观之精神审查会议资料、充分检讨各项审查项目并提出改善建议,往下推展决议事项并追踪实施成效。
4. 定义:无。
5. 作业程序:5.1 在正常情况下,每年必须组织一次管理评审,原则上安排在内审一个月后进行,当出现(不限于)下列情况下,总经理/副总经理、管理代表或责任组可提议追加管理评审。
5.1.1 管理方针、目标、指标之修改;5.1.2 公司组织结构、高层管理人员之重大调整;5.1.3 公司经营战略、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5.1.4 体系文件之重大修改或补充;5.1.5 客户投诉/退货,影响重大;5.1.6 重大质量事故重大安全事故之发生;5.1.7总经理认为需要的其它情况;5.1.8 当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有变化时;5.1.9 新技术的应用、市场战略变化和社会要求或社会环境的变化而考虑进行更新时。
5.2 管理评审输入:5.2.1 内、外部稽核的结果;5.2.2 记录的统计分析结果;5.2.3 管理系统运作和产品制造过程中出现重大不合格时的处理结果;5.2.4 客户重大投诉、退货的处理结果;5.2.5 采取预防与纠正措施的有效性;5.2.6 新技术的应用、市场战略的变化和社会要求或社会环境的变化而考虑进行更新的结果;5.2.7 公司方针、目标的有效性的评审结果;5.2.8 管理系统管理评审实施的结果与跟踪。
5.3 管理评审的实施:5.3.1质量部门拟订<管理评审计划>,确定审查内容,与会人员名单,时间,地点,记录人员,管理评审所需的数据、文件及数据,交管理代表审核后,由指定的记录人员发给与会人员;5.3.2 管理评审会议由总经理或其指定代理人主持;5.3.3 与会人员应在 <会议记录>上签到,记录人员做好会议记录;5.3.4 管理代表和各部门提出的评审意见,由总经理作最终裁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0
4
2016-05-05
IATF重新修订发行
ALL
C/0
4
1.0目的
为对公司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所产生的资料进行分析,找出体系运行的薄弱点,并予以改善,控制好产品质量,特制定本文件。
2.0适用的范围
适用于公司来料、生产、成品检查、服务等过程中各种资料的统计与分析过程。
3.0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资料分析的控制,审批有关资料分析的结果。
无
5.2.3生产部每月汇总生产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所产生的不合格品、报废品、物料损耗、工时损耗,用百分比来进行统计。
5.2.4跟单员每半年度对客户投拆进行统计,每半年对客户满意度进行统计。管理者代表依据统计数据对比统计本公司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与变化趋势。
5.2.5在有需要时,管理者代表对各类数据进行统一统计、分析,找出影响质量管理体系运作的主要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5.1.3有关供应商方面的资料由采购、品质部负责收集、整理与分析。
5.1.4有关客户满意度方面的资料由跟单员负责收集,品质部参与整理与分析。
5.2统计分析方法:
5.2.1品质部每月对来料的情况用月总结报告作出统计报表。
5.2.2品质部每月对不合格半成品、成品进行统计,并且每月对质量数据、记录进行汇总,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柱状图或其他图表分析法进行分析。
5.2.6其它统计分析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5.3使用统计分析方法的有关结果及有关的纠正/预防措施,要求制作相关图表资料上报。
质量和运行绩效的的目标要进行展开较,并形成相关措施以支持客户满意度改进措施的优先级。
5.4使用统计分析方法的有关结果,由各相关部门负责保存。
6.0相关记录
无
7.0相关文件
无
8.0流程图
3.2品质部负责有关产品质量方面的资料分析。
3.3市场部负责客户满意度的统计分析。
3.4生产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并统计。
3.5物料部负责对供应商方面的数据分析。
4.0定义:
无
5.0工作程序
5.1资料收集:
5.1.1有关产品质量方面的资料由品质部负责收集、整理与分析。
5.1.2有关生产监控方面的资料由生产部负责收集、整理与分析。
数据分析与评价程序
文件编号QTBJ-QP-013
版本版次C/0
制订部门品质部
制订日期2016.05.05
制订
审核
批准
温馨提示:本文件为本公司机密文件,未经许可,不得私自外借或复印!
修订记录
制定/修订日期
修订内容摘要
页次
版本/版次
总页数
2010-06-18
首次发行
--
A/0
4
2014-03-01
架构、流程优化全面更新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