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八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物理试题

合集下载

试题精选_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联考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调研试卷_精校完美版

试题精选_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联考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调研试卷_精校完美版

2. 福建女选手郑幸月在第11届全运上以“背越式”跳过了1.95m的高度,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跳过1.95m的高度时,她的速度为零B.起跳以后上升过程中她处于完全失重状态C.起跳时地面对她的支持力总等于她自身的重力D.起跳时地面对她的支持力大于她对地面的压力3.如图所示,a、b分别是甲、乙两辆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同时运动的速度图象,t0时刻两图象相交,由图象可以判断()A.2 s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Array B.在0~8 s内两车最远相距148 mC.两车只有t0时刻速率相等D.两车在t0时刻相遇4. 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光滑。

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和m2的小球。

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1的小球与O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90°,质量为m2的小球位于水平地面上,设此时细线的拉力大小为T,质量为m2的小球对地面压力大小为N,则()O2A .T =g m 122B .T =g m m )22(12-C .N=m 2gD .N =g m m )(12-5.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 的光滑固定圆弧轨道,半径OA 水平,OB 竖直,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自A 的正上方P 处静止下落,小球沿轨道到达最高点B 时对轨道压力F=mg,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述正确的是A. 小球运动到B 时的速度为gRB. 小球运动到B 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mg Rg 2C. 小球运动到最低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为6mgD. AP 间距为2R6.如图所示,河水的流速为4m/s ,一条船要从河的南岸A 点沿与河岸成300角的直线航行到北岸下游某处,则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最小为A. 2m/sB.3m/sC. 4m/sD.5m/s7. 飞机以一定水平速度v 0飞行,某时刻让A 球落下,相隔1s 又让B 球落下,在以后的运动中(落地前),关于A 、B 的相对位置关系,正确的是A. A 球在B 球的前下方,二者在同一抛物线上B. A 球在B 球的后下方, 二者在同一抛物线上C. A 球在B 球的下方5m 处, 二者在同一条竖直线上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8. 如图所示,从光滑的1/4圆弧槽的最高点滑下的小滑块,滑出槽口时速度方向为水平方向,槽口与一个半球顶点相切,半球底面为水平,若要使小物块滑出槽口后不再沿半球面下滑,已知圆弧轨道半径为R 1,半球半径为R 2,则R 1和R 2应满足的关系是A .R 1≥ R 2/2 B. R 1≤ R 2/2 C. R 1≥ R 2 D. R 1≤ R 29. 校运会跳高比赛时在沙坑里填沙,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减小A .人的触地时间 B. 人受到的冲量C.人的动量变化量D. 人的动量变化率10. 关于近代物理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α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γ射线强 B .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是:235114192192056360U n Ba Kr 2n +→++C .将由放射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进行高温分解,不会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D .若紫光和紫外线都能使同一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用紫光照射时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较大11.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在同一直线上相向运动的小球,其中甲球的质量m1=4kg,乙球的质量m2=1kg,规定向左为正方向,碰撞前后甲球的v-t图象如图所示。

福建省福州八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地理试题

福建省福州八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地理试题

福州八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地理试题2014.8.29一、选择题(共50分)右图为大气环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为动力上升B.②为高空西风C.③为热力下沉D.④为东南信风2.当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澳大利亚西南部高温干燥B.潘帕斯草原绿草如茵C.理论上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D.西北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上升流增强下图示意赤道附近甲山的地形剖面和气象要素分布,读图完成3-4题。

3. 曲线a表示的气象要素可能是A. 年日照时数(小时)B. ≥10℃积温C. 7月降水量(mm)D. 年可能蒸发量4. 甲山A. 东南坡最大降水高度高于西北坡 B. 东南坡森林覆盖率高于西北坡C. 西北坡为海洋湿润气流迎风坡D. 西北坡的流水侵蚀作用强于东南坡富士康科技集团主营计算机、通讯、消费电子等产品的研发制造,1988年进入中国大陆。

从过去偏安深圳,到现在散布全国,2012年,富士康在中国大陆的基地已超过31个,其中,2012年开工建设的富士康新总部在上海落成,并承担贸易、科技总部职能。

目前,这家拥有120万工人的全球最大代工企业将会快速“变形”:用3年时间投入100万机器人代替部分手工制造。

结合下图回答5-7题。

5.富士康从过去偏安深圳,到现在散布全国,是主要因为转入区具有A.工业基础雄厚B.矿产资源丰富C.市场广阔,交通便利D.劳动力和土地价格廉价6. 在不久的将来,富士康在全国集中四大分布区中,最可能专注于研发和电子商务的地区为A. ①B. ②C. ③D. ④7.富士康投入机器人代替部分手工制造,其主要有利影响是A.提高产品质量B.降低劳动强度C.缓解用工短缺状况D.减轻环境污染8.根据上表信息推断断该项供地计划实施后,最有利于该城市A.改善人居环境 B.促进工业发展 C.调整产业结构 D.推动科教文卫事业发展9.上表各项用地中,商业用地最小的主要原因是A.该城市以工矿业为主B.商业活动高度集聚C.该城市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D.工业占用大量土地河道纵比降是指河流(或某一河段)水面沿河流方向的高差与相应的河流长度比值。

2008-2009学年福州八中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

2008-2009学年福州八中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

2008-2009学年度福州八中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地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I卷、单选题。

(60分)用实验模拟某一天气系统(见图):在塑料盒中间插一隔板,两侧分别注入同体积红色暖水(代表暖空气)与蓝色冷盐水(代表冷空气)。

读图,完成1〜3题。

1 .在向上抽出隔板后的数秒内,冷暖水之间()A .出现水平交界面,蓝色水在上C.出现倾斜交界面,蓝色水在上2.该实验模拟在天气系统是A .气旋B .锋3•该模拟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①没能模拟出主导气流的运动方向③没能模拟出冷锋与暖锋A .①②③B .②③④B. 出现水平交界面,红色水在上D .出现倾斜交界面,红色水在上C •高气压D •低气压②没能模拟出成云致雨的天气现象④没能模拟出冷暖空气的密度差异C .①③④D .①②④4.与北美洲相比,下列气候类型中,亚洲缺少的是A .极地气候B .地中海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F图是某区域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7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70( )50*a 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A .为西澳大利亚寒流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洋流B. 中国南方低山丘陵 D .西欧平原汨茱绘直申丸肚阻电曲烁琴井弔总耄田t 1迟R I ---------------- H —I 东冷囱蚪戾粋曲匕丸从松屿盅卅喑井專录書压10.甲大陆北端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地带,这两大板块是6. B .C .D .流经 b 山脉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c 地处于世界最大的河流流域d 所在地形区为东非高原e 海域的洋流7. 8. 9. C .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 由高纬流向低纬e 海域与f 海域的温度(T )、盐度(S )相比 A . Te >Tf ; Se > Sf C . Te <Tf ; Se >SfTe > Tf ; Te < Tf ;F 图是 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Se < Sf Se < Sf”,读图回答8〜9题。

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三物理试卷及答案

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三物理试卷及答案

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联考高三物理试卷【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闽侯三中欧拱秋林刚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列情况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原子结构时的原子B.研究汽车后轮各点运动时的车轮C.水平地面上放一只木箱,用力推它沿直线平动,研究其运动情况时的木箱D.研究自转时的地球2.一物体在竖直弹簧的上方h米处下落,然后又被弹簧弹回,如图所示,则物体动能最大时是()A.物体刚接触弹簧时B.物体将弹簧压缩至最短时C.弹簧等于原长时D.物体重力与弹力等大时3.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它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若发动机的功率保持恒定,则汽车在加速行驶的过程中,它的牵引力F和加速度a的变化情况是()A.F逐渐减小,a也逐渐减小 B.F逐渐增大,a逐渐减小C.F逐渐减小,a逐渐增大 D.F逐渐增大,a也逐渐增大4.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当经过位移为S时速度是v 。

那么经过位移为2S时的速度是()A. v2B. 2vC. v22 D. 4v5.如图所示,两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3kg和2kg,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连接,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不计定滑轮与各个接触物体之间的摩擦。

物体A对轻绳的作用力的大小、地面对物体A的作用力的大小和A所受的合力大小分别为(g=10m/s2)()A.20 N 30 N 0 N B.10 N 20 N 0 NC.20 N 10 N 0 N D.30N 20N 10 N 6.如图,当车厢水平向右加速行驶时,一质量为m的物块紧贴在车壁上,相对于车壁静止,随车一起向右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竖直方向上,车壁对物块的摩擦力大于物块的重力B.在水平方向上,车壁对物块的弹力是由于物块发生了弹性形变C.若车厢加速度变小,车壁对物块的弹力也变小D.若车厢加速度变大,车壁对物块的摩擦力也变大h7.如图,质量为m 转台由静止开始转动。

【试卷解析】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八中2015届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试卷解析】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八中2015届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4-2015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八中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1.(4分)(2015•孝感校级模拟)关于物理学家及其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通过观察天象以及深入研究第谷的数据提出行星运动三大定律B.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C.笛卡尔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探索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得出忽略空气阻力时,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D.第一次精确测量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物理学家是卡文迪许考点:物理学史.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解答:解:A、开普勒通过观察天象以及深入研究第谷的数据提出行星运动三大定律,故A 错误;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B错误;C、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探索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得出忽略空气阻力时,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故C错误;D、第一次精确测量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物理学家是卡文迪许,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2.(4分)(2014秋•安溪县校级期中)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移﹣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A.在t1时刻,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B.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平均速度比a车的大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平均速率比a车的大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位移时间关系图线反映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根据这些知识进行分析两物体的运动情况.解答:解:A、在t1时刻,a图线切线斜率为正值,说明a的速度沿正向,b的斜率也为正值,速度也沿正向,所以此时两车运动方向相同.故A错误.B、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图线的斜率先正后负,说明b车的运动方向先沿正向,后沿负向,故B错误.C、t1到t2时间内,两车的位移相同,时间相同,则平均速度相同.故C错误.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a和b两车初末位置相同,位移相同,a一直沿负方向运动,而b先沿负方向运动后沿正方向运动,路程不等,b车的路程大,其平均速率也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的切线斜率表示瞬时速度,根据斜率的正负可以确定运动的方向.3.(4分)(2015•孝感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空中o点以速度水平抛出,飞行一段时间后,小球经过P点时动能E k=5mv02,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从O到P()A.下落的高度为B.经过的时间为C.运动方向改变的角度为arctanD.速度增量为3v0,方向竖直斜向下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平抛运动.专题: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分析:本题A根据动能定理即可求解;题B根据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即可求解;题C的关键是求出竖直方向是速度即可求解;题D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知△v=at=gt,然后求解即可.解答:解:A:对小球从A到P由动能定理可得:mgh=﹣,解得:h=﹣=,所以A错误;B:在竖直方向应有:h=,代入数据解得:t=,所以B正确;C:速度偏角满足tanθ==,将上式的t值代入可得:tanθ==3,θ=arctan3,所以C错误;D:根据△v=at可得,△v=gt=g=3,方向与g方向相同即竖直向下,所以D正确;故选:BD.点评:应明确:①当不涉及方向、时间的有关问题应用动能定理求解较方便;②求速度变化量时,应用△v=at求解较方便.4.(4分)(2014秋•合肥期末)高层建筑已成为许多大城市亮丽的风景,而电梯是高层建筑必配的设施.某同学将一轻质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弹簧下端悬挂一个小铁球,如图所示.在电梯运行时,该同学发现轻弹簧的伸长量比电梯静止时的伸长量大了,这一现象表明()A.电梯一定是在下降B.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C.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D.该同学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大于其重力考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对铁球的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拉力,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出加速度的方向;然后判断电梯和该同学的超、失重情况.解答:解:电梯静止不动时,小球受力平衡,有mg=kx1弹簧的伸长量比电梯静止时的伸长量大了,说明弹力变大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kx2﹣mg=ma故加速度向上,电梯加速上升或者减速下降,电梯以及电梯中的人处于超重状态,所以该同学对地板的压力大于重力,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关键是对铁球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出铁球的加速度方向,由于铁球和电梯相对静止,从而得到电梯的加速度,最后判断电梯的超、失重情况.5.(4分)(2013•东河区校级二模)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A和B之间用轻弹簧相连,在拉力F作用下,以加速度g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此瞬时A和B的加速度为a A和a B,则()A.a A=a B=﹣gB.a A=g,a B=C.a A=g,a B=﹣gD.a A=,考点:牛顿第二定律.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撤掉F后,由于弹簧形变量没有变化,故弹力不变,A只受重力和弹力,因此A的受力不变,可知A的加速度撤掉F后,B由原来受F,重力,弹力,变为只受重力和弹力,分别对AB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可以求B的加速度解答:解:对A受力分析:撤掉F后,由于弹簧形变量没有变化,故弹力不变,A只受重力和弹力,因此A的受力不变,故其加速度不变仍为g,对B受力分析:B由原来受F,重力,弹力,由牛顿第二定律:F﹣m2g﹣F弹=m2g,撤掉F后,B只受重力和弹力,由牛顿第二定律:﹣m2g﹣F弹=m2a…①对A:F弹﹣m1g=m1g,解得:F弹=2m1g…②带入得:m2g+2m1g=m2a解得:a=,故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是要明确弹簧的弹力不突变,但是绳在断开后弹力就会突变为零.6.(4分)(2014•益阳模拟)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的左端紧靠竖直墙,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A.B对墙的压力增大B.A与B之间的作用力增大C.地面对A的摩擦力减小D.A对地面的压力减小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根据A物体移动可得出小球B受A支持力方向的变化,由几何关系可得出各力的变化,对整体进行分析可得出水平向上摩擦力及竖直向上的压力的变化.解答:解:对小球B受力分析,作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A滑动前,B球受墙壁及A的弹力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图中实线所示;而将A向外平移后,B受弹力的方向将上移,如虚线所示,但B仍受力平衡,由图可知A球对B的弹力及墙壁对球的弹力均减小;故A错误,B错误;以AB为整体分析,水平方向上受墙壁的弹力和地面的摩擦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弹力减小,故摩擦力减小,故C正确;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及地面的支持力,两物体的重力不变,故A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应注意图析法及整体法的应用,灵活选择研究对象可以对解决物理题目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7.(4分)(2011•长沙模拟)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圆锥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B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如图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球A的线速度一定大于球B的线速度B.球A的角速度一定大于球B的角速度C.球A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大于球B的向心加速度D.球A对筒壁的压力一定大于球B对筒壁的压力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专题:牛顿第二定律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分析:小球受重力和支持力,靠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根据F合=ma=m比较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的大小.解答:解:A、两球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支持力方向相同,根据力的合成,知两支持力大小、合力大小相等.根据得,v=,合力、质量相等,r大线速度大,所以球A的线速度大于球B的线速度.故A正确,D错误.B、根据,得ω=,r大角速度小.所以球A的角速度小于球B的角速度.故B错误.C、根据F合=ma,知向心加速度相等.故C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靠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会通过F合=ma=m比较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的大小.8.(4分)(2014秋•孝南区校级期末)自动卸货车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车厢在液压机的作用下可以改变与水平面间的倾角θ,用以卸下车厢中的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货物相对车厢静止时,地面对货车有向左的摩擦力B.当货物相对车厢匀速下滑时,地面对货车有向左的摩擦力C.当货物相对车厢加速下滑时,地面对货车有向左的摩擦力D.当货物相对车厢加速下滑时,货车对地面的压力大于货车和货物的总重力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货物处于平衡状态,对货物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判断货物与车厢间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变化情况;当货物加速下滑时,对货物和车厢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第三定律分析即可.解答:解:A、当货物相对于车厢静止时,对整体受力分析可知,整体处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故地面对货车没有摩擦力;故A错误;B、当货物相对于车厢匀速下滑时,整体仍然平衡,故水平方向对车厢没有摩擦力;故B错误;C、当货物加速下滑时,对货物进行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支持力,滑动摩擦力,因为加速度沿斜面向下,所以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偏向左上方,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对车厢的压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偏向右下方,对车厢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地面对汽车有向左的摩擦力,故C正确;D、当货物加速下滑时,对货物进行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支持力,滑动摩擦力,因为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将加速度分解,则竖直向下的方向上,支持力一定小于重力;则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对车厢的压力小于重力,故货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货车和货物的总重力;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衡条件的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第三定律的应用;本题要注意利用加速度的分解去求解物体的受力情况.9.(4分)(2011•济南一模)“快乐向前冲”节目中有这样一种项目,选手需要借助悬挂在高处的绳飞跃到鸿沟对面的平台上,如果已知选手的质量为m,选手抓住绳由静止开始摆动,此时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绳的悬挂点O距平台的竖直高度为H,绳长为l,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绳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选手摆到最低点时处于失重状态B.选手摆到最低点时所受绳子的拉力为(3﹣2cosα)mgC.选手摆到最低点时所受绳子的拉力大小大于选手对绳子的拉力大小D.选手摆到最低点的运动过程中,其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加速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匀加速运动考点:牛顿第二定律;超重和失重;向心力.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选手向下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在最低点时绳子拉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选手在最低点松手后,做平抛运动,明确了整个过程的运动特点,依据所遵循的规律即可正确求解.解答:解:A、失重时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超重时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选手摆到最低点时向心加速度竖直向上,因此处于超重状态,故A错误;B、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①设绳子拉力为T,在最低点有:②联立①②解得:T=(3﹣2cosα)mg,故B正确;C、绳子对选手的拉力和选手对绳子的拉力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因此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错误;D、选手摆到最低点的运动过程中,沿绳子方向有向心加速度,沿垂直绳子方向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其运动不能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加速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匀加速运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属于圆周运动与平抛运动的结合,对于这类问题注意列功能关系方程和向心力公式方程联合求解.10.(4分)(2015•甘肃一模)测速仪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B为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335m,某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B相距355m,已知声速为340m/s,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20m/s2B.10m/s2C.5m/s2D.无法确定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在超声波来回运动的时间里,汽车运行的位移为20m.根据匀变速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可求出汽车在超声波单程运行时间里的位移,结合超声波的速度,即可知道超声波单程运行的时间,从而知道汽车运行的时间,根据,求出汽车的加速度大小.解答:解:设汽车的加速度为a,运动的时间为t,有,超声波来回的时间为t,则单程的时间为,因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在t时间内的位移为20m,则时间内的位移为x′=5m,知超声波追上汽车的位移x=5+335m=340m,所以,t=2s.所以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求出超声波单程运行的位移从而求出单程运行的时间,即可知道汽车匀加速运动的时间,然后根据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求出汽车的加速度.11.(4分)(2014秋•安溪县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三根长度均为L的轻绳分别连接于C、D两点,A、B两端被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2L现在C点上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为使CD绳保持水平,在D点上可施加力的最小值为()C.0.5mg D.0.25mgA.m g B.mg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由几何关系可知CD段水平时各绳间的夹角;对结点C分析,由共点力的平衡可求得CD绳水平时绳的拉力;再对结点D分析,由共点力平衡和力的合成可得出最小值.解答:解:由图可知,要想CD水平,各绳均应绷紧,则AC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结点C受力平衡,则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CD绳的拉力T=mgtan30°=mg;D点受绳子拉力大小等于T,方向向左;要使CD水平,D点两绳的拉力与外界的力的合力为零,则绳子对D点的拉力可分解为沿BD绳的F1,及另一分力F2,由几何关系可知,当力F2与BD垂直时,F2最小,而F2的大小即为拉力的大小;故最小力F=Tsin60°=mg;故选:C.点评:在共点力的平衡中要注意几何关系的应用,特别是求最小力时一定要通过几何图形进行分析.12.(4分)(2014•常州自主招生)如图所示,在水平传送带上有三个质量分别为m1、m2、m3的木块1、2、3,1和2及2和3间分别用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用水平细绳将木块1固定在左边的墙上,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动,当三个木块达到平衡后,1、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A.2L+B.2L+C.2L+D.2L+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胡克定律.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分别对木块3和木块2和3整体分析,通过共点力平衡,结合胡克定律求出两根弹簧的形变量,从而求出1、3量木块之间的距离.解答:解:对木块3分析,摩擦力与弹簧弹力平衡,有:μm3g=kx,则x=.对木块2和3整体分析,摩擦力和弹簧弹力平衡,有:μ(m2+m3)g=kx′,则.则1、3两木块的距离s=2L+x+x′=2L+.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选择研究对象,根据共点力平衡、胡克定律进行求解,注意整体法和隔离法的运用.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13.(6分)(2014秋•安溪县校级期中)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的情况如下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关于此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不允许变动B.实验中,只需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O点的位置C.实验中,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筋另一端拉到O点(2)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专题:实验题.分析:实验原理是通过比较理论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关系,来验证力的合成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理论值是用平行四边形画出来的,真实值是与橡皮筋同线的那个力.实验利用了等效替代法的科学方法,可结合实验原理对各选项一一分析.解答:解:(1)A、为了保证两次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故应将橡皮条和细线的结点拉到相同的位置,故A正确;B、实验中,需要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拉力方向以及O点的位置,故B错误;C、实验中,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不一定是取90°,故C错误;D、本实验只要达到效果相同,对弹簧称拉力的大小没有要求,不需要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故D错误;故选:A.(2)F1与F2的合力的实际值测量值为一个弹簧拉绳套时的弹簧的弹力大小和方向,而理论值是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的值.所以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3)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所以本实验采用的等效替代法.故选:B.故答案为:(1)A (2)F′(3)等效替代点评:本实验采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即一个合力与几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可以互相替代.解答实验的出发点为明确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处理,明确合力和分力之间的关系,同时注意应用所学物理基本规律解决实验问题.14.(8分)(2014•金水区校级三模)某实验小组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甲方案为用自由落体运动进行实验,乙方案为用小车在斜面上下滑进行实验.(1)组内同学对两种方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分析,最终确定了一个大家认为误差相对较小的方案,你认为该小组选择的方案是甲,理由是乙实验中斜面与小车之间有摩擦力,且不能忽略,小车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2)若该小组采用图甲的装置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请根据纸带计算出B点的速度大小为 1.37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该小组内同学根据纸带算出了相应点的速度,作出v2﹣h图线如图3所示,请根据图线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75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实验题.分析:(1)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仪器、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知道乙装置中小车与斜面存在摩擦,实验效果不如甲好;(2)纸带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计算出打出某点的速度;(3)由mgh=mv2得v2=2gh,由此可知:图象的斜率k=2g,由此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解答:解:(1)由甲、乙两图可知,乙图存在的摩擦远远大于甲图中摩擦,由此可知甲图验证机械能守恒更合适.采用乙图实验时,由于小车与斜面间存在摩擦力的作用.且不能忽略,所以小车在下滑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故乙图不能用于验证机械能守恒.(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因此有:v B==1.37 m/s(3)由机械能守恒mgh=mv2得v2=2gh,由此可知:图象的斜率k=2g,由此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由图可知,当h=20cm时,v2=3.88,所以k==19.5,所以g=9.75m/s2,故答案为:(1)甲,乙实验中斜面与小车之间有摩擦力,且不能忽略,小车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2)1.37(3)9.75点评:本上的实验,我们要从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注意事项这几点去搞清楚,正确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论求解某点的瞬时速度,根据图象特点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三、计算题(共4题,共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15.(9分)(2014秋•安溪县校级期中)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质细线悬于O点,与O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P点处有一个光滑的细钉.已知OP=,在A点给小球一个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0,发现小球恰能到达跟P点在同一竖直线上的最高点B,则:(1)小球到达B点时的速率?(2)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初速度v0为多少?(3)若初速度v0=3,则在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做了多少功?考点:动能定理.专题: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分析:(1)小球恰好到达最高点,绳子拉力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小球在B点的速度.(2)对A到B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求出小球从A点出发时初速度v0的大小.(3)对AB过程再次应用动能定理列式即可求解空气阻力所做的功.解答:解:(1)小球恰能经过圆弧轨迹的最高点B,在B点由重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有:…①解得:…②(2)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只有重力对它做功,根据动能定理有:…③联立②、③两式解得:…④(3)由动能定理可得:﹣mg(L+)+W f=mv B2﹣mv02解得:W f=﹣mgL;答:(1)小球到达B点时的速率为;(2)小球从A点出发时初速度为;(3)空气阻力做功为﹣mgL;点评: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动能定理的综合,知道恰好到达最高点的临界情况,即拉力为零,重力提供向心力.16.(9分)(2014•金水区校级三模)传送皮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运煤传送皮带与水平面夹角为30°,以2m/s的恒定速度顺时针运行.现将一质量为10kg的煤块(视为质点)轻放于底端,经一段时间送到高2m的平台上,煤块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取g=10m/s2,求:(1)煤块从底端到平台的时间(2)带动皮带的电动机由于传送煤块多消耗的电能.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功能关系.分析:(1)题的关键是明确煤块从底端运送到平台上需要经过匀加速和匀速两个过程,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然后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达到传送带速度的时间以及位移,最后求出匀速运动到平台的时间即可.(2)题的关键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多消耗的电能应是煤块增加的机械能与系统产生的热量之和.解答:解:(1)物体开始受到向上的摩擦力作用,做匀加速运动,滑动摩擦力为:f1=μmgcosθ=75N加速度为:a=μgcosθ﹣gsinθ==2.5 m/s2经过时间t1===0.8s 速度达到2m/s,上升:s1===0.8m然后在静摩擦力作用下做匀速运动,上升s2=3.2m静摩擦力f2=mgsinθ=50N t2===1.6 s总时间:T=t1+t2=2.4 s。

福州八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质检试题

福州八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质检试题

福州八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质检试题福州八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语第一次质检试题(附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古代诗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金块珠砾,。

(杜牧《阿房宫赋》)(2),往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3)商旅不行,。

(范仲淹《岳阳楼记》)(4)_________________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5)当余之从师也,。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6)_____________________ ,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二)言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言,完成2—5题。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

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

好饮酒,善衡,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

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

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

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①,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

座下缁白四众②,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生平与王斫山交最善。

斫山固侠者流,一日以千金与先生,曰:“君以此权子母③,母后仍归我,于则为君助灯火,可平?”先生应诺,甫越月,已挥霍殆尽,乃语斫山曰:“此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

”斫山一笑置之。

鼎革后④,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速为务。

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为圣叹。

予其为点之流亚欤!”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

尤喜讲《易》乾、坤两卦,多至十万言。

其余评论尚多,兹行世者,独《西厢》、《水浒》、唐诗、制义、《唱经堂杂评》诸刻本。

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考

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考

福州八中2015—2016学年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数学(理)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2015.8.28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下列四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A. y =x -1与y =(x -1)2B. y =x -1与y =x -1x -1C. y =4lg x 与y =2lg x 2D. y =lg x -2与y =lg x 1002. 设集合22{(,)|1},{(,)|3}416x x y A x y B x y y =+===,则A∩B 的子集的个数是 A.1 B.2 C.3 D.43.若集合A ={x |2<x <3},B ={x |(x +2)(x -a )<0},则“a =1”是“A ∩B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 已知p :∃x 0∈R ,mx 20+1≤0,q :∀x ∈R ,x 2+mx +1>0.若p ∨q 为假命题,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 A .m ≤-2 B .m ≥2 C .m ≤-2或m ≥2 D .-2≤m ≤25.某高三学生希望报名参加某6所高校中的3所学校的自主招生考试,由于其中两所学校的考试时间相同,因此该学生不能同时报考这两所学校,则该学生不同的报考方法种数是 A .16 B .24 C .36 D .486.若5(1)ax -的展开式中3x 的系数是80,则实数a 的值为 A .-2B .22C .34D .27.不等式组1,24,x y x y +≥⎧⎨-≤⎩的解集为D,有下面四个命题:1:(x,y)D,x 2y 2p ∀∈+≥-, 2:(x,y)D,x 2y 2p ∃∈+≥, 3:(x,y)D,x 2y 3p ∀∈+≤ 4:(x,y)D,x 2y 1p ∃∈+≤-,其中真命题的是 A.23,p p B .13,p p C . 12,p p D .14,p p8.已知f (x )=32x﹣(k+1)3x+2,当x∈R 时,f (x )恒为正值,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1) B .(﹣∞,2﹣1) C .(﹣1,2﹣1) D .(﹣2﹣1,2﹣1)9.已知抛物线)0(22>=p px y 的焦点为F ,F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 .过F 作x 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M 、N 两点.有下列四个命题:①PMN ∆必为直角三角形; ②PMN ∆不一定为直角三角形;③直线PM 必与抛物线相切; ④直线PM 不一定与抛物线相切.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0. 如图,在△ABC 中,AD=2DB ,AE=3EC ,CD 与BE 交于F ,设,,,(,)AB a AC b AF xa yb x y ===+u u u r u u u r u u u r则为A .11(,)43B .11(,)32C .33(,)77D .29(,)52011.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y )(x f ,当),(+∞-∞∈x 时不等式 0)()(<'+x f x x f 成立,若)3(33.03.0f a ⋅=,)3.0(3.033f b ⋅=, )3(log )3(log 3.03.0f c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A.c b a >> B. b c a >> C. a b c >> D. c a b >>12.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x f 满足:⎩⎨⎧-∈-∈+=),0 ,1[,2),1 ,0[,2)(22x x x x x f 且)()2(x f x f =+,252)(++=x x x g ,则方程)()(x g x f =在区间[-5,1]上的所有实根之和为 A . -7 B .-6 C . -5 D .-4第II 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3.已知集合M ={x |x x -2<0},N ={y |y =3x 2+1,x ∈R},则M ∩N=________.14.已知{}n a 是等差数列,154=a ,555=S ,则过点P (3 ,3a ) ,Q ( 4 ,4a )的直线的斜率为_________.15.在区间[]09,内任取两个数,则这两个数的平方和也在[]09,内的概率为 .16.给出下列三个结论:①命题“∃x ∈R ,x 2-x >0”的否定是“∀x ∈R ,x 2-x<0”;②函数f (x )=x -sin x (x ∈R)有3个零点;③对于任意实数x ,有f (-x )=-f (x ),g (-x )=g (x ),且x >0时,f ′(x )<0,g ′(x )<0,则x <0时,f ′(x )<g ′(x );④设随机变量ξ~(0,1)N ,若(1)P p ξ≥=,则1(10)2P p ξ-<<=-.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三、解答题:(本大题有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设a 、b ∈R ,且a ≠2,若奇函数f (x )=lgxax211++在区间(-b ,b )上有定义. (1)求a 的值;(2)求b 的取值范围;(3)判断函数f (x )在区间(-b ,b )上的单调性,并说明理由.18. 某加工厂需定期购买原材料,已知每公斤原材料的价格为 1.5元,每次购买原材料需支付运费600元.每公斤原材料每天的保管费用为0.03元,该厂每天需消耗原材料400公斤,每次购买的原材料当天即开始使用(即有400公斤不需要保管).(1)设该厂每x 天购买一次原材料,试写出每次购买的原材料在x 天内总的保管费用y 1(元)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2)求该厂多少天购买一次原材料才能使平均每天支付的总费用y (元)最少,并求出这个最小值.19. 如图所示,直线l :y =x +b 与抛物线C :x 2=4y 相切于点A.(1)求实数b 的值;(2)求以点A 为圆心,且与抛物线C 的准线相切的圆的方程.20.设向量a =)sin ,2(θ,b =)cos ,1(θ,θ为锐角.(1)若a ·b =136,求sin θ+cos θ的值;(2)若a ∥b ,求sin(2θ+π3)的值.21.已知函数f(x)=x ln x ,g(x)=x e x -2e.(1)求函数f(x)在区间[1,3]上的最小值;(2)证明:对任意m ,n ∈(0,+∞),都有f(m)≥g(n)成立.22.选考题:从以下2题中选择1题做答,每题10分,若2题全做,则按第1题给分.(A)(选修4—4 参数方程与极坐标) 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圆C 1,直线C 2的极坐标方程分别为ρ=4sin θ,ρcos ⎝⎛⎭⎪⎫θ-π4=2 2. (1)求C 1与C 2交点的极坐标;(2)设P 为C 1的圆心,Q 为C 1与C 2交点连线的中点.已知直线PQ 的参数方程为⎩⎪⎨⎪⎧x =t 3+a ,y =b 2t 3+1(t∈R 为参数),求a ,b 的值.(B)(选修4—5 不等式证明选讲)已知函数f (x )=m -|x -2|,m ∈R ,且f (x +2)≥0的解集为[-1,1]. (1)求m 的值;(2)若a ,b ,c ∈R ,且1a +12b +13c=m ,求证:a +2b +3c ≥9.稿 纸福州八中2015—2016学年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数学(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D [解析] 对于选项A ,函数y =x -1的值域为R ,函数y =(x -1)2的值域为[0,+∞),值域不一样;对于选项B ,两函数的定义域不同;对于选项C ,两函数的定义域不同;只有选项D 符合.2. D [解析] 集合A 中的元素是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上的所有点,集合B 中的元素是指数函数3xy =图象上的所有点,作图可知A∩B 中有两个元素,所以A∩B 的子集的个数是22=4个. 3.A [解析] 当a =1时,B ={x |-2<x <1},∴A ∩B =∅,则“a =1”是“A ∩B =∅”的充分条件;当A ∩B =∅时,得a ≤2,则“a =1”不是“A ∩B =∅”的必要条件,故“a =1”是“A ∩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4.B [解析]依题意知,p ,q 均为假命题.当p 是假命题时,mx 2+1>0恒成立,则有m ≥0;当q 是假命题时,则有Δ=m 2-4≥0,解得m ≤-2或m ≥2.由p ,q 均为假命题得m ≥2. 5. A6.D [解析]5(1)ax -的展开式中含3x 的项为232335()(1)10C ax a x -=,由题意得31080a =,所以2a =. 7. C 8.B 9.10. B [解析]33()(1)44AF AB BF AB BE AB AC AB AB AC λλλλ=+=+=+-=-+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同理向量AF u u u r还可以表示为2(1)3AF AC CF AC CD AB AC μμμ=+=+=+-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对应相等可得23λ=, 所以1132AF AB A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

福建省福州八中2014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检物理试题

福建省福州八中2014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检物理试题

福州八中2014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检物理试题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请把正确选项填入机答卡)1. 轿车的加速度变化快慢将影响乘坐的舒适度。

加速度变化得越慢,乘坐轿车的人会感到越舒适。

若引入一个新物理量用于表示加速度变化的快慢,则该物理量的单位应是A . m/sB . m/s 2C .m/s 3D .m/s 42. 物体沿直线以恒定加速度运动, 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s =24t -6t 2 (s 单位是m, t 单位是s),则它的速度为零的时刻是A .2 sB .4sC .6 sD .24 s3. 2009年2月11日,俄罗斯的“宇宙-2251”卫星和美国的“铱-33”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805 km 处发生碰撞。

这是历史上首次发生的完整在轨卫星碰撞事件。

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碎片可能会影响太空环境。

假定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块碎片,绕地球运动的轨道都是圆,甲的运行速率比乙的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的运行周期一定比乙的短 B .甲距地面的高度一定比乙的高C .甲的向心力一定比乙的小D .甲的角速度一定比乙的小4. 物块M 在静止的传送带上匀速下滑时,若传送带突然转动且转动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传送带转动后A .M 将减速下滑B .M 仍匀速下滑C .M 受到的摩擦力变小D .M 受到的摩擦力变大5. 质量为2吨的汽车,发动机牵引力的功率为30千瓦,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5m /s 。

保持发动机的功率不变,若汽车所受阻力恒定,则汽车的速度为10m /s 时的加速度为A .1m/s 2B .0.5m/s 2C .2m/s 2D .2.5m/s 26. 如图所示,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绝缘轻质弹簧竖直立于水平地面上,上面放一质量为m 的带正电小球,小球与弹簧不连接,施加外力F 将小球向下压至某位置静止.现撤去F ,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离开弹簧的过程中,重力、电场力对小球所做的功分别为W 1和W 2,小球离开弹簧时速度为v ,不计空气阻力,则上述过程中A .小球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 .小球的重力势能增加-W 1C .小球的机械能增加W 1+12mv 2 D .小球的电势能增加W 27. 如图所示,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关于y 轴(沿竖直方向)对称,O 、M 、N 是y 轴上的三个点,且OM=MN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八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2014.8.30一、单项选择题(共54分。

每题3分)1、如图所示,桌面上固定一个光滑竖直挡板,现将一个重球A与截面为三角形垫块B叠放在一起,用水平外力F可以缓缓向左推动B,使球慢慢升高,设各接触面均光滑,则该过程中A.A和B均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B.B对桌面的压力越来越大C.A对B的压力越来越小D.推力F的大小恒定不变2、如图所示,A、B分别是甲、乙两小球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 t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在t=4 s时,甲球的加速度小于乙球的加速度B.在t=5 s时,两球相距最远C.在t=6 s时,甲球的速率小于乙球的速率D.在t=8 s时,两球相遇3、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质量相等的A、B两块木板,在木板A上放着质量为m的物块C,木板和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

A、B、C之间以及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现用水平恒力F向右拉木板A,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不管F多大,木板B一定保持静止B.B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一定小于FC.A、C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μmgD.A、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可能等于F4、物体沿直线以恒定加速度运动, 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s=24t-6t2 (s单位是m, t单位是s),则它的速度为零的时刻是A.2 s B.4s C.6 s D.24 s5、质量为2吨的汽车,发动机牵引力的功率为30千瓦,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5m/s。

保持发动机的功率不变,若汽车所受阻力恒定,则汽车的速度为10m/s 时的加速度为A.1m/s2B.0.5m/s2C.2m/s2D.2.5m/s26、如图,一固定斜面倾角为030,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自斜面底端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 。

若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则此过程中,物块的A .动能损失了4mghB .动能损失了mghC .机械能损失了mghD .机械能损失了12mgh7、关于平抛运动,不正确...的叙述是 A. 平抛运动是一种在恒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 B. 平抛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之间夹角越来越小 C. 平抛运动速度方向与恒力方向之间夹角不变D. 平抛运动速度大小时刻改变8、如图所示,细绳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O 点,另一端穿过一张CD 光盘的中央小孔后拴着一个橡胶球,橡胶球静止时,竖直悬线刚好挨着水平桌面的边沿。

现将CD 光盘按在桌面上,并沿桌面边缘以速度v 匀速移动,移动过程中,CD 光盘中央小孔始终紧挨桌面边线,当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时,小球上升的速度大小为 A .vsin θB .vcos θC .vtan θD .vcot θ9、2012年我国宣布北斗导航系统正式商业运行。

北斗导航系统又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具有导航、定位等功能。

"北斗"系统中两颗工作星均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如图所示).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 .这两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2rRgB .卫星1由位置A运动至位置B所需的时间至少为grR r 3πC .卫星1向后喷气就一定能追上卫星2D .卫星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正功10、如图所示,水平天花板下用长度相同的绝缘细线悬挂起来的两个相同的带电介质小球A 、B ,左边放一带正电的固定球P 时, 两悬线都保持竖直方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 球带正电,B 球带负电,并且A 球带电荷量较P 球 带电荷量大B .A 球带正电,B 球带负电,并且A 球带电荷量较P 球带电荷量小 C .A 球带负电,B 球带正电,并且A 球带电荷量较P 球带电荷量小D .A 球带负电,B 球带正电,并且A 球带电荷量较P 球带电荷量大11、如图所示,一边长为l 的正方形,其中a 、b 、c 三个顶点上分别固定了三个电荷量相等的正点电荷Q ,O 点为正方形的中心,d 点为正方形的另一个顶点。

以下关于O 点和d 点说法正确的是: A .O 点和d 点的场强方向相同 B .d 点比O 点的电势高C .同一试探电荷+q 在d 点比在O 点受到的电场力大D .同一试探电荷+q 在d 点比在O 点的电势能大 12、如图所示电路中,A 、B 为两块竖直放置的金属板,G 是一只静电计,开关S 合上时,静电计张开一个角度,下述情况中可使指针张角增大的是A .合上S ,使A 、B 两板靠近一些 B .合上S ,使A 、B 正对面积错开一些C .断开S ,使A 、B 间距靠近一些D .断开S ,使A 、B 正对面积错开一些13、如图所示,真空中有A 、B 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O 、M 、N 是AB 连线的垂线上的三个点,且AO >OB ,A 带负电荷,B带正电荷,一试探电荷仅受电场力作用,试探电荷从M 运动到N 的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此试探电荷可能带负电 B .此试探电荷一定带正电 C .两点电势ΦM 小于ΦND .此试探电荷在M 处的电势能小于在N 处的电势能14、如图所示的xOy 坐标系中,x 轴上固定一个点电荷Q ,y 轴上固定一根光滑绝缘细杆(细杆的下端刚好在坐标原点D 处),将一个套在杆上重力不计的带电圆环(视为质点)从杆上P 处由静止释放,圆环从O 处离开细杆后恰好绕点电荷Q 做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圆环沿细杆从P 运动到O 的过程中,加速度一直增大B .圆环沿细杆从P 运动到O 的过程中,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 .增大圆环所带的电荷量,其他条件不变,圆环离开细杆后仍然能绕点电荷做圆周运动D .将圆环从杆上P 的上方由静止释放,其他条件不变,圆环离开细杆后仍然能绕点电荷做圆周运动15、质量和电量都相等的带电粒子M 和N ,以不同的速率经小孔S 垂直进入匀强磁场,运行的半圆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dA .M 带负电,N 带正电B .M 的速率小于N 的速率C .洛伦兹力对M 、N 做正功D .M 的运行时间大于N 的运行时间16、如图所示,相距为L 的两条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上端接有定值电阻R ,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为B .将质量为m 的导体棒由静止释放,当速度达到v 时开始匀速运动,此时对导体棒施加一平行于导轨向下的拉力,并保持拉力的功率恒为P ,导体棒最终以2v 的速度匀速运动.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不计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P =mg v sin θ B .P =3mg v sin θC .当导体棒速度达到v 2时加速度大小为g2sin θD .在速度达到2v 以后匀速运动的过程中,R 上产生的焦耳热等于拉力所做的功17、质量为m 、速度为v 的A 球与质量为3m 的静止B 球发生正碰.碰撞可能是弹性的,也可能是非弹性的,因此,碰撞后B 球的速度可能有不同的值.碰撞后B 球的速度大小可能是A .0.6vB .0.4vC .0.2vD .v18、用频率为ν0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所发射的光谱中仅能观测到的频率分别为ν1、ν2、ν3的三条谱线,且ν3>ν2>ν1,则 A .ν0<ν1B .ν3=ν2+ν1C .ν0=ν1+ν2+ν3D.1ν1=1ν2+1ν3二、实验题(共24分,每空3分) 19、(1)如图1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及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

图中A 为小车,B 为装有砝码的托盘,C 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后面所拖的纸带穿过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接50H Z 交流电。

小车的质量为m 1,托盘及砝码的质量为m 2。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长木板C 必须保持水平 B .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C .实验中m 2应远小于m 1D .作a -11m 图像便于行出加速度与质量关系②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 —F 图像,可能是图2中的图线 。

(选填“甲、乙、丙”)③图3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上标出了所选的四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

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 m/s 2。

(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2)○1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B .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C .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D .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2某同学做“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 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钩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 ,把L -L 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 ,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图中的( )(3)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先后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两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①实验操作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行 B .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C .拉力F 1和F 2的夹角越大越好D.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②实验中,要求先后两次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指的是。

A.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力F1和F 2的大小之和等于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B.橡皮条沿同一方向伸长C.橡皮条伸长到同一长度D.橡皮条沿同一方向伸长到同一长度○3在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力的图示,如图所示。

图上标出了F1、F2、F、F′四个力,其中 (填上述字母)不是由弹簧秤直接测得的。

三、计算题(共42分)20、(14分)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两个可视为点电荷的小球,其中A带正电,电量为Q1,固定在绝缘的支架上,B质量为m,用长为L的绝缘细线悬挂,两者均处于静止状态,悬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且两者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相距为R,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求:(1)B带正电荷还是负电荷?(2)B球带电量绝对值Q2为多少?21、(14分)如图,置于圆形水平转台边缘的小物块随转台加速转动,当转速达到某一数值时,物块恰好滑离转台开始做平抛运动.现测得转台半径R =0.5 m,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0.8 m,物块平抛落地过程水平位移的大小s=0.4 m.设物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1)物块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v0;(2)物块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22、(14分)飞行时间质谱仪可以对气体分子进行分析.飞行时间质谱仪主要由脉冲阀、激光器、加速电场、偏转电场和探测器组成,探测器可以在轨道上移动以捕获和观察带电粒子.整个装置处于真空状态.加速电场和偏转电场电压可以调节,只要测量出带电粒子的飞行时间,即可以测量出其比荷.如图所示,脉冲阀P喷出微量气体,经激光照射产生不同价位的离子,自a板小孔进入a、b间的加速电场,从b板小孔射出,沿中线方向进入M、N板间的偏转控制区,到达探测器.已知加速电场ab板间距为d,偏转电场极板M、N的长度为L1,宽度为L2.不计离子重力及进入a板时的初速度.(1)设离子的比荷为k(k=q/m),如a、b间的加速电压为U1,试求离子进入偏转电场时的初速度v0;以及探测器偏离开中线的距离y.(2)当a、b间的电压为U1时,在M、N间加上适当的电压U2,离子从脉冲阀P喷出到到达探测器的全部飞行时间为t.请推导出离子比荷k的表达式:福州八中2014—2015学年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物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9(1) ○1CD ②丙③0.49或0.50(2) 实验中应以所研究的一根弹簧为实验对象,在弹性限度内通过增减钩码的数目来改变对弹簧的拉力,以探索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并且拉力和重力平衡,所以选A、B.(由于考虑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当不挂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x >0,所以选C. ○1)AB ○2C(3)○1AB ○2 D ○3F ′ 20、(1)负电(2)122tan Q Q mg k R θ= 221tan mg R Q kQ θ=21、(1)物块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有H =12gt 2①在水平方向上有 s =v 0t ②由①②式解得v 0=sg2H,代入数据v 0=1 m/s.③ (2)物块离开转台时,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有f m =m v 20R ④f m =μN =μmg ⑤由③④⑤式解得μ=v 20gR,代入数据μ=0.2.【答案】(1)1 m/s (2)0.222、2121(2)2d L K t U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