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道德滑坡现象

合集下载

浅谈当代大学生道德滑坡现象

浅谈当代大学生道德滑坡现象

浅谈当代大学生道德滑坡现象当社会频频曝光假奶粉、有毒食品、贪污腐败、坑蒙拐骗等社会道德滑坡问题时,作为大学生的我,不禁担忧起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滑坡现象。

大学生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是社会的一股重要力量。

应当讲,当代大学生主流思想是积极向上,成熟健康的,他们拥有比以往的大学生更开阔的眼界和更渊博的知识,他们热爱祖国,对于党和政府的政策高度认可,积极参加世博会、青奥会等公益活动。

但与此同时,随着大学生入学率的提高,进入大学成为越来越普通的事,大学生规模空前强大,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大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并且整体下降,教育质量下滑,思想道德状况呈下滑的态势等等,这种现象应当引起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思考。

复旦大学的投毒事件继之前的马加爵案、药家鑫案等,再一次引起了社会对大学生心理教育、道德教育的担忧,关于大学生道德状况的丑闻经常在各种报刊杂志上成为焦点,许多大学生甚至调侃道:“感谢舍友不杀之恩。

”针对当前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奢侈浪费,盲目攀比。

脱离高中的束缚,步入大学校门,你会发现各种名牌包包、化妆品成为女生的追求,男生则频繁现身于各种娱乐消费场所,他们挥金如土,追求生活的高档化与新潮化,相互攀比,每个月“一个星期的公主或王子,三个星期的乞丐”形容他们一点也不夸张,基本上每个月都“入不敷出”。

大学生朴素、节约的意识逐渐淡薄,浪费现象严重,不知何时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时代早已退居二线。

2、个体主义膨胀,缺乏集体意识。

中国的应试教育从一出生,就开始了学习的比拼,不能输在起跑线,好不容易突破高考的重围,进入心仪的大学,在知识的上端难免有些抑制不住自我的优越感,加上近些年西方个体主义的影响,使得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淡薄,个体主义精神加速膨胀。

3、诚信问题。

进了大学,不得不提的是大学的考试,虽然不用艰苦奋斗搏第一,但是不努力的结果就是考试挂科,接踵而来的是补考甚至重修,最严重者不能毕业。

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途径

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途径

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分析以及解决的路径伴随我国改革开放深度和广度的进一步扩展,我国经济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与世界接轨程度的不断加深,面对缤纷多彩的世界,人们在“被消费”主宰的情况下,不经意间促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影响道德价值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由此,那些为人所鄙视的落后道德观念有了一定的市场,其影响在不断加深并影响着年轻新一代,由此,导致道德滑坡的现象的出现,其所带来的恶劣的影响必须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针对社会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一次促进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下面就道德滑坡的原因及其对它的分析和解决的路径方面来分析这一问题。

道德滑坡的原因之一在于社会风气的破坏和道德氛围的未建性。

曾经看过一个报道。

在德国,当长辈或家长看到孩子在自己的身边时,他们不会不顾红绿灯,即使没有车辆通过,他们依然会等到绿灯亮起再通过。

不论这个孩子与自己有何关系,哪怕无亲无故。

他们如此做的一个原因就是为孩子们树立一个榜样,以一种身体力行,为孩子言传身教。

这个事件和我国孟子杀猪教子的故事有不少雷同之处。

但是,在当今社会,我们却很难寻觅到这样的现象。

由此,我们不得不说,家长和社会在日常生活中必须给予孩子潜移默化的好的影响。

由此可见,我们缺少一种文化的氛围。

我们对传统文化缺少一种正确的解读。

由于对传统文化中所涉及的道德问题,我们必须以一种辩证的眼光来看待。

我们在批判古代“三纲五常”的同时,却忽略了其中积极的影响。

古代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尽管我们说,这样的一种孝顺在当今的人看来不免有些过火,但是,古人那种对父母的尊敬和爱戴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可是,如今,养儿防老已成为一种不合适宜的说法。

父母们已经不再奢望后辈们能够使他们享受“老有所终”,啃老族的出现,说明现代人的责任意识在不断地弱化,如此导致,责任心的丧失。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越来越多的人,会搬出社会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等客观原因为自己解脱。

浅析当今大学生诚信危机与道德滑坡

浅析当今大学生诚信危机与道德滑坡

浅析当今大学生诚信危机与道德滑坡第一篇:浅析当今大学生诚信危机与道德滑坡论文关键词:社会诚信;诚信缺失;社会信用制度;市场经济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快速发展,社会诚信道德出现了严重缺失现象.给社会带来严重的道德风险.妨碍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而在完善现有制度的基础上,精心构建社会信用制度,使之能与各种禁止规则配套运行,将成为有效摆脱“诚信危机”.实现社会诚信的转折点。

一、杜会诚倍缺失的严重态势社会诚信作为基本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品格.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社么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评价标准中.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睦,业无诚信不兴旺.国无诚信不稳定,世无诚信不安宁.当今时代,诚实守信不仅是社会交往的基本伦理原则.还是经济交往的必然要求,是建构现代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伦理基石。

然而,随着我国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快速发展,社会诚信道德处于严重缺失状态,给社会造成负面影响,既所谓“诚信危机”。

“诚信危机”以经济领域作为辐射中心向其它领域扩散,并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经济领域,非诚信现象存在于市场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

在生产消费方面,生产经营者、销售者制假、售假、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令消费者如屡薄冰;在市场进人方面。

有假出资、假注册、假地址、假担保等坑蒙拐骗现象;在市场交易中则虚假广告到处有,合同欺诈满天飞,侵权违约、赖帐不还、偷逃税金等现象屡禁不止;在市场监察中假审计、假处罚、假查真放,地方保护主义横行;在市场退出方面,作假帐、报假亏、假破产等五花八门.如此等等.导致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猖撅,问题之严重、性质之恶劣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就是契约经济、信用经济或诚信经济.信用已成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支柱.因此,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急需新制度的供给来保障诚信的实现。

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路径

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路径

浅析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路径————————————————————————————————作者:————————————————————————————————日期:浅析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路径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与世界接轨程度的不断加深,不经意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影响社会道德体系的不良风气已暗潮涌动,由此导致道德滑坡的出现,其所带来的恶劣的影响必须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下面就从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的路径方面来分析这一问题。

一、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社会道德的断层,金钱崇拜填补道德真空。

建国初期,中国始终在搞社会主义建设。

在这个过程中,运动与建设相生,整顿与生产相伴。

刚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被解放的人民群众带着极大的热情,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的建设大潮之中。

在这一时期,人们的思想极其单纯,大家并不认为经济收入少、加班加点不对;相反,在做好分内工作的同时,还做了大量的分外工作。

可以说,为了工作人们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近乎疯狂。

在当时人们的思想中以传统的和当代的道德观自觉地抵制着所谓的资产阶级思想。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让中国人耳目一新。

面对突然的变化、繁杂的环境、飞速发展的经济和反差极大的生活,人们来不及思考,对某些社会现象没有时间去做本质上的深入的分析,而是简单武断地否定过去的体制,顺带的全盘否定了过去的道德观。

我们思想领域旧的东西被丢掉,而新的东西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社会道德出现了断层。

在社会道德出现断层和真空时,金钱的作用却被无限的夸大了。

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思想渐渐在人们心中蔓延。

对金钱顶礼膜拜的人们不顾道德甚至法律约束,去疯狂追求他们崇尚的利益。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这句话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社会变得越来越现实,也使得在这样的大环境成长起来的人们跟着变得更加现实。

以至于我们现在教育子女都经常会说:“现在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将来就可以找个好工作,挣很多钱。

关于中国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五篇材料]

关于中国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五篇材料]

关于中国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五篇材料]第一篇:关于中国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关于中国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论文关键词:社会道德道德滑坡表现原因应对论文摘要: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全国上下正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由于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发展的失衡和市场经济本身就有的盲目性、自发性的缺陷,导致了某些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出现。

当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消除各种不道德现象是提高全国人民精神文化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点是,由于社会处于激烈而探刻的变革之中,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矛盾都在调整之中,必然存在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道德滑坡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一、道德缺失现象的几点表现 1.诚信缺失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是一个古老的道德命题,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体现。

由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较短,发展尚不完善,加之人们对经济学本身的内涵还不够了解,导致中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诚信缺失现象。

在经济领域,存在着企业信用缺失,在其他社会生活领域,假东西充斥如假文凭、假证件、假发票、假政绩、假鉴定等,不一而足。

以企业道德缺失为例,“三鹿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老酸奶事件”等等一系列企业的道德缺失一次又一次的挑战着国人的心理极限。

诚信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暴露无遗了。

2.职业道德缺失道德是一定群体认同的调节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集团之间行为关系的规范、原则的总和。

一个群体所遵循的规范和原则是以某种职业的道德体系来体现的,职业领域中的道德素质滑坡和从事职业的主体奉行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权利本位的价值观密不可分的。

医生收取“药品回扣”、收受“红包’、“漠视生命”;警察“知法犯法”、与罪犯暗中勾结、“随意扩张权力范围”;公务员“行贿受贿”、“公款私用”、“行政不作为”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例证。

思想道德滑坡总结报告

思想道德滑坡总结报告

思想道德滑坡总结报告思想道德滑坡指的是一个人或一个社会在价值观与道德标准方面逐渐滑坡下降的现象。

我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研究总结出以下几个关键点。

首先,社会的现代化和经济的发展是思想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现代社会,人们普遍注重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经济利益的追求,而对于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关注往往较少。

这导致了一些人对于道德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性产生了淡漠态度,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其次,社会的个体主义倾向也是思想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个体主义倾向使得人们更加强调个人权益和自我实现,而忽视了社会责任和共享价值观的重要性。

这种个体主义的思潮助长了道德滑坡的趋势,使得人们越来越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不愿意为他人和社会付出。

此外,媒体和互联网的发展也加剧了思想道德滑坡的趋势。

媒体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广泛和快速,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的碎片化和炒作化。

大量的虚假信息和低俗内容泛滥,对公众价值观念的塑造和传播产生了负面影响。

这种大量虚假信息和低俗内容的存在,使得人们逐渐迷失了自己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

在思想道德滑坡的问题上,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遏制这一趋势。

首先,教育是关键。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让他们明确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以及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其次,媒体和互联网也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尽量传播正能量和真实信息,减少虚假信息和低俗内容的传播。

最后,政府也要加强监管,制定相关法律和规定,加大对道德滑坡现象的打击力度。

总结来说,思想道德滑坡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我们需要从教育、媒体、政府等多个方面入手,共同努力,才能逐渐遏制思想道德滑坡的趋势,建立一个更加有道德和文明的社会。

当今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原因分析及其解决途径

当今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原因分析及其解决途径

当今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原因分析及其解决途径诚实守信,善良互助,一直是我们引以为豪,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美德。

可是,在这个物欲横流,几乎所有人都被金钱所左右的社会里,道德,似乎已经变成了一个遥远的故事。

商人为金钱驱使,为牟取暴利不择手段,不惜以牺牲消费者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来充实自己的钱包,于是就出现了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利益的驱使使假货越来越多,如假食品,假药,假学历,假职称,假论文,假公济私等等,一句话,一切切的假冒伪劣,在这样下去,我们还能相信什么,该相信什么;如今好人难做,路上老人跌倒了不敢扶,怕一个好事最后倒落个狗咬吕洞宾。

至于官员腐败,上行下效,就更不用提了。

道德滑坡,着实已经成为现代中国的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正在侵蚀国民的心灵。

对于这个不容乐观的现状,我认为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一、金钱的作用被无限的夸大。

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思想渐渐在人们心中蔓延,生根发芽。

在学习经济学常识的时候,我了解到马克思《资本论》中经典的一句话,认为讲的真的是十分的透彻。

马克思说:“如果有20%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的法律”。

对金钱顶礼膜拜的人们就不顾道德甚至法律约束,去追求他们崇尚的利益。

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这句话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社会变得越来越现实,也使得在这样的大环境成长起来的人们跟着变得更现实。

甚至会有人说,道德是什么?能当饭吃还是能买衣服穿?当人们都脱下虚假的外衣露出赤裸裸的贪婪的真实的时候,道德良知,便成为了一个被遗忘在角落的物件。

偶尔会想起,但是不会对现实有任何的改变。

作为一个来自普通家庭的大学生,我们听到的很多都是:现在好好奋斗,将来就可以找个好工作,有可观的薪水。

归根到底我们现在的努力还是为了那个叫做金钱的东西吧。

浅议社会道德滑坡

浅议社会道德滑坡

浅议社会道德滑坡
不可否认,‘道德滑坡’现象在社会局部确实存在,‘小悦悦’事件就是极端个案,“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问题也不断出现。

彭宇案、许元鹤事件等近年来相继发生的道德滑坡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城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但我们不能由此断定,中华民族的整体道德水平就在下降,否则,中华民族的进步怎么理解?郭明义、‘最美妈妈’等新时期道德模范层出不穷如何解释?”马海德基金会理事长周幼马委员表示,看到问题,保持忧患意识有其积极意义,只有看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但不能以偏概全,对全局失去正确判断。

应该用辩证的思维方法看问题。

近年来一些地方对道德建设的重视程度也相对落后于经济建设、法制建设。

有的地方一味强调经济建设,放松道德建设,其结果必然是经济实力上去了,社会风气下来了。

加强道德建设,让道德成为一种力量,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健全,过于片面的追求私利的结果;社会、生活、教育、法制等方面的不健全也是形成道德滑坡的重要因素,关键是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已经发生的一切,并要搞清楚以后道德发展的方向,由于道德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它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反作用,因此,在道德建议中,必须正确认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要以辩证的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处理现在出现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并使之应用,让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让道德滑坡从源头上得到根治,只有这样,人性才能得到进一步的解放,我们的社会才能得到和谐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课程论文浅析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学院(系):管理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浅析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现象摘要: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道德作为社会的凝聚力却出现了滑坡现象,特别是近些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以至于出现了道德沦丧、观念模糊、信仰危机等一些列人格扭曲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一问题进行深究,找出解决问题对策。

这一现象的产生是由很多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综合概括了产生滑坡现象的原因,并试图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以给重建道德找到一条有效的路径。

关键字:道德滑坡道德建设价值观一、道德滑坡现状当前一系列“道德滑坡”现象使得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道德建设问题。

“道德”成为如今论坛上的热门话题。

当硫酸泼向无助的黑熊,当枪弹射向无辜的教师,当汽油浇向熟睡的流浪者,当因学习上的分歧而掐死同窗,当因一句骂人的话而去投毒,当好心车主扶起摔倒的老奶奶被敲诈,当18位路人无视躺在路边濒临死亡的小女孩的时候,每个人们的处境都处于危险中,正是这种潜在危险使得众多的“旁观者”走向前台来关心道德建设的问题。

我国道德水平下滑的主要表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3]:第一,家庭道德伦理关系改变而带来的矛盾与冲突。

第二,职业道德陷入了没有精神支柱的泥潭。

第三,社会公德开始失去平衡。

第四,腐败现象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人们在探讨“道德滑坡”的原因时,往往把责任大多推向学校,认为学校是道德教育的课堂,道德下滑应归结为学校教育的失误。

不可否认,学校在道德教育上负有重任,但社会与家庭对道德教育也责无旁贷。

道德滑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归结为某一方面的原因。

二、道德滑坡原因分析[4]随着时代进步而出现道德观念的变迁是必然的,但一些“保守”的人认为,这是世风日下,出现“道德滑坡”了,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我们不能说每次道德观念的变化都值得肯定,但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道德观念是向着更进步、更文明的方向发展的。

因此,道德滑坡不是指道德观念的滑坡,而指道德实践的滑坡。

人们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但在具体行动上发生了变化,也就是道德实践方面滑坡了。

本文认为道德滑坡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阐释:(一)价值观出现“错位”[2]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价值的认识和评价所持的根本观点,是人们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我国的现阶段,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出现偏差,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种:集体主义价值观、拜金主义价值观、拜权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价值观和利己主义价值观。

我国一贯倡导的是集体主义价值观。

集体主义价值观强调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现实生活中,连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一些人尤其是一些党政领导干部都难以实现,结果各阶层、各社会团体的一些成员不同程度的“道德滑坡”。

这是与价值观“错位”紧密相联。

由于错误的价值观即拜金主义、拜权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泛滥成灾,使一些人开始觉得苦恼、迷惘、困惑、无所适从,当受到利欲引诱时,就极容易接受错误的价值观,导致“价值观的错位”。

“价值观的错位”势必引起“道德滑坡”。

(二)法制建设滞后,使得人们的思想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在一个社会中,法律是作为道德底线而存在的。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封建的道德和法制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解放后,社会主义法制虽得到发展,但是在‘文革’时期,社会主义法制和传统的伦理道德几乎全部遭到破坏,而新的伦理道德体系还没有建立,这导致了整个社会思想的大动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西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传入,给本来就很迷茫的中国人造成非常消极的影响”。

在整个社会中,由于法制建设滞后,一些物欲分子钻法律空子,无视传统的道德理念,在堕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滞后和政治思想教育乏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尤其是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市场经济曾一度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品而大加批判,所以实行市场经济以后,理论界更多的是探讨市场经济在我国实行的合理性,企图使人们接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法制,道德等要求不及时,造成法制,道德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状况。

因此,一些人错误的认为集体主义是计划经济产物,市场经济呼唤地是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以及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所派生出来的腐朽落后价值观的冲击,使政治思想理论教育面临严重困境:理论与现实联系不上来,被少数人认为是“误入歧途”的教条。

同时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者经济地位弱化,使部分政治思想工作者心灰意冷,而淡漠人生。

(四)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教育方面的缺陷,使很多学生不能正视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生考试分数成为其优劣地决定性标准。

这给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首先在精神上是一种打击,让他们片面地觉得自己是没有价值的社会人。

同时学校的管理模式过于重视成绩优秀的学生,此外,部分老师对学生有种偏激态度,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社会要不要我们都无所谓”的思维。

此外,孩子们的家庭不能及时与学校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父母更多的是忙于工作,疏于对孩子的管教,最鲜明事例就是外出打工父母的留守儿童,他们很多不能够在一个良好环境下学习成长,他们的心理会出现偏差,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育是整个社会中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下一代人成长,因此,应当重视教育问题。

三、道德重建思考本文认为要有效的抑制道德滑坡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一)构建新的伦理道德体系,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对待外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我们都应当辨证唯物的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代,我们不能将外来文化拒之门外,而应该吸取外来先进成果,例如先进管理模式、先进管理经验等。

同时,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认为我们地传统文化是糟粕,而是应该研究、挖掘其中精华,让它成为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食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当今,怎样让传统中华文明能够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让西方一些先进思想能够与我们传统的伦理思想相结合,并促进社会发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当前,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只要符合广大人民的要求和愿望,能对人性恶的方面起约束作用,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规范,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我们服务。

(二)提高对市场经济驾驭能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几乎所有东西都贴上了商品的烙印。

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我们对市场驾驭除了熟悉全球化下WTO各种规范、提高国内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和为市场营造一个良好投资环境外,更重要的是怎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因此,只有切实的解决好人民的根本问题,才可以使整个社会得到稳定,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才会有一个根本、稳定的前提条件。

但是在提高市场驾驭能力同时,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建设也必须得到不断加强和完善。

首先,我们要对现阶段道德规范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的区别有清晰的认识,要认清我们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要实事求是,而不应该将共产主义道德强加于现在这个生产力水平下人民的心中,因为我们还不具备进入共产主义地物质前提。

(三)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要在社会中得到实施,特别是对政府官员进行监督,要把上层建筑做好,它才能更好地引导我们社会向健康地方向发展。

最后,要正确区分道德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道德属于社会的意识范畴,而市场则属于经济的范畴,但目前我们的现实是对这两个范畴没有正确的区分,由此导致了社会混乱,把社会范畴纳入了经济领域,把人当成经济的动物,使这个社会除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外,所有亲情、友情都变得黯淡无光。

(四)转变教育观念,加强素质教育,使国民地素质得到面提高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地方向,我们地社会最终会走向以提高劳动者地素质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地轨道上来。

因此,在教育中,重要的是怎么样去改进现今教育存在地弊端,让人性在教育中得到健康全面自由地发展。

我国主要是要根除教育的腐败,更新教育的观念,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在根除腐败这方面,主要的是要让其向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以此来限制教育系统中腐败现象;在更新教育观念中,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学校教育,更重要的是在社会中地其他领域,如企事业单位等等,特别要加强对广大农民的教育,以提高全民族地综合素质[1]。

四、结语[5]总之,当今道德滑坡有社会原因,也有历史原因。

由于长期处于封建统治下,小农的思想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这也直接影响着道德发展。

更有人为的原因,比如教育、生活、法制、社会等方面的不健全也是形成道德滑坡的重要因素。

关键是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已经发生的一切,并搞清楚以后道德发展方向。

由于道德是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它对社会发展会产生反作用。

因此,在道德建设中,就得必须正确认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关系,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处理现在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对策,并使之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让道德滑坡从源头上得到根治。

只有这样,人性才能得到进一步解放,我们的社会才能得到更为和谐发展。

[1]张宇.对当前道德滑坡的认识与思考[J].六盘水师专学报,1996(2).[2]孟秋菊.简论“道德滑坡”[J].川东学刊,1998(8).[3]李期.论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滑坡与道德重建[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2).[4]孙立平.道德滑坡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9).[5]汪文娟孔庆为.当今社会道德滑坡问题对策研究[J].传承2009(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