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自考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及答案
浙江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及答案解析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66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意义是往往决定着这条新闻是否( )A.及时B.新鲜C.有趣D.重要2.分析研究新闻作品时迷失了方向,给读者阅读新闻作品以错误的引导,主要是因为( )A.缺乏耐心B.缺乏团结协作的精神C.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D.缺乏新闻敏感3.新闻作品研究者必须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这是属于哪一方面的素养( )A.政治素养B.理论素养C.专业素养D.知识素养4.《中国的西北角》的作者是( )A.邓拓B.范长江C.黄远生D.邵飘萍5.《水城威尼斯》是穆青同志写的一篇( )A.工作通讯B.事件通讯C.旅游通讯D.风貌通讯6.《妈妈教我放鸭子》是一篇( )A.人物特写B.人物专访C.人物通讯D.人物消息7.《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的作者是( )A.郭玲春B.穆青C.范敬宜D.王赤兵8.《阿西·亚妮当众挥毫妙趣横生》是一篇( )A.人物新闻B.新闻特写C.新闻述评D.动态新闻9.《鄱阳湖出现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从导语开始,几乎处处都有( )A.数字B.人物C.描写D.议论10.《武汉百里长堤巍然锁大江》是一篇( )A.连续报道B.深度报道C.解释性新闻D.现场短新闻11.《别了“不列颠尼亚”》报道的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事件,这是新华社发自哪里的消息( )A.北京B.上海C.广州D.香港12.《访“葡萄常”》是一篇( )A.人物专访B.旅游通讯C.工作通讯D.深度报道13.“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这句话出自哪篇文章( )A.《经济学家赶集》B.《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C.《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D.《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14.《核弹元勋的“三子”》是一篇( )A.事件通讯B.风貌通讯C.工作通讯D.人物通讯15.《一本充满自我批评的新书》指的是哪本书( )A.《十个共产党员》B.《柏生新闻作品选》C.《西行漫记》D.《临床误诊100例》16.外国新闻作品中被称为“揭露性报道”的,是指( )A.电讯B.特稿C.解释性报道D.调查性报道17.《巴黎陷落后的一个月》一文的作者是( )A.爱伦堡B.西蒙诺夫C.法拉奇D.尼尔·夏恩18.不同的研究者对优秀的新闻作品往往能取得基本一致的肯定意见,这体现了( )A.客观性的决定性作用B.主观性的决定性作用C.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对立D.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19.西方新闻界一般将时效性强、比较重要的事情报道称为( )A.软新闻B.硬新闻C.大众新闻D.黄色新闻20.消息《中原我军占领南阳》是毛泽东同志为( )写的。
全国2022年10月自考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_1

全国2022年10月自考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全国2022年10月自考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1.(单选题,1 分)下列报道中,属于现场新闻的是()A、《访“葡萄常”》B、《抢菜记》C、《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D、《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2.(单选题,1 分)西方新闻界之所以强调采用连续报道,主要是为了追求()A、接近性B、可读性C、时效性D、重要性3.(单选题,1 分)下列作品中,属于工作通讯的是()A、《祁连山北的旅行》B、《“一厘钱”精神》C、《塞上行》D、《春夜》4.(单选题,1 分)新闻报道的本源是()A、众说C、事实D、故事5.(单选题,1 分)评析新闻作品时,单纯依靠感性认识容易产生的弊端是()A、片面、肤浅B、机械、僵硬C、缺乏创新性D、脱离生活实际6.(单选题,1 分)下列著名记者中,主要以政治访问而闻名的是()A、穆青B、法拉奇C、柏生D、郭玲春7.(单选题,1 分)评析作品时,突破、超越所观察的事物本身,从更大的时空范围去展开纵向和横向的思索,主要运用的是()A、立体思维B、求异思维C、理性思维D、宏观思维8.(单选题,1 分)新闻作品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表现手法是()A、描写C、说明D、叙述9.(单选题,1 分)美国《费城问讯报》所刊发的系列报道《法院的失序》,属于()A、解释性报道B、大特写C、调查性报道D、电讯10.(单选题,1 分)通讯名篇《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所运用的结构形式是()A、倒金字塔结构B、纵横式结合的结构C、时间顺序结构D、悬念式结构11.(单选题,1 分)“甲骨文是公元前l7世纪到公元前“世纪,中国商王朝的史官用刀镌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现行汉字的雏形,也是迄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这一段文字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A、描写B、说明C、对比12.(单选题,1 分)就“水门事件”进行调查性报道,并引发强烈关注的报纸是()A、《纽约时报》B、《华盛顿邮报》C、《华尔街日报》D、《费城问讯报》13.(单选题,1 分)“第一代导语”最突出的特征是()A、自由、灵活、多样B、只突出最能激起人们兴趣的少数几个新闻要素C、活泼生动D、时、地、人、事、因要素俱全14.(单选题,1 分)1983年3月1日,《中国青年报》刊载报道张海迪的人物通讯,其篇名是()A、《相思正是吐黄时》B、《生命的支柱》C、《在烈火中永生》D、《谁是最可爱的人》15.(单选题,1 分)新闻写作最基本的规律和特点是()A、生动有趣B、真实准确C、结构明晰D、文字练达16.(多选题,2 分)我们研究新闻作品时,必然具有主观性,这是因为()A、这符合分析、研究思维活动发生的规律B、不同的研究者必定受主体认知因素的制约C、研究者受新闻作品的制约D、研究者个人能力有较大差异E、研究者受新闻作品创作规律的影响17.(多选题,2 分)西方新闻界认为“硬新闻”的主要特点包括()A、趣味性强B、时效性强C、重要性强D、服务性强E、语气生硬18.(多选题,2 分)下列作品中,以记载重大史实为主要内容的有()A、《上海严寒》B、《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C、《日本签字投降》D、《墨索里尼悬尸米兰街头》E、《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19.(多选题,2 分)新闻作品研究坚持感性与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应当防止的错误倾向有()A、唯形论B、唯心论C、唯理论D、经验论E、意志论20.(多选题,2 分)新闻语言的总体要求有()A、准确严谨B、鲜明生动C、简练明白D、专业性强E、诙谐幽默21.(简答题,8 分)试举例说明《周恩来总理逝世北京沉浸在悲痛之中》这篇新闻作品的主要特点。
2015年10月自考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及答案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卷(课程代码0066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下列新闻作品中,作者为毛泽东的是(D)A、《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B、《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C、《上海严寒》D、《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2、下列关于描写手法,表述不正确的是(B)A、描写主要有人物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等类型B、描写的作用在于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发展经过及结果C好的描写可以生动有力地表现新闻内容和主题D、恰当地运用描写手法,可以增强新闻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3、关于退缓式导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D )A、是第- -代导语B、是第二代导语C、出现于19世纪中期D、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4、《写在绢帕上的诗一访邓拓夫人丁- 岚》的体裁是( B)A、人物消息B、人物专访C、人物特写D、人物素描5、新闻价值要素中的接近性,是指(C)A、报道刊发的时间要最大限度地接近于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B、报道者在采访过程中要与采访对象尽可能在心理上接近,以更好地了解采访对象C、新闻事实同受众在地理上或心理上的距离越接近,新闻价值越大D、新闻报道的主题要和通过采访收集的事实材料贴近6、下列报道属于现场新闻的是(B)A、《学习南京市绿化经验要注意三点不足之处》B、《抢菜记》C、《一本充满自我批评精神的新书一<临床误诊100例>》D、《京郊出现“科学热”》7、我国深度报道勃兴于(D)A、民国初年B、20世纪50年代C、抗战期间D、20世纪80年代8、新闻报道中的注释性背景,是指(D)A、对报道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的说明B、对报道的主题或意义所做的解释C、对报道中的人物思想和活动做出的解释D、专业报道领域中对科技成果、技术性问题的释疑,以帮助读者看懂新闻内容9、新闻作品分析的起步阶段是( C )A、理性认识阶段B、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统- -阶段C、感性认识阶段D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分离阶段10、下列作品中,以抗美援朝志愿军为报道对象的是( D )A、《相思正是吐黄时》B、《生命的支柱》C、《在烈火中永生》D、《谁是最可爱的人》11、下列关于新闻作品共性与个性的表述,错误的是(C)A、好的新闻作品要善于在所报道的人和事的特殊性中发现个性B、表现形式上的求新是求得新闻作品个性的重要方式之一C、只要具备了鲜明突出的个性,这篇新闻作品就-定是好作品D、新闻作品的共性包含在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规律之中12、“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今晚在8内瓦以坎特向桥本赠送一把竹刀的戏剧性场面开始。
(全新整理)10月新闻事业管理全国自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事业管理试题课程代码:0066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新闻单位后勤管理改革应该实现一种转变,即实现()A.经营服务型向福利服务型转变B.“小而全”向“大而全”转变C.福利服务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变D.“大而全”向“小而全”转变2.对企业有利的企业生产能力与社会需要的关系是()A.企业生产能力小于社会需要B.企业生产能力等于社会需要C.企业生产能力大于社会需要D.企业生产能力与社会需要相匹配3.报纸实现“商业化”的标志是()A.发行收入超过印刷收入B.印刷收入超过发行收入C.发行收入超过广告收入D.广告收入超过发行收入4.就报纸而言,受众选择传播媒介或然率公式中的报偿的保证,可以分解为若干因素,其中之一是报纸的()A.编排内容B.定价方式C.编辑形式D.发行方式5.对新闻单位来说,最根本的公共关系措施是()A.积极发展社会联系B.大力开展公共服务事业C.切实履行社会责任D.热情支持社会公益事业6.我国新闻单位职工工资由四个部分组成,其中体现职工能力和资历的工资是()A.职务工资B.工龄工资C.基础工资D.级别工资7.广播电视节目栏目化播出的最大特点是节目播出的()A.定量、定人、定期B.定人、定时、定量1C.定时、定期、定人D.定期、定时、定量8.受众选择传播媒介的或然率公式,理论基础是经济学的()A.价值规律B.最省力原理C.效率原则D.最优化原理9.广义的新闻策划指新闻媒体的()A.报道策划B.发稿计划C.运作策划D.采访计划10.广播电视节目审查有多种方式,其中被视为节目安全管理重点的是()A.普审B.复审C.选审D.终审11.某市有A、B两家新闻单位,按照公共关系学的观点,新闻单位A是新闻单位B的()A.公众B.兄弟单位C.主体D.同行单位12.我国新闻单位内部组织机构一般分为三大系统,其中发行部属于()A.编辑系统B.经营系统C.行政系统D.党务系统13.国际上流行的视听率测量方法有四种,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A.挨户访问B.电话访问C.日记调查D.仪器测量14.报纸经营状况的试金石是()A.读者拥有量B.报纸的公告销量C.报纸发行量D.报纸的总发行量15.在我国新闻单位领导体制的基本类型中,体现了编辑业务和经营管理业务相分离的是()A.党委会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B.编委会领导下的社(台)长负责制C.社(台)长、总编辑双首长制D.社(台)长领导下的总编辑、总经理分工负责制216.由同一种字体大小一致的字符集合成的文本叫做()A.格式化文本B.丰富文本C.所见即所得文本D.未格式化文本17.现代报业一般面对三个市场,其中之一的市场表现与报纸发行量有关,这个市场是()A.广告市场B.生产要素市场C.受众市场D.一般消费者市场18.我国首先实行社长领导下的总编辑、总经理分工负责制的是()A.人民日报社B.南方日报社C.羊城晚报社D.新民晚报社19.我国第一家报业集团是()A.人民日报报业集团B.光明日报报业集团C.南方日报报业集团D.广日报报业集团20.一则电视广告的播出时间,通常不会超过()A.15秒B.20秒C.25秒D.30秒21.降低单位产品的有关消耗量,能降低报纸的()A.固定成本B.变动成本C.出报成本D.千印张成本22.反映报社经营活动过程中对各种资源的利用程度和水平的指标是()A.经济效益B.经营效率C.财务状况D.市场状况23.调频声音广播使用部分特定的()A.中波波段B.短波波段C.超短波波段D.米波波段24.广告道德的第一原则是()A.公正B.真实C.自律D.负责25.“时事新闻”的作者()3A.享有著作权B.与新闻单位共同享有著作权C.在作品完成两年内享有著作权D.不享有著作权26.我国工资制度的基本原则有若干要求,其中第一个要求是()A.坚持多劳多得的按劳分配原则B.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C.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D.逐步提高职工工资报酬水平27.新闻采编工作传统的管理机制以()A.版面为中心B.专业部为中心C.内容为中心D.编辑部为中心28.在传统的四大传媒中,最经济的广告传播媒体是()A.报纸B.杂志C.广播D.电视29.1994年的“全国首次报业集团问题研讨会”提出了试点组建报业集团的设想,并要求集团的主体应该是()A.党报B.日报C.晚报D.都市报30.确定并实现广告价值的基础是()A.新闻版面(节目)的质量B.广告创意的水平C.新闻机构的品牌价值D.广告商品自身的价值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201504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66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无效。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不属于新闻体裁的作品形式是A、深度报道B、报告文学C、消息D、通讯2、新闻报道中运用说明的表现手法,主要是为了A、让报道主题更加简洁凝练B、使报道语言更加华丽多彩C、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D、对新闻事实或人物的相关背景材料进行介绍和解说3、只突出最有新闻价值、最能激起人们兴趣的部分要素的导语是A、第一代导语B、延缓式导语C、间接导语D、第二代导语4、在消息写作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结构方式是A、悬念式结构B、并列式结构C、对比式结构D、倒金字塔结构5、新闻作品中的议论与抒情,要求做到A、缘事而发,情景交融B、多多益善,使报道更加生动C、宏观入手,注意升华D、务求平实,尽量避免使用6、中国新闻作品中的深度报道崛起于A、1987年B、20世纪50年代C、民国初年D、20世纪70年代7、下列对于新闻作品结构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各种新闻体裁,其结构要求有一定区别B、结构安排的原则之一是既能恰当地反映新闻事实,又能充分显示新闻主题C、结构安排是我们评析一篇新闻报道时所应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D、纵横式结构是文学作品经常釆用的一种结构方式,不应出现在新闻作品中8、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作者是A、阎吾B、穆青C、毛泽东D、范长江9、下列对于新闻报道时效性的表述,错误的是A、一般而言,事实发生和新闻报道之间的时间距离越短,其新闻价值就越大B、迅速及时是新闻报道的特点与要求之一C、新闻报道要求“唯快是好”,任何新闻事件发生后,均应迅速报道出来D、新闻报道求快,但如何才算迅速及时,并没有硬性的时间规定10、《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与《红色的警告》这两篇新闻作品,体裁上属于A、消息B、特写C、评论D、深度报道11、下列作品属于突发事件报道的是A、《记鲁迅》B、《巴黎陷落后的一个月》C、《水面下的桥梁》D、《断电使纽约陷于一片黑暗》12、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是A、重要性原则B、真实性原则C、党性原则D、接近性原则13、科技新闻报道中对于一些名词术语或技术性问题的解释,一般被称为A、历史背景B、地理背景C、注释性背景D、描述性背景14、下列对于新闻敏感的表述,错误的是A、它是指记者迅速辨别和捕捉事实变动的信息并衡量其新闻价值大小的一种能力B、它是新闻工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综合的考察与分析判断能力C、它主要涉及记者的釆访活动,而对编辑等环节没有影响D、它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新闻实践中培养起来的一种职业能力15、名篇《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所釆用的结构方式是A、悬念式结构B、倒叙结构C、时间顺序结构D、双线式结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10月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2018年10月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卷(课程代码:0066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华盛顿邮报》的“水门事件”报道,其报道形式属于(B)A. 解释性报道B.调查性报道C.消息D.通讯2. 下列关于新闻作品共性与个性的表述,错误的是(C)A. 好的新闻作品要善于在所报道的人和事的特殊性屮发现个性B. 表现形式上的求新是求得新闻作品个性的重要方式之一C. 只要具备了鲜跚突出的个性,这篇新闻作品就一定是好作最D. 新潞作晶的共性包含在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规律之中3. 下列关于新闻作品中,采用了纵横式结合的结构是(A)A.《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B.《醒来,铜陵》C.《美丑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D.《取下神像挂地图》4. 在消息《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的导语部分,描写美画贸易代表向口本通产大臣赠送竹刀的细节,这样写法的主要目的在于(B)A.这是整场谈判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应写入导语B.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往下阅读C. 表明两国谈判代表之闻深厚的私人请谊,展现美日两霞嚴好的合作关系D. 深化、提炼主题,表明两国闻贸易关系的紧张5. 下列作品中,以“抗美援朝”志愿军为报道对象的是(D)A.《相思正是吐黄时》B.《生命的支柱》C.《在烈火中永生》D.《谁是最可爱的人》6. 研究新闻作晶,所应采取的科学态度是要坚持(A)A.实事求是B.不断检验C.去伪存真D.深入批判7. 新闻报道追求“可读性”的主要目的在于(B)A.使报道的主题更加深入B.使报道对读者更其感染力C.使报道的意义更为凸显D.使报道中的专业知识更加通俗8. 下列关于描写手法,表述不正确的是(B)A. 描写主要有人物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现场描写等类型B. 描写的作用在于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发展经过及结果C. 好的描写可以生动有力地表现新闻随容稻主题D. 恰当地运用描写手法,可以增强新闻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9. 下列作品中为著名记者法拉奇所写的是(C)A.《日本签字投降》B.《火葬——甘地永存》C.《英迪拉.甘地》D.《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10. 迅速辨刚和捕捉事物变动的信息,并衡量信息含有的新闻价值的大小的能力,被称为(B)A.理论素养B.新闻敏感C.政治素养D.新闻本源11. 下列作品中,较为大塑地运用了历史背景豹是(C)A.《经济学家赶集》B.《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C.《中原我军占领南阳D.《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12. 新闻与生俱来的属性是(B)A.生动B.真实C.简洁D.深入13. 按重要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顺序,先主屠次趣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这种消您结构模式被称作(D)A.时间顺序结构B.悬念式结构C.并列式结构D.倒金字塔结构14. “载若主副食和淡水旳拖船一离码头,永天糯连的商中画海风超浪涌,拖船像一叶小舟被大海随意撼上浪尖又甩迸涌谷,使人顿觉天在旋转。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考前试题和答案00661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考前试题和答案00661DC. 英国皇家游轮名D. 港督专用轿车名【正确答案】 C本题分数1分第11题西方新闻界一般将时效性强、比较重要的事情报道称作()A. 软新闻B. 硬新闻C. 特稿D. 电讯【正确答案】 B本题分数1分第12题对重大事件或正在发展进行的事件而作的追踪报道,称为()A. 调查性报道B. 解释性报道C. 特稿D. 连续报道【正确答案】 D本题分数1分第13题《世界最佳急诊室》中的急诊室主要收治()A. 癌症病人B. 心脏病病人C. 意外创伤病人D. 酗酒过量的人【正确答案】 C本题分数1分第14题《师魂》一文中所写的田沛发老师,来自()A. 贵州省B. 广东省C. 四川省D. 广西自治区【正确答案】 A本题分数1分第15题采用点面结合、尾笔点睛、深化主题的写作方法的新闻作品是哪一篇()A. 《京郊出现“科学热”》B. 《滦河水向天津奔来》C. 《抢菜记》D. 《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正确答案】 A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飞天”凌空》一文的写作特点有()A. 落笔集中B. 文势有起有伏,动静穿插自如C. 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调动读者的想像力D. 口语入文E. 议论精当【正确答案】 ABC本题分数2分第2题下列作品中,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题材的有()A. 《巴黎陷落后的一个月》B. 《“老报童”罗伊去世了》C. 《日本签字投降》D. 《断电使纽约陷于一片黑暗》E. 《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正确答案】 ACE本题分数2分第3题以下哪些诗句、对联是孔繁森生前用来自勉的()A. 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做千秋鬼雄死不还乡B. 冰山愈冷情愈热,耿耿忠心照雪山C. 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D.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E.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正确答案】 ABC本题分数2分第4题《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这组连续报道,分篇报道了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的发射回收全过程,这个过程由下列哪些阶段组成()A. 发射B. 高空飞行C. 落海D. 打捞E. 改进【正确答案】 ABCD本题分数2分第5题以下新闻作品中,写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有()A. 《“一厘钱”精神》B. 《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C. 《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D. 《中原我军占领南阳》E. 《桌上的表》【正确答案】 BCDE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第1题简析《京郊出现“科学热”》的报道角度。
2018年10月自考《外国新闻事业史》真题【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外国新闻事业史》真题2018年10月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外国新闻事业史试卷(课程代码0066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每日电讯报》创办时间是()A.1854年B.1855年C.1856年D.1857年2.英国拥有(泰唔士报》和《太阳报》的报团是()A.联合报业公司B.快报报业公司C.镜报报业公司D.新闻国际公司3.目前法国广播电视的最高管理机构是()A. CNNB. ABCC. CBSD. CSA4.法国19世纪出现的著名廉价报纸《新闻报》和《世纪报》均创办于()A.1834年B. 1836年C.1838年D.1840年5.日本最早的杂志《西洋杂志》创办人是()A.岸田吟香B.村山龙平C.柳河春三D.子安峻6.《华盛顿邮报》创办于()A.1875年B.1877年C.1879年D.1881年7.日本最大的通讯社是()A.埃菲社B.时事社C.安莎社D.共同社8.20世纪70年代,英国广播电视格局中的“双头垄断”指的是BBC和()A. ABCB. IBAC. CPBD. HBO9.1864年1月,被国际中央委员会确定为机关报的是()A《蜂房报》B《人民便士报》C.《北极星报》D.《共和国报》10.日本最负盛名的综合性杂志是()A《毎日周刊》B.《文艺春秋》C.《读卖周刊》D.《朝日周刊》11.1900年12月,《火星报》出版于()A.荷兰B.法国C.俄国D.徳国12. 1868年发行官办政府公报《太政官日志》的国家是()A.英国B.意大利C.日本D.中国13.组建英国最早报团的人是()A.比维布鲁克B.皮尓迯C.哈姆斯沃思D.卢冂非尔德14. 1928年奉系军阀张作霖的火车被炸,最早作出报道的报纸是()A.《朝日新闰》B.《读卖新闻》C.《毎日新闻》D.《产经新闻》15.标志着俄国近代报刊产生的报纸是1703年出版的()A.《新闻报》B.《前迸报》C.《火星报》D.《俄国财富》16.西亚国家中开办广播最早的国家是()A.土耳其B.新加坡C.马来西亚D.印度尼西亚17.美国商业广播电视最为看重的内容是()A.时评B.娱乐C.广告D.新闻18.美国第一份工人报纸的诞生地是()A.纽约B.亚特兰大C.底特律D.费城19.世界电视事业正式开端于()A.1933年B.1934年C.1935年D.1936年20.世界上第一个上网的国际电台是()A.美国之音电台B.英国广播公司C.俄罗斯之声电台D.徳国之声电台21.历史上第一次用Magazine作刊名的月刊是()A.《绅士杂志》B.《学者杂志》C.《全国地理杂志》D.《西洋杂志》22. NIK的总部设在()A.东京B.大阪C.北海道D.名古屋23.《新莱茵报》创刊于()A1846年B.1848年C. 1850年D.1852年24. 1991年,发布命令解散苏联国家电视和广播委员会,使苏联广播电视事业进入“非党化”状态的人是()A.叶利钦B.戈尔巴乔夫C.安德罗波夫D.赫鲁晓夫25.德国新闻通讯业的始祖是()A.哈瓦斯社B.德新社C.沃尔夫社D.合众国际社26.美国史学家认为,在废奴运动中的作用和影响仅次于林肯本人的报纸是()A.《太阳报》B.《纽约时报》C.《论坛报》D.《先驱报》27.公元前47年,凯撒征讨本都王国获胜后,传递胜利消息的方式是()A.口头传播B.官方公报C.标记传播D.官方新闻信28.最早出现的近代意义上的期刊是()A.《学者杂志》B.《皇家学会哲学汇刑》C.《西洋杂志》D.《评论》29.阿根廷现存最老的报纸是()A.《新闻报》B.《号角报》C.《民族报》D.《信使报》30.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风暴兴起之后,被米拉波伯爵译成法文广泛发行的出版物是()A.《报纸》B.《巴黎新闻》C.《论出版自由》D.《人权宜言》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卷(课程代码:0066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华盛顿邮报》的“水门事件”报道,其报道形式属于(B)A.解释性报道 B.调查性报道 C. 消息 D.通讯2.下列关于新闻作品共性与个性的表述,错误的是(C)A.好的新闻作品要善于在所报道的人和事的特殊性中发现个性B. 表现形式上的求新是求得新闻作品个性的重要方式之一C. 只要具备了鲜蹰突出的个性,这篇新闻作品就一定是好作最D.新潞作晶的共性包含在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规律之中3.下列关于新闻作品中,采用了纵横式结合的结构是(A)A.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B.《醒来,铜陵》C.《美丑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D. 《取下神像挂地图》4.在消息《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的导语部分,描写美画贸易代表向日本通产大臣赠送竹刀的细节,这样写法的主要目的在于(B)A. 这是整场谈判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应写入导语B.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往下阅读C. 表明两国谈判代表之闻深厚的私人请谊,展现美日两霞鼹好的合作关系D. 深化、提炼主题,表明两国闻贸易关系的紧张5.下列作品中,以“抗美援朝”志愿军为报道对象的是(D)A.《相思正是吐黄时》 B.《生命的支柱》 C.《在烈火中永生》 D.《谁是最可爱的人》6.研究新闻作晶,所应采取的科学态度是要坚持(A)A.实事求是 B.不断检验 C.去伪存真 D.深入批判7.新闻报道追求“可读性”的主要目的在于(B)A.使报道的主题更加深入 B.使报道对读者更其感染力C.使报道的意义更为凸显 D. 使报道中的专业知识更加通俗8.下列关于描写手法,表述不正确的是(B)A.描写主要有人物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现场描写等类型B.描写的作用在于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发展经过及结果C. 好的描写可以生动有力地表现新闻随容稻主题D.恰当地运用描写手法,可以增强新闻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9.下列作品中为著名记者法拉奇所写的是(C)A.《日本签字投降》 B.《火葬——甘地永存》 C. 《英迪拉.甘地》 D. 《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10.迅速辨剐和捕捉事物变动的信息,并衡量信息含有的新闻价值的大小的能力,被称为(B)A.理论素养 B.新闻敏感 C. 政治素养 D.新闻本源11.下列作品中,较为大量地运用了历史背景豹是(C)A.《经济学家赶集》B.《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C.《中原我军占领南阳D.《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12.新闻与生俱来的属性是(B)A.生动 B.真实 C.简洁 D.深入13.按重要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顺序,先主屠次趣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这种消您结构模式被称作(D)A.时间顺序结构B. 悬念式结构 C.并列式结构 D.倒金字塔结构14.“载若主副食和淡水昀拖船一离码头,永天糯连的商中画海风超浪涌,拖船像一叶小舟被大海随意撼上浪尖又甩迸涌谷,使人顿觉天在旋转。
挣——这一段文字主要采用的表现手法是(A)A.描写 B. 议论 C.叙述 D. 抒情15.新闻导语产生于(A)A.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 B.美国独立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近半个世纪来,西方特稿写作呈现一个趋势,即在遵守客观性原则的前提下做到,(CDE)A.增强对比内容的描写 B.注重衍生知识的介绍 C. 描写新闻故事的现场气氛D.刻画新闻人物的性格 E.安排新闻故事的情节发展17.在新闻作题中,具体使用设置悬念的表现手法需要注意的有(ADE)A.设置悬念要符合新闻事实盼实际情况,不能违背真实性原则B.所设置的悬念应是新闻中最重要的新闻事实C.同一作品中所设置的悬念不应多于三个D.所设置的悬念应与新闻事实相关E.作品需要揭示悬念结果18.我们研究新闻作品时,必然具有主观性,这是因为(AB)A.这符合分析、研究思维活动发生的规律B.不同的研究者必定受主体认知因素的制约C.受新闻作品的制约D.受个人能力的制约 E. 受新闻作品创作规律的制约19.以下属于外国新游作晶常见的报道形式的有(BCDE )A.报告文学 B.调查性报道 C.解释性报道 D.特稿 E.消息(电讯)20. 决定新闻报道的题材范围广泛性的主要因素有(AB)A.新阏内容的丰富性 B. 新闻的社会功能的多样性 C. 各国新闻事件酶差异性D.新闻的重大影响力 E. 新闻表现形式的丰富性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21.新闻作品研究过程中,感性与理性的辩证统一表现在哪些方面?22.外国新闻作品的主要写作特点有哪些?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3.试论述如何理解将新闻作品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加以考察的道理。
24.试分析新闻作品《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的写作特色。
五、作品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9分。
25. 这是一篇夹叙夹议的新闻,老题目翻出了一定的新花样。
请分析:(1)本文使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2)本文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
答题要求:论点明确,条理清晰,文字简洁,写成600字左右豹评析短文,标题自拟。
基层干部干点事怎么这么难邢婷2016年O8月11目08:28来源:中国青年报随着简政放权。
政府职能和作风转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已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这在城市表现更为明显。
然而,在一些地方,面对农村基层群众。
上述现象仍然存在。
历时两个月,共计8趟,往返近千公里后,老李终于顺利通过了政府部门审核,拿到了“一事一议”财政补贴。
“基层于部干点事怎么这么难呢?”近日,笔者在山东某市下乡时偶遇当了20年村支书的老李,听他一吐满腹苦水。
这趟“被折腾”之旅得先从村里筹资修路的事说起。
村里一条主路年久失修,作为村民受惠的公益事业,经村委会决定,修路被纳入了“一事一议”的范畴,然后,经过村民代表会议、征求村民意见、村民全体大会等程序,最终获得通过。
修路预算近60万元。
先议后筹、先筹后补,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全村自筹加上以劳折资十几万元后,尚需政府财政补贴几十万元。
由此,老李带着全村400户村民的400个表示“同意”的手印(按照规定,一户摁一个手印即可),以及相关审批材料,前往区农业局办理审批事宜。
出乎老李意料的是,他为这套手续竟跑了整整8趟。
第一趟,材料中出现了几个错别字。
打回,重填,挨家挨户找村民重新摁手印。
第二趟,一两处数据不准。
打回,重填,挨家族户找村民重新摁手印。
第三趟,村民摁的手印和签的字出了问题,工作人员质疑,为什么会出现一些完全相同的签字和手印?是不是造假?签字和手印的事真让老李有苦说不出:“一些上了岁数的村民根本不识字,只能让别人代签。
还有十几户村民全家常年在市里住,不方便专门跑回来一趟,只好给他们打电话,手印都是给他们打电话经他们同意的。
”在工作人员面前一番好说歹说的解释,老李终于过了关,不用再让村民们签字摁手印了。
第四趟,某处内容不详细。
打回,重填。
第五趟,被告知必须由村委会写一份保证书,内容大致是“保证不因此项目让村集体负债,否则一旦出现债务,由村支书、村主任个人垫付”。
这份保证书让老李哭笑不得:“如果政府拨付的是我们申请的全款,肯定不会负债,但要是只拨一部分款,就真的难说了。
”第六趟差不多可以办齐了吧?老李咬咬矛,回去由村委出具了保证书,叉“吭哧吭哧”跑了过去。
结果,镇领导的签字不合格。
理由是只写了名字,但没有写“同意”还是“不同意”,对方工作人员表示,签字也可以代表“不同意”。
第七趟,还是有几个数据差错。
第八趟,终于到了第八趟,工作人员又从审批材料中找出几处术语不规范的地方。
这下老李说什么都不走了,他死缠硬磨了半天,终于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改正了所有出错的地方,总算是通过了审查。
村子地处偏远山区,每次往返市区100多公里,老李算了算,两个月里,他足足跑了近千公里。
这一遍遍折腾下来,老李委实‘‘生气得慌”:“哪里不规范,缺啥少啥。
为啥不能一次性说清楚?”被折腾的不只村支书老李一人,全村400户村民前后摁了三次手印,有村民不解地问,不是已经摁过了么?怎么叉摁?老李担心,这会不会降低村民对基层政府的信任度?老李的遭遇还真不是个案。
周边五六个村庄的村支书,也有同样的遭遇,他们去上面审批,跑三趟的不在少数。
有的村支书实在跑烦了,最后索性撂了挑子,却被相关政府部门告知:“必级申报,政府给的钱必须花。
’’不得已,又得重新一遍遍跑审批,可这旷日持久的“审批工程”啥时候是个头?“都是修路、架桥、安路灯这些让老百姓得实惠的项目,让村干部这样跑不对!,,老李直言,“政府是服务型政府,应该具体指导我们如何尽快通过审批,而不是--AA折腾我们。
”近几年,随着简政放权、政府职能和作风转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已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这在城市表现更为明显。
然而,不可否认,在一些地方。
面对农村基层群众,上述现象仍然存在,不仅折磅基层干部,让他们无所适从,也在无形中令基层政府权威和百姓的认可度大打折扣。
究竟是作风转变不彻底,还是监管不到位,抑或是心中为民服务的意识不够扎实?老李在苦苦思索着答案.笔者亦然。
参考评分要点:(1)无标题0分,标题贴切、生动2分(0-2 分)。
(2)本文比较明显的有三种文体:特稿、评论以及解释性报道(0-4分)。
(3)本文的优点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充分结合,标题的主观性突出,带有批评的特征,但整个内容却是基于客观性的报道,把老李办事的过程介绍得十分详细,且简洁清晰,生动有力,结尾的思考重新点题,语言简洁明快,有黑色幽默意味(0-12 分)。
(4)不足之处是结尾的反思不够深入,对问题的回答仍然停留在原有的答案中,不能给人以深刻印象(0-6 分)。
(5)文章结构合理,文字流畅(0-5 分)。
注:以上各婴点只要意思贴近,均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