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及其化合物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习题-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制备(含答案)

高考化学习题-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制备(含答案)

高考化学习题-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制备(含答案)1.[2022·全国甲卷]硫酸锌(ZnSO4)是制备各种含锌材料的原料,在防腐、电镀、医学上有诸多应用。

硫酸锌可由菱锌矿制备,菱锌矿的主要成分为ZnCO3,杂质为SiO2以及Ca、Mg、Fe、Cu等的化合物。

其制备流程如下:本题中所涉及离子的氢氧化物溶度积常数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菱锌矿焙烧生成氧化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提高锌的浸取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物质X调溶液pH=5,最适宜使用的X是________(填标号)。

A.NH3·H2O B.Ca(OH)2C.NaOH滤渣①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80~90℃的滤液①中分批加入适量KMn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②中有MnO2,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滤液②中加入锌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滤渣④与浓H2SO4反应可以释放HF并循环利用,同时得到的副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1·湖南卷]Ce2(CO3)3可用于催化剂载体及功能材料的制备。

天然独居石中,铈(Ce)主要以CePO4形式存在,还含有SiO2、Al2O3、Fe2O3、CaF2等物质。

以独居石为原料制备Ce2·n H2O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铈的某种核素含有58个质子和80个中子,该核素的符号为________;(2)为提高“水浸”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条);(3)滤渣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4)加入絮凝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沉铈”过程中,生成Ce2·n H2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温下加入的NH4HCO3溶液呈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已知:NH3·H2O的K b=1.75×10-5,H2CO3的K a1=4.4×10-7,K a2=4.7×10-11);(6)滤渣Ⅱ的主要成分为FePO4,在高温条件下,Li2CO3、葡萄糖和FePO4可制备电极材料LiFePO4,同时生成CO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及答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及答案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 )A .钠的熔点低B .钠的密度小C .钠的硬度小D .钠有强还原性2.观察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基本方法。

一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银白色――→①变灰暗――→②变白色――→③出现液滴――→④白色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 .②变白色是因为生成了碳酸钠C .③是碳酸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D .④只发生物理变化3.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B .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C .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 .NaCl 与Na 2CO 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4.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 )A .加热时无气体放出B .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C .溶于水后滴加稀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 .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5.钡和钠相似,也能形成O 2-2的过氧化物,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氧化钡的化学式是Ba 2O 2B .1 mol 过氧化钠或过氧化钡跟足量水反应都生成0.5 mol 氧气C .过氧化钡是离子化合物D .过氧化钠和过氧化钡都是强氧化剂6.16.8 g NaHCO 3和7.8 g Na 2O 2在密闭容器中灼烧,充分反应后,将密闭容器保持温度为500℃。

最后容器内的物质是( )A .Na 2CO 3、Na 2O 2和O 2B .Na 2CO 3、O 2和H 2O(g)C .Na 2CO 3、CO 2、O 2和H 2O(g)D .NaHCO 3、Na 2CO 3和O 27. 200℃时,11.6 g 由CO 2和H 2O 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Na 2O 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3.6 g ,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g·mol -1)( )A .5.8B .11.6C .23.2D .46.48.下列对Na 2O 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Na 2O 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B .Na 2O 2能与水反应,所以Na 2O 2可以作气体的干燥剂C .Na 2O 2与水反应时,Na 2O 2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D .Na 2O 2与二氧化碳反应时,Na 2O 2只作氧化剂9.下列各物质的学名是:Na 2S 2O 3叫硫代硫酸钠;CaS x 叫多硫化钙;Na 2O 2叫过氧化钠;KO 2叫超氧化钾。

高三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试题答案及解析1. 下列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Fe 在常温下可与浓硝酸、稀硝酸、浓硫酸剧烈反应B .Al 、Cl 2均能和NaOH 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两单质的作用相同C .Na 久置于空气中,可以和空气中的有关物质发生反应,最终生成Na 2CO 3D .制备FeCl 3、CuCl 2固体均可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答案】C【解析】A 、浓硝酸、浓硫酸都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和铁发生钝化反应,在铁的表面氧化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无剧烈现象,铁和稀硝酸能发生剧烈反应,故A 错误;B 、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铝的化合价从0价变为NaAlO 2中+3价,只作还原剂;Cl 2+2NaOH═NaCl+NaClO+H 2O ,氯元素从0价,变为NaCl 中的-1价为氧化剂,变为NaClO 中的+1价为还原剂,所以氯气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两单质的作用不相同,故B 错误;C 、Na 的性质活泼,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Na 2O ,反应为4Na+O 2=2Na 2O ,Na 2O 易与水反应生成NaOH ,反应为Na 2O+H 2O=2NaOH ,NaOH 吸收空气中的水和CO 2生成Na 2CO 3•xH 2O ,Na 2CO 3•xH 2O 风化脱水生成Na 2CO 3,故C 正确;D 、由于FeCl 3、CuCl 2在加热过程中水解被促进,且生成的HCl 又易挥发而脱离体系,造成水解完全,生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铜,以至于得不到FeCl 3、CuCl 2,故D 错误;故选C 。

【考点】考查了铁的化学性质;盐类水解的应用;氯气的化学性质;钠的化学性质;铝的化学性质的相关知识。

2. 有一块铝铁合金溶于足量盐酸中,再用过量的NaOH 溶液处理,将产生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灼烧后,剩余固体粉末的质量与原合金质量恰好相等,则合金中铝的含量为( ) A .30% B .70% C .47.6% D .52.4%【答案】A【解析】有一块铝铁合金溶于足量盐酸中,再用过量的NaOH 溶液处理,将产生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灼烧后,剩余固体粉末为Fe 2O 3,可设原来的铝铁合金中含有铁的物质的量为x ,含有铝的物质的量为y 。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巩固题:金属及其化合物(四川)习题含答案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巩固题:金属及其化合物(四川)习题含答案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巩固题:金属及其化合物(四川)习题含答案专题: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1、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A.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①、②和⑨B.用浓硝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④、⑥和⑦C.过滤得到滤液,选用④、⑤和⑦D.检验滤液中的Fe3+,选用③、⑧和⑩【答案】 B2、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解析]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LiFePO4中含有Li 和Fe元素,正极片碱溶所得滤液中含有Al元素,A、B项正确;Fe2+能被HNO3氧化为Fe3+,Fe3+遇到碱液后沉淀,而另一种金属离子(Li+)遇到Na2CO3后沉淀,C项正确;Li2SO4易溶于水,用Na2SO4代替Na2CO3,不能形成含Li沉淀,D 项错误。

[答案] D3、某同学在实验室利用氢氧化钠、盐酸分离铁粉和铝粉混合物,转化关系如下如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为NaOH溶液,y为盐酸B.a→b发生的反应为:AlO2-+H++H2O=Al(OH)3↓C.按照本流程,x和y调换后也能达到实验目的D.b、c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答案】C4、FeCl3易潮解、易升华,实验室制备FeCl3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略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管g的作用是增强装置的气密性B.试剂X和试剂Y分别为浓硫酸、饱和食盐水C.直接用E接收产物比用导管连接的优点是可防止堵塞D.出于简化装置的目的,F装置可拆除【答案】C【解析】导管g的作用是平衡大气压,保证液体顺利滴下,A错误;试剂X和试剂Y顺序颠倒,B错误;Fe Cl3易潮解,而浓硫酸起到干燥的作用,不能拆除,D错误;正确答案选C。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Na应保存在煤油中B.Na在常温下,与空气中氧气不反应,所以Na不活泼C.Na硬度大、熔点高D.Na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物是Na2O2.将后者逐渐滴入(或通入)前者至过量,先产生沉淀后消失的是A.AlCl3溶液、氨水B.H2S溶液、O2C.Al2(SO4)3溶液、NaOH溶液D.FeCl2溶液、NaOH 溶液3.下列反应中,反应条件与反应物用量改变时不影响其反应产物的是()A.Na+O2B.C+O2C.CO2+Ca(OH)2D.Na2O2+CO2 4.下列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中错误的是A.钠块熔化成小球B.钠块浮游于液面C.溶液中出现红色物质D.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5.把一小块镁铝合金溶于100mL盐酸中,然后向其中滴入1mol/L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和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则原合金中镁与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B.1:2C.2:3D.3:26.下列物质的溶液经加热、蒸发、浓缩、结晶、灼烧后,所得固体的成分不相同的是( ) A.FeCl2、FeCl3B.NaHCO3、Na2CO3C.NaAlO2、AlCl3D.Mg(HCO3) 2、MgCl27.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Na2CO3溶液(NaHCO3):加热法B.CO2(HCl):先后通入饱和NaHCO3溶液和碱石灰中,收集气体C.N2(O2):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粉,收集气体D.NaCl溶液(Na2SO4):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8.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Fe2O3可以做油漆的颜料B.王水可以雕刻玻璃C .Al 2O 3可用作耐火材料D .赤铁矿可用作炼铁的原料9.某同学设计如下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虚线框处的装置用来检验生成的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Fe + 2Fe 3+ = 3Fe 2+)A .实验后,装置B 中生成红棕色固体B .虚线框C 处应该选择装置甲C .实验时将螺旋状铜丝加热变黑后再趁热迅速伸入试管中,可观察到铜丝由黑变红D .实验后,将装置B 中的固体溶于足量稀硫酸,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Fe 3+10.下列各组物质与其用途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 .过氧化钠:供氧剂B .纯碱: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C .小苏打:发酵粉主要成分D .氢氧化铁胶体:净水剂11.关于下列物质的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23Al O 熔点高,可作为耐高温材料B .乙二醇可用于配制汽车防冻液C .部分卤代烃可用作灭火剂D .甲醛的水溶液(福尔马林)可用于食品防腐12.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的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硫酸和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4B .2:3C .3:2D .4:1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向NaAlO 2溶液中滴加NaHCO 3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B .制备Al(OH)3悬浊液:向1 mol·L -1 AlCl 3溶液中加过量的6 mol·L -1 NaOH 溶液C .AlCl 3溶液中加入过量稀氨水:Al 3++4NH 3·H 2O 2AlO -+44NH ++2H 2OD .将AlCl 3加入Ba(HCO 3)2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14.对滴有酚酞试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颜色变深的是A .Na 2CO 3溶液加热B .明矾溶液加热C .氨水中加入少量NH 4Cl 固体D .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 固体15.下列反应所得溶液中一定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是A.向稀硝酸中加入铁粉B.向稀盐酸中滴入少量的NaAlO2溶液C.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D.向MgSO4、H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 2溶液二、填空题16.下列是五种物质的化学式,请按要求选择合适的番号填空:A、NaHCO3B、Na2CO3C、Fe2O3D、Ca(ClO)2 E.KAl(SO4)2·12H2O(1)俗称铁红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种常见净水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常用于焙制糕点的小苏打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制普通玻璃的原料是石英、石灰石和___________________。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09讲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精练)完卷时间: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 16 S 32 Ba 137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2*5分)1.(2021·北京西城区·高三二模)下列事实与电化学无关..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A.暖宝宝中铁粉、碳在氯化钠溶液中构成原电池,铁发生吸氧腐蚀放出热量,与电化学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B.海沙中电解质的量大于河沙,钢筋在海沙中构成原电池时,由于电解质溶液浓度大,腐蚀速率快,则海沙比河沙混凝土更易使钢筋生锈与电化学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C.家用铁锅生锈是因为铁锅与锅中残留溶液构成原电池,发生吸氧腐蚀,则家用铁锅生锈与电化学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D.铁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则铁罐运输浓硫酸与铁的钝化有关,与电化学有无关,故D符合题意;故选D。

2.(2021·广东高三二模)一种利用CO回收含铜废铁粉中的Fe的工艺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是CO,Cu与CO在该条件下较难发生反应B.“气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5一定条件Fe+5CO Fe(CO)C.“分解”过程需要适当降低反应体系的压强D.“分解”过程可在空气气氛的密闭容器内进行【答案】D【解析】A .Fe(CO)5分解得到5CO 和Fe ,故5M 中的M 代表CO ,含铜废铁粉气化后仅得到Fe(CO)5,说明Cu 与CO 在该条件下较难发生反应,故A 正确;B .“气化”过程由CO 与Fe 生成Fe(CO)5,化学方程式为5一定条件Fe+5CO Fe(CO),故B 正确;C .“分解”过程发生反应,5一定条件Fe(CO)Fe+5CO ,需要适当降低反应体系的压强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提高分解率,故C 正确;D .“分解”过程后CO 还需要重新回收利用,不能在空气气氛的密闭容器内进行,故D 错误;故选D 。

3.(2020·浙江绍兴市·高三一模)某同学为验证Fe 3+的氧化性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相同条件下AgCl 的溶解度小于Ag 2SO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实验I 不能说明Fe 3+氧化了AgB .实验II 和III 说明溶液中存在平衡: Fe 3++AgFe 2++ Ag +C .实验IV 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Ag +氧化了Fe 2+D .欲证明实验IV 中产生了Fe 3+,可以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 溶液【答案】C 【解析】A .实验I 中铁离子水解显酸性,含有硝酸根,3NO (H +)的氧化性强于Fe 3+,因此不能说明Fe 3+氧化了Ag ,故A 正确;B .实验II 中银镜未消失,实验III 银镜消失,说明实验II 和III 说明溶液中存在平衡:Fe 3++Ag Fe 2++ Ag +,实验III 生成的Ag +和Cl -反应得到AgCl 沉淀,消耗Ag +,Ag +浓度减小,致使平衡不断正向移动,故B 正确;C .实验IV 中产生白色沉淀,生成了Ag 2SO 4沉淀,Ag +具有强氧化性会氧化Fe 2+变为Fe 3+,而自身变为黑色的Ag ,故C 错误;D .欲证明实验IV 中产生了Fe 3+,可以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 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含有Fe 3+,若不变血红色,则说明不含有Fe 3+,故D 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 。

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及习题(含答案)

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及习题(含答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

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液反应而得到H2。

三、A12O3为两性氧化物,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都既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四、五、Na2CO3和NaHCO3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俗名纯碱或苏打小苏打色态白色晶体细小白色晶体水溶性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酚酞变浅红)热稳定性较稳定,受热难分解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与酸反应CO32—HCO3—H+CO3-+H+==CO2↑+H2OHCO3-+H+==CO2↑+H2O相同条件下放出CO2的速度NaHCO3比Na2CO3快与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反应实质:CO32-与金属阳离子的复分解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反应实质:HCO3—+OH-==H2O+CO32—与H2O和CO2的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CO32-+H2O+CO2==HCO3-与盐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Ca2++CO32— ==CaCO3↓主要用途玻璃、造纸、制皂、洗涤发酵、医药、灭火器六、.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特点;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大而熔点比成分金属低,用途比纯金属要广泛。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练习|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 小题,1-9题为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10-13题有1-2个答案,每小题4分,共43 分。

)1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金属钠保存在A.水中B.煤油中C.四氯化碳中D.汽油中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 . 硬铝B .黄铜C . 钢铁D .金箔 3.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 2SO 4反应, 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NaHCO 3②Al 2O 3③Al(OH)3 ④Al A .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全部 4.下列关于Na 和Na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它们相差一个电子层B .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C .钠原子,钠离子均为同一元素D .灼烧时,它们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 5.除去Na 2CO 3 固体中少量NaHCO 3的最佳方法是A .加入适量盐酸B .加入NaOH 溶液C .加热D .配成溶液后通入CO 26.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 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 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 再过滤, 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A .AlO 2-B .Cu 2+C .Al 3+D .Mg 2+7.少量的金属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它的最终产物是 : ?A .NaOHB . Na 2CO 3•10H 2OC .Na 2CO 3D .NaHCO 38. 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Na SO MgCl FeCl Al SO NH SO 2422243424、、、、五种溶液, 这种试剂是 A .Ba(OH)2 B .H 2SO 4 C .NaOH D .AgNO 39.将Fe 、Cu 、Fe 2+、Fe 3+和Cu 2+盛于同一容器中充分反应,如Fe 有剩余,则容器中只能有A .Cu 、Fe 3+B .Fe 2+、Fe 3+C .Cu 、Cu 2+、FeD .Cu 、Fe 2+、Fe 10.将Na 2O 2投入FeCl 3溶液中,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 .生成白色沉淀B .生成红褐色沉淀C .有气泡产生D .无变化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铝粉投入到NaOH 溶液中:2Al+2OH -══ 2AlO 2-+H 2↑B .AlCl 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 3++ 3OH -══ Al(OH)3↓ C .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32Fe Fe FeD .FeCl 2溶液跟Cl 2反应:2Fe 2++Cl 2=2Fe 3++2Cl -12.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Fe NH SCN Cl 34++--、、、B .Na H NO SO 342++--、、、 C .Fe Fe Na NO 233+++-、、、D .Fe NH Cl OH 24++--、、、13.向MgSO 4和Al 2(SO 4)3的混合溶液中, 逐滴加入NaOH 溶液。

(完整版)金属及其化合物习题答案.docx

(完整版)金属及其化合物习题答案.docx

金属及其化合物习题精选【金属单质的性质】1、由两种金属粉末组成的混合物30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后,得到1g 氢气,则该混合物的组成可能为(B)(A )Na 和 Al(B)K和Mg(D)Zn和Cu(D)Mg和Fe2.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 ,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C)A .锌B.铁C.铝D.镁3.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 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B)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4、两种金属的混合物共15g,跟足量的盐酸反应时,恰好得到11.2L 氢气(标况)。

下列各组金属不可能构成上述条件的混合物的是(B)...A .镁和银B.铜和锌C.铝和铁D.镁和铁5.甲、乙两只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的盐酸和NaOH 溶液,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的体积比为V(甲):V (乙) =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A)A . 5.4g B. 3.6g C. 2.7g D . 1.8g6、把镁、锌、铝三种金属的混和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 得标准况状下的氢气2.8 升 ,则金属混和物中 ,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 A)A . 0、 10 摩B . 0 、 125 摩C . 0 、 15 摩D . 0 、 20 摩【过氧化钠计算】1.可变容器盛有vL CO 2加入 Na 2 O 2后,气体体积缩小到wL(同温同压下)则被吸收的CO2为(B)(A )(V-W ) L(B)2(V-W)L(C)2WL(D)(2V-W)L2.将10g CO2和CO混合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Na 2 O 2的干燥管,反应后干燥管的总质量增加了 5.6g,则原混合物中CO 的质量分数为( A )A .12%B. 44%C. 50% D . 80%3.相同条件下将干燥的88g CO2通过装有 Na2O2的干燥管后,气体质量变为60g,则反应后的气体中 CO2的质量为(C)A . 24gB .34g C. 44g D. 54g4、将 100mL 二氧化碳与氮气混合气,通过足量过氧化钠并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变75mL ,则二氧化碳气的体积分数为( C )A .12.5% B. 25%C. 50% D. 75%5、将 5.6LCO 2气体缓慢通过一定量的Na2O2固体后,得到 3.36L 气体 (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所得气体的质量为 ( C)A . 3.8gB . 4.8g C. 5.4g D . 6.6g6.在标准状况下,将11.2LCO2和 N的混合气体通入过量的Na O中,气体体积变为 8.4L(标222准状况),则参加反应的 Na2O2质量为 (提示: N 2与 Na2O2不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及其化合物习题精选【金属单质的性质】1>由两种金属粉末组成的混合物30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后,得到氢气,则该混合物的组成可能为( B )(A) Na 和Al (B) K 和Mg (D) Zn 和Cu (D) Mg 和Fe2. 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C )A. 锌B.铁C.铝D.镁3.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 5 : 6,贝U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 B )A .甲、乙中都是铝过量B .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D .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4. 两种金属的混合物共15g,跟足量的盐酸反应时,恰好得到11.2L氢气(标况)。

下列各组金属不可能构成上述条件的混合物的是( B )A.镁和银B.铜和锌C.铝和铁D.镁和铁5. 甲、乙两只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的盐酸和NaOH溶液,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的体积比为V (甲):V (乙)=1: 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A )A . 5.4g B. 3.6g C. 2.7g D . 1,8g6. 把镁、锌、铝三种金属的混和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得标准况状下的氢气2.8升,则金属混和物中,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A )A . 0、10 摩B . 0、125 摩C. 0、15 摩 D. 0、20 摩【过氧化钠计算】1. 可变容器盛有V LCO2加入NazCh后,气体体积缩小到wL (同温同压下)则被吸收的CO2 为(B )(A)(V-W) L (B) 2 ( V-W) L ( C) 2WL (D)(2V-W) L2•将10g CO?和CO混合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Na?。

?的干燥管,反应后干燥管的总质量增加了5.6g,则原混合物中CO的质量分数为(A )A . 12% B. 44% C. 50% D. 80%3.相同条件下将干燥的88g CO 2通过装有N32O2的干燥管后,气体质里变为60g,则反应后的气体中CO2的质量为(C)A. 24gB.34gC. 44gD. 54g4、将100mL二氧化碳与氮气混合气,通过足量过氧化钠并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变75mL ,则二氧化碳气的体积分数为(C)A . 12.5% B. 25% C. 50% D. 75%5、将5. 6LCO2气体缓慢通过一定量的Na2O2固体后,得到3.36L气体(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所得气体的质量为(C )A . 3.8gB . 4.8g C. 5.4g D . 6.6g6. 在标准状况下,将11.2LCO2和N2的混合气体通入过量的Na2O2中,气体体积变为8.4L (标准状况),则参加反应的Na2O2质量为(提示:N2与Na2O2不反应。

(D)A. 9.75gB. 11gC. 14gD. 19.5g7. 一定量的NHHCQ受热完全分解后,使产物维持气态进行下列实验:(1)若将生成物全部依次通过足量N Q Q和足量浓"SO时.N32Q增重ag,浓bbS04增重b g ; (2)若将生成物全部依次通过足量浓HS04和足量N Q Q时。

则浓HSQ增重Cg, Na02增重dg。

贝U a、b、c、d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A)A. c>a>d>b B . a>b>c>d C . d>c>b>a D . b>a>d>c&超氧化钾(KO2)常用于急救器中,它能吸收CO2生成碳酸盐和氧气。

若用156g钾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生成KO2,并用此KO?完全吸收CO2,则生成的。

2质量为(D )A . 16 gB . 32 g C. 64 g D . 96 g9. 将10L CO2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通过Na?。

?,结果发现气体体积变为 6 L (均换算为标准状况下),求参加反应的Na2O2质量。

答:9. 27.9g10. (10分)向300mL KOH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在减压低温下蒸发溶液,得到白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D (4分)由于CO2通入量不同,所得到的白色固体的组成也不同,试推断有几种可能的组成,并分别列出。

13. 向20ml2mol /LAlCl 3溶液中加入30ml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0.78g沉淀,由此可知NaOH的物质的量为( B ),使Al3恰好完全沉淀,此时BaSO4的物质的量为(C )A . 2molB . 0molC . 1.5molD . 1.33mol6. 向1 mol/L AlCl 3溶液10 mL中加入1 mol/L NaOH 溶液得到沉淀0.26g,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是(AD ).A . 10 mLB . 20 rnLC . 30 mLD . 36.7 mL7、向含1molAlO 2-的溶液中滴加下列物质的溶液,能产生1mol Al(OH) 3沉淀的是(C )C . 0.25 mol AlCl 3D . 1 mol AlCl 3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应该是[AC ]A . 1mol / L B. 2mol / L C . 5mol / L D . 8mol / L14 .在AlCl 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NaOH溶液,反应完毕后测得沉淀物和溶液中含有等物质的量的铝元素,则AlCl 3和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___ .答案:14、2: 3 或2: 7 15. (30分)向含有amolNaOH的溶液中逐滴加入含bmolAlCl 3的溶液,若a+b=1。

当a取不同值时,生成物可能有如下情况,试回答:(1)全部是Al (OH) 3时,a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全部是NaALO2时,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分是Al (OH )3,部分是NaAlO 2时,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反所生成的Al (OH) 3的物质的量是(用含a的式子表示,下同)反应所生成的各物(2) (6分)若通入CO2气体为2.24L (标准状况下),得到11.9g的白色团体。

请通过计算确定此白色固体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其质量各为多少?所用的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答:10. (1 [① K2CO3+ KOH ②K2CO3 ③ K2CO3+ KHCO3 ④KHCO 3(2) K2CO3 质量为:6.9g, KHCO 3 质量为:5.0g K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 —1【氢氧化铝的两性】1.有5.1gMg —Al合金,投入500mL2mol/LHCI溶液中,金属完全溶解后,又加4mol/LnaOH 溶液VmL,得到最多沉淀13.6g,则V等于( C ) &向含0.1mol NaAlO 2中滴加盐酸一定体积,产生 3.9g Al(OH) 3白色沉淀的是(AC ) A . 50 mL 1 mol/L HCl B . 100 mL 1 mol/L HClA . 425mL B. 560mL2.把Ba(OH)2溶液滴入明矶溶液中,使形式是(C )C. 250mLD. 500mLSO42全部转化成BaSO4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A . Al 3+B. Al(OH) 3 C . AIO 2 D . Al 3+和Al(OH) 33. 0.1molAl 2(SO4)3跟35omL2mol/LNaOH 溶液混合,所得沉淀的质量为(A . 78gB . 15.6gC . 7.8g4.现有4mol铝及足量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若使铝完全转化为NaOH的物质的量之和最小的是( B ) D . 3.9gAl (OH) 3,所需HCI 和A . 4molB . 6molC . 8molD . 16mol25、向含有1mol KAl(SO 4)2的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使SO4恰好完全沉淀,此时Al(OH) 3 C . 250 mL 1 mol/L HCl D . 500 mL 1 mol/L HCl9、有10.2克镁和铝的混和粉末溶于4摩/升的盐酸500毫升中。

若加入2摩/升的氢氧化钠溶液,要使产生的沉淀的质量最大,则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C )A . 100毫升B. 500毫升C . 1000毫升D. 1500毫升10、向含有a摩AlCl 3溶液中加入含有b摩K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可能是(A )①a摩②b摩③a/3摩④b/3摩⑤0摩⑥(4a-b)摩A .①③④⑤⑥B .①②③④⑤C.①④⑤⑥ D .①④⑤11、在体积为100mL、浓度为0.1mol/L的硫酸铝溶液中,加入浓度为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当生成白色沉淀 1.17g 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AC )A. 130 mLB. 120 mLC. 90 mLD. 80 mL12、将100mL 0.6mol/LAlCl 3溶液跟0.4mol/LNaOH 溶液混合后得到3.9gAl(OH) 3沉淀,此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BC )A.250mLB.375mLC.475mLD.500mLA . 2 mol HClB . 1 mol NaOH质的总物质的量(不包括水)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5. (1) O v a < 3/4(2) 4/5 < a v 1 ( 3) 3/4 v a v 4/5 5b-1 4b【铁题】 1.将足量Na 2O 2投入FeCb 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BC )A •生成白色沉淀B •生成红褐色沉淀C •有气泡产生D •无变化2.将Fe 、Cu 、FeCb 、FeCb 、CuCl 2盛于同一容器中充分反应,如 Fe 有剩余,则容器中只能有的金属或金属离子是 (CD )A . Cu 、Fe 3+B . Fe"、Fe 3+C . Cu 、Cu"、FeD . Cu 、Fe"、Fe3. 在CuO 和Fe 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微热,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 并向滤液中插入一枚铁钉,发现铁钉并无任何变化。

根据上述现象,确定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B )A.不溶物一定是CuB. 不溶物一定含铜,但不一定含铁C.不溶物一定是FeD.溶液中一定含有Fe 1 2 3*,但不一定含有Cu 2+4.将适量铁粉放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完(3) 当尸点”和Br -同时被氧化时,x 与n 的关系是 (4) 当x=n 时,反应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和为答案 3. (1) 2Fe 2++Cl 2=2Fe 3++2CI -(2) x > 3n/2D 、E 、F 、G 七种 物质,它们的变 化关系 如下 图所 示:红褐鱼沉淀红棕酬末2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A _____B ____C _____D _____E ___F ____G ____ 3 写出下列变化的离子方程式:A T B+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反应后,溶液中的Fe 3+和Fe 2+浓度相等,则已反应的Fe 3+和未反应的Fe 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 A. 2 : 3 B. 3 : 2 C. 1 : 2 D. 1 : 1 5.Fe 、FeO 、Fe 2O 3的混合物中,加入 100mL I mol/L 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 ,放出 22.4mL(标准状况)的气体,所得溶液中,加入 KSCN 溶液无血红色出现,那么若用足量的 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铁(C )A . 11.2gB . 5.6gC . 2.8gD .无法确定6. 将CuO 和Fe 粉的混合物加入少量的稀硫酸和硫酸铁的混合溶液后微热,反应停止后有固体剩余,滤出固体不溶物,再向滤液中插入一枚铁钉,发现铁钉并无任何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