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职工宿舍建筑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职工宿舍建筑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职工宿舍建筑设计说明书

祁阳县工业园区商业园职工宿舍

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

说明书

、项目概况

1、区域位置基地位于电子信息产业园内,基地东临水亦香路,南靠灯塔路,西、北为园区道路,交通便利,规划净用地面积17233m2。

2、基地分析

基地为浅丘陵地貌,地质条件良好,黄海高程在97.2m―― 108.5m,总体地势较平坦,基地内除有少许居民外其余均为旱地和山地,拆迁少。

3、气象条件祁阳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水充足的特点。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向,春季寒流频繁,仲夏初秋多旱,冬季严寒期短。

二、规划设计原则

1 、规划原则

规划设计突出两型建设、以人为核心”的原则,注意处理好自然环境一住宅建设一人的关系,把居民对居住环境、居住类型和物业管理三方面的需求作为规划设计重点,努力把小区规划成具有优美的居住环境、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的21 世纪新型居住小区。主要创新点和指导原则为:

( 1 )重视城市自然、人文特色的动态延续性规划努力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历史文脉及居民生活模式,使小区融汇在工业园大环境中,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规划重视建筑体量、色彩及空间关系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充分结合原有地形、地貌等自然景观资源和区位,创造出一个自然景观资源丰富的生态居住环境。

(2)注重规划设计方案的经济可行性满足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环境

优美的现代住区。住宅设计充分考虑到各种不同的开发要求,设计出多系列、多户型住宅,以满足不同的居住需

要。

(3)引入物业概念提高小区的方便性规划根据物业管理需要确定组团规模和服务设施内容。服务设施配套齐全,位置得当,符合居民生活要求

和行为轨迹,便于在保安、清洁、绿化、水电、家政等方面推行规范化服务,为物业管理及服务提供了便利条件,提高了工作质量,降低了管理成本。

(4)加强空间领域限定提高居住安全性充分考虑人车分流,消除人车混行的不安全因素。小区按照空间的不同属性和人的行为逻辑规律,将小区

用地分成不同的空间序列,并通过小区主入口标志性建筑以及组团、院落、单元入口的标志性景观进一步加强空间的领域感和归属感,从而提高了居住环境的安全性。

(5)留有改造余地增强小区的可持续性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动态体系进行规划。注意采用具有灵活性和可改性的技术处理方法,在道路、

停车位等方面作前瞻性的策略布置,使规划具有弹性,做到宏观可控,微观可调。

(6)坚持以人为本和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创造舒适、优美、卫生、安宁的生活环境。规划的用地布局及空间组织以人的需求为依

据,充分考虑人的可达性、便捷性及舒适性,做到以人为本,为人服务。在满足日照、采光和通风的基础上,着重进行绿地系统规划,使居民最大程度接近自然、享受自然,保证居民的身心健康。

(7)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建设的原则

规划立足实际,面向未来,按照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的原则进行合理分区和功能布局。同时面向住宅消费市场,正确处理规划中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超前性与操作性之间的关系,实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时代特色与地方特色、近期与远期的有机结合。

三、规划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 GBJ137-90)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 GB50180-9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 GB50220-95)

?《住宅设计规范》

?《祁阳县城市总体规划》 ( 2002-2020)

?《湖南祁阳工业园区新区总体规划》?

?国家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定

?规划管理部门提供的规划设计任务书、地形图及文字资料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

四、规划设计构思与布局

1、总体构思

规划总体构思理念体现:生态、科技、人文。以建设一个具有浓厚企业文化内涵、独立的、高效的、现代化的、生态的、体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融合的职工宿舍小区。

2、总平面布局

突出组团处理手法,以组团为基本单位,通过在各个组团中灵活地布置各种绿化、硬地,以及休闲设施,既使整个小区便于管理,又能创造出丰富的院落空间,保证了整个小区的协调一致性。

规划邻灯塔路和水亦香路布置商业铺面和宿舍建筑,内部布置宿舍游园,最北端沿厂区道路设置停车场。根据设计立意的出发点,采用组团——住宅院落二级结构形式,从而形成“ 一轴两心三区”的规划格局。“一轴”

即宿舍区中央的南北向的步行空间轴线。

“两心” 以中央步行道为界限的东西居住组团的公共绿化核心。

“三区” 指宿舍商住区、宿舍休憩区、宿舍停车区。

五、道路交通规划

运用“人车分流”的设计理念,组织内部交通。

1、交通体系

道路采用“环状”的布局模式,规划注意协调机动车、自行车、人行三种交通方式的关系,通过周边式环状道路和步行轴将车行交通和步行交通有效分离。

整个路网形式活泼,充分体现“通而不畅,畅而不直”的设计原则。

( 1)道路系统:主要道路基本沿用上次园区规划道路,宿舍区主干道红线宽度为12 米,沿住宅建筑设置

4米宽波浪线形的步行道兼消防道,在中间设置一条南北向6米宽步行道,方便职工出入宿舍区;

2、广场:宿舍区有小广场两处,设置在两个居住组团绿化的中心,形成对称和呼应,打造既开敞又融入自

然的生态休闲型广场。

3 、停车泊位:按国家规范配置,以地面停车为主,主要布置在宿舍区北端,总停车位为100个。

六、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1、设计原则

(1)生态原则:充分应用现有自然景观,结合周边景观特征,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多维视觉感观,营造舒适亲人的景观环境。

2 、设计构思

(1)强调借景,与城市道路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把城市景观自然融入到小区内。

(2)通过建筑的自然围合形成自然、亲近的人性化开放空间。

(3)塑造有节奏的景观序列和空间。

(4)注重每户住宅朝向的景观均好性。

3、规划布局

形成“ 一轴、两核、多点”的景观序列空间。

由景观轴线、景观节点两部分构成。利用现有自然景观,结合周边景观特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积极

营造舒适亲人的景观环境。

根据规划布局,按“点、线、面”结合的形式进行布置。“点”指各个院落绿地及宅前宅旁绿地,“线” 指区

内道路两侧的绿带,“面”指集中绿地。“点、线、面”有机结合,共同构成完整的绿地景观系统。

七、公共服务设施

结合整个居住小区建设的情况,以符合居民的活动规律和日常使用为原则,以适应家务劳动的社会化趋势和市场需求。在宿舍内结合商业建筑布置会所,会所内设置青年及老年文体活动站、社区服务中心、健身房、美容、咖啡、茶座等功能。垃圾实行袋装化管理,住宅院落设地埋式垃圾收集点。

在中心绿地和主入口附近设置天燃气调压站、换热站、开闭所和其它市政公用设施。

1 、景观小品形式明快、轻盈、富有动感,一部分可移动。包括:花钵、垃圾筒、喷泉水池、广告牌、休憩

亭、音箱等景观设施;雕塑、花坛、景观立柱等景观构筑物。

2、配套设施

包括路灯、指示牌、消防栓、邮政信箱、坐凳等。

八、竖向规划

1、规划原则

根据基地现状情况、地形地貌和周边城市道路的控制标高为依据,以减少土方填挖量、做到土方平衡、尽量保

持原地形地貌特色为原则。在竖向规划中充分考虑当地地形特色,尊重现状自然条件,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严格保

护植被,建设层次分明、高低错落、特色鲜明的社区环境。

2、道路竖向规划

道路竖向的确定,以上层次园区竖向规划为依据,综合考虑地形变化、土方要求、道路坡度要求、排水和出入

口等多种因素,并尽量做到土方平衡。

3、场地竖向规划场地标高根据原有自然标高和周边道路的标高来确定。一般来说,地块标高最少要比地块周边

道路最低点高

20-30cn,以利于地块内部雨水和污水的排放。另外,居住组团内部如果存在较大的高差,可设计为草坡的形式,草坡下安排停车位,以节省土方量。

十一、市政设施规划

1、规划原则

(1)充分体现超前性、科学性、可靠性、可操作性,努力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物质支撑功能,满足城市日益增

长的生活需求,为创造美好城市环境奠定基础。

(2)结合基地的风貌特色,因地制宜探索最佳技术线路,努力节省用地和投资运行费用。同时反映先进的科

学技术、可持续的环保理念、高尚的生活需求、宜人的景观环境。有关设施的布置和工程系统充分体现节地、节

水、节能的理念,既体现适度超前,又利于实施操作。

(3)充分考虑市政设施与地上、地下空间的相互关系,克服以前市政设施影响城市空间和风貌的弊端,尤其

注意将设施的功能与空间景观相融合。

(4)坚持动态和可持续开发的理念。市政公用设施和管线根据分区保持相对独立性,以便于分期开发;同时

又注意各分期市政工程之间的相互衔接与呼应,以便于滚动发展,最终形成完整的市政公用系统。

(5)本区的市政工程管线力求全部地下敷设,以创造优美的空间环境,并且尽量一次敷设到位,确实没有条

件实施的,预留管位,为市政公用设施的发展与扩容预留空间。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的不确

定性,各专业在预留接口时要有弹性,每隔一定距离都应留出接口,以适应未来开发项目的突变性。

2 、规划布局

(1)给水:充分利用现状,规划局部地段改造,以利于地下管线的综合规划建设,道路消防栓规划基本满足消防要求。

给水管线接邻近城市道路管线,采用枝状供水管网,与外部道路相互连接沟通,以保证供水安全和经济要求,给水管管径DN150m。m

(2)排水:结合园区排水规划,规划采用雨污分流制,新设①300-400m雨水干管,①300mr污水干管。雨水经雨水管道就近排入水体,污水经城市道路污水管排入县污水处理厂,经处理符合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水体。

(3)电力:规划考虑城市景观以及行道树的生长,10kv高压线路走地下电力管道,具体位置可设在邻建筑红线处。各组团采用分开控制,变配电室结合地下车库统一考虑。

(4)电信:原则要求电信线路全部进入地下管道,不允许有架空线路,结合公共建筑安排公用电话亭。

(5)燃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目前,祁阳县已实行城市集中供气,由城市燃气站提供管道燃气,新设① 100mr燃气管。

(6)环卫:实行垃圾袋装化,并逐步推行分类收集的废弃物源头管理方式,废品回收系统将逐步健全。沿小区主路每25-50m设置垃圾箱,垃圾箱的形式应与周边的建筑风格相协调。住宅院落设垃圾收集点,充分考虑环境

因素及便捷的原则,在各功能区设置地埋式垃圾转运站。

十二、防灾规划

1、消防规划

(1)消防车道

利用环线道路网,在各区域内形成顺畅的消防环线,并留有足够的消防操作场地。

在环道的一侧毎隔120米设立室外消火栓以保证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超过150米。建筑物沿街部分长度超过120米或总长度超220米时,均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且架空部分净空大于4 米,消防车可进入庭院。

(2)防火间距

规划高层建筑防火间距符合高层建筑与高层建筑防火间距三13M高层建筑与其它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一、二级)防火间距三9M高层建筑裙房与其它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一、二级)防火间距三6m的规范要求。

(3)消防扑救面

高层住宅建筑南、北两侧直落地面,并设直通楼梯间出入口的一侧,可作为消防扑救面。

( 4 )安全疏散

高层住宅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为30M商业裙房疏散距离为30M

(5)消防控制中心

消防控制中心与综合服务管理用房统一布置,亦具有直通室外安全出口。

2 、抗震规划

根据祁阳县城市总体规划,建筑抗震采用六度地震设防,同时规划考虑将基地内6米以上的主要道路设置为抗震疏散通道,保证紧急疏散时道路的通畅。同时,基地面积超过400平方米的广场、绿地等开敞空间均需作为紧急疏散场地。另外,基地内的电力、通信、医疗及其他后勤保障设施均应在建设中预留好空间,在经过一定的处理措

施后,可转换为临时的抗震或人防工程设施。

3 、人防规划

( 1 )规划原则

按照“长期坚持、平战结合、统一规划、重点建设、同步实施”,地下空间开发和人防工程建设相结合的原

则,进行人防工程规划。

(2)人防工程总规模

人防工程人均面积达到2.0m2/人,人口按留城人口30%-40计算,即远期人防设施总面积应达到3500m。保证人防设施的防护等级,人防工程的疏散半径不超过500m鼓励建设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地下旅社、地下过道、

地下仓储等,提高人防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居住小区人防要求

新建住宅小区建筑面积在10000m以上时,必须按照建筑面积的2%勺比例建设防空地下室。

(4)生命线工程人防要求

加强电力、电信、供水、燃气等“生命线”工程的防空建设。地下建筑都应建设最基本的“生命线” 工程设施,确保这些“生命线”工程的人防。

八、建筑设计

建筑立面说明:

通过阳台实墙与栏杆相互错层设计和颜色的合理搭配以及结合外墙所设计的构架,使其体块立面上达到凹凸变化和虚实对比的变化效果,在空间上,延续主卧室的转角凸窗的体块,冲出屋顶层,打破了屋顶空间单一,简单的体块感,南北两立面上也顺势延伸添加了2个精妙的构架,使其主要立面上更加具有吸引眼球的力量,力图创造一个极具文化内涵和强烈现代气息的建筑形象,也体现了对细节的关注和重新诠释了现代商业空间和住宅空间的和谐之道。

十、规划技术经济指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