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光纤分类
光纤的简单分类

光缆的基本结构一般是由缆芯、加强钢丝、填充物和护套等几部分组成,另外根据需要还有防水层、缓冲层、绝缘金属导线等构件。
光纤的种类:(1)按工作波长:紫外光纤、可观光纤、近红外光纤、红外光纤(0.85pm、1.3pm、1.55pm)(2)折射率分布:阶跃(SI)型、近阶跃型、渐变(GI)型渐变折射率光纤又称自聚焦光纤,光纤折射率中心最高,沿径向递减,光束在光纤中传播,可以自动聚焦而不发生色散。
渐变折射率光纤适用于多模通信的传输,从而减少讯号的模式色散。
其他(三角型、W型、凹陷型)。
(3)传输模式:单模光纤(工作波长内,只能传输一个传播模式的光纤芯径一般为9或10μm,谱宽要窄,稳定性要好,可容许单模光束传输,可减除频宽及振模色散(Modal dispersion)的限制,但由于单模光纤芯径太小,较难控制光束传输,故需要极为昂贵的激光作为光源体)(含偏振保持光纤、非偏振保持光纤)、多模光纤(由于多模光纤中传输的模式多达数百个,各个模式的传播常数和群速率不同,使光纤的带宽窄,色散大,损耗也大,只适于中短距离和小容量的光纤通信系统,按工作波长以及其传播可能的模式分为多个模式的光纤50um)。
原材料:石英玻璃、多成分玻璃、塑料、复合材料(塑料包层、液体纤芯)、红外材料(2)光纤通信优点:传输频带极宽、通信容量极大;光纤衰减小,无中继设备,传输距离远;串扰小,信号传输质量高;光纤尺寸小,重量轻,便于传输和铺设;抗电磁干扰,保密性好;耐化学腐蚀;原料来源丰富,节约有色金属。
光纤通信缺点:光纤弯曲半径不宜过小;光纤的切断和连接操作技术复杂;分录、耦合麻烦。
光纤传感:以光为媒介,感知和传输外界信号的新型传感技术。
(1)按探测范围:单点传感、准分布传感、分布式传感。
(2)按调制方式:非本征型(非功能性):用光纤传输光信号(只传不感)。
本征型(功能性):感知外界信号,携带外界信号除传递光学信息外,还具有某些特殊的功能;光强;相位;偏振(磁光效应);波长(光纤光栅);频率(多普勒法)。
光纤的分类有哪些

光纤的分类有哪些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
传输原理是‘光的全反射’。
光纤正处在新产品的不断涌现的发展时期,种类不断增多,而且千变万化。
近年来用于传感器的特殊光纤发展尤迅速。
目前一般分类方法如下:一、按制作材料分:1、高纯度石英玻璃光纤。
这种材料损耗低,在波长时,最低达0。
47db/km。
用锗硅材料作芯子,硼硅材料作包层的多模光纤,损耗最低为0.5db/km和类似的损耗-波谱曲线。
采用三元化合材料,可能获得最好的损耗-波谱曲线。
2、多组分玻璃光纤。
通常用更常规的玻璃制成,损耗也很低,如Sodium-borosilica-te 玻璃光纤在l=0.84微米最低损耗为3.4db/km。
3、塑料光纤。
它与石英光纤相比具有重量轻,成本低,柔软性好,加工方便等特点,但损耗在r=0.63微米到100-200db/km。
二、按传输模分:1、单模光纤。
单模光纤纤芯直径仅几个厘米,加包层和涂敷层后也仅几十个微米到125微米。
纤芯直径接近波长。
2、多模光纤。
多模光纤纤芯直径有50微米,加包层和涂敷层有50微米。
纤芯直径远远大于波长。
根据光纤的折射率沿径向分布函数不同又进一步分为多模阶跃光纤,单模阶跃光纤和多模梯度光纤三、按用途分:1、通信光纤。
2、非通信光纤----特殊光纤。
有低双折射光纤,高双折射光纤,涂层光纤,液芯光纤,激光光纤和红外光纤等。
四、按制作方法分:1、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或改进化学气相沉积法(MCVD)。
用来制作高纯度石英玻璃光纤。
2、双坩埚法或三坩埚法。
用来制作多组分玻璃光纤。
光纤的分类及比较(包括各种单模光纤的色散及衰减特性)

4 对各种单模光纤特性的比较
• G652 • G653 • G654 • G655
1 )G652光纤又被称为标准单模光纤,这种光纤是目前应用在1310nm窗口的最广泛的零色散波长的单模光纤。
2)其特点是当工作波长在1310nm时,光纤的色散很小,约为3.5ps/nm*km,系统的传输距离基本上只受光纤衰减所限制;但在1550nm波段色散较大,约为20ps/nm*km。
1)G654光纤又称为非零色散光纤,这是一种改进的色散位移光纤,其零色散波长不在1550nm处,而在1525nm或1585nm处。 2)零色散光纤同时削减了色散效应和四波混频效应,所以非零色散光纤综合了标准单模光纤和色散位移光纤,有比较好的传输特性,特别适合于高密度的波分复用系统的传输。
G655
A(l) = 10lg p1 (dB)
p2
p1、p2分别为光纤注入端和输出端的光功率。 ( dB与dBm)
光纤损耗(衰减)的定义
若光纤是均匀的,则还可以用单位长 度的衰减即衰减系数α来表示:
a (l) = 1 A(l) = 1 10 lg p1 (dB / km)
L
L
p2
光脉冲注入光纤后,长距离传输后脉冲的宽 度被展宽
色散补偿技术
当前,发展比较成熟的、主流的色散补偿技术主要是采用色散补偿光纤(DCF)来进行色散补偿。其主要技术是在每个(或几个)光纤段的输入或输出端通过放置 DCF色散补偿模块(DCM),周期性地使光纤链路上累积的色散接近零,从而可以使单信道1550nm外调制光纤干线的色散得到较好的补偿。
因此,对于超长距离的光纤传输,现有的色散补偿技术可以相对较好的解决色散问题,对于超远距离的传输,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光纤的衰减特性。
ps/nm·km
最全的光纤分类

光纤的种类光纤可分为两大类:A类(多模光纤)和B类(单模光纤)。
其详细分类请见以下表:多模光纤的分类:单模光纤的分类:1.2.3.4.5.6.IEC标准光纤分类详解按照 IEC 标准分类,IEC 标准将光纤分为A 类多模光纤:A1a 多模光纤(50/125μm 型多模光纤)A1b 多模光纤(62.5/125μm 型多模光纤)A1d 多模光纤(100/140μm 型多模光纤)B 类单模光纤:B1.1 对应于 G652 光纤,增加了 B1.3 光纤以对应于 G652C 光纤B1.2 对应于 G654 光纤B2 光纤对应于 G.653 光纤B4 光纤对应于 G.655 光纤A 类多模光纤渐变型多模光纤工作于 0.85μm 波长窗口或 1.3μm 波长窗口,或同时工作于这两个波长窗口。
光纤适用于哪个窗口,主要由其带宽指标决定。
多模光纤由于衰减大、带宽小,主要适合于低速率、短距离的场合传输需要,因其传输设备和器件费用低廉、连接容易,至今仍无法由单模光纤完全代替。
常规单模光纤(G.652 光纤)常规单模光纤也称为非色散位移光纤,于 1983 年开始商用。
其零色散波长在1310nm 处,在波长为 1550nm 处衰减最小,但有较大的正色散,大约为18ps/(nm•km)。
工作波长既可选用 1310nm,又可选用 1550nm。
这种光纤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光纤,我国已敷设的光纤、光缆绝大多数是这类光纤。
G.652 光纤中的三个子类 G.652A、G.652B、G.652C、G.652D 的区别主要在于:G.652A:最高传输速率为 2.5Gb/sG.652B:最高速率 10Gb/s,最高速率传输时需色散补偿适用于波长1310nm、1550nm和1625nm的应用环境,优于ITU-T建议G.652标准和国家标准技术规范。
产品特点弯曲损失小;传输损失小;曲率小;几何尺寸稳定;可用于松套管及带状两种用途;偏振模色散小。
G.652C:低水峰光纤,波长范围更宽,最高速率 10Gb/s,最高速率传输时需色散补偿。
光纤按传输光的波长分类

光纤按传输光的波长分类
光纤通常按照传输光的波长进行分类,常见的主要分类有以下几种:
1. 单模光纤(Single-mode Fiber,SMF):单模光纤只能传输单一波长的光信号。
它具有较小的模场直径,可以有效地抑制多模色散和信号间的互相干扰,适用于长距离和高速传输。
2. 多模光纤(Multimode Fiber,MMF):多模光纤可以传输多个模式的光信号,适用于短距离传输。
多模光纤的模场直径较大,容易产生色散,限制了其传输速率和距离。
3. 特殊光纤:除了单模和多模光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光纤类型,根据需要具备特定的光学性能。
例如,分散补偿光纤(Dispersion Compensating Fiber,DCF)可以用于抵消其他光纤中产生的色散效应,而增益光纤(Gain Fiber)可以在纤芯中实现激光放大。
4. 其他波长分类:根据具体应用的需要,光纤还可以按照传输的波长范围进行分类。
例如,近红外光纤适用于用于医疗、光学通信和传感等领域;长波红外光纤适用于红外成像、光谱分析和热敏传感等领域。
光纤的定义和分类

光纤的定义和分类光纤是一种用于传输光信号的细长柔软的材料。
它由一根或多根玻璃或塑料纤维组成,每根纤维都可以传输多个光信号。
光纤的分类主要根据其结构和用途进行。
一、光纤的定义光纤是一种采用光传输技术的通信线路,它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将光信号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
光纤的核心部分由高折射率的材料构成,外部由低折射率的材料包覆。
光信号在光纤中以光的形式传输,通过光的折射和反射来实现信号的传输。
二、光纤的分类根据光纤的结构和用途,光纤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1. 单模光纤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较小,光信号传播时只有一种传播模式,即只允许一束光线沿着光轴传播。
单模光纤主要用于长距离通信和高速数据传输,具有较低的传输损耗和较高的带宽。
2. 多模光纤多模光纤的纤芯直径较大,光信号传播时可以有多种传播模式,即可以同时传输多束光线。
多模光纤主要用于短距离通信和低速数据传输,具有较高的传输损耗和较低的带宽。
3. 双包层光纤双包层光纤在单模光纤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包层,可以减少光信号与外界的干扰。
双包层光纤主要用于特殊环境下的通信,如海底通信和高温环境下的通信。
4. 光纤光栅光纤光栅是在光纤中制造一定的折射率变化,用于光信号的调制和滤波。
光纤光栅主要用于光纤传感、光谱分析和光纤通信等领域。
5. 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是利用光纤的特性来测量物理量或化学量的变化。
光纤传感器主要用于温度、压力、应变、湿度等参数的监测和测量。
光纤作为一种先进的通信传输介质,具有很多优点。
首先,光纤传输速度快,传输带宽大,可以满足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需求。
其次,光纤具有较低的传输损耗,可以实现长距离的通信传输。
再次,光纤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可以在电磁干扰较强的环境下稳定工作。
此外,光纤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不易受到外界影响等优点。
总结起来,光纤是一种用于传输光信号的通信线路,可以根据其结构和用途进行分类。
不同类型的光纤适用于不同的通信需求,如单模光纤适用于长距离通信,多模光纤适用于短距离通信。
光纤的结构及分类

光纤的结构及分类光纤是一种能够将光信号传输的特殊材料,它以其高带宽、低损耗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通信、医疗、军事等领域。
光纤的结构和分类对于其应用的效果和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一、光纤的结构光纤的基本结构包括纤芯、包层和包护层三部分。
纤芯是光信号传输的核心部分,它由高折射率材料制成,光信号在纤芯中传输。
包层是纤芯的外层,由低折射率材料构成,起到引导光信号的作用。
包护层是光纤的最外层,由塑料或聚合物材料制成,主要用于保护纤芯和包层,防止光信号的损耗和干扰。
二、光纤的分类根据光纤的传输模式不同,可以将光纤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两大类。
1. 单模光纤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较小,通常为8-10微米,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差异较大。
由于纤芯较小,光线在光纤中传播时只有一条径路,因此称为单模光纤。
单模光纤的传输损耗较小,能够传输更远距离的信号,具有高带宽和高传输速率的特点。
单模光纤主要应用于长距离通信和高速数据传输领域。
2. 多模光纤多模光纤的纤芯直径较大,通常为50-100微米,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差异较小。
由于纤芯较大,光线在光纤中传播时会有多条径路,因此称为多模光纤。
多模光纤的传输损耗较大,传输距离较短,传输速率较低。
多模光纤主要应用于局域网、视频监控和短距离通信等领域。
除了按照传输模式分类,光纤还可以根据使用环境不同进行分类。
1. 室内光纤室内光纤是指用于建筑物内部的光纤,主要用于局域网、数据中心和室内通信等场合。
室内光纤采用低烟无卤材料制造,具有阻燃、低毒、低烟的特点。
室内光纤通常外层为白色或黄色,易于识别和安装。
2. 室外光纤室外光纤是指用于户外环境的光纤,主要用于长距离通信和城域网等场合。
室外光纤采用特殊的护套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和耐候性。
室外光纤通常外层为黑色,能够抵御紫外线和恶劣天气的影响。
总结:光纤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输介质,在现代通信领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光纤的结构和分类对于其传输性能和应用场景有着重要影响。
光纤的分类

光纤的分类
光纤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电缆的通讯媒介,分为单模光纤、多模光纤和非单
芯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是由一根单模核心、环形介质以及填充剂和护套组成的光纤,它适用
于长距离传输数据,并使用在FTTP(光终端计划)网络中。
它通常具有由聚氯乙
烯(PVC)、聚乙烯或塑料薄膜制成的外套,以及由金属版(带线筋的铜丝或铝箔)周围的层,以电磁干扰和回火功能。
多模光纤是由多根核心、环形介质和护套组成的光纤,它常用于数据中继和传输,也可用于局域网(LAN)、短距离传输应用。
它具有有料径比、连续化半波失
真抑制和灵活拖人结构的优越性能,可以在较低的成本下实现高速传输。
非单芯多模光纤是由多根非核心素子、环形介质和护套组成的光纤,这种光纤
可以具有耐弯曲、耐冲击的优越性能,能够应用于各种环境。
它以低成本和小尺寸,实现了多根芯素子的高分辨率传输,是非常有益的发展前景。
综上所述,由于不同场景下对光纤的要求高度变化,光纤绝对是完全不同于传
统电缆的可靠、安全、高效的通信媒介。
它的发展将为世界的通信系统带来高速、稳定的传输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纤的种类
光纤可分为两大类:A类(多模光纤)和B类(单模光纤)。
其详细分类请见以下表:
多模光纤的分类:
单模光纤的分类:
1.
2.
3.
4.
5.
6.
IEC标准光纤分类详解
按照 IEC 标准分类,IEC 标准将光纤分为
A 类多模光纤:
A1a 多模光纤(50/125μm 型多模光纤)
A1b 多模光纤125μm 型多模光纤)
A1d 多模光纤(100/140μm 型多模光纤)
B 类单模光纤:
对应于 G652 光纤,增加了光纤以对应于 G652C 光纤
对应于 G654 光纤
B2 光纤对应于光纤
B4 光纤对应于光纤
A 类多模光纤
渐变型多模光纤工作于μm 波长窗口或μm 波长窗口,或同时工作于这两个波长窗口。
光纤适用于哪个窗口,主要由其带宽指标决定。
多模光纤由于衰减大、带宽小,主要适合于低速率、短距离的场合传输需要,因其传输设备和器件费用低廉、连接容易,至今仍无法由单模光纤完全代替。
常规单模光纤光纤)
常规单模光纤也称为非色散位移光纤,于 1983 年开始商用。
其零色散波长在1310nm 处,在波长为 1550nm 处衰减最小,但有较大的正色散,大约为18ps/(nm•km)。
工作波长既可选用 1310nm,又可选用 1550nm。
这种光纤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光纤,我国已敷设的光纤、光缆绝大多数是这类光纤。
光纤中的三个子类、、、的区别主要在于:
:最高传输速率为 s
:最高速率 10Gb/s,最高速率传输时需色散补偿适用于波长1310nm、1550nm 和1625nm的应用环境,优于ITU-T建议标准和国家标准技术规范。
产品特点
弯曲损失小;传输损失小;曲率小;几何尺寸稳定;可用于松套管及带
状两种用途;偏振模色散小。
:低水峰光纤,波长范围更宽,最高速率 10Gb/s,最高速率传输时需色散补偿。
:适用于多种波长范围(1300nm、1400nm和1550nm),品质优于ITU-T建议标准和国家标准技术规范。
产品特点
容量大——可同时传送CATV的信号,10Gb/s的数据信号以及大容量放射信号
快速传输距离长——低衰减,低偏振模色散容易变换成新系统——可使用与新型的DWDM和CWCM等,网络系统成本低——可有效利用现有的波长1310nm和1550nm的范围的设备
色散位移光纤光纤)
光纤又称为色散位移光纤(DSF,Dispersion Shifted Fiber),于 1985 年开始商用。
色散位移光纤通过改变光纤的结构参数、折射率分布形状,来加大波导色散,从而将最小零色散点从 1310 nm 位移到 1550nm 处,最低衰减和零色散波长一致,并且在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Erbium Doped Fiber Amplifier)工作波长区域内。
这种光纤非常适合于长距离、单信道、高速光纤通信系统,如可在这种光纤上直接开通达 20G b/s 系统,而不需要采取任何色散补偿措施。
这种光纤在有些国家,特别在日本被推广使用,我国京九干线上也有所采用。
但是,该光纤在通道进行波分复用信号传输时,在 1550nm 附近低色散区存在有害的四波混频等光纤非线性效应,阻碍光纤放大器在 1550nm 窗口的应用,正是这个原因,色散位移光纤正在由非零色散位移光纤所取代。
截止波长位移光纤光纤)
截止波长位移光纤是在光纤基础上将截止波长向长波长方向位移,以适应光纤在 1550nm 窗口的应用,这种光纤在国内基本上不再提了,因目前的光纤的截止波长已经都是向长波长方向位移了。
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光纤)
光纤常称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NZDSF, NonZero Dispersion ShiftedFiber),是在 1994 年专门为新一代光放大密集波分复用传输系统设计和制造的新型光
纤,属于色散位移光纤,不过在 1550nm 处色散不是零值(按规定,在波长1530~1565nm 范围内对应的色散值为~ ps/(nm•km)),用以平衡四波混频等非线性效应。
由于这种光纤利用较低的色散抑制了四波混频等非线性效应,使其能用于高速率(10G 以上)、大容量、密集波分复用的长距离光纤通信系统中。
类光纤的两个子类和的区别在于:
:用于单通道放大系统和通道间隔不小于 200G•Hz(≈的波分复用系统
:用于通道间隔不大于 100G•Hz(≈的密集波分复用系统
具代表性的商用光纤有康宁的大有效面积(LEAF)光纤,具代表性的商用光纤有 Lucent 的真波(TrueWave)光纤,。
其中,大有效面积光纤的优点是,光纤具有更大的有效面积,可以大大减小光纤中光功率的密度,在相同的入射光功率时,减小了光纤的非线性效应,使光信号能传输更远的距离。
真波光纤的优点是,在 C 波段和 L 波段具有低的色散斜率,因而可以用一个色散补偿模块补偿整个频带内的色散,使光纤能进行更多通道的传输。
光纤在长途骨干网中有更多的应用优势,而光纤在城域网中有更多的应用优势。
色散补偿光纤
还有一类特殊的光纤,是色散补偿光纤。
如果在国内外已大量敷设的常规单模光纤上开设速率为 10Gb/s 的高速系统或在光纤上开设速率 10Gb/s以上(如40Gb/s )的高速系统,就必须认真考虑色散的限制问题了。
色散补偿光纤利用正负色散可相互抵消的原理,用于补偿在常规光纤中传播时所产生的色散,大大延长光纤的传输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