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高中物理实验电阻测量方法归纳与总结
高中物理高二物理电阻的测量(知识点方法总结)

1 电阻的测量电阻的测量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实验,也是近几年各地高考的热点问题。
所测量阻值的电学元件有:金属、半导体、电流表、电压表等,所用的方法归纳如下图:一、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大小(常规法)所谓常规接法,指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金属导体的的电阻。
同学们要掌握以下几点: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法的选择;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或电压时串联限流和并联分压两种接法的选择;电表量程的选择等。
例1、已知电阻丝的电阻约为10,现备有下列器材供测量该电阻丝的电阻时选用,应选用的器材有(只填代号)。
画出用伏安法测上述电阻丝电阻的电路图。
A 、量程是0.6A ,内阻是0.5的电流表;B 、量程是3A ,内阻是0.1电流表;C 、量程是3V ,内阻是6k电压表;D 、量程是15V ,内阻是30k电压表E 、阻值为0~1k,额定电流为0.5A 的滑动变阻器;F 、阻值为0~10,额定电流为2A 的滑动变阻器;G 、蓄电池(6V );H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分析与解①先选电源:G 。
②选电流表电源选定后可估算总电流,不连入滑动变阻器时干路电流最大值I max =106 A =0.6A 因此电流表选 A若选B 表,会有以下不足:首先0.6A 电流太小,指针偏转范围不足刻度盘的三分之一,读数时误差较大,其次电流表满偏电流越大,最小刻度即精确度越低,故不选B 。
③选电压表若选C 表,量程3V ,则干路总电流要被控制在0.3A 以下,由上所选A 电流表,指针偏转可较大。
电阻的测量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电阻大小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大小用电流表、电阻箱测电阻大小(等效替代法、电流半偏法)用电压表、电阻箱测电阻大小(等效替代法、电压半偏法)常规法非常规法电压表串接法电流表并接法。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的四种种方法

测量电阻的四种特殊方法一.等效替代法测电阻【方法解读】等效替代法测电阻:测量某电阻(或电流表、电压表的内阻)时,用电阻箱交换待测电阻,假设二者对电路所起的作用一样(如电流或电压相等),那么待测电阻与电阻箱是等效的。
1.电流等效替代该方法的实验步骤如下:(1)按如图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至最大,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a端。
(2)闭合开关S1、S2,调节滑片P,使电流表指针指在适当的位置,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3)断开开关S2,再闭合开关S3,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
(4)此时电阻箱连入电路的阻值R0与未知电阻R x的阻值等效,即R x=R0。
2.电压等效替代该方法的实验步骤如下:(1)按如图电路图连好电路,并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至最大,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a端。
(2)闭合开关S1、S2,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指针指在适当的位置,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3)断开S2,再闭合S3,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U。
(4)此时电阻箱连入电路的阻值R0与未知电阻R x的阻值等效,即R x=R0。
【针对练习】1.某同学准备把量程为0~500 μA的电流表改装成一块量程为0~2.0 V 的电压表。
他为了可以更准确地测量电流表的内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中各元件及仪表的参数如下:A .电流表G 1(量程0~1.0 mA ,内电阻约100 Ω)B .电流表G 2(量程0~500 μA ,内电阻约200 Ω)C .电池组E (电动势3.0 V ,内电阻未知)D .滑动变阻器R (0~25 Ω)E .电阻箱R 1(总阻值9 999 Ω)F .保护电阻R 2(阻值约100 Ω)G .单刀单掷开关S 1,单刀双掷开关S 2(1)实验中该同学先合上开关S 1,再将开关S 2与a 相连,调节滑动变阻器R ,当电流表G 2有某一合理的示数时,记下电流表G 1的示数I ;然后将开关S 2与b 相连,保持________不变,调节________,使电流表G 1的示数仍为I 时,读取电阻箱的读数r 。
最牛高中物理实验电阻测量方法归纳与总结

恒定电流 电阻测量方法归纳电阻测量一直是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中的重头戏,高中物理教材中编排的电学实验对电阻的测量仅仅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框架,实际上电阻的测量方法很多,了解并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可以使学生对电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和透彻.一、基本方法---——伏安法(V —A法)伏安法测量电阻主要涉及测量电路的选择,控制电路的选择和实验器材的选择。
1、原理: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2、控制电路的选择控制电路有两种:一种是限流电路(如图1);另一种是分压电路。
(如图2)(1)限流电路是将电源和可变电阻串联,通过改变电阻的阻值,以达到改变电路的电流,但电流的改变是有一定范围的。
其优点是节省能量;一般在两种控制电路都可以选择的时候,优先考虑限流电路。
(2)分压电路是将电源和可变电阻的总值串联起来,再从可变电阻的两个接线柱引出导线。
如图2,其输出电压由a p之间的电阻决定,这样其输出电压的范围可以从零开始变化到接近于电源的电动势.在下列三种情况下,一定要使用分压电路:① 要求测量数值从零开始变化或在坐标图中画出图线。
② 滑动变阻器的总值比待测电阻的阻值小得多。
③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比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小。
3、测量电路由于伏特表、安培表存在电阻,所以测量电路有两种:即电流表内接和电流表外接。
(1)电流表内接和电流表外接的电路图分别见图3、图4(2)电流表内、外接法的选择,①、已知R V 、 R A 及待测电阻R X 的大致阻值时可以利用相对误差判断 若A X R R >X V RR ,选用内接法,A X R R <X V R R ,选用外接法②不知R V 、 RA 及待测电阻R X,采用尝试法,见图5,当电压表的一端分别接在a 、b 两点时,如电流表示数有明显变化,用内接法;电压表示数有明显变化,用外接法。
(3)误差分析:内接时误差是由于电流表分压引起的,其测量值偏大,即R 测 >R真(R 测=R A+R X );外接时误差是由于电压表分流引起的,其测量值偏小,即R测<R 真(VX V X R R R R R +=测) 4、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的改进如图6、图7的两个测电阻的电路能够消除电表的内阻带来的误差,为什么?怎样测量?二、由伏安法演变而来的其他测量定值电阻的方法归纳图5 图6 0 图1图2 图3 图4 图7 0(一)电压表和定值电阻替代法(V —R 法)【例1】有一个阻值已看不清楚的电阻器R,我们要测出它的阻值,但手边只有一个电池组,一个电压表,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器R 0和几根导线,你有办法测出R 的阻值吗?说出你的办法和理由。
高中物理实验测量电阻的方法

高中物理实验测量电阻的方法电阻是电路中重要的物理量之一,测量电阻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电路的性质和特点。
在高中物理实验中,有多种方法可以测量电阻,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一、串联法测量电阻串联法是一种常见的测量电阻的方法,其原理是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串联连接,通过测量整个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和已知电阻,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值。
实验步骤:1. 准备一块已知电阻,连接上电流表和电压表,组成串联电路。
2. 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串联电路。
3. 断开电流表连接点,使电流只通过已知电阻和待测电阻。
4. 测量整个串联电路的总电阻Rt和电流I,以及已知电阻的电压V。
5. 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到待测电阻的值:R = (Rt - R已知)。
二、并联法测量电阻并联法也是常用的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其原理是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并联连接,通过测量整个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和电压,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值。
实验步骤:1. 准备一块已知电阻,将电流表和电压表连接在已知电阻上,组成并联电路。
2. 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并联电路。
3. 断开电压表连接点,使电压只通过已知电阻和待测电阻。
4. 测量整个并联电路的总电阻Rt和电压V,以及已知电阻的电流I。
5. 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到待测电阻的值:1/R = (1/Rt - 1/R已知)。
三、电流平衡法测量电阻电流平衡法是一种利用电流平衡实验测量电阻的方法。
它利用电流在平衡状态下等于0的特点来确定待测电阻的值。
实验步骤:1. 准备一块已知电阻,连接在电路的一侧,形成一个分流电路。
2. 在电路的另一侧加入一个可调电阻,使电路保持平衡状态。
3. 调节可调电阻,直到电流表的指针在零刻度附近停止。
4. 通过测量已知电阻的电压V和电流I,可以计算出已知电阻的阻值。
5. 根据已知电阻的阻值和电流平衡条件,可以得到待测电阻的值。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有串联法、并联法和电流平衡法。
电阻测量方法归纳情况总结

电阻测量方法归纳情况总结电阻是电路中常用的一种元件,其作用是阻碍电流通过。
在电路设计和故障排除中,经常需要对电阻进行测量。
下面将对电阻测量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一、万用表测量方法:1.直流电阻测量:使用万用表的直流电阻测量档位,将电阻两端与测量笔接触,读取测量值即可。
测量时需要确保电路断电,避免电流的干扰。
2.交流电阻测量:使用万用表的交流电阻测量档位,同样将电阻两端与测量笔接触,读取测量值。
与直流电阻测量不同的是,交流电阻测量通常用于检测电容器、线圈等带有交流信号的元件。
二、电桥测量方法:1.韦斯顿电桥:韦斯顿电桥是一种常见的电阻测量方法,通过调节电桥比较电路中的电阻与已知电阻的比例关系,从而测量未知电阻的值。
该方法精度较高,适用于精确测量和校准。
2.麦克斯韦电桥:麦克斯韦电桥是用于测量小电阻值的一种电桥。
它通过比较电桥电阻与已知电阻的比例关系,从而测量未知电阻的值。
麦克斯韦电桥通常用于电阻低于1欧姆的情况。
3.皮尔逊电桥:皮尔逊电桥是另一种用于测量小电阻值的电桥。
它通过调节电桥电阻与已知电阻的比例关系,从而测量未知电阻的值。
与麦克斯韦电桥相比,皮尔逊电桥更加精确。
三、电流测量法:1.电流法测量:通过将待测电阻串联在已知稳定电压源和电流表之间,测量电流值,从而计算出电阻值。
该方法简单易懂,适用于测量较大电阻值。
2.电压法测量:通过将待测电阻并联在电压表和已知稳定电流源之间,测量电压值,从而计算出电阻值。
该方法同样简单易懂,适用于测量大电阻值。
四、其它方法:1.桥式测量法:通过使用桥式电路,如维纳桥、巴尔顿桥等,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相比较,从而推导出待测电阻的值。
桥式测量法在精确测量和仪器校准中较为常见。
2.电位差法:通过测量两个电点之间的电位差,结合已知电路信息,计算出电阻的值。
该方法适用于测量对地绝缘的电阻。
综上所述,电阻测量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可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测量的精度、被测电阻值的范围、测量仪器和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的四种种方法

测量电阻的四种特殊方法一.等效替代法测电阻【方法解读】等效替代法测电阻:测量某电阻(或电流表、电压表的内阻)时,用电阻箱替换待测电阻,若二者对电路所起的作用相同(如电流或电压相等),则待测电阻与电阻箱是等效的。
1.电流等效替代该方法的实验步骤如下:(1)按如图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至最大,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a端。
(2)闭合开关S1、S2,调节滑片P,使电流表指针指在适当的位置,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3)断开开关S2,再闭合开关S3,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
(4)此时电阻箱连入电路的阻值R0与未知电阻R x的阻值等效,即R x=R0。
2.电压等效替代该方法的实验步骤如下:(1)按如图电路图连好电路,并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至最大,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a端。
(2)闭合开关S1、S2,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指针指在适当的位置,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3)断开S2,再闭合S3,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U。
(4)此时电阻箱连入电路的阻值R0与未知电阻R x的阻值等效,即R x=R0。
【针对练习】1.某同学准备把量程为0~500 μA的电流表改装成一块量程为0~2.0 V 的电压表。
他为了能够更精确地测量电流表的内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中各元件及仪表的参数如下:A.电流表G1(量程0~1.0 mA,内电阻约100 Ω)B.电流表G2(量程0~500 μA,内电阻约200 Ω)C.电池组E(电动势3.0 V,内电阻未知)D.滑动变阻器R(0~25 Ω)E.电阻箱R1(总阻值9 999 Ω)F.保护电阻R2(阻值约100 Ω)G.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1)实验中该同学先合上开关S1,再将开关S2与a相连,调节滑动变阻器R,当电流表G2有某一合理的示数时,记下电流表G1的示数I;然后将开关S2与b相连,保持________不变,调节________,使电流表G1的示数仍为I时,读取电阻箱的读数r。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的方法大总结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的方法大总结测量电阻是物理学中非常基础的实验之一,它对于理解电路的特性和研究电学现象至关重要。
在高中物理实验中,我们常常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法来测量电阻。
下面是我对高中物理测量电阻方法的大致总结。
1.电阻表法:电阻表是最常用的测量电阻的仪器之一、电阻表法的测量原理是通过将待测电阻与标准电阻串联或并联连接,通过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来计算待测电阻的值。
使用电阻表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量程,保持电路的稳定和准确的读数。
2.桥式测量法:桥式测量法是一种精确测量电阻的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是维尔斯顿电桥和韦斯顿电桥。
这两种电桥用于测量未知电阻和已知电阻之间的比值,通过调整通入电流、调节可调电阻或测量示数等操作来测量电阻的值。
3.恒流充电法:恒流充电法是一种测量电阻的快速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连接一个已知电容和待测电阻组成的电路,并通过一个已知电压源向该电路充电,使用电容放电时间和各参数关系来计算待测电阻的值。
该方法适用于测量较小阻值的电阻。
4.恒流放电法:恒流放电法是另一种测量电阻的快速方法。
该方法中,通过连接一个已知电阻和待测电阻与恒定电流源组成电路,记录放电时间和电流大小的关系,以计算电阻值。
恒流放电法同样适用于较小阻值的电阻测量。
5.转子测量法:转子测量法是一种间接测量电阻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待测电阻作为一个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利用一绕转子的测量器进行旋转,观察器上的示数,通过旋转角度和旋转线圈的电阻等关系来测量待测电阻值。
6.伏安法:伏安法是利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的方法。
该方法使用电压源、电流表和电阻的组合来计算电阻值。
通过测量电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路的电流,并应用欧姆定律来计算电阻。
7.宽阻测量法:宽阻测量法是一种间接测量电阻的方法。
利用高电阻测量绝缘小电阻的基本原理,通过将被测电阻进行分割并使用欧姆表测量各部分的电阻值,再通过计算或合并各部分电阻值来测量待测电阻。
8.开路电压法:开路电压法是另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
高中测电阻知识点总结

高中测电阻知识点总结一、电阻的基本概念电阻是电路中一种用于限制电流的元件,它的作用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通常用字母R表示。
电阻是电学量,它是衡量电阻元件抵抗电流通过的大小的物理量。
在电路中,电阻可以用来调节电路的电流和电压,改变电路的特性,起到限制电流、分压、功率分配等作用。
二、测量电阻的原理测量电阻的原理是利用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是指在电阻两端施加电压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也就是说,电流I等于电压V与电阻R的比值,即I=V/R。
根据欧姆定律,只要一个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都是已知的话,就可以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来计算电阻的值。
三、测量电阻的方法1. 串联法串联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测量电阻的方法,它是通过将待测电阻与一个已知电阻串联,并将其连接到电压表上,然后通过测量两个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和总电压再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值。
具体步骤如下:(1)将待测电阻与一个已知电阻串联,连接到电压表上;(2)测量两个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和总电压;(3)根据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利用欧姆定律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值。
2. 并联法并联法是另一种常见的测量电阻的方法,它是通过将待测电阻与一个已知电阻并联,然后通过测量并联后的总电阻和总电流再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值。
具体步骤如下:(1)将待测电阻与一个已知电阻并联,连接到电压表上;(2)测量并联后的总电阻和总电流;(3)根据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利用欧姆定律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值。
四、测量电阻的技巧1. 选择合适的仪器在进行测量电阻时,需要选择合适的仪器。
通常情况下,测量电阻可以使用数字电压表或者模拟电压表。
数字电压表具有测量精度高、易于读数、抗干扰性强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
2. 注意测量点的连接在进行测量电阻时,需要注意测量点的连接。
通常情况下,待测电阻的两端连接到测量仪表的两个引脚,要确保连接牢靠,避免测量结果不准确。
3. 测量前准备在进行测量电阻之前,需要对待测电阻进行检查,确保电阻没有损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恒定电流电阻测量方法归纳电阻测量一直是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中的重头戏,高中物理教材中编排的电学实验对电阻的测量仅仅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框架,实际上电阻的测量方法很多,了解并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可以使学生对电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和透彻。
一、基本方法-----伏安法(V-A法)伏安法测量电阻主要涉及测量电路的选择,控制电路的选择和实验器材的选择。
1、原理: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图1 2、控制电路的选择控制电路有两种:一种是限流电路(如图1);另一种是分压电路。
(如图2)(1)限流电路是将电源和可变电阻串联,通过改变电阻的阻值,以达到改变电路的电流,但电流的改变是有一定范围的。
其优点是节省能量;一般在两种控制电路都可以选择的时候,优先考虑限流电路。
(2)分压电路是将电源和可变电阻的总值串联起来,再从可变电阻的两个接线柱引出导线。
如图2,其输出电压由ap之间的电阻决定,这样其输出电压的范围可以从零开始变化到接近于电源的电动势。
在下列三种情况下,一定要使用分压电路:①要求测量数值从零开始变化或在坐标图中画出图线。
② 滑动变阻器的总值比待测电阻的阻值小得多。
③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比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小。
3、测量电路由于伏特表、安培表存在电阻,所以测量电路有两种:即电流表内接和电流表外接。
(1)电流表内接和电流表外接的电路图分别见图3、图4 (2)电流表内、外接法的选择,①、已知R V 、 R A 及待测电阻R X 的大致阻值时可以利用相对误差判断若AX R R >XVR R ,选用内接法,A X R R <X V R R ,选用外接法②不知R V 、 R A 及待测电阻R X ,采用尝试法,见图5,当电压表的一端分别接在a 、b 两点时,如电流表示数有明显变化,用内接法;电压表示数有明显变化,用外接法。
(3)误差分析:内接时误差是由于电流表分压引起的,其测量值偏大,即R 测 >R 真(R 测=R A +R X );外接时误差是由于电压表分流引起的,其测量值偏小,即R测<R真(VXVXRRRRR+=测)4、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的改进如图6、图7的两个测电阻的电路能够消除电表的内阻带来的误差,为什么?怎样测量?二、由伏安法演变而来的其他测量定值电阻的方法归纳(一)电压表和定值电阻替代法(V-R法)【例1】有一个阻值已看不清楚的电阻器R,我们要测出它的阻值,但手边只有一个电池组,一个电压表,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器R和几根导线,你有办法测出R的阻值吗?说出你的办法和理由。
(二)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替代法(V-RP法)【例2】给你以下器材:一个电源(其电压未知),一个标有“20Ω,1A”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一个开关,一只电压表,一个待测电阻Rx。
请你设计一个能测出Rx电阻值的电路。
要求:1、画出你所设计的电路图(电压表连入电路后位置不可变动)。
2、简要写出实验操作步骤。
3、根据你所测出的物理量写出表达式R=_________。
x(三)电压表和开关替代法(V-K法)【例3】给你一个电池组、一个电压表、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两个开关及几根导线,请你设法只连接一次电路就能测出未知电阻的阻值,画出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及未知电阻的表达式。
(四)电流表和定值电阻替代法(A-R法),没有电【例4】现有电池组、电流表、开关、导线和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压表,你如何测出被测电阻的阻值?法)(五)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替代法(A-RP【例5】现有电池组、电流表、已知最大阻值的滑动变阻器、导线及开关,你如何测出被测电阻的阻值?(六)电流表和开关替代法(A-K法)【例6】有一个阻值看不清的电阻R,我们要测它的阻值,但手边只有一只电流表,x一个已知阻值R的定值电阻,二个开关和几根导线:1、画出实验电路图。
2、写出实验步骤。
3、用测出量和已知量写出未知电阻R的表达式。
x三、其他测量电阻的方法归纳(一)欧姆表测电阻1、欧姆表的结构、原理它的结构如图1,由三个部件组成:G是内阻为Rg、满偏电流为Ig的电流计。
R是可变电阻,也称调零电阻,电池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
欧姆档测电阻的原理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制成的。
当红、黑表笔接上待测电阻Rx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I = E/(R+Rg +Rx+r)= E/(R内+RX)由电流的表达式可知:通过电流计的电流虽然不与待测电阻成正比,但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即测出相应的电流,就可算出相应的电阻,这就是欧姆表测电阻的基本原理。
2、使用注意事项:(1)欧姆表的指针偏转角度越大,待测电阻阻值越小,所以它的刻度与电流表、电压表刻度正好相反,即左大右小;电流表、电压表刻度是均匀的,而欧姆表的刻度是不均匀的,左密右稀,这是因为电流和电阻之间并不是正比也不是反比的关系。
(2)多用表上的红黑接线柱,表示+、-两极。
黑表笔接电池的正极,红表笔接电池的负极,电流总是从红笔流入,黑笔流出。
(3)测量电阻时,每一次换档都应该进行调零(4)测量时,应使指针尽可能在满刻度的中央附近。
(一般在中值刻度的1/3区域) (5)测量时,被测电阻应和电源、其它的元件断开。
(6)测量时,不能用双手同时接触表笔,因为人体是一个电阻,使用完毕,将选择开关拨离欧姆档,一般旋至交流电压的最高档或OFF 档。
(二) 用惠斯通电桥测量电阻1、原理:惠斯通电桥的原理如图所示。
电阻R 1、R2、 R 和待测电阻R X 连成四边形,每一条边称为电桥的一个臂。
在对角A 和C 之间接电源E ,在对角B 和D 之间接检流计G 。
因此电桥由4个臂、电源和检流计三部分组成。
当开关接通后,各条支路中均有电流通过,检流计支路起了沟通ABC 和ADC 两条支路的作用,好象一座“桥”一样,故称为“电桥”。
适当调节R 、R 1和R 2的大小,可以使桥上没有电流通过,即通过检流计的电流I G = 0,这时,B 、D 两点的电势相等。
电桥的这种状态称为平衡状态。
这时A 、B 之间的电势差等于A 、D 之间的电势差,B 、C 之间的电势差等于D 、C 之间的电势差。
设ABC 支路和ADC 支路中的电流分别为I 1和I 2,由欧姆定律得 I 1 R X = I 2 R I 1 R 1 = I 2 R 2两式相除得:21R RR R X上式称为电桥的平衡条件。
所以12R R RR X通常将R / R 2称为比率臂,将R 1称为比较臂。
2、测量方法如图,连接电路,取R 1、R 2为定值电阻, R 3为可变电阻箱(能够直接读出数值), Rx 为待测电阻。
调节R 3,使电流计中的 读数为零,应用平衡条件,求出Rx 。
(三)等效替代法测电阻1、等效替代法就是在测量的过程中,让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或电压)和通过电阻箱的电流(或电压)相等。
电路如图13,将单刀双掷开关调到a ,闭合S 1调节R ,使安培表读数为I 0,保持R 不动,将单刀双掷开关打到b ,调节R 0使安培表读数仍为I 0,则电阻箱的读数就是待测电阻的数值。
2、测量原理:图14是用伏特表完成的实验,同学们自己分析测量原理。
3、注意:主要元件为电阻箱和单刀双掷开关。
虚线框内可用分压控制电路。
(四)公式计算法测电阻公式计算法主要是应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全电路的知识进行分析,并求出待测电阻的数值。
图15是测量电阻R x 的电路, R x 为待测电阻,R 为保护电阻,其阻值未知,R 1为已知的定值电阻,电源电动势为E 未知,S 1、S 2均为单刀双掷开关,A 为电流表,其内阻不计。
(1)测量Rx 的步骤为:S 2向d 闭合,S 1向 闭合,记下电流表的读数I 1,再将S 2向c 闭合,S 1向 闭合,记下电流表读数I 2。
(2)计算R x 的公式为R x = (五)补偿法测电阻1、基本原理:在一定温度下,直流电通过待测电阻x R 时,用电压表测出x R 两端的电压U ,用电流表测出通过x R 的电流I ,则电阻值可表示为:x R =U/I2、试验方法:连接如下电路图,调节3R 使检流计G 无电流通过(指针指零),这时电压表指示的电压值bd U 等于x R 两端的电压ac U ,即b ,d 之间的电压补偿了x R 两端的电压。
清除了电压内阻对电路的影响。
补偿法测电阻的优点补偿法测电阻比伏安法测电阻产生的误差要小,这主要是因为补偿法测电阻时没有引入测量仪表自身的电阻,从而降低了系统误差,提高了测量正确度。
电路简单,实用性强。
电路中的元件和仪表都是常用器件,并且个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阻值是否准确均不会影响被测电阻的测量值,从而对电阻器件的选择降低了要求。
调节方便,电路通过粗调和细调的设计,既可以提高测量的速度,又可以保护检流计,这是电桥发测量电阻时很难做到的。
修正系统误差。
电路中测量仪表自身的电阻与测量结果无关,从而降低了测量方法引入的误差,这是单纯伏案法测量电阻时无法做到的。
以上电阻测量的五种方法,同学们在平时解题时可视具体情况灵活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