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集锦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含参考答案

句型转换练习一、把下面句子改变人称换个说法。
1.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2.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
3.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他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二、把直接引述改为间接引述。
1.爸爸说:“小甜病了,我会不知道吗?”2.王老师对同学们说:“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秋游了。
”3.那位年轻的母亲说:“你这么大年纪了,我站一会儿就行了。
”4.王军不好意思地说:“那次是我不好,不该弄坏你的钢笔。
”三、把引述句转为陈述句。
1.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2.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3.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4.乌龟对青蛙:“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5.鲁迅在回信中:“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6.老师对我说:“你回去吧,我还要批改作业。
”7.贝多芬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曲子吧。
”8.萌萌把馍递给我:“老师,您几天都没吃饭了。
您吃吧,吃了身体就有劲了。
”9.那挑山工想了想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10.列宁问:“我应该排在哪一位同志的后面?”11.齐威王对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12.桑娜对丈夫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13.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
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四、按要求给下面句子改变人称换个说法。
1.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说:“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
”(改为不用引号的转述)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谦将军吗?”(改为转述语句)3.王老师对同学们说:“星期天,我们一起去滑雪”。
(改为间接引用)4.小红军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改为间接引用)5.爸爸对妈妈说:“明天我出发,你别去上班了。
”(改为间接引用)6.有一天,妈妈忽然对我说:“莺儿,我们回唐山去。
”(改为间接引用)7.父亲说:“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改为间接引用)五、照样子,改写下列句子。
六年级句型转换专项练习

红星化工厂生产出了大量优质产品。
三(1)班的51个同学都到电脑教室去上课了。
修改病句练习
PART FOUR
关 联 词
3.1关键技术 3.2技术难点 3.3案例分析
关联词
1.并列关系: (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并列的) 又……又……;既……又……;不是……而是……;不是……也不是……而是……;一面……一面……;一边……一边……;有时……有时……。 例:他在做作业。他在吃东西。 他一边做作业,一边吃东西。
句型转换专项练习
句式转换种类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间的转换 二、“把”“被”字句的互换 三、比喻句、拟人句、夸张句 四、扩句与缩句 五、修改病句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间的转换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第一步:有不去不,无不加不。判断反问句的肯定词(能、是、会等)前是否含有否定词“不/没有”,如有则去掉;如果没有则在肯定词前加上否定词“不/没有”。 第二步:去反义疑问词。删去肯定词或否定词前的“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助词。 第三步:删去结尾的疑问助词“呢、吗”等 ,问号改为句号。
缩句
威尼斯入睡了。
缩句
缩句的方法: 三、去掉“得”字前面的词语。 例:小姑娘高兴得跳起来。 小姑娘跳起来。 四、去掉表示数量的词语。 例:杏树引来一群蜜蜂。 杏树引来蜜蜂。
缩句
缩句的方法: 五、去掉表示介绍时间、处所、方向、方式、目的等词语,这些词语往往有固定格式,如“在……上”、“从……”、“到……”、“用……”等等,很容易将它们找出来。 例:红旗在陆堑小学上空飘扬。 红旗在飘扬。
例:工人们在节日里仍然坚持劳动。 改:工人们在劳动。(谁干什么)
缩句
缩句的方法: 一、去掉“的”字前面的词语。可是,有些句子中的“的”字不出现隐含在句中,我们可以先补起来,然后再缩句。 例1:深红的太阳发出夺目的亮光。 太阳发出光亮。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练习题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练习题小学语文句式转换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一、把下列的陈述句改为把字句和被子句。
1.厚厚的积雪压塌了工厂的厂房。
2.刚放假两天,我就做完了所有的假期作业。
3.呼啸的海风撕裂了渔夫的渔网,还打翻了渔夫的渔船。
4.由于学习进步较快,老师表扬了李明。
5.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
6.这个感人的事迹感动了同学们。
7.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爱迪生终于找到了适合做灯丝的材料。
8.不一会,小明就在本子上写满了字。
9.经过不懈努力,战士们搜寻出了废墟下的小朋友。
10.医生从死亡线上抢救下来了病人。
二、把下列的把字句改为被子句和陈述句1.闪电似乎把天空撕裂了。
2.蚂蚁几乎把整座桥梁吞噬了。
3.泪水如大雨般把我的双眼模糊了。
4.父亲噗通一下把一把锄头扔到他面前。
5.大树爷爷在啄木鸟的帮助下吧病魔战胜了。
6.黄继光请求指导员把这项任务交给他。
7.奶奶把我送到车站后,依旧舍不得离开。
8.大水把这座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古城淹没了。
9.鞭子把战士身上抽得到处都是血痕。
10.你把这顿饭吃完才能离开。
三、把下列的被字句改为把字句和陈述句1.整个河道被垃圾填满了。
2.姥姥当年送给妈妈的手镯被妈妈送给了我。
3.我的视线恰好被一片飘落的树叶遮住了。
4.善良的公主被恶魔的花言巧语迷惑了。
5.我的梦想被残酷的事实摧毁了。
6.事实真相被小金帮助小红隐瞒了。
7.爷爷珍藏的墨梅画被丫丫不小心弄脏了。
8.我们的视野必须被不断开阔。
9.失群的小羊被凶狠的饿狼咬死了。
10.战士的整件衣裳被鲜血染红了。
四、把下列的感叹句改为陈述句1.郁金香多么漂亮啊!2.一天没吃饭,可把我饿坏了!3.快看,飞机飞得多低呀!4.这里的天多真蓝啊!5.丫丫读书多认真呀!6.今天的饭菜太好吃啦!7.啊!春天来了!8.我的家乡云南可美了!9.大海多么辽阔啊!10.大雨下的真大啊!五、把下列的陈述句改为感叹句。
1.我渴望与朋友相见的日子。
2.你家的小狗很听话。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语文句型转换练习

小学句式转换练习题汇编、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1、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3、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4、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6、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不是正是这样的野花吗?7、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8、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二、把下面的句子改成转述句1、妈妈对小明说:“放学后,我来接你2、母亲对我说:“你长大了,你得学会看病。
”3、王老师对小红说:“别泄气,我来辅导你复习功课4、小英对妈妈说:“放心吧,我会好好学习的。
5、我对老师说:“老师,请您相信我。
我会进步的6、我坚定地说:“他是这么认为的!7、东东高兴地说:“太好了,我又被老师表扬了!8、妈妈问他:“小东,你吃饭了吗?9、我爸爸说:“奇怪,我的怎么不见了?10、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三、把下面的陈述句改成反问句1.我们不会把你老人家忘怀。
2.人与山的关系密切,使人感到亲切、舒服3.你应该相信我4.朝鲜人民是不会忘记志愿军战士的5.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6、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7、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8、这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
四、用适当的关联词,把下面每组两句话合成一句话1、A、我们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B、我们从失败走向胜利2、A、星期天,李艳去外婆家。
B、星期天,李艳去奶奶家。
3、A、你答应和陈刚一起去看球赛。
B、你应该及时去找他。
4、A、明天不下雨。
B、我们去参观菊展。
5、A、我这次考试没有取得好成绩。
B、我决不灰心。
6 A、我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
B、我不能骄傲。
7、A、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
B、我把这本书一连看了三遍。
8、A、董存瑞牺牲自己。
B、董存瑞要炸暗堡。
9、A、做个好猎手要枪法准。
B、做个好猎手要机智、勇敢。
10、A、你每天坚持早锻炼。
B、你的身体素质会提高。
三四五六年级语文句型转换50页含答案

小学生句型转换技巧及专项训练改“把”“被”字句方法与技巧方法1:在陈述句中分析出名词1、名词2和动词,而后按下面格式改写:(1)改为把字句:名词1+把+名词2+动词(2)改为被字句:名词2+被+名词1+动词方法2:理解句子意思,自问自答。
如“谁做了什么”该为“谁把什么做了”,“谁怎么样”改为“谁把什么怎么样”;“谁做了什么”和“谁怎么样”改为“什么被谁怎么样”。
(把字句改为被字句,被字句改为把字句,把字句和被字句改为陈述句,其方法与以上的方法1、方法2相反,请大家多去细心领悟,学习,运用。
)把字句与被字句练习例:大水淹没了庄稼。
(名词1)(动词)(名词2)把字句:大水把庄稼淹没了。
被字句:庄稼被大水淹没了。
另:1、陈述句与“被”、“把”字句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变了,使用的场合和效果也有差别。
例如: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苍蝇和蜘蛛。
(陈述句)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整个儿包住了。
(把字句)苍蝇和蜘蛛被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
(被字句)由上例可知,把字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句的主语是动作的被执行者。
变换的具体方法是:找出陈述句中的两个称谓,(谁或什么)并确定它们之间的执行者与被执行者关系。
2、把字句:要强调执行者,就将句中执行者(例:一大滴松脂)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把”字和被执行者,即成把字句。
3、被字句:要强调被执行者,就将句中的被执行者(例:苍蝇和蜘蛛)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被”字和执行者,即成被字句。
直述句改成转述句的方法1、冒号前边的内容照着写下来。
2、将冒号和引号改为逗号。
3、将第一称的“我”改为第三人称的“他”或“她”。
4、如果句子中还有其他的人就改成人的名字。
比如:孙膑对田忌说:“我能帮你取胜。
”改成:孙膑对田忌说,他能帮田忌取胜。
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相互转换“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这种题型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试卷中常常出现,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容易出错。
其实,直接引语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间接引语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
(完整版)(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集锦

(小学语文)句型变换练习题集锦一、反问句与陈说句(一)反问句变陈说句( 1)将必定句中的必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认词(不是、不可以、不会、没有等)。
( 2)将否认句中的否认词(不是、不可以、不会、没有等)改为必定词(是、能、会、有等)。
(3)在反问句上删除反问语气词“怎么、莫非”和句尾疑问助词“呢、吗” 。
(4)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例 1】我们怎么能出尔反尔呢?→我们不可以出尔反尔。
【例 2】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豪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人呢?→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豪事迹,令我们感人。
练习:(二)陈说句变反问句( 1)将必定句中的必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认词(不是、不可以、不会、没有等)。
( 2)将否认句中的否认词(不是、不可以、不会、没有等)改为必定词(是、能、会、有等)。
(3)在必定词或否认词前方加上“怎么、莫非”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
)改为问号(?)。
【例 1】: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莫非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吗?【例 2】:我们不可以浪费时间。
→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练习: 1 、我们不可以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 、没有革命前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父亲母亲千辛万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该当伤他们的心。
4、对少量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可以充耳不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一、改变人称;二、去掉说后边的冒号和双引号,改为逗号;三、指示代词(这、那)和偏向性动词(来、去)要依据语境发生变化。
四、弄懂句子意思,知道谁对谁说话。
五、提示语在中间或在句末的句子,把提示语调整到句首可按以上方法进行变动。
(完整版)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大全

句式转换大全一、反问句与陈述句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反问改陈述).你看了比赛。
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二、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小学语文常见句型转换练习(最全最新整理)

小学语文常见句型转换练习(最全最新整
理)
1.我的视线被密密层层的枝叶挡住了。
2.我被同学们交给了一项任务。
3.我收到了姐姐送给我的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1.___被翠鸟一口吞了下去。
2.妖魔被森林爷爷战胜了。
3.一条大虫被蚂蚁吃了。
1.我们把新的技术很快就学会了。
(把字句)
新的技术很快就被我们学会了。
(被字句)
2.浓墨似的乌云把半边天一下子遮黑了。
(把字句)
1.像___那样品德高尚的人难道不值得赞扬吗?
2.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难道不应该努力研究吗?
3.少先队员难道不应该讲文明,有礼貌吗?
4.青少年难道能没有理想吗?
1.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急急忙忙。
2.毒刑拷打算不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3.___高兴地告诉妈妈,他在___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4.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
5.每一个访问埃及的外国人都会去看一看金字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集锦一、反问句与陈述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有等)。
(3)在反问句上删除反问语气词“怎么、难道”和句尾疑问助词“呢、吗”。
(4)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例1】我们怎么能言而无信呢?→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例2】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令我们感动。
练习:(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有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
)改为问号(?)。
【例1】: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例2】: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练习: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一、改变人称;二、去掉说后面的冒号和双引号,改为逗号;三、指示代词(这、那)和倾向性动词(来、去)要根据语境发生变化。
四、弄懂句子意思,知道谁对谁说话。
五、提示语在中间或在句末的句子,把提示语调整到句首可按以上方法进行改动。
六、问句要改成陈述句。
七、看句子的内容,有些句子中个别的和少量的文字可做改动,但不能改变意思。
(1)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
妈妈对爸爸说:“我明天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对爸爸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3)直述句提示语在前面。
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4)直述句提示语在中间或者在后面。
A、“工作太多了。
”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说,工作太多了,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B、“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妈妈说。
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5)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中的人称代词的变化。
A、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B、妈妈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
”改为:妈妈对我说,让我好好学习。
(6)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中人称代词的变化。
妈妈对爸爸说:“你去买点菜。
”改为:妈妈对爸爸说,让爸爸去买点菜。
(7)指示代词的变化(这,那)A、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我一定到你那儿玩。
”改为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他一定到我这儿玩。
B、他对我说:“这是我的铅笔。
”改为:他对我说,那是他的铅笔。
(8)没有代词的情况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改为: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9)趋向动词的情况(去,来)妈妈对我说:“我来给你烧饭。
”改为:妈妈对我说,她去给我烧饭。
练习: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 1、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 4、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缩句1、要知道写的是什么。
2、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的、地、得前面的词语)都可以缩去。
3、缩句后变成:“名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
练习:1、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
________________4、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三、修改病句1、修改符号:2、修改病句的方法:增(增加字词)、删(删去多余字词)、调(调整字词顺序)、换(更换字词)3、修改病句注意以下几点:(1)不改变原句子的意思。
(2)从简。
病句类型(一)成份残缺。
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是“枝叶”齐全,意思完整明确。
例:正在吃饭。
(缺少主语)例1:“这种不爱护公物应该受到批评。
”——这一句中缺少主语,应在“公物”后面添上“的行为”三个字。
例2:我们要学习雷锋助人为乐。
——句子不完整。
(学习什么呢?)应在学习后加上“的精神”三个字。
(二)用词不当,用词不当是指句中所用的词不符合语境,或用了词义相近,甚至相反的词。
1、用错了近义词。
例:他的房间布置得非常简朴。
(把“简朴”改成“简单”)2、用错了关联词。
例:虽然他很努力,但是他成功了。
(把“虽然……但是……”改成“因为……所以……”)(三)重复啰嗦,指一个句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同时出现使用,造成句子的表意重复啰嗦。
1、句子中用了意思相同的几个词语。
例:她非常可爱得很。
(删除“非常”或者删除“得很”)2、修饰限制的词语与中心词中的字意思重复。
例:他在雪白的白墙上画了一只鱼。
(“雪白”和“白”重复)3、句子中用了没有必要用的词语例:张爷爷养了一只有翅膀的鸽子。
(“鸽子”本来就有翅膀,没必要再加修饰)(四)指代不明,指代不明是指句子中的事物或人称交代不明确,造成句子意思混乱。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儿……]和疑问代词[谁、哪里]三种,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词使用错误。
这类病句主要有二类。
一类是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乱。
二类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
1、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
例: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
——应将“他经常约他去打球”改为“刘明经常约陈庆去打球”。
2、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
例:哪里需要他,他就去那里。
(“那里”改成“哪里”)(五)词序颠倒,词序颠倒是指句子中所遣用的词没有按一定语法顺序进行造句,而是词的顺序颠倒了。
1、主动者和被动者颠倒。
例:美术对我很感兴趣。
(把“我”和“美术”对调)2、先后发生的几件事颠倒。
例1:“我们必须发扬和坚持刻苦学习的精神。
”(应将“发扬和坚持”改为“坚持和发扬”)。
例2:“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大操场走去。
”——应将“迈着整齐的步伐”与“排着整齐的队伍”的次序对换。
3、修饰限制的词语用错了对象。
例:放学了,他唱起心情舒畅的歌。
(“心情舒畅”不能用来修饰“歌”)(六)搭配不当,搭配不当。
句子中一对词不能搭配或违反语言习惯就是搭配不当。
1、主谓成份不搭配。
例:他的学习态度明显改进了。
(把“改进”改成“改变”)2、修饰词与中心词不搭配。
例:鱼缸里有许多跑来跑去的鱼。
(把“跑来跑去”改成“游来游去”)3、一个词语和两个词语搭配,其中一个搭配,另一个不搭配。
例:我的脑海里经常浮现出老师的笑容和声音。
(“浮现”不能和“声音”搭配)(七)前后矛盾,前后矛盾是指句子中的表意不清晰、矛盾。
1、前后矛盾。
例:这篇文章不少于500字左右。
(“不少于”和“左右”矛盾)2、修饰词与中心词矛盾。
例:昨天傍晚下了一夜大雨。
——应将“傍晚”去掉,或者将“一夜”改为“一场”。
(八)归类不当,归类不当是指将不属于同一属类的事物放在一起。
1、不是同一类的词语放在一起当作同一类的。
例:《中国少年报》《小主人报》《儿童时代》等报纸,我都很喜欢。
”——应去掉《儿童时代》,或者将“报纸”改为“报刊”。
2、范围大小不同的词放在一起。
例: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苹果和水果都成熟了。
(“水果”里就包含苹果了)3、分类标准不一样的词放在一起。
例:参加这次比赛的有老师、工人和青年。
(“老师”“工人”是按职业分的,“青年”是按年龄分的)(九)不符事理例:他异口同声地说:“终于下课了!(十)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练习:(一)成分残缺1、春天来了,越来越来暖和了。
2、洒在沙滩上,沙滩上一片银白。
3、学了《爱迪生》这一课受到了教育。
4、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二)成分赘余1、联欢会上,他首先第一个走上台表演节目。
2、奶奶的菜园里种了茄子、西红柿、黄瓜和蔬菜。
3、我经常阅读、看科幻小说。
4、松鼠喜欢把窝搭在高大的大树上。
(三) 表意不明1、李红有时候经常和张明在一起打球。
2、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公益活动,只有张刚没有参加。
3、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4、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四)搭配不当1、今天联欢会上的音乐和舞蹈真好看。
2、我很喜欢参加自然博物馆。
3、战士们冒着倾盆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前进。
4、战斗正在热烈地进行着。
(五)语序不当1、我们学校师生全体去参观科技馆。
2、王丽在演唱会上唱了优美的一支歌。
3、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功课对我很感兴趣。
4、李华被同学们一定评为三好学生。
5、学校把“学雷锋积极分子”的名单已经公布出来了。
练习: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和三艘军舰。
2、骄傲自满是学习上的阻碍。
3、这些是唐朝出土的文物。
4、看了这部电视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6、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7、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8、他喊他出去玩。
9、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10、冬天,寒风呼啸着拂面而来,吹得人瑟瑟发抖。
1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12、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和扩大。
13、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14、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15、报晓的公鸡是起床的信号。
16、我们要认真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17、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18、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和公共财物。
19、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
20、《小学生语文学习》和《中国少年报》是我最喜欢读的报纸。
21、任何一切困难都不能吓倒有坚强意志的少先队员。
22、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