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练习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就删去,没有的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把问号变句号。

练习:(反问改陈述)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答案:1.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看了比赛。

7.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就删去,没有的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把句号变问号。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答案:1.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或: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练习题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练习题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练习题小学语文句式转换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一、把下列的陈述句改为把字句和被子句。

1.厚厚的积雪压塌了工厂的厂房。

2.刚放假两天,我就做完了所有的假期作业。

3.呼啸的海风撕裂了渔夫的渔网,还打翻了渔夫的渔船。

4.由于学习进步较快,老师表扬了李明。

5.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

6.这个感人的事迹感动了同学们。

7.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爱迪生终于找到了适合做灯丝的材料。

8.不一会,小明就在本子上写满了字。

9.经过不懈努力,战士们搜寻出了废墟下的小朋友。

10.医生从死亡线上抢救下来了病人。

二、把下列的把字句改为被子句和陈述句1.闪电似乎把天空撕裂了。

2.蚂蚁几乎把整座桥梁吞噬了。

3.泪水如大雨般把我的双眼模糊了。

4.父亲噗通一下把一把锄头扔到他面前。

5.大树爷爷在啄木鸟的帮助下吧病魔战胜了。

6.黄继光请求指导员把这项任务交给他。

7.奶奶把我送到车站后,依旧舍不得离开。

8.大水把这座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古城淹没了。

9.鞭子把战士身上抽得到处都是血痕。

10.你把这顿饭吃完才能离开。

三、把下列的被字句改为把字句和陈述句1.整个河道被垃圾填满了。

2.姥姥当年送给妈妈的手镯被妈妈送给了我。

3.我的视线恰好被一片飘落的树叶遮住了。

4.善良的公主被恶魔的花言巧语迷惑了。

5.我的梦想被残酷的事实摧毁了。

6.事实真相被小金帮助小红隐瞒了。

7.爷爷珍藏的墨梅画被丫丫不小心弄脏了。

8.我们的视野必须被不断开阔。

9.失群的小羊被凶狠的饿狼咬死了。

10.战士的整件衣裳被鲜血染红了。

四、把下列的感叹句改为陈述句1.郁金香多么漂亮啊!2.一天没吃饭,可把我饿坏了!3.快看,飞机飞得多低呀!4.这里的天多真蓝啊!5.丫丫读书多认真呀!6.今天的饭菜太好吃啦!7.啊!春天来了!8.我的家乡云南可美了!9.大海多么辽阔啊!10.大雨下的真大啊!五、把下列的陈述句改为感叹句。

1.我渴望与朋友相见的日子。

2.你家的小狗很听话。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方法总结与练习(学生版)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方法总结与练习(学生版)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方法总结与练习反问句与陈述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述)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3. 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4. 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5.爸爸说:“我明天要去昆明,你自己做饭吃。

”6.爸爸说:“你明天别去玩了,我带你有事去。

缩句1. 要知道写的是什么。

2. 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的、地、得前面的词语)都可以缩去。

13.缩句后变成:“名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

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一、成分残缺1.春天来了,越来越来暖和了。

2.洒在沙滩上,沙滩上一片银白。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题》专题复习+训练及答案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题》专题复习+训练及答案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题》专题复习+训练基本句式是小学语文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教学中比较常见和重要的一项内容。

小学生掌握了基本句式后,就可以在造句、写文章时避免或少出错误,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文章中出现的问题,这将对孩子的语文学习有很大帮助!一、11种常见基本句式1.陈述句:用于告诉别人一件事或一个道理,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一般语调平和,句尾一般用句号。

例:(1)小明的好朋友是学生。

(2)明天我们去秋游。

(3)夜空中满是闪闪的星星。

2.疑问句:用于提出问题的句子,句尾语调上升,常有疑问词“呢、吗、呀、么”等等,句尾用问号。

例:(1)这本书是你的吗?(2)你吃过午饭了吗?(3)他在做什么呢?3.祈使句:表示命令、请求、希望或者劝阻的句子,根据语句语调可以用叹号、也可用句号。

例:(1)不许随便乱走!(2)请把那本书给我。

4.感叹句:用于抒发感情、表示感叹的句子,句尾用叹号。

例:(1)春天的景色真美呀!(2)种子的力量竟然有这么大!5.肯定句: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

例:你是一个好孩子。

6.否定句: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否定句。

例:你不是一个好孩子。

7.疑问句:简单说,把一般陈述句改成疑问句,就是疑问句啦。

例:今天下雨了吗?8.“把”字句:含有“把”字的句子就叫做把字句。

9.“被”字句:含有“被”字的句子就叫被字句。

10.双重否定句:句子中有双数个否定词。

例如:你不是不会做作业。

11.反问句:反问句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唯一并是肯定的,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比一般陈述句更为有力,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例:难道你今天不用上学?———你今天要上学。

二、5种常见句式变换(一)反问句与陈述句【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为“。

“这片竹林被那场无情的大火烧光了。”句式转换-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归纳.doc

“这片竹林被那场无情的大火烧光了。”句式转换-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归纳.doc

“这片竹林被那场无情的大火烧光了。

”句式转换|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大全-“这片竹林被那场无情的大火烧光了。

”句式转换说明:本句可以在以下几种句式中互相转换,意思基本保持不变。

1.本句可以改陈述句为反问句:陈述句:这片竹林被那场无情的大火烧光了。

反问句:难道这片竹林没有被那场无情的大火烧光了吗?2.本句还可以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把字句:那场无情的大火把这片竹林烧光了。

被字句:这片竹林被那场无情的大火烧光了。

3.肯定句和否定句互换:肯定句:那场无情的大火烧光了这片竹林。

双重否定句:这片竹林不是没有被那场无情的大火烧光了。

4.陈述句可改为感叹句:陈述句:这片竹林被那场无情的大火烧光了。

感叹句:这片竹林被那场无情的大火烧光了!句式转换,在小学阶段来说,也就是把句子换成另外一种说法,但是句子意思保持不变。

对应句式之间是可以互改的。

只看上面的例子,同学们不一定能掌握句式互换的方法,右侧的推荐阅读是我们为大家总结的一些句式修改方法与小窍门,欢迎阅读。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基础知识小语段阅读|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这是_____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jué强挺立的一种树。

哪怕_____碗那样粗细,它_____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1)根据拼音写汉字_____,给加粗字注音_____。

(2)横线上应填的关联词是()。

A.即使因为却B.虽只有因为C.虽只有却D.即使因为也(3)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品味其表达效果。

它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倔,náo,(2)C。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 - “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 - “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 全国通用

小学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句式转换题是小学阶段考试必考点,但很多孩子遇到这类题简单的能做,稍微难一点就错误百出,究其原因还是对难点没有掌握,总结句式转换中常常遇到的五个类型反问句与陈述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述)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小学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

小学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

小学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句式转换题是小学阶段考试必考点,但很多孩子遇到这类题简单的能做,稍微难一点就错误百出,究其原因还是对难点没有掌握,总结句式转换中常常遇到的五个类型反问句与陈述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述)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练习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练习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练习语言文学的基本构架就是汉语言文字。

中国的汉语言文字是一个奇迹,它记载了中国5000年的文化变迁,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为此,店铺准备了这篇小学语文句式转换练习归纳总结,欢迎阅读!一、反问句与陈述句间的转换:有不(否定词)去不,无不加不(否定词)。

陈→反:加上疑问词(怎么、难道)和语气词(呢、吗)二、把字句: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把+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被字句: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被+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三、调换顺序意思不变:时间(地点、重点强调的内容)+逗号(,)+其余句子内容四、直接引语(人物直接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掉引号)注意:人称代词要变换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它们、她们如:直接→间接小明告诉我:“我明天要去春游。

”小明告诉我,他明天要去春游。

五、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有两个否定词)方法:一般改在后半句,找能构成否定词的字(有、能、是、可能……),如果没有可以再加否定词,最后看句子是否通顺,可进行适当的增减。

用“非……不可”的句式改双重否定句。

这些作业我一定要完成。

这些作业我非要完成不可!(句号→感叹号)这些作业我不能不完成。

六、把句子改为比喻句。

一样事物(本体)+比喻词(好像、仿佛、是、宛如、似乎)+另一样事物(喻体,和原事物有相似之处:性质、形状、颜色、特点等)七、把句子改为拟人句。

被描述的对象一般是动物或植物,改拟人句就是赋予他们人的动作或行为。

(好处:生动、形象)语言是文学的媒质,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语言文字是我们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必备的常识和资源。

鉴于此,店铺为大家搜集了这篇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精讲,希望大家喜欢!小学语文句型转换要求学生掌握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转换成“把”、“被”字句;二是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三是直接引语转换成间接引语,在小学阶段通常叫做“换成转述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练习1、句子分为: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句子类型。

述句:能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句末用句号。

如:我游览了长城。

疑问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

如: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祈使句:向别人得出要求的句子,句末一般用句号,有时也用感叹号。

如:油库重地,请勿吸烟!感叹句:带有快乐、惊讶、厌恶等浓厚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

如:我们的生活多幸福啊!一、反问句与述句间的转换:有不(否定词)去不,无不加不(否定词)。

→反:加上疑问词(怎么、难道)和语气词(呢?吗?)1、这是真理。

(改为反问句)2、是不是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改为述句)3、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改为述句)4、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为反问句)5、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为反问句)6、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地跳起来。

(改为反问句)7、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

(改为反问句)8、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

(改为反问句)9、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起探索的宇宙生命之谜。

(改为反问句)10、又短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改为述句)11、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改为反问句)12、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改为反问句)13、这么美的水真吸引人。

(改为反问句)14、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改为述句)15、“鸟的天堂”真是鸟的天堂。

(改为反问句)16、卡从老板的立柜里拿出一小瓶墨水。

(改为反问句)17、窗户里望见的能有多大呢?(改为述句)18、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改为反问句)19、越过岷山,不能不使红军战士喜笑颜开。

(改为反问句)20、我是一名少先队员,必须遵守纪律。

(改为反问句)21、.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 (改为述句)22.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 (改为述句)23.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不是正是这样的野花吗? (改为述句)24.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改为述句)25.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改为述句)26.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改为述句)27.王老师带病工作,我们怎能不感动呢? (改为述句)28.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改为述句)29.水浇多了,花能不死吗? (改为述句)30、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吗? (改为述句)31、要想取得好成绩,不刻苦学习怎么行? (改为述句)32、这个故事怎能不使我感动呢? (改为述句)33、没有那两只手,这里还不是一片荒坡吗? (改为述句)34、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改为述句)35、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呢?(改为肯定句)36、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改为述句)37、在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改为述句)38、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改为述句)39、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把反问句改成述句)40、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把反问句改成述句)41、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把反问句改成述句)42、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改为述句)43、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改为述句)44、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改为述句)45、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改为反问句)46、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改为反问句)二、把字句: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把+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被字句: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被+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1、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改为“被”字句)2、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改为“被”字句)、3、小完成了老师交给她的画版报任务。

(改为“被”字句)4、外祖父送给了莺儿一幅墨梅。

(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5、狂风刮飞了地上的落叶。

(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6、我的错误马上被朋友们纠正了。

(改成“把”字句。

)7、我不小心把明的飞机模型摔坏了。

(改成“被”字句)8、操被周瑜的军队大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改成“把”字句)9、哥哥把牛郎叫到跟前。

(改为“被”字句)10、齐这船舷的菜叶和垃圾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

改成“把”字句改成“被”字句11、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可一个蜘蛛。

改成“把”字句改成“被”字句三、调换顺序意思不变:时间(地点、重点强调的容)+逗号(,)+其余句子容1、这件事我一定要做。

(调换顺序,意思不变)2、我在星星的怀抱中微笑着。

(改变句序,句子意思不变)3、在这树上有许多鸟巢。

(改变词序,句子意思不变)4、操气得脸都红了。

(变换语序,意思不变)5、凶狠的老板打凡卡。

(变换语序,意思不变)6、出城大约5公里到罗甸。

7、雨从早到晚哗哗哗哗地下个不停。

8、那些来的客人都很热情。

9、这几道题你全没有做对。

10、这些来的客人水平非常高。

(改变词序,改变意思)11、我家在市图书管附近住。

(改变词序,意思不变)四、直接引语(人物直接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掉引号)注意:人称代词要变换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它们、她们如:直接→间接小明告诉我:“我明天要去春游。

”小明告诉我,他明天要去春游。

1、王老师对同学们说:“星期天,我们一起去滑雪”。

2、小红军对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3、爸爸对妈妈说:“明天我出发,你别去上班了。

”4、有一天,妈妈忽然对我说:“莺儿,我们回去。

”)5、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说:“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

”6、父亲说:“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改为间接引用)7、周瑜长叹一声,说:“诸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8、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我会永远照顾你的。

”9、林告诉我:“要是星期日下雨,我们就不去看电影。

”10、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直接引语)11、妈妈对我说:“我上班去了,你中午在家自己温习功课。

”(改成转述句)五、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有两个否定词)方法:一般改在后半句,找能构成否定词的字(有、能、是、可能……),如果没有可以再加否定词,最后看句子是否通顺,可进行适当的增减。

用“非……不可”的句式改双重否定句。

这些作业我一定要完成。

这些作业我非要完成不可!(句号→感叹号)这些作业我不能不完成。

把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1、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不能不讲一点文明。

2、这次活动的经过你不是不清楚。

3、我们不应当不参加集体活动。

4、这本书太有价值了,你不能不看。

把下面的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5、.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

6、学校里只给每人发一票,这真叫人为难。

7、红四团的战士必须抢在敌人前面赶到泸定桥。

8、这件事是事实。

9、你不是不知道这件事有多重要。

(改为肯定句)10、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

(改为双重否定句)11、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改为双重否定句)12、问题还没有弄清,但已经有了一点儿头绪。

(改为双重否定句13、你承认电子计算机是“天之骄子”。

(改为双重否定句)六、把句子改为比喻句。

一样事物(本体)+比喻词(好像、仿佛、是、宛如、似乎)+另一样事物(喻体,和原事物有相似之处:性质、形状、颜色、特点等)1、雨下得很大。

(改为比喻句)2、天空中飘着大雪。

(改为比喻句)3、邱少云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改为比喻句)4、绵延不断的王岭山脉,在红军眼里却很细小。

(改为比喻句)5、1997年7月1日,回归.6、小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7、百灵鸟在树上叫。

8、窗外,风吹翠竹,风风作响。

9、春天来了。

10、清晨,闹钟响了。

11、夜幕中,星星忽隐忽现。

七、把句子改为拟人句。

被描述的对象一般是动物或植物,改拟人句就是赋予他们人的动作或行为。

(好处:生动、形象)1、田里的青蛙叫。

(改为拟人句)2、溪水哗哗地流向远方。

(改为拟人句)八、改为夸句:夸大或缩小那个事物1、这个足球场太小了。

(改为夸句)2 、他的鞋真大。

(改为夸句)3、桂花开了,很远就能闻到香味。

(改为夸句)4、这里一只鸟飞起来,那边鸟又落下去,眼睛都看不过来了。

(改为夸句)5、体育馆里的人真多呀!(夸句)6、小溪里的水清得很.7、我们村口有一口古井占了村口很小一块地方.8、天安门广场可大了9、我家的房子很小.10、雨下得很大。

11、很强烈。

12、老虎的吼声很大。

13、他跑得很快。

述句变感叹句,一般加“多么”、“太”、“真”等词,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等,将句号改为感叹号。

例:他是一个好人。

他难道不是一个好人吗?他真是一个好人啊!九、因果关系句式的互换例:(1)我爱绿叶,因为它是大自然最宠爱的儿女。

(2)因为它是大自然最宠爱的儿女,所以我爱绿叶。

(3)我之所以爱绿叶,是因为它是大自然最宠爱的儿女。

扩句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后添上适当的附加成分,如同在句子的“主干”上,“添枝加叶”,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完整、具体、生动。

进行扩句练习时,首先必须弄清楚句子的主要成分,即找到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在它们的前面加上适当的修饰,而且一个地方可以加不止一个“枝叶”,这样的句子会更加完整、具体。

如:缩句与扩句正好相反,删去句子中的“枝”和“叶”,即删去附加成分,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简洁。

缩句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句子意思。

如: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的小麻雀无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

经过缩句,抓住句子的主干“小麻雀拍打着翅膀”,就知道这句话是写小麻雀。

缩句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句子是否正确。

如:“六一”节前夕,宁宁光荣地被评为“三好学生”的称号。

这句话一经缩句成为:“宁宁被评为称号。

”我们就会发现这句话是错的,词语搭配不当。

用关联词语连接句子练习(一)做用关联词语把下面两句话连起来这样的练习。

要注意句子讲述的是否是一件事情或一种事物,如是相同的连成一句话时,可以把相同事物在相应的位置省去,或变成替代的词语“他”、“她”或“它”。

并注意添加的关联词语的位置,关键在于语句要通顺。

1、生产发展了。

人民丰衣足食。

2、老鼠落到了猫的手中。

老鼠再也别想活了。

3、我移动一下身体。

我可能暴露目标。

4、主人不让阿辽莎读书。

主人责骂他。

5、水浪一个一个打来,漩涡一个接一个地旋着。

竹排在继续前进。

6、老师对犯了错误的同学批评一通了事。

老师对犯了错误的同学耐心地做思想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