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环境监测系统设计和实现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环境监测系统设计和实现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环境监测系统设计和实现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需要对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环境监测系统应运而生,成为环境监测领域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一、无线传感器网络简介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一种利用无线通信技术构建的分布式、自组织、多传感器节点协作的网络系统。

WSN由大量的传感器节点、数据处理节点和控制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形成一个协同工作的整体。

每个传感器节点都具有一定的自主处理能力和通信能力,并能够自我组织形成网络。

传感器节点通常由微处理器、传感器、存储器和无线模块等构成。

二、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原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环境监测系统通常需要设计以下几个部分:1. 传感器网络部分传感器网络部分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要由传感器节点和基站组成。

传感器节点负责采集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风速、气压等。

基站则负责接收、处理和传输数据。

2. 数据处理部分数据处理部分主要负责对传感器节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存储等操作。

这个部分需要使用一些数据处理技术和算法,如数据压缩、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

3. 数据显示部分数据显示部分主要是将处理后的数据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给用户。

这个部分需要使用一些可视化工具和技术,如Web技术、图表控件、地图等。

三、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环境监测系统的实现方法在实现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环境监测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传感器节点的选择和部署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节点对于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精度至关重要。

传感器节点的部署也需要经过仔细的规划和布局。

2. 通信协议的选择需要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如ZigBee、WiFi、LoRa等。

通信协议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能耗、通信效率和可靠性。

基于NB-IoT_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NB-IoT_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设计
3. 1 ~ 4. 2 V。
BC28 模块设有 2 个串口: 主串口和调 试 串 口。
主串口可用于 AT 命令传送和数据传输,此时其波特
率为 9600 bps。 主 串 口 在 Active 模 式、 dle 模 式 和
PSM 模式下均可工作。 本设计中 BC28 模块供电电
压为 3. 3 V,通过主串口与单片机进行数据传输,其与
模块 5 部分构成。 其中,传感器模块包括:SO 2 传感
器、NO 2 传感器、CO 传感器、O 3 传感器和 PM 2. 5 传感
器;电源模块给整个监测终端提供电源。 系统运行
时,单片机接收并处理由各个传感器采集到的空气质
量数据,不仅能将分析计算出的气体浓度值实时显示
上在显示屏,还能通过 NB - IoT 无线通信模块将气体
图 4 显示子程序流程
BC28 模块;最后,进行网络连接。 BC28 与网络连接
的过程,如表 4 所示。 当能查询到模块的 IP 地址时,
说明网络连接成功。
序号
1
表 4 BC28 与网络连接的过程
AT 指令
AT
2
AT+CPIN?
4
AT+CGATT = 1
6
AT+CGATT?
3
5
7
AT+CSQ
AT+CEREG?
12 通道 DMA 控制器,112 个快速 I / O 端口,采用串行
单线调试( SWD) 和 JTAG 接口调试模式,11 个定时
器,13 个通信接口,具有 CRC 计算单元,低功耗。
2. 2 传感器模块
2. 2. 1 CO 和 O 3 检测模块
系统采用 2 个 MQ135 空气质量传感器来检测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一、引言近年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其中空气污染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监测技术逐渐应用于空气质量监测领域。

本文将介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二、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一种由大量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的自组织网络,能够进行分布式或协同监测、控制、反馈和处理等任务。

WSN在环境探测、农业生产、医疗监测、交通管理和军事作战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设计(一)系统结构本系统由传感器节点、中继节点和基站三部分组成,其中传感器节点负责采集空气质量数据,中继节点实现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基站接收和处理传感器节点采集到的数据,并将数据可视化展示。

(二)传感器选择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对于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本文选用了可测量多种气体浓度的高精度气体传感器,如光学式粉尘传感器、电化学式气体传感器和红外式CO2传感器等。

(三)无线协议选择本系统选用Zigbee协议作为无线传输协议,它是一种基于IEEE 802.15.4标准的一种低速、低功耗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

与其他广播型无线协议不同,Zigbee协议具有可靠性高、灵活性强、自组织性强、低功耗和安全性强等优点。

(四)系统部署本系统的传感器节点布置在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工业区和人口密集区,以及城市公园等公共场所,每个节点的位置和安装高度应依据气象学原理和各种气体的传输规律合理安排。

四、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实现(一)硬件实现本系统采用Atmel公司的ATmega328P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配合Zigbee无线模块和多种传感器组成传感器节点。

中继节点和基站可配备嵌入式系统。

传感器节点与其它节点间通过无线信道进行通信,并定期向中继节点或基站发送数据。

(二)软件实现本系统采用CCS C语言进行编程和开发,主要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和用户界面展示等方面。

《基于无线传感网的环境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范文

《基于无线传感网的环境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范文

《基于无线传感网的环境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环境监测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为了实现环境监测的高效性、实时性和准确性,无线传感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此领域。

本文旨在研究并实现一个基于无线传感网的环境监测系统,通过分析系统需求、设计、实现及测试,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系统需求分析环境监测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实时收集并传输环境数据,以便于分析和管理。

基于无线传感网的特性,我们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需求分析:1. 数据收集:系统应能够实时收集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气象条件等在内的环境数据。

2. 传输网络:使用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将收集到的数据传输至中心服务器。

3. 数据处理:中心服务器应能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环境质量报告。

4. 用户界面:提供一个友好的用户界面,使用户能够方便地查看和分析环境数据。

三、系统设计基于上述需求分析,我们设计了以下系统架构:1. 硬件设计:采用无线传感器节点进行环境数据收集。

每个节点包括传感器、微处理器和无线通信模块。

2. 网络设计:采用无线传感网技术,将各个传感器节点与中心服务器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自组织的网络。

3. 软件设计:开发一套数据处理软件,用于接收、处理和存储环境数据,并生成环境质量报告。

同时,开发一个用户界面,使用户能够方便地查看和分析环境数据。

四、系统实现在系统实现阶段,我们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 硬件实现:根据硬件设计,制作了无线传感器节点,并将其部署在需要监测的环境中。

2. 网络实现:利用无线传感网技术,将各个传感器节点与中心服务器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稳定、可靠的传输网络。

3. 软件实现:开发了数据处理软件和用户界面。

数据处理软件能够实时接收、处理和存储环境数据,并生成环境质量报告。

用户界面则提供了一个友好的界面,使用户能够方便地查看和分析环境数据。

五、系统测试与性能评估为了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我们对系统进行了测试和性能评估。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气象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气象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气象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一、引言无线传感器网络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新兴技术,其应用领域广泛。

本文将从气象监测的角度着手,介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气象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二、系统设计1. 系统结构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气象监测系统主要由传感器节点、数据采集器、数据存储与处理单元以及用户界面四个部分组成。

传感器节点负责感知环境中的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参数,并将数据通过无线通信传送给数据采集器。

数据采集器负责接收传感器节点的数据并发送给数据存储与处理单元,后者负责对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

最后,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界面实时获取气象数据。

2. 传感器节点的设计传感器节点是气象监测系统的核心部分,其设计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考虑节点的能耗和通信距离等因素。

温度、湿度和风速传感器可以采用市场上常见的数字传感器,通过I2C或SPI协议与微控制器通信。

为降低能耗,可以选择低功耗的微控制器,如ARM Cortex-M系列。

另外,为了扩展传感器节点的通信距离,可以使用LoRa或ZigBee等低功耗无线通信协议。

3. 数据采集器的设计数据采集器负责接收传感器节点发送的数据并将其转发给数据存储与处理单元。

数据采集器可以通过无线接收器接收传感器节点发送的数据,也可以通过有线接收器直接连接到传感器节点。

在设计数据采集器时,需要考虑其接收距离、接收灵敏度以及与数据存储与处理单元的通信接口等因素。

4. 数据存储与处理单元的设计数据存储与处理单元负责对传感器节点发送的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

存储方面可以选择使用数据库等技术,将数据存储在云端或本地服务器上,以方便用户获取。

处理方面可以通过算法对气象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预测,以提供更准确的气象监测结果。

5. 用户界面设计用户界面是用户获取气象数据的窗口,其设计应简洁明了且易于操作。

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界面实时查看气象数据,并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显示方式和时间范围。

利用无线传感网络进行空气质量检测以及应用

利用无线传感网络进行空气质量检测以及应用

利用无线传感网络进行空气质量检测以及应用
关键词:无线传感网络、空气质量检测、污染源监测、数据分析、应用案例
导言: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气污染问题在许多城市愈发严重,这对城市环境和居民的生命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危害。

因此,对于空气质量的监测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利用无线传感网络解决空气质量检测问题为核心,探讨无线传感网络在空气质量检测及其应用中的创新和研究。

第一部分:无线传感网络在空气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1.无线传感网络介绍
2.空气质量检测的意义和难点
3.传感器网络解决空气质量检测难点的优势
第二部分:无线传感网络空气质量检测系统的构建
1.传感节点的设计和组成
2.传感器的选择、配置和布置
3.系统数据处理和分析
第三部分:应用案例
1.大气环境质量监测
2.污染源监测
3.城市空气质量分析
第四部分:无线传感网络空气质量检测存在问题探讨
1.数据的精度和可信度
2.网络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
3.设备和维护成本问题
结论:
本文介绍了利用无线传感网络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的意义和难点,并讨论了无线传感网络在空气质量监测及其应用中的优势和构建方式等方面。

同时,本文还分析了无线传感网络空气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

最后,阐述了无线传感网络空气质量检测技术在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和城市空气质量分析等方面的应用案例。

可以预见,在未来,无线传感网络空气质量检测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环境监测。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设计一、前言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可以通过对室内空气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室内空气质量的问题,进一步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文就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设计一种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说明。

二、系统架构系统由传感器、数据采集终端、通讯模块、数据处理终端四部分组成。

其中,传感器用于采集室内空气质量数据,数据采集终端用于汇集各传感器数据,并通过通讯模块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终端,数据处理终端再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存储展示等工作。

三、系统设计1、传感器选择室内空气质量监测需要同时测量多种参数,如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有害气体浓度等。

因此,我们可以选择多个传感器,将其综合作为一个完整的室内空气质量传感器节点。

2、数据采集终端数据采集终端可以使用单片机或者嵌入式处理器设计,主要功能是接收多个传感器节点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和分析,再通过通讯模块上传到数据处理终端。

其具体实现方法可如下:(1)将传感器数据进行模数转换,使其能够被单片机或处理器识别。

(2)采用通用串行总线(I2C)或SPI总线等方式,将多个传感器节点通过数据线连接到一个嵌入式处理器上,成为传感器节点的三合一传感器数据采集终端。

(3)设定一个适当的采样频率,以保证所采集到的数据足够精确。

(4)再把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网络通讯模块,进行有序地打包,传输给数据处理终端。

3、通讯模块通讯模块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传感器数据的远程传输。

我们可以用模块如Wi-Fi模块、Mesh模块、LoRa模块等来实现。

(1)Wi-Fi模块传感器节点可采用Wi-Fi模块,通过TCP/UDP协议将采集到的数据直接传输到服务器。

由于Wi-Fi模块具有易于设置和操作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讯并具有稳定性,是目前较为常用的通讯模块之一。

但是其缺点是在远离Wi-Fi接入点的情况下,传感器节点的数据传输效果会变得很不稳定。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的开题报告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的开题报告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

因此,对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传统的环境监测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不仅成本高昂,而且数据收集效率低下。

为了解决传统方法的缺陷,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应运而生。

WSN技术可以实现无线、实时和自动化的环境数据采集和监测,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和可靠性,使得环境监测更加精确、全面和可靠。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设计并实现一个环境监测系统。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硬件设计:设计传感器节点,包括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和微控制器。

使用多个传感器节点分布在监测区域内,以实时地感知环境参数的变化。

2.软件设计:利用通信协议,建立传感器节点之间的通信网络。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数据传输和存储实现对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记录。

3.系统性能测试和应用: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监测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包括数据采集精度、稳定性、数据传输效率等指标。

并在实际环境中应用该系统,收集实时的环境数据,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三、研究意义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环境监测系统能够解决传统环境监测方法数据采集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提高环境监测的效率和可靠性,及时发现和预防环境污染。

2. 对环境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保护和维护环境的健康和稳定。

3. 推广和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拓展其应用领域,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空气品质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利用传感器检测空气质量是当今流行的一种方法,本文介绍了传感器在空气质量检测方面的原理应用及监控系统的网络设计。

本系统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来实现数据的采集与发送。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网络系统,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

本设计系统采用CC2430无线通信模块、温湿度传感器DHT90、空气质量传感器QS-01、电源模块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通过RS-232串口和监控中心通信,使用软件开发平台IAR Embedded Workbench开发ZigBee协议栈,基于ZigBee的无线网络技术以低功耗、低成本、低复杂度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和个人的青睐。

ZigBee技术特别适合于数据吞吐量小、网络建设投资少、网络安全要求较高、不便频繁更换电池或充电的场合。

预计将在消费类电子设备、家庭智能化、工控、医用设备控制、农业自动化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利用ZigBee技术完成传感器节点和汇聚节点的应用程序,最终能够实现空气质量的监测。

关键字:无线传感器;cc2430;DTH90;zigbee技术;空气质量检测ABSTRACTAir quality impact on people is very important, using sensors to detect air quality is now a popular metho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ensor in air quality testing principle,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gas sensor, and gas sensor development trend and prospects.The system uses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to achieve data’s col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re composed of a large number of low-cost micro-sensor nodes which are deployed in the monitoring region, use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ans to form a multi-hop's self-organizing network, with the aim of perception,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of perceived target information in the network coverage region, and send them to observers.This system uses CC2430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ensor DHT90, air quality sensor QS-01,power module to buil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nd uses RS-232 serial port to communicate with monitoring center .Use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platform IAR Embedded Workbench to develop ZigBee protocol stack.Based on the ZigBee wireless networking by low characteristics and so on power loss, low cost, low complexity receives more and more many enterprises and individual favor.The ZigBee technology suits specially in the data volume of goods handled small, the network construction invests few, the network security request is high, inconvenient replaces the battery or the charge situation frequently.The estimate in the expense class electronic installation, the family intellectualization, the labor will control, medical domains and so on device control, agricultural automation obtains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These can definitively achieve the purpose of air quality monitoring.Keywords:wireless sensor;CC2430;DTH90;ZigBee technology;air quality testingII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 引言 (1)1.2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进展 (2)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4)2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6)2.1 无线传感器网络简介 (6)2.2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6)2.3 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 (7)2.4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 (10)2.5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 (10)2.6 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 (12)3 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16)3.1 ZigBee技术 (16)3.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17)3.3 传感器节点的硬件设计 (19)3.3.1 节点硬件总体结构 (19)3.3.2 处理器和无线通信模块HFZ-CC2430EM-22 (20)3.3.2 传感器模块 (22)3.4 汇聚节点的硬件设计 (27)3.4.1 电源模块 (27)3.4.2 RS-232串口模块 (28)4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29)4.1 ZigBee协议 (29)4.2 IAR开发环境介绍 (30)4.3 传感器节点应用程序设计 (31)4.4 汇聚节点应用程序设计 (33)5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35)5.1 测试方案 (35)5.1.1 硬件测试 (35)5.1.2 温度采集及串口显示测试 (35)5.1.3 数据通信测试 (35)参考文献 (36)附录C 部分程序 (38)4.2.1原语概念 (44)4.2.2建立新网络 (44)4.2.3ZigBee设备加入网络过程 (45)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1 绪论1.1 引言由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使得全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对于环境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与传统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相比,使用传感器网络进行环境监测具有如下优点:传感器网络对被监测环境影响小;传感器网络采集数据量大、精度高;传感器节点还具有无线通信能力,可以使得节点协同监控。

无线传感器网络常适用于无人监守的远程监测,该文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来监测空气质量,在城市内选择一些监测点,放置传感器节点,并通过ZigBee无线技术传输数据,终端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监控中心对监测系统进行管理和配置、发布监测任务或是收集回传数据。

1.2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课题背景:当今,人类正面临“煤烟污染”、“光化学烟雾污染”之后,又出现了“室内空气污染”为主的第三次环境污染[1]。

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证实,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也成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据统计,全球近一半的人处于室内空气污染中,室内环境问题对我们来讲,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对于室内环境问题,我们又往往忽视其重要性。

但如今,各种疾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再一次提醒我们,改善室内环境,杜绝和防止室内污染,不仅是为了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它也关系到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自然环境有包括空气环境、声音环境、温湿环境和光环境[2]。

人工环境又分为绿化环境、装饰环境、改造后的自然环境等。

我们通常所提到的环境污染只是提到空气环境污染,因为它对人的危害最大、最直接,从而忽视了其他环境的利用和改造。

其实,其他的室内环境污染一样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等等方面产生了各种危害和影响。

美国专家研究表明,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要比室外空气严重二至五倍,在特殊情况下可达100倍。

室内空气中可检测出500多种挥发性有机物,某些有害气体浓度可高出户外十倍乃至几十倍,其中20多种是致癌物。

所以美国已将室内空气污染归为危害公共健康的5大环境因素之一。

加拿大的一个卫生组织的调查也显示,当前人们68﹪的疾病都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室内环境污染已经引起35.7%的呼吸道疾病,22%的慢性肺病和15%的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癌,所以检测技术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必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设计可少的重要技术手段[3]。

而传感器是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等活动中对信息资源的开发获取、传输与处理的一种重要工具,并且在空气质量检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意义: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而人的一生约8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特别是老、弱、病、残、幼、孕等体弱者在室内活动时间更长,室内环境质量的好坏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更加重要。

因此加强室内环境的监测与治理,对保证人民的健康,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十分重要。

尤其像我国这样人口众多,而医疗保健水平又跟不上的国家,加强室内环境监测,维持一个绿色的居住、办公场所,让广大人民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显得尤为重要。

国外大量研究结果也表明,室内空气污染会引起“致病建筑综合症”(BBS),症状包括头痛、眼、鼻和喉部不适,干咳,皮肤干燥发痒,头晕恶心注意力难于集中和对气味敏感等[4]。

建筑关联病(BRI),症状有咳嗽,胸部发紧,发烧寒颤和肌肉疼痛等,所以任何一个场所包括室内、室外都有必要进行空气检测,给家人朋友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环境保护,监测先行,自动化、信息化是做好环境监测的前提和保障,多年来在地方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各地区不断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气、噪声等环境污染事件,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阻碍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