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相技术第一章答案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后习题解答

参考答案第一章习题解答1.1 解:测量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
测量是通过实验方法对客观事物取得定量数据的过程。
其实测量和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或多或少都对它有一定的了解。
关于测量的科学定义,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狭义而言,测量是为了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
在测量过程中,人们借助专门的设备,把被测对象直接或间接地与同类已知单位进行比较,取得用数值和单位共同表示的测量结果。
广义而言,测量不仅对被测的物理量进行定量的测量,而且包括对更广泛的被测对象进行定性、定位的测量。
例如,故障诊断、无损探伤、遥感遥测、矿藏勘探、地震源测定、卫星定位等。
电子测量是泛指以电子技术为基本手段的一种测量技术。
它是测量学和电子学互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在科学研究、生产和控制中,人们为了对被测对象所包含的信息进行定性分析、定量掌握所采取的一系列电子技术措施;是分析事物,做出有关判断和决策的依据。
在电子测量过程中,以电子技术理论为依据,以电子测量仪器为手段,对各种电量、电信号、电路特性和元器件参数进行测量,还可以通过传感器对各种非电量进行测量。
严格地讲,电子测量是指利用电子技术对电子学中有关物理量所进行的测量。
1.2 解:电子测量的范围十分广泛,从狭义上来看,对电子学中电的量值的测量是最基本、最直接的电子测量,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电能量的测量,如测量电流、电压、功率等。
(2)电子元件和电路参数的测量,如测量电阻、电容、电感、品质因数及电子器件的其他参数等。
(3)电信号的特性和质量的测量,如测量信号的波形、频谱、调制度、失真度、信噪比等。
(4)基本电子电路特性的测量,如测量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和衰减特性等。
(5)特性曲线的测量,如测量放大器幅频特性曲线与相频特性曲线等。
1.3 解:精密度(δ)说明仪表指示值的分散性,表示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时,得到的测量结果的分散程度。
移动通信技术期末答案

.移动通信技术习题册第一部分:移动通信概念一、单项选择题1.所谓个人通信,指的就是简称为“5W”的(B )A、who,when,where,which,whatB、whenever,wherever,whoever,whomever,whateverC、whomever,wherever,whichever,whenever,whateverD、however,whenever,whoever,whichever,whomever2.移动通信存在严重的多径问题,造成信号电平的起伏不定,因此,移动通信系统在设计的时候必须具有( C )A、抗噪声能力B、抗干扰能力C、抗衰落能力D、抗多径能力3.下面不属于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是( C )A、AMPSB、TACSC、PDCD、NMT4.1989年,我国原邮电部引进了第一个模拟移动通信系统( A )A、TACSB、GSMC、CDMAD、PHS5.下面不属于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结构中网络子系统的是( B )A、EIRB、OSSC、AUCD、MSC6.MSC可以分成三类,分别是普通MSC以及( C )A、AMSC和BMSCB、EMSC和FMSCC、GMSC和TMSCD、OMSC和PMSC7.HLR中存储的用户数据主要包括用户信息和( A )A、位置信息B、鉴权信息C、设备信息D、通话记录8.VLR服务于其控制区内的移动用户,它是一个( B )A、静态用户数据库B、动态用户数据库C、混合态用户数据库D、半动态用户数据库9.基站子系统中,一个BSC可以控制( D )BTS。
A、一个B、两个C、四个D、多个10.操作维护子系统的工作任务不包括( C )A、网络监视B、性能管理C、用户鉴权D、网络操作11.主叫用户为呼叫移动用户所需要的拨叫号码是( C )A、TMSIB、IMSIC、MSISDND、LAI12.移动用户的ISDN码中,我国的国家码是( A )A、86B、83C、46D、1813.语音编码器有三种类型,不包括( C )A、混合编码B、波形编码C、图像编码D、参量编码14.信道编码主要应对由于噪声引起的( A )A、随机误码B、突发误码C、冗余码元D、群误码15.交织用于应对误码中的(B )A、随机误码B、突发误码C、冗余误码D、打孔误码16.均衡的意义在于利用均衡器产生(C ),解决传输中的差错。
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集(第1章)参考答案(1211修订)

第1 章习题参考答案第1 章练习题(单项选择)1X1-1 答案:①同一台机床1X1-2 答案:①材料去除法1X1-3 答案:③分层制造1X1-4 答案:③相切法1X1-5 答案:③不断地把切削层投入切削的运动1X1-6 答案:①砂轮的回转运动1X1-7 答案:②均由刀具来完成1X1-8 答案:②锻件1X1-9 答案:①铸件1X1-10 答案:①设计1X1-11 答案:②一面两孔1X1-12 答案:④正常加工1X1-13 答案:③粗车-半精车-精车(此题序号错)1X1-14 答案:④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1X1-15 答案:①粗镗—半精镗—精镗1X1-16 答案:①切削加工之前1X1-17 答案:①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1X1-18 答案:③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1X1-19 答案:④各组成环公差平方和的平方根1X1-20 答案:①成组技术1X1-21 答案:①寻找最短路径1X1-22 答案:④机械加工工艺过程1X1-23 答案:③辅助基准1X1-24 答案:②零件结构对加工可行性的影响1X1-25 答案:③减少了零件生产的单件工时1X1-26 答案:③Ta+Tb1X1-27 答案:①钻孔1X1-28 答案:③模锻的毛坯1X1-29 答案:②工序第1 章练习题(多项选择)1X2-1 答案:①加工表面②切削刀具1X2-2 答案:①广泛采用高效专用设备和工具②设备通常布置成流水线形式③广泛采用互换装配方法1X2-3 答案:①CAD 技术②计算机数控技术④材料科学1X2-4 答案:①主运动②进给运动1X2-5 答案:①单独由工件②单独由刀具③分别由工件和刀具④分别由刀具和工件1X2-6 答案:①工件的转动②工件的平动③刀具的转动④刀具的平动1X2-7 答案:①切削速度②进给量③切削深度1X2-8 答案:①类别代号③组别和型别代号④主要性能参数代号1X2-9 答案:①工作台面的平面度②导轨的直线度③溜板运动对主轴轴线的平行度1X2-10 答案:①保证相互位置关系原则②保证加工余量均匀分配原则1X2-11 答案:②有利于保证被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③可以简化夹具设计与制造1X2-12 答案:①车削②铣削③磨削④拉削1X2-13 答案:①提高加工表面尺寸精度②提高加工表面形状精度③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1X2-14 答案:①先基准后其他②先主后次③先面后孔1X2-15 答案:①易于保证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②便于管理④可以减小工件装夹时间1X2-16 答案:③上一工序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层厚度④上一工序留下的形位误差1X2-17 答案:③派生式④创成式1X2-18 答案:①成组编码法②形面描述法④从CAD 系统直接获取零件信息1X2-19 答案:①易于理解②易于编程1X2-20 答案:①基本时间②辅助时间④工作地服务时间1X2-21 答案:①装卸工件时间②开停机床时间③测量工件时间1X2-22 答案:①缩短基本时间②缩短辅助时间④缩短工作地服务时间1X2-23 答案:①设计变量②目标函数③约束条件1X2-24 答案:①切削速度②进给量1X2-25 答案:①最短工序时间②最小工序成本③最大工序利润第2 章练习题(判断题)1X3-1 答案:∨1X3-2 答案:×1X3-3 答案:∨1X3-4 答案:×1X3-5 答案:×1X3-6 答案:×1X3-7 答案:∨1X3-8 答案:×提示:划线找正装夹精度不高,很少用于精加工工序。
工程光学基础 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_02

光线入射到玻璃球表面一部分反射回 空气中,另一部分经过折射入射到玻璃球 内部。根据折射定律 n' SinI ' = nSinI (1-2) 有: 折射角 I ' = 30 o 光线通过玻璃球以 30 o 入射到玻璃球 后表面再次发生反射和折射,根据公式 (1-2)可得折射角 I ' ' = 60 o 以此类推,其传播情况如图所示: 16、一束平行细 一束平行细光束入射到一半径 r=30mm、折射率 n=1.5 的玻璃球上, 的玻璃球上,求其会 聚点的位置。 聚点的位置。如果在凸面上镀反射膜, 如果在凸面上镀反射膜,其会聚点应该在何处? 其会聚点应该在何处?如果凹面镀反射 膜,则反射光束在玻璃中的会聚点又在何处? 则反射光束在玻璃中的会聚点又在何处?反射光束经前表面折射后, 反射光束经前表面折射后,会聚 点又在何处? 点又在何处?说明各会聚点的虚实。 说明各会聚点的虚实。 解: (1)求入射光线经前表面折射后的会聚点 n' n n'− n 根据公式 − = (1-20)得: l' l r 1 .5 1 1 .5 − 1 − = ⇒ l ' = 90mm l' − ∞ 30 该像点在玻璃球后表面以后 30mm 处,再经后表面折射,此时将前表面成 的像作为后表面的物再次在后表面成 像,各项参数为物距 l=(90-60)=30mm, 折 射 面 半 径 r=-30mm , 物 方 折 射 率 n=1.5,像方折射率 n’=1。同理根据公式(1-20)有: 1 1 .5 1 − 1 .5 − = ⇒ l ' ' = 15mm l ' ' 30 − 30 所以,最终光线会聚到玻璃球后表面之后 15mm 处。 (2)求当凸面上镀反射膜,其会聚点位置 1 1 2 根据公式 + = (1-30)得: l' l r 1 1 2 + = ⇒ l ' = 15mm l ' − ∞ 30 所以,其成像在反射面之后 15mm 处,为虚象。 (3)求凹面镀反射膜,反射光束在玻璃中的会聚点位置 平行细光束经凸面折射成像后再经凹面镀的反射膜反射成像, 利用第一步中 结果可得对于凹面镀的反射膜反射成像其物距 l=(90-60)=30mm ,折射面半径 r=-30mm,根据公式(1-30)得: 1 1 2 + = ⇒ l ' = −10mm l ' 30 − 30
光学教程第1章-参考答案

1.1 波长为500nm 的绿光投射在间距d 为0.022cm 的双缝上,在距离0r 为180cm 处的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求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若改用波长为700nm 的红光投射到此双缝上,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又为多少?算出这两种光第2级亮纹位置的距离。
解:相邻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为m dry y y i i 29220110409.01050010022.010180----+⨯≈⨯⨯⨯⨯==+=∆λ若改用700nm 的红光照射时,相邻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为m dry y y i i 29220110573.01070010022.010180----+⨯≈⨯⨯⨯⨯==+=∆λ这两种光第2级亮条纹位置的距离为m drj y y y nm nm 3922120500270021027.3]10)500700[(10022.0101802)(----==⨯≈⨯-⨯⨯⨯⨯=-=-=∆λλλλ1.2 在杨氏实验装置中,光源波长为640nm ,两狭缝间距d 为0.4mm ,光屏离狭缝的距离0r 为50cm.试求:(1)光屏上第1亮条纹和中央亮条纹之间的距离;(2)若P 点离中央亮条纹0.1mm ,问两束光在P 点的相位差是多少?(3)求P 点的光强度和中央点的强度之比。
解:(1)因为λdr jy 0=(j=0,1)。
所以第1亮条纹和中央亮条纹之间的距离为m d r y y y 4932001100.810640104.01050)01(----⨯=⨯⨯⨯⨯=-=+=∆λ (2)因为021r ydr r -≈-,若P 点离中央亮纹为0.1mm ,则这两束光在P 点的相位差为41050104.0101.01064022)(22339021ππλπλπϕ=⨯⨯⨯⨯⨯⨯-=-≈-=∆----r yd r r(3)由双缝干涉中光强)](cos 1)[(A 2I(p)21p p ϕ∆+=,得P 点的光强为]22)[(A ]221)[(A 2)](cos 1)[(A 2I(p)212121+=+=∆+=p p p p ϕ,中央亮纹的光强为)(A 4I 210p =。
铁路信号远程控制有答案

远动技术包括 三大部分;参考答案: 遥信 、 遥控 、 遥测远动系统的主要任务是: 和 ;参考答案: 集中控制 集中监视远动技术在铁路行车指挥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有: 、 、 、 ; 参考答案: 调度监督/调度集中 、微机监测 、行车指挥自动 、 TDCS,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种; 位码元同步 、帧群同步 、 载波同步 、 群同步容错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它是建立在的基础上,在远动系统中常用的容错方法有: 、 、 、;参考答案: 资源冗余 、 硬件冗余 、 信息冗余 、 时间冗余 、 软件冗余调度监督系统中常用的信息传输方式有: 、 、 等三种;参考答案: 呼叫应答法 、 事件启动法 、 时间片分割法在数据传输系统中,差错控制的方式 、 、 、参考答案: 前向纠错 FEC 、 检错重发 ARQ 、混合纠错 HEC 、 反馈重发 IRQ名词解释 帧同步——参考答案: 在发送端提供每帧的起止标志,在接收端检测并获得这一标志的过 程;名词解释 锁相技术——参考答案: 就是通过相位的自动控制来实现理想的频率自动控制技术;名词解释 假同步——参考答案: 在传送的信息序列中,有可能出现与群同步码组一样的数字序列, 在接收端纠会误把这样的数字序 列判别为群同步信号,而造成假同步;名词解释 漏同步——参考答案: 当群同步码随信息一起传输的时候, 由于信道的干扰,使同步码组中有一位码元出现差错,接收端漏掉同 步码组的现象;如何实现载波同步参考答案:1 插入导频法: 在发送端发送有用信号的同时,在适当的频率位置上,插入一个或多 同步指的是参考答案: 收、发双方在时间上保持一致个称做导频的正弦波,在接收端,就由导频信号提取出载波 ;2 直接提取法:不专门发送导频,而在接收端直接从接收信号中提取载波 ;用直接法从双边带信号中提取相干载波又哪些电路组成各部分作用如何参考答案:由全波整流器、窄带滤波器、限幅器、二分频器组成全波整流器:是平方率部件,进行平方处理 ;窄带滤波器:将直流项和高频项滤除,滤除带外干扰;限幅器:使输出信号保持某一定值的幅度 ;二分频器使输出信号的频率为输入信号频率的一半,得到相干载波 ;用直接法从残留边带信号中提取相干载波又哪些电路组成各部分作用参考答案:由互补滤波器、全波整流器、窄带滤波器、限幅器、二分频器组成互补滤波器:把残留边带信号转换成双边带信号 ;全波整流器:是平方率部件,进行平方处理 ;窄带滤波器:将直流项和高频项滤除,滤除带外干扰;限幅器:使输出信号保持某一定值的幅度 ;二分频器使输出信号的频率为输入信号频率的一半,得到相干载波 ;实现位同步有哪那些方法参考答案:1 外同步法插入导频法:由发送端专门发送位同步信号,在接收端提取出来作为定时脉冲序列的方法;外同步法包括三种方式:1 直接插入导频:在发送端发送数字信号的同时,在适当的频率位置上,插入一个或多个称做导频的信号,在接收端由导频提取出位同步信号 ;2 双重调制导频插入法:对已调信号再进行调幅,调幅用的调制信号就是位同步信号;在接收端,对调幅的已调信号解调,可以采用包络检波法,解调出来的信号就是位同步信号 ;3 单独用一信道传输:单独用一信道来发送位同步信号,在接收端收到的就是位同步定时脉冲;这种方法思路简单,但不经济 ;2 自同步法直接法:不专门发送位定时信号,而是从传输的数字序列中提取出位同步信息的方法; 自同步法也称直接法,分为滤波法和锁相法 ;实现群同步有几种方法参考答案:一类是不需要外加特殊码组,类似于位同步中的直接法,利用数据码组本身之间彼此不同的特性来实现自同步 ;另一类是在数字信息流中加入一些特殊码组,作为每帧的头尾标志,接收端根据这些特殊码组的位置就可以实现群同步 ;系统的冗余方式有;参考答案:硬件冗余,软件冗余,时间冗余,信息冗余差错控制方式有;参考答案:错误检出,反馈重传纠错,前向纠错,混合纠错,狭义信息反馈名词解释系统的反应时间——参考答案:指从指挥员发出对某一对象动作的命令,到接到命令的回执并执行,整个过程在系统中所累积的时间延时;系统的吞吐量——参考答案:指系统每秒内信息传输的数量;的名词解释用户的数量——参考答案:指系统可以控制用户的最大数量 ;信息传输速度——参考答案:指在信道每秒传输实际信息流的多少;名词解释波特率——参考答案:指在信道中每秒传输的数字波形的数目;名词解释比特率——参考答案:指在信道中每秒传输的信息量的多少;名词解释误码率——参考答案:信息传输中, 出现差错的比特数和所传输的总的比特数之比;计算机通信网络由构成;参考答案:主机,通信子网通信子网由构成;参考答案:数据交换设备,通信控制设备,通信线路,调制解调器,软件名词解释网络体系结构——参考答案:把网络的通信协议可分为多层协议,层与协议的集合统称为网络体系结构;名词解释通信协议——参考答案:就是计算机之间通信的规则和约定;名词解释并行传输——参考答案:表示一个字符的一组二进位中,每一位都有自己的传输线,信息同时进行传输的方式;名词解释串行传输——参考答案:表示一个字符的各位是一位接一位地在一条线路上发送的;串行传输有哪几种传送方式参考答案:串行传输有同步方式和异步方式 ;何实现计算机的串行通信参考答案:实现串行通信就要实现数据的串行—并行变换,需要设置串行I/O 接口器件,可以从外部逻辑接收串行数据,装配成并行数据后传送给CPU,或者反过来,从CPU 接收并行数据,转变成串行数据后输出给外部逻辑;通信子网包括哪些设备参考答案:通信子网包括数据交换设备,通信控制设备,通信线路,调制解调器,软件等;通信子网中通信处理器有哪些功能参考答案:1 提供与数据传输设备的电气接口 ;2 接收编码的选择和发送编码;3 根据串行变换原理,把数据传输线路上串行比特流汇集成字符,反之亦可;4 数据传输线路上的数据信号速度和 CPU 传送速度的匹配;的通用参考模型把网络体系结构分成几层每层的名称和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计算机通信网络体系结构分为七层: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送层、会话层、消息层、应用层 ;物理层——主要是电路的连接及电平标准 ;链路层——负责信息从信源传送到目的地所做的约定 ;网络层——负责网络内任意两设备间数据的交换 ;传送层——完成校验以及电文的拆开、合并,保证传送的完整性 ;会话层——完成传输的建立与终止 ;消息层——完成代码的表示以及码的抗干扰性 ;应用层——指用户的特殊协议,是用户访问网络的接口层 ;名词解释单工通信制——参考答案:信道设备及线路中,信息只允许单方向流动,不能进行反方向传;名词解释双工通信制——参考答案:在同一组信道设备和线路中,信息能进行双方向的传输;名词解释半双工通信制——参考答案:在信道设备及线路中,信息可以进行双方向传输,但在同一时刻,信息只限于一个方向传输;远动系统的网络结构有哪几种参考答案:1 点对点网络式系统结构 ;2 一对多星型网络结构 ;3 多站网络式系统结构 ;4 复联网络形式的系统结构:①多点双星型网络的系统结构;②星型—多站型网络式系统结构 ;数据传输系统中的通信制式有哪几种,并说明其工作方式;参考答案:数据传输系统中的通信制式有单工通信制,双工通信制,半双工通信制 ;远动系统基本的线路控制方法有哪些并说明其工作方式;参考答案:1 同步分时线路控制方法,2 非同步分时线路控制方法,3 查询分时线路控制方法, 4 选择式线路控制方法, 5 争夺式线路控制方法 ;铁路信号远程控制系统采用哪几种线路控制方法参考答案:1 查询应答与选择相结合;2 自动应答制;从残留边带信号中提取相干载波电路由构成;参考答案:互补滤波器,全波整流器,带通滤波器,限幅器,二分频器实现位同步的方法有;参考答案:外同步法和自同步法系统的评价标准有;参考答案:系统的反映时间,系统的吞吐量,用户的数目,系统质量系统的信息发送方式分为;参考答案:随机启动式,周期循环扫描式扫描方式分为;参考答案:串联方式,并联方式信道划分有两种制式;参考答案:时分制,频分制中继方式有;参考答案:直放式中继器,再生式中继器电码按脉冲数多少可分为;参考答案:单脉冲电码,多脉冲电码远动系统的电码结构由;参考答案:前导码, 同步码,信息码:地址码,状态码,信息内容,监督码调度集中/调度监督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这两个系统本身是否具有“故障-安全”性能在调度集中/调度监督系统的区段行车安全由哪些设备保证参考答案:调度监督、调度集中由调度所设备、车站设备以及数据传输系统组成,这两个系统本身不具备故障-安全原则,行车安全由车站的联锁设备 6502 电气集中或者微机联锁保障 ;在调度集中/调度监督系统中,信息的传输通道是关系到整个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试说明在调度集中/调度监督系统中采用了哪些措施来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参考答案:时间片分割法信息传输效率高,但现场调试复杂;呼叫应答法优点:通信程序软件处理简单,现场调试方便,能自动控制信息的流量;缺点是:传输效率低,通信管理开销大 ;事件启动法的最大优点是传输效率高,没有呼叫方式中呼叫信息必须占用的时间,分机发送的信息全部带有信息量,不存在只发送信息而没有信息量的情况;分级发送的信息组数不受限制,允许连续发送多帧信息,又变化的信息可以全部分帧发送;事件启动方式软件的通用性好,不同系统和不同分机的通信软件完全一样;现场调整的工作量小;相对而言,采用事件启动方式系统硬件造价高;信号维修微机监测系统的监测内容主要有哪些监测对象的选择依据及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参考答案:信号设备监测系统的检测内容主要有两大类:一类为开关量;另一类为模拟量 ;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部分开关量的检测;轨道电路的检测;电动转辙机的检测;信号机主灯丝点燃状态的检测;电缆全程对地绝缘电阻的检测;信号电源系统的检测 ;监测对象的选择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易受外界影响并易发生故障的设备;发生故障后影响范围大得设备;有利于分析和判断故障;有利于对使用及维护人员的要求操作实施实时监督 ;调度监督系统的信息传输方式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参考答案:时间片分割法信息传输效率高,但现场调试复杂;呼叫应答法优点:通信程序软件处理简单,现场调试方便,能自动控制信息的流量;缺点是:传输效率低,通信管理开销大 ;事件启动法的最大优点是传输效率高,没有呼叫方式中呼叫信息必须占用的时间,分机发送的信息全部带有信息量,不存在只发送信息而没有信息量的情况;分级发送的信息组数不受限制,允许连续发送多帧信息,又变化的信息可以全部分帧发送;事件启动方式软件的通用性好,不同系统和不同分机的通信软件完全一样;现场调整的工作量小;相对而言,采用事件启动方式系统硬件造价高;D4 型调度集中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参考答案:①控制功能:控制站内进路②表示功能③调车功能④车次号管理⑤存储进路⑥电务维修监测功能:对出错信息进行检查及报警 ;DMIS 系统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DMIS 系统基本功能是什么 DMIS 与其他系统的接口有哪些参考答案:DMIS 系统由铁道部调度中心运输调度管理系统、铁路局调度中心运输调度管理系统、分局调度中心运输调度管理系统、基层网 ;实时信息子系统主要显示内容有:路局分界口显示全路主要干线区段显示全路枢纽运行动态显示全国铁路港口、口岸作业显示全国铁路大企业站作业显示管理信息处理子系统接口:不同制式调监的接口; DMIS 与 TMIS 的接口:铁路现有基于 DECent 的 VMS 应用接口;现有微机网的接口;预留与其他运输管理系统接口 ;在 TJWX-2000 系统中,为何对 SJ 第 8 组接点封连动态监测,记录并报警参考答案:在排列进路后,道岔是否确实锁闭,是一个有关行车安全的重大问题;也就是在进路锁闭的情况下,进路上有关的锁闭继电器 SJ 已经落下,此时进路上各有关道岔已被锁闭,即道岔控制电路中,由于 SJ 第 8 组前接点断开,一启动继电器 1DQJ 的 3、4 线圈断电,1DQJ 在 SJ 吸起前,不可能再动作,所以道岔确定是在锁闭状态;但在某些特殊情况时如人为违章或混电,在 SJ 接点82 与 1DQJ 线圈 3 之间存在KZ 电源时,说明该道岔实际上未被锁闭,如不及时查出就会危及行车安全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产生,在微机监测系统中,对道岔控制电路中的 SJ 第 8 组接点进行监测,以确认道岔实际锁闭的情况 ;微机监测系统监测信息可分为开关量信息与模拟信息,请阐述信息采集的方法,并举例画出采集原理图;参考答案:大量用于行车作业实时记录和进路跟踪的开关量信息,一般从控制台表示灯取样,经整流、滤波及光电隔离后送入开关量输入板 ;对继电器开关量的采样隔离有两种方式,有空接点的优先采样空接点;少量无空接点的关键继电器,采用专门设计的固态光隔模块从继电器线包励磁电压采样,获取开关量信息;模拟量一般为电量,如电压、电流、电阻等,若对一些非电的物理量进行监测时, 首先必须采用相应的变换器件传感器,把非电量变换成电量;之后,再对电信号进行处理、采样、量化和编码,形成数字信号供计算机采用 ;9.有一调度集中系统共管理 26 个车站;系统的通信方式为时分制半双工方式,信息发送方式为周期扫描式;现要求:1.画出网络化的系统结构配置图;2.假定 26 个车站中最大的一个车站有 8 个股道,且该车站的控制和表示信息为最多;由调度中心发往该车站的控制命令为 200 条,由该车站发往调度中心的表示信息共有 480 个;试设计该系统的控制电码结构和表示电码结构,并说明电码中 每一部分的设计原则和作用 ;参考答案:1.网络化的系统结构配置图:2.电码设计控制字 1 1~72 全 0 帧同步码1 前导码;前导码的码型为全“0 ”,主要作用是为了使信道进入稳定状态再发送信息,同时为了防止传输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信息重发 ;2 帧同步码;以 16 位巴克码作为群同步信号,其作用是实现分机与总机间的起始同步,它是字同步的基础 ;控制字 21 站码; 控制命令的发送是以站为单位的,站码为2 6全组合 ;2 状态码;保证控制命令传输可靠性,同一命令发送两次,分机收到“01”代码时,把控 制命令返回,收到“10”时,执行控制命令3 控制命令;控制命令是调度员通过键盘输入的行车命令;4监督码;采用BCH 循环码为校验码; 码元顺序 1~5 6~8 9~16 17~76 77~82 83~88码型 26 01控制分机 28 全 0 BCH 0010 分机执行用途 站码 状态码 控制命 空 监督 终止令码元顺序码型用途 前导码 73~885 空;使控制字和表示字包长一致,便于编程和发送 ;6 终止;数据包的终止位;表示字格式1 字同步码;采用8位巴克码作为字同步信号,实现总机与分机每周期的同步 ; 2码组 ;电气集中控制台表示灯的信息由分机以组为单位发送给总机 ; 3表示信息;表示字中的表示信息部分为对位电码,每一位代表一个表示对象,容量为 48 个;4 回执码;即分机对控制命令的回执信息;远动系统按其功能分,可以分为 三种类型的系统; 参考答案: 遥控,遥信,遥测遥控系统由 组成;参考答案: 命令形成设备,编码设备,信道,译码设备,执行端设备遥信系统由 构成;参考答案: 表示器具,译码设备,信道,编码设备,表示形成设备,控制对象遥测系统是由 构成;参考答案:记录显示设备,译码设备,信道,编码设备,传感器,控制对象远动技术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包括 ;参考答案: 区段遥控遥信系统,枢纽遥控遥信系统,大小站遥控遥信系统,分界口遥信系统名词解释 遥控系统——参考答案: 即对被控对象的远距离控制,使被控对象按所传递的命令去完成特定 的功能;名词解释 遥信系统——参考答案: 即反映被控对象的状态,使控制者了解被控对象的工作状态的系统; 码元顺序1~8 9~16 17~20 21~68 69~76 77~82 83~88 码型全“0” 24 48bit 28 BCH 00 用途 前导码 字同步 组码 表示信息 回执码 监督码 终止名词解释遥测系统——参考答案:即对被控对象的某些参数进行远距离测量的系统;遥信系统与遥测系统的异同点是什么参考答案:与遥信系统的区别:遥测系统测量的是对象的参数,遥信系统测量的是对象的极限状态;相同点:信息传输方向相同,都是由执行端到控制端远动技术在铁路运输调度集中的应用包括哪几个方面参考答案:1 区段的遥控及遥信系统 ;2 枢纽的遥控及遥信系统;3 大小站的遥控及遥信系统 ;4 分界口的遥信系统;遥控、遥信、遥测系统的控制端设备和执行端设备有什么区别参考答案:对于控制断设备来说,遥控系统包括:命令形成设备和编码设备;遥信系统包括:表示设备和译码设备;遥测系统包括:记录显示设备 ;对于执行端设备来说,遥控系统包括:译码设备和执行设备;遥信系统包括:表示形成设备和编码设备;遥测系统包括:信息采集设备 ;远动技术在铁路运输调度中的应用包括哪些方面相对应的系统网络结构分别有哪些参考答案:1 区段的遥控及遥信系统,使用多站网络结构 ;2 枢纽的遥控及遥信系统, 使用星型—多站型网络式系统结构3 大小站的遥控及遥信系统 ; 使用一对多星型网络结构 ;4 分界口的遥信系统,使用多点双星型网络的系统结构 ;系统网络结构包括;参考答案:点对点网络结构,一对多星型网络结构,多站网络结构,复联网络结构——多点双星型网络结构和星型多站网络结构常见的通信制式有;参考答案:单工通信制,双工通信制,半双工通信制基本线路控制方法有;参考答案:同步分时线路控制方法,非同步分时线路控制方法,查询分时线路控制方法,选择式线路控制方法,争夺式线路控制方法铁路信号远控系统的线路控制方法有;参考答案:查询应答与选择相结合, 自动应答制查询应答与选择相结合线路控制方法有方式;参考答案:按组插入,命令优先,随机插入。
(完整版)第1章习题答案课件

题1.3.8利用反演规则,求出 函数的逻辑表达式为。
答:3个信号A、B、C的同或
题1.4.1卡诺图中的逻辑相邻或对称相邻具有码特征,其数值不同只是在位上差位。
(A)余3码,2(B)8421码,3
(C)循环码,2 (D)格雷码,1
答:D
题1.4.2在思考题图1.4.2所示的卡诺图中,化简后的逻辑函数是
(1)
(2)
解:(1)逻辑函数F是三变量的最小项表达式,且不相邻,已经是最简逻辑表达式。
(2)
习题1.12求下列函数的反函数并化为最简与或形式。
(1)
(2)
解:写出反函数并用公式法化为最简与或形式。
(1)
(2)
习题1.13证明下列逻辑恒等式(方法不限)。
(1
展开左边
解:函数在进行与、或、异或的运算时,只要将图中编号相同的方块,按运算规则进行运算,就可求得它们的逻辑与、逻辑或、逻辑异或等函数。
答:B
题1.3.2信号A和0异或相当于门,信号A和1异或相当于门。
答:缓冲门、非门
题1.3.3连续异或(1111…)1985个1的结果是什么?单数个1连续异或、双数个1连续异或的结果是。
(A) 0,0,0(B)1,1,0(C)不唯一,0,1 (D)如此运算逻辑概念错误,1,1
答:B
题1.3.4已知逻辑函数F=A(B+DC),选出下列可以肯定使F=1的状态是;
思考题:
题1.2.1余3码是码,减3后是码,然后加上后六种状态是码。
(A)余3,8421,5421BCD(B)8421,有权,无权
(C)循环,2421BCD,有权(D)无权,8421BCD,8421
答:D
题1.3.1对于思考题图1.3.1所示的波形,A、B为输入,F为输出,其反映的逻辑关系是
工程光学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几何光学基本定律

⼯程光学习题参考答案第⼀章⼏何光学基本定律第⼀章⼏何光学基本定律1. 已知真空中的光速c =3810?m/s ,求光在⽔(n=1.333)、冕牌玻璃(n=1.51)、⽕⽯玻璃(n=1.65)、加拿⼤树胶(n=1.526)、⾦刚⽯(n=2.417)等介质中的光速。
解:则当光在⽔中,n=1.333时,v=2.25 m/s, 当光在冕牌玻璃中,n=1.51时,v=1.99 m/s, 当光在⽕⽯玻璃中,n =1.65时,v=1.82 m/s ,当光在加拿⼤树胶中,n=1.526时,v=1.97 m/s ,当光在⾦刚⽯中,n=2.417时,v=1.24 m/s 。
2. ⼀物体经针孔相机在屏上成⼀60mm ⼤⼩的像,若将屏拉远50mm ,则像的⼤⼩变为70mm,求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
解:在同种均匀介质空间中光线直线传播,如果选定经过节点的光线则⽅向不变,令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x ,则可以根据三⾓形相似得出:,所以x=300mm即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300mm 。
3. ⼀厚度为200mm 的平⾏平板玻璃(设n =1.5),下⾯放⼀直径为1mm 的⾦属⽚。
若在玻璃板上盖⼀圆形的纸⽚,要求在玻璃板上⽅任何⽅向上都看不到该⾦属⽚,问纸⽚的最⼩直径应为多少?2211sin sin I n I n =66666.01sin 22==n I745356.066666.01cos 22=-=I88.178745356.066666.0*200*2002===tgI xmm x L 77.35812=+=4.光纤芯的折射率为1n ,包层的折射率为2n ,光纤所在介质的折射率为0n ,求光纤的数值孔径(即10sin I n ,其中1I 为光在光纤内能以全反射⽅式传播时在⼊射端⾯的最⼤⼊射⾓)。
解:位于光纤⼊射端⾯,满⾜由空⽓⼊射到光纤芯中,应⽤折射定律则有: n 0sinI 1=n 2sinI 2 (1)⽽当光束由光纤芯⼊射到包层的时候满⾜全反射,使得光束可以在光纤内传播,则有:(2)由(1)式和(2)式联⽴得到n 0 .5. ⼀束平⾏细光束⼊射到⼀半径r=30mm 、折射率n=1.5的玻璃球上,求其会聚点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