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城市病媒防制技术评估量化评分表
病媒生物防制效果评估报告

病媒生物防制效果评估报告一、引言病媒生物防制是公共卫生管理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减少病媒生物的数量和影响,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为了解病媒生物防制措施的实际效果,本报告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分析。
二、方法本次评估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文献调研、现场观察、数据分析和专家咨询。
我们收集了历年来的病媒生物监测数据,分析了不同防制措施的效果,并与专业人士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咨询。
三、结果与讨论1、病媒生物数量减少:通过对比实施防制措施前后的病媒生物监测数据,发现病媒生物数量明显减少。
这表明防制措施在减少病媒生物数量方面取得了积极效果。
2、疾病传播得到控制:根据病媒生物监测和疾病报告数据,实施防制措施后,疾病传播得到了有效控制。
这表明防制措施在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社区参与度提高:通过社区访谈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社区居民对病媒生物防制的认识和参与度明显提高。
这表明防制措施在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度方面也取得了成效。
4、成本效益分析:我们对病媒生物防制的成本效益进行了分析,发现投入的成本相对于取得的效益来说是值得的。
这表明防制措施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
5、存在问题与挑战:尽管防制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部分居民对防制措施的依从性不高,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一些地区的防制设施有待完善,需要加大投入。
四、结论通过对病媒生物防制措施的全面评估,我们得出以下1、防制措施有效地减少了病媒生物的数量,控制了疾病的传播。
2、防制措施提高了社区居民对病媒生物防制的认识和参与度。
3、防制措施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投入的成本相对于取得的效益是值得的。
4、仍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防制措施的依从性;同时需要加大投入,完善防制设施。
五、建议与展望根据评估结果和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如社区讲座、宣传册、推送等,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病媒生物防制的认识和依从性。
国家卫生城市病媒生物防制评估检查标准要求及防制措施

三、现场评估检查考核点位及内容
(一)中小餐饮、宾馆饭店、单位食堂等所 有涉食品单位
1.检查室内是否有蝇、鼠、蟑情况 2. 门口有无防蝇帘或纱门或风幕机等防蝇设施 3. 后厨、加工间下水道排水口是否有完善的金属防
鼠栅或排水沟有完善的横箅子(标准见后述) 4. 餐厅、后厨、加工间地漏有无盖,是否破损 5. 后厨、加工间排风扇有无防蝇防鼠网,是否完整。
落实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情况 5
工作机制建设
5
工作机制、密度控制水平 (第三十八条) (60分)
孳生地管理及消杀 (第三十九条) (20分)
工作经费纳入预算 培训和宣传开展情况
鼠密度达标 蚊密度达标 蝇密度达标 蟑螂密度达标 孳生地掌握情况 各类孳生环境治理情况 消杀措施规范合理
5
5
10
现
10
场
公共厕所
—
20
—
15
—
10
—
5
—
2
注:外环境延长米包括农贸市场、车站、公共绿地、居民区等,每处不超过 100 米。
评价常见环境类型蚊虫控制水平的抽查数量表
城市规模
200 万以上 100 万~ 50 万~100 10-50 万以 10 万以下
人口 200 万人口 万人口 下人口
人口
单 延长 单 延长 单 延长 单 延长 单 延长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第八章)
八、病媒生物预防控制
(三十八)贯彻落实《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建 立政府组织与全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病媒生物防控机制,机 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定期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活动, 针对区域内危害严重的病媒生物种类和公共外环境,适时 组织集中统一控制行动。建成区鼠、蚊、蝇、蟑螂的密度 达到国家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标准C级要求。
病媒生物防制检查评比1

5
4.组织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技术培训每年不少于1次。
会议通知、签到簿、会议记录、现场照片等资料,少一项扣分,扣完为止。
2
5.每年至少组织对基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情况开展1次督导工作。
现场督导记录、书面整改意见或督导评估意见等相关资料。未开展督导工作不得分,无书面督导评估意见或整改意见扣1分。
查看现场设施,1项不合格扣1分,扣完为止。
7
3.有足够的垃圾桶且均密闭有盖,无破损,不渗漏,桶身干净并保持日产日清。
查看现场设施,1项不合格扣1分,扣完为止。
6
环境治理
(15分)
1.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洁,无积存垃圾,无乱堆放,无道路坑洼和积水现象。
查看室内、外环境,发现1处合格扣2分,扣完为止。
5
2.门前三包责任区环境整洁,无乱倒污水和卫生死角现象。
查看通知、记录、检查结果,未开展不得分。
5
2.单位内、外环境及居民区内无鼠洞、鼠粪和鼠足印等鼠迹。
查看现场,发现1处鼠迹扣2分,扣完为止。
10
3.单位内、外环境各种积水容器中的蚊幼阳性率不超过3%,每阳性勺内幼虫或蛹平均数不超过5只。
查看现,一项不合格扣5分,扣完为止。
10
4.重点单位和场所加工和销售入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蝇类孳生地幼虫和蛹的检出率不超过3%。
病媒生物防制检查评比表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考核方法及评分标准
分值
得分
组织领导
(20分)
1.成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有专(兼)职工作人员。
查阅相关文件,无分管领导扣2分,无专(兼)职工作人员扣2分。
4
2.有年度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和总结。
国家卫生城市检查标准(病媒生物防制)

国家卫生城市检查标准(病媒生物防制)检查项目检查方法及评价依据相关数据满分实得分9.0 病媒生物防制9.1 组织管理查阅资料,现场抽查。
1、市、区爱卫会制订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规划、年度工作计划、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得1分;市、区爱卫办有专职人员,各部门、街办、近郊乡镇有专(或兼)职人员负责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得1分(1项不合格扣0.3分)。
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满足工作需要得3分(未纳入预算扣2分,不足扣1分)。
2、落实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单位责任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建立日常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制度,有防制措施、有上级检查、有工作记录得2分(1项不合格扣0.5分)。
3、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制原则,城市公共区域(公园、绿地、建筑工地、垃圾站点、公厕、排水沟、河道、市政管井等),社区、单位、家庭(垃圾站点、厕所、下水道、食堂等)病媒生物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得3分(发现1处孳生地扣0.5分);有孳生地调查报告和环境治理工作总结得2分(1项不合格扣1分)。
4、使用药物、器械科学合理,有药械采购凭据、有消杀记录、有效果评估得2分(1项不合格扣0.5分,使用违禁药物不得分)。
对PCO公司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作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对防制效果进行监测考评得1分(1项不合格扣0.3分)。
5、重点单位(场所)按规范设置防蚊蝇、防鼠设施,有监督检查,有保障达标措施得2分(1项不合格扣1分)。
6、市、区疾控中心承担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工作,设区市每年至少开展鼠、蚊、蝇、蟑螂中一类抗药性监测,有专项监测经费,监测方法规范,掌握当地主要病媒生物种类和消长规律,结果及时上报爱卫会得5分(1项不合格扣1分)。
查近三年资料,每得(扣)分点为该项三年总分,如一年不合格,则扣该项分值的1/3。
100.040.05.02.05.03.02.05.09.09.1.唯有惜时才能成功,唯有努力方可成就!检查项目检查方法及评价依据相关数据满分实得分9.2 现场检查7、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病媒生物防制知识,有图片、有声像、有资料得1分;分级分类型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技术培训,有会议通知、有教材、有记录得1分(1项不合格扣0.3分)。
XX县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检查考核办法

XX县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检查考核办法为确保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扎实有效、有序、有力推进,按期达标,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国家灭鼠、蚊、蝇、蟑螂标准》和《XX 县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制订本检查考核办法。
一、考核对象(一)重点单位1. 餐饮业:宾馆、饭店、食堂、招待所、夜市小吃摊点等。
2. 食品加工、经营行业:食品超市、商场、粮库、粮店、粮食门市部,豆制品厂、酿造厂、水产品冷库、肉制品厂及屠宰厂、食品加工厂等。
3. 市场:农贸市场、瓜果水产市场等。
4. 废弃物处理:垃圾粪便处理场、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垃圾房、废品收购站等。
5. 公园(园林):公园、园林、绿化等。
6. 施工场地:建筑工地、拆迁场地等。
7. 窗口单位:车站等。
8. 医院:医院、卫生院(诊所)、卫生服务站、疗养院等。
9. 公共场所:理发、美容、足浴沐浴场所、歌舞厅、旅馆、影剧院等。
10.河道、河岸沿线、下水道及市政管道等。
11.畜禽饲养场所(二)一般单位机关、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居民住宅。
二、考核内容见量化考核评分表(附后)。
三、考核方法(一)考核方式:由市爱卫办牵头组成考核组对全市的重点单位(每次10-15家)和一般单位(每次5-10家)进行抽查考评。
(二)评分标准:考核实行百分制,由检查考核小组依据考核表所列内容逐项量化打分,并按照“属地管理和条块管理结合”的原则,分值计入行业主管部门和所在区域的行政部门。
(三)考核频率:全面考核原则上每季进行一次,单项工作考核一般在工作安排后适时进行。
四、检查考核结果及应用考核得分高低分为好(≥90分)、一般(90至80分)和差(80分以下)三个档次。
每次检查考核结果将及时进行通报,对存在问题的部门下发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连续两次考核得分均在80分以下者,将依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追究部门、单位领导的责任,并在效能考核或星级评定中扣分。
对食品生产、加工、经营、餐饮行业、公共场所等单位不达标的,相关职能部门要依据《食品安全法》、《公共场所管理条例》、《浙江省爱国卫生促进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2018年病媒生物防制效果评估报告

XX市XX镇病媒生物防制效果评估报告2018年3月13日,市爱卫办相关人员会同省创卫专家对XX镇病媒生物防制效果进行现场技术评估,结果如下:一、评估范围在XX镇墟范围内12个不同生境共计23个点位(详见附表)的室内、街道、背街小巷、外环境的鼠迹、蟑迹、蚊蝇孳生地、垃圾容器、防鼠防蝇设施等进行了现场检查评估。
二、评估方法与标准评估方法按照GB/T23795—23798规定的检查方法及GB/T27770—2773(2011)国家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标准进行。
三、评估结果(一)鼠类1.室内鼠密度:查房间108间,发现阳性房间6间,鼠迹阳性率5.5%。
2.外环境鼠密度:共查外环境2700米,发现鼠迹7处,路径指数为2.6。
3.防鼠设施:查房间数19间,不合格8间,合格率为57.9%。
(二)蚊类1.小型积水蚊虫密度:查路径2700米,发现阳性积水26处,路径指数为9.6。
2.因时间关系,未进行大、中型水体检查和未进行诱蚊检查。
(三)蝇类1.不得有蝇房间:查房间13间,发现阳性房间1间,不得有蝇房间阳性率为7.6%。
2.室内成蝇密度:查房间108间,发现阳性房间5间,成蝇14只,阳性率4.6%,阳性房间平均蝇数2.8只。
3.室外蝇类孳生地密度:查蝇类孳生地16处,发现阳性孳生地7处,阳性率为43.7%。
4.防蝇设施:查房间14间,不合格7间,合格率为50%。
(四)蜚蠊1.成若虫侵害率:查房间108间,发现阳性房间5间,大蠊15只,侵害率为4.6%,阳性房间平均大蠊3只。
2.所查房间未发现活卵鞘。
3.查房间108间,发现蟑迹1间,蟑迹查获率0.9%。
四、结论以上检查结果中,有以下指标达不到国家C级标准要求:1.室内鼠迹阳性率5.5%(C级标准小于或等于5%)。
2.防鼠设施合格率57.9%(C级标准大于或等于93%)。
3.小型积水蚊虫密度路径指数为9.6(C级标准小于或等于0.8)。
4.不得有蝇房间阳性率为7.6%(C级标准不得有蝇)。
国家卫生城市技术评估 --病媒生物.ppt

2019-10-30
病媒生物综合管理程序-计划
确定主要控制对象 调查监测,掌握病媒生物的种类、分布、优势种 等 分析密度消长与气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 的关系 分析疾病与病媒生物关系,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及 公共卫生发展目标
17
感谢你的欣赏
2019-10-30
病媒生物综合管理程序-计划
项目
分类
内容
分数
爱卫会组织、协调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
1
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责,按照“属地管理”原
则,落实单位职责,社会公民积极参与病媒生 1
工作机制、投入 工作机制建 物控制活动
和密度控制水平 (60分)
设
区、街道、社区、单位等有病媒生物控制的
(5分) 专、兼职管理人员
1
疾控中心有病媒生物控制专业人员并具备独 1
立开展业务工作、技术指导和专业培训的能力
创卫城市要按规范和标准要求定期开展病媒 生物防制效果自查评估,巩固达标成效。控制 1 效果获得省级爱卫办认可规范
30
感谢你的欣赏
2019-10-30
一、工作机制、投入和密度控制水平
(二)工作机制建设情况
职责分工
爱卫会职 责
爱卫会成 员单位职
责
机关、企
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
(三十九)掌握病媒生物孳生地基本情况,制定分类处理措 施,湖泊、河流、小型积水、垃圾、厕所等各类孳生环境得 到有效治理。
(四十)开展重要病媒生物监测调查,收集病媒生物侵害信 息并及时进行处置。重点行业和单位防蚊蝇和防鼠设施合格
率95%。
2
感谢你的欣赏
2019-10-30
细则及评分标准——病媒生物(100分)
--查阅控制活动资料。
国家病媒生物防制标准

国家病媒生物防制标准国家病媒生物防制标准是为了有效地控制和消除病媒生物的危害,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以及《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的一套全面的防制标准。
一、标准制定的背景与目的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病媒生物的种类和分布范围逐渐扩大,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制定一套全面的国家病媒生物防制标准,对于有效控制和消除病媒生物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标准的主要内容1.定义与分类标准对病媒生物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和分类,包括病媒昆虫、啮齿动物、病原微生物等。
其中,病媒昆虫主要包括蚊子、苍蝇、蟑螂、跳蚤等;啮齿动物主要包括老鼠、兔子等;病原微生物则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等。
2.防制原则标准规定了病媒生物防制的原则和方法,包括环境治理、化学防制、物理防制、生物防制等。
其中,环境治理主要是通过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减少病媒生物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化学防制主要是使用杀虫剂等化学物质进行消杀;物理防制主要是通过捕蝇器、粘鼠板等方式进行捕捉;生物防制主要是利用天敌或病媒生物的天敌进行控制。
3.监测与评估标准规定了病媒生物的监测与评估方法,包括监测点的选择、监测周期、监测指标等。
标准要求对病媒生物的种类、密度、分布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以及对防制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4.法律责任标准明确了违反病媒生物防制标准的法律责任,包括未按照规定进行防制、未按照规定使用防制药物、未按照规定进行监测和评估等行为。
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将依法予以处罚。
三、标准的实施要求1.加强宣传教育: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对病媒生物防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2.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应加强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街道、社区、单位等有病媒生物控制的专、兼职管理人员
1
疾控中心有病媒生物控制专业人员并具备独立开展业务工作、技术指导和专业培训的能力
1
创卫城市要按规范和标准要求定期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效果自查评估,巩固达标成效。控制效果获得省级爱卫办认可规范
1
工作经费纳入预算
5
有病媒生物控制专项防制经费,并满足工作需要
0.5
侵害信息收集与处置情况
4
有病媒生物危害与控制咨询电话或(和)网站
1
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
1
对反映病媒生物危害的相关问题,有记录、有安排、有回访、有反馈
1
有为市民提供咨询、技术指导、购买防制药品器械、现场控制等服务的平台和网络
1
重点行业和单位防蚊蝇设施合格率
4
重点行业和单位防蚊蝇设施合格率95%。
10
蚊密度达标
10
蚊虫密度控制水平不低于GB/T27771-2011规定的要求;(A10,B8,C7)
10
蝇密度达标
10
蝇类密度控制水平不低于GB/T 27772-2011规定的要求;(A10,B8,C7)
10
蟑螂密度达标
10
蜚蠊密度控制水平不低于GB/T 27773-2011规定的要求;(A10,B8,C7)
国家卫生城市病媒防制技术评估量化评分表
分类
内容
分数
具体内容
分值
一、工作机制、密度控制水平(第三十八条)
(60分)
落实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情况
5
有本级政府颁布的病媒生物控制管理规定或办法,或为实施上级颁布的相应规定或办法而制定的实施细则。
0.5
按照《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城镇》(GB/T27775-2011)的要求制定病媒生物控制计划、方案。
1
各单位、社区定期开展日常控制活动。
1
危害严重的病媒生物,开展专项控制活动。
0.5
每年组织不少于2次统一活动。
1
政府购买服务应对服务机构进行严格管理,保证服务成效。
1.0
工作机制建设
5
爱卫会组织、协调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
1
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责,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落实单位职责,社会公民积极参与病媒生物控制活动
1
9
学校
1
1
1
10
居民区
3
2
1
11
城中村城、乡结合部
2
2
2
12
公园及大中型水体
2
2
1
13
公厕
5
4
3
14
公共绿地(处)
3
2
2
15
垃圾中转站
3
1
1
15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
1
1
16
有害生物防制机构
1
1
1
合计
50
40
30
10
二、孳生地管理及消杀
(第三十九条)
(20分)
孳生地掌握情况
3
开展孳生地调查,掌握辖区各类孳生地本底情况调查
1
有孳生地台账
1
定期检查孳生地,对孳生地变化情况进行补充完善
1
各类孳生环境治理情况
12
分别制定不同类型的孳生地相应的治理方案
1
有日常管理措施
1
处理及消杀记录
1
有检查记录
1
蚊虫孳生地得到有效管理和治理
4
蝇类孳生地得到有效管理和治理
4
消杀措施规范合理
5
采用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
0.5
化学防治以当地病媒生物抗药性水平以及各类杀虫药现场应用效果为依据
0.5
化学药物各项合法证件与检测报告齐全
0.5
规范投药
0.5
控制活动中能够轮换用药
0.5
无过度用药现象
0.5
有操作规程或技术方案
1
按标准要求操作
1
三、监测调查及防制设施
培训和宣传开展情况
5
制定病媒生物控制培训计划及宣传计划
1
开展针对病媒生物控制专兼管理职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1
操作人员经过培训合格上岗。
1
通过媒体、网络、宣传栏等不同形式开展宣传活动
2
鼠密度达标
10
鼠类密度控制水平不低于GB/T 27770-2011规定的要求;(A10,B8,C7)
(第四十条)
(20分)
主要病媒生物监测开展情况
4
开展蚊、蝇、鼠、蟑螂等重要病媒生物监测
2
监测方案科学,定期向有关部门和单位通报病媒生物危害情况。
0.5
监测点涵盖病媒生物危害主要场所,每类病媒生物的监测点均能覆盖所辖各区(县级市覆盖所辖各街道)
0.5
监测方法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1
重点行业、区域病媒危害调查
2
各街道要定期开展重点场所的病媒生物危害调查
0.5
掌握危害情况,有调查记录
1
了解防制开展情况,有调查记录
0.5
抗药性监测开展情况
2
有抗药性监测方案
0.5
按国家标准进行蚊、蝇、蟑螂抗药性监测
0.5
市疾控中心有相应的实验设备和条件,能独立开展抗药性监测工作
0.5
每年开展至少一种虫种对当地常用的5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检测
4
重点行业和单位防鼠设施合格率
4
重点行业和单位防防鼠设施合格率95%。
4
技术评估现场抽样单位及数量
序号
城市规模
200万人以上
50-200万人
50万人以下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1
机关企业单位
3
3
2
2
中小餐饮
13
8
7
3
商场超市
2
2
1
4
宾馆饭店
2
2
1
5
农贸市场
3
3
3
6
医院
2
2
1
7
建拆工地
2
2
1
8
火车站汽车站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