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

合集下载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
一、教学内容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本章节内容基于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人写事”部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和分析,运用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手法,描绘出人物的外貌、行为、言语和内心世界。
2.人物精神的体现:学会在作文中通过具体事例、对比、衬托等手法,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包括品质、性格、情感等。
-写作实践:指导学生将所学技巧应用于实际写作中,创作出具有精神内涵的人物形象。将重点训练学生如何构思、选材、布局和表达,形成完整的作文。
2.教学难点
-抓住人物特点: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并捕捉人物独特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使之在作文中形象鲜明。教学中,可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描写,让学生学会如何提炼和强化人物特征。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实际写作中展现人物精神”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评价与修改:难点在于学生如何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出有效的修改建议。教师应提供评价标准和修改策略,指导学生从内容、结构、语言等多方面对作文进行审视和优化。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写出人物的精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印象深刻的人物?”(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描绘人物精神的奥秘。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

写出人物的精神导学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习作指导,教会学生“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的写作方法。

2.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特殊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恰当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反映人物的精神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中我们也不会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既然人与人各不相同,那么我们就要用我们的笔表现出这种差异。

其实,正因为差异性的存在,才体现出人物不同的精神风貌。

今天我们习作讲析的重点是写出人物的精神。

一、抓住典型细节表现人物精神1.例析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

细节描写中,我们应主要抓住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细节进行描述。

(1)写好外貌,以形传神:外貌描写是指描写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身材、服饰等。

可以抓住性别、年龄、职业、身份、经历,表现人物的特征。

学生举书中典型例子,并作分析。

例如:臧克家笔下的闻一多: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表现了闻先生作为革命家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2)写好动作,形神兼备: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他思想性格的具体表现。

生动的行动描写,能达到形神兼备的佳境。

写人物切忌空洞地叙说,要让人物自己的言行来表现自己的性格特点。

学生举书中典型例子,并作分析。

(3)写好语言,言为心声:老舍说:“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等等的自我介绍。

”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独白和对话的描写,俗话说言如其人,又说言为心声,什么人说什么话。

我们也常说,对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说的就是一个人的语言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学生举书中典型例子,并作分析。

(4)写好神态,彰显精神: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

学生举书中典型例子,并作分析。

(5)写好心理,突出精神:心理活动能够反映人物的性格,能够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了解外貌描写的概念二,掌握外貌描写的基本方法三,学会独立进行人物的外貌描写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并能写出人物的神韵教学重点难点:写出人物的神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学生对外貌的理解。

板书:人物的外貌描写二,明确什么是外貌描写外貌描写就是用文字描写出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表情等,是人物形象可视化。

所谓可视化,就是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即这个人好像从纸上走出来一样。

(屏显)(一分钟记忆)教师举《西游记》中红孩儿的外貌描写。

屏显不同版本的三个红孩儿的照片学生找不同(三位同学)同学们说的不错,能不能试着写一下。

学生试写红孩儿外貌,教师巡视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学生写教师巡视找出两个同学的交流总结。

提示:外貌描写要抓住人物的特征。

面如傅粉三分白,唇若涂朱一表才。

鬓挽青云似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

战裙巧绣盘龙凤,形比哪吒更富胎。

双手绰枪威凛冽,祥光护体出门来。

哏声响若春雷吼,暴眼明如掣电乖。

要识此魔真姓氏,名扬千古唤红孩。

(屏显)三,描写人物外貌如何抓住人物特征1,教师示例,学生完成表格(教师提问,学生一起)4,教师点评,共同完成表格特点部分(屏显)5,明确:对人物外貌的描写不必面面俱到只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就行。

那么,什么是特征呢?特征就是一个事物所独有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点。

人物的特征包括:人物的天生长相;经历给人们留下的印记;人物习惯性的衣着打扮;人物个性化表情和神色。

(一分钟记忆)四,评析学生作品,引入对神韵的刻画同学们刚才写红孩儿的外貌都抓住了外在特征,形是有了,却没有表现出人物的“神韵”来。

什么是神韵呢?指人的神采,风度情感,是人物的内在性格特点一种理想的艺术境界,自然传神,韵味深远,(屏显两幅图及名著描写)“他抬头一看,船头上站着好几个雄赳赳深目高鼻的外国兵,更把他吓得索索的抖,两只腿上想要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忙找了三四个人,拿他架着送到船上。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设计《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方案1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外在特点,也要注意写出内在精神。

2.学习运用抓住典型细节的方法,表现人物精神。

3.学习运用对比烘托、议论抒情的方法,表现人物精神。

【教学重点】1.学习运用抓住典型细节的方法,表现人物精神。

2.学习运用对比烘托、议论抒情的方法,表现人物精神。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抓住典型细节、对比烘托、议论抒情等方法,表现人物精神。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今天我们来学习“写出人物的精神”。

那么,什么是“人物的精神”呢?请大家看看下面这五组词语,说说它们分别描写了什么,哪些组是描写精神的。

(板书课题)PPT显示:第一组:活泼开朗风趣幽默第二组:善良自私舍己为人第三组:苗条粗壮貌美如花第四组:优雅妩媚温文尔雅第五组:习惯性摇头走路摇摆预设:第一组是人物的性格,第二组是人物的品格,第四组是人物的气质,它们都属于人物精神的范畴。

第三组不是,这些词表现的是人物的外貌特征。

第五组不是,这些词表现的是人物动作的特点。

明确:人物的精神包括人物的性格、品格、气质、个性等,而人物的外貌特征、动作特点则不属于人物精神的范畴。

2.一提到“人物的精神”,老师就会想起在旅途中见到的一幕。

请大家听听这个故事。

那一次我们自驾去西藏旅行,在途经多雄拉山口的时候遇到了风雪天气。

当时正是夏天,却与寒冬无异。

我们躲在车里,穿着最厚的冲锋衣都还觉得冷。

突然眼前出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一位独腿行者背着硕大的背包,在风雪中缓慢而坚定地走着。

我们问他去哪儿,他说“拉萨”;我们问他要不要搭车,他说“不”。

我们好奇他为什么这么固执,他说“要证明独腿也可以做到双腿做不到的事”。

一个匆匆的照面,几句简单的对白,那个身影就成为我在所有旅途中见到的最高大的形象。

出示独腿行者的照片。

这就是那一位独腿行者。

请大家仔细观察照片,并用一个词说说:你感受到了他的什么精神?预设:坚强、勇敢、执着、富有尊严、吃苦耐劳、身残志坚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精神》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精神》教案

写作《写出人物精神》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人物的个性,理解人性美的内涵。

2.学会用典型事例来凸显人物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运用典型事例凸显人物精神。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人物描写方法已经能够判断,但是,在作文中如何运用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精神风貌却不得要领。

很多学生写作,特别是写人叙事的文章,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怎样去写,而且写出的文章语言空洞贫乏,不生动。

特别是在人物描写中,只是笼统地描写人物,写不出人物特点。

虽然一部分学生知道什么是细节描写,但不清楚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在写作中也并不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去刻画人物形象。

本节课的意图就是教给学生细节描写的方法,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会灵活运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本单元学习运用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

写事离不开写人,写人的什么呢?写衣着,写相貌,写言谈,写举止,写行为……写这些具体的细节是为了表现什么呢?最终都是为了表现人的思想个性,表面的言谈行为等都是为了反映人物独特的精神内涵,尤其是弘扬人物美好的人性。

二、话题探讨 什么是优美的人性呢?让我们来看下面一篇作文片段,思考:文中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形象?文中的父亲有那些品质? 父亲,还记得吗?曾经我们的家是那样的穷,妈妈没工作在家,您一个人在外面风里来雨里去,每日拿着那一点微薄的工资养家,可您从不厌倦。

那日,您下岗了,妈妈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垂泪,她不知道以后家里的日子要怎样过下去。

父亲,我亲爱的父亲。

您走到妈妈身边,握着妈妈的手,一字一句地说:“别哭,天塌下来我顶着,我一个堂堂男子汉,难道连个家都养不活?”是的,以后的日子,您早出晚归,靠着健康的体魄和别人一些微薄的资助,您重新开始,在险恶的商海中摸爬滚打,不知疲惫。

每次看到您(熬红的)双眼,(苍老的)面容,(日益增多的)白发,妈妈眼里总是蓄着泪水,而我总是一次次告诉自己,长大后要像父亲一样坚强。

 注:行动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 动词、(形容词)、副词 文章通过细致的语言描写、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写出了一个面对困难,毫不屈服的父亲形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

本单元的写作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写作,能够准确、生动地描绘人物的精神面貌,体现人物的个性和特点。

教材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和示例,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技巧,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但部分学生在描绘人物精神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如观察不够细致、描写不够生动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三.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写作描绘人物精神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人物精神的认识。

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准确、生动地表达人物精神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写作描绘人物精神的基本技巧。

难点:如何准确、生动地表达人物精神,体现人物的个性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文和范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

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写作心得和经验。

实践指导法: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的优秀作文和范文,用于分析和讲解。

准备写作素材,如人物照片、故事情节等,用于学生练习。

准备写作评价标准,用于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单元的主题和写作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相关优秀作文和范文,引导学生分析其中描绘人物精神的技巧和方法。

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写作素材,进行人物精神描绘的练习。

教师在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

巩固(10分钟)学生互相交换作品,进行相互评价和交流,教师总结评价,强调写作要点。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拓展,如尝试不同类型的写作题目,提高学生写作的灵活性。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写作描绘人物精神的重要性和技巧。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

写作课:《写出人物的精神》【学习内容】教材:《写出人物的精神》【学习目标】1. 通过类文阅读,学习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正侧面描写、议论抒情等方法写出人物的精神。

2. 完成片段写作,并借助评价量表修改作文。

3.积极参与写作训练,能够按要求写出较完好的片段或作文,突显人物的精神品质。

【学习重点】完成片段写作,并借助评价量表修改作文。

【学习难点】积极参与写作训练,能够按要求写出较完好的片段或作文,突显人物的精神品质。

【学习过程】一、聊聊我们熟悉的人写作文就是表达,就是用笔说话,请你试着用一句话介绍一个你熟悉又很钦佩的人。

学生自由表达。

1比较名家写人片段:1. 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他是当之无愧的......。

..“‘两弹..’元勋——杨振宁《邓稼先》二、阅读类文片段,尝试写出人物精神(一)通过典型细节描写丰盈人物形象师主持阅读:注意阅读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说一说:“他”是谁?你能读出“他”怎样的精神面貌?1.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

...,拗过去2. 他有一条戒尺.......,但也不常用,.....,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普通总不过瞪几眼...:“读书.!”........,大声道3.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的。

4. 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不紧不慢地回答:“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学生参考例文修改完善片段写作:从典型的人物描写方面表现人物精神。

2(二)运用侧面描写等手法凸显人物精神阅读下列语段,总结哪些写作手法值得借鉴。

1.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2.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 《写出人物精神》优质课作文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 《写出人物精神》优质课作文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精神》优质课作文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的作文题目是《写出人物精神》。

这个题目旨在让学生通过写作,深入挖掘人物内心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观察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写作素材和例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对于写作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如何写出人物精神,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细微处观察人物,捕捉人物的精神面貌。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和技巧。

2.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人物内心的理解和关爱。

四. 教学重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捕捉人物的精神面貌。

2.如何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法、小组讨论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具体的例文和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文和素材,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2.准备写作指导PPT,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人物精神,为什么需要写出人物精神。

让学生认识到写出人物精神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相关的例文和素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从中提炼出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学的方法和技巧,写出一个人物的精神面貌。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如何将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和技巧应用到其他的写作中。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道写作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题目为《写出你的父母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细微处见精神
——记叙文写作中的细节描写
教学目标:
1、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及作用。

2、学会运用具体的方法进行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抒发内心情感。

教学重难点:学会运用具体的方法进行细节描写。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

看一看他是谁?
(1)他在大街上走着。

(2)身穿黑衣服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

(3)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不时地左右观看。

(4)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5)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突然一阵警笛声使他身子一颤,立刻又恢复了常态。

大家能成功找到此人得益于什么?细节描写
二、说一说
1、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把细小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句话、一个典型情节、一种景物或场面描写等,用特写镜头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

换句话说,就是对某些细小而又能很好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环节和情节,加以具体描写。

2、常见的几种细节描写:
3、细节描写的作用:
①、刻画人物性格;
②、深化主题;
③、推动情节的发展;
④、渲染气氛、暗示社会环境。

三、辨一辨下列语段包括哪几种细节描写?
她的对手现在是Q同学,她毫不示弱地举起乒乓板,习惯地耸耸肩,扭扭脖子,职业性地蹲好马步,微微抬起头,露出她那双令人望而生畏的眼睛,冷笑了一声,轻声地说:“发球吧!”那个黄色的小球迅速朝她射来,她毫不犹豫地一侧身子,抡起胳膊,“啪”地一下打了回去。

谁知,对手也不甘示弱,又一个直射球。

她警觉地皱了皱眉头,左脚往后一跨,右手对准球用力一推,眼睛一刻也不离开球。

对手直接一个“杀球”,使她防不胜防,输掉一球!“可恶!”她咬了咬牙,伸手抓来一块毛巾,擦擦汗,又随便扔了回去。

她的对手现在是Q同学,她毫不示弱地举起乒乓板,习惯地耸耸肩,扭扭脖子,职业性地蹲好马步,微微抬起头,露出她那双令人望而生畏的眼睛,冷笑了一声,轻声地说:“发球吧!”那个黄色的小球迅速朝她射来,她毫不犹豫地一侧身子,抡起胳膊,“啪”地一下打了回去。

谁知,对手也不甘示弱,又一个直射球。

她警觉地皱了皱眉头,左脚往后一跨,右手对准球用力一推,眼睛一刻也不离开球。

对手直接一个“杀球”,使她防不胜防,输掉一球!“可恶!”她咬了咬牙,伸手抓来一块毛巾,擦擦汗,又随便扔了回去。

四、讲一讲如何进行细节描写?
在关键处驻足,“慢”说细微之处
四个妙招
•妙招一: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妙招二:多种描写,配合运用。

(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
•妙招三: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

•妙招四: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一)妙招一: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动作描写的方法:用“追问法”具体写出动作的过程;并精选动词、形容词等,细致地描摹。

例:那天,他在雪地里罩住了一只小鸟。

(用什么罩的?怎样罩的?)
他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捧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二)妙招二:多种描写,配合运用(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等)
她骂他混蛋。

运用你的想象,尽你最大的努力,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可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场景等。

1、添加“语言描写”━━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混蛋!”
2、添加“动作描写”━━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
3、添加“肖像描写”━━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于是怒睁杏目
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
4、添加“心理描写”━━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生气!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
“你真是一个混蛋!”
5、添加“场景描写”
真是冤家路窄,刚好在操场上俩人不期而遇,由于上次她发现他抄别人的作业,便报告了老师,结果他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今天,当着这么多同学的面,他竟然嬉皮笑脸地拦住她,一个劲地说她是:小报告、克格勃、小内奸……她对他的挖苦、讽刺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

其实,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生气!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
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
(三)妙招三: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

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及幻觉等;正面和侧面进行立体式的描写。

他弯着腰,用纸卷成一个喇叭形,插在一个黑色的椭圆的铁罐子的口里,把米倒进去,又用小匙子舀了一小匙糖精倒了进去,然后旋紧盖子,把铁罐子架在煤炉上。

接着他左手慢慢地转动着铁罐子;右手“呼哧呼哧”地拉着风箱。

煤炉里的火苗一窜一窜地舔着铁罐子。

红红的炉火把炸爆米花人的脸也映得通红……
过了一会儿工夫,随着“嘣——”的一声巨响,白花花的米花流到了袋子里,散发着一阵阵香味……
(四)妙招四: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秋夜月光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阳与小草的交谈!
为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细节描写中也常常采用夸张、比喻和反复等修辞手法。

细节描写注意事项:
细致观察是基础典型细节扣中心语言精练不啰嗦
巧用修辞添文采
五、练一练
好的细节描写可以传神的刻画出人物形象,给人以逼真形象之感。

仔细观察下列照片,写一个细节描写片段
六、写一写
1、请将你在课堂上写的细节描写片段修饰好,积累在积累本上。

2、再选取一幅图,仔细观察并运用今天课堂上学到的技巧和方法进行细节描写,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同学们:
作文因为细节而充满神韵,生活因细心而异常美丽。

不要忽视作文中的细节描写,更不要忽视生活中平凡而细小的事情。

让我们时时刻刻都拥有一双细心发现细节美丽的眼睛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