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
高脂血症胰腺炎产生的原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高脂血症胰腺炎产生的原因
导语:生活物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摆脱了贫困,肥胖症富贵病也紧随着而来。
高血压、高血脂病人也越来越多。
在我们国内,中老年人三高问题极其突
生活物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摆脱了贫困,肥胖症富贵病也紧随着而来。
高血压、高血脂病人也越来越多。
在我们国内,中老年人三高问题极其突出,虽然高血脂比高胆固醇带给人们的血管破坏相对较低,可是高血脂却极其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对青年人到来的危害有可能致命,所以这也是一个比较危险的疾病。
许多人不知道为什么高血脂会诱发胰腺炎,今天我们就在这里为大家解释高血脂症胰腺炎产生的根源。
一般认为甘油三酯高导致胰腺炎有三个原因,第一是因为过高浓度的甘油三酯会使血黏度增高,从而引起胰腺的微循环障碍和胰腺组织缺氧;第二因为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颗粒聚集堵住了胰腺血管;第三是因为胰腺中存在大量脂肪酶,在血中甘油三酯升高的情况下,脂肪酶可作用于甘油三酯,释放出有毒的游离脂肪酸,对胰腺产生毒性作用。
目前,医学界已经形成了共识:凡是甘油三酯水平大于或等于 5.56 mmol/L,就等于进入了“高脂血症性胰腺炎”预防的警戒线,他们很可能因为一顿暴饮暴食,或者食物过于油腻而引发急性胰腺炎,这种情况在过节过年大吃大喝时最容易出现,而胰腺炎的腹痛又往往被他们忽视为“胃病犯了”,或者仅仅是“吃得不合适”,因为这些人往往是三四十岁的壮年人,平时身体很壮,这些都导致诊断和治疗的延误,有的甚至可以为此丧命。
所谓胰腺炎,就是胰腺里的消化酶被激活之后,对腹腔里的自身器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高脂血症与急性胰腺炎发病的相关性。
方法选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20例为A组,选择胆源性急性胰腺炎45例为B组,比较2组入院时及治疗7 天血清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血尿淀粉酶的差异。
结果A组血清三酰甘油明显升高,治疗前、后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较胆源性胰腺炎易复发,反复发作时血尿淀粉酶增高不明显,容易忽视。
高脂血症相关性胰腺炎的治疗需注意改善血液循环紊乱等。
【关键词】高脂血症;胰腺炎;临床分析急性胰腺炎(AP)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其引起的胰腺炎,被称之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
随着高脂血症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AP)病例的增多,其作为AP的病因也日益受到关注。
1998年3月2009年10月本院共收治AP患者65例,其中HLP患者20例。
本文分析HLP患者20例与胆源性AP患者45例血清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尿淀粉酶水平(AMY),探讨高脂血症在AP发病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5例AP患者通过病史及B超、生化、CT等检查,并依据病因不同诊断高脂血症性AP 20例(A组),胆源性AP 45例(B组)。
AP病例均符合199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学组制订的AP诊断与分级标准[1]。
A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27~58岁,平均465岁;AP反复发作2~4次,平均31次;B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26~65岁,平均492岁,AP发作1~3次,平均13次。
2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AP患者入院时及治疗7 d后均检测血清TG、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尿AMY,应用西门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2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7 天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清TG明显升高,治疗前、后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高脂血症对急性胰腺炎发病的影响分析

o tre y e o b o e oe p s e i n u e t da n s f h e tp s f rn h s o y p cme s s d o ig oe
n sc mllp e mo i .C i C r d2 0 ,2 4 :6 9 8 o o o ’ n u na a J r a e Me ,0 1 t 8( ) 2— 6 9 ( 收稿 : 0 80 —8 2 0 —7 0 )
龄 2 — 1 , 均 4 岁 。 照 组选 择 门诊 体 检 人 群 4 例 , 27 岁 平 1 对 3 男 2 8例 . l 女 5例 , 均 3 平 9岁 。两 组 年 龄 , 别 等 方 面 无 明 显 差 性 异 ( > .5 , 有 可 比性 。 P 00 ) 具 1 . 样 采 集 及 实 验 室 检 查 观察 组 与 对 照 组 均 抽 取 空 腹 静 2血 脉 血 4 5 , 察 组在 人 院 2 h内完 成 , 我 院化 验 室 。 ~ ml观 4 送 1 - 计 学 方 法 计 量 资 料 用 均 数 ± 准 差 ( ) 示 . 用 t 3统 标 n 表 采 检验 和直 线 相 关 分 析 , < . P 00 5为差 异 , 有统 计 学 意义 。
高脂血症对急性胰腺炎发病 的影响分析
葛飞 颜 永进
3 讨 论
急 性胰 腺 炎 是 多 种 病 因 引 起 的 胰 酶 激 活 , 以胰 腺 局 部 继
炎 症 反 应 为 主 要 特 征 ,伴 或 不 伴 其 他 器 官 功能 改变 的疾 病 。
在 我 国 , 性 胰 腺 炎 最 常 见 的 病 因 是 胆 系 疾 病 、 酒 及 高 脂 急 饮 血 症 等 。本 研 究 就 急 性 胰 腺 炎患 者 血 脂 水 平 进 行 l 观 察 , 临床 并 与 体 检 人 群 血 脂 水 平 比较 , 后 进 行 相 关 性 探 讨 . 然 旨在 加
急性胰腺炎与脂肪肝及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关系

为脂肪 性 肝 炎。脂 肪 肝 普 查 检 出 率 为 ,与 本 组 对 照 组
接近。有报 道 脂 肪 肝 中 高 甘 油 三 酯 血 症 为
[ ]。
脂肪肝患者甘油三酯显著升高,胆固醇与正常无差异。脂肪肝
引起胰腺炎有以下原因:( )脂肪肝患者肝脏脂肪代谢障碍。
··
临床外科杂志 年 月第 卷第 期
,
,,
肝细胞对 脂 肪 酸 的 摄 取 多 于 分 泌,促 使 脂 肪 酸 在 肝 内 积 聚。 ( )脂肪肝存在长期的胰岛高分泌状态,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
素抵抗。 脂肪肝及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结果是高浓度游离脂肪酸,高
浓度游离脂肪酸对胰腺腺泡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损 伤,最终导致胰腺炎。脂肪肝、高甘油三酯血症应作为急性胰 腺炎一种病因而引起重视。
临床外科杂志 年 月第 卷第 期
,
,,
··
于排便。 神经源性大便失禁的患儿, 线造影常发现直肠膀胱(子
宫)陷窝和直肠肛管角增大,直肠膨出,粪便大量集聚在直肠下 端和肛管内。通过该术式使直肠膀胱(子宫)陷窝和直肠肛管 角变小,直肠膨出消失,在腹内压增加时盆底肌位置得以固定, 增强排便控制能力。
小儿神经源性大便失禁主要是由于骶平面脊髓神经的损 害,临床上不 仅 表 现 肛 门 功 能 不 良,而 且 常 有 泌 尿 系 统 病 变。 因此应该综合全面分 析,注 意 以 下 事 项:① 该 术 式 对 于 较 高 脊 髓平面的损害,可能累及髂腰肌功能的患儿 ,应避免使用,对 有智力障碍或年龄太小者,术后无法合作者慎用。②不可忽视 泌尿系统病变,无论患儿有无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术前 都需对患儿的泌尿系统作全面细致的检查,以免造成漏诊。本 组病例有 伴有各种泌尿系统的疾病。③由于排便控制是 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反射和调控过程,盆底肌的功能在排便控 制中虽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它因素如括约肌功能、直肠感 觉、结肠蠕动下降 等 影 响 手 术 效 果,应 进 行 综 合 考 虑。 ④ 应 充 分意识到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手术仅是治疗的一个重要 部分,而系统的全面的肛门功能康复训练和进行心理方面治疗 等可明显提高患儿的控便和排便能力,对今后生活质量的提高 起到重要作用。
高脂血症与急性胰腺炎病变程度和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

4段则为骨 突段 、 肌 内段 、 筋膜 下段 以及皮 下段 。腰 部是 人 们 活动的 中心 , 腰 臀部 的肌 肉如臀 大 肌 、 骶棘 肌等 都会 在运 动中受到很大 的受 力 , 很 容 易 出现损 伤 , 腰筋 膜也 容易 受到
ol r o g y , 2 0 0 9, 1 8 2 ( 2) : 5 7 0  ̄8 0 .
[ 3 ] 王斌 易南 , 马虹 , 等. 腰 骶部脊神经后 支行经 特点及 骨纤维 管 道解 剖测 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2 0 0 6 , 1 2 ( 2 ) : 8 8 - 9 0 .
1 . 4 统计学方 法 本 次实 验数 据 采用 S P S S 1 2 . 0软件 进 行 统计学分析 , 其 中计 量 资料 对 比采 用 t 检验, 计数 资料 对 比 采用 x 检验, 以 P<0 . 0 5为差 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2 结 果
2 . 1 比较两组臀上皮神经 卡压症患者 的临床疗效 ( 表1 ) 。
伤害 , 所 以臀 上皮 神经和它 的骨性纤 维通道 受到周 围肌 肉筋
[ 2 ] F i mG e r M d MP, A n d e  ̄ o n RU, P o t t s J , e t a 1 . R a n d o mi z e d mu h i —
c e n t e r ̄a s i b i l i t y t im r o f my o f a s c i M p h y s i c  ̄ t h e r a p y f o r t h e t r e a t -
复发 。 参考文献
[ 1 ] 王明礼 , 张满江 , 邵国喜 , 等 中老年 人臀上 皮神经 卡压症 的误 诊原 因分 析 及 治 疗 体 会. 中国老年学杂志, 2 0 0 5 , 2 5( 8 ) :
高酯血症胰腺炎诊断标准

高酯血症胰腺炎诊断标准
高脂血症胰腺炎(Hyperlipidemic Pancreatitis)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 患者患有急性胰腺炎,同时血清甘油三酯(TG)≥11.3 mmol/L。
甘油三酯在5.65~11.3mmol/L之间,且出现乳糜样血清,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胰腺炎。
2. 高脂血症是急性胰腺炎的独立风险因素,而与血清胆固醇值(TC)无关。
甘油三酯(>11.3mmol/L)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而甘油三酯(TG)<5.65mmol/L,HTGP患者症状和预后明显改善,且有预防价值。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高脂血症胰腺炎的诊断应由专业医生进行判断。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查阅相关医学资料。
CRRT治疗高脂血症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价值体会

CRRT治疗高脂血症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价值体会
CRRT可以有效清除血液中的高脂血症物质,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
急性胰腺炎患者常伴有高脂血症,这会进一步加重胰腺炎的病情,并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CRRT通过连续而温和的清除血液中的高脂物质,可以有效缓解高脂血症带来的损害,降低胰腺炎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预后。
CRRT还可以对患者的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紊乱进行有效调节。
急性胰腺炎患者往往伴有胰性腹水、腹腔感染等症状,导致体内液体平衡紊乱、电解质失衡、酸碱失衡等情况的发生。
CRRT对血液进行连续过滤,可以调节体内水分含量,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素,从而维持患者体内环境的稳定。
CRRT还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调节酸碱平衡,保持血液的正常pH值。
这对于高脂血症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
CRRT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病例常常会出现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情况,而AKI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和预后的恶化。
CRRT可以实现肾脏替代治疗的功能,通过连续性的血液过滤和对体内液体平衡的调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减少肾损伤,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血脂)

Ⅱ Ⅲ Ⅳ
表现为单纯高TC血症或同时合并 轻、中度TG血症
临床报道Ⅰ、 Ⅳ 、Ⅴ型HL发生AP最为多见。 国外资料报道分别为30%、15%、27-41%。
医学知识
6
发病机制:并不完全清楚,可能涉三方面: (1)大量游离脂肪酸(FFA),诱发酸中 毒,激活胰蛋白酶。 (2)高TG可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血液黏 度胰腺微循环障碍。 (3)FFA的皂化剂样作用可以使胰腺间质 崩解,使胰腺发生自溶。
医学知识
2
目前认为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与 血胆固醇无关,而TG密切相关。
血TG>11.3mmol/L或血TG5.65~11.3mmol/L 之间,且血清呈乳状的AP称为——
高三酰甘油脂血症性AP; 血TG在1.7~5.65mmol/L范围的称为——
伴高三酰甘油脂血症性AP”。
医学知识
3
病因: HL是AP的病因之一,然而胰腺炎本身也可 引起血脂升高,二者形成恶性循环,从而 使胰腺炎临床症状加重。
医学知识
17
Kyriakidis 等对10例重症高脂血症AP患者 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在入院48小时内实施血 浆置换法,结果发现:所有患者的血TG水平 都降低,且腹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都有改善. 其中8例完全康复,2例继发坏死感染行手术 治疗,其中一例死亡.对这9例患者进行4~54 个月的随访,无一例复发。
医学知识
20
(3)脂肪乳剂的应用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支持
更需慎重。一般认为早期应禁用脂肪乳剂 和致高血脂药,并设法使TG降至 <5.65mmol/L,然后可根据血清脂乳廓清试 验决定是否应用脂肪乳。
医学知识
21
周亚魁等曾提出了四项脂肪乳应用原则: (1)基础血TG值在1.7-3.4 mmol/L者,可用脂 肪乳; (2)基础血TG值在3.4-4.5 mmol/L且空腹血清 呈乳状者,禁用脂肪乳.但空腹血清不呈乳 状者,仍可慎用; (3)基础血TG值>4.5 mmol/L者,不用脂肪乳; (4)应用过程中,需定期复查脂肪乳廓清试 验,阳性者及时停用,并予降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