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 第二章 建筑平面
合集下载
房屋建筑学:第二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疏散 部位
耐火等级
门和走道
平坡地面 阶梯地面
楼梯
一、二级 0.65
三级 0.85
0.75
1.00
0.75
1.00
• 第5.2.20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 场所的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疏散门、安全 出口的各自总净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 3 体育馆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 楼梯和走道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 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 5.5.20-2的规定计算确定:
• 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及平 面组合设计。
• 单个房间设计是在整体建筑合理而适用的 基础上,确定房间的面积、形状、尺寸以 及门窗的大小和位置。
• 平面组合设计是根据各类建筑功能要求, 抓住使用房间、辅助房间、交通联系部分 的相互关系,结合基地环境及其它条件, 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将各单个房间合理地 组合起来。
• 房间门的总宽度按防火规范规定的疏散指 标和使用人数确定。以保证在紧急状态下 让房间里的人能安全疏散。
• 详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14 第5.5.18条、第5.5.19条、 第5.5.20条、第 5.5.21条、第5.5.30条 。
• 5.5.18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公共建筑内 疏散门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 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1.10 m。
• 高层公共建筑内楼梯间的首层疏散门、首 层疏散外门、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最小净 宽度应符合表5.5.18的规定。
表5.5.18 高层公共建筑内楼梯间的首层疏散门、首层疏 散外门、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m)
建筑类别
楼梯间的首 层疏散门、
首层疏散 外门
2_建筑平面设计

2. 自动扶梯 3. 坡道:室内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8;室外
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 无障碍坡道不应大于1:12,困难地段不
应大于1:5。
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
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根据使用功能或设
备尺寸所需要的缓冲空间而定,坡道应采
Hale Waihona Puke 取防滑措施。六、门厅、过厅
1. 门厅
门厅作为交通枢纽,其主要作用是接纳、分配人 流,室内外空间过渡及各方面交通(过道、楼 梯等)的街接。部分建筑门厅面积设计参考指 标见下表:
所用材料符合标准。 4. 经济,房间、顶棚、地面、墙面、构件细部满
足审美要求。
积;室内交通面积。 影响房间面积大小的因素: 1)室内活动的特点 2)使用人数的多少 3)家具设备的大小数量 4)经济条件 例:上海市新建中小学教室房间面积定额指标
普通教室 教师办公室 科技活动室
小学使用面积 43.5 m2 2.8 m2/人
第二节 辅助房间平面设计
辅助房间平面设计分析方法与使用房间基 本相同。厕所、盥洗室、厨房等辅助房间 设计先根据使用要求确定辅助房间设备数 量分间情况,再根据设备大小、和人体使 用活动尺寸确定房间面积、尺寸。
一、厨房设计 住宅厨房要求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 操作面(洗涤池、案台、炉灶等)净长不应
小于2.1m。 单排布设备房间净宽不应小于1.5m。 双排布置设备两排间净距不应小于0.9m。 住宅:一、二类 厨房最小使用面积4 m2,三、
④ 门的位置 面积大、人流多的房间考虑交通路线简捷、 安全疏散。面积小、人流少的房间考虑家 具的合理布置。
2、窗的大小和位置 ① 窗的大小
限制最小尺寸:窗地比=窗洞口面积/房间地面 积>min,绘图室>1/5;办公室、教室>1/6; 卧室、起居室>1/7;旅馆>1/8;楼梯间、辅 助房间>1/12
房屋建筑学 建筑平面设计-辅助使用房间的设计

7、锅炉房
8、车库等
2.3辅助使用房间的设计
二、厕所设计 W.C(water closet)
(一)厕所按使用特点分类: 1、专用厕所 (二)厕所设备: 1、大便器 2、小便器 2、公用厕所
3、洗手盆
4、污水池等
(三)大便器分类及特点:
1、蹲式:特点 ①使用卫生 ②便于清洁 ③适用公共建筑(学校、车站等)
2、坐式:特点 ①标准高 ②适于人少、年迈场所(宾馆、敬老院等)
(四)小便器分类: 1、小便斗 2、小便槽
(五)卫生设备数量
(及小便槽长度取决因素)
1、使用人数 2、使用对象 3、使用特点。
参考《浴室盥洗室设备个数参考指标》
计算数量题
可参考《建筑厕所设备参考指标》 如:中小学厕所:男厕所大便器 40 人 / 个 女厕所25人/个。 计算数量:100女生应设100/25=4个 注:一个小便器折合0.6m长的便槽。
第二章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建筑平面设计232323辅助使用房间的设计辅助使用房间的设计辅助使用房间的设计根据各种建筑使用特点和使用人数的多少确定所需设备的个数最后在建筑平面组合中根据整幢房屋的使用要求适当调整并确定这些辅助的设计
2.3辅助使用房间的设计
根据各种建筑使用特点和使用人数的多少,确定所 需设备的个数 根据记算所得的设备数量,考虑在整幢建筑物中厕 所、盟洗室的分间情况
最后在建筑平面组合中,根据整幢房屋的使用要求 适当调整并确定这些辅助房间的面积、平面形式和 尺寸。
2.3辅助使用房间的设计
一、辅助使用房间包括:
1、厕所 3、浴室 5、水泵房 2、盥洗室 4、机房 6、配电房
3、休息室
4、紫外线照射室等
房屋建筑学建筑平面设计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

过道(走廊)
水平交通联系部分使房间使用面积结合起来
古根海姆美术馆把走马廊与画廊结合在一起
过道(走廊)
住宅建筑中厨房与餐室的既可分隔、又可兼用的 布置,也是在交通面积中结合会客、进餐等使用 功能.以提高建筑面积的利用率。
(一)走道按使用性质分类:
1、完全为交通需要而设的走道。 如:办公楼、电影院等安全走道
一、交通联系部分包括内容:
1、水平交通空间:(走道)
2、垂直交通空间: (楼梯、电梯、自动扶手、坡道等) 3、交通枢纽空间:(门厅、过厅等)
二、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要求:
1.有足够的通行宽度 ; 2.交通路线简捷明确,联系通行方便; 3.互不干扰; 4.通风采光良好 ; 5.尽量减少交通面积,提高平面利用率。
(三)按位置分类:
1、主要楼梯 2、次要楼梯 3、消防楼梯
(四)楼梯宽度和数量的决定因素: 1、使用性质 2、使用人数 3、防火要求
(五)宽度:
1、单人通行楼梯宽≮850mm
2、双人通行1100~1200 mm
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及《高层民建设计防火规范》
楼梯设计的内容:
楼梯在建筑平面中的数量和位置,是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中、 建筑平面组合中比较关键的问题,它关系到建筑物中人流交通 的组织是否通畅安全,建筑面积的利用是否经济合理
(一)楼梯的定义: 是房屋的垂直交通联系构件
(二)楼梯的形式:
1、直行单跑
2、平行双跑
3、三跑楼梯 5、螺旋形
4、弧形 6、剪刀形等
导向性明确
导向性明确,避免交通路线过多的交叉和干扰
门厅、过厅和出入口
导向性明确
基本对称的电影院门厅中.楼梯设在一侧作不对称布置, 并以宽阔的楼梯踏步.引导人流通往楼座。
房屋建筑学课件第2章 建筑平面设计

一、使用部分:
1.主要使用房间:起居室、卧室、客房、教室等 2.辅助使用房间:卫生间、盥洗室、厨房、贮藏室、
设备间等
二、交通联系部分:
建筑中的走道、楼梯、门厅、过厅以及电梯和自动扶 梯等。
§2.1 概 述
某教学楼首层平面图
第2章 建筑平面设计
§2.2 主要使用房间设计
设计要求:
1)房间的面积、形状、尺寸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并考虑家具、设备布置的要求; 2)门窗设计应满足出入方便、安全疏散及采光通风 的要求; 3)应考虑结构合理、便于施工、利于组合; 4)房间的平面形状、内部空间、细部处理应满足人 们的审美要求与心理感受。
房屋建筑学课件第2章 建筑平面设计
第2章 建筑平面设计
§2.1 概 述 §2.2 主要使用房间设计 §2.3 辅助使用房间设计 §2.4 交通联系部分设计 §2.5 建筑平面组合设计
第2章 建筑平面设计
§2.1 概 述
各种类型的民用建筑,其构成平面的各部分功能空间 各不相同,从使用性质来分析,可以归纳为使用部分和交 通联系部分两大类。
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 3)门的位置
门的位置应满足方便交通、便于室内家具摆放、利 于通风以及防火疏散的要求。
(a)外科诊室 (b)六床病房
(c)会议厅
房间门的位置选择
§2.2 主要使用房间设计
4)门的开启方向 门应向房间外部开启,与疏散方向一致。 当人数不超过60人,并且每扇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
超过30人时,门的开启方向不限。
(a)房间门互相碰撞
(b)改变门的开启方向
套间门的布置
(c)改变门的位置
§2.2 主要使用房间设计
2. 窗的设计
1.主要使用房间:起居室、卧室、客房、教室等 2.辅助使用房间:卫生间、盥洗室、厨房、贮藏室、
设备间等
二、交通联系部分:
建筑中的走道、楼梯、门厅、过厅以及电梯和自动扶 梯等。
§2.1 概 述
某教学楼首层平面图
第2章 建筑平面设计
§2.2 主要使用房间设计
设计要求:
1)房间的面积、形状、尺寸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并考虑家具、设备布置的要求; 2)门窗设计应满足出入方便、安全疏散及采光通风 的要求; 3)应考虑结构合理、便于施工、利于组合; 4)房间的平面形状、内部空间、细部处理应满足人 们的审美要求与心理感受。
房屋建筑学课件第2章 建筑平面设计
第2章 建筑平面设计
§2.1 概 述 §2.2 主要使用房间设计 §2.3 辅助使用房间设计 §2.4 交通联系部分设计 §2.5 建筑平面组合设计
第2章 建筑平面设计
§2.1 概 述
各种类型的民用建筑,其构成平面的各部分功能空间 各不相同,从使用性质来分析,可以归纳为使用部分和交 通联系部分两大类。
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 3)门的位置
门的位置应满足方便交通、便于室内家具摆放、利 于通风以及防火疏散的要求。
(a)外科诊室 (b)六床病房
(c)会议厅
房间门的位置选择
§2.2 主要使用房间设计
4)门的开启方向 门应向房间外部开启,与疏散方向一致。 当人数不超过60人,并且每扇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
超过30人时,门的开启方向不限。
(a)房间门互相碰撞
(b)改变门的开启方向
套间门的布置
(c)改变门的位置
§2.2 主要使用房间设计
2. 窗的设计
房屋建筑学 建筑平面设计-平面设计的内容

辅助房间:如厨房、浴室、厕所
交通联系部分:走廊、门厅、楼梯
房屋构件
充分研究各部分的特征和相互关系, 以及平面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在复 杂的关系中找出平面设计的规律, 使建筑能满足功能、技术、经济、 美观的要求。
三、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内容:
1、单个房屋平面设计 (如单元式住宅。个户)
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平面是表示建筑物在水平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组合关系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从组成平面各部分面积的使用性质来分析平面主要可以归纳为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两类组成平面各部分面积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房屋构件所占的面积使用部分辅助部分建筑平面设计的内容
第二章 建筑平面设计
3、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 4、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2.1平面设计的内容
一、建筑使用部分包括的内容:
1、使用房间:
住宅中:起居室、卧室。 学校中:教室、实验室。 商店中:营业厅。剧院中:观众厅。
2、辅助房间:
厨房、浴室、厕所、贮藏室、设备用房等
3、交通联系部分:走廊、门厅、楼梯等
使用房间:如住宅中的起居、卧室
2.1平面设计的内容
第二章 建筑平面设计
问:建筑是空间的,为何要从平、立、剖着手? 答:一幢建筑物的平、立、剖面图.是这幢建筑物在 不同方向的外形及剖切面的投影,这几个面之间是有 机联系的,平、立、剖面综合在一起,表达一幢三维 度空间的建筑整体。
第二章 建筑平面设计
平面是表示建筑物在水平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组合关系
2、平面组合设计 (首层、标准层、顶层平面图)
四、建筑平面设计涉及的因素:
房屋建筑学第二 章建筑平面设计

房间的尺寸
• 房间尺寸是指房间的面宽和进深,而面 宽常常是由一个或多个开间组成。房间 房间尺寸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满足家具设备布置及人们活动要 求。 见[卧室的开间和进深]图所示、[病 房的开间和进深]图所示。 (2)满足视听要求。 如下图所示。 (3)良好的天然采光。见[采光方式对 房间进深的影响]图所示。 (4)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 (5)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 求
部分建筑厕所设备参考指标
建筑类型 男小便器 男大便器 女大便器 洗手盆 男女比例
(人/个)
体育馆 影剧院 中小学 80 35 40
(人/个)
250 75 40
(人/个)
100 50 25 150 140 2:1-3:1 100 1:01 1:01
火车站
宿 旅 舍 馆
80
20 20
80
20 20
50
部分建筑门厅面积设计参考指标
筑称 中 小 学 校 食 堂 面积定额 0.06-0.08平方米/每生 0.08-0.18平方米/每座 11 平方米/每日百人次 0.2-0.5 平方米/床 包括洗手、小卖 包括衣帽和询问 注
城 市 综 合 医 院 旅 馆
电
影
院
0.13 平方米/每个观众
• 影响平面组合的因素 • 平面组合的形式 • 建筑平面组合与总平面的关系
房间的面积
• 为了深入分析房间内部的使用要求, 我们把一个房间内部的面积,根据 它们的使用特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家具或设备所占面积 (2)人在室内的使用活动面积(包括 使用家具及设备时,近旁所需面积) (3)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
• 下图为教室和住宅卧室中室内使用面 积分析示意。
部分民用建筑房间面积定额参考指 标
房屋建筑学2 建筑平面设计

公共建筑---前室 住宅建筑---通风设备
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
(二)盥洗室、浴室的设计 1.盥洗室卫生设备-- 洗脸盆或盥洗槽 浴室的主要设备—淋浴器、存衣、更衣设备 2.设计要求与布置方式
二、专用卫生间的设计 三、专用厨房设计
1.厨房设备---洗涤池、案台、灶台及排烟装置等 2.设计要求
足够的面积,保证必要的操作空间 应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 3.布置方式---单排、双排、L形、U形
(2) 建筑场地的内部环境条件
原有的建筑物、 原有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 场地中的文物古迹的状况 。
原有的建筑条件,如果具有一定规模,状况较好, 或者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应尽量采用保留、保护、利用 或与新建建筑相结合的办法,达到与整体环境的和谐依 存。
第二章 建筑平面设计
建筑物内平面设计
主要使用房间; 辅助使用房间; 交通联系部分; 其他部分。
(1)、 建筑场地的外部环境条件
场地的区域位置状况、 场地周围的道路交通状况、 市政条件、 相邻场地的环境状况、 场地附近所具有的一些城市特殊元素。
这些建设现状是用地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 总平面设计起着制约作用,设计时应充分重视。
西安钟鼓楼广场位于西安古城中心,钟楼和鼓楼之间,为了突出两座古楼的形 象,地上主体是大面积的绿化广场,将大型商场设于地下,这样,保证了通视效 果,提高了市中心的环境质量。
房间的门窗设置
房间的门窗设置
房间的门窗设置
房间的门窗设置
第二节 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
一、公共卫生用房的设计 (一)厕所设计
1.卫生设备的类型—大便器、小便器、洗手盆、污水池 2.卫生设备的数量
厕所设备的数量—表2-3 3. 卫生设备的布置 4. 厕所的平面尺寸 5. 厕所的平面位置
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
(二)盥洗室、浴室的设计 1.盥洗室卫生设备-- 洗脸盆或盥洗槽 浴室的主要设备—淋浴器、存衣、更衣设备 2.设计要求与布置方式
二、专用卫生间的设计 三、专用厨房设计
1.厨房设备---洗涤池、案台、灶台及排烟装置等 2.设计要求
足够的面积,保证必要的操作空间 应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 3.布置方式---单排、双排、L形、U形
(2) 建筑场地的内部环境条件
原有的建筑物、 原有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 场地中的文物古迹的状况 。
原有的建筑条件,如果具有一定规模,状况较好, 或者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应尽量采用保留、保护、利用 或与新建建筑相结合的办法,达到与整体环境的和谐依 存。
第二章 建筑平面设计
建筑物内平面设计
主要使用房间; 辅助使用房间; 交通联系部分; 其他部分。
(1)、 建筑场地的外部环境条件
场地的区域位置状况、 场地周围的道路交通状况、 市政条件、 相邻场地的环境状况、 场地附近所具有的一些城市特殊元素。
这些建设现状是用地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 总平面设计起着制约作用,设计时应充分重视。
西安钟鼓楼广场位于西安古城中心,钟楼和鼓楼之间,为了突出两座古楼的形 象,地上主体是大面积的绿化广场,将大型商场设于地下,这样,保证了通视效 果,提高了市中心的环境质量。
房间的门窗设置
房间的门窗设置
房间的门窗设置
房间的门窗设置
第二节 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
一、公共卫生用房的设计 (一)厕所设计
1.卫生设备的类型—大便器、小便器、洗手盆、污水池 2.卫生设备的数量
厕所设备的数量—表2-3 3. 卫生设备的布置 4. 厕所的平面尺寸 5. 厕所的平面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形成建筑的外部空间。
图书馆的建筑空间如何?
• 初学者往往容易从建筑的实体部分---如
形状、样式、颜色、质地等去观察建筑,
很少从自己的感受与建筑空间 的关系入
手。因为他们还缺乏对空间 的观察能力
和想象能力。
• 加强对空间的想象能力:
– 空间—平面 – 平面—空间
3.建筑外部空间
• 建筑外部空间是从自然中划定的空间,它 不同于无限延伸的自然空间。外部空间是 有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比自然更 有意义的空间。
走廊平面设计内容包括:走廊宽度确定, 走廊长度的限定, 采光处理。
(1)走廊的宽度主要根据人流通行、安全疏散、空间感受来综合确定。 (2)考虑到采光、通风、防火、疏散和观感等要求,应力求减少走廊 的长度,使平面布置紧凑合理。例如,尽端开窗;利用楼梯间、门厅或 走廊两侧房间设高窗;当走廊过长时,在走廊端部设大房间或辅助楼 梯也可在中部适当部位设开敞空间或玻璃隔断,还可以采用内外走廊 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走廊的采光和通风。
二、门的位置和开启方式
⑴ 应便于家具设备的布置和充分利用室内面积。
⑵ 应方便交通,利于疏散
对于多开间房间如教室、会议室等,为了便于组 织内部交通和有利于人流疏散,常将门设置于两端; 对于像观众厅等超大房间,为了便于疏散,常将门与 室内通道结合起来设计 。
(3)应便于平面组合
对于有疏散要求的影剧院、候车室、体育馆、商 店的营业大厅等房间,为安全起见,房间门必须向外 开启,且应防止门扇相互碰撞。
一、卫生设备的数量
卫生设备的数量主要取决于使用对象、使用人数和使用特点。
二、厨房的设计
厨房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1)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
(2)尽量利用有限空间布置足够的贮藏设备,如壁龛、吊柜等。 (3)地面、墙面应考虑防水排水、便于清洁。 (4)室内布置应符合操作程序,并保证必要的操作空间。
一、房间的面积
使用面积由如下三个部分组成:
(1)家具和设备所占的面积; (2)使用家具设备及活动所需面积; (3)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
二、房间的形状
在设计中,应从使用要求、平面组合、结构形式与结构布置、 经济条件、建筑造型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平面形 状。矩形房间平面在民用建筑中采用最多,其原因在于矩形平面 具有更多的优点: (1)便于家具设备布置,面积利用率高,使用灵活性大。 (2)结构布置简单,施工方便。 (3)便于平面组合。
(二)建筑的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的任务:
1.处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2.体现平面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特征和相互关系; 3.满足各类空间使用功能的要求; 4.反映结构布置。
在进行方案设计时,一般是从平面入手, 兼顾立面与剖面设计。
2.1 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2.1.1 使用房间的分类和设计要求
2.1.2 使用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
(2)考虑到采光、通风、防火、疏散和观感等要求,应力求减少走廊 的长度,使平面布置紧凑合理,但应注意走廊采光问题。
例如,尽端开窗;利用楼梯间、门厅或走廊两侧房间设高窗;当走廊过长 时,在走廊端部设大房间或辅助楼梯也可在中部适当部位设开敞空间或玻璃 隔断,还可以采用内外走廊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走廊的采光和通风。 走廊的采光和通风主要依靠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廊,由于只在一侧 布置房间,容易获得较好的采光通风效果。内走廊,由于两侧布置房间,如 设计不当,极易造成其采光不良,通风不畅。一般可通过走廊尽端开窗,利 用楼梯间、门厅或走廊两侧房间设高窗来解决;当走廊过长时,可在中部适 当部位设开敞空间(如门诊候诊厅、住院部扩士站等)或玻璃隔断,还可以 采用内外走廊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走廊的采光和通风。
2.3.1 厕所
厕所的设计方法步骤是:
首先了解各种设备及人体活动的基本尺度; 其次根据使用人数和参考指标确定设备数量; 最后确定房间的尺寸 。
2.1.4 辅助使用房间平面设计
一、厕所的布置
厕所的布置分为有前室和无前室两种。有 前室的厕所隐蔽,走廊卫生条件较好,常用于 公共建筑中。前室内常设有洗手槽及污水池, 深度应不小于1.5~2.0m。
2.1.3 门窗在房间平面中的布 置
门窗的大小和数量是否恰当,它们的位置和开启 方式是否合适,对房间的平面使用也效果有很大影响。
1.门的大小和数量
平面设计中,门的大小实质是指门的宽度,它取决于 人体尺寸、人流股数、及家具设备的大小等。 使用面积较小的房间通常只设一樘门,但当房间使用 人数超过50人,或建筑面积超过60m2时,按照《建筑设计 防火规范》有关规定的要求,至少需设两樘门。
房屋建筑学
第2章 建筑的空间组成与平面设计
第2章 建筑的空间组成与平面设计
建筑设计一般是通过平面、立面、 剖面来表达三维立体空间设计意图。
(一)建筑空间
1.空间
• 在大自然中,空间是无限的,但在我们 周围的生活中,我们正在用各种手段取 得适合自己需要的空间。
观众
墙
墙
地毯
伞
• 空间就是容积,它是和实体相对存在的;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采用非矩形平面往往具有较好的 功能适应性,或易于形成极有个性的建筑造型,下述几种 情况就是很好的例子:
( 1 )房间有较高视听要求时,如六边形教室,钟形、扇形、圆形观众 厅等。
(2)为适应特殊地形或为了改变朝向防止西晒房间出现时,房间 可做成非矩形房间。
(3)建筑特殊部位在平面组合需要时,房间可做成非矩形房间。
三、房间的尺寸
房间尺寸通常是指房间的面宽和进深,而 面宽往往可由一个或多个开间组成。在房间面 积相同情况下面宽和进深有多种组合。
(1)满足家具设备布置和人体活动的要求
住宅建筑卧室的平面尺寸应考虑床的大小、与其他 家具的关系、以及设法提高床布置的灵活性。主要卧室 由于有使用上的特殊性,要求床能够双向布置,因此开 间尺寸应保证床在横向布置后,剩余的墙面还能开设一 个门,常取3.30m,进深方向应考虑竖向两张床.或者横 竖两张床中间加床头柜或衣柜.,常取4.50m左右。小卧 室则必须保证竖放一张单人床后还能开设一扇门,故开 间尺寸通常取2.40m—3.00m。 医院病房的开间进深尺寸主要是满足病床的布置和 医护活动的要求,3—4人病房开间尺寸常取3.30m— 3.60m,6-8人病房开间尺寸常取5.70m—6.00m
2.1.1 使用房间的分类和设计要求
从使用房间的功能要求来分类,主要有:
(1)生活用房间:住宅的起居室、卧室、宿舍和宾馆的客房卧室
等。 (2)工作、学习用的房间: 各类建筑中的办公室、值班室,学校 中的教室、实验室等。 (3)公共活动房间:商场的营业厅,剧院、电影院的观众厅、休 息厅等。
2.1.2 使用房间的面积、形状 和尺寸
走廊平面设计内容包括: 走廊宽度确定, 走廊长度的限定, 采光处理。
(1)走廊的宽度主要根据人流通行、安全疏散、空间感受来综合确定。 专供人行的走廊宽度是根据人流股数并结合门的开启方向综合确 定。一般按一股人流宽550mm,两股人流宽1100~1200mm,三股人流宽 1500~1800mm来计算。
• 人们对空间的感受是借实体而得到;、
• 人们常用围合或分隔的方法缺的自己想 要的空间; • 空间的封闭和开敞是相对的; • 各种不同的空间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感
受。
2.建筑空间
• 建筑空间是一种人为的空间。墙面、地 面、屋顶、门窗等围成建筑的内部空间; • 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建筑物与周围环
境中的树木、山峦、水面、街道、广场
厨房的布置方式有单排、双排、L形、U形等几种。 从使用效果来看,L形与U形较为理想,避免了频繁转身 和路经过长的缺陷。
2.2 交通联系空间平面设计
交通联系空间包括水平交通联系空间的走廊或走道, 垂直交通联系空间的楼梯、电梯、坡道,交通枢纽空 间的门厅、过厅等。 交通联系空间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4)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
一般民用建筑常采用墙体承重的梁板式结构或框 架结构体系,要求梁板构件符合经济跨度要求。据此, 较经济的开间尺寸以不大于4.00m为宜,而钢筋混凝土 梁的经济跨度为9.00m以下。
(5)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求。
为了提高建筑工业化水平,必须统一建筑构件类型, 减少规格。这种要求体现在房间的平面尺寸设计上,就 要求房间的开间和进深采用统一适当的模数尺寸。按照 建筑模数统一协调标准的规定,房间的开间进深尺寸一 般以300mm为模数。如办公楼、宿舍、旅馆等主要以小 空间组成的建筑,其开间尺寸常取3.30m、3.60m等。
(2)满足视听要求;
有的房间如教室、会堂、观众厅等的平面尺寸,除了要满足 家具设备布置及人体活动要求以外,还应重点保证良好的视听条 件。为使前两排靠边座位不致太偏,最后排座位不致太远,必须 根据水平视角、视距、垂直视角的要求,认真研究座位的布置排 列,确定出适合的房间平面尺寸。
1)为防止第一排座位离黑板面太近,垂直视角太大,易造成学生视 力近视,因此第一排座位到黑板的距离必须大于等于2.0m,以保证垂直视 角不大于45度;
2)为防止最后一排座位离黑板面太远影响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最后 一排至黑板面的距离不宜大于8.50m; 3)为避免学生过于斜视而影响视力,水平视角(前排边座与黑板远 端的水平夹角)应大于等于30度。
(3)良好的天然采光;
为保证房间的采光要求,一般单侧采光时进深不大于窗上口 至地面距离的2倍,双侧采光时进深尺寸可比单侧采光增加1倍 。
对于携带物品为主 或有车流的走廊还应结 合物品及车子的尺寸来 确定其宽度,如车站、 航空港、候机楼等;对 于兼有其他功能的走道, 如医院、学校等,应较 一般人行通道的尺寸适 当加宽。
一般民用建筑走廊宽度如下:当走廊两侧布置房间时,学校为 2.10~3.00m,门诊部为2.40~3.00m,办公楼为2.10~2.40m,旅馆为 1.50~2.10m。 作为局部联系或住宅内部走廊宽度不应小于0.90m;当走廊一侧 布置房间时,其宽度应相应减小。疏散走廊最小宽度≮1.10 m。走廊 的宽度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要符合安全疏散的有关规定:
图书馆的建筑空间如何?
• 初学者往往容易从建筑的实体部分---如
形状、样式、颜色、质地等去观察建筑,
很少从自己的感受与建筑空间 的关系入
手。因为他们还缺乏对空间 的观察能力
和想象能力。
• 加强对空间的想象能力:
– 空间—平面 – 平面—空间
3.建筑外部空间
• 建筑外部空间是从自然中划定的空间,它 不同于无限延伸的自然空间。外部空间是 有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比自然更 有意义的空间。
走廊平面设计内容包括:走廊宽度确定, 走廊长度的限定, 采光处理。
(1)走廊的宽度主要根据人流通行、安全疏散、空间感受来综合确定。 (2)考虑到采光、通风、防火、疏散和观感等要求,应力求减少走廊 的长度,使平面布置紧凑合理。例如,尽端开窗;利用楼梯间、门厅或 走廊两侧房间设高窗;当走廊过长时,在走廊端部设大房间或辅助楼 梯也可在中部适当部位设开敞空间或玻璃隔断,还可以采用内外走廊 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走廊的采光和通风。
二、门的位置和开启方式
⑴ 应便于家具设备的布置和充分利用室内面积。
⑵ 应方便交通,利于疏散
对于多开间房间如教室、会议室等,为了便于组 织内部交通和有利于人流疏散,常将门设置于两端; 对于像观众厅等超大房间,为了便于疏散,常将门与 室内通道结合起来设计 。
(3)应便于平面组合
对于有疏散要求的影剧院、候车室、体育馆、商 店的营业大厅等房间,为安全起见,房间门必须向外 开启,且应防止门扇相互碰撞。
一、卫生设备的数量
卫生设备的数量主要取决于使用对象、使用人数和使用特点。
二、厨房的设计
厨房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1)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
(2)尽量利用有限空间布置足够的贮藏设备,如壁龛、吊柜等。 (3)地面、墙面应考虑防水排水、便于清洁。 (4)室内布置应符合操作程序,并保证必要的操作空间。
一、房间的面积
使用面积由如下三个部分组成:
(1)家具和设备所占的面积; (2)使用家具设备及活动所需面积; (3)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
二、房间的形状
在设计中,应从使用要求、平面组合、结构形式与结构布置、 经济条件、建筑造型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平面形 状。矩形房间平面在民用建筑中采用最多,其原因在于矩形平面 具有更多的优点: (1)便于家具设备布置,面积利用率高,使用灵活性大。 (2)结构布置简单,施工方便。 (3)便于平面组合。
(二)建筑的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的任务:
1.处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2.体现平面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特征和相互关系; 3.满足各类空间使用功能的要求; 4.反映结构布置。
在进行方案设计时,一般是从平面入手, 兼顾立面与剖面设计。
2.1 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2.1.1 使用房间的分类和设计要求
2.1.2 使用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
(2)考虑到采光、通风、防火、疏散和观感等要求,应力求减少走廊 的长度,使平面布置紧凑合理,但应注意走廊采光问题。
例如,尽端开窗;利用楼梯间、门厅或走廊两侧房间设高窗;当走廊过长 时,在走廊端部设大房间或辅助楼梯也可在中部适当部位设开敞空间或玻璃 隔断,还可以采用内外走廊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走廊的采光和通风。 走廊的采光和通风主要依靠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廊,由于只在一侧 布置房间,容易获得较好的采光通风效果。内走廊,由于两侧布置房间,如 设计不当,极易造成其采光不良,通风不畅。一般可通过走廊尽端开窗,利 用楼梯间、门厅或走廊两侧房间设高窗来解决;当走廊过长时,可在中部适 当部位设开敞空间(如门诊候诊厅、住院部扩士站等)或玻璃隔断,还可以 采用内外走廊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走廊的采光和通风。
2.3.1 厕所
厕所的设计方法步骤是:
首先了解各种设备及人体活动的基本尺度; 其次根据使用人数和参考指标确定设备数量; 最后确定房间的尺寸 。
2.1.4 辅助使用房间平面设计
一、厕所的布置
厕所的布置分为有前室和无前室两种。有 前室的厕所隐蔽,走廊卫生条件较好,常用于 公共建筑中。前室内常设有洗手槽及污水池, 深度应不小于1.5~2.0m。
2.1.3 门窗在房间平面中的布 置
门窗的大小和数量是否恰当,它们的位置和开启 方式是否合适,对房间的平面使用也效果有很大影响。
1.门的大小和数量
平面设计中,门的大小实质是指门的宽度,它取决于 人体尺寸、人流股数、及家具设备的大小等。 使用面积较小的房间通常只设一樘门,但当房间使用 人数超过50人,或建筑面积超过60m2时,按照《建筑设计 防火规范》有关规定的要求,至少需设两樘门。
房屋建筑学
第2章 建筑的空间组成与平面设计
第2章 建筑的空间组成与平面设计
建筑设计一般是通过平面、立面、 剖面来表达三维立体空间设计意图。
(一)建筑空间
1.空间
• 在大自然中,空间是无限的,但在我们 周围的生活中,我们正在用各种手段取 得适合自己需要的空间。
观众
墙
墙
地毯
伞
• 空间就是容积,它是和实体相对存在的;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采用非矩形平面往往具有较好的 功能适应性,或易于形成极有个性的建筑造型,下述几种 情况就是很好的例子:
( 1 )房间有较高视听要求时,如六边形教室,钟形、扇形、圆形观众 厅等。
(2)为适应特殊地形或为了改变朝向防止西晒房间出现时,房间 可做成非矩形房间。
(3)建筑特殊部位在平面组合需要时,房间可做成非矩形房间。
三、房间的尺寸
房间尺寸通常是指房间的面宽和进深,而 面宽往往可由一个或多个开间组成。在房间面 积相同情况下面宽和进深有多种组合。
(1)满足家具设备布置和人体活动的要求
住宅建筑卧室的平面尺寸应考虑床的大小、与其他 家具的关系、以及设法提高床布置的灵活性。主要卧室 由于有使用上的特殊性,要求床能够双向布置,因此开 间尺寸应保证床在横向布置后,剩余的墙面还能开设一 个门,常取3.30m,进深方向应考虑竖向两张床.或者横 竖两张床中间加床头柜或衣柜.,常取4.50m左右。小卧 室则必须保证竖放一张单人床后还能开设一扇门,故开 间尺寸通常取2.40m—3.00m。 医院病房的开间进深尺寸主要是满足病床的布置和 医护活动的要求,3—4人病房开间尺寸常取3.30m— 3.60m,6-8人病房开间尺寸常取5.70m—6.00m
2.1.1 使用房间的分类和设计要求
从使用房间的功能要求来分类,主要有:
(1)生活用房间:住宅的起居室、卧室、宿舍和宾馆的客房卧室
等。 (2)工作、学习用的房间: 各类建筑中的办公室、值班室,学校 中的教室、实验室等。 (3)公共活动房间:商场的营业厅,剧院、电影院的观众厅、休 息厅等。
2.1.2 使用房间的面积、形状 和尺寸
走廊平面设计内容包括: 走廊宽度确定, 走廊长度的限定, 采光处理。
(1)走廊的宽度主要根据人流通行、安全疏散、空间感受来综合确定。 专供人行的走廊宽度是根据人流股数并结合门的开启方向综合确 定。一般按一股人流宽550mm,两股人流宽1100~1200mm,三股人流宽 1500~1800mm来计算。
• 人们对空间的感受是借实体而得到;、
• 人们常用围合或分隔的方法缺的自己想 要的空间; • 空间的封闭和开敞是相对的; • 各种不同的空间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感
受。
2.建筑空间
• 建筑空间是一种人为的空间。墙面、地 面、屋顶、门窗等围成建筑的内部空间; • 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建筑物与周围环
境中的树木、山峦、水面、街道、广场
厨房的布置方式有单排、双排、L形、U形等几种。 从使用效果来看,L形与U形较为理想,避免了频繁转身 和路经过长的缺陷。
2.2 交通联系空间平面设计
交通联系空间包括水平交通联系空间的走廊或走道, 垂直交通联系空间的楼梯、电梯、坡道,交通枢纽空 间的门厅、过厅等。 交通联系空间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4)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
一般民用建筑常采用墙体承重的梁板式结构或框 架结构体系,要求梁板构件符合经济跨度要求。据此, 较经济的开间尺寸以不大于4.00m为宜,而钢筋混凝土 梁的经济跨度为9.00m以下。
(5)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求。
为了提高建筑工业化水平,必须统一建筑构件类型, 减少规格。这种要求体现在房间的平面尺寸设计上,就 要求房间的开间和进深采用统一适当的模数尺寸。按照 建筑模数统一协调标准的规定,房间的开间进深尺寸一 般以300mm为模数。如办公楼、宿舍、旅馆等主要以小 空间组成的建筑,其开间尺寸常取3.30m、3.60m等。
(2)满足视听要求;
有的房间如教室、会堂、观众厅等的平面尺寸,除了要满足 家具设备布置及人体活动要求以外,还应重点保证良好的视听条 件。为使前两排靠边座位不致太偏,最后排座位不致太远,必须 根据水平视角、视距、垂直视角的要求,认真研究座位的布置排 列,确定出适合的房间平面尺寸。
1)为防止第一排座位离黑板面太近,垂直视角太大,易造成学生视 力近视,因此第一排座位到黑板的距离必须大于等于2.0m,以保证垂直视 角不大于45度;
2)为防止最后一排座位离黑板面太远影响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最后 一排至黑板面的距离不宜大于8.50m; 3)为避免学生过于斜视而影响视力,水平视角(前排边座与黑板远 端的水平夹角)应大于等于30度。
(3)良好的天然采光;
为保证房间的采光要求,一般单侧采光时进深不大于窗上口 至地面距离的2倍,双侧采光时进深尺寸可比单侧采光增加1倍 。
对于携带物品为主 或有车流的走廊还应结 合物品及车子的尺寸来 确定其宽度,如车站、 航空港、候机楼等;对 于兼有其他功能的走道, 如医院、学校等,应较 一般人行通道的尺寸适 当加宽。
一般民用建筑走廊宽度如下:当走廊两侧布置房间时,学校为 2.10~3.00m,门诊部为2.40~3.00m,办公楼为2.10~2.40m,旅馆为 1.50~2.10m。 作为局部联系或住宅内部走廊宽度不应小于0.90m;当走廊一侧 布置房间时,其宽度应相应减小。疏散走廊最小宽度≮1.10 m。走廊 的宽度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要符合安全疏散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