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上册)(章节题库 实数集与函数)【圣才出品】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分析第四版

(b1
?
a1 ).
将上述过程无限进行下去 , 可得一列闭区间 [an , bn ]
满足下列三个性质 :
(i) [a n?1 , bn?1 ] ? [a n , bn ], n ? 1, 2, L ;
(ii)
bn
?
an
?
1 2n
(b ?
a) ?
0,
n?
?;
(iii) 对每一个闭区间 [an, bn], 都不能被 H 中有限个
n? ?
xn
?
?
称为 S的一个聚点
.
下面简单叙述一下这三个定义的等价性 .
前页 后页 返回
定义2 ? 定义2? 由定义直接得到 .
定义2?? 定义2? 因为 ? ? ? 0, U ?(? ;? ) I S ? 0,
那么
取?1 ? 1, ? x1 ? U o(? ;1) I S;
? ? 取?2 ? min 1/ 2, x1 ? ? , ? x2 ? U o(? ; ?2 ) I S;
,
n
?
1,
2,
L
,
2.
lim
n??
? ??
1 n
?
0
? ??
?
0.
但是定理1中的? 是不存在的 , 这是因为
I?
n?
1
???0,
1 n
? ??
?
?
.
例1.用区间套定理证明 连续函数根的存在性定理
前页 后页 返回
二、聚点定理与有限覆盖定理
定义2 设 S 为数轴上的非空点集 , ? 为直线上的
一个定点 (当然可以属于 S, 也可以不属于 S). 若对
数学分析PPT课件第四版华东师大研制 第1章 实数集与函数

(1) 若 S 不是有上界的数集, 则称 S 无上界, 即 M R, x0 S,使得 x0 M . (2) 若 S 不是有下界的数集, 则称 S 无下界, 即 L R, x0 S,使得 x0 L. (3) 若 S 不是有界的数集, 则称 S 无界集, 即 M 0, x0 S, 使得 | x0 | M .
其中 p n.
反之, 若x a0 .a1a2 akak1ak p ,
则 x
a0
k i 1
ai 10i
10
1 p
1
a p k j 10k j p j 1
Q.
4. 无理数为无限不循环小数.
如:π 3.1415926 ; x 0.1010010001.
前页 后页 返回
二、实数的大小
定义1 x, y R+ , 若 x a0 .a1a2 an , y b0 .b1b2 bn
§2 数集 ·确界原理
确界原理本质上体现了实数的完备 性,是本章学习的重点与难点.
一、有界集 二、确界 三、确界的存在性定理 四、非正常确界
前页 后页 返回
记号与术语
U (a; ) { x | | x a | } : 点 a 的 邻域 U (a; ) {x | 0 | x a | } : 点 a 的 空心邻域 U (a; ) {x | 0 x a } : 点 a 的 右邻域 U(a; ) {x | 0 a x } : 点 a 的 左邻域
3. 令 a0 .a1a2 ,则 是正规小数表示. 4. sup S.
前页 后页 返回
四、实数的阿基米德性
实数具有阿基米德性: a,b R+ , n N+ , 使得 nb a. 理由如下:设
a a0 .a1a2 an , a0 k N, 则 a k 1 10k1. 设 b b0 .b1b2 bn , bp为第一个不为零的正整数, 令 n 10 pk1, 则 nb 10k1 a.
【精品】数学分析教案_(华东师大版)上册全集_1-10章

数学分析教案_(华东师大版)上册全集_1-10章第一章实数集与函数导言数学分析课程简介( 2 学时 )一、数学分析(mathematical analysis)简介:1.背景: 从切线、面积、计算 32sin、实数定义等问题引入.2.极限 ( limit ) ——变量数学的基本运算:3.数学分析的基本内容:数学分析以极限为基本思想和基本运算研究变实值函数.主要研究微分(differential)和积分(integration)两种特殊的极限运算,利用这两种运算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研究函数, 并依据这些运算引进并研究一些非初等函数. 数学分析基本上是连续函数的微积分理论.微积运算是高等数学的基本运算.数学分析与微积分(calculus)的区别.二、数学分析的形成过程:1.孕育于古希腊时期:在我国,很早就有极限思想. 纪元前三世纪, Archimedes就有了积分思想.2.十七世纪以前是一个漫长的酝酿时期,是微积分思想的发展、成果的积累时期.3.十七世纪下半叶到十九世纪上半叶——微积分的创建时期.4.十九世纪上半叶到二十世纪上半叶——分析学理论的完善和重建时期:三、数学分析课的特点:逻辑性很强, 很细致, 很深刻; 先难后易, 是说开头四章有一定的难度, 倘能努力学懂前四章(或前四章的), 后面的学习就会容易一些; 只要在课堂上专心听讲, 一般是可以听得懂的, 但即便能听懂, 习题还是难以顺利完成. 这是因为数学分析技巧性很强, 只了解基本的理论和方法, 不辅以相应的技巧, 是很难顺利应用理论和方法的. 论证训练是数学分析课基本的,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也是最难的内容之一. 一般懂得了证明后, 能把证明准确、严密、简练地用数学的语言和符号书写出来,似乎是更难的一件事. 因此, 理解证明的思维方式, 学习基本的证明方法, 掌握叙述和书写证明的一般语言和格式, 是数学分析教学贯穿始终的一项任务.有鉴于此, 建议的学习方法是: 预习, 课堂上认真听讲, 必须记笔记, 但要注意以听为主, 力争在课堂上能听懂七、八成. 课后不要急于完成作业, 先认真整理笔记, 补充课堂讲授中太简或跳过的推导, 阅读教科书, 学习证明或推导的叙述和书写. 基本掌握了课堂教学内容后, 再去做作业. 在学习中, 要养成多想问题的习惯.四、课堂讲授方法:1.关于教材及参考书:这是大学与中学教学不同的地方, 本课程主要从以下教科书中取材:[1]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数学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刘玉琏傅沛仁编,数学分析讲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3]谢惠民,恽自求等数学分析习题课讲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马振民,数学分析的方法与技巧选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5]林源渠,方企勤数学分析解题指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本课程按[1]的逻辑顺序并在其中取材.本课程为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只介绍数学分析最基本的内容,并加强实践环节,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上册)(课后习题 实数的完备性)【圣才出品】

§1 关于实数集完备性的基本定理1.证明数集有且只有两个聚点和解:令数集数列则数列都是各项互异的数列,根据定义2,1和-1是S的两个聚点.对任意且令由得取,则当n>N时,或者有或者有总之由定义2知x0不是S的聚点,故数集有且只有1和-1两个聚点.2.证明:任何有限数集都没有聚点.证明:用反证法.设S是一个有限数集.假设ζ是S的一个聚点,按照定义2,在ζ的任何邻域内都含有S中无穷多个点,这个条件是不可能满足的,因为S是一个有限集.故任何有限集都没有聚点.3.设是一个严格开区间套,即满足且证明:存在惟一的一点ξ,使得证明:由题设知,是一个闭区间套.由区间套定理知,存在惟一的点ξ,使n以…,即4.试举例说明:在有理数集内,确界原理、单调有界定理、聚点定理和柯西收敛准则一般都不能成立.解:(1)设则S是有界集,并且但故有理数集S在Q内无上、下确界,即确界原理在有理数集内不成立.(2)由的不足近似值形成数列这个数列是单调有上界的,2是它的一个上界.它的上确界为于是它在有理数集内没有上确界.因此,单调有界原理在有理数集内不成立.(3)设M是由的所有不足近似值组成的集合.则1.4是M的一个下界,2是M 的一个上界.即M是一个有界无限集,但它只有一个聚点故在有理数集内不存在聚点.因此,聚点定理在有理数集内不成立.(4)的不足近似值形成的数列满足柯西条件(因为当m,n>N时,但其极限是而不是有理数,于是这个满足柯西条件的数列在有理数集内没有极限.因此,柯西收敛准则在有理数集内不成立.5.设问(1)H能否覆盖(0,1)?(2)能否从H中选出有限个开区间覆盖(i)解:(1)有有所以即故H 能覆盖(0,1).(2)设从H 中选出m 个开区间,它们是令则并集的下确界为于是的子集,实际上故不能从H 中选出有限个开区间来覆盖从H 中选出98个开区间因为所以这些开区间覆盖了故可以从H 中选出有限个开区间覆盖6.证明:闭区间的全体聚点的集合是本身.证明:设的全体聚点的集合是M .设不妨设则由实数集的稠密性知,集合中有无穷多个实数,故a 是的一个聚点.同理,b也是的一个聚点.设不妨设则故x 0的任意邻域内都含有中的无穷多个点,故x 0为的一个聚点.总之设令则即不是的聚点,即故M.综上所述,M=,即闭区间的全体聚点的集合是本身.7.设为单调数列.证明:若存在聚点,则必是惟一的,且为的确界.证明:设是一个单调递增数列.假设ξ,η是它的两个不相等的聚点,不妨设ξ<η.令δ=η-ξ,则δ>0,按聚点的定义,中含有无穷多个中的点,设则当n>n1时,x n 于是中只能含有{x n }中有穷多个点,这与ξ是聚点矛盾.因此,若存在聚点,则必是惟一的.假设无界,则即任给M>0,存在正整数N,当n>N时,x n>M,于是小于M 的只有有限项,因此不可能存在聚点,这与已知题设矛盾,故有界.对任给的ε>0,由聚点定义,必存在x N,使按上确界定义知综上,若有聚点,必惟一,恰为的确界.8.试用有限覆盖定理证明聚点定理.证明:设S 是实轴上的一个有界无限点集,并且假设S没有聚点,则任意都不是S 的聚点,于是存在正数使得中只含有S中有穷多个点.而开区间集是的一个开覆盖.由有限覆盖定理知,存在的一个有限覆盖,设为它们也是S的一个覆盖.因为每一个中只含有S 中有穷多个点,故S 是一个有限点集.这与题设矛盾.故实轴上的任一有界无限点集S至少有一个聚点.9.试用聚点定理证明柯西收敛准则.证明:设收敛,令于是,对任给的ε>0,存在正整数N,使得当n,m >N时,有于是设数列满足柯西收敛准则的条件.如果集合只含有有限多个不同的实数,则从某一项起这个数列的项为常数,否则柯西条件不会成立.此时,这个常数就是数列的极限.如果集合含有无限多个不同的实数,则由柯西条件容易得知它是有界的.于是由聚点定理,集合至少有一个聚点假如有两个不等的聚点ξ,η,不妨设η>ξ,令δ=η-ξ,则与都含有集合中无限多个点.这与取,存在正整数N ,当n ,m >N 时,有矛盾.故的聚点是惟一的,记之为ξ.对于任意ε>0,存在N ,使得当n ,m >N 时,又因为ξ是的聚点,所以存在n0>N ,使得因而,当n >N 时,故数列收敛于ξ.10.用有限覆盖定理证明根的存在性定理.证明:根的存在定理:若函数f 在闭区间上连续,且f (a )与f (b )异号,则至少存在一点,使得f (x 0)=0.假设方程f (x )=0在(a ,b )内无实根,则对每一点有由连续函数的局部保号性知,对每一点存在x 的一个邻域,使得f (x )在内保持与f (x )相同的符号.于是,所有的形成的一个开覆盖.根据有限覆盖定理,从中可以选出有限个开区间来覆盖.把这些开区间的集合记为S ,则点a 属于S 的某个开区间,设为它的右端点x 1+δ1又属于S的另一个开区间,设为以此类推,经过有限次地向右移动,得到开区间,使得δn )这n 个开区间显然就是的一个开覆盖.f (x )在每一个内保持同一个符号.在内f (x )与f (a )具有相同的符号.因为所以f (x )在内也具有f (a )的符号.以此类推,f (b )与f (a )具有相同的符号.这与f (a )与f (b )异号矛盾.故至少存在一点,使得f (x 0)=0.11.用有限覆盖定理证明连续函数的一致连续性定理.证明:一致连续性定理:若函数f 在闭区间上连续,则f 在上一致连续.因为f 在上连续,所以任绐任意ε>0,存在对任意有取.则H 是的无限开覆盖.由有限覆盖定理,从中可以选出有限个开区间来覆盖不妨设选出的这有限个开区间为取对任意不妨设,即当时,由于因此由一致连续定义,f 在上一致连续.§2 上极限和下极限1.求以下数列的上、下极限。
数学分析习题选解第一章(华东师大版)

数学分析习题选解第一章 实数与函数 §1. 实数 习题Page. 41. 设a 为有理数,x 为无理数,证明:(1). a x +是无理数; (2)当0a ≠时,ax 是无理数。
证明:(用反证法) 3. 设,a b ∈R ,证明:若对任何正数ε有a b ε-<,则a b =。
证明:反证法,如果a b ≠,则取02a b ε-=>,有:a b ε-≥,矛盾。
6. 设,,a b c +∈R (+R 表示全体正实数的集合),证明:b c ≤-你能说明此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吗? 证明:用分析法,b c ≤-22222222a b a c b c b c ⇐+++-≤+-22a cb c⇐≤-22a b c⇐+422242222a a b c bc a a ca bb c⇐++≤+++ 222bc c b ⇐≤+()20b c ⇐-≥(显然成立)几何意义,如图,在R t A B C ∆中,记B C a =,A C b =,在直角边A C 上,取一点D连接B D ,记D C c =,则A D b c =-,由勾股定理,A B =,B D =此结论说明,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7. 设0x >,0b >,a b ≠。
证明:a x b x++介于1与a b之间。
证明:1a x a b b xb x+--=++与a b -同号(注意,0x >,0b >);又()()x b a a x a b xbb b x -+-=++与b a -同号,故a x b x++介于1与a b之间。
8. 设p 为正整数,证明:若p证明:(反证法)设m n=,其中,n m ∈N ,(,)1n m =,于是,22p n m =。
由于大于1的整数能唯一地分解为素因数之积,若p 不是完全平方数,ac b D CBA则p 的素因数分解式中,必有r 是p 的具有奇指数的素因数。
则22p n m =的左端有奇数个素因数r ,而右端没有,与分解的唯一性矛盾,证毕 补充题:证明任何二个不同的有理数之间必有无理数。
华师大版数学分析第一章实数集与函数1实数ppt

(3)
.
(3)两边平方得:x-1+2x-1-2
≥3x-2;
化简得-
≥0
∴(x-1)(2x-1)=0;解得x=1或x=1/2.
经检验都不符合原不等式,∴原不等式无解。
3、设a、b∈R, 证明:若对任何正数ε有|a-b|<ε,则a=b. 证:设a>b,令ε=a-b>0,则|a-b|=ε,与题设不符, 同理可证a<b时,与题设不符,∴a=b.
(3)
.
(2)∵0≤|x-1|<|x-3|,∴
<1;即-1<
<1.
当x-3>0时,-x+3<x-1<x-3;无解.
当x-3<0时,-x+3>x-1>x-3;解得x<2.
∴原不等式的解为x<2 x<2
02
2、求下列不等式的解,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x(x2-1)>0;(2)|x-1|<|x-3|;
ak=bk(k=1,2,…j)而aj+1>bj+1, 则称x大于y或y小于x,分别记为x>y或y<x.
2、设x=a0.a1a2…an…为非负实数。 称有理数xn=a0.a1a2…an为实数x的n位不足近似, 而有理数 =xn+10-n称为实数x的n位过剩近似. 对于负实数x= -a0.a1a2…an…, 其n位不足近似与过剩近似分别规定为 xn=a0.a1a2…an-10-n与 =a0.a1a2…an.
一、实数集与函数
1. 实数
1、(两个实数的大小关系) 给定两个非负实数 x=a0.a1a2…an…,y=b0.b1b2…bn…, 其中a0,b0为非负整数,ak,bk(k=1,2,…)为整数, 0≤ak≤9,0≤bk≤9。 若有ak=bk,k=1,2,…,则称x与y相等,记为x=y; 若a0>b0或存在非负整数j,使得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上册)(课后习题 定积分)【圣才出品】

第9章 定积分§1 定积分概念1.按定积分定义证明:证明:对于[a ,b]的任一分割,任取,f (x )=k 相应的积分和为从而可取δ为任何正数,只要使,就有根据定积分定义有2.通过对积分区间作等分分割,并取适当的点集,把定积分看作是对应的积分和的极限,来计算下列定积分:解:(1)因f (x )=x 3在[0,1]上连续,所以f (x )在[0,1]上可积.对[0,1]进行n 等分,记其分割为,取为区间的右端点,i =1,2,…,n ,得(2)同(1),有(3)由在[a,b]上连续知,f(x)在[a,b]上可积,对[a,b]进行n等分,记其分割为,则,取为区间的右端点,i=1,2,…,n,得(4)同(3),取,得§2 牛顿-莱布尼茨公式1.计算下列定积分:解:(7)先求原函数,再求积分值:2.利用定积分求极限:解:(1)把极限化为某一积分的极限,以便用定积分来计算,为此作如下变形:这是函数在区间[0,1]上的一个积分和的极限.这里所取的是等分分割,,而恒为小区间的右端点,i=1,2,…,n.所以有(2)不难看出,其中的和式是函数在区间[0,1]上的一个积分和.所以有(3)(4)3.证明:若f在[a,b]上可积,F在[a,b]上连续,且除有限个点外有F'(X)=f(x),则有证明:对[a,b]作分割,使其包含等式F'(x)=f(x)不成立的有限个点为部分分点,在每个小区间上对F (x )使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则分别存在,使于是因为f 在[a ,b]上可积,所以令,有§3 可积条件1.证明:若T '是T 增加若干个分点后所得的分割,则证明:设T 增加p 个分点得到T ',将p 个新分点同时添加到T ,和逐个添加到T ,都同样得到T ',所以我们只需证p =1的情形.在T 上添加一个新分点,它必落在T 的某一小区间内,而且将分为两个小区间,记作与.但T 的其他小区间(i≠k)仍旧是新分割T 1所属的小区间,因此,比较的各个被加项,它们之间的差别仅仅是前者中的一项换为后者中的两项.又因函数在子区间上的振幅总是小于其在区间上的振幅,即有.故即一般的,对增加一个分点得到,就有这里,故2.证明:若f(x)在[a,b]上可积,[α,β][a,b],则f(x)在[α,β]上也可积.证明:已知f(x)在[a,b]上可积,故任给ε>0,存在对[a,b]的某分割T,使得,在T上增加两个分点α,β,得到一个新的分割T',则由上题结论知分割T'在[α,β]上的部分,构成[α,β]的一个分割,记为T*,则有故由可积准则知,f(x)在[α,β]上可积.3.设f、g均为定义在[a,b]上的有界函数.证明:若仅在[a,b]中有限个点处f(x)≠g(x),则当f在[a,b]上可积时,g在[a,b]上也可积,且证明:设f(x)与g(x)在[a,b]上的值仅在k个点处不同,记,由于f (x )在[a ,b]上可积.存在,使当时,有令,则当时,有当时,,所以上式中至多仅有k项不为0,故这就证明g(x)在[a,b]可积,且。
(NEW)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4版)(下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有界,由Dirichlet判别法,知 二、解答题
收敛.
1.设 ,求级数
的和.[苏州大学2004研]
解:设
, 的收敛区间为
,
,
令
,则
;
令
,则
则
从而
2.
.[武汉大学2004研]
解:原式 3.判断下列级数是绝对收敛、条件收敛还是发散:
(1)
;
(2)
.[北京科技大学2011研]
解:(1)因为
且
收敛,
所以由级数的比较判别法知,级数
上逐
点收敛,即由Osgood定理,得
上一致收敛.
(Osgood定理)设函数列 在有限闭区间 上连续, 在 上等 度连续,如果
则
(1)
上连续;
(2)
上一致收敛于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研]
证明:(1)由 在 上等度连续,得
对
,当
成立;
时,不等式
令 取极限得,
由此得
上连续;
,对所有
(2)由 时,有
,
;对于任意的
目 录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第12章 数项级数 第13章 函数列与函数项级数 第14章 幂级数 第15章 傅里叶级数 第16章 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 第17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 第18章 隐函数定理及其应用 第19章 含参量积分
第20章 曲线积分 第21章 重积分 第22章 曲面积分 第23章 向量函数微分学 第二部分 课后习题 第12章 数项级数 第13章 函数列与函数项级数 第14章 幂级数 第15章 傅里叶级数 第16章 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
闭区间的性质可知,存在
即 这里
,由比值判别法知
绝对收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章 实数集与函数
1.设,求证:
证明:方法一:
①
②
联合①与②即得
方法二:分c≥0和c<0两种情况考虑.
①当c≥0
时,
②当c<0时,,
c≥a
即得
2.设f (
x ),
g (
x )在集合x 上有界,求证:
证明:由下确界定义有
移项即得
由下确界定义有
即得要证的第一式,又因为f (x )与g (x )所处的地位是对称的,故第二式也成立.
3.设函数f (x )
,
g (x )在(a ,b )上严格单调增加,求证:函数
也在(a ,b )上严格单调增加.
证明:
且设,因为f (x ),
g (
x )在(a ,b )上严格单调增加,
所以
,于是同理可证
在(a ,b )上严格单调增加.
4.(1)问
是否是周期函数?并画出它的图形(其中表示x
的整数部分);(2)两个周期函数之和是否一定是周期函数?
解:(1
)因为
,所以按的定
义,即得从而即f (x )是以1为周期的周期函数,其图像如图1-1所示.
图1-1
(2)不一定.例如,函数就不是周期函数.
5.设
,求证:(1
)若
,则f 为单射,g 为满射;(2
)若则f 与g 互为反函数.证明:(1)由条件得
即使得,故g 为满射;若,则由条件推出即f
为单射. 6.设f (x )在区间I 上有界,记证明:
',''|f(x')f(x'')|M m.
sup x x
I
∈-
=-证明:对因为所以有从而即M-m 是的一个上界.对
,由
知使得
同理使得,
所以综上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