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辽宁省大连市中考化学试卷

A.汽油
B.洗涤剂
C.纯碱溶液
D.烧碱溶液
7.(1 分)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鸡肉
B.米饭
C.黄瓜
D.豆油
8.(1 分)下列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 价的是( )
A.HCl
B.Cl2
9.(1 分)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C.KClO3 )
D.Cl2O7
A.硫酸锌
B.生理盐水
C.黄铜
A.元素种类
B.原子种类
C.分子种类
D.原子数目
15.(1 分)如图为稀土元素铈(C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铈的原子序数为 58
B.铈属于金属元素
C.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 58
D.铈原子的质量为 140.1
二、填空题(本题共 5 小题,每空 1 分,共 25 分)
16.(5 分)水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
晶; 20.3Fe+2O2
Fe3O4;化合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O;复分解反应;
2H2O2
2H2O+O2↑;分解反应;
三、简答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24 分)
21.
; 22.
; 23.2KMnO4
K2MnO4+MnO2+O2↑;A;2HCl+CaCO3
=CaCl2+H2O+CO2↑;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顺着长颈漏斗跑掉;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的排放.减轻酸雨的危害.但
仍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不能减缓日益加剧的
.
18.(5 分)人类应合理利用和开发金属资源.
第2页(共6页)
辽宁省大连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辽宁省大连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考题时间150 分钟,试卷满分150 分,其中化学部分59 分,综合部分12 分。
可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2 N—14 O—16 Cl—35.5 Na—23 Ca—40一、选择题(共12 分。
1—8 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 分;9—10 小题有1 或 2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 分,有选错的得0 分。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题后括号内。
)1.保健医生提示:胃酸过多的病人,应少食苹果!那么,苹果汁的pH ()A 大于7 B.等于7 C.小于7 D.无法判断2.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A.石墨B.水蒸气C.石灰石D.糖水3.下列各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显+7价的是()A.NaCl B.NaClO 3C.NaClO D.KClO 44.下列粒子中,属于原子的是()5.将200g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A.160g B.200g C.360g D.400g6.下列各组物质中,一定都含有氧元素的是()A.碱碱性氧化物B.盐酸性氧化物C.盐碱性氧化物D.酸酸性氧化物7.下列生活经验中,不正确的是()A.冰箱内放置木炭除异味B.用稀盐酸除铁锈C.在铁桶中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 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8.6 月5 日是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下列气体组中,三种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SO 2、N 2、NO 2B.CO 2、CO、N 2C.CO、CH 4、H 2D.SO 2、CO、NO 29.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10.下列除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CaO 中混有少量的CaCO3 [加适量稀盐酸]D.NaNO 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 2 SO 4 [适量Ba(OH)2溶液]C.CuO 中混有少量的炭粉[加热至高温]D.Cu 粉中混有少量的Zn 粉[加适量稀硫酸]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12 分)11.现有Na2 CO 3、CuSO 4和Ca(OH)2三种化合物,其中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可用来验证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是__________,家庭中蒸馒头常会用到的是__________。
大连新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连新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空气D. 蒸馏水答案:C2.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 产生气体B. 产生沉淀C. 有新物质生成D. 有颜色变化答案:C3.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是()A. 加热高锰酸钾B. 加热氯酸钾C. 电解水D. 过氧化氢分解答案:A4.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 氢气C. 二氧化碳D. 碳酸钠答案:A5.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是()A. 元素的种类B. 原子的种类C. 物质的总质量D. 物质的种类答案:C6.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铁B. 氧气C. 水D. 氢气答案:C7.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A. 与酸反应B. 与碱反应C. 与盐反应D. 与水反应答案:A8.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B. 二氧化碳C. 碳酸钠D. 氢气答案:B9. 根据酸碱指示剂的性质,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A. 红色B. 蓝色C. 绿色D. 黄色答案:A10.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氢氧化钠B. 碳酸钠C. 硫酸D. 氯化钠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是______。
答案:四氧化三铁2.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答案:2KMnO4 → K2MnO4 + MnO2 + O2↑3.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后面的金属是______。
答案:不活泼金属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是______。
答案: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种类5. 根据酸碱指示剂的性质,紫色石蕊试液遇碱性溶液变______。
答案:蓝色6.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与酸反应生成______。
答案:氢气7. 根据酸碱指示剂的性质,酚酞试液遇酸性溶液变______。
答案:无色8. 根据酸碱指示剂的性质,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______。
大连市大连市第九中学中考化学试卷(word解析版)

大连市大连市第九中学中考化学试卷(word解析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下列关于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铁和刚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含碳量不同B.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C.金刚石和石墨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不同D.金属钠和铝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铝的原子结构不同【答案】C【解析】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A.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主要区别是碳的含量不同。
因此生铁和钢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含碳量不同;B. 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C.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D.金属钠和铝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的化学性质由构成金属的原子保持,而原子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金属钠和铝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铝的原子结构不同。
选C2.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A.Fe(NO3)2B.Fe(NO3)3C.Cu(NO3)2、Fe(NO3)2D.AgNO3、Cu(NO3)2、Fe(NO3)2【答案】A【解析】根据金属银、铜、铁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铁>铜>银,当把铁粉加入到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首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银被置换完剩余的铁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过滤后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说明加入的铁有剩余.因此,滤液中只含有Fe(NO3)2、滤渣中一定含有Ag、铜、铁的结论.选A点睛: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辽宁省大连市化学中考试卷与参考答案

辽宁省大连市化学中考仿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题目: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碱盐的是()A、硫酸钠B、氢氧化钠C、二氧化碳D、氯化钠2、题目: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A、水 H2OB、氧气 O2C、高锰酸钾 KMnO4D、硫酸铜 CuSO3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的是()A. 盐酸(HCl)B. 碳酸(H2CO3)C. 氧化钙(CaO)D. 硫酸(H2SO4)4、在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2H2 + O2 → 2H2OB. Fe + CuSO4 → FeSO4 + CuC. 2HCl + 2NaOH → 2NaCl + 2H2OD. Mg + 2HCl → MgCl2 + H2↑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纯净物的是:A、蒸馏水B、二氧化碳C、过氧化氢溶液D、氢气6、在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Fe + CuSO4 → FeSO4 + CuB、Zn + 2HCl → ZnCl2 + H2↑C、2H2 + O2 → 2H2OD、CaCO3 → CaO + CO2↑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 聚乙烯B. 棉花C. 硅胶D. 聚氯乙烯8、在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2H₂ + O₂ → 2H₂OB. Zn + CuSO₄ → ZnSO₄ + CuC. Fe + CuSO₄ → FeSO₄ + CuD. 2KClO₃ → 2KCl + 3O₂9、题干:在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NaCl(氯化钠)B. HCl(盐酸)C. C6H12O6(葡萄糖)D. H2O(水) 10、题干: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酸碱中和反应的是:A. NaOH + HCl → NaCl + H2OB. Ca(OH)2 + H2SO4 → CaSO4 + 2H2OC. 2KOH + H2SO4 → K2SO4 + 2H2OD.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11、在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NaCl(氯化钠)B. H2SO4(硫酸)C. CH4(甲烷)D. KOH(氢氧化钾)12、某溶液中含有下列离子:Na+、K+、Cl-、NO3-、SO42-。
大连市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大连市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分离CaO和CaCO3的混合物加水充分溶解后,过滤B鉴别NaOH和Ca(OH)2溶液加适量Na2CO3溶液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通过碱石灰(NaOH和CaO)D检验NaCl中含有Na2CO3加水溶解A.A B.B C.C D.D【答案】B【解析】A、加水溶解,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无法得到氧化钙,错误;B、氢氧化钠不与碳酸钠反应,无现象,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正确;C、二氧化碳能与碱石灰反应,无法得到二氧化碳,错误;D、氯化钠和碳酸钠都易溶于水,错误。
故选B。
2.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化a一定是化学变化B.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C.转化b中一定有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改变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c【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转化a 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比如过滤可以将固体物质和溶于水中的物质分开。
故选A .3.已知: 32322Fe(OH)Fe O +3H ΔO ,现将CO 气体与21.4g Fe (OH )3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Fe 、Fe x O y 混合物12.8g ,将此混合物溶于100.0g 稀H 2SO 4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2g H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成CO 2和H 2O 共8.6g B .混合物中含5.6g 铁元素 C .Fe x O y 为Fe 2O 3D .该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答案】D 【解析】 【详解】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g ,由于只有铁和稀硫酸反应才能生成氢气,设生成铁的质量为x ,与铁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y2442Fe +H SO =FeSO +H 56982xy0.2g↑ 56x =20.2g ,98y =20.2gx=5.6g ,y=9.8g则生成Fe x O y 的质量为:12.8g-5.6g=7.2g ; 21.4g Fe(OH)3中铁元素的质量为:5621.4g 100%11.2g 56+173⨯⨯=⨯Fe x O y 中铁元素的质量为:11.2g-5.6g=5.6g ; Fe x O y 中氧元素的质量为:7.2g-5.6g=1.6g ;故56x :16y=5.6g :1.6g ,x :y=1:1,故Fe x O y 的化学式为:FeO ; FeO 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设与FeO 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z2442FeO +H SO =FeSO +H O72987.2g z727.2g =98z,z=9.8g 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g+9.8g100%=19.6%100g⨯ 由题干信息可知,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铁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Fe 、FeO 、二氧化碳和水,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Δ2CO+2Fe(OH)Fe+FeO+3H O+2CO设一氧化碳的质量为m322Δ2CO +2Fe(OH)Fe +FeO +3H O +2CO 56214m 21.4g 56m =21421.4g,m=5.6g 故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为:5.6g+21.4g-12.8g=14.2g 。
大连市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解析】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A.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由图可知,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如升温会析出固体,所得仍是饱和溶液;B. t1℃时,丙的溶解度为12g,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丙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2÷(12+100g)×100%≈11%,故可以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丙溶液;C. t2℃时,甲、乙两种物质在相同量的溶剂里形成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甲的质量比析出乙的质量大,因为降温前后甲的溶解度差较大;D.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 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乙>甲=丙,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也是乙>甲=丙,溶液升高到t2℃时,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质不析出,故溶液组成不变,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会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故升温后甲与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大于丙,所以升温后三种物质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乙>甲>丙,选B
5.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B.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
3.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碳、铝、铜、氧化铝、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该固体粉末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2022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2022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第二卷化学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Zn-65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石蜡熔化C.食物腐烂D.矿石粉碎2.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3.蔬菜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A.糖类B.油脂C.蛋白质D.维生素4.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棉花B.羊毛C.涤纶D.蚕丝5.下列人体必需的元素中,缺少可能引起贫血的是A.铁B.锌C.硒D.氟6.合理施用肥料是粮食增产的保障。
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KNO3B.CO(NH2)2C.K2CO3D.Ca3(PO4)27.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碘酒B.海水C.白磷D.粗盐8.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MgB.COC.CaSO4D.Cu(OH)29.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SO2C.HNO3D.Al(OH)310.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B.蔗糖C.植物油D.芝麻酱11.光导纤维是由二氧化硅(SiO2)制成的,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A.+1B.+2C.+3D.+412.下列是部分饮品的近似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苹果汁(2.9~3.3)B.番茄汁(4.0~4.4)C.牛奶(6.3~6.6)D.豆浆(7.4~7.9)13.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品红在水中扩散”的主要原因是A.分子很小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隔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14.202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B.推广使用电动汽车C.工业废水直接排放D.加强大气监测治理15.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返回舱的“避火衣”是由钛合金等材料制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大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铸成锅B.瓷碗破碎C.粮食酿醋D.石蜡熔化2、空气中含量较多,可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3、人体缺少某种元素易产生龋齿,该元素是()A.FeB.FC.ZnD.I4、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A.CO(NH2)2B.NH4HCO3C.KNO3D.Ca3(PO4)25、下列纺织材料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A.棉花B.腈纶C.羊毛D.蚕丝6、利用下列物质清洗油污时,发生乳化现象的是()A.汽油B.洗涤剂C.纯碱溶液D.烧碱溶液7、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鸡肉B.米饭C.黄瓜D.豆油8、下列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的是()A.HClB.Cl2C.KClO3D.Cl2O79、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硫酸锌B.生理盐水C.黄铜D.红磷10、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Cu(OH)2C.CaOD.NH4NO311、下表是部分食物的pH,有关说法错误的是()食物苹果汁? 葡萄汁牛奶? 鸡蛋清pH 2.9~3.3 3.5~4.5 6.3~6.6 7.6~8.0A.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B.牛奶和鸡蛋清显碱性C.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喝苹果汁12、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13、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A.碳酸钙用作补钙剂B.二氧化碳用于制碳酸型饮料C.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D.氢氧化钠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14、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的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A.元素种类B.原子种类C.分子种类D.原子数目15、右图为稀土元素铈(C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铈的原子序数为58B.铈属于金属元素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 o C.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 D.铈原子的质量为140.1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5分)16、水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
⑴活性炭净水器主要利用活性炭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中的杂质,净化后水变澄清了,所得到的水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_______________;⑵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说明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17、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
⑴化石燃料中,比较清洁的是____________,煤油是___________加工的产品。
⑵煤主要含有__________元素,使用脱硫煤减少_______________的排放,减轻酸雨的危害,但仍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不能减缓日益加剧的_______________。
18、人类应合理利用和开发金属资源。
⑴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高压电线一般用铝而不用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灯泡里的灯丝用钨而不用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是因为铁与_________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可以防止铁制品锈蚀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右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⑴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_____;⑵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⑶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⑷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硝酸钾采用的方法________。
20、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⑴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24分)21、(4分)用坩埚钳夹住一团棉花,蘸上酒精后点燃,观察到:开始时酒精蒸气燃烧,棉花未燃烧;当酒精快燃尽时,棉花开始燃烧。
分析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
22、(3分)将柠檬(一种水果)切片,放入冰箱冷冻后,取出一部分放入真空冷冻环境中,留在冰箱中的柠檬片,时间久了会失去部分水分;真空冷冻环境中的柠檬片,在短时间内会变成干燥的柠檬片。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⑴为什么冷冻后的柠檬片还会失去水分?⑵为什么真空冷冻环境中的柠檬片,在短时间内就会变干燥?23、(6分)在实验室常用以下装置制取气体。
⑴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应选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⑵用装置B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颈漏斗末端应位于液面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应选__________,依据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5分)某合金由铝、铁、铜三种金属组成。
现要测定一定质量该合金中铝的质量,设计以下流程并实验。
⑴通过以上实验也可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写出判断依据;⑵为什么要向合金粉末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⑶为达到实验目的,需要称量上述流程中哪些物质的质量?如何确定铝的质量?25、(6分)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是分两步进行的,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 HCl = NaCl + NaHCO3,为验证该反应分两步进行,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步骤Ⅰ:用注射器1向小药瓶中缓慢注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边注入变振荡,细玻璃管中液柱略微升高;换注射器2从瓶中缓慢抽取气体,澄清石灰水不浑浊。
步骤2:……⑴补充步骤Ⅱ的实验操作和预期现象。
⑵说明细玻璃管在实验中的作用。
⑶实验后,将小药瓶、注射器1、注射器2中的所有物质依次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不变色。
写出溶液中溶质成分存在的几种情况(酚酞省略不写)。
四、计算题(本题6分)26、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现有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20g,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8%。
高温加热该混合物一段时间后,产生4.4g二氧化碳,计算:⑴参加反应的氧化铜质量;⑵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保留到0.1%)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1~5 CABDB 6~10 BACAC 11~15 BDDCD二、填空题(每空一分,方程式错一处0.5分,共1分,扣完为止)16.⑴吸附、过滤,混合物⑵2H2O 通电2H2↑+ O2 ↑,氢、氧元素17.⑴天然气,石油⑵碳,二氧化硫,全球变暖或温室效应18. ⑴Fe2O3+3CO高温2Fe+3CO2⑵①铝的密度比铜小②钨的熔点比锡高⑶氧气和水,保持干燥等合理答案,19.⑴氯化钠⑵加氯化钠或蒸发水分⑶11:10或110:100 (4)降温结晶/冷却结晶20.⑴3Fe + 2O2点燃Fe3O4,化合反应⑵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复分解反应⑶2H2O2MnO22H2O+ O2 ↑,分解反应21.点燃时,酒精遇热蒸发,且温度达到其着火点,酒精蒸气燃烧(1分),酒精蒸气笼罩着棉花,棉花因未与氧气充分接触而不能燃烧(1分),酒精燃烧放热,部分热量用于酒精蒸发,部分热量传递给棉花,使其温度逐渐达到着火点以上(1分),当酒精快燃尽时,达到着火点的棉花与氧气接触开始燃烧(1分)。
22.⑴冰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不断运动,会从柠檬片中逸出。
⑵真空冷冻环境中,因压强减小,水分子间的间隔骤然变大(1分),水分子运动加速并扩散,所以短时间柠檬片会变干(1分)23.⑴①2KMnO4△K2MnO4 + MnO2 + O2↑,②A⑵①CaCO3+2HCl==CaCl2+H2O+CO2↑②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③C④密度比空气大24.⑴铝、铁能与稀硫酸反应,铜不能;铝能将铁从硫酸亚铁溶液中置换出来,证明三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是铝>铁>铜(1分)⑵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可将合金中的铝、铁恰好溶解,既能测量出铜的质量(1分),还能保证步骤②中所加铝粉只与硫酸亚铁反应,既而确定铁的质量(1分)⑶称量步骤①中的铜的质量、步骤②中加入铝粉的质量(假设为a)和铁铝混合物的质量(假设为b),根据铝与硫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求出铁的质量(设铁为x,剩余的铝为b-x,参加反应的铝为a-(b-x),二者有比例关系,此处求解过程可不回答),因混合物质量已知,铜和铁已测出,则铝的质量可知25.⑴换注射器1向小药瓶中继续注入稀盐酸,至较多气泡产生,细玻璃管中液柱明显升高(1分),换注射器2从瓶中缓慢抽取气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分),⑵调节小药瓶内的气压,防止瓶内气压过大时瓶塞弹出(1分),显示小药瓶内、外的压强差,帮助判断瓶中是否有气体生成(1分)⑶氯化钠、氯化钙(1分);氯化钠、氯化钙、氯化氢(1分)26.⑴设: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xC+ 2CuO 高温2Cu + CO2↑(1分)160 44X 4.4g160/x=44/4.4g (1分)x=16g(1分)⑵剩余固体的质量:20g-4.4g=15.6g (1分)剩余固体中氧元素质量:20g×18%-16g ×16/80=0.4g(1分)(或20g×18%-4.4g ×32/44=0.4g)剩余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 0.4g/15.6g×100%=2.6%(1分)答:参加反应的氧化铜质量为16g;⑵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