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参差错落之美

合集下载

错落形成美:行草书秘诀中的秘诀(八)

错落形成美:行草书秘诀中的秘诀(八)

错落形成美:行草书秘诀中的秘诀(八)生命如歌书法最忌“状若算子”,行草书尤其如此。

书圣王羲之说“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

钟繇的弟子宋翼,曾经因为书写成平直相似,前后齐平的样子,遭到钟繇的训斥,三年不敢去见钟繇。

书法之美如何破解“状若算子”?方法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错落法。

所谓错落法就是:用笔、用墨、结字、章法打破整齐划一的格局,有意识地把字写得不整齐、不均匀、不平直、不雷同,形成参差错落,倚侧生姿,变化莫测的效果。

所以说,错落产生倚侧,倚侧产生姿态,姿态产生美感。

错落的基方法有以下几种:参差错落一、用笔的错落。

就是相同的笔画用不同的笔法,如连续几个横的字“三、美、書…”这些横画的起笔、行笔、收笔,用藏、露;方、圆;中、侧等不同的笔法,进行组合,使得每一笔都不一样。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二、用墨的错落。

就是书写的时候,注意浓淡、枯湿、轻重的变化,而不是一种墨法贯到底。

可以一串浓一串淡;一串湿一串枯;一串重一串轻,甚至可以一字之内变化出浓淡、枯湿、轻重。

福三,构造的错落。

就把字组件有意对不齐,若干横若干竖,写出长短、粗细、疏密的变化和组合,若干点,写出远近、高低、方向的变化和组合,若干撇,写出方向、长短、粗细的变化和组合。

上下结构,可上歪下正、上左下右、上大下小,上紧下松或相反的各种构造;左右结构的字如法炮制。

生命如歌四、章法的错落。

就是把整幅作品分为浓区、淡区;聚区、散区;轻区、重区;圆区、方区;连区、断区等若干个区域,巧妙地排列组合,形成章法上的变化与错落有致的大效果。

如沐春风五、错落不是绝对真理。

书法节奏的奥秘在于重复中有变化,变化中有呼应。

有时通过一量的重复,突然变化也会形成特别的美感。

重复有时候也是制造美的手段。

书法有法,法有无穷,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惠风和畅错落之法虽好,但练成极难,需要长时间不断领悟,训练,总结,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有书家说,“学写整齐三年,学写不齐三十年”。

1、王铎草书《秋兴八首》2、王铎 行草《秋兴八首卷》

1、王铎草书《秋兴八首》2、王铎 行草《秋兴八首卷》

1、王铎草书《秋兴八首》2、王铎行草《秋兴八首卷》王铎草书《秋兴八首》《秋兴八首》为王铎四十一岁时所作,是其成熟期的书法的作品。

作品用笔上下跳跃,字的体势左右摇摆,“纵横飘忽”,很明显受到米芾的某些影响。

但不同的是,他的用笔力量更重,字的变形更强,姿态更多,可谓千姿百态。

长长的纵笔中,枯笔飞白时隐时现,如同鬼神。

产生了某种“幻”的感觉——一种死而复生的景象。

如他所喻“无中忽有,死后忽活”。

字的大多体势向左下方倾斜,正如他对米字所称颂的“飞仙”一样,好似从空中向下飞行。

该作品写得异常兴奋,慷慨自如,不受羁绊。

纸张不够书写全诗时,王铎就改写小字章草。

然而这样的换体,更显得自然而然。

在字字不连中,他写的起伏跌宕,参差错落,流动感极强,足见其对古章草掌握的精熟程度和创造力。

王铎草书《秋兴八首》册页37面,共517字,书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秋兴八首摇落西风莽自哀,萧条门巷近山隈。

人情只觉浮华变,辞赋先愁老鬓催。

红树城边蝉欲断,白云天际雁初回。

谁知磊块情无限,日暮寒花独酒杯。

忆昔直庐侍紫朝,梧桐金井暗萧萧。

天围太液疏宫苑,月傍端门冷御桥。

貂锦班回人影散,霓裳声断露华消。

素餐七载惭高隐,桂怨猿唬不可招。

貂锦霓裳谓魏与客氏也武昌城下汉江流,城外人传黄鹤楼。

古事古人不可见,江云江草自生愁。

珠帘卷尽潇湘雨,锦彻吹开菡萏秋。

铁篴仙风劳梦想,涛声山色满孤舟。

望黄鹤楼作关门峭壁月如霜,左辅神京旧战场。

夜静山楼吹画角,秋高鼙鼓震扶桑。

汉廷久羡侏儒饱,宣室深悲贾傅狂。

慷慨闻鸡挥剑舞,星文错落满碉房。

为卷将縪,无奈为小字开辟名山五岳尊,愿从杖屦采天门。

画图每向亭间响,婚嫁依然河上园。

古磵玄坛巡佛案,危崖削壁过山村。

何年偏历留名姓,万仞高峰欲断魂。

思游岳楚界铅山连剑浦,越王乌石枕仙丘。

云深荔熟江城暮,瘴起龙眠海国秋。

小队鸣铙浮地闇,画船引缆压天流。

回头苦忆烽烟岛,满目悲凉芦荻洲。

自闽归时有郑之龙之变相像石城拥玉砢,高皇定鼎郁嵯峨。

孙过庭草书法的特点是什么

孙过庭草书法的特点是什么

孙过庭草书法的特点是什么孙过庭是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

名虔礼,以字行。

吴郡富阳(今浙江富阳)人,一作陈留(今河南开封)人。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孙过庭草书法的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孙过庭草书法的特点细观《书谱》墨迹,孙过庭既得二王笔法的真谛,又有所发扬、创新。

全篇开始一段用笔沉稳。

速去援来,应规入矩,就象交响曲的引子,意和气平;中间写得兴起,笔势渐转放纵,点画相连,钩环牵引;到了后段,随逸兴遄飞而达到高潮,只见笔下生风,波诡云谲,尽情挥洒。

首尾三千余言,高潮迭起一气呵成,真是“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达到了“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的化境。

看《书谱》的用笔,流畅婉转中极富变化,“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映带俯仰,气脉贯通。

笔端或轻如蝉翼,或重若崩云,刚中显柔,柔中寓刚,飞动轻继,意趣盎然。

《书谱》笔法虽源于王羲之,但比王羲之更为隽拔刚断、富于变化。

最具有特点的是横划、长点捺,先顿笔重按,后顺笔出锋,使一笔中陡然出现两种变化,波澜跌宕,神采顿生。

右环转下作弧笔时,笔画末端由精转而出细锋,锋芒咄咄,精神外耀,宛如瀑布突然受阻,流水变细,从岩隙中急转而出。

藏锋、露锋、中锋、侧锋,无拘无束,自然挥洒。

其笔法、意趣、气韵颇近陆机《平复帖》和王羲之《寒切帖》、《远宦贴》,用笔破而愈完,纷而愈治,飘逸愈沉着,婀娜愈刚健”。

《书谱》的墨色亦燥润参差,前半段以取妍,温雅流美;后半段燥笔居多,“若柘槎架险,巨石当路”。

其结构虽以平正为基调,但疏密聚散得宜,宽窄伸缩有致,在参差错落的章法中,更见浑然天成之妙。

千百年来,《书谱》博得了众多书家的赞叹和推崇,其中以孙承泽说得最为公允,他说:“唐初诸人无一人不摹右军,然皆有蹊径可寻。

孙虔礼之《书谱》,天真潇洒,掉臂独行,无意求合,而无不宛合,此有唐第一妙腕”。

孙过庭的书法成就孙过庭“好古博雅,工文辞,得名于翰墨间”。

他擅长楷、行、草诸体,尤以草书著名。

孙过庭传世书迹有《书谱》、《千字文》、《景福殿赋》三种,都是草书墨迹,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要数《书谱》。

2024版六年级上册书法课件

2024版六年级上册书法课件

六年级上册书法课件目录•书法基础知识•楷书学习•行书学习•隶书学习•草书学习•书法欣赏与创作实践01书法基础知识书法的起源与发展起源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

发展随着历史的发展,书法逐渐演变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多种书体,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笔结字章法书法的基本技法书法的用笔包括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过程,要求笔力遒劲、气韵生动。

书法的结字是指如何安排笔画的疏密、长短、粗细等关系,使字的结构合理、美观。

书法的章法是指整幅作品的布局和安排,包括字的大小、间距、行气等要素。

01020304笔墨纸砚书法的工具与材料书法的笔主要有毛笔、硬笔和软笔等,其中毛笔是最常用的书写工具。

墨是书法创作的重要材料之一,分为松烟墨和油烟墨两种。

砚是用于研磨墨块的工具,一般由石质或陶瓷制成。

宣纸是书法创作的主要用纸,具有质地柔韧、吸墨性强等特点。

02楷书学习撇0102030405包括长横、短横等,要注意起笔、行笔和收笔的轻重变化。

包括悬针竖、垂露竖等,需掌握其挺拔、垂直的特点。

包括斜捺、平捺等,需写出波折和流畅感。

包括长撇、短撇等,要注意弧度和力度的变化。

包括右点、左点等,要写出轻灵、生动的感觉。

楷书的基本笔画竖横点捺平衡对称比例协调疏密得当主次分明楷书的结构原则01020304左右结构的字要相互呼应,上下结构的字要重心平稳。

各部分之间的大小、长短、宽窄要协调一致。

笔画之间要疏密有致,避免拥挤或松散。

主要笔画要突出,次要笔画要收敛。

楷书的临摹与创作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楷书范本进行临摹。

仔细观察范字的笔画形态和结构特点,做到心中有数。

按照范字的笔画和结构进行临摹,注意细节和整体效果的呈现。

在掌握了一定基础后,可以尝试进行简单的楷书创作,如书写对联、诗句等。

选择合适的范本观察分析临摹实践创作尝试03行书学习行书的基本笔画横画撇画行书横画轻盈流动,起笔、收笔多变化。

行书撇画飘逸洒脱,与捺画相呼应。

赞美草书的优美句子

赞美草书的优美句子

赞美草书的优美句子
1. 草书犹如山间清泉般流动自然,优美动人。

2. 草书的笔画疾速而自由,具备一种独特的韵律美。

3. 草书字迹飘逸曼妙,宛如书法世界的翩翩女子。

4. 草书之美犹如放飞在空中的羽毛,轻盈而灵动。

5. 草书的墨迹犹如雨丝般细腻,展现着一种令人陶醉的柔美。

6. 草书运笔犹如烟云飞舞,美不胜收。

7. 草书以其敏捷的笔触展现出一种别致的美感,令人赞叹。

8. 草书以其书写速度与笔触厚薄的变化,展现出一种充满活力的美丽。

9. 草书字迹蕴含着一种朴拙之美,令人心生敬意。

10. 草书的自由奔放之美令人如痴如醉,仿佛能将人们的思绪与情感释放出来。

草书的临习与创作(衡阳县洪市中学 易俊)

草书的临习与创作(衡阳县洪市中学  易俊)

• 3、诗文内容的影响 • 中国书法是以文字作为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 艺术形式,因此草书的创作内容的选择很有必要。 因为文章的表达,娴熟的笔法是随着个人的情绪 和文章的思想内容发生相应多样的变化。一般创 作在内容的选择上会选取古代的诗词文论,还可 以是即兴创作的。但这两种内容的选择都是各有 特点的。像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颜真卿“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苏轼 “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无不是真情 流露。即兴内容相对而言更接近个人的情致表达 而已。
于右任(1878-1964)
• 原名伯循,字右任,号骚心,以字 行。陕西三原人。
• 于右任最引人注目的成就,就是创 立“标准草书”,于1932年在上 海发起成立了草书研究社。他广泛 搜集前人的优秀草书作品,集字编 成《标准草书干字文》 。 • 于右任自己的草书,笔画简单,形 态优美。他是由章草入今草的,不 时可以见到章草的笔法。用笔几乎 笔笔中锋,精气内蓄,墨酣力足。
贺知章(659-744)
• 字季真,一字维摩,号石窗,晚年更 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唐会稽 永兴(今浙江萧山)人。排行第八,人 称“贺八”。享年86岁。 • 贺知章少以诗文闻名,与包融、张旭、 张若虚以诗文齐名,世称 “吴中四 杰”。与陈子昂、宋之问、孟浩然等 并称为“仙宗十友”。与张旭、李白 等号称 “饮中八仙”。
• 2、书家个性展示
临习的最终目的是要真正掌握一门艺术,通 过创作者手熟心精的把个人对自然万物的喜哀 用最真实的情性自由的表达出来。明眼人一看 就知道是你的作品,因为你的个性很明显。如 王铎得力于钟繇、王献之、颜真卿、米芾诸家, 笔力雄健。所以要创作出有个性的作品,必须 在历代碑帖内容和笔法里找到自己追求的方向。
5、读贴临摹相结合

孙过庭书谱章法讲解

孙过庭书谱章法讲解

孙过庭《书谱》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学论著,其章法讲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以下是关于孙过庭《书谱》章法讲解的详细介绍:一、孙过庭《书谱》的背景孙过庭(约646-691),唐代著名书法理论家、书法家。

字虔礼(一说字过庭,名虔礼),陈留(今河南开封)人。

历任右卫冑曹,率府录事。

工正、行、草书。

尤以草书为优。

《书谱》是孙过庭在垂拱三年(687年)所作,是中国书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书学论著。

二、孙过庭《书谱》的章法特点1. 结构空旷圆密:孙过庭《书谱》在结构上表现出空旷圆密的特点,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间距较大,显得疏朗有致。

这种布局使得整篇作品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节奏感。

2. 姿态横生:孙过庭《书谱》中的字体姿态各异,横生枝节。

在字形的结构上,孙过庭充分发挥了草书的笔画特点和造型美,使字体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3. 章法参差错落:孙过庭《书谱》的章法布局参差错落,大小字、长短行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自然流畅的韵律。

这种章法布局既体现了孙过庭高超的书法技艺,也展示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解。

4. 浑然天成:孙过庭《书谱》的章法布局虽然错落有致,但又显得十分和谐,整体呈现出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感。

这种美感既源于孙过庭对草书艺术的深刻理解,也得益于他高超的书法技艺。

三、孙过庭《书谱》的章法价值孙过庭《书谱》的章法布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章法布局不仅体现了孙过庭个人的书法风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审美趋势和书法技艺的发展水平。

孙过庭《书谱》的章法讲解对于研究唐代草书艺术、孙过庭的书法风格以及书法章法布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结:孙过庭《书谱》的章法布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结构空旷圆密、姿态横生、章法参差错落等特点,展示了他高超的书法技艺和深厚的艺术造诣。

孙过庭《书谱》的章法讲解对于研究书法艺术和孙过庭个人的书法风格具有重要价值。

索靖《草书状》原文、注释及译文

索靖《草书状》原文、注释及译文

索靖《草书状》原⽂、注释及译⽂【作者介绍和解题】索靖(⼆三九年——三○三年),西晋书法家。

字幼安,敦煌(今属⽢肃)⼈。

张芝姊孙。

累世宦族。

少有逸群之量,与乡⼈汜衰、张甝、索紾、索永俱诣太学,驰名海内,时称“敦煌五龙”。

晋武帝时,擢为尚书郎,后除雁门太守,迁鲁相,⼜拜酒泉太守。

⼯书,善草书⼋分,尤精章草。

时与尚书令卫瓘齐名。

因卫、索⼆⼈同在台府任职,故时⼈号为“⼀台⼆妙”。

索靖章草,极为后世所重。

梁武帝?萧衍?《古今书⼈优劣评》称誉索靖书法“如飘风忽举,鸷鸟乍飞”。

唐?张怀瓘?《书断》列靖章草为神品,⼋分、草书列为妙品,并评其书云:“有若⼭形中裂,⽔势悬流,雪岭孤松,冰河危⽯,其坚劲则古今不逮。

”唐?欧阳询路见索靖书碑,竟卧地观碑,三⽇不忍离去。

靖亦⾃重其书,名其字势为“银钩虿尾”。

传世书迹有⽉仪帖、七⽉帖、出师颂、急就章等。

晋书有传。

这篇《草书状》,就是在东汉草书书法家崔瑗《草书势》的基础上,从⽂字的实⽤性和书法艺术美两个⽅⾯来论述和描绘的.草书的实⽤性是“去繁”,所以能“下周谨案”;草书的艺术美是“存微”,所以“⼤象未乱”能“上理开元”.因⽽促使了“事业并丽”。

来源书法屋,书法屋是⼀个书法学习基地。

全⽂的主线,是对草书艺术美的描绘,以⽐拟的笔法,把草书的动态美、静态美,豪壮的⼀⾯、飘逸的⼀⾯,静中有动的姿态、动中有静的姿态,都描绘得形象退真.草书有“婉若银钩”的刚,有“漂若惊弯”的柔,有“骇龙反踞”的劲猛,有“凌鱼奋尾”的流畅,可以说都写得有声有⾊。

特别在“倜傥⽽不群”和“⾃检于常度”⽅⾯,理论性则更为深刻。

两者既⽭盾⼜统⼀,正由于“⾃检常度”,所以才能真正“倜傥⽽不群”;两者统⼀在艺术实践之中,便可达到理想的境界—“精微”.这是⼀般庸俗之⼈所忽视、⽽是⼀个真正的“笃艺之彦”所役⼼的。

此篇选⾃《晋书·索靖传》. 《晋书·?索靖传》作《草书状》,全篇载⼊。

述草书流变,⽂似未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书参差错落之美
在阅读汉代隶书的过程中,充满了排列整齐、纵横有序的感觉。

这是一种最为基本的安排,有如算盘珠子,每一个字都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

如同一支曲子,不能只是一个曲调,应该有许多荡漾着的音符和律动着的音波,有机地配合着,构成一支支跳荡回旋的乐章。

在唐诗中,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就让人感到过分工稳,简直就成为两副对联了。

没有显隐伸缩之别,诗景大白话一般地敞开着,停留在规矩之内,也就缺少生动。

看到了汉代张芝的草书,章法的大变化,使整体转化为参差错落之美。

参差错落在晋人手中继续发扬光大,整幅作品犹如一幅你来我往、你进我退、虚实互动、抑扬有致的太极运动场景。

改变了每个汉字落入一个方格之内,不论简单到一笔或者多至几十笔,都不得越轨的这样一个局面。

书法家显得自由放纵,乘势而下,如出闸之水。

唐人张怀赞张芝:“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称之为“一笔书”。

显而易见,运动速度提高了,字与字之间打破了规定的位置,甚至一笔下来,提按顿转,几个字都连着完成。

有如此瓜瓞,其蔓不绝。

往往写得顺手,情绪和技巧如花蕾一般绽放开来,不能罢手。

行草书的连缀效果,给书法家的连续挥洒提供了条件。

甚至书法家对字数多的创作情有独钟,他可以像一位高明的指挥,麾下千军万马任其调遣——字越多,关系越复杂,越能显示书法家纵横捭阖、应对自如的才华。

譬如黄庭坚书《廉颇蔺相如传》,长达18米多,可谓浩大工程。

黄庭坚行笔时疏时密时正时欹,或长袖善舞或珠落玉盘,变化出人意料,称得上写意的典范。

再如清人郑板桥,融入楷隶行书的笔法,又掺与画兰画竹法,通篇如乱石铺街大小不一,时而憨态可掬时而灵巧多姿。

用画竹法将长线条斜斜插入,顿时灵气
通透,方才高凌虹霓,忽焉稳若金石。

欣赏中不时地感受到书法家抖落出来的妙趣,得意外之喜。

同样一个内容,在不同书法家笔下可构成不同的形式。

如何布局得错落有致、参差生动,是找不到一个程式可套用的,全在于创作时的机智灵活。

《千字文》曾为许多书法家书写,各有巧妙不一。

怀素小草《千字文》在温和优雅中行笔,一反其书狂草时的激荡,笔断而意不断,婉转平和中笔调含蓄。

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字势尖利纵拔,如旋风般回旋翻转,迅疾的曲线如藤萝缠绕,紧紧松松,让人兴奋起来。

而明代书家程南云的行书《千字文》就逊色一筹,调节空间的松紧能力不足,类似楷书排列,每字安放过于实在,就使人感到洒脱不足,拘谨有余。

如何把通篇处理得如水激石,生动活泼,显然,书法家对于空间运动,不可太“老实”。

喜爱以行草抒怀的人越来越多,欣赏着一纸之间风起水涌,云谲波诡,心弦为之扣动。

清人包世臣比喻得最为贴切:“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挚,痛痒相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