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复习资料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一、数与代数(一)整数的认识1、万以内数的认识能够正确数出 10000 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读写 10000 以内的数。
会比较 10000 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数的组成和数位的名称。
2、近似数结合实际情况,体会近似数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境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二)数的运算1、加法和减法掌握三位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路程等。
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
2、乘法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
能运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计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三)常见的量1、时、分、秒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 1 时=60 分,1 分=60 秒。
能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刻,会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如经过时间的计算。
2、质量单位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 1 千克=1000 克。
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会进行简单的质量单位换算和计算。
二、图形与几何(一)图形的认识1、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能辨认出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2、平行四边形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其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行四边形。
(二)测量1、周长理解周长的概念,能指出封闭图形的周长。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公式计算图形的周长。
2、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
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会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和简单的测量。
三、综合与实践(一)数学广角——集合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如测量、拼摆等活动,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学习三年级上册数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多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019-2020学年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五 解决问题的策略间隔排列苏教版复习巩固二十四

2019-2020学年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五解决问题的策略间隔排列苏教版复习巩固二十四➢第1题【单选题】庆“六一”,同学们给教室里装气球:红色、黄色、紫色、红色、黄色、紫色……第52个气球是( )颜色。
A、红色B、黄色C、紫色【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一组图形有规律的排列着.…第78个是( )A、B、C、D、【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中排在第43个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观察图形的排列情况,第1999个图形是.( )A、B、C、无法确定【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六一儿童节用彩色小灯泡布置教室,按“三红、二黄、二绿”的规律连接起来,第37个小灯泡是( )A、红B、黄C、绿D、不确定【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一组图形有规律的排列着.○△□☆○△□☆○△□☆○△□☆…第78个是( )A、○B、△C、□D、☆【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广场上摆花盆:菊花、月季、含羞草、菊花、月季、含羞草……第37盆花应该是( )。
A、菊花B、月季C、含羞草【答案】:➢第8题【单选题】在△△□☆★△△□☆★△△□☆★…中,左起第33个是图形( )A、△B、□C、☆D、★【答案】:【解析】:➢第9题【判断题】有一列数按135792468135792468135792468…排列,那么前75个数字之和是( )A、269B、296C、369D、396【解析】:➢第10题【判断题】根据规律,2,4,6,8之后下一个数字应该填9(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观察下列数,找一找有什么规律。
12 3 45 6 7 8 910 11 12 13 14 15 16第5行有______个数?第8行有______个数?第1行到第4行一共有______个数?第1行到第10行一共有______个数?【答案】:【解析】:➢第12题【填空题】补全数列4,5,6,7,______,9……【答案】:【解析】:➢第13题【填空题】(2013·江西婺源)△△口☆★△△口☆★△△口☆★……照这样排列下去,第30个图形是______,前36个图形中共有______个△。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题:知识点(五)时、分、秒的认识

人教版2022-2023学年上学期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复习(五):时、分、秒的认识一、判断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1.相邻两个时间单位的进率是100。
()2.钟面上秒针走1圈,分针正好走1大格。
()3.秒针在钟面上转一圈是60秒。
()4.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5”,经过了15秒。
()5.50米赛跑时,小红用了15秒,小莉用了12秒,小可用了9秒,小红跑得最快。
()二、单选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6.钟面上()针走的最快。
A.时B.分C.秒7.一集动画片播放约15()。
A.时B.分C.秒8.三个同学赛跑,丁丁用了105秒,奇奇用了80秒,格格用了96秒,()跑得最快。
A.丁丁B.奇奇C.格格9.秒针从数字“4”走到数字“10”,经过了()秒。
A.6秒B.20秒C.30秒10.秒针走4个大格,在这段时间内,你可以完成的事情是()。
A.跑完400米B.写出自己的名字C.吃一顿丰盛的晚餐11.周末,李梅一家去9千米外的动物园,选择()方式更合适。
A.步行B.乘车C.乘飞机12.下面是三个同学在一次赛跑中的成绩,冠军是()。
A.明明用了1分13秒B.丽丽用了1分50秒C.华华用了1分32秒三、填空题。
(每空1分;共56分)13.4分=()秒2时=()分()时=180分14.我们目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计量很短的时间时,常用的比分更小的单位是()。
15.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李明跑50米的时间大约是11();数学课本封面周长约是90();黑板周长是12();三峡水电站平均每()发电2685千瓦时;我国平均每()增加新生儿31人16.在横线上填上台适的计量单位。
小学生应保证每天睡眠至少10();芳芳吃早饭大约用15()。
李林戴红领巾大约需要30();篮球场的周长是86()。
17.在横线上填上“>”“<”或“=。
8分()80秒3时()18分1分25秒()85秒4时()250分190秒()3分1时40分()100分18.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12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12篇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
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1分数的初步认识1、几分之一: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几分之几: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3、比较大小的方法: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②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4、分数加减法:①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和分子相加、减。
②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在计算。
5、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所分的份数作分母,所取的份数作分子。
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先用这个数除以分母(求出1份的数量是多少),再用商乘分子(求出其中几份是多少)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3、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4、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1公里5、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三年级上册期末数学复习专题讲义(知识归纳+典例讲解+同步测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含详解)

2019-2020学年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专题讲义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知识点归纳】一.有余数的除法(1)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自然数,并不是永远可以得到整数的商叫有余数的除法.如:15÷7=2 (1)(2)有余数除法的性质:①余数必须小于除数②不完全商与余数都是唯一的.(3)运算法则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典例分析】例1:在除法算式m÷n=a…b中,(n≠0),下面式子正确的是()A、a>nB、n>aC、n>b分析: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即除数大于余数;由此解答即可.解:根据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即除数大于余数,所以:n>b;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应明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例2:31÷7=4…3,如果被除数、除数都扩大10倍,那么它的结果是()A、商4余3B、商40余3C、商40余30D、商4余30分析: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但是在有余数的除数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余数也会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解:31÷7=4…3,310÷70=4…30,所以当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不变,余数也会扩大10倍.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商不变的性质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的应用.二.整数的除法及应用(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2)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商的因数叫做商.(3)一个除式算式,一般有以下的意义:①一个数里有几个除数,简称包含除法②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③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是多少,简称等分除法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4)除法的性质:①在无括号的乘除混合或连除的算式中,改变运算顺序,其结果不变如:a×b÷c=a÷c×b;a÷b÷c=a÷c÷b②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的商,等于这个数乘以商中的被除数,再除以商中的除数.(简称数乘以商的性质)如:a×(b÷c)=a×b÷c.③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等于这个数依次除以积的两个因数.(简称数除以积的性质)如:a÷(b×c)=a÷b÷c.④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商,等于这个数先除以商中的被除数,再乘以商中的除数,或者这个数先乘以商中的除数,再除以商中的被除数.(简称数除以商的性质)如:a÷(b÷c)=a÷b×c或a÷(b÷c)=a×c÷b.⑤两个数的和除以一个数,等于和里的两个加数分别除以这个数(在都能被整除的条件下),再把所得的商加起来.(简称和除以数的性质)如:(a+b)÷c=a÷c+b÷c⑥两个数的差除以一个数,等于被减数和减数分别除以这个数(在都能被整除的条件下),然后,把所得的商相减.(简称差除以数的性质)如:(a-b)÷c=a÷c-b÷c.(5)商的位数:在整数除法中,商的位数等于被除数与除数的位数的差,或者比这个差多1.(6)试商:在除法计算过程中,除数是两位数、三位数时,要按照数的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做整十整百数去试除.【典例分析】例: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A、两位数B、三位数C、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分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用百位上的数字去除以一位数,看够不够除,就是说百位上的数字和一位数数字比较,如果比一位数大或相等就够除,商商在百位上,就是一个三位数;如果百位上的数字比一位数小,就要用百位和十位的数组成一个两位数去除以一位数,商要商在十位上,就是一个两位数.解: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字和一位数比较大小,百位上的数字比一位数大或相等商就是三位数,比一位数小,商就是两位数.故选:C.点评:也可以多写几个三位除以一位数试算一下.同步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504÷9的商是()位数.A.一B.两C.三2.下列算式中,()的得数大于30.A.60÷3 B.72÷2 C.56÷43.□÷5=14……□,被除数最小是()A.70 B.71 C.744.14.6÷2.8当商是5时,余数是()A.6 B.0.6 C.0.065.一个数除以一个一位数,商是42,余数是5,被除数最小是()A.47 B.215 C.2576.一个数被8除,商是36,余数是6,这个数是()A.254 B.288 C.2947.下面各题的商最接近300的是()A.610÷2 B.957÷3 C.192÷68.一瓶180毫升的口服溶液用量是“口服每次5﹣10毫升”.按照这样的用量,这瓶口服溶液最多可以喝()次.A.18 B.20 C.369.花店里运来127朵花,下面()种扎法剩下的朵数最多.A.每4朵扎一束B.每5朵扎一束C.每6朵扎一束10.动物园里有24只小猴,小猴的只数是小鹿的3倍,小鹿有()只.A.8 B.7 C.9二.填空题(共12小题)11.662÷18可以把18看作来试商,商的最高位在位上.12.480里面有个8;784是7的倍.13.如果□78÷75的商是两位数,□里的数最小能填.14.一个数除以20,余数最大是,如果此时商是24,那么被除数是.15.☆÷7=23……△,△最大是,这时☆是.16.横线里最大能填几?×6<703×<4030>3××7<855×<6050>4×17.一个数除以8,商是5,余数是3,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商是,余数是.18.从463中连续减去个5,结果是3.19.□÷6=122……★,当★=2时,□=.20.()里最大能填几?×7<506×<55×5<2521.2829除以314商9,余数是,28.29除以3.14商9,余数是.22.把60支铅笔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支,如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支.三.判断题(共5小题)23.63÷3=60÷3+3÷3=20+1=21.(判断对错)24.一个球45元,买5个球一共需要多少钱是求单价.(判断对错)25.95÷4的商是二十多.(判断对错)26.4.7÷2.3=47÷23=2…1.(判断对错)27.在□×50<3600中□里最大能填7.(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1小题)28.列竖式计算.604÷21=742÷20=404÷53=783÷27=980÷30=9700÷400=五.应用题(共5小题)29.王亮拿150元钱,买一个足球用了90元,剩下的钱又买了4本书,平均每本书多少元钱?30.同学们乘车去公园.男生有134人,女生有126人,每辆汽车能坐36人,需要几辆汽车?31.双十一花卉市场开展促销活动.哪种花卉单价最贵,哪种单价最便宜?32.张老师用216元买了3盒钢笔,每盒6支.每支钢笔多少元?33.动物园里,一只老虎3天吃了549千克食物,一头大象2天吃了432千克食物,谁吃得多?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为:从被除数的高位起,先看除数有几位,再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多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504÷9中,5<9,所以需要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9,商的第一位商在十位上,商是两位数.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整数的除法及应用,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不够除,就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数,除到那一位,就把商商到那一位的上面.2.【分析】求出各个算式的结果,再与30比较,找出结果大于30的即可.【解答】解:60÷3=20<30;72÷2=36>30;56÷4=14<30.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根据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的方法求出各个算式的结果,再进一步求解.3.【分析】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要想被除数最小则余数最小为1,进而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解答】解:余数最小为1,5×14+1=70+1=71答:被除数最小是71.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除数最小为:余数+1,然后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四个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4.【分析】求余数,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14.6﹣2.8×5=14.6﹣14=0.6.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四个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5.【分析】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除数最小=余数+1,当除数最小时,被除数最小,进而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解答】解: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应比除数小;除数最小为:5+1=642×6+5=252+5=257答:被除数最小是257;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得出余数最大为:除数﹣1,然后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四个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6.【分析】除数×商+余数=被除数,除数是8,商是36,余数是6,求的是被除数.【解答】解:8×36+6=288+6=294答:这个数是294.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1000以内的有余数除法的运用.7.【分析】根据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算出得数,再与300作差,差越小的数,越接近300.【解答】解:610÷2=305,305﹣300=5957÷3=319,319﹣300=19192÷6=32,300﹣32=2685<19<268所以,商最接近300的是610÷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除法的计算,要注意数的退位.8.【分析】要求这瓶口服溶液最多可以喝几次,根据题意,每次口服5ml就可以保证服的天数最多,用180÷5计算即可.【解答】解:180÷5=36(次);答:这瓶口服溶液最多可以喝36次.故选:C.【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理解每次喝的量最少则喝次数就最多.9.【分析】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代入数值,分别求出几种扎法的余数,然后比较即可.【解答】解:A、127÷4=31(束)…3(朵);B、127÷5=25(束)…2(朵);C、127÷6=21(束)…1(朵);因为1<2<3,所以每4枝扎一束剩下的朵数最多;故选:A.【点评】此题应根据被除数、除数、余数和商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10.【分析】已知有24只小猴,小猴的只数是小鹿的3倍,小鹿有多少只,用24除以3即可.【解答】解:24÷3=8(只)答:小鹿有8只.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倍数关系:已知两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二.填空题(共12小题)11.【分析】根据四舍五入法,可把算式中除数18看作20进行试商,因为除数是两位数,所以要看到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数大于除数那么商就是两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商就是一位数.【解答】解:把18看成20来试商;66>18所以商的最高位在十位上.故答案为:20,十.【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确定整数除法中商的数位:先看除数,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看下一位,由此判定.12.【分析】包含除法的意义,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解答】解:480÷8=60784÷7=112答:480里面有60个8;784是7的112倍;故答案为:60,112.【点评】本题属于基本的计算,在平时注意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13.【分析】□78÷75的商是两位数,被除数前两位数大于或等于除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解答】解:□78÷75的商是两位数,则□7≥75,所以,□里面可以填7、8、9,最小填7;故答案为:7.【点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被除数前两位数小于除数,商是一位数;被除数前两位数大于或等于除数,商是两位数.14.【分析】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即余数最大为:除数﹣1,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最大,进而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解答】解:余数最大为:20﹣1=1920×24+19=480+19=499答:余数最大是19,如果这时商是24,则被除数是499.故答案为:19,499.【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得出余数最大为:除数﹣1,然后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四个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15.【分析】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即余数最大为:除数﹣1,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最大,进而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解答】解:余数最大为:7﹣1=623×7+6=161+6=167答:△最大是6,这时☆是167.故答案为:6,167.【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得出余数最大为:除数﹣1,然后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四个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16.【分析】要求最大能填几,用所比较的数除以已知的因数,如果有余数,所得的商就是要填的最大的数;没有余数,所得的商减去1,就是要填的最大的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11×6<703×13<4030>3×912×7<855×11<6050>4×12故答案为:11,13,9,12,11,12.【点评】先把大于号或者小于号看成等号,再根据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求出未知项,如果有余数,运算的商就是可以填的最大的数;填上数后注意验证一下.17.【分析】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但余数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据此解答.【解答】解:一个数除以8,商是5,余数是3,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商是5,余数是3×10=30;故答案为:5,30.【点评】关键是明确被除数和除数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余数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18.【分析】要求最多能减几个5,那么只要计算出463里面有几个5即可,根据除法的意义,直接列式463÷5,商是几,就能减几次.【解答】解:463÷5=92(个)…3;答:从463中连续减去92个5,结果是3.故答案为:92.【点评】此题考查从一个数里面连续减去另一个数,最多能减几次,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19.【分析】由题意可知,已知除数、商和余数,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进行求解.【解答】解:122×6+2=732+2=734□=734.故答案为:734.【点评】解决本题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进行求解.20.【分析】(1)根据乘法口诀“七七四十九”求解;(2)根据乘法口诀“六九五十四”求解;(3)根据乘法口诀“四五二十”求解.【解答】解:7×7<506×9<554×5<25故答案为:7,9,4.【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熟练的掌握乘法口诀.21.【分析】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可得:余数=被除数﹣商×除数;据此解答.【解答】解:2829﹣314×9=2829﹣2826=328.29﹣3.14×9=28.29﹣28.26=0.03答:2829除以314商9,余数是3,28.29除以3.14商9,余数是0.03;故答案为:3,0.03.【点评】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22.【分析】把60支铅笔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要求每个小朋友分几支,用60÷4;如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要求每个小朋友分几支,用60÷5,据此解答.【解答】解:60÷4=15(支)60÷5=12(支)答:把60支铅笔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15支,如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12支.故答案为:15,12.【点评】考查了整数除法的意义的灵活运用.三.判断题(共5小题)23.【分析】先把两位被除数拆分为一个整十数与一个一位数的和,再根据除法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63÷3=60÷3+3÷3=20+1=21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除法的算理.24.【分析】一个球45元,45元是单价;买5个球,5是数量;求一共需要多少钱是求总价,由此判断.【解答】解:一个球45元,45元是单价;买5个球,5是数量;求一共需要多少钱是求总价,而不是求单价.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明确总价、单价和数量的含义.25.【分析】求95÷4的商,再判断其商是不是二十多.【解答】解:95÷4=23 (3)商是23,是二十多,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正确的计算出算式的结果,从而解决问题.26.【分析】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或都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但余数也随着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进行解答即可做出判断.【解答】解:因为4.7÷2.3=2...0.1,所以47÷23=2 (1)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应明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或都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但余数也随着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27.【分析】根据题意,要求50乘某一个数小于580,先假设50乘某一个数等于3600,那么所填的数为3600÷50=72,因为是整数大小的比较,所以最大填71;据此判断.【解答】解:71×50<3600,答:横线上最大填71,即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先假设两边相等,即可推算出应填的最大值.四.计算题(共1小题)28.【分析】根据整数除法运算的竖式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604÷21=28 (16)742÷20=37 (2)404÷53=7 (33)783÷27=29980÷30=32 (20)9700÷400=24 (100)【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及能力.五.应用题(共5小题)29.【分析】运用减法求出买完一个足球剩下的钱数:150﹣90=60(元),再除以4,即为平均每本书用了多少元.【解答】解:(150﹣90)÷4=60÷4=15(元)答:平均每本书15元钱.【点评】求平均每本书的钱数,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用总钱数除以本数即可.30.【分析】先利用整数加法的意义求出男女生的总人数,然后再除以每辆汽车坐的人数即可.【解答】解:(134+126)÷36=260÷36≈8(辆)答:需要8辆汽车.【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加法的意义求出总人数.31.【分析】根据总价÷数量=单价,先分别求出每束鲜花多少钱,再分别求出每支花的价格,再比较大小,即可得解.【解答】解:400÷5÷8=80÷8=10(元)240÷4÷10=60÷10=6(元)360÷3÷15=120÷15=8(元)10元>8元>6元;答:百合花单价最贵;玫瑰花单价最便宜.【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32.【分析】每盒6支,3盒钢笔共有3个6支,即6×3=18支,要求每支钢笔多少元,用总价除以数量,即216÷18.【解答】解:216÷(6×3)=216÷18=12(元)答:每支钢笔12元.【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出买钢笔的数量,再根据总价÷数量=单价进行解答.33.【分析】求谁吃得多,是比较它们每天吃食物的质量,老虎3天吃了549千克食物,用549除以3,求出每天老虎吃多少千克的食物;同理求出大象每天吃多少千克的食物,再比较.【解答】解:549÷3=183(千克)432÷2=216(千克)183<216答:大象吃的多.【点评】解决本题根据除法平均分的意义求出老虎和大象每天吃食物的质量,再比较.。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精选20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精选20篇)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篇1(一)面积和面积单位:1、要弄清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2、要认真审题,弄清题目要求后再做。
(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正方形:(A)周长=边长×4——使用长度单位(B)面积=边长×边长——使用面积单位2、长方形:(A)周长=(长+宽)×2——使用长度单位(B)面积=长×宽——使用面积单位(三)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进率是10;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2、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进率是100;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3、“公顷”(测量菜地面积、果园面积)和“平方千米”(测量城市土地面积)是用来测量土地的更大的面积单位;4、质量单位:克(g)、千克(kg,也叫公斤)、吨(t)。
1000克=1千克,1000千克=1吨。
5、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河流等比较长的物体时,一般用千米(km)作单位,又叫公里。
(四)各图形的特点: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小学数学是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打基础的,清晰了解所学知识对于孩子来说十分关键,而这就要求对所学的知识要及时做一些归纳与总结,小学数学错题集的归纳和整理,学习好的学生一般都会有自己的错题集,错题集非常的重要,学习过程当中,自己容易做错的题目完全可以抄写在数学错题集上面。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能够查漏补缺,数学学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小学数学表内除法知识点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一、数与计算1. 整数的认识- 认识自然数和整数,了解正数、负数和零的概念。
- 掌握100以内的整数比较大小。
- 学习并运用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进行100以内的加减运算。
2. 多位数的乘法- 学习乘法表,掌握1-9的乘法口诀。
- 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
- 学习并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3. 除法的初步认识- 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认识除号和除法算式。
-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计算。
- 理解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平均分配。
4. 四则运算的初步- 学习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
- 掌握基本的四则运算顺序。
二、几何图形1. 平面图形- 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基本平面图形。
- 学习计算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2. 空间与立体- 认识基本的立体图形,如立方体、长方体、球体和圆柱。
- 理解空间位置关系,如上下、左右、前后。
三、量与计量1. 长度、质量、容量- 学习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 了解质量的概念,学习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 认识容量单位,学习使用量杯测量液体的容量。
2. 时间与日历- 学习读时钟和手表,了解时间的概念。
- 学习日期和日历的基本知识,能够计算日期。
四、应用题1.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学习解决与生活相关的简单数学问题。
- 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逻辑推理与解题技巧-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 通过练习提高解题技巧和速度。
五、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等活动,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具体的教学大纲和知识点应以当地教育部门的要求和学校使用的教材为准。
教师和家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知识归纳+典例讲解+同步测试)-集合(含详解)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专题讲义数学广角-集合【知识点归纳】图文应用题1.读懂图的意思.2.将图转化成数学量,并且找出这些数学量之间的关系式.3.带入关系式,运算出结果.【典例分析】例1:看图列式计算:分析:根据图意,汽车每小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由此列比例解答.解:设还需要x小时到乙地,40×4.5:3=40x:7,3×40x=180×7,x=1207180,x=10.5;答:还需要10.5小时达到乙地.点评:此题的解答主要根据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成正比例.由此解答即可.例2:看图列式列式:28÷74=49(米); 列式:120÷(1+31)=90(只).分析:(1)把水渠的全长看成单位“1”,已经修了全长的74,它对应的数量是28米;由此用除法求出全长.(2)白兔的只数是单位“1”,灰兔的只数是白兔的(1+31),它对应的数量是120只,求出白兔的只数用除法. 解:(1)28÷74=49(米); 答:水渠的全长是49米.(2)120÷(1+31),=120÷34,=90(只); 答:白兔有90只.故答案为:28÷74=49(米);120÷(1+31)=90(只).同步测试一.选择题(共8小题)1.爸爸带了1000元钱买如图所示的两样物品,()A.可以买回自行车和VCDB.可以买回VCD和电饭锅C.只能买回自行车和电饭锅2.看线段图列式,正确的是()A.40×B.40÷C.40×D.40÷3.根据下面图片,列出的正确算式是()A.8×5 B.8×4+2 C.8×4﹣2 D.2×8+44.一共有40人,先坐满1辆大车,剩下的坐小车,至少需要()辆小车.A.3 B.2 C.15.☆☆☆☆☆☆☆☆☆☆☆☆☆☆一共有多少颗☆?下面列式错误的是()A.3×4+2 B.3×2+4 C.5×2+46.()棵.A.90 B.120 C.150 D.无法计算7.李强:王平:要使他们两人的书本数相等,王平应拿出()本书给李强.A.3 B.6 C.10 D.208.A.25元B.30元C.58元二.填空题(共8小题)9.的个数是的倍;的个数是的倍.10.看图回答问题.面向左边的有几只?;面向右边的有几只?;上边的比下边的少几只?.11.(1)1个足球比1个篮球贵元.(2)王老师用150元买了1个足球,剩下的钱可以买根跳绳.12.如图为一种药品外包装说明部分.(1)小强生病了医生开了这种药,处方上写着:每天3次,每次20亳升.妈妈买了3盒药,可以吃天.(2)根据以上信息你觉得小强可能是岁.13.同样的彩带,第一段售价26元,第二段售价比第一段的售价多元.14.一种商品价格是80元,增加它的,再减少它的,价格不变..15.昨天进的货有:今天进的货有:两天一共进了种货物.16.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可知一个杯子的价格是元?三.判断题(共4小题)17.这台VCD比原来的价格便宜了131元.(判断对错)18.下面4个袋中分别装着苹果或梨,它们装的个数分别是20个、9个、8个、17个.这4袋中只有1袋是梨.19.王奶奶家每月节余230元,3个月节余的钱可以买一台如图的洗衣机.(判断对错)20.如图黑色珠子的颗数是白色珠子的3倍.(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7小题)21.看图列式计算.(1)一共有多少个五角星?(2)22.看图列式计算.23.看图列式计算.(1)(2)24.看图列式计算.25.看图列式计算(1)(2)26.看图列式计算.27.看图列式计算.五.应用题(共5小题)28.(1)买一个和一共需要多少钱?(2)妈妈买了这三种商品,收银员应收多少元钱?29.妈妈买了1千克苹果和1千克草莓,她付给售货员20元,应找回多少钱?30.想一想,做一做.31.五(1)班全体44位同学周末去博物馆参观,他们在博物馆门口拍了一张大合照,准备给每人一张作纪念.一共需要多少钱?32.淘气有100元,买了一个书包后,剩下的钱能买几支钢笔?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分析】这三种物品的价格已知,所买两样物品的价格之和必须小于或等于1000元.【解答】解:VCD和电饭锅:690+365=1055(元)VCD和自行车:690+350=1040(元)自行车和电饭锅:350+365=715(元)1055、1040均大于1000,715<1000答:只能买回自行车和电饭锅.故选:C.【点评】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2.【分析】观察图,先把二年级的人数看成单位“1”,它的就是一年级的人数40人,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40除以即可求出二年级的人数;再把三年级的人数看成单位“1”,它的就是二年级的人数,再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二年级的人数除以即可求出三年级的人数.【解答】解:40÷÷=60÷=80(人)答:三年级有80人.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清两个不同的单位“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解.3.【分析】圆珠笔每支2元,笔记本每本8元,买1支圆珠笔和4本笔记本一共多少钱?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计算出4本笔记本的钱数再加1支圆珠笔的钱数就是一共需要的钱数.【解答】解:如图正确列式为:8×4+2.故选:B.【点评】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4.【分析】大车限乘19人,用总人数减19人就是要坐小车的人数,用坐小车的人数除以进率小车的限乘人数就是需要小车的辆数.【解答】解:(40﹣19)÷7=21÷7=3(辆)答:至少需要3辆小车.故选:A.【点评】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5.【分析】根据图示:可知:横着看:第一行有5颗,第二行有5颗,第三行有4颗,或者竖着看:第一列:3颗,第二列3颗,第三列3颗,第五列2颗.所以求一共有几颗,算式为:5×2+4或3×4+2.据此解答.【解答】解:横着看:5×2+4竖着看:3×4+2所以算式:3×2+4是错误的.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图文应用题,关键根据图示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解答.6.【分析】根据图意,把梨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杨树的棵数相当于梨树的4倍,那么,杨树、梨树的总棵数相当于梨树的1+4=5(倍).已知梨树30棵,则杨树、梨树的总棵数为30×(1+4),解决问题.【解答】解:30×(1+4),=30×5,=150(棵);答:杨树、梨树共150棵.故选:C.【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是把梨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求出杨树的棵数相当于梨树的多少倍,从而解决问题.7.【分析】从线段图看出,李强有14本书,王平的书比李强多14+6本,由此把多出的本数除以2求出要使他们两人的书本数相等,王平应拿出的本数.【解答】解:(14+6)÷2=10(本),答:要使他们两人的书本数相等,王平应拿出10本书给李强.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从线段图中获取一定的信息,再根据问题确定解答的方法.8.【分析】因排球的价格是25元,30和25相差不多,而题目说的是篮球比排球贵多了,所篮球的价格应是比25大较多的数.据此解答.【解答】解:根据以上分析知:比25多较多的数是58.故选:C.【点评】本题言要考查了学生对数的大小知识的掌握情况.二.填空题(共8小题)9.【分析】由3个,有6个,有18个.求是的多少倍,用的个数除以的个数;求是的多少倍,用的个数除以的个数.【解答】解:6÷3=218÷6=3答:的个数是的2倍;的个数是的3倍.故答案为:2,3.【点评】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10.【分析】根据图示可知,有4只小鸟面向左边;有6只小鸟面向右边;上边有4只小鸟,下边有6只小鸟,用上边的只数减去下边的只数,就是上边比下边少的只数.【解答】解:6﹣4=2(只)答:面向左边的有4只;面向右边的有6只;上边的比下边的少2只.故答案为:面向左边的有4只;面向右边的有6只;上边的比下边的少2只.【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图文应用题,关键根据图示找到解决问题的条件,解决问题.11.【分析】(1)足球、篮球的价钱已知,用1个足球的价钱减1个篮球的价钱就是1个足球比1个篮球贵的钱数.(2)用150元减一个足球的价钱就是剩下的钱数,跳绳的单价已知,根据“数量=总价÷单价”即可解答.【解答】解:(1)120﹣66=54(元)答:1个足球比1个篮球贵54元.(2)(150﹣120)÷6=30÷6=5(根)答:剩下的钱可以买5根跳绳.故答案为:54,5.【点评】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12.【分析】(1)每天3次,每次20亳升,每天吃(20×3)毫升.每盒5支,每支10毫升,3盒是(10×5×3)毫升.用买的总毫升数除以每天吃的毫升数就是可以吃的天数.(2)根据药盒【上用法用量】说明即可确定小强的年龄范围.【解答】解:(10×5×3)÷(20×3)=150÷60=2.5(天)答:可以吃2.5天.(2)由四至六岁一次20mL,一日3次及医生给小强开的处方每天3次,每次20亳升可知,小强可能是四岁或五岁或六岁.故答案为:2.5,四或五或六.【点评】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13.【分析】由从图中可知第二段的彩带的长度约是第一段长度的3倍,第一段售价26元,那么第二段售价大约是78元,用第二段售价减第一段的售价即可得第二段售价比第一段的售价多多少元.【解答】解:26×3﹣26=78﹣26=52(元),答:第二段售价比第一段的售价多52元.故答案为:5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估算意识,关键是得出第二段售价大约是78元.14.【分析】根据题意,应先求出后来的价格.把把原来的价格看作单位“1”,那么后来的价格为80×(1+)×(1﹣),计算出结果,与80元比较即可.【解答】解:80×(1+)×(1﹣),=80×1.1×0.9,=79.2元79.2元<80元;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属于分数应用题,关键是把原来的价格看作单位“1”,求出后来的价格.15.【分析】根据图示给出的图形可判断出昨天进的货,以及今天的进货情况,最后把两天的进货品种数量相加,再减去两天重复进货品种数量即可解答.【解答】解:昨天进的货有:笔记本,铅笔,球拍,卡通图片,今天进的货有:眼镜,笔记本,铅笔,三角尺,剪刀,4+5﹣2,=9﹣2,=7(种),故答案依次为:笔记本,铅笔,球拍,卡通图片;眼镜,三角尺,剪刀;7.【点评】明确图示表达的意义,并根据意义正确解决问题是本题考查知识点.16.【分析】一个杯子和一把暖瓶43元,则:2个杯子和2把暖瓶43×2=86元,三个杯子和两把暖瓶94元,94﹣6=8元就是一个杯子的价格,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一个杯子和一把暖瓶43元,三个杯子和两把暖瓶94元,一个杯子=(三个杯子+两把暖瓶)﹣(一个杯子+一把暖瓶)﹣(一个杯子+一把暖瓶)94﹣43﹣43=8(元)答:一个杯子的价格8元.故答案为:8.【点评】理解从3个杯子和2把暖瓶价钱和减去2个杯子和2把暖瓶的价钱,等于一个杯子的价格,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三.判断题(共4小题)17.【分析】由图可知,这台VCD原来的价格为620元,现价489元,根据减法的意义可知,用原价减去现价即是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钱:620﹣489,计算出结果,判断即可.【解答】解:620﹣489=131(元)答:现价比原价便宜131元.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减法的意义完成简单的减法应用题的能力.18.【分析】根据题意,苹果的总个数是梨的5倍,设梨有x个,则苹果有5x个,根据苹果个数+梨个数=苹果梨的总个数,由此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设梨有x个,则苹果有5x个,根据题意得:20+9+8+17=x+5x54=6xx=9答:9个那袋是梨.【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得出苹果个数+梨个数=苹果梨的总个数,据此列方程解答即可.19.【分析】先用230乘3求出3个月结余的总钱数,然后再和780元比较即可.【解答】解:230×3=690(元)690元<780元,所以3个月节余的钱不可以买一台如图的洗衣机.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的依据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20.【分析】先数出黑色珠子和白色珠子的颗数,再用黑色珠子的颗数除以白色珠子的颗数,求出黑色珠子的颗数是白色珠子颗数的几倍,再与3倍比较即可求解.【解答】解:黑色珠子有15颗,白色珠子有3颗,15÷3=5黑色珠子的颗数是白色珠子的5倍,不是3倍.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本题先数出珠子的颗数,再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方法求解.四.计算题(共7小题)21.【分析】(1)这些五角星分两行另5个,每行7个.用每行的个数乘行数再加零的5个就是这些五角星的个数.(2)有文艺书36本,科技书的本数比文艺书的3倍还多12本,求科技书的本数.用文艺书的本数乘3再加12本就是科技书的本数.【解答】解:(1)7×2+5=14+5=19(个)答:一共有19个五角星.(2)36×3+12=108+12=120(本)答:科技书有120本.【点评】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22.【分析】(1)可理解为:一共有774本书,其中甲种书386本,乙种书279本,求丙种书的本数.用总本数减甲种书的本数,再减乙种书的本数就是丙种书的本数.(2)买了3个文具盒和1个书包一共花了92元,已知每个文具盒9元,求书包的价钱.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三个文具盒的钱数,用一共花的钱数减3个文具盒的钱数就是1个书包的价钱.【解答】解:(1)774﹣386﹣279=388﹣279=109(本)(2)92﹣9×3=92﹣27=65(元)答:一个书包65元.【点评】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23.【分析】(1)320个平均分成4大份,每大份再平均分成2小份,每小份多少个?用320个除以4就是每大份的个数,再用每大份的个数除以2就是每小份的个数.(2)每份是120元,把这样的4份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元?用120元乘4就是总元数,再用总元数除以5就是每份的元数.【解答】解:(1)320÷4÷2=80÷2=40(个)(2)120×4÷5=480÷5=96(元)【点评】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24.【分析】(1)一班捐书135本,二班比一班少捐20本,求两个班一共捐书的本数.用一班捐书的本数减20本是二班捐书的本数,再把一、二班捐书的本数相加.(2)买3个文具合共花了15元,笔袋每个7元,求每个笔袋比每个文具盒贵多少钱.根据“单价=总价÷数量”,用15元除以3就是每个文具盒的价钱,再用一个笔袋的价钱减一个文具盒的价钱.【解答】解:(1)135﹣20+135=115+135=250(本)答:一、二班一共捐书250本.(2)7﹣15÷3=7﹣5=2(元)答:求每个笔袋比每个文具盒贵2元钱.【点评】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25.【分析】(1)求30千克的是多少千克?把30千克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30千克乘即可.(2)合唱队有48人,游泳队人数是合唱队的,乒乓球队人数是游泳的,求乒乓球队人数.先把合唱队人数看作单位“1”,用合唱队人数乘就是游泳队人数;再把游泳队人数看作单位“1”,用游泳队人数乘就是乒乓球队人数.【解答】解:(1)30×=25(千克)答:30千克的是25千克.(2)48××=40×=30(人)答:乒乓球队有30人.【点评】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26.【分析】养鸡场有母鸡4500只,比公鸡多,有多少只公鸡?把公鸡的只数看作单位“1”,母鸡的只数相当于公鸡只数的(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母鸡的只数除以(1+)就是公鸡的只数.【解答】解:4500÷(1+)=4500÷=3600(只)答:有公鸡3600只.【点评】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27.【分析】(1)把苹果的数量看作单位“1”,梨的数量比苹果的数量少,则梨的数量是苹果的数量的(1﹣),等量关系式是:梨的数量=苹果的数量×(1﹣),据此即可解答.(2)有一堆煤,运走,还剩下75吨,求这堆煤多少吨,把这堆煤的数量看作单位“1”,则剩下的数量是这堆煤数量的(1﹣),等量关系式是:这堆煤的数量×(1﹣)=剩下的数量,据此即可解答.【解答】解:(1)90×(1﹣)=90×=75(箱)答:梨有75箱.(2)75÷(1﹣)=75×4=300(吨)答:一共有300吨.【点评】本题考查了复杂的分数乘除法问题,关键是找出单位“1”和等量关系式,把数据带入计算解答.五.应用题(共5小题)28.【分析】(1)根据加法的意义,把这两种物品的价格合并起来即可;(2)根据加法的意义,把这三种物品的价格加起来起来即可解答.【解答】解:(1)165+428=593(元);答:买一个和一共需要593元钱.(2)368+165+428=961(元);答:收银员应收961元钱.【点评】此题解答关键是弄清图意,分清已知与所求,再找出基本数量关系,由此列式解答.29.【分析】苹果、草莓每千克的价钱已知,二者相加就是妈妈买了1千克苹果和1千克草莓需要的钱数,再用20元减妈妈买了1千克苹果和1千克草莓需要的钱数就是应找回的钱数.【解答】解:20﹣(12.50+6.80)=20﹣19.30=0.70(元)答:应找回0.70元钱.【点评】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30.【分析】小军、小勇、小亮的体重已知,在举重成绩相同的情况下,根据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通过比较三人的体重,体重最轻者为冠军.【解答】解:15.2千克<18.6千克<22.4千克答:小军是冠军.【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比较方法:先看他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为上的数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31.【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用44减去8,求出需要加印的张数,然后再乘13.5元,求出需要加印照片的钱数,再根据8张照片的定价+加印照片的总钱数=一共需要付的钱数,据此列式解答;【解答】解:(44﹣8)×13.5+9.6=36×13.5+9.6=486+9.6=495.6(元)答:一共需要495.6元.【点评】这是一道比较复杂的整数、小数应用题,注意一共加冲照片的张数应是36而不是44张,因此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2.【分析】书包的价钱、淘气有的钱数已知,用淘气有的钱数减一个书包的价钱就是淘气剩下的钱数.钢笔的单价已知,根据“数量=总价÷单价”即可求出剩下的钱能买几支钢笔.【解答】解:(100﹣55)÷9=45÷9=5(支)答:剩下的钱能买5支钢笔.【点评】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钟面上有3根针,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
时针最短最粗,走得最慢;分针又细又长;秒针最长最细,走得最快。
3.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1大格是5分,走一圈是60分;秒针走1小格是1秒,1大格是5秒,走一圈60秒。
4.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5.秒针走一圈是60秒,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一小格,所以1分=60秒。
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60分=1时,60秒=1分,3600秒=1时。
6.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
结束时刻-经过时间=开始时刻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经过时间必须用文字形式)
3:00――电子表形式 3时――文字形式
7.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8.时间提前用“减法”,时间延后(晚点)用“加
法”。
第二单元
1.计算万以内的减法时,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减,可
以从前一位退1当10再减。
2.计算万以内的加法时,如果哪一位上满十就向前
一位进1。
3.估数(写近似数)看个位,用“四舍五入”法。
第三单元
1.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00毫米 1厘米=10毫米
2. 1000克=1千克 1吨=1000千克
千克化成克,添上3个0;克化成千克,去掉3个0。
吨化成千克,添上3个0;千克化成吨,去掉3个0。
克、千克、吨,每相邻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3. 1千米=1公里(千米也是公里) 1千米=1000米
千米化成米,添上3个0;米成千米,去掉3个0。
4.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米、千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5. 路程÷速度=时间
6. 克、千克、吨,每相邻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第四单元
1.三位数加三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2.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和本位上的数相加后再减。
3.验算加法有两种方法,可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看得数是否相同;也可以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得数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4.验算减法有两种方法,用差加减数,看是否等于被减数;用被减数减差,看是否等于减数。
第五单元
1.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即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第六单元
1.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做因数。
乘数×乘数=积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乘数=另一个乘数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2.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3.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任何数加减0都得任何数。
4.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的方法:把两、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与一位数相乘口算出积,所得的估算结果和算式中间要用约等号“≈”连接。
5、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数字编码
1.邮政编码有6位数字组成,前两位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三位表示邮区,第四位表示县(市),最后两位表示投递局(所)。
2.身份证是由18位数字组成的,前6位为行政区划代码,第7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到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
(身份证倒数第2位数字表示性别,单数是男性,双数是女性。
)
第七单元
1.由4条边、4个角围成的封闭图形是四边形。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
2.长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正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4条边都相等。
3.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4.长方形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正方形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5.在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最大正方形的边长等于这个长方形的宽。
6.用n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和正方形,拼出的图形最接
近正方形时,周长最短。
7.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形状变了,但周长不变。
8.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几倍,它的周长也跟着扩大几倍。
第八单元
1.分子相同看分母,分母(大)分数(小),分母(小)分数(大)。
2.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大)分数(大),分子(小)分数(小)。
3.分子和分母相同时,分数等于1。
1可以表示任何一个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分母不能为0)。
4.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