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病例讨论共33页
颈椎病健康知识讲座【33页】

三、颈椎病的现代医学诊断、分型 及临床表现
颈型 临床表现 1 颈部酸、胀、痛,不适,自觉有头部不
知放在何种位置好的感觉 2 颈部活动受限或强迫体位,肩背部僵硬
发板。部分患者可反射性地出现短暂上肢 感觉异常。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麻木 不加重。
神经根型
临床表现
1 颈肩臂疼痛,可为持续性隐痛或酸痛,也可为 阵发性剧痛,或为针刺样、烧灼样疼痛。咳嗽、 喷嚏等腹压增高的动作可使疼痛加重。下颈段的 病变可出现肩、臂、手沿神经根分布区的疼痛和 麻木,疼痛多呈放射性。
2 感觉障碍,伴随根性痛。与受累பைடு நூலகம்经根支配区 范围相一致。病程较长者可有患肢肌力减退,握 物不稳。
椎动脉型
临床表现
1 头痛、头晕:常可因颈部的突然旋转而加重。头痛多 偏一侧,并有定位意义,以颞部多见,多为跳痛、胀痛。 头晕较为多见,可伴耳鸣、耳聋等迷路症状。
2 猝倒:突然发作,当在某一体位转动颈部时,肌张力 突然消失而跌坐在地。随后清醒,可立即站起、意识清楚。
重发紧、步态不稳、笨拙,行走时有踏棉感。继 而单侧或双侧上肢麻木、疼痛无力,握力减退、 持物易坠,不能完成精细动作。 3 颈部发僵,颈后伸时上肢或四肢窜麻。胸、腹 部或骨盆区有束带感。严重者行走困难,二便失 禁或尿潴留,甚则四肢瘫痪,卧床不起。
四、颈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及临床 表现
1 肝肾不足型:肢体沉重, 抬举无力,步态蹒 跚, 头颈项疼痛, 缠绵不移,上肢手指麻木, 筋骨痿弱, 脑转耳鸣, 舌红少苔, 脉沉细。
1、 机械性压迫学说: 分为静态压迫和动态压迫 两种因素。从静态性压迫因素方面来看, 椎间盘 变性从20 岁就可能开始, 30 岁以后出现颈椎 间盘退行性改变, 随着其累积性损伤,可使其退 变加重致使椎间盘的纤维环变性、肿胀、断裂, 使裂隙形成, 导致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纤维环的 耐牵伸等能力下降,椎间隙变窄, 椎体间产生异
颈椎病疑难病例讨论1---精品管理资料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时间:2015。
09.地点:医生办公室参加人员:科室主任XX医师、科室副主任XX、科室副主任XX 主治医师、XX住院医师、XX住院医师、XX住院医师、XX住院医师、XX住院医师、XX住院医师、XX住院医师、XX医师、XX医师、主持人:科室副主任XX主治医师病例报告人:XX医师病例简要:患者XX,男 , 85岁,主因"反复颈肩部疼痛伴双上肢胀痛12年余,加重2天”门诊以"项痹病"于收住我科.入院症见:颈肩部疼痛,双上肢麻木,头晕,头痛,盗汗,全身乏力,少气懒言,劳累更甚,手足不温,畏寒肢冷,咳嗽、咳痰、喘息,偶感心慌、胸闷,无潮热。
纳眠可,二便调。
查:一般情况可,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查体(—),BP:120/80mmHg,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专科检查:颈椎活动不利,C3-7棘间、棘旁压痛,双侧项肌紧张,活动度(前屈15°,后伸10°,左右侧弯10°,左右旋转35°),叩顶试验(±),左上肢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加强试验(-),椎间孔挤压、分离试验(±),右上肢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加强试验(—),双侧椎动脉扭曲试验(—),双侧椎间孔挤压试验(—),双侧霍夫曼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为6分.(6。
疼痛较剧但可以控制不用止痛药)。
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示:未见明显异常。
胸片及颈椎四位片示:1、心肺膈未见明显异常征象.2、脊柱胸段左侧弯,片内见第5—11胸椎轻度骨质增生。
3、颈椎退行性变,建议颈椎间盘检查。
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2、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目前诊断:中医诊断:项痹病(肾阳虚型)西医诊断:1、颈椎病(神经根型急性期)。
2、腰椎间盘突出症.3、胸椎退变。
4、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5、咳嗽.入院后行针灸、推拿,拔罐、磁热疗法、中频、中药塌渍、骨瓜提取物注射液+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青霉素钠+喘定注射液+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以改善微循环,消炎,化痰,止咳等对症治疗8天。
颈椎病疑难病例讨论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时间:2015.09.地点:医生办公室参加人员:科室主任XX医师、科室副主任XX、科室副主任XX 主治医师、XX住院医师、XX住院医师、XX住院医师、XX住院医师、XX住院医师、XX住院医师、XX住院医师、XX医师、XX医师、主持人:科室副主任XX主治医师病例报告人:XX医师病例简要:患者XX,男, 85岁,主因"反复颈肩部疼痛伴双上肢胀痛12年余,加重2天"门诊以"项痹病"于收住我科。
入院症见:颈肩部疼痛,双上肢麻木,头晕,头痛,盗汗,全身乏力,少气懒言,劳累更甚,手足不温,畏寒肢冷,咳嗽、咳痰、喘息,偶感心慌、胸闷,无潮热。
纳眠可,二便调。
查:一般情况可,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查体(-),BP:120/80mmHg,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检查:颈椎活动不利,C3-7棘间、棘旁压痛,双侧项肌紧张,活动度(前屈15°,后伸10°,左右侧弯10°,左右旋转35°),叩顶试验(±),左上肢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加强试验(-),椎间孔挤压、分离试验(±),右上肢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加强试验(-),双侧椎动脉扭曲试验(-),双侧椎间孔挤压试验(-),双侧霍夫曼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为6分。
(6.疼痛较剧但可以控制不用止痛药)。
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示:未见明显异常。
胸片及颈椎四位片示:1、心肺膈未见明显异常征象。
2、脊柱胸段左侧弯,片内见第5-11胸椎轻度骨质增生。
3、颈椎退行性变,建议颈椎间盘检查。
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2、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目前诊断:中医诊断:项痹病(肾阳虚型)西医诊断:1、颈椎病(神经根型急性期)。
2、腰椎间盘突出症。
3、胸椎退变。
4、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5、咳嗽。
入院后行针灸、推拿,拔罐、磁热疗法、中频、中药塌渍、骨瓜提取物注射液+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青霉素钠+喘定注射液+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以改善微循环,消炎,化痰,止咳等对症治疗8天。
颈椎病的护理病例讨论

与家属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患者的心理 健康问题。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 ,缓解心理压力。
专业支持
必要时请心理医生会诊,提供专业的心理支 持和治疗建议。
04
护理目标制定
缓解疼痛症状
01
02
03
药物治疗
使用非甾体消炎药、肌肉 松弛剂等,减轻颈椎周围 软组织的炎症和水肿,缓 解疼痛。
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
向患者传授颈椎病的预防、保健 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
自我管理能力。
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如长 时间低头、睡姿不当等,避免颈椎 病诱因。
康复锻炼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锻炼计划,帮助 患者恢复颈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缓解心பைடு நூலகம்压力
心理疏导
01
针对患者因颈椎病产生的焦虑、抑郁等情绪,进行心理疏导,
疼痛管理满意度
调查患者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以评估护理效果 。
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护理前神经功能评估
通过神经系统检查,了解患者护理前的神经功能状况。
护理后神经功能改善
观察并记录护理措施实施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改善情况。
神经功能恢复评估工具
使用专业的神经功能评估量表,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客观 评价。
改进措施与建议
01
改进措施一
加强疼痛管理,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关注患者疼痛主诉,提高疼痛控制
效果。
02
改进措施二
加强康复训练指导,提高患者对康复训练的认识和配合度,确保康复训
练的有效执行。
03
改进措施三
完善护理记录制度,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记录的质量和完整性
颈椎病疑难病例讨论

2012年第二季度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时间:2012年6月20日地点:针灸科护士站主持人:王桂燕(主管护师)参加人员:患者姓名:刘玉萍性别:女年龄:40岁病历号:0120656 诊断:项痹讨论记录:主管护师王桂燕:今天我们针对项痹病人6床刘玉萍进行病例讨论,讨论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项痹病人的护理。
现在请管床护士周敏汇报病例。
管床护士周敏汇报病史:患者,刘玉萍,女,40岁。
因“颈肩部疼痛伴上肢麻木1月”于2012年6月10日入我科。
入院诊断:项痹病查体:T36.5C P82次/分R20次/分BP120/70mmHg。
神清合作,颈肩部压痛,双上肢麻木,活动不利,颈部僵硬,,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属风寒痹阻型。
入院后治疗:给予丹参活血化瘀,针刺运动、艾灸更对症治疗。
今天是入院第11天,患者诉肩背部疼痛,双上肢仍有麻木,饮食二便调。
主管护师王桂燕:患者目前存在的护理诊断有哪些?护士周敏:1.疼痛与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有关2.焦虑3.知识缺乏主管护师王桂燕:针对疼痛有哪些护理措施?护师李坪:因患者属风寒痹阻型,所以起居应注意保暖,避免空调温度过低,加强局部保暖,避免在阴冷潮湿环境中运动及生活,运动要适量,避免过度疲劳。
观察疼痛及麻木情况,用手掌搓热后放于颈部及大椎穴,用艾条灸大椎、风池、足三里穴,以缓解疼痛。
主管护师王桂燕:针对焦虑,有哪些护理措施?护士卫芳:因疼痛和双上肢麻木,患者担心预后,所以容易出现焦虑。
首先关心体贴患者,使其心情舒畅。
情绪易激动者,减少情绪激动的刺激,掌握自我调控能力。
易心烦、焦虑,应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成功经验,以增强其信心。
主管护师王桂燕:针对知识缺乏有哪些护理措施?护士卫芳:1.饮食宜偏温性,忌生冷,如葛根、狗肝菜、干姜、樱桃等。
2.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药后效果及反应。
用药期间忌生冷及寒凉食物,同时外避风寒,以免加重病情护士周敏:1. 注意纠正日常生活、工作、休息时头颈的不良姿势保持颈部平直。
(完整版)颈椎病疑难病例讨论1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时间:2015.09。
地点:医生办公室参加人员:科室主任XX医师、科室副主任XX、科室副主任XX主治医师、XX 住院医师、XX住院医师、XX住院医师、XX住院医师、XX住院医师、XX住院医师、XX住院医师、XX医师、XX医师、主持人:科室副主任XX主治医师病例报告人:XX医师病例简要:患者XX,男, 85岁,主因”反复颈肩部疼痛伴双上肢胀痛12年余,加重2天"门诊以"项痹病”于收住我科.入院症见:颈肩部疼痛,双上肢麻木,头晕,头痛,盗汗,全身乏力,少气懒言,劳累更甚,手足不温,畏寒肢冷,咳嗽、咳痰、喘息,偶感心慌、胸闷,无潮热.纳眠可,二便调.查:一般情况可,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查体(—),BP:120/80mmHg,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检查:颈椎活动不利,C3-7棘间、棘旁压痛,双侧项肌紧张,活动度(前屈15°,后伸10°,左右侧弯10°,左右旋转35°),叩顶试验(±),左上肢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加强试验(—),椎间孔挤压、分离试验(±),右上肢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加强试验(-),双侧椎动脉扭曲试验(-),双侧椎间孔挤压试验(—),双侧霍夫曼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为6分。
(6。
疼痛较剧但可以控制不用止痛药)。
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示:未见明显异常。
胸片及颈椎四位片示:1、心肺膈未见明显异常征象。
2、脊柱胸段左侧弯,片内见第5—11胸椎轻度骨质增生。
3、颈椎退行性变,建议颈椎间盘检查。
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2、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目前诊断:中医诊断:项痹病(肾阳虚型)西医诊断:1、颈椎病(神经根型急性期)。
2、腰椎间盘突出症。
3、胸椎退变。
4、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5、咳嗽。
入院后行针灸、推拿,拔罐、磁热疗法、中频、中药塌渍、骨瓜提取物注射液+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青霉素钠+喘定注射液+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以改善微循环,消炎,化痰,止咳等对症治疗8天。
颈椎病的病例讨论

5.颈椎病如何 防与治?
非手术治疗: 按摩、理疗、牵引、针灸 中药(以活血化淤、通络止痛为主) 西药(神经营养、扩张血管、消炎止痛等) 手术治疗 自我调养 生活起居、饮食、运动、保健操 预防骨质疏松:补钙
关于非手术治疗 按摩适宜于大多数的颈椎病患者 脊髓型颈椎病不适宜按摩,如手法不当有瘫痪的 危险。 理疗要适度,局部充血,症状反而加重。 虽然药物很多,但目前尚无治疗颈椎病的特效药 掌握预防方法,防患未然最重要。 患了颈椎病要掌握自我调养的方法
健康教育
1、饮食宜高营养、高维生素、清淡可口、易于 消化。忌食辛辣、肥腻、生冷、烟酒之品,风寒 湿痹应进温热性食物,气血亏虚者多食用益气养 血食物。 2、保持颈部的良好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 工作,定时改变头颈体位,并朝着相反的方向活 动颈部。眩晕时卧床休息,患处保暖,防止跌倒。 3、正确睡枕方法,使颈椎在休息状态下维持正 常生理弧度,应选择柔软的圆枕,宽度应超过肩 宽10-20 cm,高度压缩后10-15cm为宜。
治疗
医嘱给予三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补益 肝肾、活血通络等药物对症治疗,如舒血 宁、硫辛酸等活血通络营养神经,氯诺昔 康消炎止痛,安内真降压等。
颈椎病
定义:是多因颈椎间盘退化、老化及继发 性改变,刺激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 动脉血液供应引起一系列症状体征,是50 岁以上人群中的常见病,男性多发。
起居调养
合适的 床铺:要求保持颈椎、腰椎的正常生理 曲线,维持脊柱的平衡,且透气性好。加强型席 梦思床垫最好,其次是木板床和北方农村的火炕。 卧姿以仰卧位最佳 高枕有忧,一般枕高以8-12厘米为宜,或约与 个人拳头等高。材料有低弹性。
颈椎病疑难病例讨论【参考资料】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时间:2015.09.地点:医生办公室参加人员:科室主任XX医师、科室副主任XX、科室副主任XX 主治医师、XX住院医师、XX住院医师、XX住院医师、XX住院医师、XX住院医师、XX住院医师、XX住院医师、XX医师、XX医师、主持人:科室副主任XX主治医师病例报告人:XX医师病例简要:患者XX,男, 85岁,主因"反复颈肩部疼痛伴双上肢胀痛12年余,加重2天"门诊以"项痹病"于收住我科。
入院症见:颈肩部疼痛,双上肢麻木,头晕,头痛,盗汗,全身乏力,少气懒言,劳累更甚,手足不温,畏寒肢冷,咳嗽、咳痰、喘息,偶感心慌、胸闷,无潮热。
纳眠可,二便调。
查:一般情况可,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查体(-),BP:120/80mmHg,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检查:颈椎活动不利,C3-7棘间、棘旁压痛,双侧项肌紧张,活动度(前屈15°,后伸10°,左右侧弯10°,左右旋转35°),叩顶试验(±),左上肢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加强试验(-),椎间孔挤压、分离试验(±),右上肢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加强试验(-),双侧椎动脉扭曲试验(-),双侧椎间孔挤压试验(-),双侧霍夫曼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为6分。
(6.疼痛较剧但可以控制不用止痛药)。
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示:未见明显异常。
胸片及颈椎四位片示:1、心肺膈未见明显异常征象。
2、脊柱胸段左侧弯,片内见第5-11胸椎轻度骨质增生。
3、颈椎退行性变,建议颈椎间盘检查。
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2、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目前诊断:中医诊断:项痹病(肾阳虚型)西医诊断:1、颈椎病(神经根型急性期)。
2、腰椎间盘突出症。
3、胸椎退变。
4、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5、咳嗽。
入院后行针灸、推拿,拔罐、磁热疗法、中频、中药塌渍、骨瓜提取物注射液+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青霉素钠+喘定注射液+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以改善微循环,消炎,化痰,止咳等对症治疗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