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丽线虫综述(1)
秀丽线虫综述 (1)

4
喂养方法
➢ 用冰M9缓冲液清洗虫体 ➢ 置4℃环境20min ➢ 1000r离心,弃上清,沉淀物用M9缓冲液重悬 ➢ 置4℃环境20min 弃上清 ➢ 取200ul沉淀物以靠接法接种到涂有大肠杆菌OP50的 NGM培养基上 ➢将培养基放置到16℃生化培养箱中,72h后可繁育至第二 代
精选课件
5
• 冻存 准备1mlEP管,加入700ul30%甘油(s缓冲
秀丽隐杆线虫的饲养及研究用途
精选课件
By 王传杰
1
介绍
• 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属于线形动物 门、线虫纲。体形非常小,成虫只有1mm左右。 线 虫 是 细 胞 定 数 动 物 , 两性 成虫 只有 9 5 9 个 体 细 胞 , 雄 性 成 虫 只 有 1 0 3 1 个 体细 胞 , 其 中 1 3 1个 细 胞 注 定 要 接 一 定 的发 育 程 序 陆续 死 亡 。 神 经 系 统解 剖结 构 十 分 简 单 , 仅有 3 0 2个细 胞 , 约 占整 个 动 物 体 细 胞 总 数 的 三 分 之 一 。它身体透明,能感 知气味和味道,对光线、温度有反应。研究者很容易在显 微镜下对其细胞和组织进行跟踪观察
显微注射后的整合
•目前常用的整合方法有:用 y射线和 X射线照射,或用光敏剂补骨脂素 加长波紫外线照射整合(TMP/UV integration). 基本策略是大量筛选经 •射线照射过的转基因线虫,一般挑取数百只 F1 代繁殖,筛选 F4 代, 检测是否有 100%的转基因表达,若是则说明整合成功. 一般一次整合 能得到若干个独立种系,可选择最好的一个进行实验.
出
容易脱水 而死
后的性腺被液体充 满.
精选课件
秀丽隐杆线虫

分类号编号烟台大学毕业论文利用秀丽隐杆线虫筛选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物质Screening anti-Candida albicans substances using Caenorhabditis elegans利用秀丽隐杆线虫筛选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物质摘要:以秀丽隐杆线虫作为模型生物进展抗菌物质筛选。
用白色念珠菌感染线虫后,采用不同浓度的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线虫存活情况,确定适宜用药浓度;采用微拟球藻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感染线虫治疗,观察线虫存活情况,与抗菌药物作用效果比照,从而筛选出可用于治疗白色念珠菌活性物质。
实验发现,添加10~20mg/L的氟康唑对感染白色念珠菌的秀丽隐杆线虫治疗效果较好,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治疗效果和剂量成线性关联;微拟球藻提取物不具备抗菌活性。
关键词:秀丽隐杆线虫;白色念珠菌;抗菌物质Abstract: In the study, Caenorhabditis elegans were used as model organism to screen antibacterial agents. C.elegans were infected by Candida albicans and treated by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which had been known and extracts from Nannochloropsis OZ-1, observating the survival situation and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the two antibacterial agents, thus, the bioactive substance could be screened which cured the Candida albican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Candida albicans could be treated by 10~20 mg/L Fluconazole, moreover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dose, treatment effect and the dose of a linear correlation.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xtracts from Nannochloropsis OZ-1 did not have antibacterial activity.Key words:C.elegans;Candida albicans;Antibacterial substances目录1 文献综述 (5)1.1 秀丽隐杆线虫 (5)1.2 秀丽隐杆线虫研究进展 (5)1.2.1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 (6)1.2.2 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研究 (6)1.2.3 秀丽隐杆线虫感染模型的建立 (6)1.2.4 抗菌物质作用机制的研究 (6)1.2.5 病菌致病机制和线虫免疫机制的研究 (7)1.3 白色念珠菌 (7)1.4 抗菌物质的筛选 (8)1.5 实验研究意义 (9)2 材料和方法 (10)2.1 材料 (10)2.1.1 实验药品 (10)2.1.2 实验仪器 (10)2.1.3 线虫和菌株 (11)2.1.4 培养基 (11)2.1.5 试剂 (11)2.2 方法 (11)2.2.1 线虫培养和保存 (11)2.2.2 线虫同步化 (11)2.2.3 线虫真菌感染 (12)2.2.4 线虫抗感染治疗 (12)2.2.5 观察 (12)3 实验结果分析 (9)3.1 氟康唑用药浓度的选择 (9)3.2 筛选可用于治疗白色念珠菌的微拟球藻提取物 (9)4 结论 (12)致谢 (13)参考文献 (14)1 文献综述1.1 秀丽隐杆线虫秀丽隐杆线虫[1]〔Caenorhabditis elegans〕〔图1〕是一种多细胞真核生物,个体很小,以细菌为食,可独立生存在温度恒定环境中,对人、动植物没有危害。
秀丽隐杆线虫研究综述

秀丽隐杆线虫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简称C. elegans)是一种微小的、透明的、生活在土壤中的线虫,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它已成为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模型生物之一。
由于其生命周期短、繁殖迅速、基因组小且相对简单等特点,秀丽隐杆线虫被广泛用于研究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基因组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旨在对秀丽隐杆线虫的研究进行全面的综述,从基础生物学特性、基因组学进展、到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全面的秀丽隐杆线虫研究图景。
二、秀丽隐杆线虫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简称C. elegans)是一种具有独特生物学特性的小型线虫,其身体长度仅约1毫米,属于线虫动物门、无尾感器纲、小杆目、小杆科。
自1974年被悉尼·布伦纳(Sydney Brenner)选为遗传学研究的模式生物以来,秀丽隐杆线虫已成为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广泛研究的对象。
生命周期与繁殖:秀丽隐杆线虫的生命周期大约为3天,在适宜的环境下,它们能以极快的速度繁殖。
它们通常以细菌为食,尤其是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并通过摄取这些细菌来获取所需的营养。
成年线虫通过自交或雌雄同体交配繁殖,产生的后代数量巨大,每个成虫一生可以产生多达300个子代。
基因组与遗传学:秀丽隐杆线虫的基因组相对较小,约含有1亿个碱基对,使其成为研究基因功能和基因相互作用的理想模型。
由于其生命周期短、繁殖迅速,科学家能够迅速地进行遗传筛选和基因编辑,以研究特定基因的功能。
神经系统与行为:秀丽隐杆线虫拥有相对简单的神经系统,仅由302个神经元组成。
尽管如此,这些神经元足以控制线虫的各种复杂行为,如觅食、逃避、交配等。
这使得秀丽隐杆线虫成为研究神经生物学和行为学机制的重要工具。
衰老与疾病模型:秀丽隐杆线虫因其短寿命和快速的生理变化而成为研究衰老机制的理想模型。
秀丽线虫

秀丽线虫的研究进展摘要:秀丽线虫(Caenorhadits elegans)是研究动物遗传、个体发育及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模式动物。
近年来利用线虫这种模式生物已经在生命科学的许多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信号转导、衰老、细胞凋亡、热应激反应、环境科学、性别决定、神经肌肉发育、细胞分化、神经分化诱导和行为认知等。
关键词:秀丽线虫;衰老;细胞凋亡;环境科学;性别决定;神经分化诱导;行为认知导言: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在当代生命科学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其的研究日益深人,秀丽隐杆线虫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生物学家借以了解诸多基本生命现象的优良。
近年来,国际上以秀丽线虫为实验材料的生命科学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分别在2002 年和2006 年两次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在国内,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开始将秀丽线虫应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
20 世纪60年代,分子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Brenner在和Crick等人一起确立了分子遗传学的中心法则以后,感到分子生物学的主要问题已经解决,生物学的未来应着眼于发育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等复杂问题的研究。
Brenner 试图寻找一种比果蝇更简单的、具有神经细胞的多细胞生物来探索个体及神经发育的遗传调控机制。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尝试后,他最终选择了秀丽线虫(C. elegans)为研究对象。
在此之前,Nigon 和Dougherty等已经在秀丽线虫的营养生长和有性生殖等方面做了许多前期工作。
1、线虫作为模式动物的优势线虫的饲养条件具有简单、廉价、易操作的特点,线虫成虫体长1mm,身体半透明,以大肠杆菌为食饵,从受精卵发育到成虫仅需不到四天时间。
在自然状态下线虫是一种可以自我繁殖的雌雄同体生物,因此繁殖起来也很迅速,这种能自我繁殖的能力还非常有利于得到具有同一基因结构的纯合体线虫。
另外,秀丽线虫还存在一种雄性个体,它不能自我繁殖,必须与雌雄同体的线虫交配才可繁衍后代。
神经退行性疾病线虫模型的相关综述

Th e Re v i e w o f a C a e n o r h a b d i t i s e l e g a n s Mo d e l o f Ne u r 0 d e g e n e r a t i v e Di s e a s e s
Zh u Mi a o, Li S h a, Li u Zh i p e i , Ba i Hu a n l i , Me n g Ke y i n, Li Zh o n g y i , Wa n g Xi o n g , Wa n J i a y u, Ch e n Zh i b a o
近年来 ,神经退行性疾病越来越多的受到了人 们 的关注 , 然而 , 高等动物神经系统复杂多样 , 为研 究 该 疾 病 带 来 了 很 大 的 困 难 。 秀 丽 隐 杆 线 虫
( C a e n o r h a b d i t i s e l e g a n s )是一 种经 典 的模 式 生物 , 它 的 出现使 得 生命 科 学等 领 域许 多 复杂 问题 变 得简 单
C.e l e g a n s h a d g r e a t l y c o n t i r b u t e d t o o u r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 f t h e me c h a n i s ms u n d e r l y i n g ma n y c o mp l e x c e l l u l a r p r o c e s s e s .He r e w e
第 2 5卷 第 1 期
2 0 1 3 年
黑 龙 江 八 一 农 垦 大 学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B a y i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秀丽隐杆线虫

研究历史
秀丽隐杆线虫1900年,Maupas把这种棒状的蠕虫命名为Rhabditis elegans,因为群体繁殖为“r-选择”的 缘故,早在1948年Dougherty and Calhoun便指出了它在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性。1952年,Osche把它置于 Caenorhabditis亚属,1955年Dougherty最终把它命名为Caenorhabditis elegans(其中Caeno意为 recent; rhabditis意为 rod; elegans意为nice)。广泛使用N2 Bristol品系,由Staniland从英格兰Bristol附近的 蘑菇堆肥中分离,1965年被定为参考种N2。在此过程中,Dougherty建立了线虫的琼脂板接种,大肠杆菌的培养 方法和无菌单培养方法。对秀丽线虫的早期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解剖、营养、生理和生殖等方面,直到1960s 中期,随着DNA双螺旋结构的揭示和遗传密码的发现,使得当时的生物学家认为,“人脑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最后 堡垒。”
研究意义
细胞凋亡现象及其机理,最早是在线虫中被揭示的。凋亡(apoptosis)是一个希腊文来源的词语,这个字 眼表达的是花儿凋谢,树叶飘零的景色。“梧桐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搦搦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的意 象恐怕正是说的这种意境:优雅,含蓄,还带点淡淡的忧伤,更因为飘落时那种虽然有些无奈却坦然以受之的美。 由于线虫研究开创了一个对今日生物医学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全新领域,同时也因为以线虫为基础的凋亡研究 对基础和应用生物学,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将年2002年生理和医学 奖授予了,线虫生物学的开拓者:西德尼·布雷纳(Sydney Brenner)、约翰·萨尔斯顿(John Sulston)和 线虫凋亡之父罗伯特·霍维茨(Robert Horvitz)。
秀丽隐杆线虫作为病原菌宿主模型的研究概述

秀丽隐杆线虫作为病原菌宿主模型的研究概述鞠守勇;陈其国【摘要】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 )是一种以细菌为食的自由生活的线虫,1963 年 Sydney Brenner首次把C.elegans作为模式生物用于研究动物神经发育,C.elegans已经成为研究动物发育、神经、衰老、脂肪沉积和天然免疫等方面重要的模式生物.近年来,以C.elegans作为病原菌宿主模型来研究病原菌与宿主相互作用逐渐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在病原菌致病的分子机制和宿主天然免疫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论文综述了近年来C.elegans模型在病原菌致病分子机制和宿主天然免疫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Caenorhabditis elegans is a free-living nematode that feeds on bacteria.In 1963,Sydney Brenner began research into neuronal developmen of C.elegans ,which has since been extensively used as a model organism.Now,C.elegans has become an ideal model organism to study animal development,nerve,aging, fat deposition,innate immunity and so on.In recent years,researchers have begun to investigate interaction of pathogens and hosts using C.elegans as host model.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pathogens and innate immunity of the host.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recent advances in molecular mechanism of pathogens and innate immunity of the host using C.elegans as host model.【期刊名称】《动物医学进展》【年(卷),期】2018(039)007【总页数】6页(P108-113)【关键词】秀丽隐杆线虫;病原菌;宿主;天然免疫【作者】鞠守勇;陈其国【作者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731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是一种以细菌为食的自由生活的线虫,广泛存在土壤和堆肥中[1]。
关于秀丽隐杆线虫的综述

关于秀丽隐杆线虫的综述生物153班刘通宇摘要:本文为关于秀丽隐杆线虫的综述文章,主要介绍了秀丽隐杆线虫的一些基本信息,并结合这些基本信息引出秀丽隐杆线虫的细胞周期、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研究价值与药物筛选、毒性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并结合以上信息讨论笔者对于秀丽隐杆线虫研究现状的评价以及在药理、进化论等方面的应用与研究展望,并探讨了其在回答生命意义中的价值。
关键词:秀丽隐杆线虫;研究价值;应用价值Abstract: This is a summative article about Caenorhabditis elegans, mainly introduced some of the essential information and then elicit the research value on the cell circle, nervous system, and also applications value on medicine screening, toxicity assessment. At the end, the author gives out his personal assessment about the research that had been conducted, and also introduced his personal prospect about the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in pharmacology and evolutionism, etc. It also discussed the Caenorhabditis elegans’ role in answer ing the question for the meaning of life.Key words:Caenorhabditis elegans; research value; application value模式生物是生物学家实验中用于探究某种普遍生命现象的生物物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要确定荧光蛋白的连接不影响目的蛋白的功能; b. 目的基因与荧光标记基因共注射;c. 目的基因 与具有明显表型的标记基因共注射,我们通常使用易观察的 pmyo-3::TDimer II作为
荧光标记,它在所有体壁肌肉细胞表达,转基因效率高且本身对线虫的行为 和功能 没有 影响。
显微注射后的整合
•目前常用的整合方法有:用 y射线和 X射线照射,或用光敏剂补骨脂素 加长波紫外线照射整合(TMP/UV integration). 基本策略是大量筛选经 •射线照射过的转基因线虫,一般挑取数百只 F1 代繁殖,筛选 F4 代, 检测是否有 100%的转基因表达,若是则说明整合成功. 一般一次整合
CED-3:凋亡蛋白,与 ICE(caspase家族)同 源
低氧能够引起秀丽线虫发生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学变 化,并可保护机体免受缺氧损伤。秀丽 线虫的低氧诱导因子(HIF-1)的恒定性调控通路和人 类的相应通路之间具有高度保守性,因此秀丽线虫 也已成为研究低氧应答调控通路进化保守性的重要 工具之一。阐明秀丽线虫的低氧应答机制将为了解 人类低氧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注射时将 线虫挑至 琼脂糖固 定垫上, 调整线虫 使性腺暴 露,滴加 注射油覆 盖整个虫 体. 固定 好后的操 作要迅速, 否则线虫 容易脱水 而死
将琼脂糖固定垫放 在载物台上,40x物 镜下找到线虫,使 性腺聚焦在正确的 平面. 操作微操或 轻移滑动载物台, 将注射针尖刺入性 腺. 启动微量加压 器进行注射,能观 察到注射液在性腺 中快速流动,注射 后的性腺被液体充 满.
• 冻存 准备1mlEP管,加入700ul30%甘油(s缓冲 液溶解)
用冰M9缓冲液清洗虫体
置4℃环境20min,1000r离心弃去上清
将虫体转入事先准备好的EP管中,置于-80℃ 冰箱冻存(可保存2个月),需要时取出室 温解冻重置培养基
研究范围Biblioteka 细胞程序性死亡的遗传调控机制 RNAi 及其作用机制 秀丽线虫的功能基因组学及其他研究 低氧应答模式生物
在体视显微镜下, 滴加恢复缓冲液至 注射后的线虫正上 方,由于与油互不 相溶,缓冲液会渗 入油下使线虫浮起 . 一般等待 2~ 5 min,线虫活力恢 复,身体开始游动 ,即可挑至培养板 上,20℃ 常规培养 .
子代目的基因表达检测
注射后约 3 天,观察孵出的 F1 代是否有目的 DNA 表达. 目前,线虫外源基因表达的标记通常 用:a. 荧光蛋白与目的蛋白形成融合蛋白,但
能得到若干个独立种系,可选择最好的一个进行实验.
现阶段研究已发现了十几个控制细胞 凋亡的基因,这些凋亡基因之间通过 遗传相互作用组成一条线性的调控途 径控制细胞程序性死亡,包括凋亡的 激活阶段、凋亡的起始 、凋亡细胞的 清除及凋亡细胞内部的 DNA 降解
EGL-1:促凋亡蛋白,属 BCl—2蛋白家族,与哺乳动 物BAD、BIK/NBK及HRK同 源 CED-9:抗凋亡蛋白,与 人体bcl-2同源 CED-4:促凋亡蛋白,同 源体为Apaf-1
基因组学和功能蛋白组学的研究
其他(MAPK 信号传导 、 TGF- b 信号传递途径 、衰老和年龄及脂
肪代谢等)
方法 —— 线虫基因显微注射
显微注射技术是线虫研究领域的常用技术,对 线虫进行转基因操作的一种高效且相对简单的 方法,主 要用于研究线虫突变种系的功能恢复 (mutant rescue)、特定基因的过表达或异位表 达、标 签 蛋白的 表达、特 定 蛋白 质 结构域 的功 能、DNA 或 RNA 调节元件的分析及 RNA 干扰等. 此外,这项转基因技术对于特 异表型的筛选也是个强有 力 的 工具 , 并 且 它还 可 用于 将人 工 合 成 mRNAs 或其他分 子接引入细胞
设备
• 显微注射全套仪器 • 琼脂糖固定垫 • 添 加 了 4% 葡萄糖 (glucose) 的 M9 缓 冲 液
注射步骤
制剂及破针
固定虫
注射
恢复
将纯化的 DNA 溶解在 TrisEDTA(TE)缓冲液中即可接用 于注射。在注射液中加入终浓 度约 10 mg/L 的线虫基因组 DNA,则会有效地提高转基因 效率。 将一小玻片放在加了注射油的 固定垫上,操纵微操使注射针 与玻片边缘相撞,若针头尖端 撞破,可观察到有液泡自动渗 出
饲养与冻存
设备试剂: 大肠杆菌OP50 —— 大肠杆菌OP50是尿嘧啶渗漏突变型,作为 秀丽隐杆线虫的食物。 NGM培养基——1000ml的NGM培养基内加有:3gNaCl,2.5g蛋 白胨,17g琼脂,1mol/LK2HPO4-KH2PO4缓冲液 (pH=6.0)25ml,975ml蒸馏水,灭菌后加入分别抽滤除菌的1ml胆固 醇溶液(5mg/ml乙醇),1mol/LMgSO41ml,1mol/L的 CaCl 21ml
秀丽隐杆线虫的饲养及研究用途
By 王传杰
介绍
• 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属于线形动物 门、线虫纲。体形非常小,成虫只有1mm左右。 线 虫 是 细 胞 定 数 动 物 , 两性 成虫 只有 9 5 9 个 体 细 胞 , 雄 性 成 虫 只 有 1 0 3 1 个 体细 胞 , 其 中 1 3 1个 细 胞 注 定 要 接 一 定 的发 育 程 序 陆续 死 亡 。 神 经 系 统解 剖结 构 十 分 简 单 , 仅有 3 0 2个细 胞 , 约 占整 个 动 物 体 细 胞 总 数 的 三 分 之 一 。它身体透明,能感 知气味和味道,对光线、温度有反应。研究者很容易在显 微镜下对其细胞和组织进行跟踪观察
M9缓冲液——每升缓冲液中含15.12gNa2HPO4#12H2O(或 6gNa2HPO4),3gKH2PO4,5gNaCl,0.25gMgSO4#7H2O,宜现 用现配 S缓冲液——0.1mol/LNaCl,0.05mmol/L K2HPO4-KH2PO4缓 冲液(pH=6.0)
喂养方法 用冰M9缓冲液清洗虫体 置4℃环境20min 1000r离心,弃上清,沉淀物用M9缓冲液重悬 置4℃环境20min 弃上清 取200ul沉淀物以靠接法接种到涂有大肠杆菌OP50的 NGM培养基上 将培养基放置到16℃生化培养箱中,72h后可繁育至第二 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