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教案第一课时
《皇帝的新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皇帝的新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皇帝的新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精彩片段,体会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的妙处。
2.明确题目与内容、结构的关系,理解中心人物及主题。
3.了解童话的一般特点:想象和夸张。
4.通过听说读写练习,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发展学生的想像力。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
教师先让学生讲讲自己读过哪些安徒生童话,谈一个童话的主要情节,或者谈谈自己对这些童话的整体印象,或者谈谈自己为什么喜爱童话。
今天我们来学习安徒生笔下的童话《皇帝的新装》。
看课文注解1,画出要点。
(作者的名字,国籍,所处的时期,人们对他的评论及其他作品)2.快速阅读全文。
(1)勾画出生字、生词。
(2)学习小组内交流故事梗概,对照多媒体显示图片,说说自己认为最有趣的是哪件事。
(3)分角色朗读学生认为最有趣的情节。
(如诚实的老大臣、另外一个诚实的官员及皇帝去看新装的不同心理,穿新装的片段等。
读时要注意语气、语调)(4)讨论:皇帝是怎样的皇帝?二研读与赏析1.谁在行骗?学生很容易回答:“自称是织工的两个外来的骗子。
”2.怎么骗?从课文找出一句话来。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3.你认为两个骗子的骗术高明吗?允许有不同意见,但要有理有据。
4.现在我们都能一眼识破骗子的骗术,但为什么皇帝、大臣甚至举国的老百姓都被骗了?文中仅仅是两个骗子在骗吗?文章最后以孩子天真的话来揭示真相,作者的用意何在?分析皇帝、大臣及百姓的不称职、不理智、随声附和的特点。
孩子没有考虑自己,没有虚荣心,根本不存在称职不称职的问题,他诚实,没有顾虑,什么也不怕,因此说出了真话。
5.那么,从中我们应该明白什么道理呢?由于大家都把个人利益放在了首位,怕这怕那,所以才上当受骗,说了假话。
那个孩子没有私心,没有顾虑,什么也不怕,因此说出了真话。
看来自私自利是罪恶霸根源,只有无私才能无畏。
6.这位皇帝被骗得如此凄惨,现实生活中会有这样的皇帝吗?我们很难找出一模一样的皇帝来,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能发现很多类似的事情。
皇帝的新装第1课时教案

皇帝的新装第1课时教案【课时目标】学习快速阅读,浏览全文,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学过程】一、趣聊“童话”,导入新课1.趣聊“童话”师:同学们小时候应该都看过童话故事,下面这几幅图便跟童话有关,你是否还记得这些童话故事的内容呢?课件出示:师:这些故事都是安徒生创作的,这位丹麦作家因为他的童话而享誉世界。
童话有这样的特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童话是一种儿童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现实生活,潜移默化地对儿童进行思想启蒙教育。
【设计意图】本环节用图片激活学生的记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营造童话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由感性的认识上升到对童话体裁的理性归纳,补充课文学习所需的知识储备。
2.导入新课师: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学习安徒生的另一篇童话——《皇帝的新装》。
(板书课题)希望同学们学完后不仅能掌握新的阅读方法,还能受到思想启迪。
3.预学展示(1)扫清字词障碍。
(见《状元大课堂》本课“字词清单”栏目)(2)作者简介。
(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名片”栏目)二、抓纲拎要,速读课文1.指导速读方法师:课文围绕“皇帝的新装”展开了一段荒诞离奇的故事。
下面,请同学们抓纲拎要,速读课文。
阅读时注意思考几个问题。
课件出示:速读方法:寻找关键词句,全神贯注,从头到尾快速阅读课文,不回看,不指读。
思考:(1)课文中依次出现了哪些人物?(2)这是一件怎样的新装?(3)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故事。
提示:可在课文中圈点勾画。
【设计意图】用寻找关键词句的方法,训练学生快速阅读,落实课时教学目标。
圈点勾画有助于学生保持注意力,教师不说话,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意在培养学生专注的阅读习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个问题的设计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后面梳理情节、复述故事做铺垫。
2.学生快速阅读提示:阅读时间大约7分钟,在学生阅读期间,教师尽量不说话,不干扰学生,给学生营造安静的阅读环境。
《皇帝的新装》第一课时

皇帝的新装教学目标:概述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内涵。
一、图片导入(出示幻灯片图片“指鹿为马”)同学们,想欣赏一个成语吗?看到这幅图片,能想到哪个成语?(指鹿为马)你能给大家分享这个典故吗?(秦朝一位丞相,名叫赵高,自恃位高权重,想检验朝中大臣是否听命于他,便在朝会上献鹿一只,并指着鹿说是马。
秦二世胡亥笑着说:“丞相错了,指鹿为马。
”又问左右群臣,有的官员害怕赵高,所以附和说是马,有的沉默不语,有胆大忠心的官员据实言鹿,事后,赵高阴谋杀害了那些回答是鹿的人。
从此,人人自危,没有再敢说赵高有错。
)为什么明明是鹿,会被说成是马?因为一个怕字,他们怕权威,不惜说假话(虚假),骗人骗己(欺骗)。
像这样是非不分,颠倒黑白的荒唐闹剧不止咱们中国有,现在我们把目光投向国外。
二、明确学习目标(出示幻灯片图片“皇帝的新装”)瞧,一位没穿衣服的皇帝正傲慢地走来,相信大家对他也非常熟悉,大声喊出今天要上的课题——皇帝的新装(板书)再读这篇童话,我们要带着目标来读,一是能概述故事情节,二、分析人物形象,三、把握作品内涵。
三、默读理情节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试着复述故事情节。
生答:……师:复述得很不错,语言流畅,情节很具体。
依次说出了皇帝爱新装,落入骗子骗局——→大臣们说假话——→皇帝在街上裸游——→小孩揭示骗局。
这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展开情节的?事情发展(时间)顺序现在老师再加大难度,我们呀,再把这篇长长的文章呢读短,甚至可以只用一句话来概括!2、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生:……你的故事太丰满了,哪个同学能给这个故事瘦瘦身?(浓缩是精华,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有三部曲:人物+情节+结果)本文讲了一个愚蠢的皇帝为追求新装而上当受骗的故事。
竟让一个皇帝为了一件新装就在街上裸奔,这件新装到底有怎样的魔力?“新”在哪里?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骗子真会吹,骗子说,这件新装是有神奇特性的,如果皇帝看不见,你就是个愚蠢的皇帝,大臣看不见,你就成了不称职的大臣,如果你们说看不见,你们成什么人了?---愚蠢——那你还会选择说实话吗?(不会,说会的因为你是个旁观者(*^__^*) )骗子的骗术的确很高明,像一把钳子把人们的嘴牢牢地封住了,也就使离奇夸张的情节发展得合情合理,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四、演读知人物看来这件新装真是不容小觑!课文中哪些人跟老师一样对新装也赞不绝口呢?他们都是怎么赞美的?我们都知道新装是不存在,那他们赞美新装时,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初中语文《皇帝的新装》第一课时 教案

学生:请三个小组(小组代表)分别汇报思考探究一题。
教师:根据学生代表的汇报,引导及评价。
能写出童话的题目或内容,并写出自己的印象,小组交流每人都要发言。
明晰目标中的关键词,明确童话、夸张、想象的概念及。
能专注地默读课文。
二、课标分解:
学什么:默读课文,读中思考。
学到什么程度:了解主要内容,梳理文章的情节。
怎么学:提前预习、检测预习、默读交流、梳理内容、了解线索等。
教
材
分
析
本文是19世纪丹麦的童话大师安徒生的童话作品,写于1837年,是他最著名的童话之一。童话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皇帝及大臣们自欺欺人的丑行,讽刺了他们的虚伪和愚蠢。
四、合作交流,互助学习(8分钟)。
五、课堂检测,目标达成(5分钟)。
预习作业:认真阅读预习提示一(你读过哪些童话?这些童话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学生:课前完成于作业本上,从小学课本中搜寻,也可以上网搜寻,书面表达完成。不宜多,两到三个即可。上课后小组合作交流。
教师:巡视各小组,发现典型,全班汇报(一组即可)。
学
情
分
析
年级整体:前测性问题(调研)
1.你喜欢童话吗?
2.童话有什么特点?
授课班级:
学习
目标
1了解主要内容。
2.梳理文章的情节。
评估
任务
1.理解主要内容。(目标1)
2.梳理文章的情节。(目标2)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估要点
一、预习作业汇报交流题(5分钟)。
二、明确学习目标(1分钟)。
《皇帝的新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优秀3篇)

《皇帝的新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优秀3篇)《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篇一重点一、童话的想象和夸张二、童话的朗读难点1、本文是怎样运用想象和夸张,塑造人物,表现中心的。
2、体会“诚实”在文中的含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
引导学生阅读《单元提示》、《预习提示》,明确课文的出处、作者、国籍,文章的体裁。
教师小结童话的特点,突出“幻想、想象和夸张”,启发进入课文。
二、观看录相(或听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诵):《皇帝的新装》1、要求:明确课文中出场人物的名单、人数;分组指定注意几个主要角色的对话朗读的重音、声调、节奏;2、教师注意在关键处停下指导学生猜读:例如,听到“为了要穿得漂亮”,想象一下,这个皇帝图漂亮可能会到什么地步?听、想、读结合,体会作者想象丰富精妙之处。
三、学生读,要注意正音正字。
1、学生各选一个角色的几句话画出朗读标记后试读。
(标记按下要求作:/表示节奏,→表示平调,↗表示升调,↘表示降调,表示曲折调。
)教师作示范,指导朗读。
2、列出课文中出场人物名单及人数。
3、选定角色,起立朗读。
同学朗读完毕,要互相评议指出优缺点。
四、概括故事情节。
(略,参见教材分析)五、作阅读提要,具体要求:1、抓全篇的基本内容,即主要故事情节,勾勒轮廓;2、各情节之间用连贯的语句叙述,可适当加以评论;3、语言要简洁。
4、课外朗读全文录音。
第二课时一、读读、讲讲、议议,把握各个角色的社会意义。
(提示:根据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分析、说明)1、故事开头为什么要着意写皇帝喜欢“穿得漂亮”?2、骗子为什么要介绍“新装”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有什么作用?3、皇帝为什么会相信骗子介绍“新装”特性的那段话?4、皇帝、官吏明明一无所见,为什么还要交口称布料“美极了”?5、从皇帝、官吏、骗子的所作所为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6、小孩子为什么能一语道破真相?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7、讨论故事中“诚实”的含义。
【教学设计】皇帝的新装(第1课时)

第22课皇帝的新装(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快速阅读。
在短时间内迅速浏览全文,了解主要内容。
2.调动学生自己的体验,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作者的思路。
教学重点1.学习快速阅读。
在短时间内迅速浏览全文,了解主要内容。
2.调动学生自己的体验,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作者的思路。
教学难点学习快速阅读。
提炼关键信息,把握主要情节。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白雪公主》《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些童话故事装点了我们的童年。
你还读过哪些童话故事?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就走进另一个童话的世界,看看那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新知探究一、知人论世1.走近作者。
【活动内容】教师带领学生了解安徒生及其作品。
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单中的填空题。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及其作品信息。
2.写作背景。
【活动内容】出示“写作背景”的课件内容。
教师做简单补充。
【设计意图】了解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二、知识链接3.童话。
【活动内容】出示“知识链接”中对于“童话”的介绍。
【设计意图】了解相关文体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
三、正音释义【活动内容】检查预习,教师先出示课件中的易错生字词和需要掌握的词语意思,再让学生指出其他理解困难的字词,并加以点拨。
称职()炫耀()妥当()呈报()钦差()陛下()赐给()爵士()勋章()骇人听闻()随声附和()称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妥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呈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救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声附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意图】通过认识生字词和解释词语的意思,读通课文,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整体感知【活动内容】快速阅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1.课文写了哪些人物?谁是中心人物?2.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写的?主要写了哪几个情节?3.按下列提示复述课文。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第1课时-1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嘉陵区安福李仁海教学目标:1.阅读安徒生作品,了解作家生平和童话常识;2.速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3.抓住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形象,领悟文章主题。
设计思路:本节课注意激发学生兴趣,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合作地学习方式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分享学习之乐。
让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气氛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
学情分析:学生接触童话比拟多,但对这种体裁只是一知半解,要求学生课前自己了解一些安徒生生平成就。
故事的情节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但对童话的挖苦意义很可能明于心而不明于口,教师应适当点拨,使之对主题的理解水到渠成。
教学过程活动一:激趣导入,检查预习有位作家说:“5岁的孩子倾听安徒生;15岁的少年阅读安徒生;25岁的青年品味安徒生;45岁、55岁的人回味安徒生……这大概就是安徒生永恒的魅力。
〞今天我们就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学习《皇帝的新装》。
(板书课题:皇帝的新装)2.明确学习目标〔齐读〕〔1〕阅读安徒生作品,了解作家生平和童话常识;〔2〕速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3〕抓住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形象,领悟文章主题。
〔1〕字词积累〔给划线字注音〕炫耀称职滑稽陛下头衔骇人听闻钦差大臣随声附和御聘〔2〕了解作者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
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3〕明确体裁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像、梦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
活动二:自主学习,梳理情节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后,试着用简要的语言复述这个童话故事。
学生默读5分钟这篇童话有没有一条线索贯穿其中呢?〔新装〕〔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揭〕新装请学生复述这个故事。
(《皇帝的新装》教案)

(《皇帝的新装》教案)《皇帝的新装》第一课时教案一、课题名称:《皇帝的新装》(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童话故事情节的夸张和想象,掌握童话的基本知识,学会欣赏童话文本的方法;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欣赏文本童话的语言魅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文中角色所揭示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社会丑恶行为的意识和勇气。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童话故事情节的夸张和想象,学会欣赏童话文本的方法;2、体会文中角色所揭示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社会丑恶行为的意识和勇气。
四、课型:讲授课、活动课五、教学方法:阅读课六、教具:多媒体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过程:1、同学们,我们今天学哪篇课文,知道吗?(《皇帝的新装》)2、这个故事听过、看过吗?(听过、看过)3、那今天还学什么呢?你们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建议吗?(今天再学《皇帝的新装》有什么意义?为什么安徒生要写这样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今天对我们有什么启示?)4、我觉得同学们的建议都很不错!那么现在齐声告诉我,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谁?(安徒生)同学们,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生于1805年,2005年是他诞辰多少年?算算看?——200周年。
5、不错,为了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丹麦人自动到安徒生家乡广场上的一个塑像前进行悼念,现在猜一猜,去悼念的人是孩子多,还是成人多?(学生很可能会回答孩子多)——可惜,你们猜错了,这是我从人民网上下载的一幅照片,你们看……安怎么碰呢?(投影)问问你:请问你当时说了什么话?心里是怎么想的?脸上的表情怎样?帮帮你:在课文中,那些句子描写了你,那个词语还有别的意思。
我想让同学们都进入到童话的角色里,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说话,给其他角色提问。
今天的合作是互相提问,暂时答不全不要紧,由其他同学补充、帮帮你,在对对碰中擦出思维的火花,在合作中共同探讨、共同进步!事不宜迟,现在就以大臣、官员查看做新装的部分为例展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皇帝的新装
第一课时
I.教学目标
1.理解童话的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2.使学生认识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
3.培养复述课文的能力。
II.教学重点:
1通过语言和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 童话的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III.教学过程:
一、导入:说起童话,我们大家肯定会兴趣盎然,那么你都读过谁的童话?(学生可能说:郑渊洁、安徒生、格林等等),看来大家都读过安徒生的童话,也非常喜欢他的作品。
小学时,我们学过他的哪篇童话?(肯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卖火柴的小女孩》)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很有特色,也肯定会受大家欢迎的作品《皇帝的新装》。
二、交流预习
1.作者简介
安徒生(1805~1875)全名是:汉斯·克利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
的童话作家。
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
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
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2.简介童话特点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3.正字正音
生字词:滑稽陛下头衔骇人听闻钦差爵士御聘
多音字:更衣随声附和自称圈定系上
三、分析课文
(一)先让学生根据以下问题接龙复述课文:
1、皇帝有何嗜好?
2、两个骗子怎样设的圈套?
3、面对新装,老大臣有何心理活动?他回去如何对皇帝汇报的?官员有何心理活动?他又是如何汇报的?
4、皇帝面对新装,想了什么?说了什么?
5、为新装举行的大典上,老百姓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想、如何说的?
6、最后谁说出了真话?
7、最后结果如何?
(二)分析段落,概述段意。
这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以“新装”所具有的奇怪特
性为线索,以皇帝为中心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第一部分(第1段)皇帝爱新装。
(故事的引子)。
第二部分(第2至4段)骗子“做”新装。
(故事的开端)。
第三部分(第5至18段)君臣看新装。
(故事的发展)。
第四部分(第19至32段)游行穿新装。
(故事的高潮)。
第五部分(第33至36段)揭穿假新装。
(故事的结局)。
(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笑新装)(三)分角色朗读(或听朗读录音)。
根据“思考和练习三”的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朗读时要进入角色,读出感情。
(旁白一人,皇上一人,老大臣一人,诚实的官员一人,小孩一人,其余所有角色一人。
)
四、布置作业:
1.写生字,理解词义。
2.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做到读音准确,语速适中,能正确读出语气。
皇帝的新装
妹妹,你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茫茫的人海,消失在我日夜的想念中。
不曾带走我对你的点点回忆。
千重山,万重水,割不断的是情深似海如潮的的思念。
默默坐在屏前,手指在键盘上轻轻的划过,所有的怀想,所有根植脑海抹不去的记忆,都凝聚指尖,触动着流年的痕迹,把一纸素笺的心事,轻吟纸笺,等你从陌上归来。
我的妹妹,你在哪里啊?哪里?问天,天不语,问己,己不明。
想你的日子,见不到你的踪迹,让我陷入了沉思。
有关你的一切,早已深深铭刻在心里。
妹妹,你是我心底最珍贵的爱!回想起我们一起度过的时光,是那么的美好。
所有的细节历历在目。
还记得我们初遇的散文吧吗?第一次与你相遇,是在你的空间,欣赏你温婉如水的文字,一看到你的笔名冰格格,不问为什么,就一下子惊艳了我的目光,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你高贵典雅的名字,喜欢上了你才华横溢精彩的文字,喜欢上了你冰清玉洁的聪慧,喜欢上了你的一切。
妹妹,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
姐姐能幸运的遇上你,是天意,是缘分,更是生命中注定让我们有共同爱好文字,走到了一起。
在那些快乐美好的日子里,我们互相点评文章,互相推心置腹的发短信交流,很快,我们就成了无话不说的网上好姐妹,彼此都会为伤感文字而流泪,也会为彼此的喜悦而欢呼雀跃
妹妹,姐姐永远不会忘记,在姐姐最困难的时候,是你不离不弃的向姐姐伸出援助之手,帮我渡过难关。
是你一次次发短信打电话,询问病情,关心着姐姐。
记得那次,当电话那端,传来千里之外,你亲切的声音,那一刻,姐姐接电话的手在颤抖,心在激烈的跳动,姐姐卸掉所有的坚强面具,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竟在你面前痛哭的发泄流泪。
你用温暖的话语,安慰鼓励着姐姐,为姐姐抹去眼角的泪痕,把微笑的阳光,洒向姐姐的世界,从此,你就成了姐姐一生的感恩。
妹妹,你在姐姐的眼里,是没有血缘关系,如同骨肉的亲人,甚至超越亲情的朋友,你留给姐姐的是太多太多的感动。
常常让姐姐沉浸在绵绵幸福的回忆中。
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