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金属矿物加工技术
浅析非金属矿物加工及环境保护

浅析非金属矿物加工及环境保护浅析非金属矿物加工及环境保护1. 引言非金属矿物广泛存在于地壳中,包括石灰石、石膏、石英等。
这些矿物在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尤其是在建筑材料、化工原料和玻璃制造等领域。
然而,非金属矿物的加工过程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本文将对非金属矿物加工的过程及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浅析。
2. 非金属矿物加工过程非金属矿物加工的过程主要包括采矿、破碎、磨矿和精细加工等环节。
2.1 采矿非金属矿物的采矿通常是地下或露天开采。
地下采矿需要进行洞穴开挖、支护等工程,这些工程会带来大量的岩土运输和矿砂运输,对地表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露天开采主要是通过切割和挖掘方法将矿石从地下露天堆放,这种方式会对地表植被、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2.2 破碎矿石通常需要经过破碎工艺进行初步处理。
破碎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矿石粉尘,其中可能包含有害的化学物质,如重金属。
为减少粉尘的产生,可以采用湿法破碎工艺,并设置粉尘控制设备,如除尘器、喷雾设备等,以保护工人的健康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3 磨矿在磨矿过程中,用于研磨矿石的磨料和磨杆会产生金属瑕疵和磨料碎屑,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为减少磨矿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可以采用密闭磨矿和水力磨矿等技术,并加装过滤装置,以控制矿粉的扬尘和废水的排放。
2.4 精细加工精细加工是将磨矿得到的矿粉进行筛分、分级和加工,以得到理想的产品。
在精细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矿粉的输送和存储环节,以防止粉尘泄露和堆积。
可以采用防尘罩、密闭输送设备和有机玻璃等措施,减少粉尘的扩散。
3. 环境保护措施为减少非金属矿物加工对环境的影响,可采取以下环境保护措施。
3.1 采矿环境保护措施在地下采矿过程中,应加强岩土运输和矿砂运输的管理,减少运输距离,避免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对露天开采,要合理规划挖掘方案,减少矿石堆放面积。
同时,要进行建设用地复垦和生态恢复,加强植被保护和水体治理。
3.2 粉尘污染控制在破碎和磨矿过程中,要采取湿法工艺和密闭设备,减少粉尘的扬散。
非金属矿物加工技术基础

非金属矿物加工技术基础非金属矿物的选矿与提纯目的(1)将矿石中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相分离,富集有用矿物;(2)除去矿石中有害杂质;(3)尽可能地回收伴生有用矿物,充分而经济合理地综合利用矿产资源。
目前非金属矿提纯常用的方法:浮选法、重选法、磁选法、电选法、化学选矿法、光电拣选法、摩擦洗矿以及近些年出现的超细颗粒的选矿方法等。
非金属矿分选提纯特点(1)非金属矿选矿的目的通常是为了获得具有某些物理化学特性的产品,而不是为获得矿物中某一种或几种有用元素。
(2)非金属矿选矿过程应尽可能保持有用矿物的晶体结构,以免影响它们的工业用途和使用价值。
(3)非金属矿选矿指标的计算一般以有用矿物的含量为依据,多以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其矿石的品位及有用矿物的回收率,而不是矿物中某种元素的含量。
(4)非金属矿选矿提纯不仅仅富集有用矿物,除去有害杂质,同时也粉磨分级出不同规格的系列产品。
1.拣选和摩擦洗矿拣选拣选是利用矿石的表面特征、光性、电性、磁性、放射性及矿石对射线的吸收和反射能力等物理特性,使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分离的一种选矿方法。
拣选主要用于块状和粒状物料的分选,如除去大块废石或拣出大块富矿。
其分选粒度上限可达250~300mm,下限为10mm,对于个别贵重矿物(如金刚石),下限可至0.5~1mm。
非金属矿物的分选来说,拣选具有特殊作用,可用于预先富集或获得最终产品,如对原生金刚石矿石,采用拣选可预先使金刚石和废石分离,对金刚石粗选和精选,采用拣选可获得金刚石成品。
同样,对于大理右、石灰石、石膏、滑石、高岭土、石棉等非金属矿物,均可采用拣选获得纯度较高的最终成品。
(1)人工拣选根据矿石和废石之间的外观特征(颜色、光泽、形状等)用手拣出矿石和废石。
分正手选(从物料中拣出有用矿物)和反手选(从物料中拣出废石)两种。
主要用于机械方法不好拣选或保证不了质量的矿石,如拣选长纤维的石棉、片状云母,从煤系高岭石中拣出大块废石(石英、长石)等。
非金属矿石的开采与加工技术

非金属矿石的开采与加工技术非金属矿石的开采与加工技术包括采矿、破碎、磨矿、浮选等步骤。
采矿是指通过爆破、掘进等方式将矿石从矿床中开采出来;破碎是指
将原矿石经过粉碎设备进行破碎,使得矿石达到适合进一步加工的颗
粒度;磨矿是指将矿石经过磨矿设备加工,使得矿石更加细化;浮选
是指通过特殊的药剂和气泡,使得有用矿物颗粒与废石分离,实现矿
石的提纯。
在非金属矿石的加工过程中,正确的操作和优化工艺能够提高矿石
的提取率、降低成本,并实现绿色环保生产。
同时,科技的进步也推
动着非金属矿石开采和加工技术的发展,例如机械化设备的应用和自
动化控制系统的改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品质。
需要注意的是,在非金属矿石的开采与加工过程中,要合理规划和
设计生产流程,充分考虑安全、环保和资源利用的问题,确保生产的
可持续发展。
同时,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矿石加工技
术水平,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非金属矿物粉体加工技术现状和发展探讨

1 我 国非 金 属 矿 物 粉 体 加 工 现 状
的市场 。
号采用猝发 随机信 号 ( b u r s t r a n d o m) 。信 号采 集 系统 要 完 整地 保 留原 始 信 号 中 的 信息 , 设 置 分 析 频 率 为 1 9 5 H z 及一定的采 样频 率 , 保 证采 样频 率 为分 析频 率 的2 倍 以上 , 来满足工程采样定 律的要求 , 采 样 时 间 约
场的导 向, 因此 对 于非 金 属 矿 物 粉 体 加 工技 术 的 研 究和 发 展 的 方 向 应 该 加 大研 究 的 力 度 。 关键词 : 非金属 ; 加工 ; 分析 ; 探 讨
中图 分 类 号 : T B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 3 1 9 8 ( 2 0 1 5 ) 0 2 — 0 1 6 8 — 0 2
参 考 文 献
[ 1 ]张建 , 唐文献 , 马宝等. 莱轿 车白车 身试验模 态分析[ J ] . 江苏科技 大 学 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 2 0 1 2 , 2 6 , ( 2 ) . [ 2 ]杨荚, 赵 广耀 , 孟凡亮. 某轿 车白车 身模态分析与试验研究[ J ] . 东 北大学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 2 0 0 8 , 2 9 ( 7 ) . [ 3 ] 千禹平, 吴建闭. 关于白车身有限元模 型 实验验证 的研 究E J ] . 上
为 1 8 0秒 。
2 . 2 实 验 测 点 布 置 布置 测 点 的 原 则是 让 测 量 分 析 模 态 更 清 楚 全 面 地 反 映白车身振 动模 态 , 因此 测 点均匀 布 置在 白车身 特 征部位 , 例如轮罩 、 前 横梁 、 A柱 、 B柱 、 地板 横梁 、 顶盖 横梁等部位 。实验将 1 3 8多个测 试点 , 沿 车身 纵 向对 称 面安排布置 , 同时采集测点 沿 X、 Y、 Z三个方 向的振
浅析非金属矿物加工及环境保护论文.doc

2.我国非金属矿物加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我国非金属矿物加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
相关的企业单位在进行非金属矿物加工的同时也要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一味的只对于非金属矿物无节制的开发、加工与利用而忽视了环境的保护,那么经济的发展只是短暂的繁荣并不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
非金属矿物加工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意义,我国未来非金属矿物开发加工的发展将以全面提升非金属矿物材料的功能或者是应用性能为s的,以环境保护为导向,以高效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为宗旨,注重环境保护与非金属矿物加工的充分结合、齐头并进,从而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不竭动力。
3.我国非金属矿物加工运用的科学技术与设备我国现代的高新技术、高科技设备、新材料产业以及环境保护等都与非金属矿物材料的开发利用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国非金属矿物加工运用的科学技术与设备主要分为粉碎技术与设备、分级技术与设备、表面改性技术、干燥技术与设备、造粒技术与设备、材料复合技术。
非金属矿物加工主要是指凭借一定的技术设备与工艺而制造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具有一定粒度大小和物理化学性质等性能的功能性产品。
我国生产的超细粉碎设备基本与国外的相当,但是其技术研究的起步比较晚,基础较为薄弱且发展层次良莠不齐,超细粉碎设备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控制产品粒度处于所需的分布范围内,使得混合粉料中粒度已经达到要求的产品及时地被分离出去;表面改性工艺依据表面改性的方法与设备及粉刷制备方法而异;干燥是用热能将湿物料中的湿分气化为蒸气,再利用抽吸或气流将蒸气移走而达到去湿的操作;对于粉状产品进行造粒的深度加工,不仅有利于满足生产工艺的需求,而且有利于降低粉尘污染以改善劳动操作条件;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按照基本材料不同各异,各种材料在性能上相互取长补短进而产生协同效应,让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
4.我国非金属矿物在环保工程中开发与应用所存在的问题4.1非金属矿物环保材料应用的范围较窄我国的矿物研究人员对于非金属矿物在环保工程中的开发与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系列的贡献与成就,但是也把我国在这一领域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反映了出来。
0f 矿物加工技术

0f 矿物加工技术
矿物加工技术是将矿石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冶金处理过程,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金属或非金属物质的技术。
它涉及到物理分离、化学反应、冶金熔炼等过程。
矿物加工技术的目标是尽可能高效地从矿石中提取有价值的物质,同时使得副产品和废弃物的产生减到最低。
常见的矿物加工技术包括:
1. 破碎与粉碎:将矿石通过机械力粉碎成更小的颗粒,提高矿石的表面积,便于后续的浸出和分离过程。
2. 浮选:利用矿石与特定的浮选剂之间的亲靠性差异,通过气泡作用将有价值的矿物颗粒与废物分离。
常见的浮选剂有油脂类、氧化剂和捕收剂等。
3. 磁选:利用矿石中磁性差异的特点,通过磁力将有价值的磁性矿物与非磁性废物分离。
4. 重选或重力分离:通过对矿石进行加工和重力分离,使得不同密度的物质分开,如传统的重力浓缩法、离心浓缩法等。
5. 热处理:通过高温熔融过程将矿石中的有价值物质分离出来,如冶金工艺中的熔炼和烧结。
6. 化学浸出:利用溶液将矿石中的有价值物质溶解出来,然后通过后续的沉淀、电解等过程将其纯化。
以上仅是矿物加工技术的一些常见方法,实际应用中还根据不同的矿石类型和矿石中物质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加工技术。
这些技术在矿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提高矿石的利用率和价值,同时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矿物精细加工-了解6大非金属矿物材料加工工艺

矿物精细加工|了解6大非金属矿物材料加工工艺天然非金属矿物材料因其构成的多而杂性和产出状态的不同,即使是同一种矿物,产出地点不同,在性质上也有所差别。
因此,必需对矿物材料进行加工处理,以优化矿物材料的性能,提高其使用价值和技术经济效益。
矿物材料加工处理后的增值情况非金属矿物材料的常用加工工艺重要有选矿提纯、颗粒的形态处理、热处理、界面处理剂改性、改型、成型及后处理技术等。
1、非金属矿物材料选矿提纯工艺矿物材料的提纯是指通过某些特别的方法,将矿物材料中的杂质除去,以提高有用组分的纯度。
目前重要的提纯方法有物理方法(如浮选、磁选等)和化学方法(如酸浸、热氯化等)。
石英选矿提纯方法高岭土提纯、增白、磁化处理工艺目前,我国矿物材料提纯技术存在的重要问题是:(1)高纯加工技术相对落后目前国内矿物加工工艺和设备还难以充足电子工业、新型或高技术陶瓷工业对非金属矿物原材料,如石英、锆英石、金红石、氧化铝等高纯度的要求。
(2)微细粒矿物加工提纯技术的工业应用落后微细粒矿物加工提纯技术是加工高纯非金属矿产品的紧要方法之一,由于很多待分别或分选的非金属矿物嵌布粒度细,只有经超细粉碎后才能单体解离,因此微细粒矿物加工提纯技术是分选这些微细嵌布的非金属矿物的有效技术手段,但是,我国微细粒矿物加工提纯技术在非金属矿矿物加工提纯中的讨论开发和实际应用远远不够。
(3)矿物加工的回收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这是我国中小矿物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2、矿物材料颗粒形态处理工艺矿物的颗粒形态是指矿物颗粒的形状和大小等特征,如颗粒的比表面积、粒度、表面光滑度等。
矿物材料的颗粒形态处理的重要目的有以下儿点:一是使矿物材料的颗粒形态特征充足应用条件的要求;二是提高矿物颗粒在流体中的分散度。
三是促进产品的成形。
矿物颗粒形态处理技术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保护矿物本身的晶体结构特征。
通常对不同的晶体形态应采纳不同的处理工艺,片状矿物一般采纳磨剥解离工艺,纤维状矿物采纳松解工艺,粒状矿物采纳超细粉碎工艺。
采矿业中的非金属矿开采与加工技术

采矿业中的非金属矿开采与加工技术在采矿业中,非金属矿的开采与加工技术是一个重要的领域。
非金属矿是指那些不含有有价值金属元素的矿石资源,主要用于建筑、化工、冶金、电力等行业。
本文将探讨非金属矿开采与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关键技术以及未来趋势。
一、非金属矿的开采技术非金属矿的开采技术主要包括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方式。
露天开采适用于矿体较浅且覆盖层较薄的情况,采用爆破、掘进等方法,速度快效率高。
地下开采适用于矿体较深或者覆盖层较厚的情况,采用巷道、井筒等方法。
目前,开采技术不断发展,新的设备和技术的应用使得开采效益不断提高。
二、非金属矿的加工技术1. 初次破碎与研磨初次破碎与研磨是非金属矿加工的第一步,通过破碎和碾磨将矿石变成可进行下一步处理的颗粒状物料。
常见的破碎设备有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等,研磨设备有球磨机、短管球磨机等。
2. 隔离与浮选隔离与浮选是将矿石中有用矿物与不含有价值的石灰岩、杂质等进行分离的过程。
通过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如重选、浮选、磁选等,将有用矿物从矿石中提取出来。
3. 烧结与熔炼烧结与熔炼是非金属矿的高级加工技术,将矿石进行处理,提高矿石中有用元素的含量,并将其转化为可应用于相应行业的产品。
其中,烧结是指将粉状或颗粒状的矿石通过高温进行固化,形成块状矿石;熔炼是指将固体矿石通过高温熔化成液体,然后冷却固化。
三、非金属矿开采与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1.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技术在非金属矿开采与加工过程中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自动化技术可以减少人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2. 新型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应用新型材料的应用将改变非金属矿加工过程中的工艺流程和设备结构。
新型材料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导热性,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3. 环境友好型技术的研发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非金属矿开采与加工技术的研发方向之一是开发环境友好型的技术。
例如,研发低能耗、低废弃物排放的加工方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非金属矿物加工技术
作者:王林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06期
摘要:介绍了近几年来矿物加工中关键设备的技术进展及其应用,如破碎粉磨设备、筛分分级设备、超细矿物加工设备、选别设备以及过滤设备等。
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各学科间的互相渗透,矿物加工设备处于不断发展中,不断向大型化、先进化方向推进,新型设备不断涌现。
在这些设备的开发设计中,广泛采用了新结构、新材质、新技术和新加工工艺,大大提高了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可靠性,简化了矿物加工工艺,实现了高效节能、提高经济效益之目的。
关键字:
一、非金属矿物加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非金属矿物是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矿产资源之一,是人类利用最早的地球矿产资源。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非金属矿的加工利用工艺技术发展中,最初是通过手工作业从天然矿石获得所需矿物,并没有形成一门工业技术,这种现象一直延伸19世纪初期。
随着全球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矿物原料需求大幅增加,加之18世纪产业革命发展的基础和巨大推动,非金属矿的加工技术真正从手工作业向现代工业技术转变,出现了选矿工艺和球磨、分级等相关加工机械设备,非金属矿的加工利用技术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学科和工艺技术体系。
非金属矿包括的范围很广,品类繁多,而且具有多种独特有意的性能,用途十分广泛,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是有,机械,建材,农业,国际,航空航天,电子,通讯以及农业等。
等部门,非金属矿产已深入到国民经济建设和人类生存的各个领域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国非金属矿科技研发,产品研发与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非金属矿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对非金属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投资规模越来越大。
但是总体上还是表现出,其发展满足不了行业现状的现象。
二、非金属矿的加工技术的主要内容及发展回顾
1、非金属矿物加工是指采用一定的工艺方法,如粉碎、分级、提纯、超细粉碎、表面改性等将非金属矿原矿加工为满足相关行业应用要求的非金属矿物粉体或产品。
2、
2.1 颗粒制备与处理技术
颗粒制备与处理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工艺、设备生产出满足应用领域要求的具有一定粒度大小和粒度分布、纯度或化学成分、物理化学性质、表面或界面性质的非金属矿物粉体材料或产品,是非金属矿物加工利用所必须的加工技术之一。
1)粉碎与分级
粉碎与分级是指通过机械、物理和化学方法使非金属矿石粒度减小和具有一定粒度分布的加工技术。
根据粉碎产物粒度大小和分布的不同,可将粉碎与分级细分为破碎与筛分、粉碎与分级及超细粉碎与精细分级,分别用于加工大于1mm、10~1000um及0.1~10um等不同粒度及分布的粉体产品。
粉碎与分级是以满足应用领域对粉体原材料粒度大小及粒度分布要求为目的的粉体加工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粉体的粒度、物理化学特征及其表征方法;不同性质颗粒的粉碎机理;粉碎过程的描述和数
学模型;物料在不同方法、设备及不同粉碎条件和粉碎环境下的能耗规律、粉碎和分级效率或能量利用率及产物粒度分布;粉碎过程力学;粉碎过程化学;粉碎的分散;助磨剂的筛选及应用;粉碎与分级过程的粒度监控和粉体的粒度检测技术等。
它涉及颗粒学、力学、固体物理、化工原理、物理化学、流体力学、机械学、岩石与矿物学、晶体学、矿物加工、现代仪器分析与测试等诸多学科。
2)表面改性
表面改性是以满足应用领域对粉体原料表面或界面性质、分散性和与其他组分相容性要求的粉体材料深加工技术。
对于超细粉体材料和纳米粉体材料表面改性是提高其分散性能和应用性能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某种意义上决定其市场的占有。
非金属矿物粉体材料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表面改性的原理和方法;表面改性过程的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表面或界面性质与改性方法及改性剂的合成和表面改性设备;表面改性效果的检测和表征方法;表面改性工艺的自动控制;表面改性后无机粉体的应用性能研究等。
它涉及颗粒学、表面或界面物理化学、胶体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高聚物或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生物医学材料、化工原理、现代仪器分析与测试等诸多相关学科。
3)选矿提纯
选矿提纯是指利用矿物之间或矿物与脉石之间密度、粒度和形状、磁性、电性、颜色、表面润湿性以及化学反应特性对矿物进行分选和提纯的加工技术。
根据分选原理不同,可分为重力分选、磁选、电选、浮选、化学选矿、光电拣选等。
4)脱水技术
脱水技术是非金属矿物粉体材料的后续加工作业,是指采用机械、物理和化学等方法脱除加工产品中的水分,特别是湿法加工产品中水分的技术。
其目的是满足应用领域对产品水分含量的要求和便于贮存和运输。
因此,脱水技术也是非金属矿物材料必须的加工技术之一。
脱水技术包括机械脱水(离心、压滤、真空等)和热蒸发(干燥)脱水两部分。
5)造粒技术
造粒技术是指采用机械、物理和化学方法将微细或超细非金属矿粉体加工成具有较大粒度、特定形状及粒度分布的非金属矿物材料深加工技术。
其目的是方便超细非金属矿物粉体材料的应用,减轻超细粉体使用时的粉尘飞扬和提高其应用性能。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造粒方法、工艺和设备。
由于非金属矿物粉体材料,尤其是纳米级和亚微米级的超细粉体材料直接在塑料、橡胶、化纤、医药、环保、催化等领域使用时,不同程度地存在分散不均、扬尘、使用不便、难以回收等问题,因此,将其造粒后使用是解决上述应用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用作高聚物基复合材料填料的非金属矿物粉体材料。
2.2 非金属矿物加工现状及发展历程总结回顾
以超细粉碎为例。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20多年间中国超细粉碎技术与设备的发展大体上经历力了三个阶段。
从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以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为主,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期是引进国外技术、设备与国内仿制、开发同步进行的时期。
2000年以后,进入了自主开发和制造为主、引进为辅的阶段,期间建立的超细粉体加工厂大多采用国产技术和设备。
从2000年至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发明专利的超细粉碎技术和设备工艺配套和自动控制等综合性能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