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炼铁工长理论知识考试题题库及答案
高炉工长培训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

高炉工长一季度培训考试试题单位: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5分)1、观察和判断炉况有、和三种方法。
2、在高炉内决定焦炭发生碳素溶解损失反应速度的因素是温度和。
3、精料的含义包括:、、、、、。
4、高炉内温度高于1000℃时,反应明显加速,故常把1000℃等温线作为高炉直接还原和间接还原区域的分界线。
5、扩大批重的限制因素为。
6、硫负荷是指。
7、观察和判断炉况有两种方法:和。
8、衡量和评价炉前操作水平的主要指标:、、、及。
9、铁水的五大成分是,炼钢铁的硅含量是,硫含量是。
10、影响鼓风动能的因素有、、、。
11、高炉冶炼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炉料和的相向运动。
因此,必须处理好两者之间的矛盾,调整好风和料的关系。
12、装料制度是指炉料装入炉内时,炉料的、和及料线高低的合理规定。
13、高炉的冷却方法有、、三种。
14、热制度失常引起的炉况失常有、炉温凉行。
15、无钟炉顶的布料形式有:、、扇形布料、布料。
16、根据化学成分不同,生铁可分为、和17、焦炭和煤粉在高炉中都能起、还原剂的作用。
18、现代高炉常用的热风炉的形式有:内燃式、外燃式、。
19、高炉常用的铁矿石有、、和。
20、高炉顺行的标志:下料均匀顺畅;分布合理;工作均匀、全面、活跃;炉温稳定;生铁质量良好。
21、熔剂在高炉冶炼中的作用是:一是使渣铁分离;二是改善,获得合格生铁。
二、判断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1、高炉冶炼过程中,铁氧化物的还原过程用煤气中的CO和H2作为还原剂的反应称为间接还原。
( )2、炉渣的脱硫效果仅取决于炉渣的碱度的高低。
( )3、生铁中[Si]的含量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对[Si]的还原有利。
( )4、炉渣中MgO成份对改善炉渣性能和脱硫作用不利。
( )5、在高炉中的还原剂为C、CO和H2。
( )6、为出净渣、铁,堵铁口不应过早,可以让铁口过吹一些时间。
( )7、生铁冶炼过程是一个氧化过程。
( )8、正点出铁是指按规定的出铁时间及时打开铁口出铁并在规定的出铁时间内出完。
高炉炼铁工长考试总题库

高炉炼铁工竞赛复习题此文档为WORD版可编辑修改高炉炼铁工长考试总题库一、填空题(共120题)1.炉腹呈倒圆台型,它的形状适应的体积收缩的特点。
答案:炉料熔化后2.炉腹冷却壁漏水进入炉内,将吸收炉内热量,并引起炉墙。
答案:结厚3.炉缸煤气是由、H2和N2组成。
答案:CO4.炉缸煤气是由CO、和N2组成。
答案:H25.炉缸内燃料燃烧的区域称为燃烧带,它是区。
答案:氧化6.热矿带入的热量使温度升。
答案:炉顶7.炉料的粒度不仅影响矿石的,并且影响料柱的透气性。
答案:还原速度8.炉渣必须有较高的,以保证生铁的质量。
答案:脱硫能力9.炉渣是由带正,电荷的离子构成的。
答案:负10.炉渣中FeO升高,铁水含[Si]便。
答案:下降11.炉渣中MgO、MnO、FeO等能粘度。
答案:降低炉渣12.煤粉仓和煤粉罐内温度,烟煤不超过℃,无烟煤不超过80℃。
答案:7013.煤粉燃烧分为加热、和燃烧三个阶段。
答案:挥发分挥发14.难熔化的炉渣一般说来有利于炉缸温度。
答案:提高15.喷煤后炉缸煤气量要增加,还原能力。
答案:增加16.批重增大时可以,增大边缘的透气性。
答案:加重中心负荷17.确定铁口合理深度的原则是炉缸内衬到之间距离的1.2~1.5倍。
答案:炉壳外表面18.炉况失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失常,一类是失常。
答案:炉料与煤气运动;炉缸工作19.高炉的热量几乎全部来自回旋区和。
热区域的热状态的主要标志是t理。
答案:鼓风物理热;碳的燃烧20.相对而言型的软融带对炉墙的侵蚀最严重。
答案:V型21.炉缸煤气热富裕量越大,软熔带位置,软熔带位置高低是炉缸利用好坏的标志。
答案:越高;热量22.在高炉内焦炭粒度急剧变小的部位是在答案:炉腰以下气化反应强烈的区域23.影响高炉寿命的关键部位是和。
答案:炉缸;炉身中部24.TRT是煤气、转为电能的发电装置。
答案:压力能;热能25.冷却壁背面和热面的温差会引起甚至断裂.答案:挠度变形26.热风炉烘炉升温的原则是、、答案:前期慢、中期平稳、后期快27.造渣制度应根据和确定。
高炉炼铁工理论试题

高炉炼铁工理论试题六简答/论述题A级试题:1、简述高炉冶炼四大基本操作制度之间关系。
答:(1)送风制度对炉缸工作状态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炉缸工作状态是炉内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的最终结果。
(2)装料制度是利用原料的物理性能、装料次序、批重等改变原燃料在炉喉分布状态与上升气流达到有机配合来完成冶炼过程的重要手段。
(3)热制度和造渣制度既对炉缸工作有直接关系,又是炉缸工作具体反映,它们都受送风制度和装料制度的影响,决定着产品质量。
(4)四种操作制度之间互相联系又相互影响,偏废哪种基本制度都必然导致不良后果。
2、高炉送风制度应考虑的原则是什么?答:稳定使用合理的大风量是选择送风制度的出发点,同时还要做到:(1)应与料柱透气性相适应,维持一个合适的全压差;(2)形成良好炉缸工作状态,得到合理煤气分布;(3)充分发挥鼓风机能力。
3、高炉冶炼对炉渣性能的基本要求有那些?答:高炉冶炼对炉渣性能的基本要求有:(1)有良好的流动性,不给冶炼操作带来任何困难;(2)有参与所希望的化学反应的充分能力;(3)能满足允许煤气顺利通过及渣铁、渣气良好分离力学条件;(4)稳定性好,即不致因冶炼条件的改变炉渣性能急剧恶化。
4、简述优化高炉操作缓解焦炭劣化的措施:答案:(1)采用高还原性矿石与高热流比操作,使大量的气体产物CO2在中温区释出,避免与高温焦炭接触,以降低焦炭的溶损反应;(2)使用合理的风速和鼓风动能以避免风口区粉焦上升;采用中心加焦和矿石混装焦丁等疏松中心的装料制度,使料柱透气性得到改善;(3)采用低减、低硫、高品位矿石及有效的排碱、拍硫措施,以利稳定骨架区焦炭的强度;(4)采用适宜的理论燃烧温度。
5、风口破损严重时有哪些象征?如何判断?答案:风口破损严重时常常出现排水很少或断水,这种情况亦容易判断,但必须注意到有冷却系统突然停水或风口冷却水管被水中杂物堵塞的可能性产生。
因此,在观察风口排水情况的同时,还应当观察风口的工作状况,看是否漏水、挂渣、涌渣、发黑等,然后综合各种现象,加以分析,做出正确判断。
高炉值班工长考试题库及答案

高炉值班工长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的“×”)(10分每题0.5分)1、自溶性烧结矿物相主要是铁酸钙,因而强度好,还原性差,高碱度烧结矿物相主要是钙铁橄榄石,因而强度与还原性好。
()2、在物料平衡中,1大量计算表明,[C,O]法误差最小,[O,N]误差最大。
()3、加Ti矿护炉时,渣中的TiO2组分使炉渣的粘度增加。
()4、过高的AI2O3将影响高炉渣的流动性,渣中AI2O3含量不超过16%-17% ()5、优化粒度组成的关键是筛除小于5mm的粉末,一般小于5mm的应不超过3%-5%,粒度上限不超过50mm,粒度组成中5-10mm不大于30%。
()6、从矿物的特性来说,Fe2O3易还原,Fe3O4难还原,球团矿是Fe2O3而且微气孔度比烧结矿高得多,还原性比烧结矿好。
()7、品位高二氧化硅低的原料生产烧结矿时,由于产生的硅酸盐少,粘结相不足,故不适宜生产自熔性烧结矿。
()8、一般讲低级氧化物分解压力比高级氧化物分解压力大。
()9、810℃是水煤气反应的平衡点,所以高于810℃时,H2的还原能力大于CO的还原能力不从心。
()10、炉料的低温还原粉化一般在600-800℃区间内发生。
()11、高炉生产中煤气流速远超过“临界流速”,因此煤气流速对炉内铁矿石的还原过程没有影响。
()12、现代高炉煤气水当量上、下部基本相同。
()13、碳砖在500℃时漏水发生C+H2O=CO+H2,因此碳砖内衬应注意防漏水。
()14、湿分在风口前分解出O2,加湿相当于增加风量,因此调整湿分影响鼓风动能。
()15、热风炉烧高炉煤气时,合理烟气成分中CO含量为0.5-1.0%。
()16、第一热平衡和第二热平衡的碳素燃烧的热收入分别约为70%和60%,前者更接近于高炉实际。
()17、减少矿石粒度有利于降低内扩散的阻力,并使单位体积料层内矿石与气体还原剂的接触面积增大,因此可增加还原反应速度,缩短还原时间。
高炉炼铁理论知识试题库

《高炉冶炼操作与控制》试题(A)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高炉冶炼的副产品主要有、炉尘和高炉煤气。
2、焦炭在高炉中起三方面作用:发热剂、还原剂和。
3、高炉煤气三大事故是指、着火和爆炸。
4、高炉设备除高炉本体外,还有以下几个系统:上料系统,送风系统,除尘系统、喷吹系统及5、铁的化学元素符号是。
6、高炉炉前用炮泥分为有水炮泥和两种。
7、大型高炉的渣口装置一般由,二套,三套和四套组成。
8、铁水罐撒盖焦粉的作用是。
9、判断生铁牌号是以生铁的含来判定。
10、与铁水接触的工具必须后才能使用。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烧结矿碱度表达式是。
①R=SiO2/CaO ② R=CaO / SiO2③R=MgO/Al2O3 ④R=CaO/Al2O32、高炉内常用的还原剂有CO,C, 。
①N2②CH4 ③H2④CO23、一般情况下,高压高炉比常压高炉铁口深度要。
①深些②浅些③相同④不确定4、设有高,低渣口装置的高炉,合理放渣口应是_____。
①高渣口②低渣口③高低渣口轮换放④不确定5、有水炮泥的结合剂是____。
①水②耐火粘土③二蒽油及防腐剂④焦粉6、使用煤气时应该。
①先开气后点火②边开气边点火③先点火后开气④以上都不对7、放渣、出铁的渣、铁罐不准放满,上面应留 mm。
①0~50 ②100~150 ③200~300 ④300以上8、富氧鼓风有利于风口前的理论燃烧温度。
①降低②提高③不变④以上都不对9、更换风口小套,在休风过程中减风低压时,首先操作的是。
①松风管拉杆②打松弯头的固定楔子③打开视孔大盖④向风口打水10、液压传动是用来传递。
①水②油③其它液体④电机11、高炉送风压力越高,对炮泥的质量要求越。
①低②高③不变④以上都不对12、高炉煤气可燃烧成份中含量最多的是。
①CnHm ②CH4③H2④CO13、炼钢用生铁和铸造用生铁的代号分别是。
①LG,ZZ ②L,Z ③LI,ZH ④G,Z14、国内高炉喷煤磨煤机主要采用。
高炉工长考试题

高炉工长全员考试题一、填空。
1、钢与铁的区别是含碳量不同,含碳( )以上的叫生铁。
2、生铁一般分为三大类,即( ),( ),( )。
3、休风率是指高炉休风停产时间占( )时间的百分数。
4、将所炼某品种的生铁折算成炼钢铁,计算出1吨炼钢铁的干焦量称为( )。
5、磁铁矿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 )。
6、在钢材中引起热脆的元素是( ),引起冷脆的元素是( )。
7、矿石中能全被还原的元素有( )。
8、型焦的热强度比冶金焦差,主要原因是配煤时( )比例少的缘故。
9、球团焙烧的三种工艺设备是( )、( )、( )。
10、球团的主要含铁矿物是( )。
11、在Mn的还原过程中,( )是其还原的首要条件,( )是一个重要条件。
12、高炉内( )是间接还原区,( )是共存区,高于1100℃是直接还原区。
13、熔点低的炉渣容易使炉缸()。
14、炉缸煤气的最终成分是()。
15、()是反映煤气热能利用率的重要标志.16、TRT是煤气()、()转为电能的发电装置。
17、铁矿石按其矿物组成可分为四大类,分别是()、()、褐铁矿、菱铁矿。
18、生铁是由()、炭、()、锰、硫、鳞等元素组成的合金。
19、铁矿石的还原性的好坏是指矿石被还原性气体( )、或( ) 还原的难易程度。
20、下部调剂的目的是保持风口前适宜的( )和理论燃烧温度,使气流合理,温度均匀,热量充沛稳定,炉缸活跃。
21、精料的内容可概括为( )。
22、炉喉煤气成份测定CO2量低的地方表明( )。
23、炉渣中含有一定数量的MgO,能提高炉渣( )。
24、高炉冶炼要求矿石具有较高的( )和()区间。
25、高炉内炉料基本上是按()下降的,形成不同的五个区域是()、()、()、()、().26()是高炉热能和气体还原剂的发源地.27.炉内气流经过三次分布,首先自()和向(),然后在()作横向运动,而后曲折向上_通过块状带.28.块状带煤气分布取决于()。
29.炉缸煤气热富裕量越大,软熔带位置(),软熔带位置高低是炉缸()利用好坏的标志.30.()现象是限制高炉强化的一个因素,也是引起下部悬料的一个原因.31.燃烧焦点处煤气中()含量最高.32.评价铁矿石还原性,用还原度表示外,还可用()表示.33.全焦冶炼时,炉缸煤气V=()V风,喷吹燃料时V顶=1.4-1.45V风.34.焦炭中挥发分与炼焦终温有关,是焦炭()程度的标志.35.在高炉内焦炭粒度急剧变小的部位是().36.冷却壁有()、()、()三种.37冷却壁背面和热面的温差会引起()甚至断裂.38.高炉各部水压应比炉内压力至少高()Mpa.39.合理的高炉内型应与()和()相适应.现代高炉内型普遍趋向().40.()是软熔带根部的位置.41.()和()技术是延长炉体寿命的有效措施.42.热风炉净煤气管道上设置排除机械水的装置叫().43.热风炉一个工作周期包括()、()、()三个过程.44.热风炉送风温度水平与其()温度有关,而()温度与蓄热量有关.45.使用(),(),都可提高热风炉理论燃烧温度.46.热风炉烘炉升温的原则是:().47.硅砖在()℃以下体积稳定性不好,不能反复冷热,休风时硅砖砌体不低于此温度.48.出铁工作指标有().49.高炉调节手段有()、()、()。
高炉工长考试题库

高炉炼铁试题库一、填空题1.高炉生产的主要原料是、、和熔剂。
答案:铁矿石及其代用品;锰矿石;燃料2.焦碳的高温反应性,反应后强度英文缩写分别为、、其国家标准值应该是、 (百分比).答案:CRI、CSR、≤35%、≥55%3.矿石中的Pb是一种有害杂质,其含量一般不得超过。
答案:0.1%4.每吨生铁消耗的含Fe矿石中,每增加1%SiO2,将使吨铁渣量增加。
答案:35-40kg5.焦炭中的硫多以、和的形态存在,其中以形态存在的占全部硫量的67%-75%.答案:硫化物、硫酸盐;有机硫;有机硫6.矿石的冶金性能包括、性能、还原膨胀性能、荷重还原软化性能和熔滴性能。
答案:还原性、低温还原粉化7.炼铁的还原剂主要有三种,即、和。
答案:碳、一氧化碳、氢8.高炉内CO不能全部转变成CO2的原因是因为铁氧化物的需要过量的CO与生成物平衡。
答案:间接还原9.高炉内碱金属的危害根源在于它们的。
答案:循环和富集10.选择风机时,确定风机出口压力应考虑风机系统阻力、和等因素。
答案:料柱透气性;炉顶压力11.停炉方法有和两种方法。
答案:物料填充;空料线打水12.高炉的热效率高达,只要正确掌握其规律,可进一步降低燃料消耗.答案:75%—80%13.要使炉况稳定顺行,操作上必须做到三稳定,即、、 .答案:炉温、碱度、料批14.造渣制度应根据和确定。
答案:原燃料条件;生铁品种15.风口前每千克碳素燃烧在不富氧,干风的条件下,所需风量为。
答案:4。
44m3/kg16.开炉料的装入方法有、、 .答案:炉缸填柴法、填焦法、半填柴法17.影响高炉寿命的因素有筑炉材质、、操作制度和措施。
答案:冷却设备和冷却制度、护炉与补炉18.铁矿石还原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和的特性。
答案:煤气流;矿石19.选择冷却壁结构型式,要以为基础,以防止为目的,以防止(冷却壁破损)为措施,以作为根本的原则.答案:热负荷;内衬侵蚀和脱落;高炉长寿20.一般风温每提高100℃,使理论燃烧温度升高 ,喷吹煤粉每增加10kg/t,理论燃烧温度降低 .答案:80℃;20~30℃21.限制喷煤量的因素主要是、和三个方面。
工长考试(答案)[1]
![工长考试(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c6cf614d866fb84ae55c8d10.png)
新金钢铁炼铁厂高炉工长理论考试题(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确定铁口合理深度的原则是炉缸内衬到____炉壳外表面______之间距离的1.2~1.5倍。
2、燃烧后的焦炭中碳变成CO,灰分变成液体渣与初渣结合,成为___炉渣_______。
3、批重增大时可以____抑制中心______,增大边缘的透气性。
4、难熔化的炉渣一般说来有利于__提高_______炉缸温度。
5、炉腹冷却壁漏水进入炉内,将吸收炉内热量,并引起炉墙结厚。
6、炼铁的还原剂主要有三种,即碳、一氧化碳和氢气_。
7、炉缸内燃料燃烧的区域称为燃烧带,它是氧化区。
8、炉料的粒度不仅影响矿石的_____还原速度_____,并且影响料柱的透气性。
9、高碱度烧结矿的主要粘结相成分是____铁酸钙____。
10、高炉要求焦炭的反应性越___低___越好,反应后强度越_高_____越好。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直接还原反应:用固体C做为还原剂还原铁氧化物的反应,生成物是CO。
特点:a.吸热反应;b.还原剂的需要量少。
2、置换比:单位燃料能替换焦炭的数量称为置换比。
单位kg/t3、焦炭反应性后强度:高炉内焦炭在下降过程中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汽化反应后的机械强度。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焦炭灰份增加1.0%,焦比升高2.0%,产量下降3.0%。
(√)2、炉况失常有煤气流分布失常和热制度失常两类。
( √)3、炉渣的成分决定了炉渣的熔化性温度和粘度。
(√)4、紧急放风时,通知热风开启混风大闸。
(×)5、铁氧化物的还原速度取决于扩散速度和化学反应速度。
( √)6、处理管道行程可采用双装法,集中加矿和焦,以便加厚料层。
(√)7、高炉炉顶煤气中的CO含量越高说明该高炉的煤气利用越好。
(×)8、B角应保持正常运转,如不转,不准加料,应立即组织处理。
(√)9、渣中FeO一般应低于1%,过高时应及时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炉炼铁工长理论知识考试题题库一、判断题:1、为了加速矿石的还原反应过程,希望矿石早软化、早成渣、早滴落。
( )2、喷吹燃料产生炉缸冷化的原因是因为喷入燃料是冷态进入燃烧带。
( )3、自熔性烧结矿物相主要是铁酸钙,因而强度好,还原性差,高碱度烧结矿物相主要是钙铁橄榄石,因而强度与还原性都好。
( )4、适量的铜在钢中能增加抗腐蚀性,属于有益元素。
( )5、石灰石中的CaCO3分解产生CO2,提高了煤气中CO2浓度,有利于改善煤气利用。
( )6、炉料中水份蒸发消耗的是炉顶煤气余热,因而对焦比及炉况没有影响。
( )7、入炉矿石带入的结晶水与吸附水在105℃时便可蒸发完。
( )8、“A”矿品位高于“B”矿,所以冶炼中“A”矿一定优于“B”矿。
( )9、低级氧化物分解压力比高级氧化物分解压力大。
( )10、质量好的焦炭应该是强度好,含硫低,反应性好。
( )11、燃料在高炉冶炼中不仅是还原剂,而且还是发热剂。
( )12、100%间接还原并非理想行程,但在高炉冶炼实际操作中,仍应采取提高间接还原的措施。
( )13、炼锰铁的高炉炉顶温度显著高于炼普通生铁的高炉。
主要是锰的氧化物转变为低级氧化物时为放热反应,而铁的高级氧化物转变为低级氧化物时为吸热反应。
( )14、高炉中磷与铅几乎全部被还原。
( )15、高压操作有助于降低Si在渣铁间的分配。
( )16、高压操作有助于降低理论燃烧温度,促进高炉顺行。
( )17、炉渣熔化温度是指状态图中的液相线温度,在此温度下炉渣可以自由流动。
( )18、炉渣熔化温度是由其组成成份所决定的。
( )19、喷吹燃料后风口面积应随着喷吹量的增大,按一定的正比例系数增大。
( )20、影响液泛因素:一是流量比,二是液泛因子。
( )21、正常炉况下,沿高度方向,上部压差梯度小,下部压差梯度大。
( )22、为了减轻炉底的侵蚀深度,因此必须加厚炉底砖衬,使1150℃等温线控制在较高水平位置。
( ) 23、文氏管的除尘原理是高速的煤气流突然改变方向与喷淋水相接触,从而达到清洗的目的。
( )24、某冷却设备,当出水温度升高时,则一定是标志着热负荷增大。
( )25、炉腰高度对冶炼过程影响不太显著,设计时常用来调整炉容大小。
( )26、为了防止渣铁对炉衬的侵蚀,炉缸部位采用镶砖冷却壁比光面冷却壁更好。
( )27、混风系统包括放风阀、蝶阀、冷风大闸等部分。
( )28、当两座高炉的热风炉共用一座烟囱时,两座高炉可以先后同时利用热风炉倒流。
( )29、休风时放风阀失灵,允许用烟道阀放风。
( )30、高炉烘炉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快速加热炉墙,使之开炉后加快冶炼过程和降低焦比。
( )31、炉渣熔化温度是指炉渣开始自由流动的温度。
( )32、风口前t理可以代表炉缸温度。
( )33、高炉内SiO来源于炉渣和焦炭灰分中的SiO2。
( )34、为保证高炉安装的严密性,冷却壁之间安装间隙愈小愈好。
( )35、判断高炉是否矮胖的主要依据是高炉全高与炉腰直径比值的大小。
( )36、当t<570℃,Fe2O3与CO反应生成Fe应是放热反应。
( )37、高炉内H2还原能力比CO强。
( )38、风量愈大,△P愈小,炉料愈松动,炉况愈顺行。
( )39、高炉上、下部是相对独立而互不影响的热交换区。
( )40、按碳、氢、氧、氮、硫、磷等元素确定焦炭的化学组成的方法,称工业分析。
( )41、就宏观而言,高炉的一切非金属的液相都称为炉渣。
( )42、净煤气含H2O量提高,可以增加热风炉燃烧过程中的H2、O2含量,故可以提高风温。
( )43、铁矿石的软化温度愈低,软化区间愈大,影响料柱透气性愈严重。
( )44、高炉提高料线疏松边缘,降低料线则加重边缘。
()45、倒流的热风炉炉顶温度应大于1000℃。
( )46、高炉炉墙结厚的主要原因是冷却强度过大。
( )47、氧势图中,FeO的△G—T直线位于CO2(H2O)的△G—T直线之下,表明FeO不能为CO(或H2)还原的。
( )48、条件相同时冶炼铸造生铁比炼钢生铁的单位煤气量多,炉缸温度高,煤气作用于回旋区的膨胀功大。
所以冶炼铸造生铁的鼓风功能高于炼钢生铁。
( )49、批重越大,料层越厚,料柱的层数减少,界面效应减少,改善料柱透气性,所以压差有所降低。
( )50、炉渣的熔化性温度低于熔化温度(即炉渣相图中的液相线温度)。
( )51、炉渣流动时表示出的粘滞性,煤气在高炉块状带产生的压力损失和流态化现象属于动量传输,而炉内的液渣和铁水渗碳现象属于质量传输。
( )52、根据高炉部位不同,使用的耐火材料亦不同。
高炉炉身上部应选择抗碱金属侵蚀和炉渣冲刷的砖衬。
( )53、空料线停炉时,采取炉顶打水,使炉顶温度越低越好。
( )54、炉况正常情况下,炉喉十字测温曲线或料面温度场可视为炉喉的料面形状。
( )55、封炉料由净焦、空焦和正常轻料组成。
( )56、高炉操作线图中,斜率表示生产每吨生铁所消耗的实际燃料量。
( )57、在一定条件下,风温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热风炉送风末期的炉顶温度,合适的送风制度对提高风温有很大影响。
( )58、高炉喷吹燃料使高炉中心气流发展,燃烧区域温度升高。
( )59、当富氧鼓风时,炉缸煤气中的CO浓度增加,N2浓度下降,H2浓度不变。
( )60、从动力学角度分析,反应究竟获得哪一种最终产物取决于温度和环境的氧势。
( )61、实际生产中,高炉内热贮备区内煤气温度和炉料温度不相等,有约50-100℃的温差。
( )62、慢风率是指风压低于额定风压80%的时间占规定作业时间(日历作业时间减大中修)的百分数。
( )63、高压操作是因为压差降低而有利于炉况顺行。
( )64、影响炉渣脱硫能力的因素之一是硫负荷高低。
( )65、高炉内的直接还原度和铁的直接还原度是一个概念。
()66、高炉液泛现象是造成下部悬料的原因之一。
( )67、高炉热流比增加后,软熔带下移,可降低炉顶温度。
提高炉身效率,改善煤气利用。
( )68、烧结矿中FeO含量降低则其还原性增加, 因此要求烧结矿中FeO含量越低越好。
( )69、正常生产时,炉腰以下几乎全为焦炭所填充,并保持固态。
( )70、喷吹物在炉内燃烧消耗鼓风中的O2,因此增加喷吹量料速降低,减少喷吹量料速加快。
( )71、随看CaO/SiO2的增高,烧结矿还原粉化率降低,收缩率降低,软化特性改善。
( )72、因某种原因使烘炉温度超出了烘炉曲线规定的温度,可按计划的升温速度继续升温。
( )73、高炉内衬的破坏,主要原因是化学作用。
( )74、炉喉十字测温测得温度高的地方,煤气CO2含量也高。
( )75、提高冷却水压力,可加强冷却器的传导传热。
( )76、焦碳的气化反应大量进行的温度,在1100℃以上。
( )77、高炉突然断水,应立即组织出铁,出完铁后休风。
( )78、加大炉身角度不利于压制边缘气流。
( )79、矿石热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物理吸附水或化学结晶水的急剧蒸发使矿石破裂。
( )80、风口前的回旋区是由鼓风带入的动能形成的。
( )81、碱度相同的情况下,炉渣的熔化温度随T iO2含量的增加而增高。
( )82、在一定温度下,各种氧化物的生成自由能,其值愈小,该氧化物中的金属和氧的亲和力愈小,此金属愈易还原。
( )83、烧结矿碱度从1.80降到1.20,应按熔剂用量调节焦碳负荷。
( )84、下部调剂主要指的是风量、风温、煤量、湿分和富氧量的调剂。
( )85、炉内煤气分布取决于装料制度。
( )86、煤粉的燃烧分为加热、挥发份挥发、燃烧三个阶段。
( )87、风口出现生降,表明炉料加热和气流分布不正常。
( )88、高压操作能够加速2CO=CO2+C反应的进行,有利于间接还原的发展,达到降低焦比的目的。
( )89、开炉料一般在炉腰1/3以下采用净焦和空焦填充,其主要目的是保证高炉的顺行。
( )90、预热助燃空气与煤气,可改善热风炉的燃烧和传热,实现在较小空气过剩系数下煤气的完全燃烧,提高理论燃烧温度,但不减少排烟热损失。
( )91、紧急休风时,应先切断煤气。
( )92、各种矿石还原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烧结矿→球团矿→赤铁矿→菱铁矿→褐铁矿→磁铁矿。
( )93、现实高炉焦比取决于热量消耗的碳素与直接还原所消耗碳素之和。
()94、炉渣没有确定的熔点。
( )二、填空题:1、球团矿的铁矿物以为主,还有少量。
2、现在我国规定矿石中有害元素的界限是S 、P<0.03—0.06%,Pb 、Zn 、As 。
3、从电子论的实质来讲,氧化物中金属离子得到电子过程叫做,而失去电子的物质则被。
4、焦炭在炉内所起的作用是、、。
5、观察炉内状况有二种方法,即、。
6、风口前每千克炭素燃烧所需风量公式(考虑湿分及富氧)为,在不富氧、干风的条件下为4.44m3风/千克炭素。
7、冶炼周期是指。
8、由炉料下降的力学分析可知和时下料顺畅。
9、高炉内CO不能全部转变成CO2的原因是铁氧化物的需要过量的。
10、炉缸里燃烧温度是重要参数之一,一般风温每提高100℃度t理升高,富氧增加1%,t理升高,喷吹燃料使t理降低。
11、碳的不完全燃烧放热量千焦耳/千克,而碳完全燃烧可放热量千焦耳/千克。
12、选择风机时,确定风机出口压力大小时应考虑、、炉顶压力等因素。
13、从有利于热风炉的换热、蓄热及提高风温来讲,希望上部格子砖具有,中下部格子砖具有较大的。
14、高炉中下部的冷却水压必须足够,风渣口的水压一般高于风压,当水压突然降低时,应视具体情况减风甚至休风作业。
15、炉缸安全容铁量计算公式是。
16、煤气的危害是中毒、、爆炸,而氮气的危害是。
17、铁口由铁口保护板,铁口框架、、砖套、砖衬、通道等部分组成。
18、生铁渗碳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第二;第三。
19、按炉渣离子理论在液态渣中能提供的氧化物是碱性物质。
20、理论上高炉富氧1%(含O2100%),保持富氧前后风量(干)不变,相当于增加干风量 %。
21、物料平衡计算以为依据,热平衡计算以为依据。
22、焦炭中的硫通常以、、形态存在。
23、高炉提供炉料下降空间的因素有、、和炉料的体积收缩。
24、还原1kg硅消耗的热量是还原1kg铁的倍。
25、高炉煤气的重度比空气的重度。
26、炉渣的脱硫效果取决于三方面,一是、二是、三是。
27、高炉炉渣允许最高粘度是 Pa•S。
28、热风炉余热利用的换热器型式有板式、回转式、、等。
29、原料的低温还原粉化率之符号为,其值增加,生铁产量。
30、高炉上用的耐火材料主要有、、,以及相互结合的四大类系列产品。
31、烧结矿的固结机理是。
球团矿的固结机理是。
32、高炉喷吹煤粉工艺种类很多,从制粉和喷吹设施的配置上有、两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