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资本积累过程25页PPT

合集下载

资本的积累过程PPT(共35页)

资本的积累过程PPT(共35页)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 。不是 成功来 得慢, 而是你 努力的 不够多 。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 来的人 一个惊 喜,也 给自己 一个好 的交代 。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 诉你, 让你用 你的一 生去奋 斗出一 个绝地 反击的 故事, 所以有 什么理 由不努 力!
“难以相信,这种反人性的犯罪在当时是合法的?”
1.最早进行奴隶贸易的国家是: D
A.美国
B.英国
C.西班牙
D.葡萄牙
2. 奴隶贸易中获利最大的国家是B :
A.美国
B.英国
C.西班牙
D.葡萄牙
3. 马克思抨击欧洲资产阶级“丢了
最后一点耻辱心和良心”的罪恶是
指:
C
A.赤裸裸的暴力抢劫
B.推行种族灭绝政策
东印度公司的鸦片仓库
英国人在印度
克莱武
克莱武和印度皇帝
1.1757年,英国殖民者侵占孟加拉首府的时候,一 次就从孟加拉国库里掠夺了数以百万英镑计的财富。殖 民头子克莱武一人就掠夺了价值23万英镑的金银财宝。
2.1757~1766年,东印度公司及其职员从孟加拉一 地夺取了600万英镑的财富。
3.1757~1815年,英国从印度榨取的财富不下十亿 英镑。
③怎样理解“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
光”? 因为欧洲殖民者凭借其殖民活动,获得了 巨额财富、巨大市场……这些都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的主要来源,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下面这些材料能够帮助你
• 英国议员富拉登在东印度公司统治20年时对孟加拉的描写:“短短的20 年内,这些乡间的许多地方都已化为沙漠的景象,田地荒芜了,广大的 地面都已长满了野草;农民被掠夺,制造商被压迫,饥荒一再发生。”

资本论全课件ppt

资本论全课件ppt

2、方法
(1)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即从构成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最简单的元 素、最微小的细胞,来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2)逻辑与历史辨证结合的方法
即理论顺序与历史顺序辨证结合的方法。逻辑关 系源于历史并反映历史关系,历史关系决定逻辑关 系并接受逻辑关系的安排。
(三)《资本论》第一卷的意义
1、阐明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2、是第二、三卷的理论基础 3、在理论上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马克思为什么要分析价值形式?
第一、通过对价值形式的分析,可以 深刻地看到价值和交换价值不过是人与人关 系的体现。
第二、通过价值形式及其发展的分 析,可以揭露出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第三、通过价值形式及其发展的分 析,可以证明价值和交换价值并不是永恒的 范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单的的价值形式: 20码麻布=1件上衣
相对价值 形式
通俗地说,商品拜物教就是指商品具有一种 不可思议的神秘性,致使人对于商品象对于宗教中 的偶像一样加以崇拜。
第一、马克思揭露了商品拜物教的形式及 其本质。
商品的拜物教,不在于商品的使用价值, 也不在于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而在于商品形式本 身。
商品拜物教的本质,就在于人与人的关系 为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
第二、马克思指出商品拜物教是商品经济中特 有的现象。
在孤岛上生活的鲁滨逊,他的个人劳 动和物的关系,是极其简单明了的,不具备 任何神秘性。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在劳动中社会关 系也直接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而不为物的 外客所掩盖。
《资本论》Ⅰ教学讲义
一、《资本论》第1卷总体介绍
(一)《资本论》第1卷对象和中 心
1、研究对象是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一、这里的生产过程是指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

第6讲 《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

第6讲  《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

1.规模扩大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1.规模扩大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商品生 规模扩大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A.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 A.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 (1)什么叫资本积累? (1)什么叫资本积累? 什么叫资本积累 (2)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过程。 (2)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过程。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过程 (3)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条件。 (3)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条件。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条件 (4)资本积累是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4)资本积累是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资本积累是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5)追加资本的实质是在扩大规模上对无酬劳 (5)追加资本的实质是在扩大规模上对无酬劳 动的占有。 动的占有。
3.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 3.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
A.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 A.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 必然产物。 必然产物。 B.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 B.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存在的条件之一。 产方式存在的条件之一。
4.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 4.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 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2.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节欲论 2.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 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
A.积累的大小取决于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的 A.积累的大小取决于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的 比率。 比率。 B.资本积累是由资本主义客观经济规律决定的。 B.资本积累是由资本主义客观经济规律决定的。 资本积累是由资本主义客观经济规律决定的 C.在资本主义不同发展时期资本家个人消费与积 C.在资本主义不同发展时期资本家个人消费与积 累的关系。 累的关系。

资本论全ppt课件

资本论全ppt课件
17
马克思为什么要分析价值形式? 第一、通过对价值形式的分析,可以深刻
地看到价值和交换价值不过是人与人关系的 体现。
第二、通过价值形式及其发展的分析, 可以揭露出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第三、通过价值形式及其发展的分析, 可以证明价值和交换价值并不是永恒的范畴。
18
简单的的价值形式: 20码麻布=1件上衣
第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从商品经 济发展而来的。
第二、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 要解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须先解剖 商品。
第三、通过分析商品而阐明的劳动价 值论是全部《资本论》的理论基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1
(2)商品使用价值的含义和特征(2-4) (3)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价值(5-12) (4)商品价值量的决定(13-15) (5)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16) (6)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辨证统一
1、阐明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2、是第二、三卷的理论基础 3、在理论上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8
第一卷第一篇
按照马克思写作计划,第一篇是作为全书的导 言来写的。这一篇在《资本论》第一版中只是一 章,章名为《商品和货币》再版时改为三章,并 合成一篇,篇名为《商品和货币》 。
本篇是以简单商品生产为研究对象的,因为 简单商品生产是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
9
第一章 商品
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价值实 体与价值量) (1)我们的研究,必须从商品的分析开始 (第1自然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支配着的社会财富, 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而以单个的商 品为元素形态。所以,我们的研究,必须从 商品的分析开始。”
10
商品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逻辑 起点和历史起点:
(17)

资本论的基本概述PPT课件

资本论的基本概述PPT课件

写作出版过程
原来他是在认真写揭露资本主义罪恶的皇皇巨著《资本论》。他 每天所摘录的大量资料,都是在为写作《资本论》做准备的。其 实,早在1843年,马克思就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了,据有人统计, 在世界一流的伦敦博物馆所藏图书中,马克思阅读过的书籍有 1500多种,他所摘的内容和整理的笔记有100余本!
局限性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不完善的, 它没有考虑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实质,从而不 能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不能把资本主 义理解为历史发展中的过渡形
卡尔·马克思(1818.5.5-1883.3.14) 1818年5月5日诞生 于德国莱茵省南部特利尔市一个犹太族律师家庭。在波 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参加青年黑格尔派活动, 接受了黑格尔哲学。
许多银行家和经理们开始读《资本论》,就是 许多西方普通民众也开始青睐起了《资本论》,他 们试图从中弄懂自己多年来所作所为的真实意义。 很显然,马克思再度成了时髦人物 ;英国媒体开 玩笑称,如果马克思还在世的话,《资本论》的巨 额版税收入会让他轻松进入福布斯富豪榜。
理论价值
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 一部伟大的政治经济学著作,是一部光 辉的哲学著作,是一部科学社会主义的 基本著作。是认识纷繁复杂的经济生活 世界的理论指导。
资本主义的现象和本质
表面现象:资本家获得的是利润
深刻本质:资本家的一切生产都来源于 剩余价值
因此,《资本论》是从包含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的细胞——商品开始写起
写作动因
一是对农民处境的研究,推动他由纯政治 转向经济关系的研究,并走向社会主义。
“1842-1843年间,我作为《莱因报》 的主编,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 意见的难事。……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 的最初动因。”《〈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第七篇 资本的积累过程

第七篇 资本的积累过程

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前面6个篇章内容回顾商品和货币货币转化为资本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工资关键词: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前六篇为后面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提供了分析的元素(基本概念)。

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第七篇是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的最后一篇,具有综合性和总结性。

是在前六篇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在资本主义再生产中,将这些概念联系起来。

????主要内容第二十一章简单再生产第二十二章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第二十三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第二十四章所谓的原始积累第二十五章现代殖民理论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引言部分讲述研究资本积累的两个假设条件和研究资本积累方法第二十一章简单再生产着重论述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过程。

第二十二章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研究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着重论述资本主义占有方式和占有规律,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在扩大再生产问题上的种种错误观点。

第二十三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着重论述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工人阶级的影响,论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的贫困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过程。

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阐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的历史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的积累的历史趋势,提出剥夺者就要被剥夺的革命结论。

第二十五章现代殖民理论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现代殖民理论,进一步论证了资本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关系。

第七篇总论部分第七篇是资本论第一卷的总结;对后面三卷内容的预先阐述。

总论主要内容:1.研究资本积累的两个假设2.研究资本积累的方法3.对后面几卷的内容进行预告共5段第1段:资本流通的形成。

资本的第一个运动是在流通领域货币转化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第二个运动是在生产领域,生产资料转化为商品;第三个运动是商品又进入流通领域,换成货币,货币又重新转化为资本。

简言之,货币(资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商品——货币——资本。

资本论》第一卷 ppt课件

资本论》第一卷 ppt课件

16
三、金融危机与《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目的 的分析 《资本论》中,马克思在研究剩余价值理论时深 刻地分析了资本的实质和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 马克思认为,资本的实质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的价值,其目的是为了增值,在马克思看来,贪 婪和不劳而获永远是资本的核心价值观,唯利是 图是资产阶级的本性。
2021/3/30
20
从过去读《资本论》只重视马克思对资本主 义剥削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分析,没有注意到 对工人阶级内部的分析,向既注重对资本主 义剥削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分析,又注重对工 人阶级内部各阶层的分析转变。
从过去读《资本论》,只强认识 资本的野蛮的一方面,而没有认 识到资本文明的一方面,向注重 研究资本兼有野蛮和文明的两重 性转变。
2021/3/30
19
从过去读《资本论》,只强调机器的 资本主义使用排斥工人的一面,而没 有注意到机器还有吸收工人的另一面, 向注重研究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具有 既排斥工人又吸纳工人的两方面转变。
2021/3/30
从过去读《资本论》,只强调工人生活条件 恶化的一方面,没有注意到在资本主义经济 繁荣时,工人生活改善的一方面,向注重研 究资本主义积累造成了工人生活条件的恶化 但有时又有所改善的两种趋势转变。
剩余价值的理论史。
2021/3/30
7
三、资本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理论贡献
第一卷
1、价值理论的科学表述 商品二因素学说、劳动二重性学说、价值形 式学说等 2、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科学表述 ※货币转化为资本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学说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学说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学说 ※剩余价值率学说
2021/3/30
12
3、《资本论》系统和全面地揭 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 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具有重要指 导意义 4、《资本论》指导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经济建设并取得了伟大 的成就。

资本论选读资本积累理论PPT课件

资本论选读资本积累理论PPT课件
第41页/共51页
学习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 (二)
• 其次,资本积累原理揭示出:积累可以 促进生产力发展,必然引发经济结构的 变迁、资本的重组。剔除马克思对资本 主义资本积累的剥削关系的揭示,进行 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也是社会主义建 设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重视资本的积 累,要通过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在全球 兼并浪潮中将企业做大做强;要通过资
•第四、马克思在阐述资本积累 及其历史趋势原理时,提出了 对未来社会所有制形态的构 想—“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这对我们理解公有制实现形式 问题,也具指导价值。
第44页/共51页
学习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 (五)
•第五、马克思在阐述 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 势原理时,提出了关 于基本矛盾导致经济 危机爆发的思想,该
第6页/共51页
一、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的实质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 概念:简单再生产,是指在原有规模上
重复进行的再生产。资本家是把剩余价 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不增加投资,使 生产按照原有规模重复进行。 • 本质:任何社会的再生产,一方面是物 质资料的再生产,另一方面是生产关系
第7页/共51页
经典论述
•“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 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 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 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 越大。……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 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
第21页/共51页
3、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及 无产阶级贫困化(续)
• 无产阶级的贫困化

无产阶级的贫困是指整个
资 本 积 累 理 论
第1页/共51页
资本积累理论概述
•《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考察资本的
积累过程,也就是剩余价值如何转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