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考试知识点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基础考试知识点大一

信息技术基础考试知识点大一

信息技术基础考试知识点大一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之一,也是大学生们需要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

作为大一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基础考试的知识点对于我们日后的学习和发展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在大一学习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时需要重点关注的考试知识点。

一、计算机硬件知识1.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CPU、内存、硬盘、显卡、主板等。

2.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主频、内存容量、存储容量、显存容量等。

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包括输入、处理、存储、输出四个基本过程。

4. 主要外部设备的功能和使用:如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二、操作系统知识1. 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应用:Windows、Linux、macOS等。

2. 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包括软硬件要求、安装步骤、常见配置操作等。

3. 常见的操作系统命令和操作:如文件管理、进程管理、网络配置等。

三、网络基础知识1. 常见网络设备的功能和使用:如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

2. 常见网络协议和应用:如IP、TCP、HTTP、FTP等。

3. 网络拓扑结构和通信方式:如星型拓扑、总线拓扑、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等。

4. 网络安全知识:如防火墙、入侵检测与防范等。

四、数据库基础知识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如数据、表、字段、主键等。

2. 常见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3. 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见操作:如查询、插入、更新、删除等。

五、程序设计基础知识1. 程序设计语言:如C、Java、Python等。

2. 程序的基本结构和运行流程:如输入、处理、输出等。

3. 常见的程序开发工具和集成开发环境:如Visual Studio、Eclipse等。

六、多媒体基础知识1. 图像和视频的基本概念和处理方法:如像素、分辨率、压缩等。

2. 声音和音频的基本概念和处理方法:如采样率、位深、编码等。

3. 常见多媒体文件格式和相关软件:如JPG、PNG、MP3、MP4等。

信息技术知识点范文

信息技术知识点范文

信息技术知识点范文
一、互联网知识
1、浏览器
浏览器是支持用户访问因特网和其它网络的应用软件,它可以将网站
的页面文件、图片和视频等内容传输到用户的计算机上。

常用的浏览器有:Google Chrome、Internet Explorer、Safari、Mozilla Firefox等。

2、网络链接
网络链接,又称超级链接,是一种跨越多个网络节点和网络资源的链接,比如网页的链接,以及文件的链接,通过点击可实现跳转到资源所在
的网页或文件。

3、Cookie
Cookie是一种特殊的文件格式,由网站服务器传送到用户的计算机上,它可以保存一定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用户名、密码和其它的个性
化设置等,以便种了网站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二、HTTP
1、HTTP是什么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种支持超文本的网络协议,它允许在服
务器和浏览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是一种用于在网络上传输HTML文件的
协议。

2、HTTP特点
(1)HTTP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每一个请求和响应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性。

(2)HTTP是一种基于请求/响应模型的协议,它由一个客户端发起一个请求,服务器端做出响应。

(3)HTTP是一种无状态的协议,每次请求之间没有关联性,所以服务器不知道客户端上次的状态是什么。

(4)HTTP协议是明文传输的。

大学生信息技术知识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生信息技术知识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生信息技术知识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l、下列关于CSMA/CD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说明站点在发送完帧之后再对冲突进行检测B、说明在站点发送帧期间,同时再对冲突进行检测C、说明站点发送帧和检测冲突并不是在同一个站上进行D、说明在一个站上发送的帧,只有当另一个站没有收到时,才对冲突进行检测正确答案:B2、目前,一台计算机要连入In ternet,必须安装的硬件是()。

A、W W W浏览器B、网络查询工具C、网络操作系统D、调制解调器或网卡正确答案:D3、一张1.44M容量软盘,大约可存储()个中文字。

A、144万B、720万C、14万D、72万正确答案:D4、在O utloo kExpress电子邮件软件包的"撰写邮件”窗口的“邮件头”窗格中的“收件人“文本输入框用于输入收件人的()。

A、单位名称B、姓名C、电子信箱地址D、家庭地址正确答案:C5、在拨号入网时,当线路接通后MO D E M会发出声音,称为()。

A、电铃声B、开机声C、握手声D、电波声正确答案:C6、图像中巳有一个选区,按S hift键再创建一个选区,得到的是两个选区的()A、交集B、差集C、补集D、并集正确答案:D7、点文字可以通过下面哪个命令转换为段落文字?()A、图层>文字>转换为形状B、图层>图层属性C、图层>图层样式D、图层>文字>转换为段落文字正确答案:D8、在考察系统的一些涉及时序和改变的状况时,要用动态模型来表示。

动态模型着重于系统的控制逻辑,它包括两个图:一个是事件追踪图,另一个是()A、系统结构图B、用例图C、数据流图D、状态图正确答案:D9、与二进制数101.01011等值的十六进制数为()A、BB、5.51C、A.51D、5.58正确答案:D10、Windows中,当屏幕上有多个窗口时,那么活动窗口()。

A、可以有多个窗口B、只能是固定的窗口C、是没有被其他窗口盖住的窗口D、是有一个标题栏颜色与众不同的窗口正确答案:D11、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是()。

大学信息技术知识点大全

大学信息技术知识点大全

大学信息技术知识点大全(以下为回答内容)大学信息技术知识点大全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指利用计算机和通信设备以及软件、硬件等资源,进行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应用的一系列技术与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作为大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你介绍一些大学信息技术的知识点,以便你更好地应对当今数字化时代的挑战。

一、计算机硬件与软件1.计算机组成与原理- 主机和外设的关系与作用-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与体系结构- 计算机的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2.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 常见的操作系统类型与功能- 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 常见办公软件的使用与操作技巧- 图像处理软件与音视频编辑软件的应用3.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网络的分类与拓扑结构- 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 常见网络设备的功能与使用- 网络安全与数据传输的保护方法二、网页设计与开发1.HTML与CSS- HTML的结构与标签- CSS的样式与选择器- 常见HTML和CSS的实践应用2.JavaScript与前端框架- JavaScript的基本语法和逻辑- 常见的前端框架如React和Vue的使用- 前端开发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3.响应式网页设计- 媒体查询与弹性布局- 移动端适配与优化- 图片、字体等资源的处理与加载三、数据库与数据处理1.数据库基础- 数据库的概念与分类- 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操作- 常见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和Oracle的使用2.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清洗与预处理- 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的基本原理- 数据可视化与报表制作3.大数据与云计算- 大数据的概念与技术- 云计算平台和服务的应用-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四、信息系统与安全1.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系统分析与需求获取- 系统建模与设计方法-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和模型2.信息系统管理与运维- 系统部署与配置管理- 系统性能监控与优化- 系统故障处理与备份恢复3.网络安全与信息保护- 常见网络攻击与防御方法-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 信息安全管理与合规性要求五、人工智能与新兴技术1.人工智能基础-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的基本原理- 自然语言处理与图像识别- 人工智能在各领域的应用2.物联网与智能硬件- 物联网的概念与技术- 物联网与云计算的结合- 智能硬件的开发与应用3.区块链与加密货币- 区块链的原理与共识机制- 智能合约与去中心化应用- 未来加密货币的发展趋势以上所列知识点只是大学信息技术的冰山一角,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信息技术的领域也将不断拓展。

大学信息技术知识点列表

大学信息技术知识点列表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知识点第一章掌握:信息技术的含义( ),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主要领域( ),信息处理系统的基本结构( ),集成电路( ),通信( ),现代通信技术( ),通信系统模型( ),比特及逻辑运算( ),存储器容量( ),比特传输速率单位( ),二进制数的表示( ),四种进制间转换( ),二进制加减运算( ),整数编码()熟悉:集成电路的制造材料( ),集成度( ),集成电路的分类( ),Moore定律( ),IC 卡的功能与分类( ),调制与解调( ),频分多路复用( ),数字传输技术及优点( ),基带传输技术( ),时分多路复用( ),信道的带宽( ),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及计量单位( ),蜂窝移动通信( )了解:信息与数据的关系( ),信息技术的基本类型( ),信息处理系统( ),信息处理系统分类( ),基础元件的演变( ),微电子技术的含义( ),晶园和芯片制造的主要步骤( ),芯片封装形式( ),集成电路的速度与晶体管尺寸及线宽的关系( ),当前晶圆尺寸和线宽工艺水平发展趋势( ),非接触式IC卡通信发展历史(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模拟传输技术( ),调幅调频调相( ),多路复用( ),有线载波电话与广播( ),模拟传输技术的特点( ),数字调制方法( ),双绞线同轴电缆( ),光纤与光纤通信( ),全光网( ),微波通信( ),卫星通信( ),第3代移动信信( ),比特的存储( ),补码特点( ),尾数与精度(),浮点表示法()第二章掌握:冯.诺依曼计算机五大逻辑部件()、计算机系统组成、逻辑结构、主要部件( ),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 ),CPU的任务及其结构( ),指令格式( ),指令系统(),CPU的性能指标(),主板及配备的部件( ),ROM BIOS ( ),前端总线(),I/O总线( ),键盘鼠标接口类型( ),扫描仪的作用与类型( ),数码相机的性能指标 ( ),显示器的类型与主要指标( ),硬盘性能指标(),磁道(),扇区(),柱面()熟悉:计算机分类、PC机特点与分类( ),Cache的作用( ),影响CPU速度的因素( ),指令的执行过程( ),芯片组( ),CMOS 存储器( ),存储器层次结构( ),半导体存储芯片类别( ),PC机主存芯片类型( ),I/O操作( ),常用的I/O接口( ),PCI及PCI-E总线(),USB接口( ),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显卡的作用( ),打印机的分类及主要指标( ),磁盘格式化( ),硬盘接口( ),硬盘转速(),移动硬盘(),优盘( ),光盘存储原理( ),光驱性能指标( ),光盘类型与容量(),扫描仪的性能指标()了解:计算机代次划分( ),三种应用模式( ),指令系统及其兼容性( ),如何设置CMOS参数( ),主存逻辑结构( ),单元地址( ),内存条规格( ),内存条插槽(),DDR2\DDR3(),I/O控制器( ),硬盘组成与原理( ),硬盘注意事项( ) ,总线带宽(),多点触摸屏原理()第三章掌握:操作系统功能( ),多任务处理( ),目录与目录结构( ),程序设计语言( ),源程序( ),目标程序( ),可执行程序()熟悉:软件( ),软件分类(),系统软件功能( ),常用应用软件( ),常用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的启动( ),存储管理( ),虚拟存储技术( ),文件概念与命名( ),语言处理系统( ),三种翻译过程概念( ),算法及特点(),算法的表示方法(),常用高级语言 ( ) 了解:软件知识产权保护( ),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特性比较( ),软件发展( ),处理机管理( ),设备管理( ),即插即用( ),UNIX( ),Linux( ),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 ),算法与程序的区别( )第四章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含义与组成( ),组网的目的( ),局域网特点( ),总线式以太网的拓朴结构、物理结构、传输介质( ),广域网组成( ),IP地址的作用( ),IP地址格式类型( ),因特网域名结构及域名命名规则(),HTML()熟悉:网络分类( ),网络的工作模式( ),网络服务( ),网络操作系统的作用( ),常用网络操作系统( ),局域网的组成( ),网卡功能( ),MAC地址( ),局域网拓朴结构传输介质( ),总线式集线器( ),以太网卡的MAC地址与传输速率( ),交换式以太网的拓朴结构(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及与有线网的关系( ),中继器( ),网桥( ),电话拔号接入方式( ),电话MODEM( ),ADSL接入方式( ),Cable MODEM接入方式( ),分组交换( ),网络互连( ),TCP/IP层次结构( ), IP地址设置( ),IP数据报( ),路由器功能及端口IP地址( ),主机的域名与IP地址的关系( ),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方式( ),电子邮件( ),远程文件传输( ),WWW( ),网页概念及一般形式( ),URL( ),超级链接( ),HTTP( ),网络信息安全实现措施( ),数据加密( ),数字签名( ),身份鉴别( ),包过滤( ),计算机病毒( )了解:网络通信协议( ),局域网中的资源共享( ),以太网信息帧格式( ),FDDI( ),交换式以太网与总线式以太网的区别( ),无线局域网常用协议传输介质( ),光纤接入方式( ),电路交换( ),路由表( ),特殊IP地址( ),IP数据报( ),域名解析过程( ),用户拔号上网的连接过程( ),静态动态主动WEB文档( ),网络信息安全( ),数据完整性可用性机密性真实性( ),网络安全级别( ),对称密钥加密系统( ),公共密钥加密系统( ),防火墙( ),访问控制()第五章掌握:ASCII字符集及在计算机内的表示( ),GB2312字符集及在计算机内的表示( ),超文本( ),图像获取原理步骤( ),黑白图像、灰度图像、彩色图像的表示( ),数字图像的参数(分辨率、颜色空间、像素深度)( ),图像数据量计算( ),波形声音获取()熟悉:GBK字符集和GB18030字符集( ),汉字输入编码方案( ),计算机文本类型及扩展名( ),纯文本( ),丰富格式文本( ),1-2种常用搜索引擎的功能与操作( ),图像获取设备( ),数字图像文件格式( ),波形声音获取设备( ),波形声音性能参数( ),CD立体声和MP3特性( ),合成音乐过程( ),数字视频性能参数及码率和数据量( ),VCD和DVD的特点( ),了解:UCS/Unicode字符集( ),联机手写汉字识别( ),汉语语音识别( ),印刷体汉字识别( ),标记语言( ),链源链宿超链( ),文本展现过程( ),汉字字形( ),字库( ),图像数据压缩( ),数字图像处理( ),计算机合成图像( ),图形与图像区别( ),全频带声音及压缩编码标准( ),数字语音及编码( ),合成语音过程( ),电视信号特性( ),数字视频获取设备( ),数字视频压缩编码标准( ),VOD( ),动画制作( ),可视电话( ),视频会议( ),数字电视()第六章掌握:信息系统含义( ),数据库系统( ),常用数据模型分类( ),E-R图含义( ),二维表的结构(),流行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 )熟悉:信息系统组成( ),关系数据模型基本术语( ),结构化生命周期开发方法步骤基本思想()了解:软件工程产生背景( ), ERP( ),MRP( ),CIMS( ),电子商务( ),电子政务( ),数字地球( ),远程教育( ),远程医疗( ),数字图书馆( ),信息化与信息化建设(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1.《春》朱自清一、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大学信息技术知识点列表

大学信息技术知识点列表

大学信息技术知识点列表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大学生而言,掌握一些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非常有益。

本文将为你列出一些大学信息技术的知识点,以帮助你在学习和工作中更加高效地运用信息技术。

一、计算机硬件知识点1. 中央处理器(CPU)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内存(RAM)和硬盘的区别及其在计算机中的作用。

3. 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扫描仪)和输出设备(如打印机、显示器)的种类和应用。

4. 主板、显卡、声卡等计算机组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二、操作系统知识点5. 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MacOS)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6. 文件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包括文件创建、复制、移动和删除等。

7. 进程管理和资源调度的概念,以及常见的进程调度算法。

8. 理解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和命令行界面的使用方法。

三、数据库知识点9.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常见操作,如表的创建、查询、插入和删除等。

10. 数据完整性和约束条件的设置,以及外键和主键的概念。

11. 数据库索引和查询优化的方法,如B树索引和查询执行计划的分析。

12. 数据库事务的概念和ACID特性的理解。

四、网络技术知识点13. 基本的网络概念,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的作用。

14. TCP/IP协议栈的组成及其各层的功能,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等。

15. 网络安全的概念和常见的安全威胁,如病毒、木马和黑客攻击等。

16. 网络管理和网络故障排除的基本方法和工具。

五、编程语言知识点17. 常见的编程语言,如C、Java、Python等的基本语法和特点。

18. 程序的基本结构和算法思想,如循环、条件判断和递归等。

19. 对象和类的概念,以及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0. 常见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实现和应用,如链表、栈、队列和排序算法等。

六、信息安全知识点21. 密码学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加密算法,如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信息技术知识点及名词解释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知识点及名词解释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知识点及名词解释《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作业第1章信息技术概述1、信息技术(IT)信息技术简称IT,指的是用来扩展人们信息器官功能、协助人们更有效地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类技术。

【扩展】:基本的信息技术包括扩展感觉器官功能的感测与识别技术、扩展神经系统功能的通信技术、扩展大脑功能的计算与存储技术和扩展效应器官功能的控制与显示技术。

2、信息处理信息处理指与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施用有关的行为和活动,如信息的测量、计算等。

3、信息产业信息产业是指生产制造信息设备,以及利用这些设备进行信息采集、储存、传递、处理、制作与服务的所有行业与部门的总和。

4、比特比特是数字技术的处理对象,只有两种状态(取值):数字“0”或数字“1”,是计算机和其他数字系统处理、存储和传输信息的最小单位,一般用小写字母“b”表示。

5、集成电路(IC)集成电路即IC,是以半导体单晶片作为材料,经平面工艺加工制造,将大量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器件及互连线构成的电子线路集成在基片上,构成一个微型化的电路或系统。

6、Moore定律Intel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摩尔曾发表论文预测,单块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平均每18~24个月翻一番。

7、什么是信息技术,它包括哪些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信息技术是指用来扩展人们信息器官功能、协助人们更有效地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类技术。

包括:扩展感觉器官功能的感测与识别技术;扩展神经系统功能的通信技术;扩展大脑功能的计算与存储技术;扩展效应器官功能的控制欲显示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为核心、采用电子技术进行的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存储、显示与控制。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作业第2章计算机组成原理CPUCPU即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中承担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运行任务的处理器,是一台计算机的核心组成部件。

CPU原理上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寄存器组、运算器和控制器。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必考点知识总结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必考点知识总结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必考点知识总结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1.2:微电子技术简介考核点:(1)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为核心(2)微电子技术是实现电子电路和电子系统超小型化及微型化的技术,以集成电路为核心(3)集成电路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以半导体单晶片作为材料(4)现代集成电路使用的半导体材料主要是硅,也可以是化合物如砷化镓(5)集成电路根据它所包含的电子元件可分为小规模(小于100),中规模(100-3000)、大规模(3000-10万)、超大规模(10万-100万)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100万)(6)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以简单的门电路或单级放大器为集成对象,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功能部件、子系统为集成对象,现代PC机中使用的微处理器、芯片组、图形加速芯片等都是超大规模或极大规模集成电路(7)集成电路芯片是微电子技术的结晶,是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的核心,是现代信息产业的基础(8)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主要取决于组成逻辑门电路的晶体管的尺寸,尺寸越小,极限工作频率越高,门电路的开关速度越快(9)摩尔定律:单块集成电路平均每18—24个月翻一翻(10)IC卡又称为集成电路卡,不受磁场影响,可*存储数据,IC卡分为存储器卡与CPU卡,存储器卡主要用于安全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如电话卡,水电费卡,公交卡,医疗卡。

CPU卡上除了CPU外,还配有操作系统,手机中的SIM卡就是一种特殊的CPU卡(11)经过抛光后的硅片成为硅抛光片,一个硅抛光片上有成百上千个独立的集成电路,排满了集成电路的硅片称作”晶圆”典型试题:1.在下列有关集成电路及其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______ 。

A.集成电路的制造工序繁多,工艺复杂且技术难度高B.经过抛光后的硅片称为晶圆,每个晶圆最多可以制成一个合格的集成电路芯片C.IC卡分为接触式IC卡和非接触式IC卡,后者通常又称为射频卡或感应卡D.集成电路应用十分广泛,目前我国第2代居民身份证中就有集成电路芯片2.在下列有关集成电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信息技术的定义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获取、处理、传输、控制和利用信息等相关的技术的总称。

这些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识别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存储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通信技术等。

2、什么是射频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缩写RFID),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俗称电子标签。

3、什么是云计算云计算是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

“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其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按需服务,提供资源的网络则被称为“云”。

4、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5、什么是信息系统?其核心是什么?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 ,是一个由人、计算机及其他外围设备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传统的MIS系统的核心是C/S(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架构,而基于Internet的MIS系统的核心是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架构。

6、什么是搜索引擎?有哪两种类型?各自特点分别是什么?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是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从互联网上搜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将用户检索的相关信息展示给用户的系统。

从其工作原理来分主要有全文搜索引擎、目录搜索引擎两种基本类型。

(1)全文搜索引擎全文检索通过计算机索引程序扫描文章中的每一个词,并对每一个词建立索引,指明该词在文章中出现的次数和位置,当用户查询时,检索程序就根据事先建立的索引进行查找,并将查找的结果反馈给用户的检索方式。

这种引擎的特点是“搜全率”比较高,如Google、百度等。

它们从互联网提取各个网站的信息(以网页文字为主),建立起数据库,并能检索与用户查询条件相匹配的记录,按一定的排列顺序返回结果。

(2)目录搜索引擎目录搜索引擎是以人工方式或半自动方式搜集信息,由编辑员查看信息之后,人工形成信息摘要,并将信息置于事先确定的分类框架中。

信息大多面向网站,提供目录浏览服务和直接检索服务。

这种引擎的特点是找的“准确率”比较高,缺点是需要人工介入、维护量大、信息量少、信息更新不及时。

7、什么信息安全?包括哪些内容?主要安全技术有哪些?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

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即需保证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和可控性。

主要安全技术包括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验证技术等(1)防火墙技术防火墙就是指设置在不同网络(如可信任的企业内部网和不可信任的公共网)或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一系列软硬件部件的组合。

它是一个限制器,也是一个分析器,能有效地监控内部网和Internet 之间的活动,保证内部网络的安全。

防火墙技术全面考虑网络的安全、操作系统的安全、应用程序的安全、用户的安全、数据的安全,是这五个方面的综合应用。

防火墙的技术包括四大类:网络级防火墙(也叫包过滤型防火墙)、应用级网关、电路级网关和规则检查防火墙。

(2)数据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电子商务采取的主要安全保密措施,把重要的数据(明文)变为乱码(密文)传送,这个过程称为加密;到达目的地后再用相同或不同的手段还原成明文,这个过程称为解密。

加密技术分为两类,即对称加密(私人密钥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公开密钥加密)。

(3)验证技术用户身份认证是安全的第一道大门,是各种安全措施可以发挥作用的前提。

验证技术是在远程通信中获得信任的手段,是安全服务中最为基本的内容。

主要技术手段有基于口令的验证技术(如密码)、基于物理证件的验证技术(如智能卡、USBKey等)、基于生物统计特征的验证技术(如指纹、视网膜、手形、书写、声音、面容)等8、什么是软件知识产权?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是如何规定的?所谓知识产权,是指基于智力的创造性劳动所产生的权利,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发明专利、商标及工业品外观设计等方面组成的工业产权;二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音乐、戏剧、绘画、摄影和电影摄制等方面的作品组成的版权。

知识产权最主要的特征是专有性,即除了权利人同意或法律的规定外,权利人以外的任何人不得享有或使用该权利。

1991年10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该条例明确规定:未经软件著作权人的同意复制软件的行为是侵权行为,侵权者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9、画出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图10、冯·诺依曼结构主要核心思想有哪三点?画出结构图并阐述其工作原理。

冯·诺依曼原理的主要核心思想有三点:●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硬件系统通常有五大部件组成: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使用二进制表示数据和指令;●存储程序,即程序和数据存放在存储器中,使计算机工作时能够自动、高速地顺序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加以执行。

输入设备在控制器作用下输入程序和数据,并把它们存放在存储器中。

程序执行时,在取指令的作用下把程序指令逐条送入控制器,控制器分析每条指令的功能,并向存储器和运算器发出取数命令和运算命令,运算器进行计算,然后控制器发出存数命令,计算结果存放回存储器,最后在输出命令的作用下通过输出设备输出结果。

本指令执行完成后,按照程序编排的顺序,决定下一条应执行的指令,一步一步地取出命令,自动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

如此往复,直到程序中的指令全部执行完。

11、基本硬件设备知识要点(1)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的功能是将数据、程序、文字符号、图像、声音等信息输送到计算机中,使计算机从外部获得信息,将获得的信息转换成电信号,通过计算机的接口电路将这些信号顺序地送入计算机的存储器中。

常用的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话筒、手写汉字输入设备、光笔、数码相机、触摸屏等。

(2)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的功能将计算机的运算结果或者中间结果打印或显示出来。

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声音输出设备等。

(3)存储器(Memory)存储器将输入设备接收到的信息以二进制的数据形式进行存储,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两种。

主存储器(主存),也叫内存储器(内存),在计算机主机中用来存放当前使用的数据和程序,可直接与CPU打交道,按照其读/写的功能可分为随机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和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

➢RAM的特点是可以读出,也可以写入。

读出时并不损坏原来存储的内容,只有写入时才修改原来所存储的内容。

断电后,存储内容立即消失,即具有易失性。

➢ROM的特点是把信息写入存储器以后,能长期保存,不会因电源断电而丢失信息。

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只能读出只读存储器中的信息,不能再写入信息。

一般地,只读存储器用来存放固定的程序和数据。

辅助存储器(辅存),也叫外部存储器(外存)。

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质或光盘,像硬盘、软盘、磁带、光盘、U盘等各种移动存储设备。

与内存相比,外存能长期保存信息,并且不依赖于电来保存信息,但是由机械部件带动,速度与CPU相比就显得慢的多。

(4)运算器(Arithmetic Unit)运算器,也称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ALU),是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装置,能进行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也能作比较、判断、查找等逻辑运算,在控制器的控制下与内存交换信息。

此外,在运算器中还含有能暂时存放数据的寄存器。

(5)控制器(Control Unit)控制器是计算机指挥和控制其它各部分工作的中心,负责决定执行程序的顺序,给出执行指令时机器各部件需要的操作控制命令。

由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产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组成,它是发布命令的“决策机构”,即完成协调和指挥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操作。

控制器和运算器一起组成了计算机的核心,称为中央处理器,即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通常,把控制器、运算器和主存储器称为主机,而其余的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辅助存储器称为外部设备。

12、软件系统包括哪些?软件是指计算机为完成一个任务,以电子格式储存的指令序列(程序)和相关数据的集合,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系统软件是进行计算机系统管理、调度、监控和维护的软件,可以提高计算机的工作效率,增强和发挥计算机的功能,方便用户的使用。

系统软件处于硬件和应用软件之间,通常由计算机生产厂家或专门的计算机软件公司开发,按用途大致可以分为以下5类: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及其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监控管理程序、调试程序、驱动程序、故障检查和诊断程序;网络管理类软件。

➢应用软件是为了解决计算机应用中的实际问题而编制的程序,包括商品化的通用软件和实用软件,也包括用户自己编制的各种应用程序和各类工具软件。

13、微机有哪些性能指标?微型计算机的性能指标是指能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微型计算机性能优劣的技术指标,通常有下列几项主要技术指标。

(1)字长字长是计算机运算部件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是一个计算机字中所包含的二进制的位数。

字长影响机器功能、精度和速度等。

计算机字长越长,所表示的数值有效位数越多,寻址范围越大,计算机的精度也就越高,功能也就越强。

(2)主频主频是微机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指CPU的时钟频率,单位是Hz(秒分之一)。

主频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运算速度的快慢,主频越高,运算速度就越快。

(3)存储容量计算机中最小的数据单位是二进制的一个数位,简称位(bit,读音为比特),8位二进制组成1个字节,用于表示一个字符,即1个字节由8个二进制数位组成,简写为B。

存储器中能够包含的总字节称为存储容量,通常用B(字节)、KB(千字节)、MB(兆字节)或GB(吉字节)为单位来表示容量大小。

(4)运算速度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以每秒钟能执行的指令条数来表示。

14、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最基本的系统软件,是用户和计算机之间的接口,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的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的程序的集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