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绝四种基本格式
五绝、五律仄韵格律诗词8种格式

五绝:
1、仄起首句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
【对】 平平仄仄平,【粘】
仄仄平平仄。
【对】
2、仄起首句不入韵式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
【对】 平平仄仄平,【粘】
仄仄平平仄。
【对】
3、平起首句入韵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
【对】 仄仄仄平平,【粘】
平平平仄仄。
【对】
4、平起首句不入韵式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对】 仄仄平平平,【粘】
平平平仄仄。
【对】
五律: 1、仄起首句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
【对】 平平仄仄平,【粘】仄仄平平仄。
【对】 仄仄平平平,【粘】 平平平仄仄。
【对】 平平仄仄平,【粘】仄仄平平仄。
【对】
2、仄起首句不入韵式仄仄平平平, 平平平仄仄。
【对】 平平仄仄平,【粘】
仄仄平平仄。
【对】 仄仄仄平平,【粘】 平平平仄仄。
【对】 平平仄仄平,【粘】仄仄平平仄。
【对】
3、平起首句入韵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
【对】 仄仄仄平平,【粘】
平平平仄仄。
【对】 平平仄仄平,【粘】 仄仄平平仄。
【对】 仄仄仄平平,【粘】平平平仄仄。
【对】
4、平起首句不入韵式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对】 仄仄仄平平,【粘】
平平平仄仄。
【对】 平平仄仄平,【粘】 仄仄平平仄。
【对】 仄仄仄平平,【粘】平平平仄仄。
【对】。
五绝平仄

不知何岁月,
得与尔同归。
五绝类型四:五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塞下曲
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秋晚,
山中黄叶飞。
五绝类型二五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五绝类型三: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南行别第
韦承庆
万里人南去,
五绝平仄
四个句型组合起来就是五绝。它可以有四种不同的组合,这样就构成了五绝的四种平仄格式。但是不论哪一种格式,第一联末句第二个字的平仄,一定要和第二联第二字的平仄相同。否则就叫做失黏,是做律诗的大忌。
五绝类型一: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
五言绝句的四种格式

五言绝句的四种格式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之分。
详细说来,押韵的要求是指每首绝句的第一、第二和第四句的最后一字,可用同一个韵目的字做韵脚,且必须为平声字,但第一句的最后一字可以用邻韵,也可不压韵。
如用了不同韵目的字做韵脚,即为“出韵”或“落韵”。
七言绝句如果第一句用韵可以增加音乐美,故七言绝句首句用韵教常见,五言绝句首句不用韵者教底盘。
一个韵脚的字不可重复使用。
第三句的最后一字必须为仄声字。
在格律上,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都有固定的格律安排,不管是五言还是七言,都有平起首句入韵式和平起首句不入韵式、仄起首句入韵式和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所谓平起仄起,是指第一句的第二个字是平声字还是仄声字,平声字为平起,仄声字为仄起。
具体要求如下:(⊙:表示可平可仄;平:表示必须为平声字;仄:表示必须为仄声字)五言绝句的四种格式:只需要记住以下几点即可:1、韵字必须为平声字;2、不管是七言还是五言,记住第一句的双数位置上的字必须平仄相隔,如七言第一句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则记“仄、平、仄”,单数上的字分别分别与它紧挨着的双数位置上的字平仄相同;3、第二句双数位置上的字与第一句同位置上的字平仄相反,与第三句同位置上的字平仄相同,如第一句是“仄、平、仄”,第二句、第三句则为“平、仄、平”;4、第四句与第一句双数位置上的字平仄相同,与第三句同位置上的字平仄相反;5、第三句最后一个字必须为仄声字。
再简化的说,记住三点:1、韵字必须为平声字,第三句的最后一字必须为仄声字;2、第一句的第2、4、(6)字平仄相隔,第一句与第四句句式格律相同,第二句和第三句与第一句和第四句句式格律相反。
(五言绝句每句只有第2、4字)3、更换第一句的第2、4、(6)字的平仄,即可换得其他句式的格律。
一、仄起首句不押韵: 二、仄起首句押韵: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三、平起首句不押韵: 四、平起首句押韵: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平(韵)五言律诗跟这相似,只不过根据粘对的原则再加上四句而已。
五言律绝的平仄格式

五言律绝的平仄格式
(1)仄起仄收收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劳劳亭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白日、入、欲、目、一”为入声字。
)
(2)仄起平收式。
和仄起仄收式相比,仅首句改作“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塞下曲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3)平起仄收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将赴益州题小园壁
苏颋
岁穷将益老,春至却辞家。
可怜东园树,无人也作花。
听筝
【唐】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粟、玉、欲得、拂”为入声字。
)(4)平起平收式。
与平起仄收式相比,仅首句改作“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闺人赠远(五首其一)
王涯
花明绮陌春,柳拂御沟新。
为报辽阳客,流光不待人。
掌握五绝平仄格式的另类方法(上)

掌握五绝平仄格式的另类方法(上)五绝的四种平仄格式如下:①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②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③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④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面对这四种不同的五绝平仄格式,历来惯用的掌握方法是背诵。
能不能另辟蹊径呢?我们要注意弄清五绝平仄格式的结构材料和结构特点。
五绝这四种平仄格式,究竟使用了哪些结构材料呢?①式为:a仄仄平平仄,b平平仄仄平,c平平平仄仄,d仄仄仄平平。
(a、b、c、d,用了全部四种)②式为:b平平仄仄平,d仄仄仄平平,a仄仄平平仄,b平平仄仄平。
(b、d、a、b,用了其中三种)③式为:c平平平仄仄,d仄仄仄平平,a仄仄平平仄,b平平仄仄平。
(c、d、a、b,用了全部四种)④式为:d仄仄仄平平,b平平仄仄平,c平平平仄仄,d仄仄仄平平。
(d、b、c、d,用了其中三种)可见,五绝这四种平仄格式,使用了a、b、c、d四种结构材料,亦即使用了这四种句式:a仄仄平平仄,b平平仄仄平,c平平平仄仄,d仄仄仄平平。
这四种结构材料的来源还有个主次的问题,了解这一点,有助于认识平仄格式的结构特点。
据说古代有个诗人想利用“仄仄平平仄”和“平平仄仄平”这两个句式写成一首四句的诗,要求相邻的句子(一二句、二三句、三四句……),句中双数字的平仄,从相反到相同,从相同到相反,周而复始;句脚的平仄,从仄到平,从平到仄,周而复始。
句中单数字允许调整,双数字不得改动。
他摆弄来摆弄去,无法完成。
例如排列为这样不行: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相同<↓↓↓>?平平仄仄平相反<↓↓↓>?仄仄平平仄相邻的句子,句中双数字的平仄从相反到相同,从相同到相反,周而复始,做到了;句脚的平仄从仄到平,从平到仄,周而复始,却做不到。
再如排作这样也不行:仄仄平平仄相反<↓↓↓>从仄到平平平仄仄平<↓↓↓>从平到仄仄仄平平仄<↓↓↓>从仄到平平平仄仄平相邻的句子,句脚的平仄从仄到平,从平到仄,周而复始,做到了;句中双数字的平仄从相反到相同,从相同到相反,周而复始,却做不到。
绝句的基本格式

大家好,现在向大家介绍一
下绝句的几种基本格式
一、五绝】
1、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2、仄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3、仄起平收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4、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二、七绝】
1、平起平收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2、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3、仄起平收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4、仄起仄收首句不押韵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言绝句之诗格

五言绝句之诗格绝句有古绝和律绝之分,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就是一首古绝,不复合格律诗的要求。
在这篇文章中就不讨论这,主要来说说五言律绝的诗格。
诗格简单的说也就是一首诗的格式。
最开始学写诗歌的时候很胆大,所以妄为,根本不了解一首诗的诗格,就胡乱的写了很多。
那时候,总是认为诗歌是用来表达情感的,不一定要复合诗歌的要求,只需要押韵就可以了。
而押韵完全是根据汉语拼音的韵母来区分诗歌的韵,更不会在乎声调(也就是平仄)的区别。
现在了解了一些诗歌的写作格式,总是太复杂了,根本都不敢写了。
不知道是好是坏,是悲是喜。
还是来介绍一下五言律绝的诗格吧,以下内容将会有很多的内容是参考吴丈蜀先生的作品《诗词曲格律讲话》这本书,接着要写的几篇也是如此。
所以并非我的作品,只是做做读书笔记。
五言律绝的格式主要分为四种:平起首句入韵;平起首句不入韵;仄起首句入韵以及仄起首句不入韵。
还是以一首平起首句入韵的诗歌为例来说明吧。
鹧鸪词李益湘江斑竹枝(韵),锦翅鹧鸪飞(韵)。
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韵)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这是一首平起式首句入韵的五言律绝。
首先怎么看是平起还是仄起呢?这时不能看第一个字,而要看首句的第二个字。
也就是说,任何一首格律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律诗还是绝句,要判断是平起还是仄起都看首句的第二个字。
再来解释一下平仄吧。
如果根据现在的汉语拼音来划分,一声和二声就是平声;三声和四声就是仄声。
但是这是不标准的,因为古代划分平仄是根据平声(阴平和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其中上、去、入都化为仄声。
到元朝时期,北方地区没有了入声,而把入声划分到其他三声当中去了。
我们现在的普通话就是以北方发音为基础,因此也就是把入声字划分到一声、二声、三声当中去了。
这样,如果要根据现在的声调来区分平仄是不行的。
那么要如何来区分平仄呢?据说只能根据平时的积累,多记住一些入声字。
这是没有什么规律可以依据的。
比如上面这首《鹧鸪词》第一句中的“竹”字,按照普通话的发音就是二声,而在这里是仄声,那么这个字就应该是入声字了。
律诗、绝句的格律规则和粘对、拗救。

律诗、绝句的格律规则和粘对、拗救。
五言绝句四式(第一句的起头和收尾)平起平收必押韵。
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仄收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起仄收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平收必押韵。
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五言律诗的四式(第一句的起头和收尾)平起平收必押韵。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仄收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起平收必押韵。
平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仄收不押韵,平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七言格律其实可以认为是五言格律句式的扩展。
七言绝句平起必入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绝句仄起不押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还有两式略去。
基本上两个汉字一个音节点作平仄互换,第一二两句平仄相对立。
如果把第一二两句看成一组,第三四句看成另外一组,第三四句这一组平仄相对立,则第一组相对立,第二组相亲近。
平仄相对立为〔对〕,平仄相亲近为〔粘〕。
绝句的实际情况等于是,第一句,第四句平仄相差不大,收尾和押韵都一致,属于一类。
第二句和第三句收尾不一致,一句耍求出韵,一句耍求押韵,但是句中平仄大体一致,可以归结为另一类。
这就是1221命题的由来,第一个1代表第一句,最后的1代表第四句,第一个2代表第二句,第二个2代表第3句,意思是说第1-4句大体平仄相同,第2-3平不大致相同,把3说成2是,把4说成1是从句式归属而论,方便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绝四种基本格式: 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首句入韵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加括号表示可平可仄;黑体字为韵脚)每首八句,每句五字,共
四十字。
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韵到底,不可换韵。
五律有四个基本句式:
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式);
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式);
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式);
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式)。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第一种格式:首句入韵仄起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对仗)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对仗)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第二种格式:首句不入韵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对仗)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对仗)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第三种格式:首句入韵平起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对仗)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对仗)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第四种格式:首句不入韵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对仗)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对仗)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七绝四种基本格式。
首句平起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平平。
首句仄起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
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
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
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七律有四个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第一种格式首句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对仗)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对仗)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二种格式首句平起仄收式
为第一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对仗)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对仗)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三种格式首句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对仗)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对仗)。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四种格式首句仄起仄收式
为第三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对仗)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对仗)(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六绝,要求每句字数相等,平仄相对,一诗四句,偶句入韵,一韵到底主要使用以下三个句式进行组合: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一联惯用对仗,可不对,有时两联全用对仗。
一》绝句押平声韵
《A》六言绝句仄起首句不押韵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对仗)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B>〉六言绝句仄起首句押韵格式: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C〉六言绝句平起首句不押韵格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对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D〉六言绝句平起首句押韵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一》绝句押仄声韵
《A》六言绝句平起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5>〉六言绝句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六律,要求每句字数相等,平仄相对,一诗八句,偶句入韵,一诗八句,中两联对仗。
《A〉六言律诗平起首句押韵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对仗)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对仗)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B〉六言律诗仄起首句押韵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对仗)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对仗)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A》六言律诗平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对
仗)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5>〉六言律诗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第五字其平仄不得拗救 , 这一点和七言 (绝律) 不同.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 对仗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 对仗 )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 对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