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湘科版6上第五单元《1 探索月球的秘密》习题1

合集下载

湘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练习题(含答案)

湘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练习题(含答案)

湘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课课练(含答案)(word文档,全文可编辑)1.1《阳光下的植物》同步练习题教学目标1.知道二歧分类法是选择一对明显不同且具有可比性的特征将植物分为两类,然后在每类中又根据相对应明显不同的特征再区分为两类,如此下去,直至把所有植物分完。

2.知道绿色植物的叶在阳光照射下,可以将二氧化碳与水合成养料(淀粉),同时放出氧气。

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

3.能够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的二歧分类。

4.针对植物生长的秘密这一问题,搜集、阅读科学家相关研究过程的资料,了解绿色叶片可以制造养分维持植物自身的生存。

一、填空题。

1.1774年,英国的普利斯特列在观察钟罩内小白鼠的生活状态后,发现植物会吸收空气中的“污浊之气”,后来人们知道了那“污浊之气”就是_________。

2.给植物分类时,选择一对明显不同且具有可比性的特征将植物分为两类的方法是_________分类法。

3.1864年,德国的萨克斯用实验验证了植物绿叶能在阳光下制造_________。

4.绿色植物的叶在阳光照射下,可以将_________与_________合成养料(淀粉),同时放出氧气。

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

二、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面的植物属于茎木质的是( )。

2.17世纪早期,海尔蒙特把一棵重2.2千克的柳树苗栽种在一个木桶里,每天只用纯净的雨水灌溉树苗。

5年后,柳树增重了74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57克,他据此提出( )。

A.植物体生长靠水分B.植物体生长靠土壤C.植物体生长靠阳光3.下列物质中,( )是阳光照射下植物自身制造出来的。

A.水B.二氧化碳C.淀粉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

A.氧气和二氧化碳B.水和氧气C.二氧化碳和水5.草莓大棚的农民为提高草莓产量采取了以下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

A.为了防止伤害草莓,大棚顶部的遮阳网一直盖者B.冬天全天都打开大棚顶部通风,充分地利用空气进行光合作用C.白天把遮阳网掀开,晚上打开补光灯,让植物充分地进行光合作用三、判断题。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宇宙生命之谜同步练习(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宇宙生命之谜同步练习(含答案)

10.宇宙生命之谜一、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来,然后给另一个读音组词。

行.星xíng( ) háng( ) 纵横.héng( ) hèng( )自转.zhuǎn( ) zhuàn( ) 相似.sì( ) shì( )二、读拼音,写生字。

1.为了jiē( )开火星神秘的面纱,科学家们决定利用探测器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

2.火星是一个非常干zào( )的星球,上面有一连串的暗环形山和暗的bān( )点。

3.火星上没有cí( )场,也没有臭氧层,不能抵yù( )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

三、照样子,写字组词。

侧:辐(辐射) 福(幸福) 幅(幅度)1.培( ) ( ) ( )2.燥( ) ( ) ( )四、选词填空。

观测检测测试猜测1.1877年,意大利的一位天文学家观察到火星表面有很多纵横的黑色线条,人们( )这是火星人开挖的运河。

2.今天老师留给我们的作业是,让我们想办法( )风力。

3.这两个探测器在火星着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 ),得到两个重要结果:一是在火星的土壤中未( )到有机分子;二是在对火星表面取样的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

五、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存在生命的星球。

( )2.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

( )3.近年来,科学家对落在地球上的一些陨石进行分析,发现陨石上存在有机分子,说明太空不可能存在生命。

( )4.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是火星。

( )六、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

水星离太阳最近,朝向太阳的一面表面温度达到300~400℃,不可能存在生命。

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太阳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湘科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五单元《月球》教学设计

湘科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五单元《月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月球》教学设计1、探索月球的秘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从资料中能获取关于月球表面的有关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促进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

2.乐于探究月球的秘密,保持与发展想要探究月球奥秘的欲望。

科学知识:1.知道人类探索月球秘密的有关历程。

2.知道关于月球表面的一些基本常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将“嫦蛾奔月”的故事制成课件、有关“阿波罗”登月的图像资料等。

学生准备:搜集关于月球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播放“嫦蛾奔月”的故事。

2.讲述:乐器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星球,它是地球的卫星。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对它充满探索。

3.指导学生阅读“指南车信箱”里关于伽俐略观察月球的故事。

4.了解“月海”。

二、阅读“阿波罗”登月记1.出示:月球表面的图片。

2.提问:月海会是怎样的景象呢?3.学生猜想。

4.呈现资料,验证猜想。

要求:资料呈现的时候,教师指导学生认真地读图,不仅仅是看,更要想,从图片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如:宇航员是在月球的白天登上月球的,图片中月面是明亮的,但天空却是漆黑的,这说明月球的环境是怎样的?又如:宇航员能在月面留下特别清晰的足印,说明月面表层的土壤是怎样的?5.指导学生阅读“指南车信箱”提供的资料,完善对月球表面的认识,解答在阅读图片时所产生的问题。

明白:宇航员是在月球的白天登上月球的,图片中月面是明亮的,但天空却是漆黑的,这说明月球的环境是怎样的?——月球上没有空气。

宇航员能在月面留下特别清晰的足印,说明月面表层的土壤是怎样的?——月面上覆盖一层多孔的火山灰性质的土壤。

6.通过阅读指南车信箱的资料,思考:让你选择登月地点,你将怎样选择?教学后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设计简单实验验证关于环形山形成的猜想。

2.能根据有关知识进行推断并自主解决关于月球表面情况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促进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

2.乐于探究月球的秘密,保持与发展想要探究月球奥秘的欲望。

湘科版科学六上《探索月球的秘密》教学设计

湘科版科学六上《探索月球的秘密》教学设计

湘科版科学六上《探索月球的秘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探索月球的秘密》是湘科版科学六上的一篇课文,主要向学生介绍月球的基本知识,如月球的起源、结构、表面特征等,同时让学生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和我国在月球探测方面取得的成就。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激发学生对月球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球的基本知识,对太空探索有一定的了解。

但月球的知识相对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填补这一空白。

此外,学生对我国的科技成就充满自豪,对本课内容具有较高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掌握月球的起源、结构、表面特征等;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我国在月球探测方面取得的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培养学生对月球的认识;学会合作交流,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月球的基本知识,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我国在月球探测方面取得的成就。

2.难点:月球的起源、结构、表面特征等知识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讨论式教学: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案例分析:分析我国月球探测的历程,培养学生对我国科技成就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图表、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月球探测相关的新闻报道、论文等资料。

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探究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张月球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月球,激发学生对月球的好奇心。

提问:“你们对月球有什么了解?今天我们将要学习月球的哪些知识?”2.呈现(15分钟)介绍月球的基本知识,如月球的起源、结构、表面特征等。

通过图片、图表和文字,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月球。

湘科版科学六上《探索月球的秘密》说课稿+反思

湘科版科学六上《探索月球的秘密》说课稿+反思

湘科版科学六上《探索月球的秘密》说课稿+反思一. 教材分析《探索月球的秘密》是湘科版科学六上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如月球的结构、月球表面的特征等,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索月球的秘密。

教材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为核心,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宇宙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月球的具体情况,学生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深入了解月球的特点。

此外,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能够进行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如月球的结构、月球表面的特征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索月球的秘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对宇宙的热爱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月球的基本情况,如月球的结构、月球表面的特征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索月球的秘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探究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月球,激发学生的兴趣。

2.探究活动1:观察月球的图片,了解月球的结构。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月球有什么特点?月球的结构是怎样的?3.探究活动2: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月球表面的特征。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月球表面有什么特征?这些特征是如何形成的?4.探究活动3:小组合作,分析月球的构成和表面特征与地球的区别。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月球和地球有什么不同?这些不同是如何形成的?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月球的基本情况和探索过程,强调科学探究的方法和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月球的结构2.月球表面的特征3.月球的构成与地球的区别–缺乏大气层–表面温度极端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题优秀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题优秀

2012湘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复习题一、填空题:1、生长于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是(针状的),以减少(水分)蒸发。

2、(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

3、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消费费者者)。

4、森林的破坏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如:(洪灾、干旱、沙尘暴、水土流失)5、动物们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6、池塘中除了生活着植物和动物,还生活着(微生物)。

它们能把死亡的动、植物尸体(分解)。

7、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生存),动物的数量变化也会影响(环境);随着环境的变化,生物的结构特征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适应环境。

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将会被(淘淘汰汰)8、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的成员。

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来达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

9、植物适应环境,一般表现为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二、判断题。

1、动物会有一些独特的习性,跟适应生存环境有关。

((V V))2、小华画了一条食物链:虎→羊→草。

(x x)3、环境污染、盲目的物种引进、大量捕杀动物和砍伐森林都曾经在历史上造成过部分地区的生态灾难。

(v v)4、根总是向下生长,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

(v v)5、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v v)6、当环境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v v)7、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相同的需求。

(v v)8、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v v)9、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v v)10、自然界和生态瓶不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不会受到影响(x x)11、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v v)12、香蕉树, 松树, 仙人掌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湘科版科学六上《探索月球的秘密》教学设计 (4)

湘科版科学六上《探索月球的秘密》教学设计 (4)

湘科版科学六上《探索月球的秘密》教学设计 (4)一. 教材分析《探索月球的秘密》是湘科版科学六上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月球的概况、月球的起源和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掌握月球起源的过程,明白月球对地球的重要性。

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宇宙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月球的起源和月球对地球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掌握月球起源的过程,明白月球对地球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月球的基本情况、月球起源的过程、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2.教学难点:月球起源的过程、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月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月球的基本情况,如月球的直径、质量、表面特征等。

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面貌。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月球起源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总结月球起源的假说。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月球起源的了解程度。

引导学生理解月球起源的过程。

5.拓展(10分钟)介绍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如潮汐现象、地球的自转等。

让学生明白月球对地球的重要性。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月球的基本情况、月球起源的过程和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今年)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今年)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今年)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月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是反射_______ 的光。

2、借助________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洋葱表皮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

3、常见的机械大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等基本组件组合而成的。

4、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是我们目前使用的三大能源。

5、搬运杂乱的废钢铁用________就省事多了。

6、植物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像凤仙花、牵牛花、菊花,它们属于________植物。

7、家庭垃圾中有约三分之一是碎菜叶、蛋壳等,叫________垃圾。

8、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________。

9、电动机的工作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________,利用________的相互作用转动。

10、将两枚铁钉分别放在空气中和潮湿的纸巾上,则生锈较快的是放在________的铁钉。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垃圾中不能自然分解的是()。

A.塑料B.纸屑C.菜叶2、从环保的角度讲,不适合用作包装物的材料是()。

A.布B.塑料包装纸C.纸质包装纸3、在米饭或淀粉上滴上碘酒会出现()。

A.黑色B.紫红色C.蓝色4、下列机械中属于杠杆的是()A.剪刀B.螺丝刀C.方向盘5、下列方法能使食盐溶液产生晶体的是()。

A.在食盐溶液中加入水分B.继续加入食盐溶解C.将食盐溶液放在阳光下蒸发 D.在食盐中加入碱面6、下列植物中,属于开花植物的是()。

A.蕨类B.苔藓C.凤仙花7、用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可以使转动速度()A.变快B.变慢C.不变8、用同一杆秤分别称量三个物体,杆秤平衡时的状态如下图,则三个物体中最重的是()。

A.重物A B.重物B C.重物C9、通过优化选择生产原料和制作工艺,人们制成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探索月球的秘密》习题
一、填空题
1、是地球最近的一颗星球,它是地球的。

2、在地球上观察月球,月面上有些地方要比周围地区略为暗些。

这些较暗的区域被称为“”。

这个名称最早是意大利科学家在17世纪初提出来的。

3、月球上没有,没有,至今也没发现有。

二、选择题
1、月球上的引力是地球引力的()。

A、6倍
B、1/6
C、1/10
2、宇航员在月球上要用无线电才能完成对话,这是因为()。

A、月球上没有水
B、宇宙中没有空气
C、月球的引力减小
3、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

A、一个月
B、27.3天
C、一天
4、(多选)关于月球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月球表面有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B、月球的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最低可降至零下170℃
C、在地球上重400牛顿的物体,在月球上也是400牛顿
D、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
5、(多选)对月球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的卫星
B、只有地球引力的1/6
C、上有月海,就说明有液态水
D、几乎没有大气
E、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
F、能发光
G在月球上会毫不费劲的把100千克的物体举起来
、判断题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绕地球环行。

()
2、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不是很大,白天和夜晚相差大约是70℃。

()
3、月球是离地球第二近的一颗星球。

()
4、“月海”这个词是由伽利略提出的。

()
5、俄罗斯是第一个登入月球的国家。

()
6、“月海”是一片海。

()
二、填空题
1、年月日是人类第一次飞向其他天体的历史性日子。

美国“”11号宇宙飞船成功登上了月球。

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有次成功地登上了月球。

第一个踏上月球的是美国的。

2、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千米。

月球的体积只有地球体积的。

月球对它表面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引力的。

3、月球的表面有平原和众多的,月面上覆盖着的是一层多孔的性质的土壤。

4、在月球上,向着太阳的一面温度可以达到℃;背向太阳的一面温度最低可达℃。

5、中国的探月计划——“”已于年正式启动,计划年之前将月球车送到月球表面降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