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耐药监测基础网监测方案草案

合集下载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方案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方案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方案一、监测对象1.住院患者: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包括感染和无症状携带者。

2.医务人员: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以防止他们成为传播源。

3.医疗设备和环境:定期对医疗设备和环境进行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以及时发现和清除可能的感染源。

二、监测方法1.标本采集:对住院患者进行无菌标本采集,包括喉拭子、鼻拭子、肛拭子、尿液、痰液等。

对医务人员进行鼻拭子标本采集,对医疗设备和环境进行拭子样品采集。

2.实验室检测:对采集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确认是否存在多重耐药菌。

3.数据记录和分析:将检测结果记录在医院感染监测系统中,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和规律。

三、监测频率1.住院患者:根据住院时长和症状进行监测,例如重症患者每周监测一次,普通患者每月监测一次。

2.医务人员:每季度对医务人员进行一次监测。

3.医疗设备和环境:每月对医疗设备和环境进行一次监测。

四、监测结果处理1.感染患者:对于感染患者,应及时隔离和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减少其传播风险。

2.无症状携带者:对于无症状携带者,应进行与感染患者相同的隔离和治疗措施,以防止其在无症状状态下传播。

3.医务人员:对于检测出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应及时隔离并对其进行相关治疗,并追踪其可能的传染源。

4.医疗设备和环境:对于检测出多重耐药菌的医疗设备和环境,应加强清洁消毒,确保无菌状态。

五、宣教和培训1.宣传知识:向患者、医务人员和家属普及多重耐药菌的相关知识,提高对多重耐药菌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培训技能: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控能力。

3.定期演练:定期组织感染控制演练,提高医院的应急处理和协同能力。

六、评估和改进1.定期评估:定期对监测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2.经验总结:对成功的案例进行总结,分享好的实践经验。

3.持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和总结经验,不断改进监测方案,提高监测效果。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技术方案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技术方案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技术方案
一、引言
抗菌药物是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

为了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制定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技术方案。

二、监测目标
1.掌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使用量、使用率、用药结构等。

2.监测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包括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率、耐药基因等。

3.分析抗菌药物使用与细菌耐药性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三、监测内容
1.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监测各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使用率,分析用药结构。

2.耐药性监测: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耐药性检测,包括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

3.临床用药分析:收集临床用药数据,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包括适应症、剂量、疗程等。

四、监测方法
1.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络,包括医疗机构、实验室等。

2.制定统一的监测规范和数据收集标准,确保数据质量和可比性。

3.定期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结果应用
1.根据监测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抗菌药物管理措施。

2.定期发布抗菌药物使用和耐药性监测报告,提高公众对合理用药的认识。

3.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抗菌药物管理的持续改进。

六、总结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技术方案是加强抗菌药物管理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降低耐药性风险。

通过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抗菌药物管理的持续改进。

多重耐药菌监测方案

多重耐药菌监测方案

多重耐药菌监测方案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长沙市第四医院多重耐药菌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为了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开展多重耐药菌监测,达到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

二、监测项目主要监测常见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场球菌(VER)、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细胞菌(MDR/PDR-PA)等。

三、监测调查对象临床标本分离的病原菌四、监测内容细菌,抗菌药物,药物耐药结果五、监测方法及程序、步骤(1)临床科室在接诊感染性疾病患者后应及时送检相应的病原学标本,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2)微生物室检测到监测的目标多重耐药菌患者时,应在检验报告单上备注“多重耐药菌、请隔离”的醒目提醒标识,并对阳性结果及患者分布科室等情况予以登记,立即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通知所在的临床科室;(3)临床科室接到“多重耐药菌”的报告单或感染监控专职人员监测反馈通知后,结合病人病情分析,如果确为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或定植,开“接触隔离”医嘱;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并在24小时内填报多重耐药菌报告卡至医院感染科,如诊断为医院感染的,必须同时报告院感病例;(4)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有关流行病学调查,当发现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可能时,立即向分管院长报告,并进行有关相应处置;(5)微生物室必须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每半年向全院公布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6)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季度对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7)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检查各小组成员在每月进行全院各科室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评价会议时,发现多重耐药抗菌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情况给予重点标注、分析,反馈。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技术方案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技术方案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技术方案一、背景介绍细菌耐药性是当下医学领域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为了监测和控制细菌耐药性的发展趋势,建立一个全国范围内的细菌耐药监测网显得尤为重要。

该监测网的目标是收集全国各地的细菌耐药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和监测结果呈现,为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提供科学的依据,制定有效的控制策略。

二、技术方案1.建立数据库:建立一个集中存储细菌耐药数据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应具备高可用性、高性能和高可扩展性。

采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扩容和负载均衡,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2.数据采集:各个医疗机构将细菌耐药数据上传至数据库,数据采集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a.手动上传:医疗机构将数据手动录入系统,包括细菌种类、耐药性状以及采集样本的相关信息。

b.自动上传:利用自动化技术,从医疗机构的实验室信息系统中直接获取数据。

与实验室信息系统进行接口对接,实现数据的实时上传。

3.数据分析与挖掘:利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对上传的细菌耐药数据进行分析,挖掘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预测细菌耐药性的发展趋势,并提供相应的决策支持。

4.可视化展示:通过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细菌耐药监测结果,使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能够更直观地了解细菌耐药状况。

可采用可视化工具,如地图、图表等,展示不同地区、不同细菌种类的耐药情况。

5.细菌耐药预警系统:建立一个基于实时数据监测的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预测细菌耐药性异常情况。

通过对数据的动态监测和分析,确定异常数据的阈值,一旦发现超出阈值的数据,预警系统将自动触发报警并通知相关部门和机构。

同时,为了提高预警的准确性,预警系统还需要与其他相关数据进行联动分析,如抗生素使用量、患者就诊率等。

6.数据共享与合作: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细菌耐药数据共享机制,通过与各个医疗机构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共享数据资源和经验。

可以建立合作机制,共同研究和探索细菌耐药性的成因和控制策略,提高对细菌耐药问题的应对效果。

检验科细菌耐药性监测标准操作程序SOP文件

检验科细菌耐药性监测标准操作程序SOP文件

检验科细菌耐药性监测SOP文件一、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i,MRS)MRS是引起临床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同时也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其耐药特点是耐受甲氧西林的同时,还对临床广泛应用的多种抗生素呈现多重耐药,因而该菌所致感染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

(一)MRS测定方法1、纸片扩散法接种物:直接悬液法从非选择琼脂平皿上挑取少许单个菌落至无菌生理盐水调至浓度0.5 McFarland,具体操作同常规纸片法药敏试验。

苯唑西林纸片,1R g/片,检测MRS平板应置于35℃ (而不是37℃)孵育24h (而不是16〜18h)。

结果判断:金黄色葡萄球菌:S:三13mm;I:11〜12mm;R:W10mm。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S:三18mm;R W17mm。

对于苯唑西林纸片周围的抑菌圈内有任何小菌落或稀薄“菌膜”生长都应列为MRS。

2、琼脂筛选法:如果纸片试验结果中介时,可做琼脂筛选法,培养基为MH琼脂+6R g/ml苯唑西林+4%NaCl,调整菌液浓度0.5McFarland,于35℃孵育24h,凡有任何生长即使一个菌落均报MRS。

(二)MRS监测意义对于MRS,应报告对所有头抱菌素类和其他B -内酰胺酶类耐药,喹喏酮类药物,除氟哌酸外,环丙氟哌酸,氟嗪酸有较好抗菌活性(耐药率10〜23%之间),利福平敏感率在90%以上,未见耐万古霉素菌株,但已有万古霉素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

二、高水平耐药的肠球菌(HLAR)及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一)药敏测定方法1、常规测定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头抱菌素不用做(均为耐药),氨苄,庆大霉素,替考拉宁,万古霉素一定要做。

2、高水平氨基糖甙类耐药性测定:⑴高含量纸片扩散法:通常测定庆大霉素和链霉素的高度耐药性,具体操作如常规纸片法药敏试验。

药敏纸片:庆大霉素:120R g/片;链霉素300p g/片结果判断:R:W6mm;I:7~9mm;S:三10mm⑵含单一高浓度抗生素琼脂平皿法:稀释法:庆大霉素:R:三500R g/ml;链霉素:R:2000p g/ml3、万古霉素耐药性测定:纸片扩散法,具体操作如常规纸片法药敏试验,万古霉素纸片为:30p g/片,检测平皿置35℃24h (而不是16〜18h),并注意抑菌圈内有无小菌落或薄膜生长。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2014—2019年门诊患者临床分离细菌耐药监测报告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2014—2019年门诊患者临床分离细菌耐药监测报告

DOI:10.12138力.isn.1671-9638.20216184•论著•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2014—2019年门诊患者临床分离细菌耐药监测报告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摘要]目的监测2014—2019年全国门诊患者临床分离菌株分布情况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方法按照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ARSS)方案,应用WHONET5.6软件对2014—2019年所有CARSS成员单位上报的门诊患者临床分离细菌及药敏结果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2014—2019年门诊患者分离的总菌株数为53243〜9169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分别占75.3%、57.3%、&3%、5&5%,60.5%和60.9%,革兰阳性菌分别占24.7%、42.7%、41.7%,41.5%,39.5%和39.1%。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25.1%〜27.8%,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为68.3%〜72.4%。

MRSA和MRCNS对绝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

粪肠球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屎肠球菌,两者中均有少数耐万古霉素菌株。

非脑脊液标本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0%〜2.3%。

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0.7%〜15.2%、&5%〜49.4%。

大肠埃希菌对头抱噻肟的耐药率为4&0%〜55.6%,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6%〜0.8%;肺炎克雷伯菌对头抱噻肟的耐药率为31.0%〜38.3%,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3.9%〜6.3%。

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37.5%〜55.6%。

结论门诊患者临床分离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形势仍较严峻,尤其是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门诊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抗药性细菌;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中图分类号]R181.3+2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of clinically isolated bacteria from outpatients: surveillance report from China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Surveillance System in2014—2019China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Surveillance System[Abstract]Objective To surveil the distribution and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of clinically isolated bacteria from outpatients in China from2014to2019.Methods According to China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Surveillance System (CARSS)program,clinically isolated bacteria and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results of outpatients reported by a ll CARSS member hospitals in2014—2019were analyzed by WHONET5.6software.Results The total num­ber of bacteria isolated from outpatients in2014-2019were53243-91692strains,Gram-negative bacteria ac­counted for75.3%,57.3%,58.3%,58.5%,60.5%and60.9%respectively,Gram-positive bacteria accounted for24.7%,42.7%,41.7%,41.5%,39.5%and39.1%respectively.Isolation rates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and methicillin-resistant 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us(MRCNS)were25.1% -27.8%and68.3%-72.4%respectively.Resistance rates of MRSA and MRCNS to most antimicrobial agents werehigherthanthoseof methici l insusceptiblestrains,vancomycin-,teicoplanin-andlinezolid-resistantstrains werenotfound Resistanceratesof Enterococusfaeca is tomosttestedantimicrobialagentswerelowerthanthose of Enterococcus f a ecium,and both had a few vancomycin-resistant strains.Resistance rate of Streptococcus pneu-[收稿日期]2020-11-24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联系邮箱:naiyaojiance@m o n ia e isolated from non-cerebrospinal fluid specimens to peniciilin were1.0%一2.3%.Resistance rates of Pseu domonas aeruginosa and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to imipenem were10.7%—15.2%and38.5%—49.4%respec­tively;resistance rates of Escherichia coii to cefotaxime and imipenem were48.0%—55.6%and0.6%一0.8% respectively;resistance rates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to cefotaxime and imipenem were31.0%―38.3%and 3.9%一6.3%respectively.Resistance rates of Haemophilus influenzae to ampiciilin were37.5%―55.6%. Conclusion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of clinically isolated bacteria from outpatients is still serious,especially carba-penem-resistant Gram-negative bacilii and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狔lococcus.[Keywords]bacteria;antimicrobial resistance;outpatient;methiciilin-resistant Staphy l ococcus aureus;carbapenem-resistantGram-negativebaci l us;antimicrobial-resistantorganism;China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Survei l anceSystem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多重耐药细菌包括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等检出率居高不下,使临床抗感染治疗面临巨大挑战。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技术方案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技术方案

附件3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技术方案通过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可获取有科学价值的、分层的细菌耐药性及变迁信息,掌握全国细菌耐药性流行趋势及新威胁,为政府、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及评估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包括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两种形式,常规开展被动监测,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主动监测。

主动监测技术方案根据监测目标另行制定。

本方案仅涉及被动监测。

为了维持监测结果的有效性及可比性,保证监测结果质量,特制订本方案。

一、监测范围收集网点医院按规范化操作、自临床标本中分离的有临床意义和公共卫生意义的普通细菌及其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下简称药敏试验)结果。

以收集资料为主,必要时,收集菌株用于复核结果和质量控制。

为了提高监测数据质量,各网点医院应提高临床标本,特别是无菌体液标本送检率;提高送检标本,特别是痰液、血液标本合格率。

各实验室应提高细菌,特别是苛养菌的检出率,应掌握分离细菌的临床意义,注意收集感染病原菌。

二、目标细菌目标细菌为自临床标本中分离的有临床意义的细菌,包括以下标本及细菌:(一)无菌部位标本(血液、脑脊液、骨髓、胸水、膀胱穿刺尿、腹水、无菌腔隙穿刺液、组织等)来源的所有非污染细菌;(二)开放部位合格标本(痰、咽拭、尿液、粪便等)来源的具有临床意义的细菌。

三、目标细菌鉴定采用专业认可的鉴定系统或手工方法进行目标细菌鉴定。

所有分离细菌尽可能鉴定到种,如表皮葡萄球菌,而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四、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根据国际标准、行业要求或仪器制造商建议,规范地进行药敏试验,可采用手工法、仪器法,报告抑菌圈直径(mm)、最小抑菌浓度(MIC值,µg/ml)。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不接受仅为“耐药(R)”、“中介(I)”、“剂量依赖敏感(SDD)”、“敏感(S)”的报告结果。

采用自动或半自动仪器进行药敏试验时,应按照仪器制造商的要求补充试验,报告经补充试验确认的药敏结果。

商品化药敏试验药物浓度范围若不覆盖判断折点,需根据本院临床需要及本方案要求进行补充试验,报告经补充试验确认的药敏结果。

抗菌药物监测方案

抗菌药物监测方案

抗菌药物监测方案一、监测对象(一)医疗机构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二)耐药菌株的分布情况;(三)抗菌药物的销售和使用情况;二、监测指标(一)医疗机构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1.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按照科室、病区、病种等细分进行统计,计算每次就诊或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

2.抗菌药物的种类和谱效:统计医疗机构内常用的抗菌药物,包括广谱和窄谱抗生素、抗真菌药物、抗病毒药物等,分析其使用频率和比例。

3.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因:调查医生使用抗菌药物的理由,例如是否经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等。

(二)耐药菌株的分布情况:1.细菌耐药性监测:对临床分离到的耐药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各菌株对各类抗菌药物的抗性情况。

2.耐药菌株的产生与传播途径:调查耐药菌株的发生原因,比如是否因为抗菌药物滥用等;追踪耐药菌株的传播途径,对病人、医护人员、病房等进行采样分析。

(三)抗菌药物的销售和使用情况:1.药店抗菌药物销售情况:调查不同药店抗菌药物的销售数量和销售比例,分析不同地区、不同药店销售情况的差异。

三、监测的方法和步骤(一)医疗机构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1.在每个科室设置专人负责监测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每月进行统计和分析。

2.收集并整理医疗机构的就诊记录和住院信息,提取抗菌药物的使用数据。

3.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制作报告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二)耐药菌株的分布情况:1.建立细菌耐药性监测网络,与相关实验室建立合作关系,定期收集分离到的耐药菌株。

2.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记录并分析耐药菌株的抗性情况。

3.对耐药菌株的传播途径进行调查和研究,建立传播途径的追踪机制。

(三)抗菌药物的销售和使用情况:1.收集不同药店和兽药店的销售记录,制作销售数据统计分析表。

2.对销售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地区、不同药店的销售情况,找出滥用情况。

3.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措施,如加强对禁用抗菌药物销售的监管。

四、监测结果的应用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和使用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细菌耐药监测基础网监测方案(草案)目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尤其是抗菌药物滥用现象比较严重,导致了细菌耐药性不断升高,甚至造成耐药细菌感染流行的严重后果。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产超广谱酶肠杆菌科细菌、耐青霉素肺炎球菌、多重耐药或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NDM-1菌等耐药菌的流行,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涉及多领域的系统工程,如细菌耐药监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监测、临床用药情况监测等,其中细菌耐药监测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根本依据。

全球、全国及国内其它部分省市都先后建立了自己相应的细菌耐药监测网络,如美国NNIS、欧洲EARSS、卫生部Mohnarin等,这些监测网为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发挥了积极作用。

江苏省作为一个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各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很普遍,临床感染菌的耐药率也很高,虽然目前有少数医院参加了卫生部及国内其它耐药监测网的监测工作,但全省耐药监测基础工作还相对落后。

为了掌握我省细菌耐药流行情况,建立相关交流合作平台,为我省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技术支持,根据2010年12月第二十五次江苏省临床检验管理工作会议部署,参照卫生部细菌耐药监测模式,现筹建“江苏省细菌耐药监测基础网(Jiangsu Province Antimicrobial Resistant Investigation Net)”。

江苏省细菌耐药监测基础网监测方案设计:
1、基础网监测成员单位的选择:
1)覆盖全省13个地区;
2)监测单位以综合性医院为整体,了解不同临床科室细菌耐药情况;
3)监测单位以全省三级综合医院和各县人民医院为主,兼顾儿童细菌耐药情况调查,选择部分儿童医院;
4)监测单位参加省临床微生物室间质评并获得合格证书;
5)每个监测单位确定一名主要研究者,负责本单位细菌耐药监测,此人要对细菌耐药监测有一定的认识,具备临床微生物专业知识;
2、监测成员单位的工作:
由于我省细菌耐药监测网为基础网且刚刚起步,处于探索阶段,我中心暂时不进行细菌统一收集、鉴定和测定,各成员单位按监测方案要求进行下列工作:1)成员单位应重视和加强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建设,配备必要的设备设施,配足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规范操作,确保检验质量。

2)成员单位要提高微生物检验标本的送检率、提高标本病原菌的检出率、提高苛氧菌的检出水平。

3)细菌鉴定:应采用专业认可的细菌分离鉴定方法如API系统、VITEK 系统、Microscan系统、Phoenix系统或手工方法等;细菌鉴定要求
鉴定至种的水平。

4)细菌药敏试验测定:建议采用纸片法(K-B法),也可采用MIC法或E-TEST法,针对不同细菌监测网推荐不同的抗菌药物组合。

5)数据收集和录入:我省细菌耐药监测基础网统一规定用WHONET5.6软件进行监测数据的录入,按WHONET要求逐项填写,其中必须填写
的项目包括:
*医院名称:请统一填写监测医院代码(附件1)
*科室:按Whonet软件统一要求代码填写
*鉴定号或标本号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标本分离日期:按年月日顺序填写
*标本种类(来源):按Whonet软件统一要求代码填写
*细菌名称:按Whonet软件统一要求代码填写
*药敏结果:请填写具体数字,不能仅标出“R”、”I”、“S”;
6)数据上报:各成员单位按监测方案,按季度上报,每季度结束后第二个月的10号前,将上一季度的上报数据文件夹作为附件,通过
E-mail向省中心传送(如5月上报一季度数据,8月上报二季度数
据),文件名按下列格式编写:医院编号+送文件年月+后缀(dbf),
例如:江苏省人民医院2012年1-3月文件:A01-2012年1-3月.dbf;
7)数据处理和分析:所有上报数据将由省中心进行汇总、处理、分析,以上过程将采用WHONET软件5.6进行。

3、监测目标菌:
我省基础网所监测的目标菌包括:
1)监测期间全院所有无菌部位(血、脑脊液、骨髓、胸水、清洁尿、腹水等)来源的非污染菌;
2)各种来源的下列细菌:
# 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
# 嗜血杆菌属:流感嗜血杆菌
# 志贺菌属
# 伤寒沙门菌
# 脑膜炎奈瑟菌
# 淋病奈瑟菌
3)非清洁来源但为合格感染标本的下列种属细菌,包括痰标本、脓标本、咽拭子、粪便、引流物、组织标本等
# 葡萄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
# 肠球菌属:粪肠球菌、屎肠球菌
# 大肠埃希菌
# 克雷伯菌属
# 变形杆菌属
# 肠杆菌属
# 枸橼酸杆菌
# 沙雷菌属
# 铜绿假单胞菌
# 不动杆菌属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注意事项:
1)对于同一病人、且反复培养相同的细菌,只要求上报一次细菌结果,但药敏试验结果差异较大的细菌结果应同时上报;
2)所有分离细菌应鉴定至种,如应填写表皮葡萄球菌,而非CNS;
3)葡萄球菌必须填写头孢西丁的抑菌圈直径;
4)肺炎链球菌应进一步区分对青霉素耐药情况:PSSP、PISP、PRSP。

4、监测药物选择:我省耐药监测基础网综合我省各医院用药习惯及细菌敏感性试验的要求对监测药物的选择提出要求如下:
1)结果判定及操作参照CLSI2011年标准,对于没有可靠的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的药物,其体外活性应采用MIC的方法检测。

2)不同种属细菌药敏试验要求有所不同,各单位对于“必须纳入药物”
要求必须进行测试,其它药物各单位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必须纳入
药物”见下表:
注:尿液标本有呋喃妥因标准的加测呋喃妥因
5、质量控制:
为保证整个监测工作的数据有效真实,各参加单位临床微生物室需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措施:
1)监测单位需参加省临床检验中心临床微生物专业的室间质评活动,按时回报结果、且成绩合格。

2)按省临检中心微生物检验专业室内质控的要求做好各项室内质控措施
3)省中心负责本研究的质量,成立我省耐药监测网的核心工作组,负责对监测网成员单位的培训、指导和督察。

6、核心工作组(专家委员会名单见附件)职责:
1)讨论制定监测方案
2)承担相应培训任务
3)结果讨论分析
4)特殊结果的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
5)监测医院的取舍
6)编制监测结果
7)其它有关监测工作的技术性问题
附件1:
江苏省细菌耐药监测网监测单位名单及代码
2011年度江苏省耐药监测基础网成员单位为85家,按13个地区进行编码,各地区的区域代码分别为:南京-A;镇江-B;常州-C;无锡-D;苏州-E;扬州-F;南通-G;盐城-H;徐州-J;淮安-K;连云港-L;泰州-M;宿迁-N;我省监测网成员医院的编号为区域代码后按省级室间质评单位顺序添加数字,各单位代码见下表:
附件2:
江苏省细菌耐药监测网监测核心工作组成员名单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