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等级九分法
烧伤新9分法

烧伤新9分法介绍烧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给人体带来严重的伤害。
针对烧伤的分类和评估,国际上普遍采用了九分法。
九分法按烧伤面积对烧伤进行分级,一共分为五级,帮助医生准确评估烧伤的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烧伤新九分法,包括定义、评估标准和临床应用。
什么是烧伤新九分法烧伤新九分法是一种烧伤分类及评估的方法,它将人体分为多个区域,评估烧伤程度,进而指导治疗。
它相对于传统九分法做出了一些修改和改进,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烧伤新九分法将人体分为头部、颈部、胸部、背部、上肢、腹部、腹股沟、下肢和盆骨区域共9个部分,每个部分按照烧伤面积的百分比评估烧伤程度。
烧伤新九分法的评估标准头部烧伤评估•一级:头颈部烧伤面积小于9%,无重要器官损伤(如眼睛、耳朵),无颅骨骨折。
•二级:头颈部烧伤面积小于18%,无重要器官损伤(如眼睛、耳朵),无颅骨骨折。
•三级:头颈部烧伤面积小于27%,无重要器官损伤(如眼睛、耳朵),颅骨骨折。
•四级:头颈部烧伤面积小于36%,有重要器官损伤(如眼睛、耳朵),颅骨骨折。
•五级:头颈部烧伤面积大于36%,有重要器官损伤(如眼睛、耳朵),颅骨骨折。
其他部位烧伤评估每个部位的烧伤评估标准与头部评估类似,根据烧伤面积和重要器官受损来确定烧伤程度的等级。
根据九个部位的烧伤程度等级,综合评估全身烧伤的严重程度,从而确定治疗方案。
烧伤新九分法的临床应用烧伤新九分法作为一种烧伤分类和评估的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
它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评估烧伤的严重程度,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下面是烧伤新九分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术前手术方案制定根据烧伤新九分法的评估结果,医生可以制定适当的手术方案。
烧伤新九分法将烧伤分为五个等级,每个等级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对于一级和二级烧伤,可以采取药物和物理治疗措施;对于三级和四级烧伤,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对于五级烧伤,可能需要紧急手术救治。
术后康复指导烧伤患者在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和指导,以促进伤口愈合和功能恢复。
九分法计算烧伤面积表

九分法计算烧伤面积表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急诊病症,由于其严重程度不一而需要针对不同程度的烧伤进行不同的治疗和护理。
而准确地计算烧伤面积是防止烧伤患者二次伤害的重要步骤。
这里将介绍一种包括“九分法计算烧伤面积表”在内的计算方法。
计算烧伤面积的步骤如下:1、判断烧伤面积:通过分类判断烧伤面积的大小,依据一下三种分类方法。
(1)手掌计算法:通过手掌的大小估算患者身体各部位的大小,这种方法适用于大片烧伤面积比较明显的烧伤患者。
(2)九分法计算法:把人体表面分割成若干个不同的部位,比较准确地计算出各部位的面积,适用于烧伤比较细节的患者。
(3)区分部位计算法:把人体表面分割成几个部位,按照各部位的不同性质分别计算面积进行估算。
2、利用“九分法计算烧伤面积表”计算烧伤面积。
把人体表面分成头、手、下肢、躯干等各个部位,利用“九分法计算烧伤面积表”计算每个部位面积。
九分法中分别表示脑部和颈部、胸部、腹部、盆腔、上肢、下肢、前额和面部、口唇、耳朵等九个部位,每个部位对应的面积数据在表格中已经明确。
3、计算烧伤总面积:把每个部位的烧伤面积加起来得到烧伤总面积。
例如,如果一个烧伤患者面积为9%,则计算方法是:头、手,下肢、躯干等各个部位对应的面积相加得到9%。
4、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接下来医生就可以根据烧伤面积的大小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总而言之,“九分法计算烧伤面积表”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计算烧伤面积的方法。
遵照这种计算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烧伤面积,避免烧伤患者二次损伤,从而对烧伤的治疗和护理给与更好的保障。
同时在使用这种计算方法是也需要高度的专业能力,因此使用时一定要先了解相关知识,以免出现错误的计算。
九分法计算烧伤面积口诀

九分法计算烧伤面积口诀九分法是常用于估算烧伤面积的一种方法,它通过身体各个部位的九个百分比来估计烧伤的面积,从而帮助医生判断烧伤的程度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下面是一些相关参考内容,帮助理解九分法。
九分法的口诀可以帮助记忆九个百分比:头部一半,必须牢记;上躯干三分,正反各得一分;下躯干三分,前后侧各得一分;四肢四分,每肢一分。
九分法的具体百分比如下:头部占据了身体表面积的一半,即占9%;前胸和背胸各占身体表面积的9%;腹部占身体表面积的9%;前臂占身体表面积的4.5%;手掌占身体表面积的1%;前大腿占身体表面积的9%;后大腿占身体表面积的9%;每个手掌占身体表面积的1%;脚趾占身体表面积的0.5%。
根据九分法,我们可以通过计算身体各个部位的面积百分比来估计烧伤面积。
例如,如果头部、前胸和背胸三个部位都受到烧伤,那么根据九分法,这三个部位的总面积应该是9%+9%+9%=27%。
因此,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烧伤面积为整个身体表皮的27%。
需要注意的是,九分法只是一个初步估计烧伤面积的方法,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当遇到烧伤患者时,我们仍然需要借助专业的医疗设备和专业人员来准确测量和判断烧伤面积。
同时,在进行九分法计算时,也应当考虑到烧伤的深度和具体情况。
除了九分法,目前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以帮助计算烧伤面积,例如Wallace法和Lund-Browder法。
这些方法充分考虑了身体各个部位的不同比例,能够更准确地估计烧伤面积。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医生常常会结合多种方法和仪器来进行烧伤面积的测量和判断,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治疗和护理。
烧伤面积计算九分法

烧伤面积计算九分法九分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估算烧伤面积的大小。
它将人体分为九个不同的部位,每个部位所占的面积大致为总面积的九分之一,通过计算每个部位的面积来估算整体烧伤面积。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现场急救和临床初步评估。
我们来了解一下九分法的具体划分。
九分法将人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背部、上肢、下肢、手部、足部和生殖器。
每个部位所占的面积大致相等,即为总面积的九分之一。
这种划分方式是根据人体各部位的重要性和烧伤的临床表现来确定的。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讨论一下每个部位的面积计算方法。
首先是头部,头部包括面部、头皮和颈部。
面部的面积可以通过测量额头到下巴的垂直距离和两侧耳垂之间的水平距离来计算。
头皮的面积可以通过测量额头到后脑勺的垂直距离和耳朵之间的水平距离来计算。
颈部的面积可以通过测量颈子的垂直距离和两侧耳垂之间的水平距离来计算。
接下来是胸部和腹部,这两个部位的面积计算方式类似。
可以通过测量乳房之间的水平距离和乳房到脐部的垂直距离来计算胸部的面积。
腹部的面积可以通过测量脐部到耻骨之间的垂直距离和两侧髋骨之间的水平距离来计算。
然后是背部,背部的面积可以通过测量颈子到臀部的垂直距离和两侧髋骨之间的水平距离来计算。
接下来是上肢和下肢,上肢包括手臂和手部,下肢包括大腿、小腿和足部。
上肢的面积可以通过测量手臂的垂直距离和手臂到手腕的水平距离来计算。
手部的面积可以通过测量手腕到指尖的垂直距离和两侧手指之间的水平距离来计算。
下肢的面积可以通过测量大腿的垂直距离和膝盖到脚踝的水平距离来计算。
足部的面积可以通过测量脚踝到脚趾尖的垂直距离和两侧足趾之间的水平距离来计算。
最后是生殖器,生殖器的面积可以通过测量阴部到肛门的垂直距离和两侧髋骨之间的水平距离来计算。
通过以上的方法,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部位的面积,然后将这些面积相加就可以得到整体烧伤面积的估算值。
需要注意的是,九分法只是一种估算方法,其结果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具体的烧伤面积还需要通过专业设备和医生的判断来确定。
烧伤面积计算级九分法

烧伤面积计算级九分法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什么是烧伤面积计算的新九分法新九分法是对人体烧伤所采用的新的临床估计烧伤面积的方法。
目前,在临床一般采用新九分法与手掌法估计法估计烧伤面积。
这种方法不将Ⅰ度烧伤计在内。
新九分法将体表面积分成11个9%与1个1%。
其中头颈部占1个9%(发部3%,面部3%,颈部3%)双上肢占2个9%(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躯干占3个9%(腹侧13%,背侧13%,会阴部1%)双下肢占5个9%及1个1%(双臀5%,双足7%,双小腿13%,双大腿21%)。
小儿头颈部面积为9+(12-年龄),双下肢面积为46-(12-年龄),其他部位与成人相同。
简单说新九分法就是:上肢十八,下四六。
躯干二七,头颈九。
手掌法:要用病人的手五指并拢后所占面积为1%。
人体体表面积按100%计,烧伤面积的估算有:(1)手掌法。
伤员五指并拢,其手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l%,用于散在的小面积烧伤(烧伤皮肤取加法)或特大面积烧伤(健康皮肤取减法)很方便,但欠准确。
(2)中国九分法:1.人体体表面积中国九分法部位成人各部位面积(%)小儿各部位面积(%)头额9×1=9(发部3面部3颈部3)9+(12-年龄)双上肢9×2=18(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9×2躯干9×3=27(腹侧13背侧13会阴1)9×3双下肢9×5+1=46(双臂5双大腿21双小腿13双足7)46-(12-年龄)2.烧伤深度的估计按国际通用的三度四分法不同深度烧伤的评估要点深度局部体征局部感觉预后Ⅰ°(红斑)仅伤及表皮,局部红肿、干燥,无水疱灼痛感3~5天愈合,不留瘢痕Ⅱ°浅Ⅱ°伤及真皮浅层,水疱大、壁薄、创面肿胀发红感觉过敏2周可愈合,不留瘢痕Ⅱ°深Ⅱ°伤及真皮深层,水疱较小,皮温稍低,创面呈浅红或红白相间,可见网状栓塞血管感觉迟钝3~4周愈合,留有瘢痕Ⅲ°伤及皮肤全层,甚至可达皮下、肌肉、骨等。
烧伤等级九分法

什么是烧伤面积计算的新九分法?之宇文皓月创作新九分法是对人体烧伤所采取的新的临床估计烧伤面积的方法。
目前,在临床一般采取新九分法与手掌法估计法估计烧伤面积。
这种方法不将Ⅰ度烧伤计在内。
新九分法将体概况积分成11个9%与1个1%。
其中头颈部占1个9%(发部3%,面部3%,颈部3%)双上肢占2个9%(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躯干占3个9%(腹侧13%,背侧13%,会阴部1%)双下肢占5个9%及1个1%(双臀5%,双足7%,双小腿13%,双大腿21%)。
小儿头颈部面积为9+(12-年龄),双下肢面积为46-(12-年龄),其他部位与成人相同。
简单说新九分法就是:上肢十八,下四六。
躯干二七,头颈九。
手掌法:要用病人的手五指并拢后所占面积为1%。
人体体概况积按100%计,烧伤面积的估算有:(1)手掌法。
伤员五指并拢,其手掌面积约为体概况积的l%,用于散在的小面积烧伤(烧伤皮肤取加法)或特大面积烧伤(健康皮肤取减法)很方便,但欠准确。
(2)中国九分法:1.人体体概况积中国九分法2.烧伤深度的估计按国际通用的三度四分法分歧深度烧伤的评估要点Ⅱ°浅Ⅱ°伤及真皮浅层,水疱大、壁薄、创面肿胀发红感觉过敏2周可愈合,不留瘢痕Ⅱ°深Ⅱ°伤及真皮深层,水疱较小,皮温稍低,创面呈浅红或红白相间,可见网状栓塞血管感觉迟钝3~4周愈合,留有瘢痕Ⅲ°伤及皮肤全层,甚至可达皮下、肌肉、骨等。
形成焦痂。
创面无水疱、蜡白或焦黄,可见树枝状栓赛血管,皮温低消失肉芽组织生长后形成瘢痕烧伤面积九分法烧伤面积和深度的诊断分歧程度的烧伤对人体影响有很大的差别,因此,烧伤严重程度的估计甚为重要。
影响烧伤严重程度的因素很多,如烧伤原因、烧伤部位、复合伤或复合中毒等。
一般来说,烧伤面积和深度是估计烧伤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也是进行烧伤治疗的重要依据。
1烧伤面积诊断烧伤面积以相对于体概况积的百分率来暗示。
烧伤等级九分法

什么是烧伤面积计算的新九分法?新九分法是对人体烧伤所采用的新的临床估计烧伤面积的方法。
目前,在临床一般采用新九分法与手掌法估计法估计烧伤面积。
这种方法不将Ⅰ度烧伤计在内。
新九分法将体表面积分成11个9%与1个1%。
其中头颈部占1个9%(发部3%,面部3%,颈部3%)双上肢占2个9%(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躯干占3个9%(腹侧13%,背侧13%,会阴部1%)双下肢占5个9%及1个1%(双臀5%,双足7%,双小腿13%,双大腿21%)。
小儿头颈部面积为9+(12-年龄),双下肢面积为46-(12-年龄),其他部位与成人相同。
简单说新九分法就是:上肢十八,下四六。
躯干二七,头颈九。
手掌法:要用病人的手五指并拢后所占面积为1%。
人体体表面积按100%计,烧伤面积的估算有:(1)手掌法。
伤员五指并拢,其手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l%,用于散在的小面积烧伤(烧伤皮肤取加法)或特大面积烧伤(健康皮肤取减法)很方便,但欠准确。
(2)中国九分法:1.人体体表面积中国九分法2.烧伤深度的估计按国际通用的三度四分法不同深度烧伤的评估要点Ⅱ°浅Ⅱ° 伤及真皮浅层,水疱大、壁薄、创面肿胀发红 感觉过敏 2周可愈合,不留瘢痕Ⅱ°深Ⅱ° 伤及真皮深层,水疱较小,皮温稍低,创面呈浅红或红白相间,可见网状栓塞血管感觉迟钝 3~4周愈合,留有瘢痕Ⅲ° 伤及皮肤全层,甚至可达皮下、肌肉、骨等。
形成焦痂。
创面无水疱、蜡白或焦黄,可见树枝状栓赛血管,皮温低消失 肉芽组织生长后形成瘢痕烧伤面积九分法烧伤面积和深度的诊断不同程度的烧伤对人体影响有很大的差异,因此,烧伤严重程度的估计甚为重要。
影响烧伤严重程度的因素很多,如烧伤原因、烧伤部位、复合伤或复合中毒等。
一般来说,烧伤面积和深度是估计烧伤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也是进行烧伤治疗的重要依据。
1烧伤面积诊断烧伤面积以相对于体表面积的百分率来表示。
新九分法计算成人烧伤面积

新九分法计算成人烧伤面积
烧伤面积是指皮肤烧伤区域占全身体表面积的百分数。
中国新九分法,将体表面积划分为11个9%的等分,另加会阴的1%,构成100%的总体表面积,即:
头颈部=9%×1 ——发部、面部、颈部各3%;
躯干=3×9% ——躯干前13%、躯干后13%、会阴1%;
双上肢=2×9% ——双上臂7%、双前臂6%、双手5%;
双下肢=5×9% ——双臀5%、双大腿21%、双小腿13%、双足7%;(成年女性臀部和双足各占6%)
记忆口诀:三三三、五六七,十三十三会阴一,五七十三二十一。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头大,下肢小,可按下法计算:头
颈部面积=【9+(12-年龄)】%,双下肢面积=【46-(12-年龄)】%(46%就是成年男性下肢所占的面积比值)。
不论年纪和性别,病人并指的掌面约占体表面积的1%,如医者的手掌大小与病人相近,可用医者手掌估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烧伤等级九分法————————————————————————————————作者:————————————————————————————————日期:什么是烧伤面积计算的新九分法?新九分法是对人体烧伤所采用的新的临床估计烧伤面积的方法。
目前,在临床一般采用新九分法与手掌法估计法估计烧伤面积。
这种方法不将Ⅰ度烧伤计在内。
新九分法将体表面积分成11个9%与1个1%。
其中头颈部占1个9%(发部3%,面部3%,颈部3%)双上肢占2个9%(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躯干占3个9%(腹侧13%,背侧13%,会阴部1%)ﻫ 双下肢占5个9%及1个1%(双臀5%,双足7%,双小腿13%,双大腿21%)。
小儿头颈部面积为9+(12-年龄),双下肢面积为46-(12-年龄),其他部位与成人相同。
简单说新九分法就是:上肢十八,下四六。
躯干二七,头颈九。
手掌法:要用病人的手五指并拢后所占面积为1%。
人体体表面积按100%计,烧伤面积的估算有:(1)手掌法。
伤员五指并拢,其手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l %,用于散在的小面积烧伤(烧伤皮肤取加法)或特大面积烧伤(健康皮肤取减法)很方便,但欠准确。
(2)中国九分法:1.人体体表面积中国九分法 部位成人各部位面积(%) 小儿各部位面积(%) 头额9×1=9(发部3面部3颈部3) 9+(12-年龄) 双上肢9×2=18(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 9×2 躯干9×3=27(腹侧13背侧13会阴1) 9×3 双下肢 9×5+1=46(双臂5双大腿21双小腿13双足7)46-(12-年龄)2.烧伤深度的估计 按国际通用的三度四分法不同深度烧伤的评估要点深度 局部体征 局部感觉预后 Ⅰ°(红斑) 仅伤及表皮,局部红肿、干燥,无水疱 灼痛感3~5天愈合,不留瘢痕Ⅱ°浅Ⅱ° 伤及真皮浅层,水疱大、壁薄、创面肿胀发红感觉过敏 2周可愈合,不留瘢痕 Ⅱ°深Ⅱ° 伤及真皮深层,水疱较小,皮温稍低,创面呈浅红或红白相间,可见网状栓塞血管感觉迟钝3~4周愈合,留有瘢痕 Ⅲ° 伤及皮肤全层,甚至可达皮下、肌肉、骨等。
形成焦痂。
创面无水疱、蜡白或焦黄,可见树枝状栓赛血管,皮温低消失肉芽组织生长后形成瘢痕烧伤面积九分法烧伤面积和深度的诊断 不同程度的烧伤对人体影响有很大的差异,因此,烧伤严重程度的估计甚为重要。
影响烧伤严重程度的因素很多,如烧伤原因、烧伤部位、复合伤或复合中毒等。
一般来说,烧伤面积和深度是估计烧伤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也是进行烧伤治疗的重要依据。
1烧伤面积诊断烧伤面积以相对于体表面积的百分率来表示。
60年代以前,我国均沿用国外的方法,如W allace 九分法。
应用过程中发现与我国人体表面积不完全相符。
60年代初,通过纸铸法实测了我国人体表面积,经统计学处理后,简化为公式,创建了适合我国人体体表面积的分类法:中国九分法。
中国九分法:根据实际测量结果,按解剖部位将人体以"九"为单位估计烧伤面积,即头颈一个"九",双上肢两个"九",躯干三个"九",双下肢(包括臀部)五个"九"再加"一"。
为便于记忆,按自上而下,由远而近的顺序,将发部、面、颈;双手、双前臂、双上臂;臀部,双足、双小腿、双大腿;躯干;会阴的面积编成顺口溜:三三三,五六七,五七十三二十一,十三十三会阴一。
儿童则因头部面积相对较大,双下肢相对较小,随年龄而变,以12岁作为年龄分界线,在计算面积时,相应加减年龄因素(表1,图1)。
12手掌法:不论年龄大小或性别差异,如将手掌五指并拢,单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1%。
这种计算方法,对于计算小面积烧伤很方便。
如果伤员手的大小与检查者相似,可直接用检查者的手来估计。
在估计大面积烧伤时,此法可与中国九分法结合应用更为方便。
如双下肢皮肤均被烧伤,而躯干皮肤为散在烧伤时,可用中国九分法估计双下肢烧伤面积,用手掌法估计躯干的烧伤面积,然后相加。
表1九分法估计面积部位成人面积儿童面积头颈发部面部颈部3%3%3%9%×1=9%9%+(12-年龄)%双上肢双上臂双前臂双手7%6%5%9%×2=18%18%躯干躯干前躯干后14%13%9%×3=27%27%双下肢双臀双大腿双小腿双足5%21%13%7%9%×5+1%=46%46%-(12-年龄)%小于1%的烧伤面积应采用cm2表示,对于不规则形状创面面积的测定方法有剪纸称重法。
小创面面积测量有尺测量法等。
目前,也有用计算机技术,多采用图像自动扫描法,根据烧伤部位、面积与总体面积的相对关系,计算出烧伤总面积,自动显示在屏幕上并自动记录,采用计算机技术使烧伤面积的诊断更为准确。
2烧伤深度的估计烧伤的分度方法较多,目前国际上惯用的是Ⅲ度四分法,即Ⅰ度、浅Ⅱ度、深Ⅱ度和Ⅲ度。
此法简便,且较实用,特别是战时或平时成批伤收治时,有利于选择治疗措施,其分类依据是:(1)Ⅰ度烧伤仅损及表皮浅层,不需特殊处理;(2)Ⅱ度烧伤(浅Ⅱ度及深Ⅱ度)达到部分真皮,依靠基底层细胞或皮肤附属器上皮细胞即可自身修复创面;(3)Ⅲ度烧伤达到皮肤全层,包括深及皮肤以下各种组织、器官的烧伤,必须采用植皮等手术,创面才可愈合(图2)。
图1中国九分法简图图2烧伤深度示意图对这种分类法,Artz等曾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应将Ⅲ度烧伤分为Ⅲ度烧伤及深Ⅲ度烧伤,Ⅲ度烧伤仅包括全层皮肤,深Ⅲ度烧伤则包括皮下脂肪、肌肉及骨骼的烧伤,而Munster则将肌肉、肌腱及骨质的烧伤称为Ⅳ度烧伤。
目前广泛采用的Ⅲ度四分法对Ⅲ度烧伤所包括的范围过广,如果比较烧伤仅及皮肤全层与烧伤达到肌肉、骨骼、主干神经、主干血管甚至内脏这两种情况,从损伤的严重性、治疗措施及预后等方面分析,两者则是很不一样的。
前者损伤较轻,仅行游离植皮术即可修复创面,预后也较好;后者的损伤却严重的多,如对肢体功能可能有严重影响,或伤及内脏,即使表面烧伤很小,也可能威胁病人生命,仅采用游离植皮术治疗就很不够了,往往需要行皮瓣修复术和功能重建手术,甚至采用内脏修补手术等,这些治疗措施要复杂得多,预后也较差,可能造成肢体残缺。
因此,Ⅲ度烧伤需要进一步划分为深、浅两种,浅Ⅲ度烧伤包括皮肤全层及皮下脂肪组织烧伤,深Ⅲ度或称四度烧伤则包括深筋膜以下各种组织的烧伤。
这两类烧伤在需要手术修复创面这一点上是共同的,这是共性,故同属于Ⅲ度烧伤,但在其它方面则很不相同,这是个性,因而用深、浅加以区分,这样对烧伤的严重程度就有了更明确的划分,并使诊断、治疗及预后更紧密的结合起来。
诊断烧伤深度时应特别注意下列事项:(1)烧伤深度的划分是人为的,实际上各种烧伤深度是逐渐移行的。
以深Ⅱ度为例,凡损伤涉及部分真皮均属深Ⅱ度。
如损伤范围与Ⅱ度相接近,则具有浅Ⅱ度的特性,愈合较快。
可不留瘢痕等。
如损伤范围与Ⅲ度相接近,则可能有较重的瘢痕。
因此即使是诊断同一深度的烧伤,其临床表现也可能有所不同,不可机械地以固定的眼光来看待烧伤深度的差异。
(2)烧伤深度也可能随病程变化而有所改变,早期烧伤区血管淤滞带的血流改变,如由血流缓慢发展成血流停滞导致血管栓塞,则烧伤程度可能变深;晚期由于感染、受压等因素,烧伤程度也可变深。
因此,对烧伤深度的诊断应相应予以修正。
(3)对烧伤深度的早期诊断主要是靠肉眼观察,如局部的颜色、湿润度等,基本上依靠医生的主观判断,缺乏客观标准,往往是不够准确的,特别是在浅Ⅱ度和深Ⅱ度、浅Ⅲ度和深Ⅲ度之间较难于准确判断。
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希望能用客观指标判断烧伤深度,设计了多种方法,现介绍如下:(1)溴酚兰染色法:采用一种与蛋白结合较松的染料--溴酚兰(bromphenolblue),给烧伤病人注射,染料迅速分布于细胞外液,使组织染成蓝色。
正常组织的血液循环良好,可很快排除染料而褪色;损伤区因染料外渗与组织结合,故染色较深,若组织尚存有活力,仍可在24小时内逐渐褪色。
Ⅲ度烧伤区因组织失活而不再褪色。
临床上可根据这一原理来检查烧伤深度。
(2)金霉素荧光法:此方法原理是给病人注射金霉素后,由于组织损伤程度不同,对金霉素的吸收量也不同(深度烧伤区吸收少,浅度烧伤区吸收多),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出现不同的荧光。
可根据金霉素的荧光显影来判断烧伤组织的损伤程度。
(3)创面温度测定法:根据烧伤深度不同,表面温度也不同的原理,采用敏感皮温计,以测量创面温度,判断烧伤的深度。
(4)红外线照相法:其原理是由于坏死组织深度不同,温度也不一样,所产生的红外线波长也不同,用红外线热像仪记录后,再经电子计算机处理,可得到烧伤深、浅度的图像。
此法比较准确,但需一定的设备。
(5)活体组织检查:病人入院时,在无菌条件下,用小圆锯切取小块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这种方法比较准确,但活检所示结果,仅反映了有限范围的深度,对大面积烧伤来说,必须多处切取。
这样不仅不实际,而且破坏了焦痂的完整性,不利于控制创面感染,故临床上应用受限。
因此,本法仅用于创面深度判断有困难的部位,手术时多处进行活检,以决定创面处理的原则(切痂、削痂或保痂)。
(6)创面微循环检测法:由于烧伤深度不同,创面微循环改变也不同。
据此原理,伤后早期用激光多普勒流量仪(LaserDopplerFlowmeter,LDF)检测创面微循环状况,通过了解烧伤对其损害情况,来判断烧伤深度。
此方法比较客观、准确,但需一定的仪器设备和条件。
烧伤深度的鉴别诊断和注意事项:烧伤深度的估计主要是根据临床表现,兹将各度的主要特点归纳、列表如下,以便鉴别诊断时参考(表2)。
一般情况下,如果观察细致,又熟知各度的特点,多可做出较正确的估计。
表2各度烧伤的鉴别ﻫ深度表皮特征创面外观(表皮剥脱后)颜色湿润度血管栓塞感觉温度肢端其它Ⅰ度完整红剧疼敏感升高浅Ⅱ度易剥脱红湿润无疼敏感稍高深Ⅱ度不易剥脱稍红稍湿蛛网状稍疼不敏感略低浅Ⅲ度不易剥脱白干树枝状消失低深Ⅲ度或Ⅳ度不易剥脱白或焦黑干树枝状消失凉可坏死运动障碍,焦痂裂开处深层组织暴露,肢体有抵抗性,屈曲畸形国内外还可见到另外一种分析烧伤严重程度的分类方法,即烧伤指数=Ⅲ度烧伤面积+1/2Ⅱ度烧伤面积。
此公式突出了Ⅲ度烧伤所占的比重,但深Ⅱ度的严重程度及后果远重于浅Ⅱ度,未区分二者的比重,统而论之为1/2,失之却确。
故有人建议将烧伤指数改为:烧伤指数=Ⅲ度烧伤面积+2/3深Ⅱ度烧伤面积+1/2浅Ⅱ度烧伤面积。
无论哪种分类方法都是相对的,因为烧伤的严重程度决不仅仅是烧伤面积和深度的组合,还取决于年龄、烧伤原因、有无吸入性损伤、伤前的机体状况以及伤后的处理是否及时正确等,需综合、全面判断烧伤的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