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测试系统同步时钟校准的频率测量方法
时间同步系统的测试方法

时间同步系统是现代信息技术中重要的一环,它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系统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时间同步系统的测试是确保系统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不同的时间同步系统有不同的测试方法。
一、网络时间同步系统测试网络时间同步系统是指利用网络技术来实现时间同步的系统,它可以将多台计算机的时间同步到一个统一的时间源上,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网络时间同步系统的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网络环境测试:首先要对网络环境进行测试,确保网络环境良好,能够正确传输时间信息。
时间源测试:时间源是网络时间同步系统的核心,要确保时间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时间同步测试:测试时间同步系统的功能,确保不同计算机的时间能够正确同步到时间源上。
时间准确性测试:测试不同计算机的时间与时间源的准确性,确保系统的准确性。
二、基于GPS时间同步系统测试基于GPS时间同步系统是指利用GPS技术来实现时间同步的系统,它可以将多台计算机的时间同步到一个统一的时间源上,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基于GPS时间同步系统的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GPS信号测试:首先要测试GPS信号的强度,确保GPS信号良好,能够正确传输时间信息。
时间源测试:时间源是基于GPS时间同步系统的核心,要确保时间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时间同步测试:测试时间同步系统的功能,确保不同计算机的时间能够正确同步到时间源上。
时间准确性测试:测试不同计算机的时间与时间源的准确性,确保系统的准确性。
时间同步系统的测试是确保系统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不同的时间同步系统有不同的测试方法。
网络时间同步系统的测试主要包括网络环境测试、时间源测试、时间同步测试和时间准确性测试;而基于GPS时间同步系统的测试主要包括GPS信号测试、时间源测试、时间同步测试和时间准确性测试。
通过对时间同步系统的测试,可以确保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实时系统中的时钟同步与时钟漂移校正方法(十)

实时系统中的时钟同步与时钟漂移校正方法一、引言实时系统中的时钟同步与时钟漂移校正方法是保证系统内各个节点时间一致性的重要手段。
在分布式系统或者网络环境中,节点的不同硬件和软件特性会导致时钟的漂移,而时钟不同步会影响系统的各项任务和协调工作。
二、时钟同步方法1. 网络时间协议(NTP)NTP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时钟同步协议。
它通过在网络中的时钟服务器与客户机之间进行通信和时间同步,使得所有参与者拥有相似的时间参考。
NTP采用多种算法来调整和修复时钟的偏移,以达到更高的同步精度。
2. NTP中文全称为“网络时间协议”,是一个互联网标准网络协议,用于将计算机时间同步到协调世界时。
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和局域网中,由于其高效性和稳定性,在各种分布式系统中被广泛使用。
3. 移动网络时钟同步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设备通常与基站进行通信。
为了保证通信的正常进行,移动设备和基站需要进行时钟同步。
其中,门控频率同步(GPS)、基站广播同步和协议同步(BTS)是常见的方法。
三、时钟漂移校正方法1. 预测性校正算法预测性校正算法通过分析时钟漂移的历史数据和趋势,对时钟进行预测性校正。
根据预测结果,可以主动调整时钟频率或者进行人工干预,以降低漂移误差和增强时钟的稳定性。
2. 时钟漂移补偿算法时钟漂移补偿算法旨在通过连续的测量和计算,对时钟漂移进行实时补偿。
在这种方法中,时钟频率可以被动态地调整,以确保时钟与真正参考时钟保持一致。
3. 精确对齐算法精确对齐算法的目标是将多个时钟调整到一个共同时间基准。
这需要更高精度的时间参考源,例如GPS等。
通过与其他时钟的差异进行测量和计算,可以对时钟进行微调,以实现高度同步。
四、应用和挑战时钟同步和时钟漂移校正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实时系统,如金融交易、电力系统和分布式数据库等。
然而,面对不同硬件和软件环境,时钟同步和时钟漂移校正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网络延迟和带宽限制会影响时钟同步的实时性和精度。
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中的时钟同步

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中的时钟同步引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分布式的网络和局域网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广泛应用于船舶、飞机等采集数据多、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地方。
同步采集是这类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的一个重要要求,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准确性和系统的高效性都要求系统能进行实时数据通信。
因此,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中的一个关键技术就是实现数据的同步传输。
由于产生时钟的晶振具有频率漂移的特性,故对于具有多个采集终端的分布式系统,如果仅仅在系统启动时进行一次同步,数据的同步传输将会随着系统运行时间的增长而失步。
因此时钟的同步就是保证数据同步传输的关键所在。
2002年提出的IEEE1588标准旨在解决网络的时钟同步问题。
它制定了将分散在测量和控制系统内的分离节点上独立运行的时钟,同步到一个高精度和高准确度时钟上的协议。
由于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工作于局域网的环境中,于是借鉴IEEE1588标准中的思想,设计出一种针对基于局域网的分布式系统的时钟同步的机制,成功地在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中实现了μs级的同步。
1 时钟同步原理及实现时钟同步原理借鉴了IEEE1588协议中的同步原理。
IEEE1588 定义了一个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精确同步时钟协议(PTP 协议),该协议与网络交流、本地计算和分配对象有关。
IEEE1588 时钟协议规定,在进行时钟同步时,先由主设备通过多播形式发出时钟同步报文,所有与主设备在同一个域中的设备都将收到该同步报文。
从设备收到同步报文后,根据同步报文中的时间戳和主时钟到从时钟的线路延时计算出与主时钟的偏差,对本地的时钟进行调整[2]。
系统由各个单元的系统控制板(简称“系统板”)来完成同步的工作。
同步模型与IEEE1588时钟协议一致,采用主从结构。
主从单元采用相同频率的晶振,此时时钟同步的关键就是解决时钟相位对准问题和时钟漂移的问题。
系统中采用的时间同步算法,是借鉴IEEE1588的同步原理,主要是采用约定固定周期同步的算法。
时钟精度测量实验操作指南

时钟精度测量实验操作指南时钟精度是衡量时间计量设备准确性的重要指标,对于各行各业的时间同步与频率控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时钟精度测量实验的操作指南,以帮助读者进行精确的实验研究。
1. 实验前准备在进行时钟精度测量实验前,需要先准备以下物品:高精度时钟源、信号发生器、频率计、示波器、计算机等。
确保这些设备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进行时代校准。
2. 设置实验环境实验环境对时钟精度测量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选择一个尽可能稳定的实验环境。
避免温度变化过大、气流扰动、电磁辐射等因素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确保实验台面平整稳固,并将实验设备放置在不易受干扰的位置。
3. 连接设备将高精度时钟源、信号发生器、频率计、示波器和计算机依次连接起来。
注意正确连接各个设备的输入输出接口,并检查连接是否牢固。
4. 设置实验参数根据实验需求,设置相应的实验参数。
包括时钟精度测量范围、采样频率、计算方法等。
在设置参数时要注意对各个设备进行校准,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5. 开始测量在设置好实验参数后,可以开始进行时钟精度测量了。
首先,使用信号发生器发送规律的时钟信号给高精度时钟源,作为输入信号。
然后,在频率计和示波器上观察和记录输出信号的波形和频率。
6. 数据分析与处理测量完实验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生成相应的图表和曲线。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时钟的性能和精度,以及可能存在的误差源。
7. 误差控制在进行时钟精度测量实验时,需要注意误差的控制。
将实验环境保持稳定,避免瞬态干扰的影响;进行实验前对设备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合理选择实验参数,以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准确。
8.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评估时钟精度的高低。
如果实验结果满足要求,说明时钟的性能较好,可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如果实验结果不理想,需要进一步分析并找出问题的原因,进行调整和改进。
总结:时钟精度测量实验是一项复杂和精细的工作,需要仔细操作和严谨的实验设计。
分布式声学测量设备中精确时钟同步研究

B in 0 10 C ia e i 10 9 , hn) jg
A bsr t Tode elp e h l gy o i e s nc r nia i o fe e e o si diti utd t o k m e s r m e t a h g t ac : v o t t c no o ftm y h o z tonam ngdif r nts ns r he n srb e new r a u e n , nd c a e n
关 键 词 : 布 式 ; 精 确 时 间协 议 ; 时 间 同 步 ; IE 1 8; 频 率 补 偿 分 E E 58 中 图 法 分 类 号 : P 9 T 33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072 2 1) 1 3 10 10 .0 4(0 1 0 — 5 -3 0
i t d c d t s let i q e t n I i v rfe e d sra o n n i r t n me s r me t e u r me t . n r u e r o v s u si . t s e i dt me t n u ti l u da d v b a i a u e n q ie n s o o e h o i o i s o r Ke r s d s iu e p e iet r t c l t y c r n z t n I EE1 8 ; fe u n y c mpe s t n y wo d : it b t ; r cs i p o o o ; i s n h o ia i ; E r me me o 5 8 r q e c o n ai o
计 算 机 工程 与设 计 C m u r ni e n d ei 2 1, o 3, o1 o pt E g er g n s n 0 1 V 1 2 N . e n i a D g .
频率的测量方法

石英晶体振荡器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石英晶体的振荡特性。石英晶体是一种物理性质稳定的材料,其振荡频率与 晶体的物理特性有关,因此可以作为高精度的时间基准。通过测量石英晶体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就可以得到高精 度的频率值。
测频法
总结词
测频法是一种通过测量信号的周期来计算频率的方法,具有测量精度高、稳定性 好的优点。
多学科交叉融合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将频率测 量技术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如生物医学 、环境监测、安全检测等。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频率测量技术 的共同发展,促进测量技术和标准的国际 互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谢谢
THANKS
频率的测量方法
目录
CONTENTS
• 频率测量的基本概念 • 频率测量的方法 • 现代科技中的频率测量 • 频率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 总结与展望
01 频率测量的基本概念
CHAPTER
频率的定义
频率是单位时间内周期性事件发生的 次数,通常用f表示,单位为赫兹 (Hz)。
频率是周期的倒数,即f=1/T,其中T 是周期。
自动校准和校准技术
自动校准技术
利用自动校准技术,实现测量系 统的自动校准和修正,提高测量 精度和稳定性。
校准技术
利用各种校准技术,如激光校准 、微波校准等,对测量系统进行 校准和修正,确保测量结果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智能化和自动化测量技术
智能化测量技术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实 现测量系统的智能化,提高测量效率 和精度。
自动化测量技术
利用自动化技术,实现测量系统的自 动化,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减少人 为误差和操作误差。
频谱监测设备的分布式同步方案

频谱监测设备的分布式同步方案摘要:主要介绍了分布式频谱监测领域中常见的同步方法,以USRP产品系列为例,从技术细节、成本、精度和使用场景等方面分析对比了网络协议同步、可驯时钟同步和广播信号同步三种技术方案,为实际分布式频谱监测的系统同步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频谱监测,分布式,时钟同步0 引言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测量和控制系统都需要建立在分布式网络化环境中。
为保证分布式系统内数据的时效性,要求系统各通信节点内数据的获取、传输和处理都能在一个统一的时间基准下进行。
关于时钟同步的具体含义。
无论是在采集还是监测领域,所谓的同步有两方面的要求,首先是数据采样频率的同步,包括采样时钟信号的脉冲同步、相位同步、采样点时间标签的同步。
其次,关于同步中涉及的条件因素有:10MHz参考频率信号。
用于同步采集系统,作为采样基频。
此信号不包含任何的时间信息,仅仅作为简单的脉冲信号;1PPS秒脉冲信号。
用于系统触发采集使用,同样不包含任何的时间信息;绝对时间(GMT)信号。
用于替代系统自身的时间标签,此信号采用NEMA标准。
为进一步完善手持频谱仪的功能和拓宽其应用领域,对分布式频谱监测中的设备同步方案进行研究分析。
1 业内现有解决方案目前业界内关于频谱监测设备以及分布式监测的相关案例,其中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备同步、网格化无线电监测、无线电定位等。
1.CRFS的RFeye目前业界内,CRFS拥有者较为成熟的无线电分布式监测方案。
为实现连续的TSCM监测和地理定位,要求节点之间具备精确的定时同步。
在室外,RFeye的node内置的GPS可以提供时间同步,在通常无法获得全球定位系统信号的室内部署中,CRFS的专有的SyncLinc提供了异常的定时精度。
与传统的网络同步不同,SyncLinc利用单独的网络线缆进行传输,与数据传输线缆独立开来,避免数据传输对同步信号产生影响。
图 1 Synclinc和RFeye Node1.Nuand的bladeRFbladeRF是类似于USRP的SDR平台,但接口功能不及USRP丰富,更侧重于简洁的USB总线方式,目前最新的bladeRF 2.0 micro xA9已能够支持MIMO,提供接口可接入10MHz参考时钟。
实时系统中的时钟同步与时钟漂移校正方法(七)

实时系统中的时钟同步与时钟漂移校正方法在实时系统中,时钟同步与时钟漂移校正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实时系统的工作依赖于时间,而时间同步的精确性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实时系统中的时钟同步问题以及常用的时钟漂移校正方法。
一、时钟同步问题在分布式系统中,不同节点的时钟可能存在偏差,因为节点之间的通信可能受到网络时延的影响,导致时钟不同步。
时钟同步问题可以分为绝对时间同步和相对时间同步。
绝对时间同步指的是不同节点的时钟完全一致,而相对时间同步指的是不同节点的时钟之间的偏差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二、时钟同步方法1. 全局时间同步全局时间同步是指通过某种方式将所有节点的时钟同步到一个全局的参考时钟。
常见的方法有GPS时间同步、NTP(Network Time Protocol)等。
GPS时间同步是通过接收GPS信号来获取时间,并将时间分发给系统中的各个节点。
NTP则使用分层次的时间服务器,通过计算网络延迟来同步节点的时钟。
全局时间同步方法可以实现较高精度的时间同步,但对于节点之间通信延迟较大的情况下效果可能较差。
2. 相对时间同步相对时间同步方法通过估计和校正节点之间的时钟偏差来实现同步。
常见的方法有时间戳比较法、时延传播法等。
时间戳比较法是通过在消息中添加时间戳,并在接收节点记录消息的接收时间来估计时钟偏差。
时延传播法则利用消息的传播时间和节点之间的通信延迟来估计时钟偏差。
相对时间同步方法可以在系统中实现较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三、时钟漂移校正方法时钟漂移是指时钟的频率偏移,由于时钟的不稳定性和环境温度等因素造成。
漂移校正方法可以通过对时钟进行周期性的校正来减小漂移的影响。
常见的方法有校正环法、统计法等。
1. 校正环法校正环法是通过在系统中引入一个校正环来周期性地校正时钟。
校正环由参考时钟和本地时钟组成,参考时钟提供稳定的参考信号,本地时钟则被校正以减小漂移。
校正环法可以实现较高精度的漂移校正,但对于系统实时性的要求较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is signa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O
call—
achieve time
synchronization of high-precision when the
signal
is
valid,it
enters
the mode
of clock calibration and the clock calibration circuit measures
关键词:时间同步;时钟校准;分布式测试;GPS授时;无线电 中图分类号:TN9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1194(2009)05-0069--04
Freq uency
Measurement Method
CHEN
of Synchronization Clock Calibration
式对分布式测试系统进行时间同步及时钟校准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主站提取GPS的时间信息和1 PPs脉冲 并编码为授时命令,基站接收到授时命令后,立即解码产生时间同步信号,基站利用该信号对内部时钟进行频 率校准,使各基站的时钟达到高精度的时间同步;当校准触发信号有效时,进入时钟校准模式,时钟校准电路在 16个1 PPS脉冲内对晶体振荡器的频率进行精确测量,再根据时钟校准原理计算出晶振的偏差以及外部触发 事件发生时的校准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时钟校准后,各基站之间事件同步触发误差均为微秒量级,系统可靠 性高、实时性好,可以广泛使用。
基金项目:重点实验室基金项闷资助(9140C12040206060C12)
作者简介:陈威(1983一)。男.湖南邵阡1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无线通信与嵌入式系统研究。E-mail:2007chenwei@
163.corn。
万方数据
70
探测与控制学报
种:一是将外部时间基准引入分布式系统的绝对时 间同步,二是仅在分布式系统内部使用算法实现同 步的相对时间同步[3]。目前,基于互联网时间同步 技术存在着同步精度低的问题[3.53;基于无线传感器 网络的时间协议有着算法复杂、技术不够成熟等问 题[4潮;而基于授时中心的时间同步技术比较完善, 同步精度相当高,全天候且不受各种干扰影响[4’7], 满足本系统的工作要求,但目前没有针对分布式存 储测试而开发的专用时间同步触发系统,无成熟的 设计可借鉴。 本文利用GPS授时和无线电广播相结合的方 式解决了某系统中分布式测试基站之间的时间同步 要求。主站利用GPS的1 PPS脉冲信号每隔固定 时间(如16 s)以无线广播的方式向测试网络中的基 站发送时间同步命令和GPS时间码信息,基站接收 并解码命令产生时间同步信号,并利用该信号对基 站内部时钟进行频率校准,可满足分布式测试系统 在恶劣环境下时间同步的要求,适合于对实时性强 和授时精度高的时间统一系统。
万方数据
陈威等:分布式测试系统同步时钟校准的频率测量方法
I ,I ┃
71
I。~ 。振:。 I
脉冲一 ┃
一.……l2k_计I:二
L一
┃
┃
SPI接口
隔!一,。据复用总线!—
一l舭
一
鱼 片 机
-RD IWR
e
刭nRF905
A
┃
时间同步触发电路结构图 1 i triger ciruit F Tim synhronization strcture diaram
to
presented.Abstracting the GPS time master station
them
as
timing
command,the
transmits the timing command
other base stations by radio.After
the base stations receive the
第31卷第5期 2009年10月
探测与控制学报
Journal of Detection&Control
V01.3l No.5 Ocu 2009
分布式测试系统同步时钟校准的频率测量方法
陈 威,张丕状
(中北大学电子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51) 摘 要:针对传统的授时系统不适合分布式测试中时间同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GPS和无线电广播的方
of
as
staion
3
钟系统的校准方法及其原理
步系统中,频率基准的性能直接影响
时3计数器的计数值。
隆!l 0
起机随的显明有都位相或率频出输其,器体晶
时体晶由度精步同而,度精步同的统系试整到 8是的用采统 M的 系本,定决度精量测和稳钟
I:J.号信准校
数信号卜・—芒至=圭兰兰翌三兰数器
1
误计累的大较成造,移漂性线的率频着在,伏 对相在存也准基率频其,振晶的同不于由又。[差 。正修行进准基率频振晶的统系对须必以差误 对基站的相对授时方式,决定了无法 1 PPS冲直接对基站的晶振频率校 的S用利 1个 PPS冲向基站授时并 61隔每站主。准 6 S不存累计误差,其精度相当高。 1个这步同 情的)级sn(时延的生产射发频射在电线忽在 61隔间S同步冲 生产并令命时授收接站下况 61此 S周期间对系 用利以可,的确精当号信 。准校率频行进器荡振的统 触发电路中的时钟校准系统由32位 图(成组等路电准校钟时、器存寄隔间间时数计 校要需和准标钟时部外用利是法方的准校中1 然,值移偏的率频出量测,比对行进器荡振的正 6 得后 S内的准值,与之相对应的时间计数值 时。]01[值间时数计的确精到得,正修以加比相 站基是号信步同间时中图,示所2图如理校钟 61为期周的生产后令命s 步同时授的站收接 同.效有沿升上,器数计位23给供提,号信步 发站主到收接站基是号信发触准校。器数清步 计。效有平电高,号信发触的生产后令命的送 高为号信发触准校当,号信门开准校是号清数 生产时来到沿升上号信步同间时的着接紧平电 信门关准校是号信存锁准校。号信零清个一 61存锁,效有沿升上。器s 存寄隔间间时给。号
2时间同步触发系统工作原理
在本分布式系统中,时间同步触发系统主要由 两部分组成,即主站授时系统电路和基站时间同步 触发电路。主站节点授时系统电路主要为基站时间 同步触发电路提供同步脉冲触发信号,即同步清零 和校准清零脉冲。根据同步脉冲信号1 PPS高精度 的特点,主站授时系统电路每隔16个l PPS以无线 广播方式发送此刻的时间同步命令和时间码信息。 基站时间同步触发电路(图1)的核心包括事件 触发信号记录器[8]和时钟校准系统[9](详见第3 节)。时间同步触发电路在无线收发模块nRF905 接收到主站授时系统无线广播方式发送的时间同步 命令时,立即在无线模块的AM(地址匹配)上升沿 时产生同步脉冲信号,这个同步脉冲信号不存在软 件延时,能有效地减少时间误差。 事件触发信号记录器要由32位计数器、时间间 隔寄存器、接口控制电路等组成。当有一外部事件 (如冲击波模块触发采集)发生时,其功能模块就会 输出一路事件触发脉冲信号,事件触发信号记录器 负责精确测量同步脉冲信号的上升沿到事件触发脉 冲信号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差,完成同步触发数据 的锁存,并与单片机交换数据和控制信号。
基站节点上电后,事件触发信号记录器内的32 位计数器开始循环计数,当同步触发电路检测到主 站每隔16 S发送的时间同步命令产生同步脉冲信 号的上升沿时,32位计数器即刻被清零,并重新开 始计数。当外部冲击波采集模块触发同时输出的事 件触发脉冲经过光耦隔离电路后,时间间隔寄存器 就锁存下此刻32位计数器的计数值,同时也将该路 响应信号输出给单片机,单片机立即通过接口控制 电路的控制,经过8路数据/地址复用总线读取时间 间隔寄存器的计数值。 主站在任意16 S开始时刻通过无线电广播方 式向各个基站发送时间同步信号和已经解码的秒级 UTC时间信息。在分布式测试场可以认为基站是 同时接收到这些信息的,基站接收到立即产生时间 同步脉冲,将32位计数器清零,同时开始计数。根 据上述原理,当外部有任意触发事件发生时,触发的 时刻都是在一个16 S内,并能够保证在这16 S内完 成冲击波等高频瞬态信号的采集、测试工作。外部 事件触发的绝对时间是计数器同步清零时,基站接 收到的秒级UTC时间再加上计数器记录的时间值。
Abstract:Owing
tO
traditional
on
timing system is
fit
for the problem of time synchronization in the distributed
testing system.Based
GPS
and radio broadcasting,a method of time synchronization and clock calibration is information and 1PPS pulse and encoding
as
of crystal oscillator accurately in sixteen 1PPS pulses,as well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calibra—
calculate the deviation of crystal oscillator and calibration time of the external incident.Test shows that of synchronous triggering among stations
0引言
时间统一系统是由导弹、航天实验等测量和控 制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工程学科,是用以 实现通信系统或者测试系统的不同站之间时间和频 率同步要求的一套完整的电子系统‘1|。对于分布式
*收稿日期:2009—05—10
系统,时间同步是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工作站之间协 同工作的基础,如果失去这个基础。整个系统将不能 正常工作[2]。因此,时间同步是任何分布式系统的 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任何测试任务能否成功的关键 因素之一,现代测控和采集领域对时统技术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实现分布式系统时间同步的方法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