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下载】2018.10-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答案
心理、行为与文化课后练习答案

心理、行为与文化1 下面关于《心理、行为与文化》这门课程的特点表达正确的一项是:()A、比较文化的视野B、比较行为的角度C、单一文化的视角D、兼容并包的原则正确答案:A2 下面关于学习《心理、行为与文化》这门课程的原因不正确的一项是:()•A、了解“异文化”•B、了解一种把握人的方法•C、满足个人兴趣爱好•D、为研究国际关系提供深层背景正确答案:C3 《心理、行为与文化》的课程特点之一是从哪两个方面研究人的行为:•A、文化和质疑•B、文化和心理•C、素质与心理•D、素质与发展正确答案:B4 “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这句话出自:•A、卢梭•B、马克斯韦伯•C、泰勒•D、麦克利兰正确答案:A5 《心理、行为与文化》的课程内容不包括:•A、社会要求•B、亲属集团•C、交换模式•D、价值观正确答案:D6 我们与异文化背景下的人打交道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下面哪一项:()•A、各美其美•B、张扬个性•C、美人之美•D、自知之明正确答案:B7 能够解释群体极化现象的理论除信息影响外,还有?•A、法律影响•B、道德影响•C、规范影响•D、策略影响正确答案:C8 “自知之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和而不同”是了解异文化所追寻的原则。
正确答案:√9 教育的目的是不让人发问。
正确答案:×10 《心理、行为与文化》在学理上的定位属于心理文化学。
正确答案:√11 苏格拉底认为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正确答案:×心理文化学:源流、原则与方法(一)已完成1 关于心理文化学,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研究心理、行为与文化关系的学问B、是从心理人类学分离出来的C、用的是许烺光倡导的心理与文化相分离的视角和方法D、主要从事大规模文明社会比较的学问正确答案:C2 心理文化学发展大体经历的第三个阶段是:•A、博厄斯的文化与人格学派•B、二战前后的国民性研究•C、哥伦比亚讲座派•D、1961年的心理人类学正确答案:B3 鲁思·本尼迪克特的作品不包括:•A、《文化模式》•B、《种族:科学与政治》•C、《菊花与刀》•D、《生的忧患》正确答案:D4 下面哪一项不是心理人类学主要研究的内容:()•A、知觉和认知•B、生理健康•C、儿童社会化•D、文化与人格正确答案:B5 二战前后国民性研究的倾向不包括下面哪一项:()•A、人类学倾向•B、社会学倾向•C、文化学倾向•D、统计学倾向正确答案:C6 下列关于心理文化学发展经历的阶段表达错误的一项是:()•A、文化与人格学派•B、哥伦比亚讲座派•C、国民性研究•D、行为文化学正确答案:D7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民性研究的方法受到批评的原因是国民性研究研究的学者过分注重人老年的负气气焰,得出的负面结论较多。
(精选)尔雅通识课《心理、行为与文化》考试答案

天津大学网络考试(90.0分)绿色字体的为正确答案选择题(50分)1、 (1.00分)•A.非连续性•B.排他性•C.平等•D.竞争2、(1.00分)•A.信奉排他性的宗教•B.心理分析或心理治疗•C.有时候会借助于药物产生的幻觉•D.推崇高尚品格3、 (1.00分)•A.种族主义•B.资本主义•C.个人主义•D.集体主义4、(1.00分)•A.非等价性•B.宜增量还报•C.非限定性•D.限制性5、 (1.00分)•A.是“人的系统”,是对人与人互相认知和交流系统的统称•B.基本人际状态可以分为间人和个人两大类•C.间人强调人的互相性为特点•D.个人强调人的相同性为特点正确答案: D 、6、(1.00分)•A.权威性•B.包容性•C.非性爱性•D.连续性7、 (1.00分)•A.家族学•B.谱牒学•C.牒谱学•D.家谱学8、 (1.00分)•A.分析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文化规范之间的关系•B.分析人与“亲密的社会关系与文化”层的动态均衡•C.分析不同文化中生命包类型及其均衡模式•D.分析个体的生命包类型9、 (1.00分)•A.韦伯•B.弗洛伊德•C.马林诺夫斯基•D.卢梭10、 (1.00分)•A.生活习惯•B.传统习俗•C.心理原因•D.生理原因11、 (1.00分)•A.狭义的交换是指:物,在人与人之间除掠夺以外的流动过程•B.广义的交换是指:人与人之间物质的流动或者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C.交换是构成基本人际状态的一个维度•D.从心理学层面理解,交换是心理、社会均衡的一个重要内容12、 (1.00分)•A.同辈•B.道德,修养•C.同类•D.条理,秩序13、 (1.00分)•A.生物学需要•B.社会性需要•C.独立性需要•D.情感性需要14、 (1.00分)•A.自动性•B.血缘或拟血缘性•C.差序性•D.选择性15、 (1.00分)•A.自愿性•B.排他性•C.竞争性•D.平等性正确答案: D 、16、 (1.00分)•A.亲属原理•B.缘-约原理•C.契约原理•D.阶序原理17、(1.00分)•A.习俗•B.法律•C.道德•D.宗教18、 (1.00分)•A.超大的规模•B.共同的祭祖仪式、场所和共同财产•C.共同的行为规范•D.拥有较小的向心力、凝聚力19、 (1.00分)•A.投射•B.直接•C.部分•D.较不深入正确答案: B 、20、 (1.00分)•A.输出输入系统•B.反馈系统•C.统计系统•D.反馈控制系统21、 (1.00分)•A.双方在开始的时候并不一定有从交换中获得好处的想法,但双方都会有预期•B.对方在接收了自己的好意之后,会做出某种还报,此种模式下交换价值一般不相等•C.交换过程一般是同时完成,没有一个持续的过程•D.交换行为一般不重复出现,只在特定人群中发生22、 (1.00分)•A.中国型•B.日本型•C.现代美欧型•D.印度型23、 (1.00分)•A.由于林冲和柴进是好朋友,柴进和军官是好朋友,军官将正在通缉的林冲放行•B.三顾茅庐•C.由于朱仝认识晁盖,晁盖认识刘唐,朱仝放了被追捕的刘唐•D.宋江写反诗,朱仝在追捕过程中由于认识宋江,将其释放24、 (1.00分)•A.个人民族和国家的关系•B.全球变暖•C.国家利益竞争•D.暴力问题25、 (1.00分)•A.最稳定、最长久•B.个人有一种更不稳定、更靠不住的内心世界•C.人们生活的重心必须转到以个体为中心•D.倾向于发展出个人主义的生活方式26、 (1.00分)•A.作用的社会与文化•B.远离的社会与文化•C.可表意识•D.亲密的社会关系与文化27、 (1.00分)•A.生理需要•B.成就需要•C.从属和爱的需要•D.安全需要28、 (1.00分)•A.不分你我•B.没有隐私•C.我中有你,你中有我•D.夫妻关系明显正确答案: D 、29、 (1.00分)•A.从夫居•B.从叔居•C.独立居•D.双方居30、 (1.00分)•A.交换者在交换之处一定有获得好处的企图•B.交换价值未必等价•C.交换不会在任何人之间重复发生•D.交换者之间的关系不因为交换过程的完结而完结31、 (1.00分)•A.人的存在是一个由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文化规范、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相互影响的“场”•B.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亲密的社会关系与文化”层,即人的“生命包”•C.人与“亲密的社会关系与文化”层的关系大体处于一种动态均衡中,不均衡会带来某种心里紧张并力图恢复均衡•D.PSH模型有个体的差异,分析个体的生命包类型和均衡模式,可以调节和矫正人的行为正确答案: B 、32、 (1.00分)•A.美国社团和公司内部部门均千奇百怪•B.表面上都显得卑微琐碎•C.都在契约原理下自愿缔结的•D.都以赢利为目的33、 (1.00分)•A.交易型交换•B.好意优先型交换•C.雇佣型交换•D.单惠型交换34、 (1.00分)•A.减量的方式还礼•B.适当的增量还礼•C.等价的方式还礼•D.远超量的方式还礼35、 (1.00分)•A.伊拉克•B.印度•C.印尼•D.伊朗36、 (1.00分)•A.好意优先型交换•B.交易型交换•C.雇佣型交换•D.信用借贷型交换37、 (1.00分)•A.近亲、熟人、朋友是“生命包”的永久居民•B.亲属关系至高无上•C.人的系统是“个人”•D.人的系统是一种“关系体38、 (1.00分)•A.文化•B.人•C.物•D.行为39、 (1.00分)•A.人类学倾向•B.社会学倾向•C.文化学倾向•D.统计学倾向正确答案: C 、40、 (1.00分)•A.高级集团和中级集团•B.初级集团和次级集团•C.高级集团和低级集团•D.初级集团和中级集团41、 (1.00分)•A.刺激命题•B.成功命题•C.攻击与欲望命题•D.价值命题42、 (1.00分)•A.在阶序人社会占优势的交换模式是单惠型交换。
2018.10-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答案

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答案第一章心理、行为与文化绪论印度教徒的宗教圣地是瓦拉纳西的恒河。
√1.【单选题】谁提出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D、老子2.【单选题】马克斯·韦伯曾说过“具有惊叹世界多样性的能力,是探索世界意义的前提”,表现了( )。
C、3.【多选题】《心理、行为与文化》的课程特点是( )。
A、B、4.【判断题】《心理、行为与文化》这门课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
( )√第二章第一节鲁思·本尼迪克特是英国的人类学家?×1.【单选题】心理文化学的发展经历的第一个阶段是( )。
B、2.【单选题】从许烺光的作品( )出版后,心理文化学进入到“心理人类学”阶段。
D、3.【多选题】哥伦比亚讲座派的代表人物有( )。
A、C、D、4.【判断题】文化与人格学派是人后天接触到的各种训练决定了人的性格和这个族群的文化性格。
( ) √5.【判断题】《菊花与刀》是一位日本作家描写日本人的文化性格的作品。
( )×第二节世界上各种族群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生物意义上的差异。
×1.【单选题】科学和技术属于文化定义的( )。
D、2.【多选题】以下选项中属于社会人类学分支的有( )。
A、B、C、D、3.【多选题】社会人类学分支心理学派大致分为( )。
B、C、D、4.【多选题】人类学分为( )。
A、B、C、5.【判断题】马林诺夫斯基对文化的定义和泰勒对文化的定义中文化的内容是几乎相同的。
×第三节1.【单选题】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社会造物的是( )。
C、2.【单选题】根据公文俊平的《信息文明》内容,以下选项关于文化的定义正确的是( )。
D、3.【多选题】文明在哪几方面造物的?( )B、C、D、4.【判断题】物品、器物等不属于文化,体现在器物上的理念和价值观才属于文化。
( )√5.【判断题】人类创造的工具即人施加影响的有机自然物都属于文化。
( )×第四节心理文化研究的原则是普遍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一致性原则。
心理行为与文化尔雅课后答案

心理行为与文化尔雅课后答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提出应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学者是()。
•A、•B、•C、•D、我的答案:C提出“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的人是()。
•A、•B、•C、•D、我的答案:B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与个性是我们与异文化交流的准则之一。
()我的答案:√科学家已经掌握了关于人类的行为心理的知识。
()我的答案:×《菊与刀》是一本关于()国民性研究的学术着作。
()•A、•B、•C、•D、我的答案:B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B、•C、•D、我的答案:C国民性研究的初始目的带有很强的政治性。
()我的答案:√《菊花与刀》属于社会学倾向的研究着作。
()我的答案:×心理人类学的研究范畴是()。
•A、•B、•C、•D、我的答案:D大英百科上关于文化的定义,是由()提出的。
•A、•B、•C、•D、我的答案:C人的身体进化过程也人类学的研究内容之一。
()我的答案:√世界上各种族群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差异。
()我的答案:×以下不属于文明的物质造物的是()。
•A、•B、•C、•D、我的答案:C下列关于公文俊平的文化与文明的定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C、•D、我的答案:D公文俊平与泰勒都认为,文化即文明,文明即文化。
()我的答案:×以下不属于文明造物的是()。
•A、•B、•C、•D、我的答案:D对于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我的答案:C心理文化研究的原则是()。
•B、•C、•D、我的答案:D人类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哪一纲()•A、•B、•C、•D、我的答案:A非洲人与亚洲人一样,都属于自人种。
()我的答案:√心理文化研究中的整体性原则,指的是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没有哪个族群的进化程度高于另一族群。
2018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作业答案详解详解

业标题:心理文化学:源流、原则与方法(一)1关于心理文化学,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研究心理、行为与文化关系的学问B、是从心理人类学分离出来的C、用的是许烺光倡导的心理与文化相分离的视角和方法D、主要从事大规模文明社会比较的学问正确答案: C2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民性研究的方法受到批评的原因是国民性研究研究的学者过分注重人老年的负气气焰,得出的负面结论较多。
正确答案:×3埃里希·弗罗姆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正确答案:√4心理文化学发展大体经历的第三个阶段是:A、博厄斯的文化与人格学派B、二战前后的国民性研究C、哥伦比亚讲座派D、1961年的心理人类学正确答案: B5鲁思·本尼迪克特的作品不包括:A、《文化模式》B、《种族:科学与政治》C、《菊花与刀》D、《生的忧患》正确答案: D6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社会性格”的概念。
正确答案:×7心理文化学是研究心理、行为与文化关系的学问,是从心理人类学分离出来的。
正确答案:√8下面哪一项不是心理人类学主要研究的内容:()A、知觉和认知B、生理健康C、儿童社会化D、文化与人格正确答案: B9二战前后国民性研究的倾向不包括下面哪一项:()A、人类学倾向B、社会学倾向C、文化学倾向D、统计学倾向10下列关于心理文化学发展经历的阶段表达错误的一项是:()A、文化与人格学派B、哥伦比亚讲座派C、国民性研究D、行为文化学正确答案: D11文革时期大家的穿着几乎一致,是为了去个体化。
正确答案:√作业标题:心理文化学:源流、原则与方法(二)1世界上各种种族群体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生物意义上的,而不是社会和文化意义上的差异。
正确答案:×2泰勒和马林诺夫斯基对文化的定义大体包括的层面不包含:A、物质层面B、社会层面C、心智层面D、精神层面正确答案: D3社会人类学又称人类文化学。
正确答案:√4社会人类学分为的学派不包括:A、功能学派B、传播学派C、心理学派D、Y学派正确答案: D5“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它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
心理、行为与文化课后答案.

1.1心理、行为与文化绪论印到教徒的宗教圣地是瓦拉纳西的横河: 对1【单选题】提出应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学者是(C)。
A吴泽霖B顾颉刚C费孝通D吴文藻2【单选题】提出“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的人是(B)。
A柏拉图B卢梭C亚里士多德D孟德斯鸠3【单选题】关于这门课的学习目的,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D)。
A为研究国际关系提供文化视角B了解“异文化”C探索人类行为的心理逻辑D具备看穿他人想法的能力4【判断题】科学家已经掌握了关于人类的行为心理的知识。
(X)2.1心理文化学的发展脉络鲁思·本尼迪克特是美国的人类学家。
1【单选题】关于文化与人格学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受精神分析学派影响较大B是心理学与社会学的结合C认为青年的反抗性是一种文化现象D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先天决定的2【单选题】《菊与刀》是一本关于()国民性研究的学术著作。
(B)A中国B日本C韩国D印度3【判断题】国民性研究的初始目的带有很强的政治性。
(V)4【判断题】《菊花与刀》属于社会学倾向的研究著作。
(x)2.2心理文化学视角与文化的定世界上各种族群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生物意义上的差异:错1【单选题】大英百科上关于文化的定义,是由(C)提出的。
A博厄斯B列维斯特劳斯C埃杜阿德比.泰勒D摩尔根2【单选题】心理人类学的研究范畴是(D)。
A儿童的社会化问题B知觉和认知的文化差异C人格与文化的关系D以上都是3【判断题】世界上各种族群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差异。
(X)4【判断题】人的身体进化过程也人类学的研究内容之一。
(V)2.3文化与文明文化是无意识的学习和适应的,文明是有意识创造出来的:对1【单选题】以下不属于文明的物质造物的是(C)。
A机械B运河C社团D道路2【单选题】下列关于公文俊平的文化与文明的定义,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认为文化是一种复合体B认为文化是一种制造、传达、保存和处理信息的系统C文明是由人类创造的D文化是文明的表现形式3【判断题】语言和宗教都属于文明的观念造物。
心理、行为与文化版本四尔雅满分答案

心理、行为与文化绪论1谁提出了“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A)A、卢梭B、柏拉图C、孟德斯鸠D、亚里士多德2哪个学者提出应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D)A、顾颉刚B、吴泽霖C、吴文藻D、费孝通3下列选项属于这门课的学习目的的是(ABD)。
A、了解“异文化”B、为研究国际关系提供文化视角C、具备看穿他人想法的能力D、探索人类行为的心理逻辑4我们与异文化交流的准则之一是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与个性。
(√)5科学家还没有完全掌握关于人类的行为心理的知识。
(√)心理文化学的发展脉络1《菊与刀》对(A)的国民性进行研究。
A、日本B、中国C、印度D、韩国2下列关于文化与人格学派的说法错误的是(C)。
A、是心理学与社会学的结合B、受精神分析学派影响较大C、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先天决定的D、认为青年的反抗性是一种文化现象3谁是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代表人物(D)A、马林诺夫斯基B、布厄迪C、弗雷泽D、博厄斯4《菊花与刀》不属于社会学倾向的研究着作。
(√)5国民性研究的初始目的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心理文化学视角与文化的定义1谁创造了人类学中的功能学派(D)A、许烺光B、费孝通C、鸟居龙藏D、马林诺夫斯基2谁提出了大英百科上关于文化的定义(D)A、列维斯特劳斯B、博厄斯C、摩尔根D、埃杜阿德比.泰勒3下列哪一选项属于心理人类学的研究范畴(C)A、知觉和认知的文化差异B、儿童的社会化问题C、以上都是D、人格与文化的关系4世界上各种族群之间的差异不属于生物学意义上的差异。
(√)5人类学的研究内容也包括人的身体进化过程。
(√)文化与文明1文明造物不包括(C)。
A、社会造物B、物质造物C、情感造物D、观念造物2文明的物质造物不包括(D)。
A、运河B、机械C、道路D、社团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公文俊平关于文化与文明的定义(C)A、认为文化是一种制造、传达、保存和处理信息的系统B、认为文化是一种复合体C、文化是文明的表现形式D、文明是由人类创造的4只有语言属于文明的观念造物。
心理、行为与文化版本四尔雅满分答案

心理、行为与文化版本四尔雅满分答案我们与异文化交流的准则之一是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与个性。
(√)5科学家还没有完全掌握关于人类的行为心理的知识。
(√)心理文化学的发展脉络1《菊与刀》对(A)的国民性进行研究。
A、日本B、中国C、印度D、韩国2下列关于文化与人格学派的说法错误的是(C)。
A、是心理学与社会学的结合B、受精神分析学派影响较大C、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先天决定的D、认为青年的反抗性是一种文化现象3谁是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代表人物?(D)A、马林诺夫斯基B、布厄迪C、弗雷泽D、博厄斯4《菊花与刀》不属于社会学倾向的研究著作。
(√)5国民性研究的初始目的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心理文化学视角与文化的定义1谁创造了人类学中的功能学派?(D)A、许烺光B、费孝通C、鸟居龙藏D、马林诺夫斯基2谁提出了大英百科上关于文化的定义?(D)A、列维斯特劳斯B、博厄斯C、摩尔根D、埃杜阿德比.泰勒3下列哪一选项属于心理人类学的研究范畴?(C)A、知觉和认知的文化差异B、儿童的社会化问题C、以上都是D、人格与文化的关系4世界上各种族群之间的差异不属于生物学意义上的差异。
(√)5人类学的研究内容也包括人的身体进化过程。
(√)文化与文明1文明造物不包括(C)。
A、社会造物B、物质造物C、情感造物D、观念造物2文明的物质造物不包括(D)。
A、运河B、机械C、道路D、社团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公文俊平关于文化与文明的定义?(C)A、认为文化是一种制造、传达、保存和处理信息的系统B、认为文化是一种复合体C、文化是文明的表现形式D、文明是由人类创造的4只有语言属于文明的观念造物。
(×)5文化即文明,文明即文化是公文俊平与泰勒都赞同的观点。
(×)心理文化研究的原则1心理文化研究的哪项原则可以从“一定的文化系统是人们适应不同环境的产物”一句中体现?(D)A、整体性原则B、普遍性原则C、关联性原则D、相对性原则2下列哪一项是心理文化研究的原则?(C)A、整体性原则B、普遍性原则C、以上都是D、相对性原则3对于文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答案
第一章心理、行为与文化绪论
印度教徒的宗教圣地是瓦拉纳西的恒河。
√
1.【单选题】谁提出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D、老子
2.【单选题】马克斯·韦伯曾说过“具有惊叹世界多样性的能力,是探索世界意义的前提”,表现了( )。
C、用一种新的视角观察世界,看待世界
3.【多选题】《心理、行为与文化》的课程特点是( )。
A、从文化和心理两个方面研究人的行为
B、比较文化的视野
4.【判断题】《心理、行为与文化》这门课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
( )
√
第二章心理文化学:源流、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心理文化学的发展脉络
鲁思·本尼迪克特是英国的人类学家?×
1.【单选题】心理文化学的发展经历的第一个阶段是( )。
B、文化与人格学派
2.【单选题】从许烺光的作品( )出版后,心理文化学进入到“心理人类学”阶段。
D、《心理人类学》
3.【多选题】哥伦比亚讲座派的代表人物有( )。
A、林顿
C、卡迪那
D、克拉克洪
4.【判断题】文化与人格学派是人后天接触到的各种训练决定了人的性格和这个族群的文化性格。
( )
√
5.【判断题】《菊花与刀》是一位日本作家描写日本人的文化性格的作品。
( ) ×
第二节心理文化学视角与文化的定义
世界上各种族群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生物意义上的差异。
×
1.【单选题】科学和技术属于文化定义的( )。
D、心智层面
2.【多选题】以下选项中属于社会人类学分支的有( )。
A、功能学派
B、传播学派
C、心理学派
D、X学派
3.【多选题】社会人类学分支心理学派大致分为( )。
B、文化心理
C、跨文化
D、心理人类
4.【多选题】人类学分为( )。
A、民族志
B、社会人类学
C、形体人类学
5.【判断题】马林诺夫斯基对文化的定义和泰勒对文化的定义中文化的内容是几乎相同的。
×
第三节文化与文明
1.【单选题】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社会造物的是( )。
C、语言
2.【单选题】根据公文俊平的《信息文明》内容,以下选项关于文化的定义正确的是( )。
D、是学习、适应和传承下来的
3.【多选题】文明在哪几方面造物的?( )
B、社会造物
C、观念造物
D、物质造物
4.【判断题】物品、器物等不属于文化,体现在器物上的理念和价值观才属于文化。
( )
√
5.【判断题】人类创造的工具即人施加影响的有机自然物都属于文化。
( )
×
第四节心理文化研究的原则
心理文化研究的原则是普遍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一致性原则。
×
1.【单选题】人类生活方式因为长期适应环境的变化,体现了哪一原则?( )
D、相对性原则
2.【多选题】以下选项中,属于心理文化研究的原则的是( )。
A、普遍性原则
C、整体性原则
D、相对性原则
3.【判断题】所有的人都属于人属下的智人种。
√
4.【判断题】所有文化系统是人类的相同的选择。
( )
×
5.【判断题】文化也可以像技术那样用先进和落后来评论。
( )
×
第五节心理文化研究方法和心理视角
人的肾上腺分泌,会使人心情激动,血压升高。
√
1.【单选题】人心是人类最难研究的主题之一,以下选项关于人心正确是( )。
C、是人的心理活动
2.【单选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D、宗教会将物质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3.【判断题】人类仅仅是对社会文化作出一个反应,研究其固定的反应也是研究人类复杂性的重要部分。
( )
×
4.【判断题】物质世界的丰富以及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的增加,和我们精神世界的认识是成正比的。
( )
×
5.【判断题】比较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很重要,但实际上在我们认识社会的过程中的
存在并不广泛。
( )
×
第三章需要、情感与文化
第一节需要的概念
需要和欲望是有区别的,需要是显性的,欲望是隐性的。
×
1.【单选题】以下选项中,对需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没有止境的
2.【多选题】以下选项中,需要的层次是( )。
窗体顶端
A、需要是一种缺乏状态
B、需要时由缺乏引起的主题主动平衡倾向
C、需要时伴随主体自动平衡倾向的择取倾向
3.【多选题】一般教科书对人的需求划分为( )。
A、生物性需要
D、社会性需要
4.【判断题】人的需要的本质是社会性需要。
( )
√
5.【判断题】欲望是人的身体产生的一种缺乏状态,而需要是人的身体和外部条件作
用下产生的一种状态。
( )
×
第二节情感性需要与安全需要
1.【单选题】通过倾诉,我们的身体器官会得到舒缓,减轻了痛苦增加了快乐,这体现了人的( )。
D、情感性需要
2.【多选题】现在的社会科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等把人的需要大致分为( )。
A、经验性需要
B、社会性需要
C、生物性需要
D、物质性需要
我的答案:BCD 得分: 0.0分
3.【多选题】人的生物性需要、社会性需要、情感性需要可以分别分为( )层次。
A、安全类需要
C、交往类需要
D、地位类需要
4.【判断题】在精细考察人的行为的时候,我们需要精确的区别人的需要的等级。
√
5.【判断题】安全类这一层次的需要是属于社会性的需要。
( )
×
第三节交往需要和地位需要
×
1.【单选题】人类的交往活动最低层次的是( )。
C、生物性交往
2.【单选题】来自亲密的家庭或者朋友中的评价表现了( )。
C、情感性地位
3.【判断题】社会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交流和互动,即社会关系。
( )
√
4.【判断题】角色性交往也就是我们扮演的角色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甚至产生很多新的职业。
( )
√
5.【判断题】社会性活动越是丰富的人,越会影响人的情感性交往,情感性交往越多。
( )
×
第四节人的需要与文化的关系
儒家的观点强调道德,在道德不起作用时,才会用法律。
√
1.【单选题】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
A、有限制而文明立,无限制为文明废
B、宗教也能约束人的行为
C、欲望有时是各种行为的动力
D、社会中有时候不需要道德、文化或者宗教来约束
我的答案:B 得分: 0.0分
(AB视频都说了,A有一个字不一样。
不是啊就是是题干错了,要选不正确的是D之类的)
2.【多选题】社会心理学的模型中,基准系是取决于这个社会的大部分成员的( )。
A、价值
C、态度
D、情境
3.【多选题】社会心理学的模型中,可以依据的规范和标准可以是( )。
B、内化了的道德秩序
C、宗教戒律
D、成文的法律规定
4.【多选题】社会心理学的模型中,人类的需要分为()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