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第3节 海水“制碱”学案(新版)鲁教版 (I)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8.3 海水“制碱”教案 (新版)鲁教版

2.媒介:氨气
板书 设计
3.生产流程:
吸
碳酸
精盐水
氨盐水
碳酸氢钠
氨
化
4.反应原理:NaCl+ NH3 + CO2 + H2O = NaHCO3 + Na2CO3+ CO2↑+H2O
二、 纯碱和碳酸氢钠的用途
34013 84DD 蓝 Qu}`25892 6524 攤 27134 69FE 槾 30983 7907 礇 32323 7E43 繃 23477 5BB5 宵 38574 96AE 隮 22584 5838 堸)28304 6E90 源
二、碳酸钠的用途 师:碳酸钠具有哪些用途呢?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 44 页内容。 生:阅读课本,列举碳酸钠的用途。 三、小苏打
实用文档
师:碳酸氢钠的用途有哪些? 生:阅读课本,列举碳酸氢钠的用途。
精品文档
作业 完成课时作业相关练习
实用文档
精品文档
布置
海水“制碱”
一、氨碱法制纯碱
1.原料:食盐、石灰石
集体智慧(以知识体系为主)
个性设计
教学后记
实用文档
精品文档
探究新知 师:由纯碱的化学式 Na2CO3 大家能否知道海水中哪一种物质
可能是制纯碱的原料呢?为什么? 生:思考,回答。 师:由 NaCl 制取 Na2CO3,NaCl 只能提供哪种元素?还需要含
什么元素的物质? 生:思考,回答。 师:那么我们最常见、最廉价、无污染的含碳、氧元素的物
2.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 种物质首先结晶析出?为什么?
实用文档
精品文档
师: 为什么说氨为媒介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 44 页“多 识一点”,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第三节 海水制碱(第三课时)学案 鲁教版六三制

第三节海水制碱【学习目标】1、知道酸碱盐的溶解性;2、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重点、难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1、什么叫复分解反应?2、看以下反应能否发生,能发生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发生的说明理由:(1)氢氧化钠和盐酸(2)碳酸钙和硝酸(3)氯化钾和硝酸钠(4)氯化铜和硝酸银(5)氢氧化钙和碳酸钠(6)氢氧化钠和硫酸铜二:课堂助学导入新课:如何识别那些物质是沉淀?学习任务一:记忆酸碱盐的溶解性阅读教酸碱盐的溶解性表2、记忆竞赛:如何才能用最短的时间记住它们的溶解性?并用以下四组物质进行测试A、NaOH CaSO4 MgCO3 KNO3B、FeCO3 AgCl Ca(OH)2 CaCl2C、Ag2SO4 Cu(NO3)2 Fe(OH)3 BaSO4D、CaCO3 FeCl3 Mg(OH)3 BaCl2学习任务二:探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1、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
2、要判断两种物质能否发生反应,一定要掌握以下三点:a、生成物中必须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b、如果有不溶性的物质参加反应,必须与酸反应c、生成物的溶解性一定要弱于反应物的溶解性3、复分解反应的公式AB + CD ==== AC + BD (交换成份)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三:课堂反思: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2.知识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四:强化训练1、判断下列两种物质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能的写化学方程式。
A、碳酸钠与盐酸B、氢氧化钙和硫酸铜C、硫酸银和氯化钙D、碳酸钠和氢氧化钡2、下列各物质中,在水中都不能溶解的一组是( )A.MgCl2、Ca(NO3)2、BaCO3B.AgCl、BaSO4、Na2CO3C.AlCl3、Cu(OH)2、BaSO4D.Fe(OH)3、BaCO3、AgCl3、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请分别选用三种不同物质类实验方案步骤一步骤二(选用试剂及实验现象)方案一取样2mL于试管中方案二取样2mL于试管中方案三取样2mL于试管中424423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向此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将沉淀物滤出后放人盐酸中,沉淀全部溶解。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8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3节 海水“制碱”第1课时 氨碱法制纯碱教案 (新版)鲁教版

第三节海水“制碱”第一课时氨碱法制纯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原料和步骤。
(2)知道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3)了解纯碱和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氨碱法制纯碱原理的学习,体会反应媒介促进反应发生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纯碱和碳酸氢钠的用途。
【难点】氨碱法制纯碱的流程及原理。
教学过程知识点一氨碱法制纯碱【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43~44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氨碱法制纯碱(1)原料:食盐、二氧化碳。
媒介:氨气。
(2)原理: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在加压并不断通入二氧化碳的条件下使碳酸氢钠结晶析出,过滤后,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即得纯碱。
(3)流程:上述流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①NaCl +NH 3+CO 2+H 2O===NaHCO 3+NH 4Cl②2NaHCO 3 =====△Na 2CO 3+CO 2↑+H 2O(4)氨气的回收:向滤出碳酸氢钠晶体的氯化铵溶液中加入熟石灰以回收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 。
(5)优点:原料经济易得,CO 2和NH 3可回收使用,可连续生产。
缺点:回收氨时产生的大量CaCl 2用处不大,且污染环境。
2.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1)原理: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向滤出碳酸氢钠晶体后的氯化铵溶液中加入食盐,使其中的氯化铵单独结晶析出。
(2)优点:结晶析出的氯化铵可用作氮肥,氯化钠溶液可循环使用。
【合作探究】1.在生产过程中为什么要先通入氨气得到饱和氨盐水后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答:使溶液显碱性,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提高产率。
2.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种物质先结晶析出?为什么? 答:碳酸氢钠,因为在同一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
新版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第三节 海水制碱(第一课时)学案

3.通过对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反应原理的分析,树立元素守恒观.
4.以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二、学习重点: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思路和反应原理 三、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
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如果有
,
,或
那么反应就能够发生。
2.饱和溶液的定义:在
下,在
里,
。
TB:小初高题库
鲁教版初中化学
你认为还可能是氢氧化钠和
(写一种猜想)。
【讨论】你认为小红、小明、小亮三位同学中谁的猜想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取样于试管中,
实验结论 你的猜想正确
5、在“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中,最后一步是用加热碳酸氢钠的方法来制取纯碱。某纯 碱生产厂制得的产品碳酸钠中混有少量的碳酸氢钠,为了测定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取 100g 混合物加热(碳酸钠受热不分解),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与反应 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解答下列问题:
;
②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
(4)工业生产纯碱的流程中,碳酸化时析出碳酸氢钠而没有析出氯化铵的原
因是
。
(5)写出高温煅烧碳酸氢钠制取纯碱的化学方程式
。
4、 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碳酸钠溶 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小红等几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 的实验。
⑴写出试管②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
(二)、知识探究:学习任务一:氨碱法制纯碱
1.(1)原料:
、
、
(2)媒介:
(3)原理:
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
(加 )
新版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第三节 海水制碱(第二课时)学案

B.K2CO3
C.KNO3
D.KOH
7、现有下列试剂①澄清石灰水 ②食醋 ③食盐水 ④纯碱溶液 ⑤烧碱溶液 ,其中检验贝壳
的主要成分为碳酸盐必须用到的是{
}
A.②⑤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8、鉴别碳酸钠和氯化钠,下列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加入稀盐酸 B.加入氢氧化
钠溶液 C.加入澄清石灰水 D.加入酚酞试液
鲁教版初中化学
鲁教版初中化学
重点知识精选
化学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充满了新奇的实验! 鲁教版初中化学 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
一、学习目标:
TB:小初高题库
第三节 海水制碱
鲁教版初中化学
1、掌握纯碱的性质,进而了解盐这类物质的化学性质。了解纯碱的用途
2、学会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二、学习重点:纯碱的制法和性质
三、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
1、 盐 的 定 义
。列举三种常见的
盐
、
、。
粗盐提纯的过程为
、
、
。
2 海水“晒盐”属于
变化,而海水“制碱”属于
变化。
导入新课:在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中,哪些反应中盐参加了反应?
知识点 1 盐的性质
实验探究
分组完成课本,总结纯碱的化学性质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9、盛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口时间长了有一些白色固体,这些白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
( )A.氢氧化钠 B.碳酸钠 C.氯化钠 D.碳酸钙
10、 校实验室有三瓶标签已经损坏的无色溶液,只知道他们分别是盐酸、氯化钡、碳酸钠
TB:小初高题库
鲁教版初中化学
溶液。甲乙丙三位同学各用一种试剂,即一次性鉴别成功。试将试剂填入下表: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八单元 第三节 海水“制碱”教案

C.反应不需要加热,可节约能源;
D.副产品不会造成污染。
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
7、画出氨碱法制纯碱的工艺流程
导入新课:
展示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提出问题:同学们,我手里这瓶氢氧化钠溶液由于保存不当发生变质,瓶口出现一些白色粉末,你知道其中有什么新物质生成吗?谁能写出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4、碳酸氢钠俗名水溶液显性,受热不稳定发生分解,化学方程式是。
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制纯碱需要的原料是食盐和石灰石
B海水晒得的粗盐可以直接吸氨制成氨盐水
C向氨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可得到纯碱,溶液经结晶后得到纯碱固体
D因为氯化钠水溶液呈中性,所以氨盐水也呈中性
6、有人认为侯氏制碱法的优点有四:
A.生产过程中部分产品可作为原始材料使用;
A.Na2CO3B.K2CO3C.KNO3D.KOH
8.现有下列试剂 澄清石灰水 食醋 食盐水 纯碱溶液 烧碱溶液,其中检验贝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盐必须用到的是()
A. B. C. D.
9.鉴别碳酸钠和氯化钠,下列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加入稀盐酸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加入澄清石灰水D加入酚酞试液
10.能准确检验碳酸根离子的是()
③2NaHC03 Na2C03+H20+C02↑
请回答:
(1)反应①中X的化学式为;
(2) NH4Cl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
(3)除去混在Na2C03粉末中少量的NaHC03的方法是。
2.(楚雄)右图是实验室里一瓶标签破损的白色粉末状固体。小明同学取出少量该固体放入一洁净试管中,加水振荡后固体溶解,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继续加入少一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该固体可能是()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3节海水“制碱”第2课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教案新版鲁教版

第二课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纯碱的化学性质,会熟练书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记住相应的反应现象。
(2)掌握碳酸根离子(CO2-3)的检验方法。
(3)认识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会运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4)记住一些常见的酸、碱、盐的水溶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纯碱性质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总结出纯碱的化学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重点】纯碱的化学性质。
【难点】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教学过程知识点一纯碱的化学性质【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45~46页的有关内容,并分组完成实验探究8-4,然后完成下列填空:纯碱的化学性质:【教师点拨】碳酸根离子(CO 2-3)的检验方法: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跟进训练】1. 下图所示记录正确的是( B )入Y ,又看到气球逐渐变小,则X 、Y 分别为( C )A .盐酸、硫酸铜溶液B .盐酸、氯化钙溶液C .硫酸、氢氧化钠溶液D .硫酸、氯化镁溶液3.过氧化氢(H 2O 2)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液体,易分解,常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
为了便于贮存、运输和使用,工业上常将它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2Na 2CO 3·3H 2O 2),该晶体具有Na 2CO 3和H 2O 2的双重性质。
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晶体失效的是( A )A .NaClB .H 2SO 4C .稀盐酸D .MnO 2知识点二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46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它们解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的过程。
2.酸、碱、盐在水溶液中一般都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例如,HCl===H ++Cl -,Na2CO3=== 2Na++CO2-3。
当Na2CO3溶液和HCl溶液混合时,CO2-3会与H+结合成不稳定的H2CO3, H2CO3分解成H2O和CO2。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三节海水“制碱”教案新版鲁教版

第三节海水“制碱”教学目标:1.认识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铀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知道工业制取纯碱的反应原理;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通过对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反应原理分析,树立元素守恒观。
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观;3.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掌握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4.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重点:1.纯碱的化学性质;2.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难点:1.盐的溶解性;2.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3.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验探究。
教学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实验准备:仪器准备:试管、胶头滴管、药匙。
药品准备:碳酸钠、稀盐酸、石灰水、酚酞试液、蒸馏水、稀硫酸。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说明纯碱的用途及制取纯碱的原料是以食盐、石灰石为原料,以氨为媒介,采用氨碱法制得的。
二、引导自学(一)1.内容:氨碱法制纯碱。
2.方法:学生看书,完成书上的思考题。
3.老师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并给予纠正和补充。
(二)1.内容:纯碱的性质2.方法:学生看书,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完成书上空格。
3.老师演示实验:(1)纯碱与酚酞试液作用;(2)纯碱与酸反应;(3)纯碱与石灰水反应。
4.总结纯碱的性质。
5.学生记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1.内容:盐的溶解性2.方法:学生看书,总结见过的盐3.盐的溶解性:(1)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全部溶于水;(2)硫酸盐中硫酸铅不溶于水;硫酸钡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酸,其他溶于水;(3)氯化物(盐酸盐)氯化银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其他溶于水;(4)碳酸盐,只有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溶于水,其他不溶。
三、小结:四、课堂练习:挑战自我五、作业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引言]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的物质,有许多是盐,如我们每天吃的食盐、净化水用的明矾、做豆腐用的石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 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第 3 节 海水“制碱”学案 1(新版) (小结)制取纯碱的原料
鲁教版 (I)
探究问题二:制取纯碱的工序
[学习目标]
1、 精制:先将盐水精制得到饱和的精盐水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氨碱法的发现,同时了解侯氏制碱法,知道制纯碱的原料、媒介。
2、 吸氨:向饱和的食盐水中通入氨气(NH3),制成氨盐水(查阅资料得知氨气溶于 水显碱性)
阅读课本 44 页第一段
为媒介来制取的。
[应用练习]
1、下列不属于氨碱法制纯碱所需的原料是( )
A、石灰石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水
2、实验室用食盐制纯碱的操作步骤是:
⑴向浓氨水中加入足量食盐晶体制取饱和氨盐水,
⑶将操作⑵中产生的晶体过滤出来
⑷将滤纸上的晶体转移至坩埚中,加热至不再有水蒸气产生,所得固体即为碳酸
查阅课本 39 页氯化铵的溶解度及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曲线图,思考上述反应后生成
通过对“氨碱法制纯碱”的步骤及反应原理的分析,树立“元素守恒”的观念。 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种物质首先结晶析出?为什么?怎样分离碳酸氢钠和氯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铵?
通过了解候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学习过程]
4、 过滤、热解:过滤分离出碳酸氢钠,再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得到纯碱,同时生
探究问题一:制取纯碱(即碳酸钠)的原料
成水和二氧化碳。
(思考并讨论)只用食盐能否制取纯碱?用食盐制碳酸钠还需要含什么元素的物
写出此反应的方程式:
质?怎样选择制取纯碱原料?
探究问题三:制纯碱过程中氨气的作用 实用文档
2、会写氨碱法制纯碱反应的方程式,记住氨碱法制纯碱的工序、操作。
3、 碳酸化:在加压条件下,向氨盐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
3、了解回收氨的方法及化学方程式。 4、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以上过程中氯化钠、水、氨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氢钠(NaHCO3)和氯化 铵(NH4Cl)写出此反应的方程式
制得该物质,同时生成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和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 工业上用氨碱法制纯碱,制取过程如下:
精制
吸氨
碳酸化
①
实用文档
精品文档
盐水
精盐水
氨盐水
碳酸氢钠
纯碱
(1) 上图中①是
(2) 上述制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为
(3) 制取过程中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较多的氨气,再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
钠。
对上述信息的有关理解中,正确的是( )
A、用食盐制碱还需要含碳元素的物质
B、食盐水比氨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
C、室温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来自溶解度小,所以先结晶析出D、在氨盐水中如果没有未溶解的食盐晶体存在,说明溶液一定不饱和
3、候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制碱专家,在改进
(填物质名称)生产方面做出了
杰出的贡献,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其原理的最后一步是:将析出的碳酸氢钠加热即
精品文档
氨盐水与食盐水哪种更易吸收二氧化碳?为什么?
⑵向饱和氨盐水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至有大量晶体析出
(阅读自学)课本 44 页多识一点―――侯氏制碱法
(阅读提示)①回收氨的方法及氨气的循环使用
②氨碱法制纯碱的优点、缺点
③侯氏制碱法及优点
(小结)1、氨碱法制纯碱以
原料、以
2、反应原理:
探究问题四:纯碱的用途
(4) 其原因是:
[反思整理]A r}g23370 5B4A 孊 38997 9855 顕 e}35872 8C20 谠 p >33024 8100 脀 35425 8A61 詡
实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