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种疼痛科常见疾病全资料

合集下载

(医学课件)疼痛科科普

(医学课件)疼痛科科普

2023《医学课件)疼痛科科普》contents •疼痛科简介•常见疼痛疾病类型•疼痛科治疗方法•疼痛科日常护理•如何选择合适的疼痛科医生•疼痛科治疗常见问题目录01疼痛科简介疼痛科的起源与发展01疼痛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各种镇痛药来缓解疼痛。

02随着医学的发展,现代疼痛学科逐渐形成,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疼痛治疗中心和疼痛专科医院开始出现。

03疼痛科经历了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的发展,现代疼痛医学注重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综合信息进行诊断和治疗。

疼痛科的治疗范围疼痛科主要治疗各种慢性疼痛,如头痛、颈肩痛、腰腿痛、关节痛等。

疼痛科还涉及治疗各种癌痛、骨转移痛、晚期肿瘤痛等。

疼痛科还治疗各种神经痛,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糖尿病性神经痛等。

除了药物治疗外,疼痛科还采用各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心理治疗、中医治疗等。

疼痛科与麻醉科存在紧密联系,两者在某些治疗领域存在交叉。

疼痛科与神经科、骨科、风湿科等存在一定的关联,因为这些科室的疾病也可能导致疼痛症状。

疼痛科与肿瘤科存在密切联系,因为晚期肿瘤患者常常出现疼痛症状,疼痛科与肿瘤科医生需要密切协作进行止痛治疗和管理。

疼痛科与其他科室的关联02常见疼痛疾病类型颈肩腰腿痛是一类常见的疼痛疾病,主要包括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和关节炎等。

总结词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背部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等症状,肩周炎则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特点,腰肌劳损和关节炎则主要表现为腰部和关节部位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详细描述颈肩腰腿痛总结词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疼痛疾病之一,可表现为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和丛集性头痛等。

详细描述偏头痛主要表现为单侧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和畏光等症状,紧张性头痛则表现为整个头部闷痛和压迫感,丛集性头痛则以短暂而剧烈的疼痛为特点,多发生在头部一侧。

头痛总结词关节疼痛主要包括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和痛风等。

详细描述类风湿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对称性的小关节疼痛和肿胀,骨关节炎则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和骨质增生,痛风则以单侧第一跖趾关节剧烈疼痛为特点。

疼痛科学知识点

疼痛科学知识点

疼痛科学知识点疼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感觉,也是人体生理保护的一种机制。

当我们遭受外伤或疾病时,疼痛作为一种警示信号向我们传达体内存在问题的信息。

了解疼痛科学知识对于处理和缓解疼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疼痛的基本概念、疼痛的类型、疼痛的机制以及疼痛的治疗方法。

一、疼痛的基本概念疼痛可以定义为一种局部或全身的不适或痛苦感觉,通常由某种刺激或病理状态引起。

疼痛可以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两种类型。

急性疼痛是短期的、突发的疼痛,通常由创伤、手术或其他急性病理因素引起。

相比之下,慢性疼痛持续时间更长,通常超过3个月,并且可能由一系列的慢性病理因素引起。

二、疼痛的类型根据疼痛的性质和来源,疼痛可以分为神经性疼痛、炎症性疼痛和功能性疼痛。

1. 神经性疼痛神经性疼痛是由于神经系统结构或功能损伤引起的疼痛。

常见的神经性疼痛包括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和带状疱疹痛等。

神经性疼痛通常伴随着神经系统的异常活动,例如异常的放电、异常的信号传导和过度敏感。

2. 炎症性疼痛炎症性疼痛是由炎症反应导致的疼痛。

炎症性疼痛常见于关节炎、骨折和感染等疾病。

炎症反应导致局部组织的充血、肿胀和渗出,激活感觉神经末梢并引起疼痛感。

3. 功能性疼痛功能性疼痛指没有明确病理损伤或炎症反应的疼痛。

常见的功能性疼痛包括紧张型头痛、偏头痛和肌肉骨骼疼痛等。

功能性疼痛的机制复杂多样,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过度敏感性和神经调节功能失调有关。

三、疼痛的机制疼痛的机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传入通路和中枢加工。

当身体组织受到损伤或刺激时,疼痛信号通过传入通路传递到脊髓和大脑,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产生疼痛感。

1. 传入通路传入通路包括末梢神经、脊髓与脑干的连接以及脑干与大脑的连接。

刺激感受器位于末梢神经末端,可以对机械、温度和化学刺激做出反应。

疼痛信号通过传入纤维传递到脊髓,并在脊髓中进行初步加工。

然后,疼痛信号通过脊髓脑干传递路径传送到大脑。

2. 中枢加工疼痛信号到达大脑后,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进行进一步加工。

关于疼痛科的科普文章

关于疼痛科的科普文章

关于疼痛科的科普文章
疼痛科是一门医学专业,主要研究和治疗各种疼痛病症。

疼痛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提示我们某个部位可能有问题,需要注意和治疗。

但无论是急性疼痛还是长期慢性疼痛,都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疼痛科医生需要对各种疼痛病症进行全面的诊断和治疗。

疼痛的来源可能来自各个系统,如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

疼痛科医生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来确定疼痛的来源和性质,然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疼痛病症有:
1. 神经性疼痛:包括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糖尿病神经病变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神经阻滞、微创手术等。

2. 腰痛、颈痛:常见于现代人的生活中,常见的原因包括颈椎、腰椎病变、肌肉劳损等。

治疗方法包括针灸、物理治疗、手术等。

3. 癌痛:癌症患者常伴随着疼痛,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神经阻滞、放疗等。

4. 面肌痉挛、肩周炎等:常见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总之,疼痛科医生需要对各种疼痛病症进行全面的诊断和治疗,并且需要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对于患者来说,及早就医、积极治疗是缓解疼痛、恢复健康的关键。

- 1 -。

(医学课件)疼痛科科普

(医学课件)疼痛科科普
发展趋势
未来疼痛医学将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还将引入更多先进技术,如神经调控技术、基因治疗等,以 更好地治疗患者的疼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膝关节骨关节炎
是由于膝关节软骨磨损、骨质增生等原因引起的,表现为 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头痛
偏头痛
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头痛 ,表现为头痛、恶心、呕 吐等症状,常常与饮食、 情绪等因素有关。
紧张性头痛
由于紧张、疲劳、焦虑等 原因引起的头痛,表现为 轻至中度的头痛、颈部肌 肉紧张等症状。
丛集性头痛
02
疼痛的生理与心理机制
疼痛的生理机制
01
02
03
疼痛感受器
包括皮肤、肌肉、关节和 内脏等部位的疼痛感受器 ,能感知到外界刺激引起 的疼痛。
神经传递
疼痛感受器将信号传递至 脊髓和大脑皮质,经过处 理和解析,最终形成疼痛 感觉。
调节机制
疼痛感受可以通过神经内 分泌和神经递质等机制进 行调节,以控制疼痛的强 度和持续时间。
(医学课件)疼痛科科普
2023-11-05
目录
• 疼痛科概述 • 疼痛的生理与心理机制 • 疼痛的诊断与治疗 • 常见疼痛疾病及其预防 • 疼痛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疼痛科的发展与未来趋势
01
疼痛科概述
什么是疼痛
疼痛是一种身体感觉,通常由 刺激引起,可以表现为疼痛感
、不适感或刺痛感。
疼痛可以是急性或慢性,短期 或长期,可以是自发的或由外
疼痛科医生的工作内容与职责
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包括询问病 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对患者的疼痛问题进行长期跟踪和 管理,包括定期评估治疗效果、调 整治疗方案和提供心理支持等。

15种疼痛科常见治疗方法资料

15种疼痛科常见治疗方法资料

15种疼痛科常见治疗方法资料以下是疼痛科常见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非处方药物、镇痛药、抗炎药和抗抑郁药等。

根据疼痛类型和程度,医生会选择合适的药物来减轻疼痛。

2.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包括电疗、热疗、冷疗和按摩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肌肉紧张和促进组织修复来减轻疼痛。

3. 针灸疗法: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缓解疼痛的中医疗法。

它可以调节身体的能量流动,促进自愈和恢复。

4. 特殊治疗技术:特殊治疗技术包括脊椎调整、神经阻滞和神经刺激等。

这些技术可以直接影响疼痛信号传递,从而减轻疼痛症状。

5. 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是通过锻炼和物理疗法来改善肌肉力量、关节灵活性和姿势控制,以减轻疼痛并提高功能。

6.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应对长期疼痛的挑战,减轻焦虑和抑郁,提高生活质量。

7. 干预性手术:干预性手术是指通过微创手术来切断或改变疼痛信号的传输,如神经消融、椎间盘手术等。

8. 神经短路术:神经短路术是一种通过切断或短路疼痛信号的传输来减轻疼痛的手术方法,如椎骨融合术和髓周切除术等。

9. 脊髓刺激:脊髓刺激是一种通过电刺激脊髓的方法来减轻疼痛的治疗,适用于慢性疼痛患者。

10. 医疗器械治疗:医疗器械治疗包括TENS疗法、电疗仪和康复设备等。

这些设备可以用于减轻疼痛和促进康复。

11. 替代疗法:替代疗法包括中草药、气功和瑜伽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改善身体和心理健康,从而减轻疼痛。

12. 跳跃神经成像:跳跃神经成像是一种通过核磁共振技术来观察神经信号传递的方法,可以帮助了解疼痛的机制,并指导治疗。

13. 背部牵引:背部牵引是通过拉伸脊柱来减轻压力和疼痛的治疗方法,适用于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14. 疼痛管理计划:疼痛管理计划是一个多学科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等综合手段来管理疼痛。

15. 手术治疗:对于某些严重的疼痛病症,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如关节置换术和椎间盘手术等。

(医学课件)疼痛科科普

(医学课件)疼痛科科普

情绪管理等,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疼痛。
疼痛的自我管理
认知
情绪调节
行为疗法
自我用药
及时就医
了解疼痛的性质、原因 和治疗方法,树立正确 的疼痛观念。
学会调节情绪,如放松 、冥想等,以缓解疼痛 带来的不良情绪。
通过改变日常行为习惯 ,如姿势、活动等,减 轻或避免疼痛发生。
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非处方药物,如布洛芬 、阿司匹林等,缓解轻 度疼痛。
1 2 3
疼痛感觉的传人
外周感觉神经元接收疼痛刺激信号,如炎症或 损伤,并传递至脊髓和大脑皮质。
疼痛的整合
脊髓和大脑皮质对疼痛信号进行整合,将信号 传递至大脑皮质进行处理和解释,产生疼痛感 觉。
疼痛的调节
大脑对疼痛信号进行调节,通过神经、内分泌 和免疫系统等参与,产生对疼痛的反应和应对 。
疼痛的分类及产生机制
专业的瑜伽疗法师通过瑜伽练习、呼吸练习和冥想,帮助患者缓解疼
痛。
冥想和放松技巧
1 2
冥想
通过冥想和放松身体,减轻疼痛和焦虑。
渐进性肌肉松弛法
通过逐渐松弛身体各部位肌肉,缓解疼痛和紧 张。
自主神经松弛法
3
通过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应,减轻疼痛和紧 张。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重构
01
通过改变对疼痛的认知,调整负面情绪和思维模式。
当疼痛无法通过自我管 理缓解时,应及时就医 ,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
THANK YOU.
处方药
处方药必须由医生开具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如一些抗生 素、镇痛药等。
处方药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注意按照医生的建议 使用,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使用时间。
药物滥用与成瘾
1

疼痛科的执业类别

疼痛科的执业类别

疼痛科的执业类别疼痛科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主要研究与疼痛有关的各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

这个学科涉及到疼痛的各个方面,需要医生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针对不同类型的疼痛进行有效的治疗。

疼痛科的执业类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急慢性疼痛管理:这是疼痛科最基本的执业类别,医生需要对各种类型的疼痛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管理。

常见的急性疼痛包括手术后疼痛、创伤性疼痛等,医生需要通过合理的用药和其他治疗手段,如物理治疗、针灸等,来控制疼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而慢性疼痛通常是由疾病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如神经病变性疼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长期的治疗计划。

2. 癌症疼痛治疗:癌症疼痛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疼痛,由于肿瘤对神经和组织的压迫或侵蚀,以及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疼痛症状。

医生需要在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和原因后,制定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神经阻滞、放疗等,以达到控制疼痛、缓解患者痛苦的目的。

3. 神经阻滞和神经调节技术:神经阻滞是一种通过注射麻醉剂或其他药物到特定部位的方法,以阻断或减轻疼痛信号传导的技术。

神经阻滞可以用于急性疼痛的治疗,也可以用于慢性疼痛的管理。

而神经调节技术主要包括电刺激、神经毁损等方法,通过改变神经系统的信号传导,达到减轻疼痛的效果。

4. 康复治疗:对于一些慢性疼痛患者来说,物理治疗和康复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物理治疗、运动康复等手段,可以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缓解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疼痛科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出适合的康复治疗方案,并对患者的康复过程进行跟踪和评估。

5. 心理治疗:疼痛不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不良影响,如焦虑、抑郁等。

心理治疗在疼痛科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医生需要与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并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改善疼痛感知和应对能力。

疼痛科常见病种PPT课件

疼痛科常见病种PPT课件

常见类型:1.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2.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 (CRPS) 3.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带状疱疹概念: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沿周
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皮肤病。好发于 肋间神经,三叉神经,颈部神经,腰骶部。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指带状疱疹的皮疹愈合 后 ,在原来皮疹区的皮下长期存在的剧烈疼痛称为带状疱 疹后神经痛。 临床表现:1.疼痛,临床表现以对痛觉超敏为特征,轻轻 的触摸即可产生剧烈难以忍受的疼痛,患者的疼痛常是以 自发性闪电样或撕裂样疼痛,发作时常使患者寝食不安, 大多数患者常常伴随较明显的持续性烧灼痛。疼痛的部位 一般存在感觉过敏,感觉迟钝,感觉减退。
表现:沿肋间神经走形方向,从背部胸椎至前胸或腹部, 呈半环形,放射性剧痛。疼痛呈持续性浅表刀割样,常有 束带感。
治疗:1.病因治疗 2.药物治疗 3.神经阻滞:肋间神经阻滞、 痛点阻滞 4.物理治疗 5.神经毁损
常见类型:1.腰椎间盘突出症 2.急性腰扭伤 3.坐骨神经 痛 4.梨状肌综合征 5.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6.尾痛症 7.足 跟痛
2.瘢痕:皮疹遗留下来的瘢痕常有色素沉着而且呈黑褐色, 相反也有出现色素脱落斑者。 3.运动麻痹
治疗:1.药物治疗:抗抑郁药、抗癫痫药、曲马多、辣椒 素、神经营养药物 2.神经阻滞 3.神经毁损 4.物理疗法 5.心理治疗 6.其他
不定陈诉综合征 概念:患者具有全身倦怠,疲劳,出汗,下肢无力,眩晕,
3.脊髓型颈椎病:本型较少见,病程较长,呈缓慢进行性
经过。表现为自远端至近端发展的四肢麻木、无力、双腿
发紧、跛行、步态笨拙、束胸感等。一般先由下肢发病渐
至上肢。根据受累椎体束之不同可分为中央型、周围型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助检查
必需检查项目
有明显压痛者应进行神经阻滞试验
X线平片、CT和小关节造影对本病早期诊断具有帮助
根据病情选择检查项目
头颈部MRI检查
需要神经阻滞病人还要:血常规,肝肾功检查,血凝功能,心电图,胸部X片。颈神经毁损治疗及手术治疗需住院检查。
鉴别诊断
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性头痛
诊疗原则
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早期为刺激症状,后期可因关节突增生、肥大,骨赘形成直接压迫引起。以C3脊神经和C6脊神经受压最为多见,已成为高位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表现。
伴随症状
由于颈神经根在头、颈、胸、上肢等有广泛分布,因此除局部疼痛外,还常可引起牵涉痛表现。头痛主要由于第2~3颈椎小关节受累引起牵涉痛,常见且易被误诊。表现为慢性持续性钝痛,也可呈典型偏头痛,甚至前额痛等。
诊断要点
病史
头颈部外伤史尤其是有车祸等外伤史的患者应高度怀疑。部分患者则无明确的外伤史。
症状
主要症状
早期颈源性头痛患者多有枕部、耳后部、耳下部不适感,以后转为闷胀或酸痛感,逐渐出现疼痛。疼痛的部位可扩展到前额、颞部、顶部、颈部。有的可同时出现同侧肩、背、上肢疼痛。疼痛可有缓解期。随着病程的进展,疼痛的程度逐渐加重,持续性存在,缓解期缩短,发作性加重。寒冷、劳累、饮酒、情绪激动可诱发疼痛加重。一些颈源性头痛患者可以仔细地描述自己的头痛,临床医师要认真地加以引导和询问。
一、重点在上颈部的病变区进行局部治疗:休息、头颈部针灸、牵引、理疗,同时配合口服非甾类抗炎药,按摩治疗要慎重。包括使用直线偏振光红外线照射。
二、健康教育:1.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体位和工作体位。
2.注意自我保护和预防头颈部外伤。
3.急性损伤应及时治疗。
三、神经阻滞疗法:1.颈椎旁病灶注射在第2颈椎横突穿刺注射消炎镇痛药物,也可在X线引导下进行穿刺注射治疗。
一十三、肱骨外上髁炎……………………………22
一十四、棘上韧带炎……………………………..23
一十五、腰3横突综合症………………………..25
疼痛科门诊前15位疾病标准化诊治流程及服务规
项目
一、颈源性头痛
概述
定义
指由于高位颈部神经(C1-3)所支配结构的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症。以往曾被称为“神经性头痛”、“神经血管性头痛”,“枕大神经痛”,“耳神经痛”等。
2.颈椎关节突关节注射。
3.寰枢椎间关节注射。
4.寰枕关节注射。
5.颈部硬膜外间隙注射。
6.星状神经节阻滞。
7.枕大、枕小神经阻滞。
四、颈神经毁损治疗及手术治疗
参考依据
1.绪庚,田素杰.麻醉治疗学.第一版..科学技术文献,2000,364-5;
2.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人民卫生,2007.1:65-8;
诊断要点
病史
至少具有以下头痛特点中的两项
(1)头痛性质为压痛或紧缩感(无搏动性头痛)。
(2)为轻或中度疼痛(可能会限制活动,但不会禁止活动)。
(3)双侧头痛。
(4)上楼或相同的日常活动不会加重头痛。
症状
主要症状
至少具有以下头痛特点中的一项
(1)病史和全身、神经系统检查没有发现器官或系统代性疾病继发的头痛。
病因
以往认为此种头痛是头部的神经和血管在致病因素作用下产生的。1995年Bogduk指出颈椎退行性变和肌肉痉挛是颈源性头痛的直接原因。颈源性头痛也可称为颈神经后支源性头痛,是高位神经根性颈椎病。常为上段颈神经根障碍和颈部肌肉紧所致头痛。
常见疾病来源
颈椎病,环枕部畸形,颈后交感神经综合征,原发性颈肌紧综合征等。
体征
在有小关节创伤性退行性变性关节炎的患者,常有明显上部颈椎旁固定压痛,颈部活动后压痛加剧。检查可发现在耳下方颈椎旁及乳突后下方有明显压痛。病程较长者可有颈后部、颞部、顶部、枕部压痛点。患者多有上颈部软组织紧、僵硬。颈部可因疼痛而使颈部活动减少,受限,甚至颈部可处于强迫体位。由于大多数患者在头痛的同时伴有颈部疼痛和颈部僵直,应当在诊断时充分注意询问和检查。有的患者局部触觉、针刺觉减弱,部分患者患侧嗅觉、味觉和舌颊部感觉减退。部分患者压顶试验和托头试验为阳性。对支配小关节的相应脊神经后侧支进行局部阻滞可使疼痛缓解,可作为一种诊断性阻滞方法,用于诊断较为困难的患者。但有的颈源性头痛患者也无明显的临床体征。有的患侧白发明显多于对侧。
七、骨质疏松症…………………………………………12
八、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14
九、肩周炎……………………………………….15
一十、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17
一十一、足跟痛……………………………………19
一十二、肋软骨炎……………………………………………….20
门诊前15位疾病诊治流程
疼痛科(第三稿)
2014.8
一、颈源性头痛…………………………………………………2
二、紧性头痛…………………………………………………3
三、神经根型颈椎病…………………………….6
四、菱形肌综合征……………………………….7
五、股神经卡压综合征………………………….8
六、腰椎间盘突出症…………………………………………9
3.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疼痛学分册.:人民军医,2011.5:56-62,125-9。
项目
二、紧性头痛
概述
定义
紧型头痛是最为常见的头痛,表现为慢性头部紧束样或压迫性疼痛,通常为双侧头痛,起病时可能与心理应激有关,转为慢性形式后常没有明显的心理因素。
病因
心理因素、中枢机制、肌肉收缩、神经递质、感染等因素。
起病年龄多在30岁前后,女性较多。
曾用名
曾将其称为肌肉收缩性头痛(muscle-contraction headache)、紧性头痛(tension headache)、心因性肌源性头痛( psychomyogenic headache)、应激性头痛(stress headache)、日常性头痛(ordinary headache)、原发性头痛(essential headache)、特发性头痛(idiopathic headache)、心因性头痛(psychogenic headache),直到1988年国际头痛学会才将其确定为紧型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