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沣河源头之行有感

合集下载

西安旅游考察心得体会

西安旅游考察心得体会

西安旅游考察心得体会西安作为一座充满历史文化的古都,一直以来都备受游客的喜爱和追捧。

最近,我有幸前往西安进行旅游考察,亲身体验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在这次旅行中,我感受到了西安千年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体会到了西安人民的热情好客。

以下是我在西安旅游考察中收获的心得体会。

首先,西安的历史文化底蕴令人震撼。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四大古都之一,西安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游览西安的第一站是秦始皇陵兵马俑。

站在陵墓前,我被这座宏伟的建筑和无数栩栩如生的兵马俑所震撼。

这些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守护神,保存完好地展示了秦朝的军事力量和工艺水平。

令人敬畏的不仅是这些兵马俑的数量,更是它们的精细和逼真。

除了秦始皇陵兵马俑,西安还有其他许多著名的历史遗迹,比如大雁塔、小雁塔、明城墙等等。

这些古建筑不仅是历史遗迹,更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

在游览这些古迹的过程中,我不禁感叹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努力。

他们用精巧的设计和独特的工艺创造出了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

其次,西安的美食让人流连忘返。

作为陕西省的省会,西安有着丰富的特色美食。

最有名的当属肉夹馍和凉皮。

肉夹馍是陕西省的传统特色小吃,它由酥皮薄片、炖肉和辣椒酱组成,口感鲜美,令人回味无穷。

凉皮则是一道清爽的暑期美食,它由凉粉、黄瓜丝和辣椒油组成,口感爽滑,味道鲜美。

除了肉夹馍和凉皮,西安还有许多其他美食值得品尝,比如臊子面、油泼面、羊肉泡馍等等。

这些美食都有着独特的口味,让人流连忘返。

在西安的街头巷尾,到处都可以找到美食摊点,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成为我旅游的一大乐趣。

此外,西安人民的热情好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我游览西安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热心的当地人。

他们热情地向我介绍西安的历史文化和特色美食,帮助我解答旅游中的疑惑。

他们的热情和友善让我在异地感到宾至如归。

在西安旅游考察中,我还参观了西安的一家传统陶瓷工艺店。

在这家工艺店里,我看到了传统陶瓷的制作过程,并亲手体验了一把陶艺制作。

西咸新区:沣河东西为何被称为中国最早的“沣水宝地”?

西咸新区:沣河东西为何被称为中国最早的“沣水宝地”?

西咸新区:沣河东西为何被称为中国最早的“沣水宝地”?睁眼看西安/首发,丰镐遗子-张新武/书文;西咸新区有条沣河,沣河以西隶属沣西新城,沣河以东隶属沣东新城。

沣河两岸的土地属于渭河冲击而成的平原地带,土地由古河道、河漫滩和一二三级阶地组成。

【沣河两岸、土膏之地】沣河以西高桥街道樊家寨以西至西江渡一带为古渭河漫滩地。

马王街道海家坡、灵沼苗驾庄以西属于渭河一级阶地。

沣河以东斗门、河池寨、西祝村,等驾坡、安丰村、南张村一线西北,属于渭河二级阶地。

【沣河两岸、土膏之地】这一片土地,古为宗周丰镐二京,地势平坦、腐殖层较厚、土体耕性良好,上虚下实、地下水丰富,保水保肥抗旱耐涝,生产性能及好,是西安地区农耕区的精华地带,因位于沣河两岸,人称“沣水宝地”。

关中之地,古属雍州,本就肥沃,《尚书》中有一篇《禹贡》记载:大禹划分九州,根据九州土壤的肥力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级九级。

分别为“壤”、“黄壤”、“白壤”、“赤植坟”、“白坟”、“黑坟”、“坟垆”、“涂泥”、“青黎”等九种。

其中关中属雍州,土壤主要为黄色,性质柔和,土壤肥力上上,属黄壤,为九州土壤肥力中的第一级。

所以《礼记》记载:“孟春之月,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

而沃野千里,为九州之上腴者,则惟关中甲于宇县,是以《禹贡》特著其文。

”【关中八水、渭水最巨】关中巨浸,首号八川。

《关中记》记载:“渭与泾、洛为关中三川,又泾、渭、灞、浐、鄷(沣)、镐(滈)、潦(涝)、潏为关中八川。

”关中八水,渭水最巨。

《淮南子》记载:“渭水多力宜黍”。

可见雍州之地,以渭河平原最为肥沃。

《东方朔传》:“汉兴,去三河之地,止霸(灞)、产(浐)以西,都泾、渭之南,所谓天下陆海之地。

”可见八水流域,因地力肥沃,人称“陆海”。

【渭南八川,唯沣为大】渭南八川,唯沣为大。

“沣”就是沣河,沣河亦称沣水。

沣,原作“酆”,又作“丰”。

大禹治水因《诗经》一句“丰水东注、维禹之绩”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笺》云:“昔尧时洪水,而沣水亦泛滥为害,禹治之,使入渭,东注于河,禹之功也。

西安之行学习体会

西安之行学习体会

西安之行学习体会
西安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学习体会。

在这次旅行中,我有机会亲身体验了西安丰富
的历史文化,并且学到了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知识。

首先,我去参观了兵马俑。

兵马俑是中国古代秦始皇陵的陪葬品,数量众多,规模宏大。

在这里,我看到了各种不同的兵马俑,包括步兵、骑兵、车马等,每个都栩栩如生。

这让我对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和战争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我参观了古城墙。

西安古城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城墙之一。

站在城墙上,我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的美景。

这让我感受到了古代中国城市的繁荣和辉煌。

而且,我还了解到古城墙对于保护城市的重要性,体会到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最后,还有西安的美食。

西安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还有各种美食。

我品尝了陕西特色的羊肉泡馍、肉夹馍等,味道真是美味至极。

这让
我了解到西安的风土人情和饮食文化,也增进了我对中国食物的了解。

通过这次旅行,我不仅仅是游玩了西安的景点,更重要的是学到了许多有关中国古代
历史和文化的知识。

这次经历让我对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也
更加骄傲和自豪。

我相信这些学习体会会对我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西安游记心得体会(专业15篇)

西安游记心得体会(专业15篇)

西安游记心得体会(专业1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团范文、工作计划、演讲稿、活动总结、行政公文、文秘知识、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model essays, work plans, speeches, activity summarie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secretarial knowledge,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西安游记心得体会(专业15篇)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提炼出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宝贵的参考和指导。

2024年西安旅游后的心得体会范例(二篇)

2024年西安旅游后的心得体会范例(二篇)

2024年西安旅游后的心得体会范例为便于随时掌握行进位置,我们购置了一幅华山地图,该地图售价为____元,价格相对亲民。

出行当日,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全身披挂,戴上手套和袖套,头戴帽子,背负行囊,胸前悬挂照相机,整装待发,毅然踏上征服华山的征程。

踏入玉泉院,西安的酷热即刻被凉爽所替代。

我们士气高昂,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进发。

据称,在常规条件下,从玉泉院至北峰需耗时____小时,而我们的目的地尚远。

离开玉泉院,我们沉浸在华山的独特氛围中。

尽管烈日高悬,树木稀疏,但令人惊奇的是,阳光的热力似乎减弱,凉风习习,令人心旷神怡。

沿途欣赏美景,不久便抵达了华山门。

华山普通门票价格为____元,学生票优惠至____元。

我们在华山门处购置了两张门票,随后顺利通过。

行进中的道路并不陡峭,仅有些许上坡。

左侧是一道清澈的山溪,溪水从山上缓缓流淌,发出潺潺的流水声。

溪流在乱石间穿梭,这便是真正的“纯净水”。

父亲对这清泉情有独钟,坚决要用这清洁的泉水洗净双足。

此处使用“清泉石上流”这一成语再贴切不过。

他走到溪边,卷起裤脚,脱下鞋袜,将脚浸入水中,赞叹不已。

我也暂时放下爬山,在溪边尽情玩耍。

大约十分钟后,父亲感到疲惫,体力明显不支,我答应他一旦感到劳累就休息。

正巧前方有几块石头,我们便在那里歇脚,却遭到了轿夫的纠缠。

他们劝说我们乘坐轿子,我们坚决拒绝,并表示亲自攀登才有意义,但他们依然纠缠不休。

无奈之下,我们只能提起背包继续前行,他们则在身后不断降低价格,直到我们走远,他们才停止报价。

继续前行一段路程后,我们终于抵达五里关,意味着我们已经走出了五里。

五里关是一座不大的石门,门上刻有“五里关”三个字。

离开五里关后的道路漫长,沿途风景依旧美丽。

清澈的溪水缓缓流淌,道路依然平缓。

在小店旁休息时,我注意到店门口的方便面,心想如果能品尝一番该多好!尽管我对这平淡无奇的道路感到厌倦,但回头望去,自己所走过的路途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动力。

西安旅游考察心得体会

西安旅游考察心得体会

西安旅游考察心得体会西安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

我最近有幸到西安进行了一次旅游考察,深深地被这座古老城市所吸引。

在这次考察中,我参观了一些著名的景点,领略了西安的历史风貌,也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下面是我对于这次考察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西安的历史文化令人震撼。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西安汇集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我游览了兵马俑、大雁塔、华清宫等景点,每一个景点都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伟大。

特别是兵马俑,我深深地被这个宏伟的陵墓群所震撼。

这些古老的陶俑栩栩如生,每一个表情都栩栩如生,让人不禁为古人的智慧和劳动成果所折服。

在大雁塔,我了解到了唐代的佛教文化繁荣,亲眼目睹了这个壮丽的古建筑。

华清宫则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家的生活风貌,我仿佛置身于唐朝的皇宫之中,感受到了古人的生活方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次,西安的现代化进程令人欣慰。

除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西安也展现出了现代化的一面。

我参观了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这是一座现代化的大型会展中心,拥有先进的设施和设备。

在这里举办的各种展览活动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参展商和游客。

我也参观了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这是一个集科研、教育和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化园区,吸引了众多高科技企业的入驻。

这些现代化的设施和园区展示了西安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城市的活力和魅力。

此外,西安的美食也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安是中国的美食之都,这里有许多著名的特色小吃和菜品。

我品尝了肉夹馍、凉皮、羊肉泡馍等传统的西安小吃,每一样都令人垂涎三尺。

肉夹馍的肉质鲜嫩多汁,凉皮的口感滑爽爽脆,羊肉泡馍的香醇可口,都让我流连忘返。

不仅如此,西安还有许多有特色的菜品,如阳宝羊肉、油泼面等,都让我大饱口福。

西安的美食文化丰富多样,每一道菜品都传承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让人真正感受到了西安的风土人情。

最后,西安的人文风情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安是一个充满热情和活力的城市,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乐于助人。

西安市沣河梁家滩湿地公园作文

西安市沣河梁家滩湿地公园作文

西安市沣河梁家滩湿地公园作文篇一《沣河梁家滩湿地公园:一场与自然的有趣约会去西安市沣河梁家滩湿地公园之前,我就听朋友说那是个特别的地方。

那天我终于踏上了这片土地,那心情,就像捡到宝似的。

刚进公园,大片大片的绿色就直往我眼里钻。

那草地啊,像一块巨大无比的绿色毯子,走在上面,软绵绵的,还带着一股泥土和青草混合的香气。

我看到一些小昆虫在草里蹦来蹦去,有蚂蚱还有不知名的小甲虫。

那蚂蚱,绿色的身子和草融为一体,要不是它突然蹦起来,还真不容易发现呢。

沿着河边走,沣河就像个安静的大家伙躺在那里。

河水不算特别清澈,但能看到有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

我看到有个小孩拿着根小树枝在河边逗鱼,那些鱼也不怕,就围着树枝乱转。

我忍不住也凑过去看,这小孩还挺机灵的,跟我搭话说他都在这儿玩半天了,这些鱼就是不上当。

我笑了笑说鱼可聪明着呢。

公园里的树也是各种各样,有高的像巨人一样的杨树,还有歪歪扭扭的柳树。

柳树的枝条垂在水面上,风一吹,就像在挠河水的痒痒。

我在一棵大柳树下找了个地方坐下休息,突然听到头顶有叽叽喳喳的鸟叫声。

抬头一看,好家伙,树上有个鸟窝,几只小鸟在窝边张着嘴叫呢,估计是在等鸟妈妈回来喂食。

我就这么静静地盯着看,心想这小鸟的生活还挺惬意呢,天天有这么美的风景看。

走了一会儿,我来到一片有很多花的地方。

那些花五颜六色的,我也认不出几种来。

只记得有一朵大红色的花,特别鲜艳。

有只小蜜蜂正趴在上面采蜜,它的小翅膀不停地扇动着,六条小腿紧紧抓着花朵,那专注的样子就像我小时候吃甜食似的。

我不想打扰它,就悄悄地离开了。

沣河梁家滩湿地公园就像是一个大自然的小王国,每个小生灵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在这儿走上一圈,就像参加了一场有趣的自然派对,让人心情舒畅。

篇二《在沣河梁家滩湿地公园的闲逛之旅》沣河梁家滩湿地公园这地方,我是误打误撞去的。

原本打算去别的公园,结果迷了迷糊糊就到了这儿。

但这一去可不得了,让我发现了这么个好地方。

一进去,我就发现这里像个大迷宫似的。

渭河源观后感

渭河源观后感

渭河源观后感
《渭河源观后感》
去渭河源游玩就像是一场走入自然历史画卷的奇妙之旅。

刚踏入渭河源的时候,眼前那郁郁葱葱的景象就抓住了我的视线。

高大的树木林立,枝叶交错,阳光洒下来的时候,星星点点的光斑在地上跳动,好像一个个小精灵。

看到这里我感觉自己仿佛走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绿色仙境,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内心瞬间被宁静充满。

沿着溪流前行,那渭河水清澈见底。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那水在石间流淌的潺潺声,非常悦耳动听,就像大自然奏响的美妙音乐。

蹲下身,手触碰那冰凉的河水,感觉每一个毛孔都在欢呼雀跃。

当时我就想到,这里的水一路流淌,汇聚成大河,滋养了多少生命啊。

在探寻源头的过程中,看见山上有一些古老的石刻。

尽管岁月的侵蚀已经让它们有些斑驳,但是仍然能感觉到一种厚重的历史氛围扑面而来。

那个场景让我对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又多了几分敬重。

古代的人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依傍着渭河源的水和这片土地,创造出灿烂的文明。

不过我也有不理解的地方,有些石刻上的图案复杂而神秘,怎么看也看不太明白到底代表着什么意义,但这更增添了几分它的神秘色彩。

当到达了一个稍显开阔的平台,俯瞰周围的山川景色,那种壮观的感觉难以言表。

连绵起伏的山脉像是大地的脊梁,纵横交错的沟壑似乎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看完后我明白了为什么渭河源被称为“三源孕鸟鼠,一水兴八朝”。

渭河源不只是自然风光美丽,它还有着孕育华夏文明的深厚底蕴。

这一趟渭河源之旅,让我与大自然有了一次亲密接触,也让我对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感悟。

我想我永远都会记住这个地方带给我的震撼与感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动——沣河之行
谢绍伟
从前坐在校车或者916公交车上,总是可以看见沣河河道边停着私家车,有人在旁边停留着,似乎是在玩耍,我也一直向往着能有机会来这里贴近大自然,感受河水的亲抚。

今天,我跟同学们带着保护秦岭的项目和环保理念,来秦岭周边开展关于环境现状的调研。

借着这个机会我带着几名队员来到沣河源头调查水资源现状,在来之前我一直是十分兴奋,对于一个在南方土生土长的人来说,水是那么的平静与平常,然而西北地区大河的壮阔是那样的值得期待。

来到沣河边,河水依然是缓缓的流淌着,虽没有心中所想的汹涌澎湃,然而依旧体现着其宽广的胸襟,默默忍受着自己遭遇的一切。

走近沣河,河水没有印象中的干净清澈,也没有生机勃勃,心中不免泛起失落。

在我们眼前,除了随处可见的零食袋、啤酒瓶、饮料瓶,还有着荒草丛生的落魄景象。

沿着河道走着,一块块圆润的岩石边漂浮着一条条孤寂的、消逝的生命,在这些漂浮着的小鱼的尸体旁我们惊讶的发现了一团团鱼卵,等待着生命的绽放,我站上了一块岩石,更让我惊讶的是岩石的另一边居然有着一大群十分活跃的鱼苗在游荡者,心中大喜,这让我看见了希望。

沿着河道继续往上走,我们看见了更多的鱼卵,心情也开朗了许多,采集了一些资源之后我们打算往回走。

就在我们往回走的过程中,有几辆私家车开到了河道旁边,起初我们并没有在意,然而,车上下来几位中年人,手里提着白色的袋子,看的出来,袋子十分的饱满,应该是装有水,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他们是来养鱼的,可是就我们刚刚的调查来看,虽然河道里有着几群鱼苗,但这些都是野鱼,是长不大的。

我很纳闷,十分好奇,于是带着队员想过去咨询一下,想了解一下他们所想做的事。

我们走过去,我注意到其中一人手上带着佛珠,于是我们先是做了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表明来意,对方显得十分礼貌,微笑着说:“我们过来是放鱼的!”我没能及时反应过来,依旧以为他们是从商业的角度出发,想要通过养鱼获取收益,我便将自己的疑惑说了出来,他们还是微笑着,行为表
现十分礼貌、得体,耐心地解释道:“我们放鱼是为了生态平衡,如果河里没有鱼的话,水就会变成死水。

小时候我们总是能够下河捉鱼,现在的鱼越来越少,我们不能只是单方面的捕鱼却不放鱼啊!”听了这些话,心里很是感慨,我很少亲眼见到过这种自发的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人们,在之后的交谈中,我得知他信仰佛教,每个月都会来两三次,尤其是阴历的初一和十五,他都会来这放一些野鱼苗、少许草鱼等,他说像他这样的佛教徒和道教徒有很多,大家都是自发的放生鱼苗,以及植树等,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维持生态平衡。

当我问及之前所看见的死去的鱼苗时,我表现出了些许担忧,他告诉我说那些鱼苗可能是放生者缺乏经验,在运来的过程中由于缺氧死掉了,这让我感到十分欣慰,它意味着鱼苗在目前的沣河中还是可以存活下来的,水源也可以得到改善!
我陪着他们将鱼放生后,与他们道别,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心中涌动着无限的感激与敬佩之情。

回去的路上我想了很多,目前秦岭山上的污染情况十分严峻,放生鱼苗和植树的举措可以说是杯水车薪,要想真正改善环境状况,绝非一日之功,普及环保理念与意识是那样的迫在眉睫,只要大家一同行动,积少成多,就一定可以达到滴水穿石之效果,化量变为质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