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复试试题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考试试卷(共页)评卷人填写.

(3)科学决策与公众参与原则:应当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6
4、城市化与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城市化水平: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5、城市规划区与城市建成区
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4、“公交优先”的含义及其措施?
“公交优先”即充分发挥公共交通的主导作用。
在国内外一些城市采取了以下一些“公交优先”的措施:如交叉口公交车优先放行、开辟公交车专用道、允许公交车在单向交通道路上逆向行驶、限制小汽车进入市中心区域以及在沿市郊高速公路与城市公交线路的交汇处修建免费停车场、方便小汽车与公交换乘等等。为了最大限度地接近居民、方便乘车,可大胆地将快速公共客运线路引进城区内部,并使住宅区布点与公共客运路线相结合。
3
霍华德不仅提出了田园城市的设想,以图解的形式描述了理想城市的原型,而且他还为实现这一设想进行了细致的考虑,他对资金的来源、土地的分配、城市财政的收支、田园城市的经营管理等都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他认为,工业和商业不能由公营垄断,要给私营以发展的条件。但是,城市中的所有土地必须归全体居民集体所有,使用土地必须交付租金。城市的收入全部来自租金,在土地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的增值仍归集体所有。
城市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考试试卷标准答案(共6页)A卷评卷人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考试试卷标准答案(共 6 页)A卷评卷人填写
考试科目:水文学考试时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考试标准答案(共 6 页)A卷班级:姓名:学号:。
由t′3到t2的时间段又称为产流历时。
(1分)但河槽集
2
流过程并未停止,它包括雨水由坡面汇入河网,直到全部流经出口断面时为止的整个过程,它的延续时
间最长,比净雨历时和坡地漫流历时都要长得多,一直到t4时刻为止,由这次暴雨产生的洪水过程才算
这段时间称为流域最大汇流时间,以τ表示,即流域最远点A的净雨流到出口断面B所
3 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考试标准答案(共 6 页)A卷
班级:姓名:学号:
m3(1分)
s
)s
203
0.2
=
⨯(1分)
.
36
m
14
m3(1分)
s
56。
2011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复试真题

一,简答题
1.
2. 施工缝的定义和原则。
3. 横道图网络图各有何特点。
4. 中级抹灰施工顺序。
5. 混凝土冬期施工的蓄热法的原则和适用条件。
6. 施工段的划分依据。
7. 井点降水高程布置图。
8. 旋转法和滑移法施工,柱的平面布置图。
9. 复打法的目的和要求。
10. 摆砖样以及目的。
二,分析题
1. 张拉用的锚具和所用的千斤顶
张拉法施工工艺如何建立,采取何措施。
2. 简述现浇混凝土施工工艺和要求。
三,计算题
1. 开挖一管沟,AB 段长100m,沟底宽1.80m,A 端挖深3.00m ,B 端挖深3.15m,埋入管外径0.8m ,边坡系数m=0.4,土的可松性系数:最初可松性系数Ks=1.30,最后可松性系数Ks=1.05,试计算AB 段挖土方量;如果、留下回填土,余土全部运走,计算应留下的填土量及弃土量。
2. 就下表所示逻辑关系和搭接关系,绘制单代号搭接网络图,并在图上完成时间参。
西建大04年钢结构复试[1]
![西建大04年钢结构复试[1]](https://img.taocdn.com/s3/m/1e6c5cdace2f0066f5332275.png)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笔试试题(试题附在考卷内交回) 共 4 页考试科目: 钢 结 构 适用专业: 结构工程一、 简答题(共35分):1、画出低碳钢的拉伸试验曲线,标明其主要性能指标。
(3分)2、影响焊接结构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分)3、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的破坏形式有哪些?如何保证?(5分)4、普通螺栓连接和高强螺栓连接在受弯计算时有何不同?(3分)5、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受拉时的构件净截面强度验算与其它连接形式的净截面强度验算有何不同?原因何在?(3分)6、理想轴心受压构件和实际轴心受压构件在弯曲失稳时的性能有何不同?(可结合荷载——挠度曲线简要说明)(5分)7、格构式柱绕虚轴弯曲失稳和实腹柱弯曲失稳有何不同?(3分)8、梁的失稳属于哪一类稳定问题?失稳时梁发生了哪些形式的变形?(5分) 9、βmx 的意义是什么?举出两种情况下βmx 的取值。
(5分)二、 填空题(共10分,每空0.5分):1、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 (A) 和 (B) 两类。
梁的挠度验算属于(C ) 。
2、轴心受压构件的屈曲变形形式可能有 (A) 、 (B) 和 (C) 三种。
3、轴心受压构件的板件宽厚比是根据 (A) 得到的。
4、nxx xW M γσ=中γx 的物理意义是 (A) 。
5、梁腹板加劲肋类型有 (A) 、 (B) 、短加劲肋和支承加劲肋等。
6、压弯构件的整体破坏形式有 (A) 、 (B) 和 (C) 。
7、影响框架柱平面内计算长度系数的主要因素有 (A) 、 (B) 和 (C) 等。
8、确定轴心受压构件时用的残余应力指的是 (A) 。
9、图1所示二简支梁,除集中荷载位置不同外,其它条件完全相同,图1(a )梁的承载能力比图1(b )(A )。
10、 代表的意义是(B ),三、 计算题(共55分)1、 (10分)验算图2所示牛腿连接的螺栓强度。
已知螺栓为10.9级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d =22mm ,P =190kN ,钢材为Q345B ,接触面喷砂处理, =0.5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考研真题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考研真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考研真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建筑学为主要学科的高等学府,在中国的建筑学界有着较高的声誉。
每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都会组织建筑学考研,吸引了众多学子的关注和参与。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考研的真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考研真题并不是简单的题目集合,而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综合考察。
因此,真题并不仅仅是一道题目,而是一个能够全面展示考生知识储备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工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考研真题通常涵盖了建筑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建筑设计、建筑技术、建筑历史等。
这些题目旨在考察考生对建筑学的全面理解和应用能力。
举个例子,一道典型的建筑设计题目可能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场地和功能要求,设计一个具有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特点的建筑方案。
这个题目要求考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设计思维和创造力,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实际可行性和环境影响等因素。
这种题目旨在考察考生的设计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分析能力。
除了设计题目,考研真题中还可能包含一些理论性的问题。
比如,一道建筑历史题目可能要求考生分析某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和文化背景,并评价其对后世的影响。
这种题目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建筑历史知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从多个角度对建筑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此外,考研真题还可能涉及到建筑技术和工程实践方面的问题。
例如,一道建筑技术题目可能要求考生分析某个具体建筑项目的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并提出改进意见。
这种题目要求考生具备深入理解建筑结构和施工工艺的能力,能够从实践角度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总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考研真题不仅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求考生具备创新思维、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解答真题,考生可以不仅了解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还可以提前适应考试的形式和要求。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真题只是考研备考的一个重要参考资料,不应该成为唯一的备考依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考试试卷(共 页)

二、试分析后张法生产预应力构件时可能有哪些应损失?如何进行弥补?(10分)四、试计算上图中④、⑤钢筋的下料长度。
(10分)三、某土方工程场地方格网边长为20米,场地设计标高H0=43.73米。
(1).试列式计算各角点的设计标高和施工高度(填入图中);(2). 列式确定零点位置(必须标明与角点的距离),画出零线,并在图中示出填方区及挖方区;(3).若计算出填方量为26700m3,挖方量为29500m3,可松性系数k s=1.30,k s’=1.05,试计算弃土量。
(12分)六、试绘制三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工程的流水施工进度表。
已知t支模=4d,t扎筋=2d,t浇砼=2d,层间技术间歇为2d。
(10分)五、在图上计算下面双代号网络图的节点时参、工序时参、工序时差,并将其转化为时标网络图。
(10分)一简答题(每题6分,共48分)1. 按工作装置不同单斗挖掘机分为:正铲、反铲、拉铲和抓铲。
(2分)正铲挖掘机的工作特点是:土斗自下向上强制切土,随挖掘的进程向前开行。
反铲挖土机的特点是:土斗自上向下强制切土,随挖随行或后退,主要用于开挖停机面以下的土壤,不需设置进出口通道。
拉铲挖土机的工作特点是:利用土斗自重及拉索拉力切土,随挖随行或后退,主要用于开挖停机面以下的土壤。
抓铲挖土机的工作特点:土斗直上直下,借助土斗的自重切土抓取,用于开挖停机面以下的土壤。
(每种特点1分,共4分)2.复打法的适用范围:当要提高单桩承载力(1.5)或消除缩颈等缺陷时(1.5分),扩大桩径等。
复打法的要求:复打施工必须在第一次灌注的混凝土初凝以前全部完成(1.5分),同时前后两次沉管的轴线必须重合(1.5分)。
3.施工缝:如果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或设备人力的限制,混凝土的浇注不能连续进行,中间的间歇时间需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则应留置施工缝。
(3分)留置原则:尽可能留置在结构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3分)4.①对水泥的要求:冬期施工为了缩短养护时间,一般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用蒸汽直接养护混凝土时,应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
2019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试参考书及面试问题预测

2019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试参考书及面试问题预测育明教育大印老师2019年9月15日【学长解析】北大人大清华北师大北航南开中山武大复旦等全国280多个公共管理硕士MPA 招生院校复试面试问题越来越趋向于考察热点问题,尤其是政策热点问题,比如产业政策争论、垃圾分类、放管服改革等,所以,大家一定要多看一些热点方面的参考书;此外,北大、人大、南开、中山、武大、西安交大、复旦等名校还时常考察社会研究方法问题。
结合以上分析,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试面试参考书如下所示:《公共管理学》,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公共政策分析》,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公共管理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公共政策分析: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程》,袁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目录一、2019-2020年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试面试真题及考研复试面试参考书笔记二、2020-2021年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面试常见问题及热点总结三、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习技巧四、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试笔记答题模板(类似考研英语模板奥~)具体内容一、2019-2020年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试面试真题及考研复试面试参考书笔记(三)执行手段(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执行手段是指政策执行机构及其执行者为完成一定的政策任务,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办法。
(1)行政手段:“以力服人”行政手段是指通过各级政府的行政部门,依靠政府权威,采用行政管理的惯用方式,按照系统、层次、区划来实施政策的方法。
特点是强制性、垂直性、无偿性和稳定性。
优点是部署统一、资源集中、协调一致、实施迅速、便捷高效。
缺点是容易产生与“人治”相关的一些弊病,影响横向联系及下级的积极性、创造性。
(2)法律手段:“以律服人”法律手段是指通过各种法律形式来调整政策执行活动中各种关系、贯彻落实政策的方法。
2019-2020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试参考书及面试问题预测

2019-2020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试参考书及面试问题预测育明教育大印老师2019年9月15日【学长解析】北大人大清华北师大北航南开中山武大复旦等全国280多个公共管理硕士MPA 招生院校复试面试问题越来越趋向于考察热点问题,尤其是政策热点问题,比如产业政策争论、垃圾分类、放管服改革等,所以,大家一定要多看一些热点方面的参考书;此外,北大、人大、南开、中山、武大、西安交大、复旦等名校还时常考察社会研究方法问题。
结合以上分析,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试面试参考书如下所示:《公共管理学》,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公共政策分析》,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公共管理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公共政策分析: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程》,袁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目录一、2019-2020年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试面试真题及考研复试面试参考书笔记二、2020-2021年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面试常见问题及热点总结三、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习技巧四、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试笔记答题模板(类似考研英语模板奥~)具体内容一、2019-2020年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试面试真题及考研复试面试参考书笔记三、答题语言(一)是什么1.社区治理社区治理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由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非营利组织、辖区单位以及社区居民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推动社区持续发展的活动。
社区治理的优点:(1)不花或者少花政府的钱(2)调动公民积极参与,受到广泛的支持和欢迎缺点:社区治理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往往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来使用。
2.网络治理治理是对合作网络的管理,又可称为网络管理或网络治理。
指的是为了实现和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 次课 2 学时第18 次课 2 学时第19 次课 2 学时第七章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第一节气体吸收一、吸收机理1. 双膜模型(应用最广)假定:(1)界面两侧存在气膜和液膜,膜内为层流, 传质阻力只在膜内(2)气膜和液膜外湍流流动,无浓度梯度, 即无扩散阻力(3)气液界面上,气液达溶解平衡即:C A i=HP A i(4)膜内无物质积累,即达稳态.2. 渗透模型假定:(1)气液界面上的液体微元不断被液相主体中浓度为C AL的微元置换(2)每个微表面元与气体接触时间都为τ(3)界面上微表面元在暴露时间τ内的吸收速率是变化的3. 表面更新模型假定:(1)各表面微元具有不同的暴露时间,t=0-∞(2)各表面元的暴露时间(龄期)符合正态分布4. 其它模型如:表面更新模型的修正;基于流体力学的传质模型;界面效应模型。
5. 双膜理论(1)双膜模型气相分传质速率N A=k y(y A-y Ai)N A=k y(p A-p Aj)液相分传质速率N A=k x(x Ai- x A)N A=k y(c Aj- c A)总传质速率方程N A =K y (y A - y *A ) N A =K x (x A *-x A )N A =K ai (p A -p A *)(2)气液平衡常见气体平衡溶解度亨利定律: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与气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成正比(3)吸收系数吸收系数的不同形式见下图:x AL(4)传质阻力传质阻力-吸收系数的倒数传质阻力=气相传质阻力+液相传质阻力(5)传质过程吸收质与吸收剂;设备、填料类型;流动状况、操作条件二、物理吸收吸收过程如图所示:操作线、平衡线吸收推动力见图。
吸收塔的最小液气比见图三、化学吸收1. 化学吸收的优点:(1)溶质进入溶剂后因化学反应消耗掉,溶剂容纳的溶质量增多(2)液膜扩散阻力降低(3)填料表面的停滞层仍为有效湿表面两分子反应中相界面附近液相内A与B的浓度分布图第20 次课 2 学时●第二节气体吸附●吸附用多孔固体吸附剂将气体(或液体)混合物中的组分浓集于固体表面 吸附质-被吸附物质吸附剂-附着吸附质的物质●优点:效率高、可回收、设备简单●缺点:吸附容量小、设备体积大吸附机理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同一污染物可能在较低温度下发生物理吸附•若温度升高到吸附剂具备足够高的活化能时,发生化学吸附●吸附剂需具备的特性内表面积大具有选择性吸附作用高机械强度、化学和热稳定性吸附容量大来源广泛,造价低廉良好的再生性能常用吸附剂特性:分子筛特性●操作条件低温有利于物理吸附;高温利于化学吸附增大气相压力利于吸附●吸附质性质、浓度临界直径-吸附质不易渗入的最大直径吸附质的分子量、沸点、饱和性●吸附剂活性单位吸附剂吸附的吸附质的量静活性-吸附达到饱和时的吸附量动活性-未达到平衡时的吸附量常见分子的临界直径气体吸附的影响因素 吸附剂再生吸附剂再生吸附平衡第23 次课 2 学时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第九章氮氧化物污染控制主要内容:♌1. 氮氧化物的性质及来源♌2. 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3. 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4. 烟气脱硝技术第一节氮氧化物的性质及来源♌NO x包括:N2O、NO、N2O3、NO2、N2O4、N2O5大气中NO x主要以NO、NO2的形式存在♌NO x的性质:N2O:单个分子的温室效应为CO2的200倍,并参与臭氧层的破坏NO:大气中NO2的前体物质,形成光化学烟雾的活跃组分NO2: 强烈刺激性,来源于NO的氧化,酸沉降♌NO x的来源固氮菌、雷电等自然过程(5×108t/a)人类活动(5×107t/a)▪燃料燃烧占95%。
主要来自:各种锅炉、焙烧炉、窑炉等的燃烧过程;机动车尾气排放。
▪其他: 硝酸生产和各种硝化过程(如化肥厂);冶金行业中的炼焦、烧结、冶炼等高温过程;金属表面的硝酸处理。
95%以NO形式,其余主要为NO2。
▪第二节 燃烧过程NO x 的形成机理♌形成机理1. 燃料型NO x燃料中的固定氮生成的NO x2. 热力型NO x高温下N 2与O 2反应生成的NO x3. 瞬时NO低温火焰下由于含碳自由基的存在生成的NO♌热力型NO x 的形成产生NO 和NO 2的两个重要反应平衡常数和平衡浓度()()2222N O 2NO 11NO O NO 22−−→+←−−−−→+←−−平衡时NO浓度随温度升高迅速增加。
♌ 上述数据说明:1) 室温条件下,几乎没有NO 和NO2生成,并且所有的NO 都转化为NO2; 2) 800K 左右,NO 与NO2生成量仍然很小,但NO 生成量已经超过NO2; 3) 常规燃烧温度(>1500K )下,有可观的NO 生成,但NO2量仍然很小; 4) 平衡时NO 浓度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增加; 5) 较低空气过剩系数有利于控制NOx 的形成。
烟气冷却过程中,根据热力学计算,NO x 应主要以NO2的形式存在,但实际90%~95%的NO x 以NO 的形式存在,主要原因在于动力学控制。
NO/NO x Ratioboilervehicles nature gas 0.9~1.0 internal comb. engine 0.99~1.0 coal 0.95~1.06# fuel oil0.96~1.0 diesel engine 0.77~1.0♌ 热力型NO x 形成的动力学——Zeldovich 模型NO 生成的总速率♌ 假定N 原子的浓度保持不变得到代入(6)式得♌ 假定O 原子的浓度保持不变2424552452242p,NO 22452d[NO][N ]([NO]/[O ])2[O]d 1([NO]/[O ])2[O][N ]{1[NO]/([N ][O ])}=1([NO]/[O ])k k k k t k k k K k k -----=+-+425452[O][N ][O][NO][N][NO][O ]k k k k --+=+稳态424552d[N][O][N ][N][NO][O][NO][N][O ]0d k k k k t --=-+-=424525d[NO][O][N ][N][NO][N][O ][O][NO] (6)d k k k k t --=-+-121222N O N O N (4)N O N O O (5)+-+-+⇔++⇔+2O M 2O M (3)+⇔+♌ 最终得♌ 积分得NO 的形成分数Y 与时间t 之间的关系各种温度下形成NO 的浓度-时间分布曲线11(1)(1)exp()c c Y Y Mt +--+=-21/24p,O 21/21/2p,NO 1/21/24p,NO 21/252ed (1)d 2(1)4[N ]()()()[N ][O ][NO]/[NO]Y M Y x CY k K M RT K k K C k Y --=+===1/22e p,NOe 1/2[O ][O]()K RT=在各种温度下NO 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N 2/O 2=40:1)♌ 根据泽利多维奇预测结果:♌ 压力对M 值影响较弱,温度影响较强,即影响NO 生成总量,也影响NO 生成速率; ♌ 在相同停留时间,不同温度下NO 生成速率有显著差别;♌ 为减少NO 生成量,可采取降低火焰区温度和后火焰区温度,减少停留时间的途径。
瞬时NO 的形成:♌碳氢化合物燃烧时,分解成CH 、CH 2和C 2等基团,与N 2发生如下反应♌ 火焰中存在大量O 、OH 基团,与上述产物反应:小结:♌ 低温火焰中生成的NO 的量明显高于泽氏预测的结果. 因此,低温火焰中形成的NO 多为瞬时NO ;♌ 瞬时NO 生成量平均为30g/GJ 。
燃料型NO x 的形成:♌燃料中的N 通常以原子状态与HC 结合,C —N 键的键能较N ≡N 小,燃烧时容易分解,经氧化形成NO x ;♌火焰中燃料氮转化为NO 的比例取决于火焰区NO/O 2的比例;♌燃料中20%~80%的氮转化为NO x 。
2222HCN OH CN H O CN O CO NO CN O CO N NH OH N H O NH O NO H N OH NO H N O NO O+→++→++→++→++→++→++→+22222CH N HCN N CH N HCN NH C N 2CN+→++→++→第24 次课 2 学时第三节低NO x燃烧技术原理♌控制NO x形成的因素空气-燃料比燃烧区温度及其分布后燃烧区的冷却程度燃烧器形状低NO x燃烧技术♌传统低NO x燃烧技术1. 低氧燃烧▪降低NO x的同时提高锅炉热效率▪CO、HC、碳黑产生量增加▪♌2. 降低助燃空气预热温度燃烧空气由27o C 预热到315o C ,NO 排放量增加3 倍3. 烟气循环燃烧采用燃烧产生的部分烟气冷却后,再循环送回燃烧区,起到降低氧浓度和燃烧区温度(主要减少热力型NO x)的作用,以达到减少NO生成量的目的.烟气循环率25%-40%。
♌4. 两段燃烧技术第一段:氧气不足,烟气温度低,NO x生成量很小第二段:二次空气,CO、HC完全燃烧,烟气温度低先进的低NO x燃烧技术♌原理:低空气过剩系数运行技术+分段燃烧技术1. 炉膛内整体空气分级的低NO x直流燃烧器▪炉壁设置助燃空气(OFA,燃尽风)喷嘴▪类似于两段燃烧技术▪要求:▪合理确定燃尽风喷口与最上层煤粉喷口的距离▪燃尽风量要适当▪燃尽风应有足够高的流速,以便能与烟气充分混合.先进的低NO x燃烧技术♌2. 空气分级的低NO x旋流燃烧器既要控制燃料型NOx和热力型NOx的生成,又要具有较高的燃烧效率. 一次火焰区:富燃,含氮组分析出但难以转化二次火焰区:燃尽CO、HC等♌3. 空气/燃料分级的低NO x燃烧器空气和燃料均分级送入炉膛一次火焰区下游形成低氧还原区,还原已生成的NO x为氮气。
第四节烟气脱硝技术♌脱硝技术的难点处理烟气体积大NO x浓度相当低NO x的总量相对较大♌1.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 )催化剂:贵金属、碱性金属氧化物 还原反应潜在氧化反应♌还原剂: NH 3 (常用) 、H 2S 、 CO♌反应特点:♌使氨能有选择的和气体中的NO X 进行反应,而不和氧反应。
♌常用催化剂: ♌1)贵金属 2)非贵金属的氧化物或盐类 Cu 、Cr 、Fe 、V 、Mn♌优点: ♌1)还原剂基本上不与氧反应,避免了无谓消耗,同时大大减小了反应热,催化床温度变化小易于控制,采用一段流程即可;♌2) 催化剂易得,选择余地大;♌3)还原剂NH 3相对易得,起燃温度低反应热低,床温通常低于3000C,有利于延长催化剂寿命和降低反应器对材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