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大哲学系博士考试题目

合集下载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马哲、中哲、外哲)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马哲、中哲、外哲)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2000-2003考博试题2000年:西哲:中哲:1.亚里斯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说的批判与继承。

1.庄子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2.《坛经》的心性论综述。

3.休谟因果学说述评。

3.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述评。

4.斯宾诺莎唯理论的认识。

4.章太炎儒学观的演变。

5.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的批评和继承 5.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2001年:西哲:中哲:1.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1.离间白和合同异的异同。

2.康德的感性 2.郭象的独化论述评。

3.经验论的。

3.王阳明的“四句教”的哲学意义。

4.托马斯•阿奎那的理性和信仰的关系 4.谭嗣同的仁学。

5.黑格尔的矛盾 5.以德治国的现实意义。

2002年:西哲中哲1.柏拉图的理念论。

1.先秦天道观的区别。

2.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的哲学思想。

2.张载的气学。

3.休谟的习惯性联想。

3.密宗《原人论》的基本思想。

4.托马斯阿奎拉关于上帝存在的五种证明。

4.严复的中西观。

5.康德的知识如何给信仰留地盘的。

5.中西哲学思维模式的比较。

2003.西哲:1.简述亚里斯多德的“四因”说。

2.简述笛卡儿、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的天赋观念学说的异同。

3.论述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思想。

4.论述黑格尔的辨证思想。

中哲:1.试论道家的道论及其现代意义。

2.试论葛洪对道家思想的改造。

3.试论二程思想的异同。

4.试论孙中山的进化学说。

5.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04年马哲原理1、如何从哲学角度理解社会发展。

2、实践在现实生活中的超越意义。

原著1、《提纲》的伟大变革。

2、列宁三者统一思想。

3、毛泽东《实践论》《反对本本主义》《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的内在联系。

05年马哲原理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点、主要经验及其意义。

2、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3、人与社会矛盾的当代特点及出路。

原著1、《提纲》第二条。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中山大学2007马哲A卷

中山大学2007马哲A卷

中山大学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珠海校区07级专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第一部分(全校统考部分A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40分)1、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划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D、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2、时间和空间是()A、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3、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4、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5、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6、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这说明()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7、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应当从()A、阶级斗争发展史中去寻找B、生产劳动发展史中去寻找C、地理环境变迁史中去寻找D、政治制度演变史中去寻找8、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集资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这三大社会形态是()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B、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阶级消灭了的社会C、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D、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9、国家就其起源来说,它是()A、暴力掠夺的产物B、社会契约的产物C、产品分配不公的产物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10、从根本上说,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A、继承前人创造的知识B、继承他人创造的知识C、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D、科学家之间的合理分工11、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B、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C、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D、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12、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13、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14、列宁指出:“如果要开一张包治百病的丹方,或者拟定一个适用于一切情况的一般准则那是很荒谬的。

博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博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博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在进行博士考试前,备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了解和掌握过往试题以及答案解析,可以帮助考生针对性地准备和提升复习效率。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博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的示例,以供参考。

示例一:题目:社会学专业课程试题1. 什么是社会学的核心概念?请简要解释。

答案解析:社会学的核心概念是社会与个人的相互作用以及社会结构。

社会学通过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社会群体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形成来揭示社会现象的规律。

2. 请分析社会学研究中的定性和定量方法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答案解析:定性研究方法注重对现象的描述和解释,能够深入理解被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和背后的动因。

然而,定性方法受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般性有限。

定量研究方法通过统计数据和数学模型分析,能够大规模、客观地研究社会现象,并提供普遍性结论。

但定量方法缺乏深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能力,可能忽略个体的独特情况。

示例二:题目:生物化学试题1. DNA是什么?它有什么重要功能?答案解析: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体内储存遗传信息的分子。

它具有两个重要功能:首先,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通过DNA分子中的碱基序列,不同的组合方式编码了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包括形态、生理功能等。

其次,DNA在细胞中作为基因的载体,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将遗传信息转化为蛋白质,从而发挥生物体的生理和生化功能。

2. 请解释DNA复制的过程。

答案解析:DNA复制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确保每个新生细胞都能获得完整的基因组。

DNA复制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解旋:DNA双螺旋结构被酶解开,形成两条单链DNA。

(2)引物合成:DNA聚合酶根据已存在的DNA链合成新的互补链,此过程需要引物的参与。

(3)连接:DNA连接酶将新合成的DNA链连接到原有DNA链的末端,形成完整的DNA双螺旋。

(4)修复:酶复查错误,确保复制的准确性。

通过DNA复制,一个DNA分子可以复制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实现细胞分裂的遗传基础。

中山大学2008年《地理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山大学2008年《地理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山大学2008年《地理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2008年中山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发展
2、绿色GDP
3、后福特生产模式
4、文化软实力
二、论述题
1、理论加案例,论证改革开放后中部地区相对滞后的原因,以及未来实现中部崛起的有关政策、策略与措施。

2、改革开放后,经济特区对我国区域发展有哪些影响。

3、分析人文地理学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作用。

4、未来几年大型体育赛事在我国频繁举办,请从地理的角度出发,举出一个可以做博士论文研究的题目,并简述理由。

2008年中山大学《区域旅游规划》博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以昆明世博会为例,论述事件旅游对于城市旅游的影响。

二、三峡大坝建成后
1、三峡旅游空间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2、重庆与湖北区域旅游合作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008年全国高考哲学八种主观题题型及分析

2008年全国高考哲学八种主观题题型及分析

题型一: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什么)哲学道理(或蕴含着什么哲学道理)?此题型要求同学们根据设问中的指导语和背景材料选定答题时所用的基础知识和答题的方向、范围。

这类题发挥的自由大、难度大、灵活性和综合性强。

从答题上看,要善于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

所谓归纳,就是命题体现了我们所学的哪些原理,也就是把命题内容翻译成原理。

所谓演绎,即命题材料是怎样体现你所归纳的原理的,通俗的讲,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这种题型有时会缩小考查范围,如体现什么唯物论原理、什么辩证法原理、什么认识论原理、什么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等。

例一(08年重庆卷第39题)材料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1999年国务院提出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十条意见,为包括西藏在内的广大西部地区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材料五:在党中央正确领导和其他地区大力支持下,近30年来西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本地区的自然、人文、社会状况,勇于探索,走出了一条有西藏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材料六: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变化情况表(资料来源:《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2007年西藏自治区统计公报》)(8)结合材料四、五、六,概括西藏走特色发展道路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10分)解析:立足西藏的自然、社会、人文状况,考查了唯物论中的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西藏地区的特殊性,根据实际情况重点发展本地的优势产业,考查了辩证法中的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在党中央正确领导和其他地区大力支持下考查了辩证法中的整体与局部、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等。

参考答案:①立足西藏的自然、社会、人文状况,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的原理;②在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具体分析西藏地区的特殊性,根据实际情况重点发展本地的优势产业,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

2008年中山大学考研真题精讲精练之文学理论

2008年中山大学考研真题精讲精练之文学理论

【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专业课的复习和应考有着与公共课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虽然每个考生的专业不同,但是在总体上都有一个既定的规律可以探寻。

以下就是针对考研专业课的一些十分重要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一、专业课考试的方法论对于报考本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已经有了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和知识储备,相对会比较容易进入状态。

但是,这类考生最容易产生轻敌的心理,因此也需要对该学科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

跨专业考研或者对考研所考科目较为陌生的同学,则应该快速建立起对这一学科的认知构架,第一轮下来能够把握该学科的宏观层面与整体构成,这对接下来具体而丰富地掌握各个部分、各个层面的知识具有全局和方向性的意义。

做到这一点的好处是节约时间,尽快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并找到状态。

很多初入陌生学科的同学会经常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往往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未找到该学科的核心,同时缺乏对该学科的整体认识。

其实考研不一定要天天都埋头苦干或者从早到晚一直看书,关键的是复习效率。

要在持之以恒的基础上有张有弛。

具体复习时间则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考生应该做到平均一周有一天的放松时间。

四门课中,专业课(数学也属于专业课)占了300分,是考生考入名校的关键,这300分最能拉开层次。

例如,专业课考试中,分值最低的一道名词解释一般也有4分或者更多,而其他专业课大题更是动辄十几分,甚至几十分,所以在时间分配上自然也应该适当地向专业课倾斜。

根据我们的经验,专业课的复习应该以四轮复习为最佳,所以考生在备考的时候有必要结合下面的内容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第一轮复习:每年的2月—8月底这段时间是整个专业复习的黄金时间,因为在复习过程遇到不懂的难题可以尽早地寻求帮助得到解决。

哲学博士考试题库及答案

哲学博士考试题库及答案

哲学博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C. 思维和物质的关系问题D. 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答案:A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 多样性B. 物质性C. 客观性D. 可知性答案:B3.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B.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C. 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斗争D.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斗争答案:A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A. 一切哲学发展的顶峰B. 一切哲学发展的终结C. 一切哲学发展的起点D. 一切哲学发展的终结和新起点答案:D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A. 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B.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C. 人的自然属性D. 人的理性答案:B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D. 思维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答案:A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是指()。

A. 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B. 社会的精神生活条件C. 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的精神生活条件D. 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的精神生活条件的总和答案:C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意识是指()。

A. 社会的精神生活条件B. 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C. 社会的精神生活条件和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D. 社会的精神生活条件和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答案:A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阶级斗争B. 社会基本矛盾C. 人民群众D. 英雄人物答案:B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

A. 历史的创造者B. 历史的终结者C. 历史的旁观者D. 历史的参与者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中山大学《中国哲学史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中山大学《中国哲学史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 录2008年中山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2009年中山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2010年中山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2011年中山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2012年中山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2013年中山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2014年中山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2014年中山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2015年中山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2016年中山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2017年中山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2018年中山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2019年中山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中山大学科目代码:科目名称:考试时间:二00八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人手;考试并题811!考生须知;全部答案一神与在答愚(E上,中国哲学史专业试题:誓在试炒舐上的不得分!清用:苣、剧色显水董嵯偎珠链炸答. 1月20日下午:答由写请岛号,不她息.一、释词(每题S分,共50分)1、无为2、尚同3、中和4、谶纬5、得意忘象6、阿赖耶识7、太虚即气8、慎独9、三世说】队俱分进化论二、辨析(分析下面各段话的思想内容及其学派归属"每题I。

分.共40分)】、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力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至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么世或谓罔两持景*景待形、形待造物者.请问:夫造物者有聪?无耶?无也,则胡能造物哉?有也,则不足以物众形,故明众形之自物,而后始可与言造物耳.是以涉有物之域,虽复罔两,未有不独化于玄冥者也.故造物无主,而物各自造。

物各自造而无所待焉.此天地之正也.3、城墓兴哀宗插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税至沧溟•水,筝石崇成泰华岑.易简工夫终久太,支离事业竟浮沆■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R今.4、理也者.情之不走失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凡有所施于人,反躬而静思之.人以此施于我.能受之乎?凡宥所责于人,反躬而附思之,人以此说于我,能尽之乎?以我紫之人,则理明.天理云者,言乎自然之分理也-自然之分理,以我之情餐人之情,而无不得其平是也.三、枪述〈每题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中大哲学系博士考试题目(回忆说的,大概内容是这样)
西方哲学史(含现代西方哲学)
(西哲史的有两种卷子:一是到黑格尔为止;二是包含现代西方哲学)
1.分析哲学基本方法及其特征。

2.西方哲学史古代、近代和现代都是以时间来断代,如果不依据这个特征,那么可以依据什么来断代,有什么基本特点,他们之间有何相似性。

3.现象学“回到事物本身”的口号的基本意蕴。

4.古希腊怀疑论者的基本思路,及其积极影响。

5.笛卡尔到康德先验思想的发展线索。

6.“形而上学”(metaphysics)这个词是如何产生的,它的对立面是什么,现代及其将来是否对形而上学有展开的可能。

道德-政治-法律哲学专业课题目:
(这是考甘阳老师的试题,西哲基本一样,除了现象学一道题之外,还有一道伦理学的题:举例谈谈近代以来伦理学的流派和主要观点)
1.修西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为什么在伯里克利葬礼的演说之后就讲述雅
典的瘟疫,作者有何意图。

2.《理想国》第二卷中格老孔与得曼托斯的差异。

3.《理想国》第四卷中苏格拉底的“三次浪头”。

4.亚里斯多德《政治学》第二卷是如何对《理想国》进行批判的。

5.简述柏拉图的洞穴学说。

中国哲学史
一、
1、简述先秦有关《老子》的文献,及其观点
2、谈谈两种有代表性的关于《孟子》的注疏
二、
1、(孟子中的一个选段“四端说”)谈谈这个文段的论证逻辑
2、《庄子》(“子非鱼”选段)的论证逻辑
三、(3选2)
1、论述魏晋玄学的形成(大致是这样)
2、论述宋明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
3、(忘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