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消费.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

•成本理论
C L rK C K L r r
K
isocost line
r
注意:1.一条等成本线 对应某一给定的成本;2. 一条等成本线上不同的 点对应不同的(L,K) 组合,但成本支出相同; 3.等成本线的斜率 K/L=-/r 表示由市场 确定的两要素的替代比 例。如=10, r =5,则 K/L=-/r =-2,表示 企业可以用两个单位的 资本来替代一个单位的 劳动而总成本保持不变。
- - - -由于K减少带来的产出变化 A B的变化是在同一条等量 曲线上
K
A
C
B
MPL L MPK K 0 MPL K L MPK
MRTS LK
MPL
MPK
L
生产的基本规律
也可以用数学方法得到上面的结论
Q f ( L, K ) f f dQ dL dK 0 L K dK f L dL f K
生产理论
成本理论
pi yi j x j
i 1 j 1
n
m
收益
生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基本规律
利润
生产的基本规律
二、生产函数的概念(production
function) (一). 生产的概念 生产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 产品的行为。也可以将生产理解为将投入 转化为产出的过程。
Input
AP L
L L
生产的基本规律
MPL
AP L
• AP和MP的关系 MP>AP , 则AP增加 MP<AP , 则AP减少 MP=AP , 则AP最大
L L
生产的基本规律
二、边际报酬(收益)递减规律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生产论1.下面(表4—1)是一张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短期生产函数的产量表:表4—1可变要素的数量可变要素的总产量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122103244125606677080963(1)在表中填空。
(2)该生产函数是否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如果是,是从第几单位的可变要素投入量开始的?解答:(1)利用短期生产的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之间的关系,可以完成对该表的填空,其结果如表4—2所示:表4—2可变要素的数量可变要素的总产量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1222212610324812448122456012126661167701048708\f(34)09637-7(2)所谓边际报酬递减是指短期生产中一种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在达到最高点以后开始逐步下降的这样一种普遍的生产现象。
本题的生产函数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具体地说,由表4—2可见,当可变要素的投入量从第4单位增加到第5单位时,该要素的边际产量由原来的24下降为12。
2.用图说明短期生产函数Q=f(L,eqo(K,\s\up6(-)))的TP L曲线、AP L曲线和MP L曲线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解答:短期生产函数的TP L曲线、AP L曲线和MP L曲线的综合图如图4—1所示。
图4—1由图4—1可见,在短期生产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MP L 曲线呈现出先上升达 到最高点A 以后又下降的趋势。
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MP L 曲线出发,可以方便地推 导出TP L 曲线和AP L 曲线,并掌握它们各自的特征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关于TP L 曲线。
由于MP L =f(dTP L ,dL),所以,当MP L >0时,TP L 曲线是上升的;当MP L <0时,TP L 曲线是下降的;而当MP L =0时,TP L 曲线达最高点。
换言之, 在L =L 3时,MP L 曲线达到零值的B 点与TP L 曲线达到最大值的B ′点是相互对应的。
微观经济学之消费者理论

微观经济学之消费者理论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者理论是研究消费者行为和消费者偏好的理论框架。
消费者理论基于一些基本假设,其中最重要的是消费者是理性的,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
根据消费者理论,消费者在决定消费时会考虑两个重要因素: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消费者根据收入和价格来决定购买哪些商品,以及在不同商品之间如何分配他们的收入。
消费者理论提出了需求曲线的概念,即描述了商品数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
需求曲线一般是负斜率的,表明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越少。
这是因为较高的价格意味着消费者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所以他们会变得更加谨慎和节省。
除了价格和收入,消费者理论还考虑了消费者的偏好和效用函数。
效用函数是一个衡量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喜好和满足程度的函数。
根据效用函数,消费者会选择最大化他们的总效用。
这意味着他们会将自己的有限收入分配给能带来最大效用的商品上。
消费者理论还研究了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的概念。
边际效用指的是消费者在消费每单位商品时获得的额外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表示当消费者增加消费某种商品时,他们对该商品的边际效用将逐渐减少。
这是因为消费者的需求是有限的,当消费某种商品过多时,他们会开始对其他商品更感兴趣。
消费者理论还包括一些扩展和修正。
例如,它考虑了消费者的时间偏好,即消费者更愿意立即获得满足,而不是延迟获得。
此外,消费者理论还研究了消费者的风险偏好和替代品之间的关系。
消费者理论在经济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市场分析和价格决策中。
理解消费者行为和偏好可以帮助生产者和市场营销人员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制定更有效的定价策略和市场营销策略。
总之,消费者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重要的理论框架之一,用于研究消费者行为和消费者偏好。
它考虑了消费者的收入、价格、偏好和效用函数,以及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
消费者理论在市场分析和价格决策中有广泛的应用,对于制定合理的市场策略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消费者理论作为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对理解市场和消费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四章 消费者剩余

所获等价效用
一系列关于n的r1, r2, … , rn, … 的点构成 了消费者的保留价格曲线。它与消费者 对于汽油的需求曲线并不完全一样。
($) Res. Values
r110
r28 r36
因此通过交易所得净效用的等价货币价值为 $(r1 - pG) + $(r2 - pG) + …
只要 rn - pG > 0.
所获等价效用
($) Res. Values
汽油的保守价格曲线
r110
r28 r36
r44
rr562
0
1
23456
pG
Gasoline (gallons)
($) Res. Values
因此,消费者的一般需求曲线被用来作 为对保留价格曲线的近似替代。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的保留价格曲线为什么与他的一 般需求曲线不同?
保留价格曲线有序地描述了连续单个商 品的价值。
一般需求曲线描述了消费者同时购买q单 位商品时愿意的最高价格。
消费者剩余
保留价格曲线下方表示所获净效用区域 与一般需求曲线下方对应的区域使得我 们能够用消费者剩余来对交易所获净效 用进行近似测量。
边际成本
y (产出)
产出价格(p)
生产者剩余
边际成本
p' 生产y’单位商品的可变成 本是所有边际成本之和。
y'
y (产出)
生产者剩余
产出价格(p)
收入减去可变成本 即为生产者剩余。
边际成本
p' 生产y’单位商品的可变成 本是所有边际成本之和。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2

巩固习题
选择题 1、某消费者逐渐增加商品的消费量,直至达到了效用的最 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 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B、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减少 C、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D、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 (D)
2、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1.5元,商品Y的价格为1元,如果 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了最大效用的时候,商 品X的边际效用是30,那么商品Y的边际效用应该是()
从以上两个方程可得X=25,Y=24
而PXX+PYY=M 2.88*25+3*24=144 所以增加24元(144-120),才能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
四、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商品X的价格下降所引起的商品X的需求量的变化 的总效应为X1X2,它是正的替代效应X1X3和负的 收入效应X2X3之和。由于替代效应X1X3的绝对值 大于收入效应X2X3的绝对值,或者说,由于替代 效应的作用大于收入效应,所以,总效应是一个 正值。
综上所述,对于低档物品来说 ,替代效应与价格 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 动。而且,在大多数的场合,收入效应的作用小 于替代效应的作用,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 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但是,在少数场合,某些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的 作用会大于替代效应的作用,于是,就会出现违 反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现象。这类物品就是 吉芬物品。
案例:商品价格的下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分析: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发生两方面的影响:收入效应和 替代效应。为了说明这两种效应,我们来看当得知可口可 乐价格下降消费者会作出什么反应。 “好消息!现在可口可乐便宜了,我们收入的购买力增 加了。实际上我们的收入相对增加了,我们比以前更富了。 我们可以买更多的可口可乐和其它商品”(这是收入效应) “现在可口可乐的价格下降了,我放弃雪碧可以得到更多 的可口可乐。”(这是替代效应) 你发现哪一种说法更有说服力?事实上,这两种说法都 有道理,可口可乐价格的下降使消费者状况变好。可口可 乐与雪碧都是正常商品,消费者把购买力的提高用于这两 种商品。但同时可口可乐消费比雪碧的消费变得更便宜了。 这种替代效应使消费者选择更多的可口可乐和更少的雪碧。
微观经济学类第四章消费者均衡分析.ppt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消费者剩余
市场价格线之上的面积表示,如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 所示。在图中,需求曲线以反需求函数的形式给出,
d P f (Q ) 它表示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P
A
P0
B
O
Q
0
Q
价格为P0时消费者的需求量为Q0,则消费者剩余 Q 为: CS f( Q ) dQ P Q 0 0
• 2、总效用:总效用(Total Utility)是指消费者在一 定时间内消费某种商品或劳务所得到的效用总量。 假定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Q,则总效用 函数为:TU=f(Q)。 • 3、边际效用:边际效用MU(marginal utility)是指 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增加 TU 的效用总量。 MU Q • TU dTU MU lim Q dQ
表A 商品组合 X a b c d 10 20 30 40 Y 60 45 35 30 X 20 30 40 50
表B Y 70 55 45 40
Y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X
某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
2、无差异曲线的基本特征 (1)无差异曲线是一条从左向右下方倾斜的曲 线,其斜率为负值。 (2)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 高。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相同的效用水平, 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不同。 (3)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 线不会相交。 (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这就是说,无差异 曲线是以凸向原点的形状向右下方倾斜的,即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

选择1。
生产理论中的扩展线与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 B )类似.预算线收入—消费线价格-消费线恩格尔曲线2。
当总产量达到最大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平均产量达到最大B。
边际产量达到最大C。
平均产量为0D。
边际产量为03。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是( C )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切点上的组合预算线与等产量线曲线切点上的组合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曲线切点上的组合等成本线与无差异曲线切点上的组合4.企业每增加生产一单位的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叫(C)平均成本净利润边际收益分摊成本5。
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与纵轴相交经过原点与横轴相交6.关于边际产量与总产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要边际产量是负的,总产量总是减少的B. 当边际产量为0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C. 只要边际产量是正的,总产量总是增加的D。
以上都对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边际收益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8。
下列哪些属于厂商的组织形式?A. 家族企业B. 法律事务所C. 政府部门D. 股份制公司9.生产过程中,不能增加或减少的生产要素称()增加报酬可变投入固定投入递减报酬10。
如果等成本线向右平移,有可能是生产成本减少了两个生产要素的价格等比上升生产成本增加了两个生产要素的价格等比下降11。
关于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当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是下降的B. 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是上升的C. 当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达到极小值D. 当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12.产量的增加量除以生产要素的增加量等于()平均成本边际产量平均产量边际成本13.厂商利润最大化是指产量最大成本既定下的产量最大成本最小价格最低产量既定下的成本最小14。
宋承先微观经济学第四章-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市场价格

第五节 蛛网理论
5.1 目的 说明商品的价格和产销量在市 场上供求两种力量作用下在动态的时间 序列中会出现的发展变化过程,即经济 问题的动态分析。
5.2 可做动态分析的商品是农产品(以生猪生 产为例),因为其生产从投产到上市有时滞 性。供给函数的假定:供给函数表示的 产品供给量由上一年成交价格决定;需 求函数的假定:需求函数的需求量等于 当年的供给量,价格为当年所有供给量 得以全部售出购买者愿意支付的价格。
|Ed | 1 |Ed | 1
需求缺乏弹性 需求富于弹性
|Ed | 0
需求完全缺乏弹性
|Ed | ∞
需求完全富于弹性
(6)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消费者支出(或销售者的收
入)之间的关系为商品的需求是有弹性的(或缺
乏弹性的),则降低价格将为销售者带来较多
(或较少的)销货收入,而提高价格会是销售者
的销货收入较前减少(增加)。
3.6 供给的价格弹性
(1)涵义: 供给的价格弹性是用来表示商品 的价格(自变量)发生变化后,供给数量(因变 量)做出的反应程度大小。
(2)供给价格弹性的计算:
ES
= ΔQ/Q ΔP/P
= ΔQ·P ΔP Q
或
ES
=
dQ·P dP Q
(3)供给价格弹性的特点:
一般情况下,供给弹性系数为正。若 ES > 1
(3)因变量: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决定建下图:
价 格
D
S
F 超额供给 G P1
P H
P2
D
E 超额需求
K S
数量
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在自变量为已知和既 定不变条件下,市场供求达于平衡状态时应有 的价格和产量。至于达于均衡的过程则存而不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起/万人 15‰
全面小康 2020年 4000-5000美元 60%
城市居民为30% 农村居民为40%
0.4以下 100% 10 75 10% 19起/万人以下 0
千克煤当量的铲除20元 (相当于2.4美元)
100% (正在研究中) 10起/万人 5‰
七、价格消费曲线和需求曲线
衣 服
B
P1=4 P2=8
图中的均衡点E,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达
Y
B
E I
①均衡点E是无差异曲线上的一个点,其 斜率等于边际替代率:
MRS XY
Y X
MU X MU Y
②均衡点E是预算线上的一个点,其斜率为:
O
A
X
图4—12 消费者均衡模型
tg
1 PY
1 PX
PX PY
③均衡点E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切点,因此: 这一公式正是基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公式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Consumption
2010年9月15日
引言
1、本章与第二章第一节的逻辑联系。
2、研究消费理论的假定条件:
⑴消费者行为的有序性和消费者偏好的可传递性; ⑵消费者行为目标及其有效选择(效用最大化)。
【补充1】
1、消费者(居民、团体)是微观经济行为主体。
政府
Tax Cost
厂商
11 日均消费性支出小于5元的人口比重
12 能源利用效率
13 安全卫生水普及率 14 环境污染综合指数 15 廉政指数 16 政府管理能力
总体小康 2000年 800美元 50%
城市居民为39.4% 农村居民为49.1%
0.437
7.62 59 3.6% 29起/万人以下
千克煤当量的铲除6.8元 (相当于0.82美元)
注意把握这一规律的 条件和原因。
Q、TU、MU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图形分析
P
TU
TU
【图4—1 分析】
O
MU
MU
⑴Q↑—— TU↑—— MU↓ (>0)
Q
⑵max TU —— MU=0
⑶Q↑—— TU↓—— MU↓ (<0)
P’
O
Q
图4—1
三、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的含义:效用最大化
效用最大化的影响因素:个人收入M和商品价格P
货币 收入
I2
I2
I1
I1
O
Q1 Q2
必需品
图4—16(a)
O
Q1 Q2 非必需品
图4—16(b)
恩格尔定律
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国家越贫穷(富裕),消费支出中用 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小)。
恩格尔系数= 食物消费支出
消费总支出
恩格尔系数的值域 0 E 1
恩格尔系数已经成为判断贫富的一个标准,无论对国家、 地区、家庭都适合,国际通用。
4422
5321
6220
总计 27 12 15
消费者剩余 =
消费者
消费者
愿意支付的 — 实际支付的
价格总额
价格总额
消费者剩余= 27-12=15
消费者剩余概念的图解:
P
B
C
A
D
O
图4—2 QN
Q
①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 格总额为OQNCB
②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 格总额为OQNCA
③消费者剩余为△ABC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温饱
1987
小康
富裕
2049
总体小康 2000
全面小康 2020
主题
经 济 主 题
社 会 主 题
环境 主题
制度 主题
全面小康主题指标及对照
指标 01 人均GDP 02 非农产业就业比重 03 恩格尔系数
04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 05 基尼系数 06 社会基本保险覆盖率 07 平均受教育年限 08 出生时预期寿命 09 文教体卫增加值比重 10 犯罪率
假设:一位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X和Y,PX=2元 / 件, PY=1元 / 件,M=12元。(当期收入M在当期全部花掉, 既无储蓄又无负债)
表4—2 Q 12 3 4 5 6 7 8
MUX 16 14 12 10 8 6 4 2 MUY 11 10 9 8 7 6 5 4
结论: MU X 12u 6u MUY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根源及核心
正因为满足人们的欲望或需要有限,人们必须在资源、 产品和时间中加以最优选择,才产生了消费行为理论。
二、效用 Utility
(一)效用的定义
效用是指人们通过消费某种商品或服务所产生的
满足程度。
理解效用概念的4个要点:
⑴客观因素, 商品和服务的功能; ⑵主管感受, 因人而异(不含价值判断); ⑶时空差异, 商品和服务因时因地而具有不同效用; ⑷动态化过程, 效用递减。
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总和 (水平加总)。
八、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Y
T
N
M
I2
C B
O
X2 X3
X1
图4—18
替代效应(X1X3):商 品相对价格变化引起的
商品购买组合的变化。
收入效应(X3X2):
I1
收入变化引起的商品购 买组合的变化。
I
Import Export
要素市场 产品市场
Tax
NI
C 居民
S
金融市场
Import
外国部门
Export
图(补充)四部门三市场现代市场经济模型
【补充2】
马克思经济学说(《资本论》)中为什么 没有“消费理论”?
【补充3】
中国经济学界研究“消费理论”的情况。 研究内容:消费经济学、旅游消费、消费心理、
Income
消费支出方程: X PX Y PY I
其中已知项为PX、PY和I ,求解X和Y,可有无数个解,表现为一条直线。
令Y=0,则
Y
X I
PX
令X=0,则
Y
I
Y I PY
PY
O
I
X
O
X
PX
图(补充)预算线的推导
Y
I
预算线的斜率
PY
I
tg PY PX
I PX
PY
O
I
X
⑴无差异曲线的 趋势向右下方倾 斜,其斜率为负 数。
Y
I
O
X
图(补充1)
⑵两条无差异 曲线的不能相 交。
⑶无差异曲线 凸向原点,其 原因在于边际 替代率递减。
Y
Y
A CB
I
O
X
图(补充2)
O
X
图(补充)
反证法:A=B, A=C,但 B≠C
三、边际替代率
定义:
在总效用MU不变的前提下,一种商品的减少量ΔY与另
一种商品的增加量ΔX之比值。
公式:
MRS XY
Y X
例解:
表4—5
MRS XY
dY dX
Y
QX QY MRSXY
3 10 ……
47
3
55
2
6 4.2 0.8
7 3.5 0.7
ΔY
I
O
→
ΔX
X
图4—9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总效用不变的前提下,人们为了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 而必须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是不断递减的。
A
I2(P2)
I1(P1)
O
食品
P B′
8
4
A′
O5
20
食品
图4—17
价格消费曲线的斜率(正、零、负) 与个人需求曲线的弹性(小、1、大) 的关系。
通过个人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可以 看到前面(第二章第一节)“只知其 然”,这里达到了“知其所以然”。
D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⑴边际效用递减; ⑵消费者均衡点随着价格变动而变动。
生活水平 最富裕 富裕 小康 勉强度日 绝对贫困
恩格尔系数:具有可比性的指标
中国城镇、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恩格尔系数
表(补充) “十五”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及恩格尔系数
指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单位 元 元 % %
2001 6860 2366 38.2 47.7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恩格儿系数为什么会变小? 因为,食品作为生活必需品,其需求的价格弹性
很小,收入弹性也很小。
恩格尔系数:联合国判别生活水平的标准
国家 印度 泰国 巴西 法国 日本 加拿大 美国
恩格尔系数(%) 52 30 35 16 16 11 13
恩格尔系数(%) 30以下 30~40 40~50 50~60 60以上
费商品和服务的增量而产生的满足程度的增量。
MU TU Q
Q、TU、MU 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数据分析
表4—1
Q TU MU
0
0
1
7
7
2 13
6
3 18
5
4 22
4
5 25
3
6 27
2
7 28
1
8 28
0
9 27
-1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随着商品和服务的消 费数量的不断增加,对消 费者产生的满足程度不断 减少。
效用大小的衡量
有两种观点,两种方法论,但结论相同。 基数效用论 Cardinal Utility 序数效用论 Ordinal Utility
(二)效用函数、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 Total Utility 是指通过消费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