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行道树树种规划》公众意见征询

合集下载

申论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813)(583)

申论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813)(583)

申论-1046(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一、注意事项本题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二、给定资料1.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在马路边、草坪里、高架桥下,在人行道甚至盲道上,在空地以及不空的地上,都挤满了树苗。

种得如此密集,假以时日,必定树冠抵着树冠,树根连上树根,长成团结的大树。

这真是个奇迹。

这一切,发生在S省Q市。

整个过程肇始于2012年2月27日Q市人民政府所发的一份通告。

这份《关于在全市开展植树增绿大行动的通告》中提到,将以高水平、大规模、密种植、厚绿带、多样性、彩相宜为目标,打造春季多花、夏季多荫、秋季多果、冬季多绿的城市绿化景观效果。

2012年3月,Q市启动的“植树增绿”工程计划,下属五市七区2012年将投入逾40亿元,栽植景观树、更新补植行道树以及各种乔灌木1000万株,其中80%以上的任务要在5月底前完成。

超过3000名工人正在Q市各地区日夜兼程地劳动。

网上的质疑声,从2012年4月9日开始。

其中引起转发、评论较多的,是网友“作业本”的一则微博,他以向Q市领导写公开信的方式,表示支持Q 市种树,但更要合理地种树,希望Q市领导和相关部门“给住在Q市、喜欢Q 市、热爱Q市的朋友们一个回应”。

种树照理是好事,瞎种就变成了坏事。

一个月来,市民从抱怨到调查,从打电话到写公开信,影响越来越大,渐渐让这件事成为了媒体的焦点。

2012年4月19日晚,他们终于等来负责城市规划的副市长W。

这一次网上交流,因为参与人数太多,一度使网络瘫痪。

网络的洪流带来了暴风骤雨般的问题:树的价格是否招标?是否监督?为什么该种的地方没种,不该种的地方种了?为什么该解释的时候没解释,事大了再解释?为什么这么热衷于疯狂的运动式的种树,而且是破坏式的?……在线交流中,Q市网民向副市长抛出了全方位的犀利问题,从质疑工程规划的论证程序、树种的选择、公开听证的欠缺,到担忧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问题很多,但指向的是一个核心问题:这是谁的城市?是市长的城市还是市民的城市?有网友直言:Q市不是市长一个人的,Q市是属于全Q市人民的,此次植树引起市民的反弹和不满,便是忽视民众的结果。

行道树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行道树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行道树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作者:牛王翠罗素梅陈碧露来源:《现代园艺·综合版》2020年第05期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绿化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行道树是城市绿化中的关键角色。

分析提出了城市绿化中行道树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了行道树种植建议和如何种好行道树,以供参考。

关键词:行道树;种植;管理行道树是以规律式种植在道路两旁的树木,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改善环境,增加入行道和公路的美观,为行人创造良好的小气候。

我国关于行道树栽植的记载最早起源于两干多年前的周、秦代,据《周礼》记载,在周朝首都至洛阳沿路上种植了可以让行人乘凉休息的行道树。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态问题日渐突出,而行道树占地面积小,绿量大,和城市市民有着最密切的联系,能为行人遮荫避雨、创造宜人生活环境。

1 存在的问题1.1城市行道树同质化城市的现代建筑风格趋同,而城市的软形象即柏物形象也趋同。

园林设计师抱怨市场上可用的植物种类经受了长期的筛选也就这么多,而苗木生产商主要生产种植的也是受市场欢迎度高、流轉快、出货快的苗木。

于是最终同一纬度的城市树木逐渐趋同,例如赣州市、福州市的榕树和樟树;深圳市、厦门市的凤凰木;辽宁丹东市、承德市的银杏树;北京市和聊城市的国槐;杭州市和南京市的悬铃木,显示出趋同的趋势。

1.2新种植行道树长势差在城市扩建中,先修路,同时配套了行道树。

在建设环境中,灰尘大,靠天吃饭,养护跟不上,植物长勢差。

部分区域植物愈长愈小,逐渐衰弱至死亡。

1.3行道树对道路设施的影响浅根性的植物对人行道铺砖产生起翘、挤兑作用,导致铺砖遭到损害破坏,沥青等有延展性的路面常常会受根系生长和伸长而导致道路凹凸不平。

深根系植物伸人道路管网,由于水气条件更好,在管道内生长迅速,对管道建筑本身形成破坏,同时也极易造成管道内的安全隐患。

2 行道树种植建议城市建筑趋同的大环境下,用行道树塑造本地独特城市形象,采用小众的本地树种植物,形成高识别性的地域景观,是打造本地城市特色办法之一。

南京:乡土树种南京椴的“重生”记

南京:乡土树种南京椴的“重生”记

南京:乡土树种南京椴的“重生”记南京:乡土树种南京椴的“重生”记南京椴是椴树的一种,因最早发现于南京而命名,是我国特有种,江苏省乡土树种。

在一两千年前,南京不少寺庙前后就种植南京椴。

南京椴是唯一以南京命名的本地树种,可南京的行道树中从来见不到它的身影。

这是因为南京椴的种子休眠期长达两三年,繁殖能力弱,已经濒危。

从南京市绿化园林局获悉,南林大和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在南京椴繁育方面有了新突破。

接下来,南京行道树将大力推广乡土树种,南京椴有望首批上岗”。

南京椴的优点:形态美观姿态雄伟,关键是不飘毛絮首先,它形态美观、姿态雄伟,寿命达数百年,花香,病虫害少,对烟尘和气体抗性强。

其次,南京椴耐修剪,在道路上成行栽植,树冠可以修剪成漂亮的树篱。

去年11月,《江苏省珍贵用材树种培育行动方案》发布,推荐我省珍贵造林树种34种。

其中,优先推荐银杏、榉树、榔榆、紫楠、香椿、薄壳山核桃、楸树、南京椴、麻栎、栓皮栎等10种。

在《南京市行道树树种规划》里,南京椴也跻身于推荐树种行列。

行道树有什么要求?“行道树需具备成长快、耐修剪、抗瘠薄的特点,南京椴完全符合,它不会像法桐飘毛絮,具备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

南京林业大学沈永宝教授说,椴树与悬铃木、榆树、七叶树并称为世界四大阔叶行道树。

南京椴缺点:种子“沉睡期长野生树种濒危如今全国范围内野生南京椴数量不超过2000株,已被列为珍稀树种。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生态研究中心主任汤诗杰告诉扬子晚报记者,目前全省南京椴的野生资源仅在句容宝华山、南京牛首山、紫金山、盱眙铁山寺等地有分布,数量很少。

牛首山有100多棵,比我们2005年调查时少了许多。

繁育南京椴面临的最大难题是,野生资源少,种子休眠期长、发芽率低,要长达两三年甚至更久时间才能发芽,自然更新能力差。

在牛首山、紫金山等群落中,南京椴均处于生长衰退期,有灭绝的危险。

科技让它“重生”如何保护南京椴的遗传多样性?记者了解到,南京林业大学一项新技术可以快速解除南京椴种子深休眠。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行道树的保护一、活动背景分析多年来,由于虫害及人为破坏,家乡南城从河头到镇**门前的行道树伤痕累累,有的被铁丝缠绕,有的被钉上铁钉,有的有很深的大洞,加上行道树被修剪的乱七八糟,看到这些现象真让人心痛。

针对现状,我们决定开展以“行道树的保护”为课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建议人们对行道树的种类,修剪的了解,加强对行道树保护认识,这样既可以绿化家乡,丰富家乡景观,又提高家乡的品味,使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丽。

二、活动时长及活动目标:1.活动的总时长两个月2.分阶段时长:第一阶段活动准备一周第二阶段实施阶段五周第三阶段总结阶段二周3.活动的总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活动的开展,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增加对家乡的行道树的了解,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意识,增强学生的保护环境意识,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爱心。

(2)能力目标:通过调查、统计、采访,拟写书信、寄信、写倡议书、查阅资料等活动,提高语言表达、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认知目标:通过访谈、调查和资料收集,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家乡的行道树,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制定活动指导计划,指导学生设计相关**。

2学生准备:制定相关的活动计划和设计**。

四、活动过程(1)精心准备,为顺利活动打好基础教师指导:1.课前介绍:每天我们走在路上,发现南城道路两旁行道树的品种单一,虫害及人为破坏让南城的行道树伤痕累累。

有的被铁丝缠绕,有的被钉上铁钉,有的有很深的大洞,加上行道树被修剪的乱七八糟,看到这些现象真让我们心痛。

如果有多种行道树,好好呵护,可以丰富城市景观,提高城市品味,家乡也会变得更加美丽。

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决定开展以“行道树的保护”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2.激趣导入(1)传达已知道路两侧路边树木的现状。

(2)欣赏南京和新浦区道路两侧的滑梯,美丽的街道树木。

(南京梧桐树,市街东侧路边树,老汽车站前的银杏树)3.指导学生选择主题,小组并制定计划(1)选择研究课题:保护行道树、美丽凤凰城、南城镇街道卫生等。

城乡绿化对行道树的选择标准

城乡绿化对行道树的选择标准

城乡绿化对行道树的选择标准城乡绿化对行道树的选择标准行道树是为了美化、遮阳和防护等目的,在道路旁栽植的苗木。

行道树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是道路的配套设施,能够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消除噪音、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以及涵养水源。

近几年随着森林城市、美丽乡村的建设,园林绿化行业正在转型中持续发展,尤其是道路绿化,大规模的森林城镇建设和乡村振兴对行道树的需求巨大。

行道树的选择是城市绿化的骨架工程,目前,我国城乡绿化中,应用较多的行道树主要是银杏、国槐、白蜡、杨树、法桐、香樟、广玉兰、栾树等,但是,这些行道树各有其优缺点。

城乡绿化,如何选择行道树行道树的选择首先需对城市街道上种种不良条件有较高的抗性,在此基础上要求树冠大、荫浓、发芽早、落叶迟而且落叶延续期短,花果不污染环境、干性强、耐修剪、干皮不怕强光曝晒、不易发生根蘖、病虫害少、寿命长、根系较深等条件。

由于要求的条件多,所以完全合乎理想、十全十美的行道树种并不多,在选择理想的行道树时应考虑的条件包括:①耐瘠薄、耐高温、耐修剪,生产上能适应不利的环境条件;②功能上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躯干通直,体形髙大,枝叶繁茂;③清洁卫生,对有害气体有一定的抗御和净化能力;④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目前国际上选择行道树的六条标准1.发叶早、落叶迟,夏季绿、秋季浓,落叶时间短,叶片小而有利于清扫;2.冬态树形美、枝叶美、冬季可观赏,叶、花、果可供观赏,且无污染;3.树冠形状完整,分枝点在1. 8 m以上,分枝的开张度与地平面成3CM以上,叶片紧密,可提供浓荫;4.大苗好移植,繁殖容易,能在城市环境下正常生长,抗污染、抗板结、抗干旱;5.抗强风、大雪,根系深,不易倒伏.不易折断干枝及无大量落叶;6.生命力强,病虫害少,管理容易,寿命长,生长不慢,耐高温,也耐低温。

从目前的行道树应用趋势来看,各大城市都在尝试应用非常规的新树种,比如南京在《南京市行道树树种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控制悬铃木在新城区的应用,适当增加栾树、女贞、榉树、朴树等适生树种的应用。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4.14•【字号】宁政办发〔2022〕19号•【施行日期】2022.04.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市政府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为推动我市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19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21〕66号)和《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结合我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全面深入推行林长制,科学节俭开展国土绿化,有效发挥森林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向碳达峰碳中和迈出坚实步伐,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上做示范,为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厚植绿色生态基底。

(二)基本原则——坚持生态优先,城乡统筹。

遵循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以提升生态碳汇能力为重点,系统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建设符合现代城市生态要求的城乡一体绿化格局。

——坚持保护优先,尊重自然。

着眼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着力提升森林综合效益,遵循生态系统内在规律,培育近自然的健康森林,兼顾发挥国土绿化的经济、社会和景观效益,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节约优先,因地制宜。

统筹生态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务实节俭开展国土绿化。

把握树(品)种不同生物学特性,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湿则湿,适地适树,构建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

二、主要任务(一)科学编制国土绿化规划各区要组织编制绿化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叠加至同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现“多规合一”。

要按照城乡绿化一体化发展理念,合理确定规划范围、绿化目标任务,既要满足生态、经济和景观要求,也要满足健康、安全、宜居需求。

南京市下关区方家营路道路景观设计说明

南京市下关区方家营路道路景观设计说明

南京市下关区方家营路道路景观设计说明一、区域概况1、基地概况南京市下关区方家营路位于下关滨江商务区,南京长江大桥以南,长江以东,西起临江路,东至城河北路,全长约为1050米。

规划中方家营路两侧多为二类住宅用地、住宅混合用地和商办混合用地。

2、现状分析(1)方家营路两侧多为下关老城居住区,房屋较为破败,现正进行拆迁整治。

(2)现状行道树多为法桐,长势良好,枝繁叶茂。

建议尽可能保留。

(3)南京市公安消防局下关区大队方家营中队、南京市城建中等专业学校方家营校区、大桥新村、南京市方兴小学、南京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大楼等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居住区位于方家营路的两侧,不在此次拆迁范围。

(4)方家营路与煤炭港交叉口有“煤炭港党小组碑屋”——宝塔旅馆,与煤炭港南部的“煤炭港遇难同胞纪念碑”相呼应,这处红色遗迹将永诫后人,铭念历史,振兴中华。

二、设计依据《南京下关滨江开发改造项目道路工程设计三标段(方家营路)招标文件》《下关滨江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下关滨江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南京市下关区总体规划(2010-2030)公众意见征询》《风景园林景观工程设计编制深度规定》《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三、设计目标——和谐统一:绿化设计与道路设计上统一和谐,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提升城市形象。

——安全舒适:从整条道路的景观效果出发,做到安全性、舒适性、美观性、方便性的统一。

合理选择植物配置,创造最优绿化软质景观。

——生态保护:积极采用生态综合美化,走环境之路,建绿色通道。

四、设计原则——功能原则:满足通行、景观及休闲的要求。

——生态原则:优雅健康的城市道路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人本原则:强调道路景观尺度的亲人性和宜人性。

——地域原则:体现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

——经济原则:在确保美观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和施工的完美结合降低投入成本。

五、设计主题——“生态、人文、活力”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生态廊道,力求实现“生态、人文、活力”的设计主题,营造层次丰富的道路空间,为行人行车提供方便、舒适的出行环境。

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2018年修正)-

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2018年修正)-

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2018年修正)正文:----------------------------------------------------------------------------------------------------------------------------------------------------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2012年8月30日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制定2012年9月26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批准根据2018年6月27日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18年7月27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关于修改〈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等六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和建设第三章保护和管理第四章监督检查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绿化管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彰显人文绿都特色,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江苏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法律、法规规定由林业等部门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负责的绿化工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第三条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城市绿化工作,区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辖区内城市绿化工作。

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国土资源、城市管理、林业、交通运输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城市绿化工作。

第四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绿化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定本行政区域绿化覆盖率目标,保障城市绿化建设和养护所需经费。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辖区内城市绿化工作。

第五条城市绿化应当因地制宜、生态优先、科学规划,注重绿地功能、生态效应和景观要求。

市、区人民政府及其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严格保护绿化成果,提高绿化覆盖率,加强对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山坡林地、河湖水系、湿地等自然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维持城市地域的自然风貌,构建城市绿化生态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延续城市“绿色隧道”特色,南京市园林局委托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编制
《南京市行道树树种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对南京市道路绿带植物应用 现状开展了详实的调查,制定了南京市行道树树种规划原则和行道树树种选择标准,规划 了行道树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推荐了不同类型道路的绿化配置模式。 《规划》听取了市住建委、市规划局等相关部门的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2014年2月 26日《规划》通过了由园林植物、园林景观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专家组的评审,专家一致认 为《规划》资料详实,内容全面,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现将《规划》主要内容进行公示,欢迎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树的基调树种和主要树种,可大量应用。推荐24种作为骨干树种,其中常绿树种为:雪松、 椤木石楠、浙江桂、浙江楠、红果冬青、深山含笑;落叶树种为:悬铃木、银杏(雄株)、 水杉、落羽杉、国槐、黄山栾树、栓皮栎、麻栎、榉树、朴树、无患子、珊瑚朴、杂交鹅掌 楸、薄壳山核桃、枫香、榔榆、臭椿、黄连木。 一般树种
是指符合行道树树种规划选择的基本要求,是城市普遍绿化的常见树种,即二级树种,
只能适量应用。推荐49种作为一般树种,其中常绿树种为:广玉兰、香樟、杨梅、紫楠、石 楠;落叶树种为:七叶树、南酸枣、野生早樱、银缕梅、厚壳树、糙叶树、黄金树、秤锤树 等44种。 试用树种 是指在与本市同纬度的地区和本地区的林区生长较好、形态景观优美的优良乔木,可积 极引种。推荐30种作为试用树种,其中常绿树种为:青冈栎、石栎、木莲、猴樟、苦槠、金 叶含笑等9种;落叶树种为:柳叶栎、大果冬青、宝华玉兰、灯台树、蓝果树、银鹊树、北 美红栎、野茉莉、糯米椴等21种。
中间分车绿带
共40科67属75种 (木犀科、百合科、豆 科、小檗科、蔷薇科应 用频度较高)
乔木 26种 灌木 26种 常绿:落叶 4:1 草本 23种
乔木 26种
灌木 27种 常绿:落叶 4:1
草本 10种
常绿:落叶 2:5
常绿:落叶 2:3
常绿:落叶 2:3
存在问题分析
植物种类单一
行道树以悬铃木、香樟为主,观赏性好的树种较缺乏,造成道路整体景观单一。 植物群落层次单一 老城区的许多道路的植物配置缺乏层次,景观效果单调乏味,如北京东路的两侧分 车绿带(图1-1)。 新品种引进应用盲目性
平面图 图7-6 中间分车绿带植物配置模式一
立面图
模式二:小乔木-灌木 适用于宽度为1.5m-3m的绿带。上层可选用小乔木,下层以灌木为主,如图7-7所示。
平面图 图7-7 中间分车绿带植物配置模式二
立面图
模式三:乔木-灌木-地被 适用于宽度大于3m的绿带,是一种精细的小单元配置方式,植物层次丰富,如图 7-8所示。
南京市园林局、南京林业大学
04
南京市行道树树种规划(2014-2026)
七、道路绿化带植物配置模式推荐
行道树绿带
模式一:乔木/乔木-地被 适用于人行道较窄、行人较多的路段,如图7-1所示。
平面图1
立面图1
平面图2
立面图2
图7-1 行道树绿带植物配置模式一
模式二:乔木-灌木-地被 适用于人行道较宽、行人不多 或绿带有隔离防护设施的路段,如 图7-2所示。
01
南京市行道树树种规划(2014-2026)
一、道路绿带植物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道路绿带物种构成分析
行道树绿带
共37科56属57种 (木犀科、禾本科、豆科、 蔷薇科应用频度较高)
两侧分车绿带
共50科83属85种 (木犀科、百合科、豆 科、柏科、蔷薇科应用 频度较高)
乔木 26种 灌木 21种 常绿:落叶 12:5 草本 10种
公示地点: 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玄武门)一楼规划公示厅 南京市园林局网站: 南京市规划局网站:
联系方式: 王小姐 18260093501
公示时间: 2014.03.21 - 2014.04.19(共30天)
公示组织单位: 南京市园林局
南京市园林局、南京林业大学
三、规划指导思想
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行道树树种规划理念,以生态学理论 和可持续发展原理为指导,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江苏丰富的植物资 源,选出最适合本地自然条件,能充分、有效地起到维护和提高城市生态平衡,保护和改 善城市环境,满足城市园林绿化多功能要求,丰富城市景观,反映本市历史文化传统、地 方风格和特色的园林植物,构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城市道路植物景观。
02
南京市行道树树种规划(2014-2026)
二、规划依据
理论依据:生态学原理、植物群落学原理、园林美学原理 实际依据:植物自然植被分布、南京道路绿化树种应用现状、城市发展状况 本文的相关标准依据以下规范进行制定: 《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意见》 (宁委发[2013]56号)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82-2012) 《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2013-2020) 《南京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2013-2025) 《江苏植物志》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1997)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行道树养护技术规程》(DG/TJ08-2105-2012)
南京市行道树树种规划
(公众意见征询)
南京市园林局 南京林业大学 2014.03
南京市行道树树种规划(2014-2026)
前 言
南京自名于世。当 前,南京市正加快推进国家生态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三城同创”工 作,努力把南京建设成为经济生态高效、环境生态优美、社会生态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 文明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
四、规划目标
近期目标(2014-2020年) 加大老城区悬铃木、进香河路水杉、北京西路银杏等特色道路行道树的保护力度,进 一步凸显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林阴大道系统,延续主城范围内连接老城的重要道 路和城市的重要轴线悬铃木的种植,展现南京特有的民国文化和悬铃木林阴道文化。分批 更新无法复壮、生长势较差的行道树。 控制悬铃木在新城区的应用,适当增加栾树、女贞、榉树、朴树等适生树种的应用, 以丰富植物多样性,营造多元化景观。 远期目标(2020-2026年) 加大乡土树种应用,丰富行道树树种种类,在整体上体现南京独特魅力,在局部上营 造一街一景。
为追求观赏效果,盲目引进新品种,没有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立地条件是否符合该树的
生长,绿化效果不佳。 植物配置不合理 在一些次干道,较多地单一种植常绿或落叶乔木,且行道树与建筑间隔太近,影响 采光(图1-2)。
图1-1 北京东路两侧分车绿带绿篱单一
图1-2 长白街行道树枝杈探进建筑
南京市园林局、南京林业大学
平面图 立面图 图7-5 两侧分车绿带植物配置模式三 平面图 立面图 图7-4 两侧分车绿带植物配置模式二 平面图 立面图 图7-3 两侧分车绿带植物配置模式一
南京市园林局、南京林业大学
05
南京市行道树树种规划(2014-2026)
中间分车绿带
模式一:灌木 适用于宽度为1.5m以下的绿带,灌木以造型和绿篱形式为主,如图7-6所示。
五、规划原则
功能性原则 地带性原则 适地适树原则 植物多样性原则 景观艺术性原则 特色性原则
南京市园林局、南京林业大学
03
南京市行道树树种规划(2014-2026)
六、行道树树种推荐
骨干树种、一般树种和试用树种
骨干树种
是指符合行道树树种选择规划的要求,在现有城市绿化树种中被认为是最好的,是行道
平面图 图7-8 中间分车绿带植物配置模式三
立面图
八、行道树树种更新
对于自然枯死、景观面貌极差、病虫害严重、机械损伤严重造成偏冠、树洞过大 对人身安全或者其他设施构成威胁的树木,可根据情况移除,并及时补植树木。
南京市园林局、南京林业大学
06
平面图 立面图 图7-2 行道树绿带植物配置模式二
两侧分车绿带
模式一:灌木 适用于宽度为1.5m以下的绿带, 灌木以造型和绿篱形式为主,如图7-3 所示。 模式二:乔木-灌木 适用于宽度在1.5m-3m的绿带。 以修剪的灌木构成主景,配置乔木作 点缀,如图7-4所示。 模式三:乔木-灌木-地被 适用于宽度大于3m的绿带,配置 以复层式种植为主,如图7-5所示。
南京行道树特色树种
南京人文历史悠久,道路绿化中可利用历史文化中的某些要素,以植物加以体现,如中 山陵、老街区等的悬铃木、进香河路的水杉等。
南京的市树雪松、市花梅花是南京城市文化的集中体现,可适当增加市树市花的应用,
彰显浓郁的地方特色。 城市道路绿地的树种选择应以地带性的乡土植物为主,可适当增加如南京椴、秤锤树、 红果冬青、青冈栎、石栎、苦槠、枫香、紫楠、国槐、朴树等乡土树种的应用,以体现南京 市特有的文化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